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晏子使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晏子使楚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dà) 大臣(chén) 枳子(zhī) 陪礼(péi)
B.尊重(zūn) 为难(wèi) 囚犯(qíu) 淮南(huái)
C.敝国(bǐ) 梅辱(wǔ) 乘机(chéng) 晏子(yàn)
D.中用(zhōng) 撒谎(huǎng) 规矩(ju) 吩咐(fēn)
2.结合具体语境,给下列加粗的“笑”选择正确的含义。
A.得意的笑 B.蔑视的笑 C.嘲笑 D.无可奈何的笑
(1)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
( )
(2)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 )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 )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
①“敝”的第四笔是_______。
“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破旧,破烂;B.衰败;C.谦辞,旧时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敝国”的“敝”应选解释______。
②这两句话中,晏子采用了______的方法反驳了楚王,体现了晏子__________________。
A.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机智勇敢,维护国家尊严 D.巧舌如簧,善于反击
(2)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①晏子的这句话能用三个词语来概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①这两句话能用成语“______”概括,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画“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
②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第①段______(能不能)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晏子的说法,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B.如果他们让晏子钻狗洞,就等于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C.这是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只好这样回答
(3)“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的主要原因是( )。
A.楚王想以此侮辱晏子,却被晏子将计就计,给了楚王迎头一击
B.晏子不怕楚王的侮辱
C.晏子一心维护国家的尊严
(4)《晏子使楚》表现了晏子怎样的特点和品质?下面选项正确的有( )。
(多选)
A.机智 B.勇敢 C.不择手段 D.能言善辩
E.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F.正气凛然 G.高傲自大
5.小练笔。
课文中,作者主要抓住晏子的语言进行描写,来表现他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实际上,每次面对侮辱,孤身奋战的晏子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他会想些什么?请仔细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写出晏子的心理活动。
第一次应对时,晏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应对时,晏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应对时,晏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图猜成语。
( ) ( ) ( ) ( ) ( )
晏子使楚
1.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字音、字形的辨析。
A项,“枳”读“zhǐ”;“陪礼”的“陪”应为“赔”。
B项,“为难”的“为”读“wéi”;“囚犯(qiú)”的“囚”注音时,声调应该标在“u”上。
C项,“敝”读“bì";“梅”与“侮”字形相似,易混淆,应该是“侮辱”。
2.(1)B(2)D(3)C
解析本题考查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本题,需要找到该句子在课文中的位置,仔细品读相关句子,然后作答。
本文中楚王的三次“笑”,展现了楚王不同的心理。
第(1)题中,“冷笑一声”显示了楚王根本不把晏子当回事,表现了楚王对晏子的蔑视,是蔑视的笑。
第(2)题中,“只好陪着笑”体现了楚王在面对晏子滴水不漏的回答时,因为无言以对而只好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是无可奈何的笑。
第(3)题中,“笑嘻嘻地”是楚王在听说盗贼是齐国人之后对晏子的表现,这是楚王对晏子的嘲笑。
3.(1)① 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字形、字义的掌握。
“敝”字左边的笔顺为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所以第四笔是横折钩;结合课文可知,“敝国”指的是晏子的国家,因此选C。
②B 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题时,要认真读课文,理解选段的主要意思,判断晏子用了三段论的方法,说自己最不中用来贬低自己,再来贬低对方,从而体现他的能言善辩。
(2)①举袂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
“挥汗如雨”“摩肩接踵”两个词语比较常见;“举袂成云”这个词语比较少见,需要进一步理解。
举袂成云:袂,袖子。
也就是说,举起袖子来,就是一片云,形容人很多。
②夸张齐国人数之多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
读句子,从字里行间感受所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主要从“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语句体会到。
(3)①南橘北枳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南橘北枳”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就需要查资料掌握。
词语的意思,在这两句中提到了本意,对比喻意的理解需要借助对句子的分析。
晏子说这样的话是为了讽刺楚国管理不善:齐国人在自己国家安居乐业,到楚国却成了盗贼。
这个成语也就包含了环境不同,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的道理。
②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就是因为水土不同。
解析这道题考查句式转换。
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时,要去掉反问词“吗”,把“还不是”改为“就是”,把“问号”改为“句号”。
4.(1)不能这段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正因为当时齐、楚都是大国,楚王才不敢把晏子怎么样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第一自然段看似与后文无关,实际上正是在两国国力相当的背景下,晏子才更有气势压倒楚王,楚王才不敢把晏子怎么样。
(2)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
解题时,可以抓住晏子的话仔细品读,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3)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只要认真读选文,即可找到答案。
(4)ABDEF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晏子的事迹,我们可以知道晏子的言语是用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既充满智慧,又体现了他的勇敢、正气凛然。
因此“不择手段”“高傲自大”这样的贬义词与晏子无关,其他词语都是合适的。
5.示例:
楚王开个狗洞让我钻,显然是嘲笑我身材矮小。
我的身材没法儿选择,但我进城的方式可以自己选择。
楚王这样说,一是瞧不起我,二是嘲笑我们齐国无人啊。
我不能让他侮辱齐国,要借力打力,让楚国的地位变低。
这个囚犯显然是他们楚国人假扮的,他们想借此侮辱齐国,我要拆穿他们的险恶用心。
解析这道题是对语言表达能力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考查。
解答时,要明确心理活动的写法:(1)要用第一人称;(2)描写晏子的心理活动,要联系上下文,准确表达。
比如,写第一次斗智,楚王是针对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所以晏子的心理活动就与自己的身材有关。
6.鸟语花香瓜熟蒂落打抱不平缺衣少食对症下药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看图猜成语的推断能力。
完成这类题需要一定的成语积累量,建议平时多读课外书,这类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当然,在没有这方面积累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家人讨论、上网查询等方式,找出答案。
找到答案后,最好把它们背诵下来,这才是真正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