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铸造工段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
铸造工段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河南黄金科技实业公司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
铸造工段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二零一四年九月
前言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安阳市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
涉足贸易、物流、综合利用等多领域的民营企业,公司总部坐落在安阳市殷都区北蒙工业园。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地处安阳市北关区创业大道九号,负责人林建国。
安阳市钢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重质守信经营单位、安阳市50强企业等荣誉。
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讯方便。
全厂占地435亩,员工320人,拥有技术人才38名。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
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安全科,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人。
河南黄金科技实业公司受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的委托,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该厂提供的各类证件、文件、资料,采用科学方法对该厂的各种设施、设备、管理等环节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评价人员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审阅有关资料和现场调研、检测对比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编写了该厂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范围:该厂的铸造加工生产过程,包括区域位置、平面布置、厂房布局、生产工艺、管理现状、铸造加工工艺设备、消防、电气及辅助设施等相关内容。
评价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高温、热辐射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爆炸、振动与噪声、粉尘危害、电焊烟尘、电焊弧光伤害、生产性毒物、车辆伤害、过程失控、坍塌、不良作业条件等危害。
该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该厂平面布置和厂房设备的布局比较合理,采用了比较成熟的铸造设备,并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对可能产生的铸造伤害、触电伤害、
火灾等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设施得到较好的落实,同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该厂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在洛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各特种作业如电工、精炼炉工、起重工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生产运行正常,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委托方所提供的各类证件、文件及资料是我公司评价依据,委托方对提供的证件、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本公司对所做出的评价结果负责。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的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价组
2014年9月
目录
第一章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和程序-------------------------- 1
1.1评价目的-------------------------------------------- 1
1.2评价依据-------------------------------------------- 1
1.3评价范围-------------------------------------------- 4
1.4评价程序-------------------------------------------- 4第二章概况 --------------------------------------------- 6
2.1基本情况 -------------------------------------------- 6
2.3企业概况-------------------------------------------- 6
2.4公用辅助设施--------------------------------------- 11
2.5安全管理 ------------------------------------------- 14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5
3.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
3.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 18
3.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3
3.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32
3.5重大危险源辨识------------------------------------- 33
3.6事故案例分析--------------------------------------- 35
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45
4.1评价单元划分--------------------------------------- 45
4.2评价方法选择--------------------------------------- 45 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 48
5.1安全检查表定性评价--------------------------------- 48
5.2事故树分析定量评价--------------------------------- 72 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87
6.1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87
6.2整改情况复查 --------------------------------------- 88
6.3对策措施和建议 ------------------------------------- 89 第七章安全评价结论--------------------------------------- 92
7.1安全现状综述--------------------------------------- 92
7.2安全现状总体评价结论------------------------------- 92 附件---------------------------------------------------- 94
第一章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和程序
1.1 评价目的
1)评价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铸造工段目前的生产管理、生产运行过程中设施和设备、安全管理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2)分析和确定该厂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3)评价该厂的安全现状水平,阐明已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所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4)为该厂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依据。
1.2 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6)《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10.1起施行)
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8)《河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112号)9)《河南省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5年版)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1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1.2.2 主要技术标准
1)GB2893-2008《安全色》
2)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3)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4)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5)GB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6)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7)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9)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10)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GB15735-1995《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12)QA2001-2004《炼钢安全规程》
13)GB8959-88《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14)GB13318-91《铸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15)JB10144-1999《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
16)JB 5545-91《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17)GB12266-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18)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9)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0)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21)GB/T8196-200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22)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3)GB/T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4)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5)JBJ18-2000《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26)GB50053-94《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7)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8)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29)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30)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31)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32)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33)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4)GB50169-2006《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5)GB/T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
36)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37)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38)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39)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40)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
1.2.3 技术文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土地使用证明;
3)操作规程;
4)区域位置图;
5)平面布置图;
6)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提供的资料、文件、证书等。
1.3 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评价范围为该厂的生产运行过程,包括区域位置、平面布置、厂房布局、生产工艺、管理现状、铸造及辅助机械设备、消防、电气及辅助设施等相关内容。
1.4 评价程序
1)签订“委托安全评价协议书”。
2)被评价单位按照评价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3)组成评价组,初步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确定评价方法,制订评价标准。
4)分析该厂所提供的有关资料;现场测量和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及各作业环节进行考核;对该厂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5)分析危险、危害因素,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6)制定“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铸造工段安全检查表”,按照安全检查表对其设备设施及管理现状进行检查和评价。
7)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分析评价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8)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9)得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图1-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图
第二章概况
2.1基本情况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安阳市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涉足贸易、物流、综合利用等多领域的民营企业,公司总部坐落在安阳市殷都区北蒙工业园。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地处安阳市北关区创业大道九号,负责人林建国。
安阳市钢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重质守信经营单位、安阳市50强企业等荣誉。
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讯方便。
全厂占地435亩,员工320人,拥有技术人才38名。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安全科,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人。
2.3 企业概况
2.3.1 周边环境
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位于安阳市韩陵工业园区创业大道9号,四周为高2.5M左右的实体围墙与外界隔离,公司大门朝北,北面是创业大道;西面是安阳市小康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东面是混凝土搅拌站,南面是田地。
2.3.2 总平面布置
整个厂区呈北窄南宽,厂区按照功能为自北向南分为厂前办公区、生产区。
厂前办公区位于厂区北部,以近厂道路为界,东侧是办公区,设4层办公楼一座,4层综合楼一座,4层管理人员宿舍楼一座。
道路西侧是生活区,设置4座4层宿舍楼和一座单层澡堂。
生产区位于厂区南部,按照方位自东向西分别布置有铸造车间、棒材车间、高线车间、高棒车间。
棒材车间北侧废钢堆场。
厂区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2.3.3 厂区道路运输
厂区内围绕主要生产设施从南到北铺设水泥道路,路面平坦,主干道宽约30m,次要道路宽度为5~6m。
厂区主要运输量为原辅材料的运入和成品件的运出,均采用货运汽车运输。
2.3.4 建(构)筑物
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有铸造车间、棒材车间、高线车间、高棒车间、配电室、变电站等,车间为砖混结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配电室为砖混结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建(构)筑物之间留有充足的防火间距,并采取了防雷、抗震措施。
2.3.5 工艺流程
(1)产品及原材料
主要产品为矿山支护装置铸钢件,主要原材料为废旧钢材。
(2)铸造车间生产工艺过程·
铸钢件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的下料、熔炼、检验、大包、旋转台、冷床、入库。
主要工艺流程见图所示。
图 2 主要工艺流程图
2.3.6主要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及其规格型号见表2-1、2-2所示。
铸造车间主要设备一览表
2.3.7 原辅材料
所使用主要原辅材料及其年消耗量见表2-3所示。
表2-3 主要原辅材料及其消耗量一览表
2.4 公用辅助设施
2.4.1 供电
铸造生产系统的供电主要来自公司南部的安阳市钢北关分公司院内庚都变电站供给,经架空线到厂区南侧的进线终端杆。
铸造车间主要供电变压器的型号
表如下:
2.4.1 供电
采用三相交流50HZ电源的供电方式。
(1)供电方有庚都变电站220KV电压,经出口开关送出架空线路向变压器输送,容量为75000KVA。
(2)供电方以10KV电压,从专用经北部变电站北13#线路,向公司配电室供电,容量为7140KVA。
2.4.2 变电站
厂区使用1台容量为75000KVA变压器供电,年用电量约为1.5亿KW/h,用电负荷约为360A左右。
35KV高压配电柜采用KYN-40型电控柜,分断能力40.5kA,满足分断最大短路电流要求。
低压配电柜采用GGD-1型开关柜,分断能力为40KA,满足分断最大短断电流要求。
电压等级为380/220。
2.4.3 给排水
总用水量为1200m3/h,水源取自公司自备井。
生活污水接自厂区给水管网直接供至用水点,经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生产污水经撇油、沾淀等处理后循环利用,无外排,仅需补充因蒸发原因损失的水量。
2.4.4 消防
距离最近消防队安阳市北关区消防队仅2kw,发生火灾时可在5min内赶到火灾现场。
厂内设置了2个专职消防员,成立有1个义务消防队,共计30人。
成立有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厂区重点部位设置对讲机4部,抽水泵6台,共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79具,消防水池1个。
铸造车间消防器材配置一览表
2.4.5 通风
车间内焊接作业较多,容易产生较多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对人员身体有害。
车间内采用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
车间采用排风扇、除尘器通风消除余热,利于粉尘排除。
工作期间生产车间门与窗户敞开,有利于自然通风;车间内局部位置设置有轴流风机或电风扇等通风设备,有利于局部排风。
对配电室、高压开关柜室等处安装排风扇等以排出余热和有害气体。
总控
制室、计算机房等房间设有空调装置,保持恒温。
2.4.6 采光照明
生产车间两侧布置有大型窗户,均有利于自然采光。
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砖混结构建筑设置有足够尺寸的窗户,自然采光良好。
生产车间内照明采用高压钠灯;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室内采用日光灯;走廊、楼梯间、厕所等采用圆球吸顶灯;厂区道路照明采用钢制杆配低压钠灯。
照明控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2.4.7 辅助用室
该企业设置有更衣室、职工宿舍、食堂、传达室等辅助用室,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要求。
2.5安全管理
2.5.1 劳动定员
现有职工320余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约40人余,采用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约为330天。
2.5.2 安全管理
设置有安全管理机构,由林建成同志任安全科科长专门负责安全事务,配备专职劳动安全人员3人,负责安全具体工作和安全教育。
车间和班组均设有兼职安全员。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配备有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兼职安全员,根据国家安全法规的要求,车间制定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各部门负责人和总经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对全年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控考核。
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清单表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地震、雷电、暑热、严寒、雨雪、大风等;另一类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物质以及由于过程失控造成的,如金属铸造以及其他辅助机械装置造成的伤害、用电设备造成的触电伤害、车间内生产
中产生的粉尘、噪声伤害等各种危险危害。
上述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各异,其出现、发生的可能性或机率大小不一,危害范围及程度均不相同。
本章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主要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对系统中有无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由于安阳市钢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关分公司是金属铸造,主要是以工频炉、散热辊道、精炼炉等设备为主进行的造型、冶炼、浇注、清理等工艺,所以生产过程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是铸造伤害为主的危险、有害因素。
3.1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电、暴雨洪水、风灾、雪灾、冰雹、高气温、低气温、不良地质条件等。
3.1.1 地震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且目前尚不可准确预测。
一旦发生可产生严重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厂所在地的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地震可能造成厂房建(构)筑物、机械加工设备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也可能造成其他次生灾害。
3.1.2 雷电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
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
雷电流的破坏效应有两种,即热的破坏与机械的破坏。
在热的破坏方面,由于雷电流产生大量热的过程时间很短,热量不易散失,因此,如遭雷击,附近有易着火的物件时,就往往造成火灾爆炸,危害极大。
厂区内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容易遭受雷击,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毁。
3.1.3 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是由较强大的降雨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洪灾波及面广。
该厂所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56.9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若疏导不及时,有可能引起洪涝灾害,损坏设备,影响生产,企业应做好防洪工作。
3.1.4 风灾
大风属于偶然发生的临时性载荷。
长径比较大、重心较高、迎风面积较大的建(构)筑物以及建(构)筑物的附属设施受风载荷的影响较大。
在高大建(构)筑物的受力分析中,不仅要考虑其承载强度,而且要考虑刚度。
即使强度符合要求的高大建(构)筑物,若刚度不够,在风载荷的作用下也有可能失稳,而最终导致垮塌。
3.1.5 雪灾
暴雪在房顶和棚顶积聚,增加房屋的负荷,有可能造成房屋和大棚损坏,轻钢房屋被压坏后可以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害和死亡;另外大雪造成路滑,使人行走不便增加室外作业困难。
长时间的暴雪天气属于偶然发生的气象条件,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比较大,而且伴随的低温条件同样影响钢材支架的刚度。
近些年来,该厂所在地区多次出现暴雪天气,多处企业厂房不堪重负,导致厂房坍塌。
所以,对于暴雪等恶劣天气,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出现这样的恶劣天气时,加强对厂房的监控巡查,确保出现意外情况时,保证人员快速及时的撤出厂区。
3.1.6 冰雹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
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
冰雹可能造成建筑物、设备损坏,进而引发其它事故;露天作业人员遭受冰雹袭击,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冰雹天气可能出现误操作,诱发事故。
3.1.7 高气温
该厂所在区域极端最高气温43.7℃。
夏天的高气温可能导致人员中暑、晕倒等伤害。
操作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忽视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由此引发机械伤害和灼烫伤事故。
3.1.8 低气温
该厂所在区域极端最低气温-18.7℃。
冬天的低气温可能导致人员冻伤;有可能造成气瓶冻裂,使气体泄漏;冬季作业人员穿戴臃肿,操作机械设备时,也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路面结冰,容易造成滑倒跌伤等。
3.1.9 不良地质条件
大量、密集建设重型建(构)筑物,将产生较大的对地压力,对厂区建(构)筑物基础、道路和管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基础明显下沉,破坏道路甚至拉断管线,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对场地的承载力要求较高。
厂区建(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基础设计和处理,均应考虑静压的影响。
应结合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基础设计,以消除或减弱不良地质条件或附加静压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基础强化设计。
3.2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
该厂涉及的危险物质有氧气、丙烷、机油等危险物质。
表3.2-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汇总表
氧气、丙烷、二氧化碳、机油为《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所列的危险化学品。
3.2.2 丙烷
该厂使用的丙烷为气瓶装丙烷,作为金属切割用燃料,通过外购使用,仅有少量储存,运输由供气企业负责。
丙烷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识别表
3.2.2 氧气
该厂使用的氧气为气瓶装压缩氧气,作为金属切割用助燃气体,通过外购使用,仅有少量储存,运输由供气企业负责。
表3.2-1 氧气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识别表
3.2.3 二氧化碳
该企业使用的二氧化碳为瓶装二氧化碳,作为金属切割用保护气体,通过外购使用,仅有少量储存,运输由供气企业负责。
表3.2-2 二氧化碳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识别表
3.2.4 机油
该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定量的机油,现场勘查过程中该厂也在现场储存机油。
机油虽然没有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但是其具有一定的燃爆性,如果吸入过量或误服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表3.2-3 机油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识别表
3.3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厂是以金属铸造为主的生产工艺,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
常用的铸造方法有:废钢铸造利用、熔模铸造、壳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北关分公司铸造工段主要以废钢铸造利用为主,这种铸造方法劳动条件差,生产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较多。
铸造加工一般有物料重而多,运输量大而复杂,环境恶劣等特点。
在铸造过程中,浇注工序大多还是手工作业,即繁重又紧张;许多物料温度很高;而有些金属液体还需经特殊处理或运转,常是“多层”、“立体”交错进行的,因此容易发生砸伤、碰伤等物体打击事故以及烫伤、灼伤等事故。
同时,铸造生产多是在高温、高辐射热等环境下进行的,易发生火灾爆炸;而粉尘、有害烟气、CO中毒、噪声、振动及照明不良则更进一步危害了操作者的身
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也常是酿成事故的间接或直接原因。
3.3.1 高温、热辐射伤害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热辐射作业这种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
(2)高温、高湿作业这种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辐射强度不大。
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如通风不良就会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3)中频工频炉在工作过程中,以炉子火焰及高温金属件为热源,散发出大量辐射热,距离过近会灼伤人体表皮,过强的热辐射也会使人难以忍受,所以应尽力减小热辐射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在铸造业中,金属的熔炼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中频工频炉,铸造就是将熔融金属注入按所需工件形状制成的铸型内。
在有些情况下,铸型还带有一个型芯,型芯将决定铸件内腔的尺寸。
铸造作业包括:制作模型、制作并组装铸型、熔化和精炼金属、将金属浇入铸型,最后,再清除成品铸件上的附砂和多余金属。
传统的铸造金属和材料有:铁、钢、黄铜和青铜等金属,这些金属或合金在工频炉1500℃至1550℃的高温条件下熔化后,将熔融金属通过浇包注入或直接注入装拢的铸造中,待金属模型冷却后,拆除铸型。
该厂采用工频炉成套设备,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工频炉是一种将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配上感应圈及补偿电容器,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加热设备,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