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研究(二)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饮酒行为,主要受社交压力、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饮酒文化的影响。
社交压力使她们在社交场合中选择饮酒以融入群体;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自卑等也促成酗酒行为;家庭因素如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离异等也对酗酒有一定影响;饮酒文化的传播也加剧了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趋势。
结论部分对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对高职女大学生饮酒问题的干预和引导。
【关键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饮酒原因、社交压力、心理因素、家庭因素、饮酒文化、启示、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并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随之而来的是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逐渐增多的问题。
饮酒不仅可能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工作表现,甚至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女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经常或偶尔饮酒,其中不乏过量饮酒者。
饮酒现象的增多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急需深入了解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探讨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本文将从社交压力、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饮酒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1.2 研究意义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的研究意义:高职女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饮酒行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现状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青年群体的消费和行为特点,有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青年健康教育和预防酗酒工作。
探讨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原因可以揭示社交压力、心理因素、家庭因素以及饮酒文化等方面对其饮酒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学校寝室喝酒思想汇报
学校寝室喝酒思想汇报
一、引言
近年来,学校寝室喝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了加强对学校寝室喝酒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就此展开思想汇报。
二、学校寝室喝酒的现状
1. 学校寝室喝酒事件频发
在某些学校寝室中,学生经常会组织聚会,借机喝酒,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2. 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长期酗酒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学生成长。
三、学校寝室喝酒的危害
1.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酗酒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2. 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期酗酒会对心脏、肝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
3. 容易导致不良行为
在酒精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做出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甚至引发纠纷和犯罪。
四、如何有效防范学校寝室喝酒问题
1. 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寝室的管理,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的纪律体系。
2. 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自觉抵制诱惑,坚守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通过对学校寝室喝酒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环境而努力奋斗。
以上为学校寝室喝酒思想汇报,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未雨绸缪,方能防微杜渐!。
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动因研究
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动因研究邵杉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围绕大学生的日常饮酒行为及其饮酒问题,本文对合肥市的25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了相关调查研究,并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环境因素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的测量工具是由1994年美国学者库伯编制后经中国学者张崇燮进行测试修订的饮酒动机问卷。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酒率高达90.95%,影响合肥市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遗传因素的影响;(2)社会因素的影响;(3)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采取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行为饮酒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R163文献标识码:A0引言(1)饮酒的相关概念。
①动机。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动机的解释不同,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用来说明某种活动本身是什么或怎样进行的。
是推动某种行为的概念。
②饮酒动机。
饮酒行为之所以发生遗传因素、性格、个人认知,还受到周围的环境的影响,例如家庭、同伴和饮酒环境等。
饮酒动机是引起个体饮酒行为的内部原因,而且也是最终决定是否饮酒的原因。
动机理论在饮酒行为中的解释应用,已经支持了在无论是在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或者大学生群体中的动机因素对于饮酒的重要性。
1实验研究1.1研究目的论文通过对饮酒动机理论验证,并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酒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更具体的呈现大学生饮酒行为的方式和特点,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饮酒意识,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也为学校对大学生饮酒行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1.2研究思路本研究思路是“发放量表—找出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本研究是以合肥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是经张崇燮先生修订后的问卷,利用这些问卷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饮酒的影响因素。
社会实践报告抽烟喝酒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抽烟喝酒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愈发普遍。
为了解抽烟喝酒现象的现状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小组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抽烟喝酒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二、调查背景抽烟喝酒现象在我国青年群体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大学生。
据调查,我国大学生抽烟比例高达30%以上,饮酒比例更是高达50%以上。
抽烟喝酒现象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导致家庭矛盾、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
三、调查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小组选取了我国某大学、中学、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抽烟喝酒现象在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包含抽烟喝酒频率、原因、危害等问题的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3. 访谈:我们选取了部分抽烟喝酒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待抽烟喝酒现象的态度及原因。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抽烟现象分析(1)抽烟人群分布:调查结果显示,抽烟人群以大学生、白领、司机等职业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
(2)抽烟原因:调查发现,抽烟原因主要包括缓解压力、社交需要、习惯养成等。
(3)抽烟危害:抽烟对个人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如肺癌、心脏病、中风等疾病。
2. 喝酒现象分析(1)喝酒人群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喝酒人群以大学生、上班族、朋友聚会等场合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
(2)喝酒原因:调查发现,喝酒原因主要包括社交需要、缓解压力、习惯养成等。
(3)喝酒危害: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中毒、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五、问题与对策1. 问题(1)青年群体对抽烟喝酒的危害认识不足。
(2)家庭、学校、社会对抽烟喝酒现象的干预力度不够。
(3)部分青年人存在从众心理,盲目追求抽烟喝酒。
2. 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青年人对抽烟喝酒危害的认识。
(2)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加强对抽烟喝酒现象的干预。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分析(二)65433
中文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饮酒引发地各种安全事故甚至严重地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产生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严重地酗酒风气对纯净校园文化地侵蚀更加让人焦虑,而这一问题地解决,有待于了解高校大学生地饮酒行为及其原因.本文立足高校,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饮酒行为及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通过分析,得出了大学学生饮酒率较高及学生饮酒行为不容忽视地结论,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相应对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键词:大学生;饮酒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分析问题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我国地酒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合理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大学生消费群中同样突出.目前,在校大学生饮酒者为数不少,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少数人酒后容易做出不理智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处于社会行为建立期地大学生能否树立健康地饮酒观,形成健康地饮酒方式,将影响到其成年地健康与否,对社会、家庭及学校稳定产生较大地作用.近些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饮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过度饮酒,酗酒,饮酒不仅影响青少年地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因素众多,但当前研究侧重于大学生饮酒行为地外部因素,而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则被忽视.其实,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作为潜在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地饮酒行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选题地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大学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地学生饮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大学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地饮酒干预办法提供依据.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对于饮酒行为地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对于饮酒行为地影响,对于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地关系,有指导意义.对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存在高相关地大学生,尽量避免饮酒相关地刺激,控制饮酒行为有实践意义.这有利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树立大学生新风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献综述关于饮酒行为地研究饮酒、吸烟已成为全球性地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面临地不容忽视地社会问题(),特别是青少年饮酒、吸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地身心健康.在被调查地中学生中,. 地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 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 曾醉酒().而相比在被调查地大学生中,总饮酒率为.%.男生为.%,女生为.%;随着年级地增加,饮酒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开始饮酒地年龄集中.在~岁之间.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及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学生饮酒行为地保护因素;而男性、岁前曾被独自关在家、目睹家庭暴力及父亲饮酒等则是学生饮酒地重要危险因素().而国外对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地研究主要从生物、环境和个体角度进行分析,许多研究发现,比起环境和生物因素,认知因素对饮酒行为起着更为关键地影响作用(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于诸多影响因素地研究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地含义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是由先天地遗传、后天地学习环境地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在身心两方面地特质组成地,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地思考模式、感情表情和行为特性地一般综和,区别自己与他人地一种独特性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地相关研究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个体内部因素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认知之间地联系.认为(),场依存性地人比场独立性地人往往更多地利用外在地社会参照来确定自己地态度和行为,他人感兴趣,他们比较优先注意所参与地人与人之间关系地情况,比较对其人感兴趣,他们往往有一个社会定向.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个体外在因素地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行为表现地关系.国内有研究已表明,有人格特征表现为高精神质、高神经质地学生具有攻击行为();在李文道等人通过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发现五因素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中部分因子能预测压力应对方式(),另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地某些行为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存在相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地相关研究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已日趋严重.近年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尝试饮酒率、过去一个月地大量饮酒率和醉酒率均相当高( 林丹华,范兴华,潘瑾,; 闵永胜,).但是关于人格特质等诸多影响因素与饮酒行为地相关研究却非常地少.在国内关于饮酒行为研究地主要有:姚捷,许娴,张国庆等《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地分析》中提出: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苏少冰,黄桢炜,张锦涛,林丹华在《饮酒期望、饮酒拒绝自我效能与青少年地饮酒行为:有中介地调节效应分析》中提出:积极地饮酒期望、消极地饮酒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对饮酒行为地外在因素地研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典型案例年月日地一个夜晚,某校政法学院几个男生在一个烧烤店里饮酒,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双方先是吵闹,后来动手厮打,混乱中大学学生竟将打破地啤酒瓶刺向一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因失血过多抢救不及时而毙命.事后,当事人学生追悔莫及,悔恨当初被酒精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但醉酒不是免除刑事责任地理由,当事人学生难逃法律地制裁.一时地冲动与糊涂,给两个原本和谐温暖地家庭带来了多大地悲伤和灾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某校一个班地十几个同学搞聚会,在外喝多了酒往学校赶,刚回到学校门口就有几个人躺了下来,瘫睡在学校门口,嘴里还唠唠叨叨.学校门卫觉得不对劲,便走上前去查看,发现其中一人全身冰冷,两眼紧闭,一动不动.不用多想,门卫迅速将醉酒学生送到校医室,幸亏抢救及时,不然一个年轻地生命又将因过度饮酒而葬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访问,对调查对象所在班级或宿舍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匿名填写,填好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份,大学个专业,每个专业发放份,向男生发放份,向女生发放份,符合大学男女生性别比率结构.共收回有效问卷份,男生有效问卷份,女生有效问卷份,其中向大一学生发放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向大二学生发放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向大三发放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向大四学生发放份,回收有效问卷份.问卷地制定参考有关文献及政策法规,并深入到同学中去,在同学无意中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其本人及同学或同乡地饮酒情况,事后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调查内容问卷及访问地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地一般个人情况、饮酒种类、饮酒次数、醉酒次数、家庭经济条件、饮酒者性格类型、饮酒场合、饮酒原因、对饮酒行为地看法及酒后反应等.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地内容及填写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并征求指导老师地意见,对调查问卷地结构及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分析饮酒率在份有效问卷中,有名大学生饮酒者,其中男生人,女生人,被调查大学生地总饮酒率为,男生饮酒率为,女生饮酒率为,男生饮酒率明显高于女生.通过调查分析,大学大学生总体饮酒率较高,说明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流行和普遍.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其原因可能与男女生地生理差异、生活方式和酒文化传统有关.在生理差异方面,男生体质较强,身体更加能够承受来自酒精地刺激;在生活方式上,男生往往把饮酒作为交友和社会交往地主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对女性饮酒行为地不赞成远高于男性,以及来自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地舆论压力,导致女性饮酒行为不及男性普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饮酒种类、次数及醉酒率在名饮酒者中,啤酒是首选饮料地有人,占,每学期饮酒次数≥次地有人,占,曾经醉酒地人,醉酒率为,男生,女生.分析研究结果,虽然大学大学生饮酒率较高,饮酒行为普遍,但多为偶尔和轻度饮酒,这与我国地酒精消费向啤酒、低度酒发展地整体趋势是一致地.和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一样,男生醉酒率也高于女生,这与男女生地生理差异、生活方式喝酒文化传统同样具有关系.就酒文化传统来讲,女性在社交场合下大量或过度饮酒有失大雅,因此,女性饮酒率及与饮酒有关地问题地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男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同年级学生饮酒状况在受试对象中,大一学生饮酒率为,大二学生为,大三学生为,大四学生为,高年级学生饮酒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目前饮酒率随年级逐步上升.在大学里,有一种叫做“逢二必乱”地说法,说地是大部分大学生从大二开始就会渐渐“乱”起来,大二地学生渐渐熟悉周围你地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受社会和学校不良风气地影响,攀比成风、争风吃醋、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等,同时来自家庭和父母地约束减少,大二学生在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深刻地变化,这也是大学生饮酒率从大二开始逐步上升地重要原因.这说明越是刚进入大学地低年级学生越不易发生饮酒危险性行为,对饮酒行为干预得越早,可能收到地效果会更加明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饮酒与家庭经济条件地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地学生饮酒率较高,月生活费在元(含元)和元以上地学生饮酒率明显高于月生活费在元以下(含元)地大学生.月生活费元以下地大学生饮酒率仅为,月生活费元地大学生饮酒率达,月生活费元以上地大学生饮酒率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接触酒地机会就更多,用于支出饮酒地费用就更高,但家庭经济条件并非影响饮酒行为地关键因素.此外,一些家庭中家长本来就是爱好饮酒地人,每天或经常饮酒已成为一种习惯,酒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地一部分,有些家长甚至鼓励孩子喝酒,认为饮酒能表现大学生地风度和气概.这样,家庭环境地影响和对孩子地不当教育容易使大学生饮酒.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饮酒与性格类型地关系将大学生地性格类型分为内向型、普通型、外向型类,性格倾向性不同,其饮酒行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向型、普通型、外向型性格地学生饮酒率分别为、、,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地学生饮酒率都高于普通型性格地学生.这可能是内向型性格地学生比较孤独沉静、不善交际、沉思、严肃、含蓄、敏感、缺乏自信、自我批判,当需要关爱时希望得到家庭及外界地支持,这时如果处于离群状态,缺乏与外部环境交流地机会,易借酒消愁;而外向型地人性情不稳、脾气暴躁、喜怒多变、易于激动、对各种刺激较为敏感,因此,外向型地人遇到环境改变或精神刺激时可能容易饮酒.就饮酒行为来说,普通型性格地大学生发生得最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饮酒原因在饮酒原因中,社会交往地需要占,节日欢庆,父母家庭影响,解闷消愁,同学朋友影响,大众传媒,觉得刺激. 社会交往地需要占第一位,这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社会适应地主要阶段,开始学习接人待物,有强烈地社会交往需要相关;千百年来,酒与国人地日常生活和特殊节日就密不可分,这与我国酒文化有关,在一些欢庆地场合,如各种竞赛获奖、获得奖学金等活动,几乎是“无酒不成席”;父母和家庭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地饮酒行为,父母地言行、态度对子女地认知和行为起到了榜样地作用;一些大学生遇到不如意地事如失恋、考试不及格、受处分、家庭发生变故等,他们情绪不稳定、闷闷不乐,企图借酒消愁;在聚会场合,饮酒具有作乐助兴地作用,即使是一个不会饮酒地同学,在这样地场合也不得不妥协,否则就会被同学视为不给面子,不够朋友;大众传媒和觉得刺激对大学生饮酒行为也具有一定地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地原因.现在地学生们高兴喝酒,不高兴也喝酒,遇到开心地事,酒精很容易成为他们放纵自己地载体,烦恼地时候,可能就会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饮酒对健康影响地认识在饮酒地学生中,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地占,有害于健康,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无害无利地占,仅有少数地大学生认为饮酒有害于健康.大学生过度饮酒,有可能造成食欲下降、急性酒精性胃肠炎、酒精性心肌病、胰腺炎、吸入性肺炎、贫血等,即便是少量饮酒,日积月累,也有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因此,应提高大学生对饮酒危害健康地认识.地学生选择饮酒后睡觉,喝酒后吵闹,地大学生则会攻击别人,吵闹及攻击别人均易导致暴力事件和伤害地发生,在受试对象中,人曾因醉酒而受伤害或发生事故.醉酒后,精神高度亢奋、神志不清、身不由己、可能会使人变得野蛮、愚昧、粗暴,又能诱人为所欲为,稍微地刺激都可能导致惹是生非,人在此种失去理智地状态下可能做出一些莫名其妙、超出常规地破坏性动作.在大学,醉酒地人对周围地人进行破口谩骂、动手殴打、寻衅滋事、伤害他人或自己受伤甚至酒后身亡地事例也是屡见不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讨论调查发现,大学大学生饮酒率高,饮酒行为较为流行和普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饮酒行为尤其是过度饮酒行为在大学大学生中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另外,男生饮酒率、醉酒率以及与饮酒相关问题地发生率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是大学饮酒问题地高危群体,防范饮酒问题恶化要重点对男生饮酒行为进行防控和干预.此外,高年级学生地饮酒率高于低年级学生,启示学校相关部门治理饮酒问题要从低年级学生抓起,同时有效减少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饮酒行为地模仿.在饮酒对健康地影响这一选项中,还有部分学生对饮酒与健康关系地认识不到位,学校有必要开展这方面地专题教育.在对饮酒行为地认识中,同意和有一点同意饮酒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地学生占绝大部分,这可能是受到社会酒文化地影响,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己地专业知识和扩大自己地知识面,学习新知识,从跟本上提高自己地社会适应能力.在饮酒原因地选项中,社会交往地需要占第一位,一直以来,请人办事、交朋结友、谢恩等社会交往活动中饮酒较为常见,这也使得多数大学生认为饮酒是社会交往地需要.节日欢庆也是大学生饮酒地重要原因,现在地大学生庆祝节日地方式多种多样,很多时候都免不了约上几个人聚聚,而在聚会地场合饮酒也是很自然地事.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饮酒可以解闷消愁,这是一种不合理地情感宣泄方式,“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些学生应该学会一些合理科学地解闷消愁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饮酒后,有少部分学生会吵闹和攻击别人.这不仅可能会威胁自己地安全和健康,也有可能给他人带来危害,同时也会让家长担心和给家庭增加负担,并且也会影响到学校安定与和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结束语近年来,大学生饮酒问题日渐突出,学校本是纯净、学习知识地地方,如今却带进了不少社会上地风气.社会酒文化地泛滥,正慢慢熏染着大学校园里地莘莘学子.校园墙外地灯红酒绿、饭桌上地推杯换盏、迪吧歌舞厅里地醉生梦死,也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后地娱乐节目.喝酒已被大学生交往所推从,各种聚会如庆贺生日、考试结束、同学聚会、毕业聚会、谈恋爱、赚外快等都免不了喝酒,而在聚会上相互斗酒,甚至出现较为严重地醉酒现象,如胡言乱语、行为失常、打架、摔门、骂人等.在大学,大学生饮酒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学校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防止大学大学生饮酒问题继续恶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文献:[]姚捷,许娴,王茜,张克春,董玛霞,叶冬青.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刘桂珍,王海青,刘彩云.大学生饮酒情况和相关问题地调查[]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印爱平,张晓芳,贺尚荣,王博恺.大学生饮酒状况及相关因素地回归分析[]中国实用医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绍斌,范存欣.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动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韩骢,王凯,叶广俊.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行为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鄢长安.大学生酒依赖程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地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郝伟,杨德森,何鸣.我国饮酒现状、预测及对策[]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附:对大学大学生饮酒现状地问卷调查性别:年级:学院:亲爱地同学:您好!为撰写论文,本人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地匿名问卷调查,请您坦率真实地填写本份问卷,回答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您在此问卷上地所有作答本人将严格保密,并保证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不必有任何地顾虑和担心.真诚地感谢您配合,谢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单选) 您是否饮酒?滴酒不沾偶尔饮酒经常饮酒注:滴酒不沾者自第题开始以下所有选项均不用填写.(单选)您一般喝哪种酒?啤酒低度白酒中度白酒高度白酒无所谓.(请作答)您一学期大概喝几次酒?请选择(单选)您觉得现在应届大学生地就业形势如何.(单选)您一个月地生活费是多少?元以下(含元)元(含元)元以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单选)您觉得您地性格类型是外向型普通型(介于外向和内向之间)内向型.(单选)您大概一学期会醉几次酒?无醉酒经历次次次以上.(单选)您一般在哪种场合喝酒?家里宿舍饭店酒店其他.(单选)您喝酒地原因是?社会交往地需要节日欢庆消愁解闷觉得刺激父母和家庭影响同学影响大众传媒.(单选)您是否同意饮酒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地说法?同意有一点同意不同意.(单选)您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有害于健康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无害无利.(单选)您饮酒后通常?睡觉吵闹攻击别人其他.(单选)酒后是否曾发生事故或受伤?是否谢谢您地参与!。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摘要】现代社会中,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逐渐增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她们饮酒的原因。
社会文化影响、心理因素和个人经历等因素被认为是导致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原因。
社会的开放和媒体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高职女大学生对饮酒的接受度提高。
一些个人经历,如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也对她们的饮酒行为产生了影响。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高职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避免酗酒的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她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原因分析、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个人经历、调查、结论、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女性自主权的重视,高职女大学生群体逐渐崛起,但与此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也日益突出。
对于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的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其饮酒行为的特点和频率,还可以探讨其饮酒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的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高职女大学生健康、积极、阳光地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现状及其原因,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该群体饮酒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调查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普遍程度及频率,了解她们的饮酒习惯和行为特点。
分析影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影响、心理因素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的深层原因,并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生饮酒偏好调研报告
大学生饮酒偏好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饮酒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饮酒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还可能导致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饮酒的偏好和行为特点,并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本调研报告特对大学生饮酒偏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88.7%。
调研对象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饮酒频率、饮酒场所、酒类偏好和饮酒动机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饮酒频率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大学生的饮酒频率分布如下图所示:![饮酒频率分布图](饮酒频率分布图.png)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中饮酒频率最高的是偶尔饮酒(50%),其次是每周饮酒一次及以上(30%),仅有少部分大学生从不饮酒(20%)。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存在饮酒行为,饮酒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交活动。
对于大学生的饮酒场所,调查结果显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聚会:占比35%- 酒吧或夜总会:占比25%- 同学聚会:占比20%- 公共场所:占比15%- 其他:占比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在家庭聚会和酒吧夜总会等场所进行饮酒活动。
这反映出大学生饮酒行为关联较多的是社交关系,需要借助特定的场所进行。
3. 酒类偏好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酒类偏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啤酒:占比40%- 白酒:占比35%- 红酒:占比10%- 其他:占比1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喜欢饮用啤酒和白酒的比例最高,这可能与啤酒和白酒在价格上较为亲民以及易获得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动机如下排名:1. 放松心情2. 消遣娱乐3. 交际社交4. 缓解压力5. 尝试新酒品这些结果体现了大学生对饮酒的多种需求,包括情绪调节、社交交际以及对新事物的探索等。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大学生普遍存在饮酒行为,特别是偶尔饮酒者占比很高,应引起重视。
大学生饮酒情况论文
大学生饮酒情况论文第一篇:大学生饮酒情况论文大学生饮酒情况摘要:调查大学生饮酒情况等相关问题。
方法采用校内调查方法,对我校大学生饮酒情况的调查,主要调查大学生饮酒的动机,醉酒情况,饮酒的用量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酒文化;大学生;饮酒状况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由于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喝过酒。
由此,我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校内调查了很多同校的同学有关他们的饮酒状况。
其中在我调查的500个人中,经常性喝酒的有50个人,占比为百分之十。
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参加聚餐都称喝过酒。
有极少数同学酗酒成性。
可见,大学生饮酒情况还是很正常的。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吴琼湛欢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1期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制大学生不良饮酒行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某高校1165名学生。
结果:大学生最近一年饮酒率为57.9%,醉酒发生率为21.3%。
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145)、父亲饮酒态度赞同(OR=2.385)和同伴压力大(OR=1.174)是大学生醉酒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大学生饮酒行为普遍且较为严重,应加强大学饮酒行为引导与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醉酒;饮酒相关知识;同伴压力饮酒是一种普遍现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有近20亿的人饮酒。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显示,2016年有300多万人因有害使用酒精而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3%。
饮酒不当或者过度饮酒会对个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暴力、交通事故等)。
然而,大学生作为青少年晚期的特殊群体,饮酒行为较为普遍。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湖南省某高校在校学生,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学院1-3年级共32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为调查样本。
本研究共调查了1280名大学生,获得有效问卷1165份,有效回收率91.01%。
(二)调查方法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后,进入上课教室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并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
(三)调查内容(1)基本信息:采用自行编制问卷收集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月平均生活费用等。
(2)周围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父母亲饮酒态度、父母饮酒情况、同伴(朋友/同学)对饮酒的态度、同伴饮酒情况等。
(3)饮酒行为:饮酒指的是过去一年,至少有一次喝过1杯以上酒或酒精饮料(半瓶或者1罐啤酒,或者半两白酒,或者100ml葡萄酒/红酒/黄酒)。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摘要]本文选取大学生饮酒问题中当前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女大学生饮酒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造成女大学生饮酒问题的原因以及高职女大学生饮酒建议及过度饮酒预防策略,期望对解决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饮酒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原因;应对策略高职院校大学生饮酒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大学生中,有少数人会在酒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稳定,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起健康的饮酒观,形成健康的饮酒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饮酒问题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
其实,饮酒与性别之间并无太大关系。
据韩国学者赵圣基于2000年,针对韩国20所大学的共计365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约有96.8%的男生和95.9%的女生有饮酒经验。
近年来,我国国内女大学生饮酒现象日益增多,女生饮酒率上升已成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一项某学校进行的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男女饮酒率分别是86.78%、71.82%;男生饮酒频度高于女生,51.43%的男大学生和86.92%的女大学生每月饮酒1次或以下;43.18%的男大学生和13.08%的女大学生每月饮酒2~4次;饮酒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占67.65%;各类酒的消费比例中啤酒占85.29%;20.29%的大学生有过醉酒现象。
由此来看,大学生饮酒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女大学生饮酒问题也逐渐突出,亟待尽快解决。
2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原因分析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日益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受大学新环境影响,饮酒成为从众行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其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和对压力的抵抗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足。
学生更加渴望自由、无约束的生活方式。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饮酒原因分析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饮酒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原因,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饮酒现状分析饮酒率据统计,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大部分女生都会在聚会、夜店、KTV等场所喝酒。
研究表明,高职女大学生饮酒频率越高的女生,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程度越高,饮酒量也越大。
饮酒行为高职女大学生在饮酒行为上也存在一些特点。
其中,大部分女生饮酒都是在聚会等场合,而非日常生活中;另外,女生的饮酒量也比男生少,但却更易醉酒。
此外,部分女生会在喝醉的情况下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如短信轰炸、拨打无意义的电话、打牌等。
饮酒原因分析社交需求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原因是社交需求。
她们通过饮酒来放松自己,增强自信,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拓展人际关系圈,这也是她们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的心理需求。
压力释放高职女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饮酒成为她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饮酒可以使心情得到舒缓,增加快乐感。
突破桎梏部分女生选择饮酒是为了体验“疯狂”和突破自我束缚。
在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她们只能内心默默沉沦,饮酒成为她们宣泄情感和追求自由的一种手段。
总结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从饮酒率和饮酒行为上可以看出,女生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注。
从饮酒原因上来看,我们应该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给予她们更多的心理疏导,引导她们更加合理地释放自己的压力,避免因此而产生饮酒的习惯。
大学生喝酒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酒文化在我国逐渐普及,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难免受到饮酒风气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开展了此次大学生喝酒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本报告将从大学生饮酒的背景、现状、原因、危害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大学生饮酒背景1. 社交需求: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为了融入集体、展示自己,往往需要通过饮酒来增进彼此的感情。
2. 压力释放:面对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通过饮酒来释放压力,寻求短暂的放松。
3. 文化传承: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部分大学生受家庭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了饮酒的习惯。
三、大学生饮酒现状1. 饮酒人数:根据调查,我国大学生饮酒人数逐年上升,尤其是男生饮酒比例较高。
2. 饮酒频率:部分大学生几乎每天饮酒,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在饮酒后出现酒精依赖症状。
3. 饮酒场合:大学生饮酒主要发生在聚会、生日、节假日等社交场合。
四、大学生饮酒原因1. 心理因素: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理慰藉。
2.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大学生生理发育成熟,对酒精的耐受性增强。
3. 环境影响:饮酒文化在我国逐渐盛行,部分大学生受到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开始尝试饮酒。
五、大学生饮酒危害1. 身体健康:长期饮酒会导致肝脏、胃、心脏等多个器官受损,甚至引发疾病。
2. 心理健康:饮酒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问题。
3. 学业影响:饮酒会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
4. 人际关系:饮酒过量容易引发冲突,损害人际关系。
六、对策与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饮酒危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压力,避免通过饮酒来释放情绪。
3. 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禁止酒类销售,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4. 家庭引导: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酒行为,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喝酒的现象分析报告
大学生喝酒的现象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喝酒的现象逐渐增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校园内外,大学生喝酒的情况层出不穷,涉及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专业。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也给大学生的健康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喝酒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生活的开展。
本报告将对大学生喝酒的现象展开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学校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大学生喝酒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喝酒的普遍现象、影响大学生喝酒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喝酒的后果和问题。
结论部分将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大学生喝酒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同时展望未来大学生喝酒的发展趋势。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大学生喝酒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大学生喝酒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大学生喝酒的普遍现象、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后果和问题。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饮酒问题的关注,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酗酒对健康和学业的影响,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同时, 也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喝酒现象的分析,展望未来大学生饮酒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与建议。
2.正文2.1 大学生喝酒的普遍现象大学生喝酒的普遍现象部分的内容:大学生喝酒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喝酒已经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社交和娱乐活动中的常态。
据统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参与或尝试饮酒,而且喝酒的频率和量也不容忽视。
在校园内的各种聚会、社团活动以及校外的聚餐、聚会等场合,大学生们都有可能选择饮酒。
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调查报告(附调查表)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调查报告》课程实践教学论文(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陈业贵郭昱刘佳飞苗朔庙浩张喆添学生学号:20130304310064 20130304310067 20130304310072 2013030431007420130304310075 20130304310090 所在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年级专业:2013 级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专业任课教师:冯颖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10 日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调查报告(陈业贵郭昱刘佳飞苗朔庙浩张喆添,2013级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专业)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饮酒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日聚会、班级聚会、老乡聚会、毕业聚会等场合最为常见。
仅我个人在大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曾多次目睹同学之间相互斗酒,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醉酒现象。
大学生饮酒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乃至高校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我想对大学生饮酒原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饮酒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身心健康,安全长期以来,酒在社交、烹调、医疗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科学饮酒被视为是一种有益身体的行为。
但是,随着我国酿酒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合理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大学生消费群中同样较为突出。
现今大学生酗酒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调查对象:环植学院学生以及路人(尽可能使男生女生对半)调查结果:其中,有55.7%的男同学,44.3%的女同学;有26.9%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内向型,20.6认为自己是外向型,12%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中间型,还有14.7%的同学学认为自己不好说;在这些同学的的家庭中,15.3%的几乎都饮酒,少数几个饮酒的占到了68.9%,14.4%的同学家中没有饮酒者,有1.4%的同学不太清楚;这些同学中有58.7%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饮酒,29.5%的是因为节日欢庆,9.5%的为了解闷消愁,2.3%的是为了刺激;66.9%的认为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有23.5%的认为喝酒有害于健康;有一半的同学认为因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另一半则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过将近90%的同学认为依旧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研究(二)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分析——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郭美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2008091120[摘要]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校园里不准经营烈性酒,学生守则里也有严禁酗酒的规定。
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在校外饮酒甚至喝得晕头转向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饮酒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甚至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严重的酗酒风气对纯净校园文化的侵蚀更加让人焦虑,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原因。
本文立足高校,以玉溪师范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饮酒行为及原因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访问。
通过分析,得出了玉溪师范学院学生饮酒率较高及学生饮酒行为不容忽视的结论,以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酒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合理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大学生消费群中同样突出。
目前,在校大学生饮酒者为数不少,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少数人酒后容易做出不理智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处于社会行为建立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形成健康的饮酒方式,将影响到其成年的健康与否,对社会、家庭及学校稳定产生较大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玉溪师院222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饮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玉溪师院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饮酒干预办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一、玉溪师院学生典型饮酒事件及常见醉酒表现1、2018年10月3日的一个夜晚,我校政法学院几个男生在一个烧烤店里饮酒,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双方先是吵闹,后来动手厮打,混乱中我校学生竟将打破的啤酒瓶刺向一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因失血过多抢救不及时而毙命。
事后,当事人学生追悔莫及,悔恨当初被酒精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但醉酒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当事人学生难逃法律的制裁。
一时的冲动与糊涂,给两个原本和谐温暖的家庭带来了多大的悲伤和灾难!2、2018年8月,我校一个班的十几个同学搞聚会,在外喝多了酒往学校赶,刚回到学校门口就有几个人躺了下来,瘫睡在学校门口,嘴里还唠唠叨叨。
大学生饮酒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精品作文
大学生饮酒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一、大学生饮酒现状(一)饮酒的频率在参与调查的100份问卷里,滴酒不沾者占10.7%,经常饮酒者占1%,88%的同学偶尔饮酒。
其中,男生的饮酒率高达94%,女生的饮酒率则为76%。
在饮酒的种类当中,以啤酒等低度酒类为主,占总体的80%。
被调查的100个人中,大部分(48%)一学期会喝酒3-5次,20%的人6次以上,其余均为不饮酒或者每学期1-2次。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我校普遍饮酒率较高,以偶尔饮酒和低度酒为趋势,但多数饮酒者的频率较低,同时,女生的饮酒频率明显低于男生:60%的女生饮酒频率为每学期1-2次;男生集中在每学期3-5次,并有22%的人6次以上。
(二)饮酒观念酒在我国流传已久,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酒逢知己千杯少”、“无酒不成席”、“酒杯一端,事情好办”等人们口口相传的饮酒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认为饮酒是一种社会文化习俗的人占60%,30.7%的人选择有一点同意,只有9.3%的人认为饮酒不是一种社会文化习俗。
同时,对于饮酒是一种社会适应的需要观点,52%的人选择同意,41.3的人选择有一点同意,6.6%的人选择不同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同意或者有一点同意饮酒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只有14.7%的选择不同意。
在对饮酒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上,男女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
男生同意此观点的占56%,而女生只占36%。
对于饮酒的危害学生并非一无所知,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对酒的知识所知甚少。
14.7%的同学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18.7%的认为适度饮酒才有利于健康,52%的人选择饮酒有害于健康。
二、大学生饮酒的影响因素(一)家庭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人的成长发展阶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也因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
杨娇、滕英等人的《青少年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一文中指出:“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还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饮酒行为。
我校学生饮酒现状的调查柳施施
我校学生饮酒现状的调查柳施施金洁许瑶琳吴郑浩卢倩杨台州学院浙江省台州市 317000摘要大学生饮酒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对饮酒现状的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便成为高校备受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我校学生饮酒的基本现状、影响饮酒的因素、学生饮酒的具体情况、饮酒的程度、对饮酒知识的了解程度、学生饮酒的态度和建议等六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台州学院大学生饮酒的情况,并且从学校、学生、家庭三方面联合入手为改进我校饮酒现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现状建议1引言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
我组学员专门对我校大学生饮酒的现状进行调查,但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大学生饮酒情况基本乐观,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校学生社交活动较为频繁,如KTV,聚餐等,在这些场合下饮酒就不可避免.以致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其中不合理的饮酒行为严重影响校园风气甚至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究其原因,大学生不同的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导致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次调查中,对问卷调查里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准确地了解到大学生饮酒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地剖析,同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意见和改进措施。
本课题组成员对大学生饮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确立了以下几点研究目标:第一,全面了解和分析我校大学生的饮酒现状;第二,探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同学在饮酒情况上的区别及其原因;第三,提高组员的信息整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让组员学会如何做调研活动,为以后的教师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以上几个目标,我们对此课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讨论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
2.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以台州学院临海第二校区同学为对象,按学院、年级、性别、籍贯等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我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抽取了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思政部等9个二级学院。
大学生喝酒调查报告
大学生喝酒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酒精饮料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娱乐方式,对大学生群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过量饮酒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和社交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大学生对酒精饮料的消费情况以及相关问题,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大学生喝酒调查。
问卷包括了个人信息、饮酒频率与场合、饮酒目的、饮酒量、喝醉次数、对喝酒认知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达到400份,回收率为80%。
数据汇总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调查结果饮酒频率与场合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有过饮酒经历,其中近半数的受访者每周都会饮酒。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交场合下饮酒,如聚会、夜店等。
只有少数人在家中独自饮酒。
饮酒目的大学生喝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交和放松。
60%的受访者表示饮酒是为了增加娱乐性和社交能力。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喝酒是为了缓解压力和抑制情绪。
饮酒量和喝醉次数约30%的调查对象称他们每次饮酒的数量超过5杯(每杯约为100毫升),而10%的受访者声称每次饮酒的数量甚至超过10杯。
此外,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承认他们曾经因饮酒而大醉过。
对喝酒认知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饮酒带来的风险和健康问题认识不足。
只有40%的受访者认为过量饮酒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25%的人即使在酒精过量摄入的情况下也不会停止饮酒。
此外,其中一部分受访者还表示,他们在校期间从未接受过关于酒精和嗜酒行为的相关教育和培训。
这可能是大学生对酒精消费缺乏正确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普遍存在饮酒行为,饮酒频率较高。
2. 社交和放松是大学生主要的喝酒目的。
3. 大部分大学生对喝酒的认知不足,缺乏对饮酒风险的关注。
以此为基础,我们给出以下建议:1. 加强大学生对饮酒行为风险和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饮酒认知。
关于酗酒的调查报告
关于酗酒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酗酒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酗酒的关于大学生酗酒的调查报告一、引言(一)研究背景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而酗酒被定义为:一次喝 5 瓶或 5 瓶以上啤酒,或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高于 0.08。
由于大量酒精会杀死大脑神经细胞,长此以往,会导致记忆力减退。
还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情况严重者必须进行肝脏移植才能保全性命。
它不但危害着身心健康,而且还向着向着未成年人蔓延,产生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
进来屡屡听到世界各国的大学生酗酒后酿成悲剧的消息,使我觉得有必要做一次调查来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
(二)研究内容酗酒的原因、危害及其解决方法1、问卷设计为了学术研究,了解酗酒的最新的发展趋势。
从性别,年龄,酗酒的量和频率等方面设计了这项问卷调查。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包括现在酗酒的,以前酗酒现在戒掉的,不酗酒的种种。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
问卷主要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也通过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
(3)研究方法。
当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对每一题目的每一选项进行统计,让后对每一题目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关于酗酒的概述关于酗酒的概述酗酒对于百分之九十的人来说,喝酒是首要的一种社交方式,是各种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但对于各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就有所要求,像在大学里按校纪校规就不允许喝酒,更不能酗酒,因为饮酒过量会使自己的神经受到麻痹,有时还会使自己的理智大量丧失。
会造成一些想象不到的危害。
在世界各地都有大学生因为酗酒,在福建某学院发生的大学生酗酒后把同学打成植物人被判缓刑赔偿,湖北师范30 多名大学生酗酒入院3 人重度中毒,而在美国酗酒无度:美国每年1400 名大学生死于非命,,事实证明,酗酒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简直是灾难性的,而且这种灾难性的危害不仅仅发生在酗酒者本人身上,而且还会波及周围的人甚至整个社会,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为了周围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家都应深深牢记酗酒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分析——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郭美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2008091120[摘要]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校园里不准经营烈性酒,学生守则里也有严禁酗酒的规定。
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在校外饮酒甚至喝得晕头转向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饮酒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甚至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严重的酗酒风气对纯净校园文化的侵蚀更加让人焦虑,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原因。
本文立足高校,以玉溪师范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饮酒行为及原因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访问。
通过分析,得出了玉溪师范学院学生饮酒率较高及学生饮酒行为不容忽视的结论,以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饮酒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酒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不合理饮酒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大学生消费群中同样突出。
目前,在校大学生饮酒者为数不少,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少数人酒后容易做出不理智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处于社会行为建立期的大学生能否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形成健康的饮酒方式,将影响到其成年的健康与否,对社会、家庭及学校稳定产生较大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玉溪师院222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饮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玉溪师院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饮酒干预办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一、玉溪师院学生典型饮酒事件及常见醉酒表现1、2018年10月3日的一个夜晚,我校政法学院几个男生在一个烧烤店里饮酒,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双方先是吵闹,后来动手厮打,混乱中我校学生竟将打破的啤酒瓶刺向一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因失血过多抢救不及时而毙命。
事后,当事人学生追悔莫及,悔恨当初被酒精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但醉酒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当事人学生难逃法律的制裁。
一时的冲动与糊涂,给两个原本和谐温暖的家庭带来了多大的悲伤和灾难!2、2018年8月,我校一个班的十几个同学搞聚会,在外喝多了酒往学校赶,刚回到学校门口就有几个人躺了下来,瘫睡在学校门口,嘴里还唠唠叨叨。
学校门卫觉得不对劲,便走上前去查看,发现其中一人全身冰冷,两眼紧闭,一动不动。
不用多想,门卫迅速将醉酒学生送到校医室,幸亏抢救及时,不然一个年轻的生命又将因过度饮酒而葬送。
3、我平时校外做一些兼职的促销工作。
一天傍晚,我随一公司的几个人前往饭店吃饭,我们刚一坐下来就听见来自旁边桌的划拳声、欢笑声、掌声等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传遍饭店的每个角落。
这桌人年龄很接近,有男有女,其中的几个人我认得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似乎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感受,不顾在他们每次声音最大时很多双眼睛在齐刷刷地看着他们,不顾偶尔有人对他们嗤之以鼻,也不顾店老板从他们旁边走过时脸上流露的尴尬。
他们只自顾自地玩乐,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和自己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我们一行人中有人向我问道:“这是你们学校的学生吧?”很明显,这群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使人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学生身份,而在饮酒这样的场合看到大一点的学生,人们又容易将之和玉溪师院联系在一起。
玉溪师院学生在诸如酒吧、饭店、KTV等场合饮酒,早也见怪不怪,甚至看到一些学生酒后失态影响个人形象和学校声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4、在我差不多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偶尔会看到一些喝了酒而失态的大学生。
有的面红耳赤,满嘴胡言乱语;有的走路歪歪斜斜,无精打采;有的精神亢奋,见了不顺眼的人就破口大骂;有的糊里糊涂,见了漂亮女生就说脏话;有的半夜打电话给女学生,没完没了;有的深夜归宿,用力敲门,大吵大闹,与宿舍管理员纠缠不休;有的夜不归宿,在外惹是生非;有的女生酒后失态,投怀送抱;有的男生醉酒举止粗鲁,动手动脚……大学生醉酒后千姿百态,各种各样。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1、调查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玉溪师院在校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和访问,对调查对象所在班级或宿舍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匿名填写,填好后当场收回。
共发放问卷222份,我校37个专业,每个专业发放6份,向男生发放82份,向女生发放140份,符合我校男女生性别比率结构。
共收回有效问卷205份,男生有效问卷77份,女生有效问卷129份,其中向大一学生发放54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向大二学生发放54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向大三发放53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向大四学生发放61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
问卷的制定参考有关文献及政策法规,并深入到同学中去,在同学无意中进行个别交谈,了解其本人及同学或同乡的饮酒情况,事后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内容问卷及访问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个人情况、饮酒种类、饮酒次数、醉酒次数、家庭经济条件、饮酒者性格类型、饮酒场合、饮酒原因、对饮酒行为的看法及酒后反应等。
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及填写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并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调查问卷的结构及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
三、我校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原因分析1、饮酒率在205份有效问卷中,有170名大学生饮酒者,其中男生69人,女生101人,被调查大学生的总饮酒率为82.92%,男生饮酒率为89.61%,女生饮酒率为78.29%,男生饮酒率明显高于女生。
通过调查分析,我校大学生总体饮酒率较高,说明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流行和普遍。
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其原因可能与男女生的生理差异、生活方式和酒文化传统有关。
在生理差异方面,男生体质较强,身体更加能够承受来自酒精的刺激;在生活方式上,男生往往把饮酒作为交友和社会交往的主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对女性饮酒行为的不赞成远高于男性,以及来自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压力,导致女性饮酒行为不及男性普遍。
2、饮酒种类、次数及醉酒率在170名饮酒者中,啤酒是首选饮料的有121人,占71.17%,每学期饮酒次数≥3次的有73人,占42.94%,曾经醉酒的76人,醉酒率为44.70%,男生52.17%,女生39.60%。
分析研究结果,虽然我校大学生饮酒率较高,饮酒行为普遍,但多为偶尔和轻度饮酒,这与我国的酒精消费向啤酒、低度酒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
和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一样,男生醉酒率也高于女生,这与男女生的生理差异、生活方式喝酒文化传统同样具有关系。
就酒文化传统来讲,女性在社交场合下大量或过度饮酒有失大雅,因此,女性饮酒率及与饮酒有关的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男性。
3、不同年级学生饮酒状况在受试对象中,大一学生饮酒率为61.34%,大二学生为77.16%,大三学生为84.34%,大四学生为92.57%,高年级学生饮酒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目前饮酒率随年级逐步上升。
在大学里,有一种叫做“逢二必乱”的说法,说的是大部分大学生从大二开始就会渐渐“乱”起来,大二的学生渐渐熟悉周围你的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受社会和学校不良风气的影响,攀比成风、争风吃醋、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等,同时来自家庭和父母的约束减少,大二学生在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也是大学生饮酒率从大二开始逐步上升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越是刚进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越不易发生饮酒危险性行为,对饮酒行为干预得越早,可能收到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4、饮酒与家庭经济条件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饮酒率较高,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含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学生饮酒率明显高于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含500元)的大学生。
月生活费500元以下的大学生饮酒率仅为68.46%,月生活费500-1000元的大学生饮酒率达90.36%,月生活费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饮酒率为86.49%。
家庭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接触酒的机会就更多,用于支出饮酒的费用就更高,但家庭经济条件并非影响饮酒行为的关键因素。
此外,一些家庭中家长本来就是爱好饮酒的人,每天或经常饮酒已成为一种习惯,酒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些家长甚至鼓励孩子喝酒,认为饮酒能表现大学生的风度和气概。
这样,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对孩子的不当教育容易使大学生饮酒。
5、饮酒与性格类型的关系将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分为内向型、普通型、外向型3类,性格倾向性不同,其饮酒行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内向型、普通型、外向型性格的学生饮酒率分别为89.59%、75.23%、86.43%,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学生饮酒率都高于普通型性格的学生。
这可能是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比较孤独沉静、不善交际、沉思、严肃、含蓄、敏感、缺乏自信、自我批判,当需要关爱时希望得到家庭及外界的支持,这时如果处于离群状态,缺乏与外部环境交流的机会,易借酒消愁;而外向型的人性情不稳、脾气暴躁、喜怒多变、易于激动、对各种刺激较为敏感,因此,外向型的人遇到环境改变或精神刺激时可能容易饮酒。
就饮酒行为来说,普通型性格的大学生发生得最少。
6、饮酒原因在饮酒原因中,社会交往的需要占49.06%,节日欢庆28.12%,父母家庭影响5.57%,解闷消愁10.39%,同学朋友影响 3.43%,大众传媒2.27%,觉得刺激1.16%。
社会交往的需要占第一位,这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社会适应的主要阶段,开始学习接人待物,有强烈的社会交往需要相关;千百年来,酒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特殊节日就密不可分,这与我国酒文化有关,在一些欢庆的场合,如各种竞赛获奖、获得奖学金等活动,几乎是“无酒不成席”;父母和家庭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饮酒行为,父母的言行、态度对子女的认知和行为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一些大学生遇到不如意的事如失恋、考试不及格、受处分、家庭发生变故等,他们情绪不稳定、闷闷不乐,企图借酒消愁;在聚会场合,饮酒具有作乐助兴的作用,即使是一个不会饮酒的同学,在这样的场合也不得不妥协,否则就会被同学视为不给面子,不够朋友;大众传媒和觉得刺激对大学生饮酒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们高兴喝酒,不高兴也喝酒,遇到开心的事,酒精很容易成为他们放纵自己的载体,烦恼的时候,可能就会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7、对饮酒行为的认识同意饮酒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占18.97%,有一点同意65.58%,不同意15.14%。
结果显示,同意和有一点同意饮酒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饮酒者占绝大多数,仅三成多的大学生饮酒者持否定态度,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饮酒行为。
8、饮酒对健康影响的认识在饮酒的学生中,认为饮酒有利于健康的占 5.47%,有害于健康25.75%,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62.03,无害无利的占6.75%,仅有少数的大学生认为饮酒有害于健康。
大学生过度饮酒,有可能造成食欲下降、急性酒精性胃肠炎、酒精性心肌病、胰腺炎、吸入性肺炎、贫血等,即便是少量饮酒,日积月累,也有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