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96994.2
(22)申请日 2019.12.30
(71)申请人 江苏利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23000 江苏省淮安市盐化新材料产
业园区张朱路6号
(72)发明人 冯磊 张双柱 葛正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60
代理人 韩立峰
(51)Int.Cl.
C08L 75/08(2006.01)
C08K 5/11(2006.01)
C08K 5/12(2006.01)
C08G 18/48(2006.01)
C08G 18/77(2006.01)
C08G 18/10(2006.01)C07C 303/32(2006.01)C07C 309/12(2006.01)C08G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100份、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61-68份、丁二酸二甲酯37-4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

本发明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具有较高吸水性能,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聚合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交互的聚醚键和大量的磺酸钠基团以及异氰酸酯基团,由于聚醚键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而异氰酸酯基团的引入使得预聚体硬段含量增加,进而造成其亲水性能降低,但是其中磺酸钠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使得制备的预聚体不会由于异氰酸酯基团的大量引入造成吸水性能降低,进而使
得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包水性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CN 111138841 A 2020.05.12
C N 111138841
A
1.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醚多元醇100份、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61-68份、丁二酸二甲酯37-4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
其中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将羟乙基磺酸钠盐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1,2,4,5-苯四甲酸酐,常温下搅拌反应2-3h后升温至70-80℃回流反应4-5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步骤2,将步骤1中制备的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二氯亚砜,升温至60-70℃回流反应8-9h,然后升温至80-85℃除去其中未反应完全的二氯亚砜,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备的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加入丙酮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聚醚多元醇采用聚乙二醇4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羟乙基磺酸钠盐和1,2,4,5-苯四甲酸酐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比例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每克多苯甲酸基磺酸钠中加入0.36-0.42g二氯亚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每克多苯酰氯基磺酸钠中加入0.24-0.25g叠氮化钠。

6.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实施例1中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丁二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水性聚氨酯灌浆材料通常是由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的预聚体与溶剂等助剂混合制备的灌浆材料,由于其清水性好、包水量大、弹性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潮湿裂缝的堵漏和潮湿图纸表面层的防护等领域,通过以水止水的作用实现堵封效果,具有环保的性能。

[0003]现有的水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发泡效率,通常在浆料中添加催化剂,但是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容易降低浆料储存时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在较短时间容易凝胶,进而影响浆料的存储时间,同时由于预聚体为大分子物质,在与催化剂混合时直接通过物理混合,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进而使得在发泡过程中发泡不均匀,容易影响泡孔的大小均匀性,使得降温后泡孔的收缩严重,并且为了提高发泡效率,在聚氨酯浆料预聚体制备过程中,适当的提高预聚体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但是由于异氰酸酯为硬段结构,容易影响预聚体的吸水性能,进而降低了预聚体的包水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聚氨酯灌浆材料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异氰酸酯为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能够实现与聚醚多元醇的预聚合反应,同时由于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具有较高吸水性能,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聚合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交互的聚醚键和大量的磺酸钠基团以及异氰酸酯基团,由于聚醚键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而异氰酸酯基团的引入使得预聚体硬段含量增加,进而造成其亲水性能降低,但是其中磺酸钠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使得制备的预聚体不会由于异氰酸酯基团的大量引入造成吸水性能降低,进而使得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包水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发泡效率,在聚氨酯浆料预聚体制备过程中,适当的提高预聚体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但是由于异氰酸酯为硬段结构,容易影响预聚体的吸水性能,进而降低了预聚体的包水性的问题。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7]聚醚多元醇100份、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61-68份、丁二酸二甲酯37-4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其中聚醚多元醇采用聚乙二醇4000;
[0008]其中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09]步骤1,将羟乙基磺酸钠盐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1,2,4,5-苯四甲酸酐,常温下搅拌反应2-3h后升温至70-80℃回流反应4-5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羟乙基磺酸钠盐和1,2,4,5-苯四甲酸酐按照物质
的量之比为2:1的比例混合;
[0010]
[0011]步骤2,将步骤1中制备的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二氯亚砜,升温至60-70℃回流反应8-9h,然后升温至80-85℃除去其中未反应完全的二氯亚砜,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每克多苯甲酸基磺酸钠中加入0.36-0.42g二氯亚砜,多苯甲酸基磺酸钠中的羧基能够与二氯亚砜进行取代反应,生成苯甲酰氯;
[0012]
[0013]步骤3:将步骤2中制备的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加入丙酮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每克多苯酰氯基磺酸钠中加入0.24-0.25g叠氮化钠,由于多苯酰氯基磺酸钠中含有酰氯基团能够与叠氮化钠进行相转移反应生成酰基叠氮,酰基叠氮在高温下通过柯提斯重排反应生成异氰酸根离子,并且制备的产物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磺酸钠基团的引入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后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大量的磺酸钠基团,进而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在灌浆过程中,浆料与水接触后能够快速吸水发泡,进而提高了发泡效率和固化效率,无需另外添加催化剂,并且与添加催化剂提高发泡相比,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容易降低浆料储存时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在较短时间容易凝胶,进而影响使用,而直接引入磺酸钠基团后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并且预聚体本身的分子结构较大,比较稳定,并且分子链上的磺酸基为阴离子基团,使得预聚体分子量之间通过静电斥力分离,使得预聚体分子链不会团聚,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能,并且不添加催化剂直接发泡使得发泡速度均匀适中,进而使得生成的泡孔均匀,降低了干燥状态下泡孔的收缩性;
[0014]
[0015]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0016]第一步,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0017]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实施例1中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0018]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丁二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1、本发明在聚氨酯灌浆材料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异氰酸酯为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能够实现与聚醚多元醇的预聚合反应,同时由于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具有较高吸水性能,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聚合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交互的聚醚键和大量的磺酸钠基团以及异氰酸酯基团,由于聚醚键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而异氰酸酯基团的引入使得预聚体硬段含量增加,进而造成其亲水性能降低,但是其中磺酸钠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使得制备的预聚体不会由于异氰酸酯基团的大量引入造成吸水性能降低,进而使得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包水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发泡效率,在聚氨酯浆料预聚体制备过程中,适当的提高预聚体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但是由于异氰酸酯为硬段结构,容易影响预聚体的吸水性能,进而降低了预聚体的包水性的问题。

[0021]2、本发明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磺酸钠基团的引入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后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大量的磺酸钠基团,进而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在灌浆过程中,浆料与水接触后能够快速吸水发泡,进而提高了发泡效率和固化效率,无需另外添加催化剂,并且与添加催化剂提高发泡相比,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容易降低浆料储存时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在较短时间容易凝胶,进而影响使用,而直接引入磺酸钠基团后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并且预聚体本身的分子结构较大,比较稳定,并且分子链上的磺酸基为阴离子基团,使得预聚体分子量之间通过静电斥力分离,使得预聚体分子链不会团聚,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能,并且不添加催化剂直接发泡使得发泡速度均匀适中,进而使得生成的泡孔均匀,降低了干燥状态下泡孔的收缩性,进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水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发泡效率,通常在浆料中添加催化剂,但是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容易降低浆料储存时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在较短时间容易凝胶,进而影响浆料的存储时间,同时由于预聚体为大分子物质,在与催化剂混合时直接通过物理混合,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进而使得在发泡过程中发泡不均匀,容易影响泡孔的大小均匀性,使得降温后泡孔的收缩严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25]步骤1,将29.6g羟乙基磺酸钠盐加入300mL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13.4g1,2,4,5-苯四甲酸酐,常温下搅拌反应2-3h后升温至70-80℃回流反应4-5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26]
[0027]步骤2,将10g步骤1中制备的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3.6g二氯亚砜,升温至60-70℃回流反应8-9h,然后升温至80-85℃除去其中未反应完全的二氯亚砜,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28]
[0029]步骤3:将10g步骤2中制备的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加入150mL丙酮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2.4g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30]
[0031]实施例2:
[0032]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33]步骤1,将14.8g羟乙基磺酸钠盐加入300mL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13.4g1,2,4,5-苯四甲酸酐,常温下搅拌反应2-3h后升温至70-80℃回流反应4-5h,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多苯甲酸基磺酸钠;
[0034]步骤2,将10g步骤1中制备的多苯甲酸基磺酸钠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9.2g二氯亚砜,升温至60-70℃回流反应8-9h,然后升温至80-85℃除去其中未反应完全的二氯亚砜,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多苯酰氯基磺酸钠;
[0035]步骤3:将10g步骤2中制备的多苯酰氯基磺酸钠加入150mL丙酮溶液中搅拌溶解后
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3.4g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36]
[0037]实施例3:
[0038]多异氰酸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39]步骤1,将10g1,2,4,5-苯四甲酸酐加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34g 二氯亚砜,升温至60-70℃回流反应8-9h,然后升温至80-85℃除去其中未反应完全的二氯亚砜,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多苯甲酰氯;
[0040]步骤3:将10g步骤2中制备的多苯甲酰氯加入150mL丙酮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8-12℃,然后向其中缓慢加入9.5g叠氮化钠,搅拌反应2-3h后缓慢升温至60-9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硅胶粉减压旋蒸至粉末状,然后再通过石油醚过柱得到多异氰酸酯,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41]
[0042]实施例4:
[0043]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0044]第一步,将100g聚乙二醇400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0045]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61g实施例1中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
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0046]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37g丁二酸二甲酯和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0047]实施例5:
[0048]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0049]第一步,将100g聚乙二醇400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0050]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61g实施例2中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0051]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37g丁二酸二甲酯和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0052]实施例6:
[0053]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0054]第一步,将100g聚乙二醇400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0055]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61g实施例3中制备的多异氰酸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0056]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37g丁二酸二甲酯和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0057]实施例7:
[0058]一种环保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0059]第一步,将100g聚乙二醇400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130℃,同时抽真空,搅拌脱水1-2h,然后冷却至50℃备用;
[0060]第二步,向第一步的反应釜中逐滴滴加38g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达到15%左右,然后升温至80-85℃反应2h,反应过程中实时的检测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冷却至50℃;
[0061]第三步,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37g丁二酸二甲酯、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1.8g三乙胺,搅拌混合40-50min后出料,得到聚氨酯灌浆材料。

[0062]实施例8:
[0063]称取10g实施例4-7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然后将其加入80-150g水中,在25min内能够完全固化,即为其包水量,包水量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64]表1实施例4-6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包水量测定结果
[0065] 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包水量(倍)17151113
[0066]由表1可知,实施例4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包水量达到了17倍,由于聚氨酯灌浆材料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异氰酸酯为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
两个异氰酸酯基团能够实现与聚醚多元醇的预聚合反应,同时由于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磺酸钠基团,具有较高吸水性能,使得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聚合生成的预聚体中含有交互的聚醚键和大量的磺酸钠基团以及异氰酸酯基团,由于聚醚键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而异氰酸酯基团的引入使得预聚体硬段含量增加,进而造成其亲水性能降低,但是其中磺酸钠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使得制备的预聚体不会由于异氰酸酯基团的大量引入造成吸水性能降低,进而使得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包水性能,而实施例5中制备的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三个异氰酸酯基团,使得聚合后生成的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预聚体中硬段的含量,使得制备的产物吸水性能降低,但是由于磺酸盐基多异氰酸酯中含有磺酸盐基团,能够提高其吸水性能,进而使得浆料的包水性能降低程度不大,但是实施例6中由于制备预聚体过程中使用的多异氰酸酯中含有四个异氰酸酯基团,进而使得聚合后生成的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预聚体中硬段的含量,使得制备的产物吸水性能大大降低,进而使得聚氨酯的包水性大大降低,而实施例7中在预聚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其中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使得预聚体中含有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降低,进而使得与实施例6相比,提高了聚氨酯的包水性,但是其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虽然低于实施例5中预聚体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但是由于实施例5中预聚体中含有磺酸钠基团,进而实施例5与实施例7相比使得其包水性大大增加。

[0067]实施例9:
[0068]将10g实施例4-7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加入70g水中,然后测定浆料的发泡性能,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0069]表2实施例4-6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发泡性能测定结果
[0070]
[0071]
[0072]由表2可知,实施例4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在遇水发泡过程中发泡速率适中,泡孔较多,泡孔细腻均匀,降温后收缩程度较小,由于制备的预聚体本身的分子结构较大,比较稳定,并且分子链上的磺酸基为阴离子基团,使得预聚体分子量之间通过静电斥力分离,使得预聚体分子链不会团聚,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能,使得发泡速度均匀适中,进而使得生成的泡孔均匀,降低了干燥状态下泡孔的收缩性,而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制备的灌浆材料反应速率较快、泡孔较多,泡孔增大,降温后收缩程度较大,是由于预聚体中含有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增大,进而造成发泡速度加快,造成泡孔增大,进而使得泡孔在降温后收缩程度较大,而实施例7与实施例4相比虽然使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也是含有两个异氰酸酯基团,但是为了提高发泡效率通产是添加催化剂,添加催化剂后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使得与预聚体之间作用迅速,并且由于预聚体为大分子物质与催化剂之间混合时容易分散不均匀,进而造成发泡不均匀,降温后泡孔收缩严重。

[0073]实施例10:
[0074]
考察实施例4-7中制备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储存稳定性,结果如表3所示:[0075]
表3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储存稳定性[0076] 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
储存稳定性五个月不凝胶五个月不凝胶1天后凝胶一个月后凝胶
[0077]由表3可知,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中制备的灌浆材料存贮五个月不凝胶,存储稳定性较高,由于该灌浆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催化剂,只是通过材料本身含有的磺酸钠基团提高其吸水性能,进而使得灌浆材料在接触水时能够快速吸水发泡,但是在不影响发泡性能情况下,无需添加催化剂,由于催化剂均为小分子物质,容易降低浆料储存时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在较短时间容易凝胶,进而影响使用,而直接引入磺酸钠基团后提高了预聚体的吸水性能,并且预聚体本身的分子结构较大,比较稳定,并且分子链上的磺酸基为阴离子基团,使得预聚体分子量之间通过静电斥力分离,使得预聚体分子链不会团聚,进一步提高了浆料的稳定性能,并且不添加催化剂直接发泡使得发泡速度均匀适中,进而使得生成的泡孔均匀,降低了干燥状态下泡孔的收缩性,因此实施例7中直接添加催化剂进行催化造成浆料的储存稳定性降低,实施例6中的制备的预聚体中含有大量的异氰酸酯基团,并且异氰酸酯基团分布在不同支化方向,使得制备的预聚体形成支化结构,使得预聚体上的异氰酸酯基团作用位点增多,进而使得预聚体之间的支链容易自交联反应,进而造成存储不稳定。

[007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9]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

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 明 书8/8页CN 111138841 A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