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工培训课教案的编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工培训课教案的编写
作者:张玉玲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4期
摘要:备课是培训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教案是培训教师在备课时编写的供培训教学用的具体方案。

如何编写教案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呢?作者结合亲身实践总结了三点。

关键词:教材课程学员
备课是培训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要提高职工培训课质量,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

人们常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就是说,只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才能使上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收到提高培训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员学习负担之功效。

备课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脑力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阅读与思考,而教案正是全部备课劳动的结晶。

它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是一个承前启后、化静为动的枢纽。

教案是培训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培训教学用的具体方案。

教案在培训教师全部培训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度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下接课堂教学,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是培训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的具体行动计划;它是把科学知识因素、情意心理因素、以往经验因素、传授知识技艺因素、教学难度速度等可控因素都统一起来的复合体,其核心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培训教学的规划蓝图,起着备忘录、资料库和课题源的作用。

说到编写教案的重要性,有两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一是把教案比作剧本。

教师是导演兼演员,学生也是演员,教案与上课如同剧本与演剧的关系一样;二是把教案比作工程设计图。

教学如同盖楼房,教师如同建筑设计师,很显然要造就一座雄伟漂亮的高楼大厦,若没有设计师在事先精心绘制的设计蓝图,又怎么能行呢?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因此,编写教案对增强培训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教师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编写教案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是每一名培训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1 根据培训教材的特点,吃透内容,恰当延展
职工培训教学的课程设置专业性强,教材逻辑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往往囊括多个方面,而教学安排课时却很少。

要使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方法,确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一特点,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扣紧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教材的理论体系,吃透教材内容是关键。

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理解了自己所要授课的教材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理论体系,才能在讲课中运用自如并恰当延展,把培训课讲好。

一般是课程安排下来、拿到教材之后,需认认真真地将教材通读,理清教材线索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教案的撰写打下基础。

为做到吃透教材内容,除了对教材本身的内容熟悉了解之外,还需广泛阅读各种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和各种专业书刊。

它们是培训内容的补充,可以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充实培训内容,为更合理编写好教案,打下一个基础。

另外,还必须了解当前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热点、焦点事件及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因为一方面作为学员,在学习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还希望了解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新知识、新技术每天成几何倍数地增加,搜集一些即时信息及时传授给学员,更便于学员对所学内容的加深理解和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的笔下曾写过一位历史教师成功地开设公开课的故事,当有人问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一节公开课的,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因此,平时应注意多视角全方位地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做成卡片备用或及时充实到教案中。

2 根据培训课程的特点,注重方法,结合实际
职工培训教学的内容很多、面授学习时间少,因此教学任务重。

要保证培训教学效果,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培训目的,使学员学有所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在培训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方法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

这就需要在设计教案时做到:一是既要把所教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弄清楚,又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即搞清楚为什么要学;重点、难点是学员应该掌握的关键点,安排教学时要对重点难点问题多方思考,重点设计,力争做到讲清疑点,讲透重点,讲明难点,并适当地介绍一些同所学内容相关的新观点新动态。

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员的注意力和视线,给学员以清晰、简洁的印象,更便于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二是要详略得当,对培训中重点、难点、热点详细准备的同时对比较明确浅显或次要的内容可以少讲或不讲,在结课时简练作出归纳概括总结,进一步明晰课程的脉络。

这样可在有限的课程区间内使学员对培训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便于课后的自学;三是要联系实际,尤其抓住学员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结合教材中的观点,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本地区本系统本岗位的实际,对学员关心的一些问题和内容进行教学研讨式的预设,使学员感到能通过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作业能力,从而认同培训的有用性。

3 根据培训学员特点,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企业职工学员有别于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学生,他们来自于企业各个岗位,年龄跨度大,职务职业跨度大,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在教学中根据学员特点,注重与学员的交流和沟通,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对于促进教学、掌握职工培训需求十分重要。

对于这一点体现在课前写教案的过程中,就是要注重考虑到学员对将要学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对这门课的教学会有些什么要求,如何使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
要结合培训的目的与重点,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及学员在学习中可能的难点,设计一些能引导学员展开讨论,进行双向交流的题目,以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启发学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最好能提供学员实作的场所,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

另外就是换位思考,适当考虑学员的需求和兴趣点,有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既能促进教学,又加强了同学员的联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培训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大量艰苦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认真钻研教学材料,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好学员这两头的基础上,恰当地确定培训教学的方法,把备书、备人、备方法这几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好。

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而是通过教师本身对教材和方法的再加工,使培训教学具有预期性和目的性,从而也就确保了培训任务的完成,培训质量的提高,使编写教案的工作在培训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职教干部岗位培训读本》,北京铁路局.主编:米志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