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
(一)重点、难点打破
Ⅰ生活中几种常有的盐
1.盐的见解: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2.生活中常有的几种盐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俗名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或苏打小苏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
要成分
化学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物理无色晶体,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白色固体,
性质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化学NaCl+AgNO3= ( 1)与酸反响( 1)加热分解( 1)高温分解
性质AgCl↓ +NaNO3 Na2CO3 +2HCl= 2NaHCO3加热CaCO3高温CaO+ CO2↑
2NaCl+CO↑ +H2O Na2CO3+CO2↑+H2 O ( 2)与盐酸反响
( 2)与碱反响( 2)与酸反响CaCO3 +2HCl=
Na2CO3 +Ca(OH)2 NaHCO3+HCl CaCl 2 +CO2↑+H2O
=2NaOH+ CaCO3↓=NaCl+CO2↑ +H2O
( 3)与盐反响
Na2CO3+CaCl2=
2NaCl+CaCO3↓
用途化工原料、调味化工原料、冲洗剂食品工业、医疗建筑资料、制生石灰
3.复分解反响及条件
(1)见解:两种化合物相互互换成分,生成其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复分解反响。

(2)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3)掌握常有盐类溶解性表。

4.盐的化学性质
( 1)盐 +金属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定是金属活动次序表中相对靠前的金属( K、Ca、Na 不能够与盐溶液反响置换出其他金属)。

例: Cu+2AgNO3= 2Ag+Cu(NO3) 2
(2)盐 +酸新盐+新酸,发生的条件是:反响物都可溶,而生成物最罕有一种不溶(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响)。

例: AgNO3 + HCl = AgCl↓+ HNO3, CaCO3+2HCl = CaCl 2 +CO2↑+H2O (3)盐 +碱新盐+新碱,发生的条件是:反响物都可溶,而生成物最罕有一种不溶。

例: CuSO4 + 2NaOH= Na2SO4 + Cu(OH) 2↓
(4)盐 +盐新盐+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响物都可溶,而生成物最少
有一种不溶。

例: Na2CO3+CaCl2=2NaCl+CaCO3↓
5.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查验
(1)步骤: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污浊。

(3)结论:原物质中必然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说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响,原资料易得且价格
低价,一般不用纯碳酸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相对成本较高,反响速率过快不易
控制。

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氧碳不纯。

不用硫酸的原因是反响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上面,阻拦反响进一步发生。

6 .铵盐的查验:加碱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原理是:+- NH↑+HO
NH +OH
4 3 2 7.粗盐的提纯
(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等杂质,易吸取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 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加速溶解
引流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备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
液体飞溅
Ⅱ化学肥料
1.常有的化肥种类和作用
化肥种类常有化肥物质种类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缺乏时的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或停尿素 [CO(NH ) ]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
2 2
氨水( NH3· H2 O)
滞,光合作用速率和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
氮肥铵盐: NHCl 、 NHHCO 素,氮肥能促使作物的产物受影响,蛋白质
4 4 3
硝酸盐: NaNO、 NHNO
含量下降。

植株矮小茎叶旺盛,叶色浓绿
3 4 3
叶片发黄
磷矿粉 [Ca 3(PO4) 2]
钙镁磷粉(钙和镁的磷酸增强抗寒和抗旱能力,
磷肥盐)促使作物提早成熟、穗生长迟缓、产量降低,过磷酸钙 [Ca(H PO) 和粒增添、籽粒饱满
2 4 2
4
CaSO]
硫酸钾( K2SO4)
能促使作物生长强健,
钾肥
氯化钾( KCl)
茎杆粗硬,增强抗病虫茎杆柔弱,易倒伏,
害和抗倒伏能力。

磷酸二氢铵 [NH H PO] 、同时含有两种以上营养
4 2 4
复合肥料
硝酸钾( KNO3)元素,有效成分高
2.化学肥料的简单鉴识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未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灼烧消融起泡或冒烟跳动或有爆炸声
加熟石灰大多数放出拥有刺激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性气味的氨气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危害:化肥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元素物质造成污染,土壤酸化;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二氧化氮、氨气、硫化氢气体等)造成大气污染;水域中的
氮磷含量高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

(2)举措: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农家肥料和化肥合理配用。

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应注意依照当地的本质情况,合理施用,以尽量少的化肥农药投入,尽量小的对环境的影响来保持尽量高的农产品产量及保障食质量量。

Ⅲ专题知识
1.几种重要离子的鉴识
(1) H+: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则含有H+,或加入少量爽朗金属,若是有
气体放出并证明是H2,则含有 H+;
-
( 2) OH: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或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含有
- OH;
+
( 3) NH4:用 NaOH溶液查验,加热,若产生能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则含有 NH4。

2.物质的提纯
要注意的是,除杂(或提纯)应依照以下几条原则:
(1)在除掉原有杂质时,不要与要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响;
(2)在除掉原有杂质时,不能够引入新的杂质;
(3)常用加入某种物质,使杂质转变为积淀或气体而除掉的方法来除杂(或提纯)。

3.物质的鉴识
在物质的鉴识过程中,不用或只用一种其他试剂鉴识一组物质的问题,是物
质鉴识题中的两种重要种类。

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平常有两种:
(1)从拥有特点的物质下手,用看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特点的物质,再用其鉴识其他的物质(初中化学常利用铜离子或铁离子的颜色别开
生面的特点来设计这类鉴识问题)。

(2)若是被鉴识物质经过两两混杂可产生不同样的实验现象(如不同样的积淀与气体等实验现象),也能够用来作为鉴识这些物质的方法。

4.物质的共存
物质可否共存是酸碱盐学习中的一个使初学者头痛的问题。

对此,我们可简单概括以下:
(1)碳酸根与酸和钙离子不能够共存;
(2)铜盐、铁盐等与碱不能够共存;
(3)酸与碱、碱与酸性氧化物不能够共存。

Fe 3+ + 3OH- = Fe(OH) 3 ↓红褐色积淀
Cu
2+ -
↓蓝色积淀+2OH = Cu(OH) 2
+-
H +OH =HO
2
2H + 2-
= H 2O+CO2↑无色气泡+CO3
Ca 2+ 2-
= CaCO3↓白色积淀+CO3
(二)学习方法建议
1.弄清见解,关于化学见解可否达到正确的理解,主要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可否准
确表达这个见解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可否正确解答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我们在理解见解时,要特别注意需较透彻的理解见解的内涵和外延,并学会正确的解答相应的基本问题。

本单元的见解很多,可否正确的理解见解,是学好酸,碱,盐的前提。

比方能够理解
有关酸碱盐的定义,分清酸碱盐类物质是认识它们内在反响规律的前提。

2.重比较,区分易混杂见解和知识。

比方盐的化学性质,与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与联系等,经过比较,教师讲评,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授课过程,激发学生参加、表现及成功
的欲望。

同时由个别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引导全体学生,研究、创新、思虑以新带旧、以旧
促新知识的学、质、疑,再次激发兴趣。

3.抓概括,从整体上掌握盐的有关知识。

本单元的知识对历届学生来讲,都感觉有难
度。

无论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仍是从化学性质上来讲都比较易混杂,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响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知依照哪些规律。

所掌握的都是零散的、不能系统的。

经过复习课,
应将学生脑筋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完满并提高学生对盐的性质及反响规律的进一步掌握。

4.联系本质,重视应用,结合实验。

盐的有关知识,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其实不陌生。

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下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

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
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

课本中介绍的几种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
授课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授课中应充足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获取和掌握知识其实不是授课的最后目的,我们的最后目的是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

所以在授课最后应用知识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灵便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
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