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4-5椎间盘突出症致下肢冷凉1例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12月第24期总第150期China 's rural health,December 2018,No.24,Total No.150
38
腰4-5椎间盘突出症致下肢冷凉1例报道
楚成华 郭翠英 邓文龙(西安630医院 外二科 710089)
【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致下肢冷凉伴其他临床症状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肢“冷凉”为唯一临床症状的这种病例少见。
本文报道1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致右下肢小腿、足底凉冷。
患者男性,1960年出生,2018年3月,因右侧小腿冷凉难忍,行腰椎CT 检查证实腰4-5椎间盘突出,后经给予电针、红外线等非手术治疗后未见疗效,且逐渐加重,上午轻,下午开始加重,尤其夜晚更重。
经给予腰椎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患者下肢发凉、冷痛等不适消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冷凉;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腰椎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8)12-0038-01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常见腰椎疾患[1],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肢“冷凉”为唯一临床症状的这种病例少见。
本文报道1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致右下肢小腿、足底凉冷。
1 案例报道
患者男,1958年出生。
2018年3月,因“右侧小腿、足底冷凉20天”为主诉于2018年4月入院,患者诉20天前劳累后出现右下肢膝关节以下小腿冷凉难忍,上午右下肢发凉可以忍受,中午过后出现冷凉难忍,下午两点钟后必须及时用小棉裤将整个小腿紧紧裹起来,否则晚上就冰凉的不能睡觉,行各种方法不能缓解。
入院后查体:腰部活动正常,双侧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双侧下肢肌力活动正常,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侧膝腱反射正常,双侧跟腱反射正常,双侧股神经牵拉实验阴性,双侧踇背伸、踝背屈肌力正常。
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腰椎CT 检查示:腰4-5椎右侧间盘A 域椎间盘突出[2],图1。
图1 图2 图3
入院后患者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血管未见流量异常。
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腰椎内固定术。
沿腰3-骶1后正取长约6cm 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显露腰4、腰5椎板,切除腰4椎板,将腰4-5椎管充分减压,探查见腰4-5右侧椎间盘突出、腰4-5侧隐窝部分狭窄、神经根紧张、活动受限,且明显水肿,尖刀切开突出物,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腰4-5侧隐窝给予充分减压,再次探查见腰4-5神经根松弛,活动正常,硬膜囊波动良好,经腰4、腰5椎弓根给予钉棒系统固定。
无菌盐水、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手术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贴包扎。
将取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病检显示:退变的纤维软骨组织。
图2
术后麻醉消退后患者诉右下肢发热,无冷痛不适感,术后第二
天查体见患者双下肢肌力活动正常,冷痛不适症状消失,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片是:内固定固定良好。
图32讨论
2.1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下肢冷痛的机理。
下肢冷凉发病的原因较多,如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等,这些都可以导致下肢发凉等不适,这些疾病症状与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关,但术前要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下肢感觉、运动异常,多数学者认为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刺激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患侧下肢后外侧感觉麻木,发凉、发冷,有时出现蚁行感、烧灼感等。
有学者认为,下肢冷凉:少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觉下肢冷凉,与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
也有学者认为,下肢疼痛麻木或感觉减退是神经受压引起,而疼痛是神经根炎症刺激引起,下肢感觉障碍、冷凉是神经系统中痛温觉神经元传导异常的表现。
胡有谷等[3]认为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下肢发凉与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腰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缩而致。
肖建斌等[4]认为LDH 患者ITI”下肢神经刺激征象”发生机制并非通常认为的腰、骶神经根中交感纤维和/或窦椎神经受刺激所致,而主要是由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脊髓反射,进而引起患者下肢的交感缩血管反应;椎旁交感干和/或两侧交通支受刺激引起下肢缩血管反应是LDH 患者ITI 表现为”下肢神经刺激征象”次要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关于它是怎样引起下肢冷凉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多种说法,我们不予追究,但是临床上出现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肢“冷凉”为唯一临床症状时(虽然这种病例少见),我们要认真分析,做好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做到诊断明确,具备手术适应症时大胆给予手术治疗,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Truumees E.A history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Hippocrates to the 1990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5,473(6):1885-1895.
[2].[2]胡有谷。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294-295)
[3]. [4]胡有谷。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248-249)
[4]肖建斌,项红兵,佘守章,曾祝文. 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辅助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05)
(收稿时间:2018-09-12)(收稿编辑:牛亚茹)
作者简介:楚成华(1980-),男,汉族,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