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应用在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
86丨电力系统装备 2018.5
Electric System
2018年第5期
2018 No.5
电力系统装备
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火电厂是我国电力资源供给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成分,火电厂的正常运行与维护离不开专业技术与人才的支持。
热力设备检修课程是热能动力装置专门为火电厂动力系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与火电厂的日常检修工作紧密联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充沛的热力设备检修工艺
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相应的动手操作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所以,在热力设备检修工艺的课程学习与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法。
例如“产学结合,教学相长”等,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进行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目前,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在众多课程中得到长足的
[摘 要]热力设备检修对于火电厂的日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效管理与检修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推动火电厂的经济增长。
本文依据热力设备检修的发展以及专业培养方式现状进行分析,从火电厂热力设备检修的必要性出发,进行了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分析,提出了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网络教、学、考管理系统建设、学生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重点。
[关键词]热力设备;检修工艺;一体化课程;可行性[中图分类号]TK1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3X (2018)05–0086–02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Application in
Therm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urse
Wang Hui-ying
[Abstract ]The maintenance of thermal equi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ily operation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anage and repair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the statu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and analyses the integrated course system of therm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pairs from the necessity of the maintenance of thermal equipment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learning and examin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 curriculum assessment standards. [Keywords ]Therm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ntegrated curriculum; feasibility 一体化课程应用在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王慧颖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的环节就是将生产计划与需求关系保持稳定的发展关系,逐步建立更多样化的发展策略。
制造企业对生产能力进行评估之后,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情况拟定各项发展计划,处理好发展目标与实际生产能力之间的管理。
在企业重要发展阶段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判定,探究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生产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够最大化[6]。
在制造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确保建设物资保质保量是全面完成生产计划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提供相应的物资支持,将会影响生产制造活动实际完工时间以及完成质量,从而错过市场发展时机,导致企业建设成本的提升,物质资源的浪费,限制了企业经济水平的提升。
所以需要全面解决生产计划与物质资源供应之间的关系,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物资需求量进行评判分析。
以生产任务为主要动力,解决物资采购以及后续管理问题,能够便于企业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需要确保生产计划与财务成本维持在平衡发展状态。
当前为了全面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需要解决生产计划和财务成本管理之间的对立关系,确保企业发展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还需做好财务预算工作,从企业各项活动出发,通过实时监督与统计维护降低成本费用。
引入成本管理技术,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财务资金管理计划以及市场销售计划,能够对企业财务支出进行统计,采取各项增收减支的措施,使得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7]。
最后,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需企业各个部门人员执行,所以当前首先需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最基础的成本意识,使其在企业生产制造活
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加强成本管理控制。
根据企业管理部门拟定的各项管理措施规范基础性操作,使得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提升。
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对能源消耗成本进行调控,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根据企业基本发展现状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精益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便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阶段企业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精益生产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松龄,杨磊,王梓璇,等.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9):333-334.[2] 秦小燕,曾伟.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12):180.[3] 丁晓莲.浅析精益生产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A 企业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8(1):3.[4] 王秀妍.浅议精益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11):113,115.[5] 张翠玲.基于精益生产管理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7(20):144,146.[6] 潘玉香,齐二石,王子强等.钢铁企业精益生产成本优化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84,90.[7] 夏风.关于生产型企业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
18.
电力系统
2018.5 电力系统装备丨87
Electric System
2018年第5期
2018 No.5
电力系统装备
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 运用,针对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教学与推广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热力设备检修概述
热力设备检修涉及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范围比较广,对于学生的时间操作与专业基础掌握的要求比较高,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只有进行专业基础理论与深度实践才能够让学生更快适应设备检修工作。
1.1 热力设备检修的发展
热力设备检修的发展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不断完善,从原有的最早的长春电力学校的《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发展到比较具有前沿性的《热力设备检修工艺》,在教学内容与注重的检修范围上都有重新的定义。
虽然全国尚未形成规范化、统一性的教材,但是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课程中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侧重讲解。
另一方面在于该课程的专业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从原来的汽轮、泵、风机系统的检修,逐渐变得细化,例如风机的检修中细分为风机的轴、叶片部件检修,轴平衡与对中检修、动力传输系统检修等。
1.2 热力设备检修专业培养方式
因此,在热力学设备检修的课程学习与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将变得更加复杂与系统化。
热力设备检修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涵盖了各个特殊工种的理论知识,例如电工、钳工、焊工等专业的技能基础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还必须深度学习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相关知识,例如火电厂认识实习、电厂运行实习等,这样才能够将热力设备检修的相关专业知识很好地与实际情况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检修体系。
2 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可行性分析
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学习方法有许多,但是一体化教学的方式也许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进入设备检修的工作中,同时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
2.1 火电厂热力设备检修的必要性2.1.1 热力设备运行管理的需求
火电厂中的热力设备运行管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任
务,主要是因为热力设备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课堂学习热力设备运行管理的理论知识,然后在某个热电厂中进行系统的实习,这样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学习机会。
但教学的质量效率并不高,主要是因为热力设备的检修需要进行大量的诊断分析,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认识与了解电厂热力系统的运转模式。
例如,热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沉积盐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让学生按照检修流程进行检修,不会促使学生对设备中的各个盐类沉积因素进行分析,在今后的运转中避免重复的问题出现。
2.1.2 热力设备故障检修的需求同时,热力设备故障检修也同样是必须的,主要是因为
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系统故障现象。
例如轴封漏气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尽管这是一个很细微
的故障,但也直接导致了热力设备热能转化效率降低,煤炭等成本的不断增加。
热力设备故障的检修在火电厂中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需的。
2.2 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分析2.2.1 热力设备检修教材的改革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学习是一个基于工作任务下的分析过程、管理过程与实践过程。
通过在教材上的不断改革实现一体化教学推动,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在课前就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所要进行的内容,包括引导、讨论、预演、展示等,通过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法
的讨论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让学生能
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2.2.2 热力设备检修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离不开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课程是建立在教材与理论基础之上,从火电厂的运行实际出发,要求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为充分的体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校内实训情境与仿真模拟教学的实现。
通过虚拟的网络模拟训练,不仅实现电厂热力设备的相关构造认识,在故障出现关键点上也能够重点突出。
其次是通过校外热电厂企业的合作,实现学生岗位实习与实训,促进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检修工作中。
最后是通过评分考核的方式来衡量学生在 理论知识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动态地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到热力设备检修水平。
3 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的重点
热力设备检修的一体化课程的设计需要结合许许多多教学方法与相应的辅助手段,例如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网络教、学、考管理系统建设、学生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是最为突出的三个重点。
3.1 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
首先是教师教育体系需要通过转型的方式实现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立。
教师是一体化建设与落实的主体,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索工作。
因此,需要教师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自我,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向。
例如根据教学目的不同教师可以分为两个梯队,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我也需要进行相应实践工作的学习,学校可以通过委派老师到热电厂学习或聘请专家进行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为实际的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动力。
3.2 网络教、学、考管理系统的建设
网络是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常常使用到的教学教育工具。
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实践性的课程学习还是摸索型的课程学习,有许多检修故障问题需要学生自我摸索。
网络教、学、考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学校可以按照“发电仿真培训”、“热机维护检修”、热工装调维护”实训功能分区实现模块化学习与培训,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与检修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还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弥补不同学校或者企业之间的生产实际与模拟仿真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3 学生课程考核的标准
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只有在合理的考核方法与标准下,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出现差异性,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
常用的一体化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是理论考核,主要采取笔试
的方式考核学生理论基础能力;其二是专业能力考核,通过
模拟集训与现场实际操作水平考核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三是素质考核,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
4 结语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建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是热能动力专业学习教育改革的重点,还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示范性课程。
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让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才能够将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到实处,为热电厂的运行管理与设
备检修保驾护航,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系一般课题项目:“《热力设备检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YB2016-18)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 王磊.热力设备检修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