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COPD的临床护理记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遵医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遵医依从性发现,实验组状况均有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消除其负面情绪,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COPD的致残致死率较高。
据相关部门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位居全球致死疾病的第四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病并发症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对呼吸功能损害严重,极易导致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营养不良、免疫力底下等等都影响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技能。
因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并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有极大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COPD 的临床护理记录,60例患者皆符合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3~78岁,平均(61.5±4)岁,病程4~23年,平均13.5年。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52~79岁,平均(6
2.5±3)岁,病程在5~24年,平均14.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氧化剂、保持酸碱平衡等治疗手段。
对照组在护理方面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病情稳定后实施具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1.2.1一般护理时常通风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合理布局病房,无噪音干扰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亲友探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干扰。
引导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休息,例如:高足低位、侧卧位等,正确的体位选择应保证患者的分泌物可正常排出。
患者若出现不适感,医护人员应及时纠正并对不适部位采用按摩治疗。
气温变化较大是叮嘱患者合理增减衣物,保持病床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杜绝患者的吸烟行为,吸烟不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因,而且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据相关部门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后咳嗽明显较少、体质有所提高且呼吸道纤毛运动增加。
1.2.2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情绪多变,易焦虑
不安、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交流中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受教育水平、家庭等并针对问题给予心理护理。
在沟通中向患者及家属普COPD的致病因、危害性、治疗措施、康复后的护理知识等等,促使患者对该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该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
另外,对于患者的疑问护理人员应详细的解答,并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从而引导其积极的配合护理和治疗。
最后,强化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疾病知识从而减轻家属心理压力,并以音乐护理疗法引导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面对治疗。
1.2.3饮食护理COP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营养不良。
据相关部门统计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26%~65,是该患者者致死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医护人员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在患者的饮食护理方面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再配以新鲜水果、蔬菜等等。
不允許患者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患者每天的摄水量,应保持在1600ml以上为佳,帮助痰液的稀释和排出[1-2]。
1.2.4呼吸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逐步了解并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和要领。
其措施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引导患者进行由浅至深的呼吸运动同时调整呼吸频率,从而锻炼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升肺泡的含氧量和通气量,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1.3统计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数值P<0.05时,数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比较经过对出院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可知实验组在戒烟依从性、COPD知识了解、治疗依从性、呼吸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分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多见于老年。
症状易反复,患者体重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由于病情易反复该病患者经常多次住院,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患者易产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情绪多变,易焦虑不安、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
预防COPD 的反复发作是治疗该病的关键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分为稳定器和加重期两个阶段,稳定期以呼吸锻炼、戒烟等提高机体抗病力为主,加重期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抗感染等治疗。
在进行常规护理和治疗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向患者普及COPD的相关知识,悉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使其对该病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认识到该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建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据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患者提高身体机能、提高肺功能,减少疾病的发作时间等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是护理模式转变的特征,将单一的护理观念想疾病的预防、护理、治疗等方面发展,从而形成治疗护理为一体的护理模式。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消除其负面情绪,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控制COPD反复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研,夏士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8):75-76.
[2]史江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81-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