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答案-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西周时期,一些贵族大臣可以对周王“谏议”,平民也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或评论,平民的意向影响周王的决策。

这反映出当时()
A.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瓦解
B.原始民主传统尚存
C.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D.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2.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

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

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3. 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

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反映出()
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
B.政党政治逐渐趋于成熟
C.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
D.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4.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的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百日维新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A.促进了国民觉醒
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实现了主权在民
5. 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

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
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
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
6. 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

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
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
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7. 汉代官员审理案件时,除了依据犯罪的客观事实,还着重考察行为者的动机是否与儒家道德相符合,如不符合,必须严惩;如符合,虽犯法也可以从轻论处。

这种做法()
A.确立了儒学统治地位
B.扰乱了司法审判秩序
C.杜绝了以往严刑酷法
D.增强了法律伦理色彩
8. 如图内容是对近代西方某部法律的描述()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国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9.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变化()
A.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B.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10. 如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11. 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2.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3. 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规定,各州县以白银为单位通算每年的正、杂役费用,然后按照丁、粮两项标准将其分摊到每家户头上,最终与该户的田赋(亦折银)合并征收。

该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14. 明初以职业定户籍,分民户、军户、匠户等若干类别。

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户籍世代相袭,不得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加强社会控制
15.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

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
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
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
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主要有如下表现:(1)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愈益完备。

以丞相为统领的中央王朝百官公卿制度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形式逐渐完善。

选官制度的进步,满足了行政体制的人才需求,也促进了社会不同等级的流动。

……(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秦汉时期经长期融汇,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

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国家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成为适应专制主义政治需要的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

经历这一时期,以“汉”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

正是因为秦汉时期历史文化贡献的丰富,使得“秦”和“汉”,“秦人”和“汉人”,都长期成为代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公认的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两个朝代在国家治理上的主要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
试和铨叙。

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

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力。

在考试的内容科目上,以1931年第
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
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

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
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

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
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
官制度。

﹣﹣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具体
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4年,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确
立了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此后,美元像1914年前的英镑一样,被接受为黄金的等价物。

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全部进口的四分之一和全部出口的五分
之一,它的出口曾一度与美日两国的出口总计不相上下。

新的贸易状况产生了货币上
的问题,美国在海外的花费要比它在海外赚取的多,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
金储备。

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
的数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私人投资者也都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
下降。

1971年,尼克松总统单方面宣布停止黄金兑换,美元贬值。

1973年又发生了第
二次美元贬值。

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规划的全球货币体系就此告终。

尽管美元仍然是世
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西德马克和日元也在美元之外占据了关键货币的地位。

﹣﹣据[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元国际地位的变化并作出合理
解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答案】
B
【考点】
分封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C
【考点】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答】
A.在雅典审判权由公民陪审团掌握,排除;
B.依据材料可知,雅典司法解释的主体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二者主体不同,
排除;
C.依据材料可知,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体现了主权在民;而罗
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在雅典城邦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正确;
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被排斥在民主之外,因此D
项中的“所有人”表述有误,排除。

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中华民国的成立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解答】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形成了党派林立的局面,而党派林立是民主政治的一种体现,因此材料现象说明民国初年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
政,故C正确。

党派林立不等于阶层对立,故A错误。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刚刚兴起不久,尚未达到成熟,故B错误。

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4.
【答案】
A
【考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等相关知识。

【解答】
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的旧体制没有得到改造,民族危机依旧严重,但要变法、要革新的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深受启迪,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蔚然成风,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可知,B是辛亥革命,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百日维新并未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可知,D项太过绝对,明显错误,故D项错误。

故选A。

5.
【答案】
D
【考点】
科举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B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D
【考点】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C
【考点】
法国大革命
法国共和制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内容浩繁,体系庞大,条文众多”“遍及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也叫《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条文众多,其基本原则和制度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

A项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B项主要是宣示公民权利,D项主要规定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和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均不符合题干中的“内容浩繁,体系庞大,条文众多”,故排除。

9.
【答案】
A
【考点】
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B
【考点】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解答】
从图中可知,奇珍异兽是长颈鹿。

材料“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表明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故B正确;传统绘画类型、传统观念更新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D错误;
明朝并未解除海禁政策,故C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A
【考点】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解答】
根据所学,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是欧洲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符合题意,故选A项;根据所学,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不符合题干中“开创了”,排除B项;
根据所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排除C项;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达成的若干协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排除D项。

故选A。

12.
【答案】
D
【考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解答】
题干中“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

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故D项正确。

A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D。

13.
【答案】
C
【考点】
古代赋税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D
【考点】
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

【解答】
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
手工业者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客观上维护了士农工商的划分,说明其难以转化为其他
社会阶层,故B项错误;
材料信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
材料中“以职业定户籍,分民户、军户、匠户等若干类别。

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户籍世代相袭,不得更换户别”说明明代严格执行身份限制,这一措施有利于强化社
会管理和控制,故D项正确。

故选D。

15.
【答案】
C
【考点】
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解答】
材料表明,德国颁布社会保障立法和召开国际会议保护劳工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
进了经济发展,体现了法律的颁布推动了社会进步,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
第19题12分,共55分。

【答案】
(1)相同:秦、汉两个朝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两个朝代都建立起选官。

不同:秦代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主要实行察举制,汉代儒法
并施。

(2)秦汉时期确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承袭;秦汉的国家治理强化了民族认同;秦汉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儒学占据主流地位。

【考点】
汉代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察举制
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1)本题考查秦汉两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解答】
(1)相同:根据材料中“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以丞相为统领的中
央王朝百官公卿制度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形式逐渐完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汉两个朝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
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中“选官制度的进步,满足了行政体制的人才需求,也促进了社会
不同等级的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两个朝代都建立起选官、官员考核制度和监
察制度。

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选官的标准、治国的思想、地方行政体制的区
别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中“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愈益完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汉时期确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承袭;秦汉时期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根据材料中“以‘汉’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秦汉的国家治理强化了民族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进程;根据材料中“儒学
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国家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成为适应专制主义政治需要的文
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学占据主流地位,儒家伦理道德成
为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秦汉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
区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
特点:成立专门主管机构;制定法律保障实施;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

评价: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推动了社会进步;
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局限两方面回答)
【考点】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示例:
观点: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两极格局对峙、遏
制的政策,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0世纪6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20世界90年代,两级格局解体。

中国外交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综上,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这些调整适应了国内外形势,促进了经济发展。

【考点】
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变化: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各国及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由于经济危机。

马克,美元地位下降。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