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
计算机技术在泵站运行中主要应用在其进行自动化管理上,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泵站计算机保护、计算机监控等管理方式,为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利用信号进行信息集中、整理,并通过控制和监控功能对泵站运行状况进行保护,并在发生异常情况下启动保护措施。

计算机技术在泵站运行中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二次回路空间环境复杂问题,避免了对电缆的过度控制,而且也减少了值班人员的工作任务量,逐渐可以实现无人值班。

因此,文章主要对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便能够更好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泵站运行中。

标签:计算机技术;泵站运行;优化调度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泵站在自动化运行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计算机技术也已逐渐的应用到了泵站运行中,降低了泵站的人力成本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泵站的运行调度,提高了泵站的工作效率,方便了对泵站的监控。

但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全面的优化泵站自动化系统。

一、建立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
建立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要考虑到系统的可行性,并且要能充分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同时还要在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研制出了进行泵站数据采集以及能够实现现场操作的可编程操作器,通过这种装置能够建立严密的泵站计算机调度控制系统,这项系统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现场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以及中央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

首先,现场自动化系统,其是泵站实现自动化目标控制的技术基础,主要用来收集泵站现场运行产生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管理。

另外,这项系统也可以应用到人工操作系统中,也就是说在人工操作系统中会同时拥有人工和自动两个操作按钮,而且可以切换,操作时可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自动切换人工操作和自动操作,从而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保障泵站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该网络主要是由路由器、监控器和数据服务器组成的,并借助以太技术相融合,能够充分的开发计算机在泵站运行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优势。

一台网络能够与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实在紧密的联系。

因此,能够轻松的实现与上级网络的互连[2]。

另外,以太网络具有扩充性强的优势,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网络装置增减。

在硬件系统安全完毕后,通过对友好人际交互界面的利用能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同时,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根据泵站的运行需要,开发数据实时显示软件、历史数据存储系统。

数据报表处理系统和信息通讯软件。

这些软件和系统均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实现,而且还能够快读的进行控制模式变换,工作人员只要在屏幕前就能够实时的检测到每个泵
站的运行情况,点击鼠标即可实现操作控制。

最后,中央计算机调度控制网络,该网络主要是由数据通讯控制器、无限调制解调器以及室外天线组成的,其是可以实现无限数据通讯的网络系统,主要用来泵站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能够为整个泵站的运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而且也可以进行遥控操作。

在该网络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数据通路,具有较强的防干扰能力,误码率也达到了10-9的水平,所以可靠性极高。

其中的数据通讯控制器主要是用来对数据链路进行分时段管控的,而且能够在最大限度的允许下为通讯设备提供最好的质量服务,从而真正的做到了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输服务,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为泵站获取了更多的经济利益[3]。

二、计算机技术在泵站运行调度中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会日益完善。

现阶段,自动化系统和技术已应用到了泵站运行的各个领域中,性能的可靠性越来越强,而且可靠性是系统的自身属性,例如控制器软件自动容错加护、冗余技术等。

在早期的自动化系统研发中主要是为了实现基本的控制功能,以及泵站中对温度、强震、高低温等复杂外部环境的适应和抵抗,但在现今和日后的研发中势必会将新技术应用到其中。

目前,泵站自动化系统在测控方面的发展已有了巨大的进步,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将泵站内很多智能化设备互相连接,实现信息资源互换和共享。

但是系统内仍有很多资源无限实现合理利用。

因此,在日后的系统开发中,资源利用依然是重点问题。

例如在进行数据实时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對电源的防误操作、无功控制以及小电流接地判断功能[4]。

另外,还要进一步的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积极的建立故障应对和排除机制,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的优化系统结构,从目前系统结构的设计上来看,设计人员对泵站的测孔能力评估已由传统的局部片面转向了整体全局。

所以目前的泵站自动化系统,对象技术的普及日益提高,充分的发挥了系统中各项功能作用,从而提升了自动化系统的实效性和开放性。

从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自动化测控系统要与设备和智能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交融,从而实现对每个对象的监控、保护、操作、闭锁功能,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泵站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已有了长足发展,能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泵站运行内容的智能化设备上,并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泵站内的数据共享。

泵站自动化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测控技术的发展上实现的,而且在技术层面上有很多优势,从而为我国实现泵站自动化系统全面应用已逐步提上了日程。

但是推动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全面普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结合目前泵站运行的实际抢矿适当的提高运行调度的标准和要求,并在设计、运行、维护、调度、控制、检修等多个环节上体现到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运行特征和优势,从而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工艺手段为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实现高效调度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进而提高泵站的工作效率,为泵站获取更多
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龚斌.浅谈计算机技术与泵站运行优化调度[J].科技与企业,2016,19(9):85.
[2]李宝进.微机自动化在水利泵站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13):1224-1224.
[3]刘佩沛.泵站综合自动化及控制调节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11):5033-5033.
[4]张森.泵站优化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