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课件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词解释(5年8考
考情搜索:长沙(2014:考查实词3个,均为重点 实词);株洲(必考:考查实词8个,1个词类活用, 7个重点实词);湘潭(2012~2014:考查实词5个, 1个古今异义,4个重点实词)
作答实词解释类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1)课内迁移法。即搜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 该词的意义,将词义带入语境“对号入座”。
(2)代入检验法。长沙、株洲、湘潭3地市近5年 虚词解释中涉及的虚词有 “之”“而”“于”“以”“其”,都是初中要求必 须掌握的常见虚词,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准确掌握其用 法,然后分别代入句中去检验,就不难答出该虚词的 意思。
注:近5年涉及的虚词:之(5次);而(3次);于(3 次);以(3次);其(2次)。初中生常见的虚词及其用 法可参见102~104页。
考情搜索:长沙(2016、2015〈之、其〉);湘潭 (2016、2015、2012〈而3次、之3次、以2次、于1次、 其1次〉)
此类题常要求判断句子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 相同,作答时,可采用交换理解法。即将已知的课内 例句中虚词的用法代入课外句中检验,从而判断出正 确答案。如2016长沙13题:A项“之”是代词,指 “这种情况”;B项“之”是助词“的”的意思;C项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是音节助词, 没有实际意义。将这四个意思分别代入例句中,发现 只有B项可以解释得通,故选B项。
实战演练 字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欧阳铭,字日新,泰和人。以荐除江都县丞。 尝治廨后隙地①,得白金百两,会部符征漆②,即 市之以输。迁知临淄。遇春③师过其境,卒入民家 取酒,相殴击,一市尽哗。铭笞而遣之。卒诉令④
骂将军,遇春诘之。曰:“卒,王师,民亦王民也。
民殴且死,卒不当笞耶?
铭虽愚,何至詈⑤将军?将军大贤,奈何私一卒,挠 国法?”遇春意解,为责军士以谢。后大将军徐达 至,军士相戒曰:“是健⑥吏,曾抗常将军者,毋犯 也。”暇辄进诸生讲文艺,或单骑行田间,课耕获。 邑大治。
A. 尝治廨后隙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一市尽哗 B.
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暇辄进诸生讲文艺 C.
目似瞑,意暇甚(《狼》)
或单骑行田间 D.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解析】A项“尝”,都是“曾经”的意思;B 项“尽”,前者是“全、都”的意思,后者是 “喝完”的意思;C项“暇”都是“悠闲、空闲” 的意思;D项“或”都是“有时”的意思。
考点1 实词解释
方法指导 1.四项辨析选择(5年3考)
考情搜索:长沙(2016、2015:考查实词8个,均 为一词多义);湘潭(2016:考查实词2个,1个为 通假字,1个为一词多义)。
此类题一般为ABCD四项,一句课外,一句课内, 要字求音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作答时 可采用直接迁移法。即将课内实词的意思代入到课 外句子中(将解释的词语义项带入到该句中),看是 否解释得通,进而选择出正确答案。以2016长沙12 题B项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是 “有的人”的意思,代入“或指为生事”中能解释 通,所以B项加点词的意义相同。其余选项均可采用 此法判断。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
常考考点及方法突破 作答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文 言文阅读技巧,可按照如下几步进行: 一、快速浏览问题。文言文阅读题有个特点: 有的问题选项中已提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 思(非选择题的除外),有的问题则提示了文言文 的主要内容,浏览文后问题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 文的大致意思。
二、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文言文大都是篇幅 短小的选段或者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 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 达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三、“圈划”文本,理解全文。主要注意三 点:①关注注释,疏通文义;②关注人物,圈划言 行;③关注议论抒情句,理解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 作意图。这一步既可加深对短文的理解,又能对前 两步出现的偏误做出纠正。
以2015年株洲22②题“其后数如此”为例,课内关于 “数”的义项有以下几种:①多个,指不确定的数量 (如:大雪深数尺);②屡次,多次(如:广故数言欲 亡)。将其分别代入句中进行验证,不难得出这里的 “数”是“屡次,多次”的意思。
(2)语境推断法。即解释词语含义时,要紧扣上 下文意思,结合语境推断理解。以2016株洲22①题 “衣以文绣”为例,结合上下文,该句话出现在“楚 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这句话之后。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释】①治廨后隙地:治理官廨后面空隙的土地。 ②会部符征漆:恰逢有关部门发公文征收油漆。③ 遇春:人名,常遇春。④令:县令,文中指欧阳铭。 ⑤詈(lì):骂,责骂。⑥健:精干、高明。
④令:县令,文中指欧阳铭。⑤詈(lì):骂,责 骂。⑥健:精干、高明。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是( )
再结合“文绣”,不难推断出此处是指给马穿 上锦绣。由此可知“衣”是动词“穿”的意思。
(3)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 词义,可以用熟悉的成语来推断印证。如2014 长沙10(3)题“鲜能过也”中的“鲜”,可联系 成语“鲜为人知”的“鲜”,理解为“少”的来自百度文库意思。
考点2 虚词及其用法(必考,2~4分) 方法指导 1.四项辨析选择(5年5考)
在掌握了文言文的阅读技巧之后,接下来需 要对症下药,攻克文言文常考的考点。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具体可分为字(实词解 释、虚词及其用法),句(句子翻译、划分句子朗 读节奏),篇(人物形象概括、文意理解)三种, 以下分为三个课时,分别从字词、句子、语篇三 方面攻克文言文考点。
第一课时 文言文考点攻克——字词关
2.虚词解释(5年4考)
考情搜索:长沙(2014:之);株洲(2016、2013: 于、以);湘潭(2014:于)
作答此类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句 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以2016长沙13题“此曹今日受 富贵之利”为例,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些人今天得 到富贵的好处”,由此可知“之”是助词“的”的 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