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教 学 内 容
实验
目的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实验
原理
实验
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学生电路板、电阻箱、滑动变阻器
实验
步骤
预设步骤
指导操作
修改栏
1、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有什么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理解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实验总结理解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规律;
2、通过学生实验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学生猜想:
3、根据学生的猜想,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4、各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
实验电路图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作业
布置
课后
反思
九年级物理上册 17.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

电压、电阻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进一步了解电压表的量程、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2、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单位。
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进一步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4、学会分析有滑动变阻器电路及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习了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电阻、滑动变阻器等知识之后的一节习题课。
在中考题中有关电学的考察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相关电压、电流、电阻的考察。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例题与习题掌握怎么分析电路故障及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改变电阻的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掌握有电压表电路的分析方法;2、能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3、能熟练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习题分析进一步掌握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2、通过例题与习题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例题与习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解题思路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1、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媒体教具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例题教学 类型三:电路故障分析例3: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 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 .灯L1短路B .灯L2断路C .电流表内部烧断了D .灯L1断路 类型四: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例4: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同学做了三个猜想。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正比、反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观察、收集、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尝试采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注重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1.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2.实验的评估和交流。
【教学难点】1.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2.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电路、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学生分组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以光束强度的迅速变化和声音大小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来提供不同分析两种设计电路的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两种设计方案哪一种更容易成倍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更容易操作,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低起点、小坡度、阶梯式设计问题,程中应注意的问阻值最大端参考。
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像,分析图像特点,确定结(学生图像见附件2)评估与交流:小组交流讨论不同实验小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本实验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应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做出客观的评估。
(以下作为参考问题)你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成功与不足之处?比较你所在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论有分析讨论:【板书设计】:一、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1.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2.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3.会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4.能说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2.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究的过程,提高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3.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1.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重点】通过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认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教师准备】学生电源、教学用电流表、教学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多媒体课件、电路板一块等.【学生准备】干电池、开关、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导入一:问题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验,同学们已经隐约感觉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里有三个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课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哪个课题有研究的必要,为什么?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电压跟电流、电阻的关系;[过渡语]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你的猜想是什么?该如何探究你的猜想?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导入二:情景导入情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傍晚灯的亮度较暗,深夜灯的亮度较亮,这是为什么?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演示实验:小灯泡和干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演示1:一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演示2:两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演示3:两节干电池和3.8 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师: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一个灯泡,两节干电池做电源比一节干电池做电源时亮,说明小灯泡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同样两节干电池,2.5 V的灯比3.8 V的灯亮.灯泡不同,其电阻值一般不同,由此可知,[过渡语] 那么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学习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导入三:实验导入演示实验:出示调光台灯,打开开关,并转动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亮度的变化.问题1:同学们都使用过台灯,当我们调节台灯旋钮的时候,台灯的亮度会发生改变,灯泡逐渐变亮(或变暗),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怎样变化?回答:电流逐渐变大(或变小).学生实验1:把2.5 V小灯泡和教学用电流表串联,分别跟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及小灯泡的亮度.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猜想1:跟两节干电池串联时,灯泡较亮,电流较大.由此可猜想:灯泡两端所加电压越高,电流会越大.学生实验2:分别把2.5 V和3.8 V小灯泡跟两节干电池和教学用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猜想2:3.8 V小灯泡较暗,电流较小.灯泡不同,其电阻值一般不同.由此可猜想: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地进行猜想.所以[过渡语] 实验告诉我们: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那么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思路一(一)探究方法由前面的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问题1: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回答1: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与此类似.问题2:你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什么?回答2:控制变量法.(二)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的问题:问题1:怎样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呢?回答1:利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利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I.问题2: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回答2:使用定值电阻.问题3: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回答3:利用串联的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学生分别独立设计电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拟定一个达成共识的设计方案.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以确定出实验的最佳方案.指导学生设计出实验电路图.(三)学生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1.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表一:R=10 Ω电压U(V) 1 1.5 2电流I(A)2.更换定值电阻,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对应电流值,填入表二中:表二:R=15 Ω电压U(V) 1 1.5 2电流I(A)(四)分析与论证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不等于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教师选择两组实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以供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推理,认识因果推理关系,在控制物理条件下,关注物理条件改变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简单的因果关系的能力.学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逐层概括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问题1:电流与电压两个物理量,是谁随谁变化?回答1:电流随电压变化.问题2:分析表一,可得出什么结论?回答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问题3:这个结论前提是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回答3:保持电阻不变.问题4:有人说,这个结论可叙述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这种说法对吗?回答4:不对.因为是电流随电压变化,不是电压随电流变化.(五)实验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拓展延伸】台灯的调节旋钮其实是一个变阻器,转动旋钮,实际上是调节变阻器,使[过渡语] 利用刚才的电路如何开展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展示部分用电器的电流:浴霸:约5 A;滚筒洗衣机:约1 A;电烤箱:约2 A.问题1: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展示家庭电路中不同的灯泡,亮度不同:问题2: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丝电阻有关吗?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猜想】若电阻一定,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实验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实验】1.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2.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3.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都起到什么作用?【实验电路图】【实物图】【表格设计】R=10 Ω不变1 2 3U/VI/A【实验步骤】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将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记录到表格中;3.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不同位置,仿照步骤2再做2次实验,分别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实验分析与结论】R=10 Ω不变1 2 3U/V 1.0 1.5 2.0I/A 0.1 0.15 0.2分析:当电压成比例增大时,电流也成比例增大.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拓展延伸】 1.实验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做完一次实验断开开关一次,避免电阻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2.结论中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来说的.3.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过渡语] 我们已经探究出了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实验】1.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2.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表格设计】U=3 V不变1 2 3R/ΩI/A【实验步骤】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电压表示数为U,将定值电阻的阻值R 和电流表示数I记录到表格中;3.断开开关,改变连入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变,将定值电阻的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记入表格.4.仿照步骤3再做1次实验,分别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实验分析与结论】U=3 V不变1 2 3R/Ω 5 10 15I/A 0.6 0.3 0.2分析:当电阻成比例增大时,电流成比例减小.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拓展延伸】结论中导体中的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不能反过来说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电流跟电压的关系:1.实验电路:2.实验表格:R= Ω电压U/V电流I/A3.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跟电阻的关系:1.实验电路:2.实验表格:U= V电阻R/Ω电流I/A3.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关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压越大D.导体中的电流越小,其电压越小解析: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电流由电压决定,不是电流决定电压,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如图是小明连接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B.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电表损坏C.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D.电流表示数为0.4 A,电压表示数为3 V解析: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电流表与电阻并联会将电阻短路.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示数为0,不会损坏电流表;电压表通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两极相连,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故选C.3.小强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 Ω换成10 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适当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适当移动D.增加电池个数解析:在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的情况下,将5 Ω定值电阻换成10 Ω定值电阻,整个电路阻值变大,此时电路中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即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才可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选B.4.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表一、表二记录的是实验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 ;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 .表一(R=15 Ω)表二(U=2 V)电压U/V 1.5 3 4.5 电阻R/Ω5 10 20电流I/A 0.1 0.2 0.3 电流I/A 0.4 0.2 0.1解析:(1)电压表与电阻R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如题图所示.(2)表一中的电阻R=15 Ω不变,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并且均成倍数变化;表二中的电压U=2 V不变,当电阻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并且均成倍数变化.【答案】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题【选做题】教材第7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 )A.分别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实验B.分别保持电流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实验C.分别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流不变两个步骤进行实验D.分别保持电流不变、电阻不变、电压不变三个步骤进行实验2.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 (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B.保持R1不变C.更换R1,并调节R2滑片到适当位置,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之相符的是( )A.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B.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C.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D.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李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5 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依次改接10 Ω,15Ω,20Ω的电阻,共进行了四次实验.依次改接其他电阻时,李明同学都将滑片P向右端移动至适当的位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李明同学完成的四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0.3 A,0.2 A,0.15 A,依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能力提升】5.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A.R1>R2B.R1<R2C.R1=R2D.不能确定7.小君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 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填序号“A”或“B”);理由是: .(2)用笔画线完成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甲中用接线板代替,导线连线不能交叉),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小君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乙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表(一)电压U/V 0.5 1.0 1.5 2.0电流I/A 0.05 0.1 0.15 0.2(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小君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发现了问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表(二)电压U/V 0.5 1.0 1.5 2.0 2.5电流I/A 0.25 0.2 0.15 0.1 0.05【拓展探究】8.设计实验证明,当电流一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3)画出数据表格.【答案与解析】1.A[解析: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电阻;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电压.故选A.]2.C[解析: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更换R1,并调节R2滑片到适当位置,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就可以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故选C.]3.A[解析:右图像的横坐标表示电阻,纵坐标表示电流,是反比例函数图像,可得电流与电阻成反比,A正确;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B错误;左图像的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可得电流与电压成正比,C错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即先有电压后有电流,不是先有电流后有电压,D错误.故选A.]4.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解析:将5 Ω的电阻换成10 Ω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要探究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必须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与定值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不变,所以应调节滑片P向右移动,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 V时,读取电流表示数.因此小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 V不变.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依次改接5 Ω,10Ω,15Ω,20Ω的电阻,得到的电流分别为0.6 A,0.3 A,0.2 A,0.15 A,可以看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5.D[解析:导体接入电路,如果电路没有构成通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A错误;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题中没有“电压一定”这个条件,B错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首要条件,小灯泡有电流通过,则小灯泡两端一定有电压,C错误;电阻一定时,其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题中电阻一定,因此D正确.故选D.]6.B[解析:从图中看出当R1,R2两端的电压相同时,电流值不同,即I1>I2,则R1<R2.故选B.]7.(1)A 小灯泡电阻随温度而改变,不能控制电阻一定(2)如图所示. (3)2.4 0.24 (4)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解析:(1)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而小灯泡两端电压越高,小灯泡越亮,电阻值越大,因此要保持电阻一定,应使用定值电阻;(2)滑动变阻器要求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必须使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最长,所以连接左下端的接线柱;(3)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示数是2.4 V;电流表选择0~0.6 A量程,示数是0.24 A;(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一定,由表(二)对应的数据可知,电阻值是变化的,原因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8.(1)电路图如图所示. (2)主要实验步骤:①将阻值不同的6只电阻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②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并记录;③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阻R1,R2,R3,R4,R5,R6两端的电压U1,U2,U3,U4,U5,U6并记录. (3)数据表格如下:电阻R1R2R3R4R5R6(R)/Ω电流(I)/A I I I I I I电压(U)/V U1U2U3U4U5U6[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电流一定,改变电阻的阻值,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分析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答案合理即可)]电源最好选择学生电源,测量的数据比较一致.采用干电池时,测量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处理数据时,要求教师考虑到数据可能不一致来指导学生如何得出结论.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设计实验环节时,可以设计两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过程的多样性,在交流和评估时,知道不同科学探究方法对于研究问题的优劣之处.采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把电压U看成纵坐标y轴,电流I看成横坐标x轴,则由U-I图像可知U和I是一个正比例函数,这样用数学方法处理有利于学生快速得出U,I 和R的数学表达式.动手动脑学物理(教材第76页)1.(1)略. (2)从图中可知,错误的一组数据是(1.2,0.4).2.如图所示.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改变电压有两种方案:方案1: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比较方便,节约时间,可减少误差.方案2:更换电池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要重新连接电路,比较麻烦,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2.本节课学生分析成正比和反比较困难,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突破:①从小学的正比和反比知识突破:比如当=常量时,a与b成正比;当ab=常量时,a与b成反比;②从倍数角度分析;③从图像角度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备课班级九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时 1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知识,知道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初步了解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性关系。
本节将从量方面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
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很熟悉。
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重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数据分析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导线教学过程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初步建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
那么,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存在怎么样的定量关系利用学生已经有的一些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定性认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进行猜想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3)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4)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5)分析归纳我们本节的任务就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通过复习上节课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今天所学内容。
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电阻一定,它两端的电压越大,其电流______教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突破措施:利用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突破措施:结合实例提高对三者关系的认识。
教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5 Ω、10 Ω、15 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学习导入: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深入探究: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1、实验器材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关系图象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2、实验电路图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关系图象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达标练习: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 ;②_______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教案: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7章第1节。
本节主要讲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即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2.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理论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并通过公式进行解释。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验证欧姆定律。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欧姆定律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板书设计:板书欧姆定律的公式,并附上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图示。
7. 作业设计:题目1:已知一个电阻器的阻值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0V。
题目2:已知一段导线的电阻为5Ω,通过它的电流为3A,求导线两端的电压。
答案:导线两端的电压为15V。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欧姆定律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如温度、材料等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三点提醒重点“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易混易错点根据数据归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易考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预习自学与引导解析:{20分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分析论证】用数据在课本中描出U-I关系图象【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分析论证】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二、课堂训练--能力提升{25分钟}(一)独立思考--暴露问题(独立思考完成下列练习,充分暴露自己的问题){10分钟}电压V 4 6 8电流A 0.5 0.75 1.251.某同学在研究“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右表,请你把没有填上的数据填在表格内,并写出实验结论:。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某同学第一次使用了2节干电池,第二次用了4节干电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还可以怎么做来达到这个目的?。
3.如图1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Ω变为10Ω时,为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端滑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那么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A.0 B.0.3A C.0.6A D.1.2A6.将10Ω的电阻接在3V的电源上,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3A,若将30的电阻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流过此电阻的电流为:( )A. 0.3AB. 0.9AC. 0.1AD.0.2A(二)合作交流--解疑提升(充分讨论解决训练中暴露的问题→大展示及教师指点进一步提升){15分钟}三、课堂检测(独立完成检测题→组内成员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进行小组及个人评价)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探究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度九年级物理全册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目标确定的依据】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电流、电压和电阻,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还不了解。
对学生来说,本节课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探究的渴望。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电流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探究和合作能力,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
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
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过去是放在力学学习之后。
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
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对九年级学生来讲是能够接受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本章的核心。
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通过实验,每个小组能在互相探讨的前提下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各小组经过讨论,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17.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7)

第一节电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②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教学难点】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导线、二极管。
学生:干电池若干、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电压表。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创设问题导入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情境设置]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电压”,自由电荷在电路中定向运动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顺势追问】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儿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电压的知识。
[板书课题]第十六章第一节电压[课件展示]实验要求:1、使电路中接入一节干电池,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2、使电路中接入两节干电池,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3、将电源用一条导线替代接入电路,闭观察实验。
说出自己的想法。
1、手电筒里的电池有电压;2、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有电压;3、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按照实验要求做实验现象:小灯泡发光。
小灯泡发光变亮现象:小灯泡不发光。
1、电压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提出问题】你看到的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刨根问底】与电源的什么量有关呢?[课件展示][精讲点拨]抽水机提供水压形成水流,电源提供一种力量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我们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叫做“电压”。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2.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自主探究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2.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合作探究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有怎样的关系?猜测与假设: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选择适宜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并画出电路图。
进展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保持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测量数据。
实验次数电阻R/Ω电压U/V 电流I/A1R2=3考前须知:(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端。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关系?猜测与假设: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设计实验:根据讨论的结果确定设计方案,并画出电路图。
进展实验:(1)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 两端的电压为适当值。
(2)更换不同电阻(成整数倍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记录通过的电流值。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阻R/Ω 电流I/A1 U=2 3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想想议议】利用“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UU ,并与电阻R比拟,看看电阻R与UU有什么关系。
答案点拨: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得,R=UU。
课堂检测1.如图为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图的I-R图象,以下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3.分别把U1=4 V、U2=6 V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两端,那么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2∶3∶2∶14.当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 A。
九年级物理全册17.1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new)

17。
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经历此次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外,为下一节顺理成章地得出欧姆定律,并继续学习电学更深入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理规律。
3.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2.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研究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手段实验、归纳、对比。
五、板书设计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一课时)实验电路图实物图实验探究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R= 10 Ω不变U/V1。
02。
03。
0 4.0 5.0 6.0I/A0。
10。
20.30.40.50。
6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演示实验:设计电路,将“神秘盒”的不同接线柱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
提问:1.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什么?观察实验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为猜想做准备。
九年级物理上册 17.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复习要求】1.安静,专心,大胆质疑2.以学习为中心不动摇【复习过程】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形成了电流。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②。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一节蓄电池家庭电压安全电压(三)、电压测量:1、仪器:,符号:2、读数时,看清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②③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直接连接电源量程每大格每小格内阻很小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同1、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2、;3、。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②;③。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②,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
2、符号:R。
(二)单位: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3、换算: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
电流表的内阻为。
电压表的内阻为。
(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还与有关。
九年级物理上册 17.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

电压电阻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电压的作用,熟悉电压的单位及换算,知道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知道串联电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电阻,电阻的符号和单位的符号及换算,知道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判断电阻的变化。
4、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复习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变阻器的原理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判断电阻的变化复习难点:变阻器的原理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判断电阻的变化复习过程:老师板书复习提纲,学生自主复习,老师点拔重点和难点。
一、复习内容1、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三点提醒重点“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易混易错点根据数据归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易考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预习自学与引导解析:{20分钟}(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
【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
【分析论证】用数据在课本中描出U-I关系图象
【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在不变时,跟有什么关系?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将实验电路图画在课本相应位置
【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中
【分析论证】分析表中的数据
【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二、课堂训练--能力提升{25分钟}
(一)独立思考--暴露问题(独立思考完成下列练习,充分暴露自己的问题){10分钟}
电压V 4 6 8
电流A 0.5 0.75 1.25
1.某同学在研究“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如右表,
请你把没有填上的数据填在表格内,并写出实验结论:。
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某同学第一次使用了2节干电池,第二次用了4节干电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还可以怎么做来达到这个目的?。
3.如图1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Ω变为10Ω时,为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端滑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那么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
A.0 B.0.3A C.0.6
A D.1.2A
6.将10Ω的电阻接在3V的电源上,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3A,若将30的电阻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流过此电阻的电流为:( )
A. 0.3A
B. 0.9A
C.
0.1A D. 0.2A
(二)合作交流--解疑提升(充分讨论解决训练中暴露的问题→大展示及教师指点进一步提升){15分钟}
三、课堂检测(独立完成检测题→组内成员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进行小组及个人评价)
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探究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当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为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4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四、拓展延伸:
5.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为: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1.5A,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