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控制与网络隔离技术PPT课件
网络安全9-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三要素:
访问控制的最基本概念
访问控制系统要素之间的行为关系参见下图:
访问控制过程
访问控制由两个重要过程组成 1、通过认证来检验主体的合法身份; 2、通过授权(Authorization)来限制用户 对资源的访问级别。 在认证和授权后,访问控制机制将根据预先设 定的规则对用户访问的资源进行控制,只有规 则允许的资源才能访问。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第9章 第2节
9.2 入网认证
入网认证即入网访问控制。它为网络访问 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 入网认证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 并获得网络资源,也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 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 入网认证实质上就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 证
第9章 第2节
9.2 入网认证
网络安全
刘敏贤 副教授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9章 访问控制技术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入网访问控制、物理隔离、 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等技术的实现原 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介绍了一些新型访问 控制技术。
第9章 访问控制技术
9.1 访问控制技术概述 9.2 入网认证 9.3 物理隔离措施 9.4 自主访问控制 9.5 强制访问控制 9.6 新型访问控制技术
例:工行、建行(见备注)
身份认证技术方法
目前,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 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 USB Key认证
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 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 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 用性之间的矛盾。 USB Key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 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密码算法实现对用 户身份的认证。 基于USB Key身份认证系统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是 基于冲击/响应的认证模式,二是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 式。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十)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虚拟化技术在企业和个人用户中的应用日益普及。
虚拟机(VM)作为虚拟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用户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然而,虚拟机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多租户环境下的隔离和访问控制。
1、虚拟机网络隔离虚拟机网络隔离是指在一个物理机上运行的多个虚拟机之间实现网络资源的隔离,以保证各个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不互相干扰。
这样可以避免恶意软件或攻击者通过一个虚拟机入侵其他虚拟机,进而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
为了实现虚拟机网络隔离,可以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
VLAN将虚拟机划分为不同的逻辑网段,每个逻辑网段之间是隔离的,不同逻辑网段的虚拟机之间无法直接通信。
此外,还可以使用虚拟防火墙来限制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流量才能通过。
2、虚拟机网络访问控制虚拟机网络访问控制是指限制虚拟机对外部网络资源的访问,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在多租户环境下,不同租户的虚拟机可能需访问不同的外部资源,并且每个租户之间的资源访问权限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虚拟机网络的安全。
在实施虚拟机网络访问控制时,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通过VPN,虚拟机可以通过加密通信连接到外部网络资源,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虚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安全设备,对虚拟机的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3、虚拟机网络安全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虚拟机网络的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机制。
首先,需要对虚拟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扫描和漏洞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修复。
其次,需要建立完备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授权和审计等措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虚拟机网络。
此外,在虚拟机网络中,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日志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以便追踪和查找问题的根源。
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

3、Bell-LaPadula模型
为了实现MAC策略,必须采用Bell-LaPadula模型 Bell-LaPadula模型可实现的两条规则 ▪ 简单安全特征规则 任何一个主体只能“读”访问不大于其安全等级的客
体 ▪ 星状特征规则 任何一个主体只能“写”访问不小于其安全等级的客
体
8
4、“中国城墙”策略与Brewer-Nash
则(C类)和实施类规则(E类) ,主要用于实现“正规交 易”策略和“职责分离”策略。 ▪ 保证“正规交易”内部一致性的三条基本规则:
验证过程认证规则(C1规则);转换过程认证规则(C2规则) ;正 规交易实施规则(E1规则);
▪ 保证“职责分离” 外部一致性的六条基本规则:
职责分离实施规则(E2规则) ;职责分离认证规则(C3规则) ;身 份验证实施规则(E3规则) ;
Bell-LaPadula模型(实现MAC策略) Biba模型(实现完整性控制策略) Brewer-Nash模型(实现中国城墙策略) RBAC模型(实现中国城墙策略和MAC策略)
▪ 访问控制机制包括:
基于客体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控制机制 基于主体的能力列表控制机制
3
1、访问控制基本概念
▪ 访问控制策略、机制与模型
包括层次化部分无限制秘密机密绝密非层次化部分国家安全部核设施军事设施民用设施2自主访问控制策略与强制访问控制策略为了实现mac策略必须采用belllapadula模型belllapadula模型可实现的两条规则简单安全特征规则任何一个主体只能读访问不大于其安全等级的客星状特征规则任何一个主体只能写访问不小于其安全等级的客中国城墙策略的用途是防范利益冲突coi方的数据被同一个用户掌握
▪ 计算机安全中: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七)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虚拟化技术在企业和个人用户中越来越普及。
作为虚拟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机网络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如何保障虚拟机网络的隔离性和访问控制成为安全专家们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虚拟机网络的隔离与访问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策略。
1. 虚拟机网络的隔离虚拟机网络的隔离是指在虚拟化环境中,不同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互相隔离,确保一个虚拟机中的恶意活动不会对其他虚拟机造成影响。
实现虚拟机网络隔离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虚拟局域网(VLAN)。
VLAN技术通过在虚拟交换机上配置不同的虚拟局域网标识,将虚拟机分配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
这样,不同虚拟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虚拟交换机进行中转,从而实现了虚拟机网络的隔离。
此外,管理员还可以根据需求对虚拟机进行动态调整,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除了VLAN,还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实现虚拟机网络的隔离。
VPN通过隧道将虚拟机网络流量加密,确保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VPN技术可以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虚拟机之间建立安全的连接,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
2. 虚拟机网络的访问控制在虚拟机网络中,访问控制是确保虚拟机资源只被授权用户访问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虚拟机网络的访问控制,需要采用有效的身份验证和授权策略。
身份验证是确保用户的真实身份的过程。
在虚拟机网络中,可以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然而,为了增强安全性,建议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例如使用令牌、指纹或生物识别技术。
在进行身份验证时,需要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以免密码泄露导致安全漏洞。
授权策略是确定用户能够访问哪些资源的规则。
在虚拟机网络中,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网络防火墙来定义授权策略。
ACL允许管理员灵活地配置虚拟机网络的访问权限,包括允许或禁止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访问。
此外,虚拟机网络中的防火墙还可以通过检测和过滤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PPT课件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
ISO访问控制通用框架
访问请求
访问行为
主体
访问请求 (主体、客体、访问方
式)
访问检查和实现
客体
访问决策
访问决策组件 (根据访问策略或规则库进行判定)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4
访问控制概述
访问控制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保护 规则
主体:发出访问操作、存取要求的主动方,通常 为进程、程序或用户。
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
认证和授权机制 访问检查机制 对象重用机制 审计和可信通信机制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3
网络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应用在网络安全环境中,主 要是限制用户可以建立什么样的连接以及 通过网络传输什么样的数据,这就是传统 的网络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网络边界阻塞 点来过滤网络会话和数据传输。根据防火 墙的性能和功能,这种控制可以达到不同 的级别。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0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相关机制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均提供不同级别的访 问控制功能。通常,操作系统借助访问控 制机制来限制对文件及系统设备的访问。
例如: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应用 访问控制列表来对本地文件进行保护,访 问控制列表指定某个用户可以读、写或执 行某个文件。文件的所有者可以改变该文 件访问控制列表的属性。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8
访问控制的一般实现机制和方法
一般实现机制—— 基于访问控制属性 —— 访问控制表/矩阵 基于用户和资源分档“安全标签” —— 多级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与网络隔离技术

精品课件
5.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概述
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和 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 的组合,是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 能根据用户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测) 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 础设施。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 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能有效地监控内部网和 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精品课件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功能及原理 访问控制的主要功能包括:保证合法用户访问受权
保护的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的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 络资源,或防止合法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进行 非授权的访问。访问控制首先需要对用户身份的合 法性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控制策略进行选用和管理 工作。当用户身份和访问权限验证之后,还需要对 越权操作进行监控。因此,访问控制的内容包括认 证、控制策略实现和安全审计.
精品课件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是检测和防止系统未授权访问,并对
保护资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在文件系统中广泛 应用的安全防护方法,一般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 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是否允许主体访问客体, 贯穿于系统全过程。
精品课件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用于路由 器利用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的特定 指示条件对数据包的抉择。
精品课件
安全域隔离与访问控制技术探讨ppt课件

– USG上基于内容粒度的访问控制:ACL,URL policy – 天珣上通过主机防火墙,只允许可信应用访问核心计算域
• 终端环境安全
– 天珣检查终端的安全状态 – 天珣给可信应用提供安全环境 – 天珣根据策略,限制应用程序的本地文件操作,例:不允许本地保存。
关键技术.
谢谢!
欢迎光临启明星辰大厦参观指导!
外联 入侵监测
应用审计
网络审计
主机管理 客户端
办公网
认证
UTM/FW
UTM/VPN网关
生产网边界 计算环境域边界 计算域核心
• 安全域产品部署 • 隔离与访问控制技术
提纲
访问控制模型
采用防火墙执行访问控制的问题
需要的访问控制策略: • 公司ERP 服务器上的 ERP应用系统,只允许 • 商务部员工, • 使用健康检查合格的终端,通过ERP客户端程序访问
访问控制策略
访客
内部 员工
天珣
审计系统
USG
公司网络
√
内部用户, 安装天珣, 终端健康状态合格 访问ERP的业务全程审计
天珣
ERP Scanner
√ 允许ERP软件访问ERP系统
BBS 访问条件 内部用户
OA 访问条件 内部用户 终端健康状态合格
ERP 访问条件 内部用户 终端健康状态合格 使用ERP客户端访问
火墙下发访问控制策略 5. USG和天珣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允许合法访问通过
认证 服务器
日志 中心
策略控制中心
认证、访问控制策略
部署
终 端
USG 天 /FW 珣
接入域
USG /FW
业务访问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一)

虚拟机网络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导语: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在虚拟环境中部署和管理其IT系统。
然而,随之而来的虚拟化网络安全问题也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本文将探讨虚拟机网络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隔离和访问控制。
隔离:保护云环境中的虚拟机随着虚拟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云环境中的虚拟机数量也日益增多。
为了确保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云环境的安全。
1. 虚拟网络隔离:云环境中的虚拟机通常通过虚拟网络相互通信。
为了确保虚拟机之间的隔离,可以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或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将不同虚拟机划分到不同的子网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虚拟机之间的横向攻击。
2. 虚拟机监视:为了及时发现虚拟机中的异常行为或安全漏洞,可以使用虚拟机监视工具对虚拟机进行实时监控。
这些工具可以捕获虚拟机的网络流量、操作系统日志等信息,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宿主机隔离:除了虚拟机之间的隔离,宿主机之间的隔离也非常关键。
通过使用硬件的虚拟隔离技术(如Intel的安全性功能),可以实现宿主机之间的内存和网络隔离,防止一台宿主机上的虚拟机受到其他宿主机上的恶意软件的攻击。
访问控制:加强虚拟机网络的安全性在云环境中,对虚拟机网络的访问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设置访问权限,可以避免未经授权的用户或恶意攻击者对虚拟机进行非法访问。
1. 身份认证与访问权限:为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云环境中的虚拟机,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来验证用户身份。
采用强密码、多因素身份验证以及定期更改密码等措施来加强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2. 虚拟防火墙:在云环境中,可以使用虚拟防火墙对虚拟机的入口和出口进行监控和过滤。
虚拟防火墙可以根据安全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检查和过滤,阻止恶意流量进入虚拟机,提高网络安全性。
3. 网络隔离与分段:为了限制虚拟机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网络隔离和分段技术。
网络隔离技术PPT课件

8.6 网络隔离技术
8.6.3 网络隔离的基本技术
目前实现网络隔离的基本技术主要有: 网络安全隔离卡; 安全集线器技术; 单主板安全隔离计算机;
8.6 网络隔离技术
8.6.3 网络隔离的基本技术
1.网络安全隔离卡 功能:以物理方式将一台工作站或PC虚拟为两部计
算机,实现工作站的双重状态(安全状态、公共状态) ,这两种状态是完全隔离的,从而使一部工作站可在完 全状态下连接内外网。网络安全隔离卡实际上是将一台 工作站或PC的单个硬盘物理分割为两个分区,即公共区 (Public)和安全区(Secure)。这些分区容量可以由用户指 定。这样可以使一台工作站或PC能够连接两个网络。
网络安全隔离集线器是一种多路开关切换设备,它 与网络安全隔离卡配合使用。它具有标准的RJ45接口, 如图 5-19所示,入口与网络安全隔离卡相连,出口分别 与内外网络的集线揣(hub)相连。
8.6 网络隔离技 8.6.3 术网络隔离的基本技术
2.网络安全隔离集线器
内网 外网
8.6 网络隔离技
8.6.4实术现网络隔离的典型方案
8.6.1网络物理隔离的方式
3.服务器端的物理隔离 服务器端的物理隔离方式是通过复杂的软、硬件技术
实现在服务器端的数据过滤和传输任务,其技术关键还是 在同一时刻内外网络没有物理上的数据连通,但又快速分 时地处理并传递数据。
8.6 网络隔离技术
8.6.2 物理隔离技术的发展
物理隔离技术的发展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
8.6 网络隔离技术
8.6.1网络物理隔离的方式
1.客户端的物理隔离 这种方案用于解决网络的客户端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的客户端应用物理隔离卡产品,可以使一台工
作站既可连接内部网又可连接外部网,可在内外网上分时 工作,同时绝对保证内外网之间的物理隔离,起到了方便 工作、节约资源等目的。
第10章-访问控制PPT课件

用户不能自主地将访问权限授给别的用户,这是 RBAC与DAC的根本区别所在。
-
第12页12
3 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施原则
是指在制定策略时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最小权力原则
按照主体执行任务所需权利的最小化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力 优点是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主体实施的授权行为
第十章第十章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第1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访问控制的概念?2访问控制策略?3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施原则第2页?4访问控制的实现11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是指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对客体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访问控制的基本任务是防止非法用户对资源的访问以及合法用户对资源的非法使用源的访问以及合法用户对资源的非法使用第3页?访问控制三要素?主体?客体?控制策略11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系统三个要素之间的行为关系rdwiereadwriteexecute访问控认证第4页so制策略2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策略?自主访问控制模型?对某个客体具有拥有权或控制权的主体能够将对该客体的一种访问权或多种访问权自主地授予其它主体并在随后的任何时刻将这些地授予其它主体并在随后的任何时刻将这些权限回收第5页?授权的实施主体自主负责赋予和回收其他主体对客体资源的访问权限?缺点
W
W
E
-
第14页14
-
第15页15
4 访问控制的实现
访问控制矩阵
a00 a01 ... a0n S1
Ma10 ...
a11 ...
... ...
a.1.n.S.2.. O1
O2
...On
am0 am1 ...amn Sm
《访问控制列表》课件

可能会增加网络延迟,对性能有一定影响,同时 需要配置网关设备。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配置步骤
01
02
03
04
05
确定需求
选择合适的访问 控制列表
配置访问规则
测试配置
监控和维护
明确访问控制的目标和需 求,例如保护特定资源、 限制网络访问等。
应场景
流量过滤
通过配置ACL,可以过滤网络流 量,只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包通过。例如,可以过滤掉来自
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数据包。
安全策略实施
ACL可以用于实施网络安全策略 ,限制对敏感资源的访问。例如 ,可以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服务 器的访问,以防止潜在的攻击和
数据泄露。
网络地址转换
在私有网络中使用ACL,可以控 制对公共IP地址的访问,实现网 络地址转换(NAT)功能。通过 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 ,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共享一个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
安全风险
未经授权的访问
攻击者可能利用访问控制 列表的漏洞,绕过安全策 略,获取未授权的资源访 问权限。
数据泄露
如果访问控制列表配置不 当,敏感数据可能被未经 授权的人员访问,导致数 据泄露。
系统性能下降
过于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 可能增加系统的处理负担 ,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05
访问控制列表的发展趋 势
动态访问控制列表
总结词
动态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根据用户行为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访问控制的 安全性和灵活性。
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教程 ch6 访问控制技术.ppt

访问控制矩阵(Access Control Matrix)是 最初实现访问控制技术的概念模型。
返回本章首页
第六章 访问控制技术
的基础上对访问进行限定的一种方法。传统的DAC 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分时系统中,它 是多用户环境下最常用的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在目
前流行的Unix类操作系统中被普遍采用。其基本思 想是,允许某个主体显式地指定其他主体对该主体
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否可以访问以及可执行的访问
类型。
返回本章首页
第六章 访问控制技术
第六章 访问控制技术
6.1 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信息系统访问控制技术最早产生于上 个世纪60年代,随后出现了两种重要的访问控制 技术,即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DAC) 和 强 制 访 问 控 制 (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
返回本章首页
第六章 访问控制技术
安全管理员 认证
用户
授权数据 库
引用监控器
访问控制 客体
审计
图6-1 访问控制与其他安全服务关系模型
返回本章首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1.对桌面资源的统一访问管理 2.Web单点登入 3.传统C/S 结构应用的统一访问管理
15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
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是指在某个自治区域内 (属于某个组织的一系列处理和通信资源范 畴),用于所有与安全相关活动的一套访问控 制规则。由此安全区域中的安全权力机构建立, 并由此安全控制机构来描述和实现。访问控制 的安全策略有三种类型: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 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和综合访问控制方式。
5.1访问控制
3.综合访问控制策略
(1)入网访问控制 (2)网络的权限控制 (3)目录级安全控制 (4)属性安全控制 (5)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 (6)网络监控和锁定控制 (7)网络端口和结点的安全控制
19
精品ppt
5.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概述
防火墙是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和 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 的组合,是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 能根据用户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测) 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 础设施。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 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能有效地监控内部网和 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20 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精品ppt
访问控制与网络隔离技术
1
精品ppt
本章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访问控制的功能、原理、类型及机制, 并对防火墙的定义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章也对目前的各种物理隔离技术进行了比较和讲解, 并介绍了我国目前物理隔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读者:
(1)了解访问控制列表;
(2)理解防火墙原理;
16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1.安全策略实施原则 最小特权原则。 最小泄露原则。 多级安全策略。
17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基于身份和规则的安全策略 授权行为是建立身份安全策略和规则安全策
略的基础,两种安全策略为: (1)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 (2)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
18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功能及原理
访问控制的主要功能包括:保证合法用户访问受权 保护的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的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 络资源,或防止合法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进行 非授权的访问。访问控制首先需要对用户身份的合 法性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控制策略进行选用和管理 工作。当用户身份和访问权限验证之后,还需要对 越权操作进行监控。因此,访问控制的内容包括认 证、控制策略实现和安全审计.
7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类型及机制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理访问控制和逻辑访
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类型 主要的访问控制类型有3种模式:自主访问控制
(DAC)、强制访问控制(MAC)和基于角色访问控 制(RBAC)。
8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DAC)是一种接入控制服务,通过执行基于系 统实体身份及其到系统资源的接入授权。
5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功能及原理
6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1)认证 包括主体对客体的识别及客体对主体的检验确认。 (2)控制策略 通过合理地设定控制规则集合,确保用户对信息资源在授权范
围内的合法使用。既要确保授权用户的合理使用,又要防止非 法用户侵权进入系统,使重要信息资源泄露。同时对合法用户, 也不能越权行使权限以外的功能及访问范围。 (3)安全审计 系统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有 关活动或行为进行系统的、独立的检查验证,并做出相应评价 与审计。
9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系统强制主体服从 访问控制策略。是由系统对用户所创建的对 象,按照规定的规则控制用户权限及操作对 象的访问。
10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是通过对角色的访问所进行 的控制。使权限与角色相关联,用户通过成 为适当角色的成员而得到其角色的权限。
(3)了解物理隔离的定义和原理;
(4)掌握防火墙和物理隔离的基本配置。
2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指系统对用户身份及其所 属的预先定义的策略组限制其使用数据资源能力的手 段。通常用于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目录、 文件等网络资源的访问。访问控制是系统保密性、完 整性、可用性和合法使用性的重要基础,是网络安全 防范和资源保护的关键策略之一,也是主体依据某些 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其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 访问。
3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访问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从而保障数据资源在合法范围内得以有效使用和管 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访问控制需要完成两个任 务:识别和确认访问系统的用户、决定该用户可以 对某一系统资源进行何种类型的访问。
访问控制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4
精品ppt
11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是检测和防止系统未授权访问,并对
保护资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在文件系统中广泛 应用的安全防护方法,一般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 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是否允许主体访问客体, 贯穿于系统全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12精品ppt5.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是 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用于路由器 利用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的特定指 示条件对数据包的抉择。
能力关系表(Capabilities List)是以用户为 中心建立访问权限表。
13
精品ppt
5.1访问控制
单点登入的访问管理 通过单点登入SSO的主要优点是:可集中存储
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只需一次向服务器验证身 份,即可使用多个系统的资源,无需再向各客 户机验证身份,可提高网络用户的效率,减少 网络操作的成本,增强网络安全性。根据登入 的应用类型不同,可将SSO分为3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