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与环境考试试题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历年真题详解2024版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历年真题详解2024版人文地理部分是高考地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地理部分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在本文中,将详细解析2024版的历年真题,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文地理考试。
一、城市与人口迁移城市与人口迁移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针对城市与人口迁移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某国的首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在过去几十年间,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这种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对城市扩张问题的了解。
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以及社会资源不均衡等。
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分别从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城市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题目2:某国的人口流动现象比较明显,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不断进行。
请简要分析该国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生可以从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人力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二、城市化与乡村发展城市化与乡村发展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城市化与乡村发展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随着城市不断扩大,乡村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请列举并简要分析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学生可以从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乡村发展的困境。
题目2:某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但乡村地区依然存在一些发展机遇。
请简要介绍乡村发展的机遇,并给出具体例子。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乡村发展的机遇和成功案例。
学生可以从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乡村发展的机遇,并给出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某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高三地理测试题—人口、乡村与城镇

高三地理测试题—人口、乡村与城镇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题,72分)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
据图完成。
1.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冰川侵蚀D.冰川堆积2.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高C.冰川广布 D.降水稀少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
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下图为“秦巴山区沿109°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
3.图中A点对应的区域为()A.渭河平原B.秦岭C.汉水谷地D.大巴山4.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2021·山东地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
5.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落户政策放宽 B.医疗条件改善C.生育政策调整 D.行政区划变动6.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产业结构优化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GDP增长缓慢7.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物流业 B.旅游业 C.采矿业 D.制造业(2020·全国文综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
8.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 B.1971~1975年 C.1981~1985年 D.1991~1995年9.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育龄妇女较多 B.生育观念转变 C.经济发展提速 D.生育政策放宽10.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B.人口总量逐渐减少C.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D.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与环境 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要点明晰】
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 境严重破坏地区、生 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 境条件恶劣、基本不 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 地区的人口, 搬离原 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 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 园的人口迁移。
变式 训练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高考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易 错
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题 理不清经济发展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人口统计图怎么读?
易错题【01】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易错题【01】不会描述人口现状
0.2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2人/平方千米
稀
稠
疏
密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时间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2年市场经济
从收入来 1990年以前
看,这个 村子经济 对外依存
1991~1997年 1998~2009年
度非常高, 2010年至今
木材、木柴、木炭等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体制确立。在党 的政策指导下, 发展有序的市场 经济;走共同富 裕的道路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生态移民:自然环境恶化导致人口搬离, 在另外的地方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过度放牧导致那 曲草原退化。生 态移民,让草原 植被自然恢复。
易错 典题
易错题【02】不会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原因
俄罗斯是全球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 严重影响。2007年,俄罗斯政府推出了“母亲基金”(为生育第二个和更 多孩子的俄罗斯家庭提供补贴)项目。截至2021年1月1日,俄罗斯的常住 人口为1.4624亿人,比2020年1月1日的数据(1.4675亿人)减少了51万人, 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图示意2000~2020年俄罗斯总人口增减 情况。1.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移民迁入 B.人口出生率提高 C.延迟退休政策 D.人口死亡率降低 2.202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 A.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B.城镇化问题更突出 C.人口抚养负担增大 D.经济发展速度提高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A、《执行计划》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C、《我们的共同未来》D、《21世纪议程》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力B、石油C、煤气D、柴油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C.估算分区用水量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A、人文环境B、半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五指山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A、10~50%B、25~30%C、10~30%D、50~60%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总数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性总数C.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总数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人口总数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府政策D. 地形地势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人口最多?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人口增长的驱动力?A. 自然增长B. 家庭计划生育C. 城市化D. 移民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A. 日本B. 巴西C. 印度D. 埃及答案:A二、判断题1. 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答案:正确2.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答案:正确3.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过程。
()答案:错误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答案:正确5. 人口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加快。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说明如何计算人口密度。
答案: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用于描述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程度。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地区面积。
通常以平方千米或平方英里作为地区面积的单位。
2. 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势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较好的气候条件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发达地区通常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和交通线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势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人口较多。
3. 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
例如,某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前往寻找工作机会,这是一种经济驱动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B. 家庭因素的影响C. 自然因素的制约D. 政府政策的推动【答案】A2. 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最大?A. 自然增长率B. 城市化水平C.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D. 城市建设规模【答案】B3. 下列不属于人口密度测算方法的是()。
A. 定期人口普查B. 样本调查C. 人口红外线扫描D. 遥感技术测算【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特征?A. 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B. 城市人口的集中C. 增长速度较快D. 农业发展的加快【答案】D5.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C. 人口分布的集中D. 人口分布的分散【答案】C二、判断题1. 当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人口比重也会较高。
()【答案】对2. 城市化率是一个区域或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标。
()【答案】对3.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对4. 人口红外线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测算人口密度的技术手段。
()【答案】错5.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答案】对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口转移?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人口转移?【答案】人口转移指的是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 就业机会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导致人口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转移;- 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引起人口的流动;- 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会导致人口向安全、干净的地区迁移;- 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城镇化政策等会影响人口的转移。
2.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有哪些影响?【答案】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会大幅增加,人口规模扩大;- 人口分布集中: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更倾向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密度变化: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减少。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强调专家、官方和群众参与规划是现代城市生态设计方法的()。
(1.0分)1.0分•A、公众识别••B、广泛合作••C、创造性设想••D、交换观点•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我国现存的广场的共性特征不包括()。
(1.0分)1.0分•A、低头是铺装••B、平视见喷泉••C、仰脸看雕塑••D、中轴不对称•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考量()个方面。
(1.0分)1.0分•A、6••B、7••C、8••D、9•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
(1.0分)1.0分•A、实用性••B、独特性••C、经济性••D、艺术观赏性•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城市社会区分析规划方法中,以解决如社会系统等这类大系统的模拟问题为特色的数学分析法是()。
(1.0分)1.0分•A、多目标规划法••B、泛目标生态规划••C、灵敏度模型••D、系统共力学方法•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
(1.0分)1.0分•A、3••B、6••C、9•12•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城市化水平计算的是()。
(1.0分)1.0分•A、城市面积占总国土面积比重••B、城市面积与农村面积之比••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D、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比•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下列不属于城市化标志的是()。
(1.0分)1.0分城市规模的扩大••B、城市基础建设提升••C、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D、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一般不采用()的研究方法。
(1.0分)1.0分•A、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B、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资料相结合••D、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
人口学考试试题

人口学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世界人口达到 10 亿的时间是()A 1804 年B 1927 年C 1960 年D 1987 年2、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出生率的下降C 死亡率的下降D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3、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老年人口比重在 7%以下的是()A 年轻型B 成年型C 老年型D 都不是4、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A 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 自发迁移D 有组织迁移5、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资源B 科技水平C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6、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的是()A 英国B 日本C 印度D 德国7、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A 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B 人口的出生和死亡C 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D 人口的性别结构变化8、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一般为()A 1 月 1 日 0 时B 7 月 1 日 0 时C 11 月 1 日 0 时D 12 月 31 日 24 时9、人口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经济发展水平D 教育水平10、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A 劳动力短缺B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 国防兵源不足D 人口增长过快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A 政策B 经济C 文化D 宗教E 自然环境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A 提供劳动力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加公共设施负担D 加剧环境压力E 促进文化交流3、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包括()A 年轻型B 成年型C 老年型D 稳定型E 增长型4、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有()A 婴儿死亡率B 平均预期寿命C 人口文化素质D 青少年身体发育指标E 人口思想道德素质5、人口政策的作用有()A 调节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优化人口结构D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E 保障人口安全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人口迁移的原因。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

五年级地理人口地理练习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印度B. 中国C. 印度尼西亚D. 美国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自然环境B. 文化传统C. 经济发展D. 执政者政策3. 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B. 人口老龄化C. 农村人口减少D. 产业发展困难4.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稀少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俄罗斯D. 墨西哥5.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出生率×死亡率D. 出生率÷死亡率6. 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7.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A. 劳动力短缺B. 就业机会增多C. 经济发展加快D. 教育资源增加8.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A. 南非B. 巴西C. 韩国D. 日本9.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就业机会B. 学习环境C. 自然环境D. 宗教信仰10. 人口红利是指A. 人口过多的问题B.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C. 人口密度过低的问题D. 人口结构带来的经济增长机会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答: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资源分布等,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人口分布也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从而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分布。
文化传统方面,一些地区有特定的人口迁移习惯或宗教信仰等,也会导致人口分布不均匀。
政府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和引导人口迁移,调节人口分布的均衡。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什么?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供给不足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困难。
生态环境的保护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环境的保护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解析:选D 目前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就会盲目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选B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提高作物产量,但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途径③和④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8年的两千多只。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C.保护朱鹮就是因为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D.朱鹮的数量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也被破坏解析:选B 环境条件、食物、栖息场所等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由于个体的死亡会导致某个基因或某些基因丢失,因此某个物种数量的减少会使基因多样性降低。
高二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A.东部少西部多B.平原少山区多C.河谷少沿海多D.低纬少高纬多【答案】B【解析】读图中人口的分布可知:人口的分布南北差异大,北部地处高纬气候寒冷,所以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稀少,而南部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所以南部山区人口也较多。
故选B。
【2】甲市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该市兴起并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鄂毕河水力资源的开发C.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采掘D.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答案】C【解析】甲城市为新西伯利亚,附近地区煤、石油资源丰富,所以该城市的兴起是因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而兴起的。
故选C。
【考点】人口分布、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对外开放程度C.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答案】D【解析】由于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总量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而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关系及相互关系即可判断。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3.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完成问题。
【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是指我国的A.合理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7亿”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为人口合理容量。
【2】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状况B.人口的精神文化消费C.科技水平D.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答案】A【解析】资源是制约人口环境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26

题组一(福建省莆田市201O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 .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 .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 .四川B .贵州C .安徽D .浙江 答案 1.A 2.D(河北省邯郸市春晖中学2010届高三寒假检测试题) 图2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4.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A .尼日利亚B .韩国C .中国D .美国 答案 3.B 4.A(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
图6为2000年和2009年图2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
据图回答第5题。
5.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A .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B .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C .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D .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答案 D(辽宁省沈阳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表为某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6—7题。
6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个地区中,人产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6. A 7.B(河南省濮阳市2010届高三一模)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人口分布?A. 水资源分配情况B. 土地利用状况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治制度答案:D. 政治制度2. 以下哪个是人口迁移的原因?A. 民族语言差异B. 环境污染C. 卫生设施改善D. 学校质量提高答案:B. 环境污染3. 下列关于城市和农村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城市环境更好B. 农村交通更便利C. 农村医疗条件更好D. 城市污染更严重答案:A. 城市环境更好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错误的写“错”。
1.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对)2. 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错)3.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
(错)4. 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大多低于城市地区。
(对)5. 城市的建设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对)答案:1. (对) 2. (错) 3. (错) 4. (对) 5. (对)三、简答题请简述以下问题:1. 什么是人口密度?答: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的集中程度。
2. 请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答:山脉、河流和湖泊、海洋。
3. 请简述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答: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引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这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同时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以下问题,并给出你的观点。
问题:我国人口分布呈现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观点: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城市多农村少的特点。
分析原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地区;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 地形地貌因素: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部地形较为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吸引了更多人口定居;而西部地形复杂,地势高山丘陵较多,限制了人口聚集。
人口与环境考试试题

人口与环境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以下哪个方面最直接的?A. 水资源的消耗B. 大气污染C. 土壤退化D.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 下列哪个国家属于人口过剩的国家?A. 日本B. 瑞典C. 巴西D. 澳大利亚3. 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高出生率B. 高死亡率C. 移民D. 高就业率4. 根据统计数据,以下哪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最快的?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5.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以下哪个方面最显著的?A. 能源消耗的减少B. 医疗资源的压力C. 种植农作物的减少D. 环境容量的扩大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解释人口爆炸的概念,并描述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请列举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将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4. 请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挑战。
5.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请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你对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理解,综合前述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内容,以及你个人的观点,论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论述要点: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2. 人口过剩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挑战。
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4. 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人口与环境问题上的责任与作用。
结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人口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仅为演示所用,实际文章应根据题目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和补充。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下列哪个国家人口数量最少?A. 俄罗斯B. 加拿大C. 韩国D. 南非3. 城市化是指: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B. 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的过程C. 城市人口比例超过农村的程度D.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持平的状态4.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人口迁移可以改变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B. 人口迁移可以造成城市化进程加快或减缓C. 人口迁移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D. 人口迁移可以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5. 下列哪个国际机构负责统计和发布全球人口数据?A. 联合国B. 世界银行C. 世界贸易组织D. 健康组织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通常以_________作为计算基准。
2.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作用。
3. 人口迁移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迁移。
4.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也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城市化进程中的_________问题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住房、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紧张。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简要描述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
3. 分析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四、论述题请以城市化为主题,探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习题集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积极思考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通过对这些练习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与掌握。
祝各位同学学业进步!。
人口练习题

人口练习题一、填空题1. 人口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________总数。
答:人口。
2.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答:中国。
3. 人口出生率指每年出生的婴儿人数与该地区总人口的________。
答:比例。
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________因素。
答:社会和经济。
5. 人口密度是指某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该地区的________之比。
答:面积。
6. 人口流动主要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这种流动分为人口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
答:迁入,迁出。
7. 人口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水平、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________。
答:就业状况。
8. 人口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人口发展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政策,主要包括控制________、调控人口________和促进人口合理________等方面。
答:人口数量,结构,流动。
9. 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________问题,也是一个________问题。
答:单个国家,全球性。
10. 人口红利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超过非劳动力人口数量时,可以通过有效的________来实现经济增长。
答:就业。
二、问答题1. 请简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增加,推动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还可以扩大内需市场,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推动经济的循环往复。
然而,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超出了经济的容纳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请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寿命的延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压力的增大,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福利保障。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和环境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人口城市与环境考点归纳一.人口的增长与问题1.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1>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3>二战以后,人口迅猛增长,出现了"人口爆炸"。
<4>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
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自7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净增加人口仍有1400万人之多。
4.人口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大量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1>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么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2>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人口与环境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大都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A 、煤烟、粉尘B 、工业废水C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 、酸雨A 、新加坡、北京、伦敦、东京B 、新加坡、伦敦、伊斯兰堡、北京C 、华盛顿、东京、巴西利亚、莫斯科D 、莫斯科、巴黎、华盛顿、孟买3、我国都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要紧缘故是A 、人口素养不高B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 、都市建设体会不足D 、经济进展水平不高 4、从全然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都市人口分布的重要措施是 A 、严格操纵大都市规模 B 、合理进展中等都市 C 、合理建设小都市D 、主动建设新型乡镇5A 、加尔各答、墨西哥城、纽约、伦敦B 、墨西哥城、纽约、加尔各答、伦敦C 、墨西哥城、加尔各答、纽约、伦敦D 、伦敦、纽约、加尔各答、墨西哥城6、下列都市中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的是①巴西利亚 ②华盛顿 ③堪培拉 ④伊斯兰堡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7的时期分不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①都市人口比重①②③人口/百万8、高级住宅区一样位于都市边缘,缘故是A、那儿地价比较廉价B、那儿环境条件比较好C、都市中心不能够建住宅区D、那儿更靠近工厂等工作区9、以下关于商业区的讲法错误的是A、商业区占都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从形状上看,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都市街道两侧C、从地域分布上看,商业区一样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10、都市合理规划最要紧的目的是A、为保证都市居民居住更方便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C、为节约都市建设的投资D、既合理利用都市土地又爱护都市环境11、下列有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都市地域结构的进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封建社会,都市的地域结构要紧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B、进入工业社会后,都市的地域结构要紧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C、以后都市的地域结构的进展趋势是以人为中心D、“花园都市”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外围为居住区和工业区12、工业区在都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以下特点A、它是都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点B、工业区持续向市中心迁移C、在建筑质量上显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D、趋向于沿要紧交通干线分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15题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 9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13、有关我国人口进展的推测,正确的是A、如果连续实行打算生育,劳动者数量就会严峻不足B、按目前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连续下降C、我国人口死亡率会逐年下降D、人口老龄化会逐步减缓14、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劳动者数量不足,我国在现时期应该临时不实行打算生育B、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越好C、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操纵在什么水平上,是由国家政策和法令决定的D、人口的进展对社会起促进和延缓作用15、人口如果进展过快,带来的社会后果是A、劳动力充足B、促进经济进展C、人丁兴盛,促进生活水平提升D、阻碍社会安定和生活水平提升16、对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明白得不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排除一定历史时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的估量结果是人类和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的一个相对依据C、有助于人类认清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可能带来的咨询题,走可连续进展道路D、由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故研究的意义不大原生地理环境(要紧指地势、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阻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及人口素养。
据此回答17~19题17、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黄土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恒河平原18、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洪涝区,生态脆弱B、地势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19、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者某些元素过多,都能够产生地点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中硒丰富—克山病B、环境中汞缺乏—克山病C、环境中碘专门—甲状腺肿大D、环境中钙过剩—软骨病20、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三个条件的国家,正确的一组是A、美国、法国、印度B、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C、巴西、中国、日本D、美国、俄罗斯、日本(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形均不得分。
按照材料回答21~24题: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该市就发生了震动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
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关心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升,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都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进展,一些大都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材料三:近几年昆明市投资100个亿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污泥,打捞湖面藻类,并对邻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业实行并转关停,使滇池逐步重现碧水风姿。
21、在英国各都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缘故有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B、地势闭塞,不利气流扩散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使用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增多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22、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今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都市进展角度,该市预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较合理的是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B、缩小工厂规模,操纵废气排放量C、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排除废气中的SO2D、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邻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23、下列关于滇池的讲法,正确的是目前滇池邻近工厂纷纷建设污水处理场,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社会效益滇池治理前鱼类逐年减少,要紧是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所致滇池治理前湖水含氧量比治理后多治理滇池过程中,抽取污泥是为了减少湖中植物营养物,操纵藻类生物生长24、从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都市化进程显现的新趋势是A、分散都市职能B、郊区都市化C、显现逆都市化现象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第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住宅区25、阻碍都市功能分区形成的经济因素有A、土地的付租能力B、付租人收入的高低C、地区知名度的大小D、通达度的优劣26、关于都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都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合的结果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都市所共有的功能区都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阅读资料,据此回答27~29题:材料一:20051月6日零时02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产生,当日被确定为我国十三亿人口日。
材料二: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统计,我国出生人口性不比差不多升高到119.92﹕100,与正常值106﹕100相比有严峻的偏离。
材料三:专家称,中国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也确实是讲10年就有1个亿的新增人口,如此估量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极限。
27、有关我国人口目前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基数大,新增加人口多C、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较低D、属于人口再生产传统型28、我国出生人口性不比居高不下的缘故要紧是A、传统观念的阻碍B、医疗技术手段的提升C 、生活水平的提升D 、人为操纵遗传基因 29、我国人口的连续增长,会导致A 、人均收入逐年降低B 、大量人口移民国外C 、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D 、人口老龄化咨询题 30、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该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在西部大范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操纵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养选择题答案 姓名 总分(一)单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31(1(2)由于上述对流运动,会产生下列 现象。
清洁的空气由 流向。
居民区的空气湿度 ,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 ,从而改善了局部小气候。
(3)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还具有 、 、、 等作用。
(4)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可发挥 、 等作用。
32、读“东京市区域规划图”,回答下列咨询题。
10分(1)目前,东京已成为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且老城区人口过多,造成严峻的环境咨询题,解决的具体措施是A,B。
(2)老城区时有酸雾发生,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缘故是,那个地点的酸雨可能移动的方向是和 方向。
(3)图内海区曾显现“赤潮”,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产生这一 现象的要紧缘故是 。
33列咨询题。
14分 居民区绿地155 10 15 25 20 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 · · · · · · ABCD E H I 老城区 市区 郊区高速公路卫星城(1)阻碍该都市人口变动的最直截了当因素是。
(2)在A —I 地,理由是(3中显现的现象 。
(4)在图中绘出一条曲线,以示意 A 地人口日变化情形。
3412分(1)某地距电视塔图上距离为2㎝,则实际距离为 千米。
(2)为保证都市用水,欲修水库请在图上用“Ⅱ”画出坝址所在 的位置。
(3)现欲建火电厂、印染厂、 面包加工厂、休闲疗养院, 请在①~⑤处加以选择:火电厂在 ;印染厂在 ;面包加工厂在 ;疗养院在 。
(4)在A 、B 、C 、D 处选择适当位置建设综合仓库和商贸大厦:综合仓库宜建在处,商贸大厦宜选建在 处。
35、阅读关于非洲的有关资料,据此回答咨询题: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由于奴隶三角贸易,非洲大陆的1200万~3000万奴隶被贩卖到国外,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而缺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大多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人口增长显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目前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居世界首位,有些国家超过了3%。
20世纪60年代,非洲是个粮食自给自足的地区,70年代需要进口粮食,80年代整个非洲大陆的粮食进口比70年代增加5倍。
1990年非洲的粮食自给率为81%,目前有1亿多非洲人吃不饱肚子。
5 -5-5 10 -10 -15 ·F G 0 6 121824时电视塔 比例尺 1﹕300000 我国东部沿海某都市示意图(1)非洲因奴隶贸易缺失1亿多人口,对非洲产生的危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