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汇总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05a6047cd184254b353518.png)
类 肽 的总称 。
肽 ( n oeosBo g a A tePp d ) 现分 E dgnu io cl cv ete , l i i i 述 如下 。
11 外 源性生 物活性 肽 . 天然 的外源 性 生 物活 性 肽 主要 是 由食 物 中
除了天然的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外 , 人们还通 过化 学合成 的方 法合 成 了一些 外 源 性 生物 活 性 肽。这些生物活性肽 已经或正在被用于临床医 学, 为防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的各种疾病、 攻克
的蛋 白质酶解产生。许多研究报道已经证实 , 蛋 白质的酶解液中存在许多生物活性肽 , 如糖巨肽 ( l o ar et e, Gy m e pp d 简称 G P 是牛乳 K c o i M ), 一酪 蛋白的凝乳酶水解产物 , 4 由6 个氨基酸组成 , 它 可抑制流感病毒血凝反应 , 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 殖 , 导信号 通过 刺激或 抑制生 长激素 释放抑制 诱 因子 、 胃泌素和胰泌索等消化调节肽分泌的方式
Ke o d bo ciep pie ;a sr igmea oim ; n fc r to s y W r s: ia t e t s b obn tb l v d s ma ua t eme d u h
1 生物 活性肽 的来源 生 物活性 肽 的种 类 繁 多 , 来源 较 为 广 泛 , 一
们的来源、 种类、 功能、 代谢、 制备方法等 , 为后续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 关键 词 : 生生物 活性肽 ; 收机制 ; 吸 制备 方法
The Re e r h o r s fBia tv p i e s a c Pr g e s o o ci e Pe td
Z u Xio o g S e a gin h a n h nC n l g d a Ab t a t ia t e p p i e i e e a p elt n o i e e tkn s o e t e ih a e sr c :B o ci e t sa g n r l p l i fd f r n i d fp p i swhc l v d a ao d c mp s d b 0 a n cd i i e e tc mp s o n a k mo e i r t i .T e e mo t o o e y 2 mi o a i s w t d f r n o o i n a d r n d p oen h f i t n hya s l c mpi ae o o n swi l f n t n o l t d c mp u d t mu t u ci .An e l ep p i e i a t u a h s lgc l c h i o d t ya e t e t sw t p r c lrp y i o ia h h d h i o f n t n .S me c a a tr t so ia t ep p i e e d s u s d i i a e ,i cu i g t e o - u c i s o h r ce i i f o c i c t sa i s e t sp p r n l d n r o sc b v d l c nh h ii gn,k n n u cin,a s r i g me b l m n n f cu e me o s h sa t l h e — id a dfn t o b o b n t oi a d ma u a t r t d .T i ri e i t e t o a s h c s h r t a a e n o e f r e td . e i lb s me t rt u t rsu y c f h h
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82f6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1.png)
·综述·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康丽花,欧阳晓晖,苏秀兰(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摘要:作为天然多肽类物质之一,生物活性肽目前倍受各行各业的专家等科研人员的关注。
研究发现众多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的抗癌机制并不相同,包括诱导凋亡、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干细胞、抗增殖、抗氧化等等。
本文将详细叙述近几年研究发现的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血管生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ESEARCH PROGRESS OF B I OACT I VE PEPT I DES ANT I CANCER FUNCT I ON AND I TS MECHAN I SM OF ACT I ONInn er Mo ng o lia Me d i c al U ni vers ity Ho hh o t C hinaAbs tr ac tKey wo r ds1 概述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癌症仍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虽然关于癌症治疗的一些方法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疗效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传统的放化疗伴有一些无法克服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致癌细胞出现多重耐药性使得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更差另外增加剂量其毒副作用更加明显所以研发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低毒性的抗癌药物成为热点目前关于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日益引起关注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天然存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者简介:康丽花女内蒙古医科大学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苏秀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于动物植物等生物体内的具有多种特殊生理功能的多肽类物质目前我们主要通过酶解法制备并通过色谱超滤等方法来分离纯化生物活性肽再通过质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活性肽多种多样其生理功能也各不相同而且其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调节体系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此外研究表明生物活性肽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抗高血压抑制血栓形成抗癌等功能生物活性肽不仅具有抗癌活性而且具有低毒性弥补了传统放化疗药物的不足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是开发新型的低毒性抗癌药物的新策略另外由于生物活性肽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化疗和小分子靶向治疗相比生物活性肽毒性小而且具有靶向性作用因此生物活性肽有望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新型辅助药物增强化疗的疗效并减少其毒副作用不同的生物活性肽抗癌作用机制不同包括诱导凋亡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干细胞抗增殖抗氧化等等本文对具有其中一些抗癌作用机制的相关生物活性多肽进行详细的叙述2 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机制抗癌的生物活性肽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生理性死亡方式通过各种凋亡信号激活并降解其特异性底物从而使得细胞凋亡生物体的正常发育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有关而抗凋亡基因过度表达或促凋亡基因受抑制将使正常细胞凋亡不足导致细胞的过度生长甚至发生癌变目前研究较多的凋亡相关基因是家族该家族可分为促凋亡蛋白家族包括和等和抗凋亡蛋白家族包括和等抗癌活性肽是苏秀兰等用人胃癌细胞免疫山羊从其脏器中分离获得该方法已获得发明专利等人研究发现抗癌生物活性肽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等通过有关和顺铂联合治疗荷人胃癌裸鼠模型的研究发现和顺铂联合治疗能抑制并通过和免疫组化法证实联合治疗能诱导蛋白和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蛋白和表达增强这表明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等研究发现多糖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岩藻多糖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上调并下调和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增强抑制其生长年等从骨螺科的红螺亚科中提取的溴化吲哚衍生物能诱导结肠直肠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上调和同样也是在年等从芦笋嫩枝中提取了一种甲醇提取物并证实其能诱导人类结肠癌细胞和转移细胞凋亡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死亡受体从而导致和激活从而使得癌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从茜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大叶茜草素能够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其本身具有的细胞毒性相关该毒性诱导线粒体凋亡从而使得癌细胞凋亡等通过质谱分析法发现光敏钉肽能够鉴定并描述家族相互作用位点家族是凋亡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点通过研究的稳定α螺旋结构域并以家族的相互作用位点为靶向能够改变细胞的凋亡程序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3 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机制抗癌的生物活性肽细胞周期调控依赖于以下物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其中出现在期主要存在于期分为分为两组一组为家族包括和另一组为蛋白包括和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部位就是其检测点不同的调节因子作用于不同的检测点上述各种调节因子的异常表达都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异常甚至发生癌变例如的过表达的异常表达如的突变基因失活等等等通过研究对人类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证明了的抗癌特性可通过调节一些相关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细胞周期蛋白和的基因表达来实现能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并显著增加和的表达并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检测点期来控制细胞增殖等研究发现岩藻多糖也能通过诱导检测点阻滞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另外发现用岩藻多糖处理过的癌细胞中和表达下调进一步证明了岩藻多糖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来抗癌等从骨螺科的红螺亚科中提取的溴化吲哚衍生物也能诱导结肠直肠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该提取物能使细胞周期阻滞在等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证明了用处理后两种肿瘤抑制基因即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和抑制生长并诱导损伤的α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从而高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基因外显子α编码区域相互作用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等研究发现一个从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提取的能有效地抑制内皮细胞的形态和运动并在活体内有抗血管生成的特性能使诱导的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减弱最近等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在离体状态下结合癌细胞的一种明胶酶抑制多肽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物它能以肿瘤的脉管系统为靶向在术前和邻近手术时使用靶向治疗肿瘤很有效另外研究还证实了抗明胶酶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小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5 通过其他方式抗癌的生物活性肽生长4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抗癌的生物活性肽世纪年代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血管的生长密切相关当肿瘤生长到时如果没有血管为其提供营养肿瘤细胞将无法继续生长另外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正负调节因子如血管生长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凝血栓蛋白血管抑素生长抑素和金属蛋白溶解酶等等的表达相关正常组织的血管正负调节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肿瘤组织中血管正调节因子过表达负调节因子受抑制血管呈过度增生状态这就为肿瘤的持续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等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病人的血小板中和表达增加因肿瘤生长时需氧量增加而这种缺氧状态恰恰能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正调节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最近以血管生成为靶向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治疗癌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等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的混合物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离体状态该多激酶抑制剂能够引起结肠癌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乙酸肝素蛋白聚糖结合肽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的发生与的氧化损伤有关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位于线粒体内的主要抗氧化酶等研究发现一个脂蛋白类似肽能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等研究发现了源于抗凋亡蛋白的末端区域的一种融合肽是一种能够特定地诱导癌细胞坏死的裂解肽诱导的细胞凋亡与半胱天冬酶和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不相关能使癌细胞迅速失去质膜的完整性能快速诱导等离子膜断裂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在最近的研究中等研究发现残基两亲性α螺旋酰胺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而且其螺旋度对其生物活性来说至关重要研究证实可通过氨基酸替代的方法调节多肽的螺旋度增加抗活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因此改善该多肽的特异性从而使其更加有效地治疗癌症等研究发现抗癌活性肽通过抑制胃癌干细胞的增殖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加速衍生细胞的时间依赖性凋亡从而诱导癌细胞坏死发挥其抗癌作用等从抗菌肽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十一氨基酸多肽类似物并通过对其序列进行修改获得抗菌活性最强的然后从中提取出四种十一氨基酸多肽和它们均具有抗癌活性和抗菌活性其中肽的抗癌活性最强且溶血活性最低并证实了破坏细胞膜是这些抗菌肽的杀伤性机制之一等从魁蚶中提取出一种新型抗癌多肽通过氨基酸分析得知富含和通过质谱法对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α螺旋α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离体细胞毒性试验表明具有强烈的选择性的抗癌活性其对和细胞系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正在研究中等研究发现一种抗菌肽具有抗癌活性其作用机制是当进入细胞内后定位到线粒体并降低线粒体的电势结果导致线粒体肿胀破裂使得细胞内水平降低从而导致细胞坏死总之不同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机制不同有些生物活性肽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抗癌而有些生物活性肽的抗癌机制还未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此外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加工来增强或减弱生物活性肽的活性使其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从而研发出更高效更特异的抗癌生物活性肽等通过研究依赖性生物活性肽的活性证明了通过改变溶菌肽的组氨酸含量来改变其值从而改变溶菌肽的细胞杀伤力和细胞毒性等通过研究相思子凝集素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肽的抗癌活性证明了其抗癌活性有赖于其阴离子片段这也表明活性肽的化学结构对其活性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研究生物活性肽结构及其功能来研发更具抗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渴望发现对肿瘤细胞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弱的新型抗肿瘤活性肽6 展望寻找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低毒性的抗癌药物是目前攻克癌症的最大挑战目前关于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十分丰富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分离提纯出能为临床所用的生物活性肽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不同其对各种疾病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也不同所以进一步的研究生物活性肽的抗癌作用机制并确定其特异性治疗的疾病也至关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不同的制备分离纯化鉴定生物活性肽的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我们将能更高效地研究生物活性肽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随着我们对生物活性肽作用机制的认识我们将能够研发出专一高效地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肽用于临床预防与治疗肿瘤参考文献C A C an cer J C lin61C u rr Pha r m Des16C an cer C h e m o th er Pha r ma co l66C e ll De athD i s 5O n co l o gy R epor t s23C hin J L a bD iagn14C e ll & Bi osc i e n ce 4JH ua z h o ng U ni v S c i T ec hn o l o g Me d S c i34ma r in e d r ug s11Int er nati o nal J o u r nal o f O n co l o gy43Bi oc h e m Bi op hy sR es Co mmun450En z ym o l544 Path o l226 Me th o d sJInt er nati o nal J o u r nal o f C an cer130C e ll De ath andD i se a se 4Bi o lA nn Su r g175 Tum o u rS c i e n ces13‐Int er nati o nal J o u r nal o f Mo l ec ula rNatl C an cer In s t82A ngi o g e n es i s15Nut r iti o n J o u r nal10P Lo S O n e 5 C e llula r Bi oc h e mi s t r y115Pha r ma c al R ese a rc h35M a r in e Dr ug s11ves tigati o n90J o u r nal o fArc h i ves o fL a bor at or y In-S c i e n ces69 C e llula r and Mo l ec ula r L if eP ep tid es30A nti c an cer R ese a rc h31En v i ro n T o xi co l Pha r ma co l 38(责任编辑:程立新)。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7999ad915f804d2a16c144.png)
二、活性肽类的构效关系
2.1 抗氧化肽
人体正常代谢中会不断的产生氧自由基,但是一般体 内处于不断产生,不断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过量自由 基能对许多生物大分子,比如DNA、蛋白质、脂肪 酸产生破环作用,造成其相关结构和细胞功能的损伤。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已发现近百种疾病都与自由基有 关,尤其是退化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白 内障、辐射损伤、烧伤、衰老、关节炎、肺病、肾病 与肝病等
食物蛋白中特定氨基酸成分可能会影响血浆胆固 醇的水平。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和鱼类蛋白中较 低含量的(蛋氨酸)Met—Gly(甘氨酸)和(赖 氨酸)Lys—Arg(精氨酸)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 作用,而牛酪蛋白可能由于Met—Gly和Lys—Arg 含量较高,使血浆胆固醇水平提高。
此外,Pro残基是一个关键的组成成分,大豆球 蛋白水解物具有显著的降甘油三酯作用。已鉴定 的短肽都包括p。
含组氨酸的肽可作为金属离子鳌合剂、活性氧淬 灭剂和氢自由基清除剂而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 能
疏水性亲水性的影响
含有疏水性氨基酸的肽链通过与氧结合或抑制脂 质中氢的释放,延缓氧化反映,起到抗氧化的作 用。另外疏水性氨基酸能够促进多肽和生物体内 脂质结合,增强多肽的抗氧化活性
肽链结构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含组氨酸的Pro—His—His序列具有较强的抗 氧化性。然而人工合成的含有组氨酸的短肽单独存在时并 不具有抗氧化的活性,因此,抗氧化肽所具有的抗氧化活 性是所有肽协同作用的结果。上述研究表明肽链及肽的特 定结构对肽的抗氧化能力起关键作用。与游离氨基酸相 比.组合肽的结构对其抗氧化性既可以产生增效作用又可 以产生对抗效应。抗氧化肽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还有 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2 抗高血压活性肽(ACEIP)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_李勇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_李勇](https://img.taocdn.com/s3/m/97cd3f5ac850ad02de804179.png)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李 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100083)摘 要 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其吸收机制优于游离氨基酸,且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和改善食品感官效应。
海洋生物活性肽资源丰富,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肽,生物活性肽,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收稿日期:2006-01-031 肽和生物活性肽基本概念肽(peptides )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
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
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 -tional peptide )。
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
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m L 的多肽用60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
而且生物体可依据生理状态来合成和降解活性肽,因此,具有调节功能的活性肽的半衰期均很短。
生物活性肽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3175221915f804d2b16c1db.png)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卷第 1 期
生物活性肽药理活性 的研 究进展
张 叶 雷 虹 ( 河套大葶医 基础 学院 教研室 巴 淖尔 050 彦 1 0 0)
摘要 : 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 随现代 文明而来的各种 富裕病如 高血 压、 随 伴 高血脂、 肥胖病、 癌症等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关注 , 人 们的消费观念 已从单纯的吃饱吃好 向防病 治病方 向转变。生物活性肽 来源很广 , 目前 已经成为世 界范围 内研究的热点。大量研 究 已 明, 表 生物活性肽具有 多种 药理 活性 , 如神经、 激素和免 疫调 节、 抗血栓 、 高血压、 抗 抗胆 固醇、 细菌病毒、 抗 抗癌作用等 , 是
c n u t n ie s h s b e h n e h s a s o s mp o d a a e n c a g d t e e d y .Th y d d n t s t f d wi a i g g ut n u l n y b t s r d t u s i fr i e i o a i e t e t l t o sy o l u t t o p ru t o s i h n o ae
a t y et n ie n ih lse o ,a t a tr n n ii s s n n c n e f c s h s a t l e iws t e rs ac r ge s o n i p r s ,a t oe tr l n i e e i a d a t r e ,a d a t a c r e e t h e v c b a vu i .T i r ce r ve h e e rh p o r s f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 s a c r g e s o o c v p d a m a o o ia t i e Re e r h P o r s fBi a t e Pe t ePh r c l g c lAc v t i i i y Ab t a t Wi h mp o e n fp o l S l i g sa d r s r c : t t e i r v me to e pe’ i n t n ad,a d a c mp n e t d r i i z t n v r u i d o c n s h v n c o a id wi mo e n c vl ai a o s kn f r h ma ’ h i o i i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571c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6.png)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引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疾病的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它们的研究与应用在免疫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多肽是指由氨基酸构成的短链多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首先,生物活性多肽在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免疫调节剂,它们能够调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抗原特异性应答。
例如,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能够促进抗原递呈细胞活化,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此外,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应答的持续性和强度。
其次,生物活性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抑制等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前景: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尤其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生物活性多肽可以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抑制T细胞免疫耐受的药物,可以解除肿瘤细胞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来逃避免疫清除的防御机制。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生物活性多肽通过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抑制肿瘤生长,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应用于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治疗需要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反应来达到这一目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则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达到这一目的。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a6f0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9.png)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由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功能。
它们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并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
近年来,对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和化学合成,成功合成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肽段,包括抗菌肽、神经肽、免疫调节肽等。
这些肽段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的工具。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新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如血管生成肽、神经源性炎症调节肽等。
这些肽段能够促进血管生成、神经再生和创伤修复,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生物活性肽进行改造和优化,获得了具有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的肽药物。
例如,利用融合蛋白技术,可以将生物活性肽连接到其他蛋白上,提高其稳定性和药物传递效率。
同时,通过合成肽的衍生物或手性肽,可以改变肽的空间构型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增强其生物活性和药物吸收性。
另外,研究人员也借助现代生物和分析技术,对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利用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揭示肽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路径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从而为肽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生物活性肽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肽药物,为人类健康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展。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12517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5.png)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活性多肽是指由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分子,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免疫和调节作用。
与化合物相比,生物活性多肽更为稳定且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因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活性多肽研究和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1.生物活性多肽的来源生物活性多肽可以从许多来源中得到,包括植物、昆虫、动物和微生物等。
植物中的生物活性多肽主要作为防御机制存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
昆虫也是生物活性多肽的重要来源,可以发现包括抗菌肽和神经肽等多种类型的生物活性多肽。
动物中的生物活性多肽也非常重要,如激素、神经递质和免疫肽等,它们发挥着广泛的生理活动。
此外,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等也是生物活性多肽的主要来源之一。
2.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新的活性多肽: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和分离纯化方法等手段,从天然产物和复杂混合物中寻找新型的生物活性多肽,如抗细菌肽、免疫肽和神经肽等。
(2)改善生物活性:通过对多肽结构的改造和修饰,如剪切、去帽、构象矫正、生物素标记等方法,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3)生物多肽表征:通过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技术等手段对生物活性多肽进行鉴定和表征。
3.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由于生物活性多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作为治疗性药物的候选物之一。
以下是生物活性多肽在医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1)抗菌肽: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感染等疾病。
(2)免疫肽: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3)抗肿瘤肽: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癌症。
(4)神经肽: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中风、疼痛等多种疾病。
4.生物活性多肽的发展前景生物活性多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生物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将产生更多新的高效治疗性多肽。
此外,将对已知的多肽进行修饰和改造也将为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的机会。
未来,生物活性多肽作为治疗性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将不断得到推进,也将进一步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734b20aaea998fcc220eb4.png)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李 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北京,100083)摘 要 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其吸收机制优于游离氨基酸,且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和改善食品感官效应。
海洋生物活性肽资源丰富,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肽,生物活性肽,海洋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收稿日期:2006-01-031 肽和生物活性肽基本概念肽(peptides )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
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
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bioactive peptide/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 2tional peptide )。
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
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7mol/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mL 的多肽用60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
而且生物体可依据生理状态来合成和降解活性肽,因此,具有调节功能的活性肽的半衰期均很短。
活性多肽研究进展
![活性多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5ceda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6.png)
活性多肽研究进展
活性多肽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链,它们通常由数十个至数百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分子结构,活性多肽在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活性多肽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科学家们发现一些蛇毒蛋白质中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
这些多肽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神经肽、激素和抗菌活性等。
活性多肽的研究不仅为深入了解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开发新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活性多肽在医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活性多肽已经被证明在抗菌、抗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特别是在抗肿瘤领域,科学家们发现一些活性多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能力,并且对一些癌症细胞表现出选择性毒性。
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另外,活性多肽的改造和优化也是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改变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或分子结构,研究者们可以提高其生物活性、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例如,一些研究者将活性多肽改造成具有靶向特异性的药物分子,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通过合成和筛选大量的活性多肽样品,科学家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新型的活性多肽分子,并通过药理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手段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
总之,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迅速,为了解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和开发新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活性多肽将在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讲解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e32fdaa98271fe900ef999.png)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
数目
,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
,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容易通过基
40 余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海葵毒素、
[10]。总之,海洋生物体内的各种活性物质是开发研究海洋生化药物与
,海洋生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高值化是未来15年我国海洋高技术
,21世纪将是人类研究、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黄金时代[11]。
,按其原料可划分为:动物源活性肽和植物源
,学者们已经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
[3]。目前生物活性肽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法,按其原料来源可分为海洋生物活性肽和陆地生物
[2];按其分泌部位可分为内源性(即人机体内存在的天然生物活性肽) 和外源性生物活
(包括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降解后产生的生物活性
)[8];按其功能可分为生理活性肽(包括抗菌肽、神经活性肽、激素肽和激素调节肽、酶
,而血管舒缓激肽可以舒张血管,使血压降低,醛甾酮的作用则是减少肾脏对水分和盐的排
,增加细胞外液量和血浆量,加大静脉回流量,间接引起高血压。而ACE在KKS中会是具有
ACE的活性成为了治疗高血
等[24]从明胶的酶解液中提取了ACE抑制肽。这是首次从食源性的蛋白质中提取
ACE抑制肽,之后就开始在食物消化蛋白中提取出了大量的ACE抑制肽,诸如牛奶、鱼、
末端) 和六肽Thr-Thr-Met-Pro-Leu-Tyr (α
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9dec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9.png)
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通常由蛋白质经过酶水解产生。
这些肽段通常含有2-20个氨基酸残基,
并且具有非常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
生物活性肽在调节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生物活性肽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科
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
这些肽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例如,一些来自海产品的生
物活性肽,如鱼胶原肽和海参肽,展现出了很强的抗氧化功效。
此外,一
些研究还发现,这些抗氧化肽还能够调节身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进
一步增强抗氧化能力。
总的来说,生物活性肽具有非常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包括抗氧化、
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菌。
这些功能和作用使得生物活性肽成为了食品、医
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生物活性肽的
机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等方面内容,以更好地开
发和利用这些生物活性肽。
制备、纯化和鉴定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制备、纯化和鉴定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3841a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c.png)
制备、纯化和鉴定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刘铭;刘玉环;王允圃;阮榕生;樊亮亮;邹慧芳;涂春明【摘要】近年来,分离纯化以及鉴定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程.生物活性肽被定义为具有生物活性,诸如抗氧化、降血压、抗血栓、减脂、抑菌和抗炎症功效等的,由2~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定肽类的总称.低毒和高特异性的特点使生物活性肽在食品和医药行业有着独特应用价值.文中重点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特别是微生物发酵和酶水解,并分析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联用和辅助手段的运用.为了确定表征生物活性肽的主要方法,对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还对商业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6(042)004【总页数】8页(P244-251)【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纯化;鉴定;应用挑战【作者】刘铭;刘玉环;王允圃;阮榕生;樊亮亮;邹慧芳;涂春明【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制品与生态工程系,美国明尼苏达,55108;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生物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7【正文语种】中文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是对于人体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必不可少的必需氨基酸的来源,同时也是机体能量的来源。
生物活性肽研究综述
![生物活性肽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530d3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8.png)
生物活性肽研究综述
生物活性肽在生物学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凋亡、免疫调节、抗菌和抗炎等。
其中,调节细胞增殖和分
化是生物活性肽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例如,生长激素释放肽(GHRH)和
组织胺释放肽(TRH)可促进生长激素和组织胺的释放,从而调节细胞增
殖和分化。
而肝素肽则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生物活性肽在药物研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生物活性肽分子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好的组织穿透性,可以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给药,
从而具有潜在的药物开发和应用价值。
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活性肽的药
物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干扰素等。
此外,生物活性肽还可以通过靶向特定受体和信号通路来逆转疾病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创新的治疗策略。
尽管生物活性肽在药物研发中存在着一些挑战,如生物稳定性、肽链
的易降解以及高成本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逐渐得到
解决。
例如,结构改造和修饰可以提高生物活性肽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改善其药物特性。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用于大规模合成
和纯化生物活性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2061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d.png)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植物源生物活性肽(PAPs)应用的不断拓展,人们对其研
究也越来越多,因为PAPs拥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医学、农林、营养健康等领域,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植物
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参考。
常见的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合成方法有:酶解法、放电聚合法、叠氮
聚合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声法等。
其中,酶解法是常见的合成方法,由于酶反应可以保持原料的天然结构,保持产物的特性不变,并且具有较
高的效率、可控性和安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中。
生物活性肽的筛选和功能研究
![生物活性肽的筛选和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cc15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1.png)
生物活性肽的筛选和功能研究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肽链,通过与生物体内的靶标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它们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降血压等,因此在药物开发、农业生物技术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肽的筛选方法和功能研究的进展。
生物活性肽的筛选方法主要有三种:化学合成、天然来源和基因工程技术。
化学合成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之一。
通过合成多肽库,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如蛋白质芯片等,对肽片段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活性肽。
天然来源是筛选生物活性肽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从天然的生物体内提取肽片段,并经过纯化和鉴定,从中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
基因工程技术是通过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筛选,通过改变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
在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方面,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揭示生物活性肽的合成途径以及转录调控机制。
基因敲除、转基因和基因表达等技术使得人们可以研究特定生物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联。
此外,通过使用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对活性肽的结构进行鉴定和表征,从而揭示其与靶标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近年来,生物活性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由于其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生物活性,生物活性肽可以用于替代传统药物开发中的大分子化合物。
同时,与化学药物相比,生物活性肽在体内相对稳定,容易通过肠道吸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口服给药。
另外,肽药物可以设计成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从而减少对非靶细胞的不良影响,降低副作用。
这些优势使得生物活性肽成为了新一代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
生物活性肽的筛选和功能研究不仅在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还在农业生物技术和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中的抗菌肽可以应用于植物保护,抵抗恶性病原体的侵袭;抗肿瘤肽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抗逆性改良。
在食品工业中,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肽被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并且在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中有一定的应用。
生物活性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生物活性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8f17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e.png)
最新研发进展及成果展示
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生物活性肽行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如采用新型酶工程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提高生物活性肽的产量和纯度。
成果展示
一些国内企业成功开发出高效、环保、安全的生物活性肽生产技术和产品,如 用于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等功能的生物活性肽。
05
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相关政策法规概述及解读
生物活性肽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生物活性肽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规、药品管理 法、保健品管理条例等。
解读
这些政策法规对生物活性肽的生产、研发、销售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确保 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评估
01
02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技术创新与研发进展报告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分析
国内技术水平
国内生物活性肽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研 究机构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创 新。
国外技术水平
国外生物活性肽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尤其 在生物活性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对比分析
国内企业在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 等方面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企业正加快追赶 步伐,逐步缩小技术差距。
应对策略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
企业应加大对生物活性肽生产技术的研发力 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拓展应用领域
企业应积极拓展生物活性肽的应用领域,开 发新的产品和应用场景。
提高品牌影响力
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注法规政策变化
「关于生物活性肽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物活性肽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7860ccc0912a216157929d1.png)
关于生物活性肽的文献综述生物活性肽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
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吸收机制优于氨基酸和具有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功能两个方面,其生理功能主要有类吗啡样活性、激素和调节激素的作用,对生物体内的酶具有调节和抑制功能,免疫调节,抗高血压、降胆固醇,抑制细菌、病毒,抗癌作用,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改善元素吸收和矿物质运输,促进生长。
生物活性肽按来源分可分为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作用有:抗菌活性、免疫活性、抗氧化、抗高血压活性、降胆固醇作用、结合矿物质、促生长、抗血栓、抑制肿瘤转移等功能。
生物活性肽主要是激活体内有关酶系,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 转录或翻译而影响特异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或发挥其药理作用。
生物活性肽吸收机制有六大特点:1)不需消化,直接吸收;2)吸收特别快;3)它具有100 %吸收的特点;4)主动吸收,迫使活性肽吸收入体内;;5)吸收时,不需耗费人体能量,不会增加胃肠功能负担;6)起载体作用。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可有三种途径:直接提取法、人工合成法和蛋白质降解法。
当前我国生物活性肽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是: ①新型活性肽的发现,特别是许多非食用生物资源中天然活性肽发现与结构分析、活性研究等;②蛋白质制备活性肽的定向酶解技术开发,包括高效、专一性强的产酶菌种选育、复合酶系共同作用机理、机制研究,酶解工艺技术改进等;③脱苦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机理研究等; ④功能性肽的分离、分析技术的开发,包括新型高效分离设备和分离工艺,灵敏度高、简单易行的目标肽活性分析检测体系和分析技术;⑤肽的功能性生物学评价研究;⑥生物活性肽医药品和功能食品开发[2 ] ; ⑦研究参与调节生物活性肽吸收的因素研究; ⑧生物活性肽低成本、高纯度、大批量生产的工程化研究; ⑨生物工程技术在活性肽制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摘要: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功能性良好的生命因子,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增加矿物质吸收、调节血压、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免疫调节之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种类、生理功能、吸收、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生理活性,吸收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Abstract:Bioactive peptides as one rich sources, wide variety, good functional life factors have been a global research hot spo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crease mineral absorption, adjust blood pressure,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decrease cholesterol, regulate immune. What’s more, they als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human nutrition, so they have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The kind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bsorp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bsorb1.功能肽的简介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
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是由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肽的总成。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
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
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1]。
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 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2,3]。
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 - 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 mL 的多肽用60 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
功能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是多样化且来源充足的食品原料,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如易消化吸收、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4]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后,大部分是以寡肽的形式被消化吸收的,而以有力的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的比例很小[5]。
而机体对寡肽的吸收代谢速度比对游离的氨基酸快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寡肽[6]与氨基酸在体内的运输体系不同。
此外,肽在机体肠道细胞中还存在许多独立的肽酶反应,加上肽的渗透压力比氨基酸的小,这就使得一些寡肽能以完整的式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被组织利用。
蛋白质以多肽的形式被吸收,既避免了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又能减少高渗透压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多肽的形式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有利于尽快发挥多肽的功能效应。
多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要高[7]。
用功能性多肽开发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各类保健食品前景看好。
2.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及功能生物活性肽分布广泛,多来源于动植物体。
自1975年Hughes 首先报道从动物组织中发现了具有类吗啡活性的小肽以来,学者们已经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肽[3]。
目前生物活性肽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法,按其原料来源可分为海洋生物活性肽和陆地生物活性肽[2];按其分泌部位可分为内源性(即人机体内存在的天然生物活性肽) 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包括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降解后产生的生物活性肽成分)[8];按其功能可分为生理活性肽(包括抗菌肽、神经活性肽、激素肽和激素调节肽、酶调节剂和抑制剂、免疫活性肽、抗氧化肽、矿物元素结合肽等) 和食品感官肽(呈味肽、表面活性肽、营养肽等)。
对于按其功能分类,由于一些活性肽同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实际上的分类是错综复杂、不容易分清的[9]。
2.1 按其原料来源分类海洋生物活性肽是由海洋生物产生的。
海洋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如高盐度、高压、缺氧、避光等) ,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酶反应系统与陆地生物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导致海洋生物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活性物质,包括肽类、蛋白质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大环聚酯类等类型。
其中肽类是数量最庞大的一类化合物,达数万种之多,包括海洋肽类毒素和海洋生物活性肽等,这些肽类具有研究和开发为基因工程药物的应用潜力[10]。
现已证明,许多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抗真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生理物活性[2],并且对其中结构特殊、作用强烈的组分进行了人工合成或结构改造,以求开发可供临床应用的新药[10]。
在海洋活性物质研究中,肽类毒素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海洋生物肽类毒素作为一种攻击或防卫的武器,常含多种神经、心血管、细胞毒素,一般以神经毒素为主。
它们经分离纯化后,具有很好的麻醉、强心、抗癌、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很有希望从中开发出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
海洋生物肽类毒素具有毒性作用强、药效高、作用剂量小等特点,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容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
已研究的肽类毒素约有40 余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海葵毒素、芋螺毒素和海蛇毒素等[10]。
总之,海洋生物体内的各种活性物质是开发研究海洋生化药物与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原料宝库,海洋生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高值化是未来15年我国海洋高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21世纪将是人类研究、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黄金时代[11]。
陆地生物活性肽可从多种动植物蛋白中制取,按其原料可划分为:动物源活性肽和植物源活性肽。
动物源活性肽细分为:乳蛋白生物活性肽、鱼类肽、胶原肽、畜产肽、蛋清肽、丝蛋白肽等[12];植物源活性肽又可细分为:大豆肽、玉米肽、豌豆肽、谷朊肽、小麦肽、花生肽等[13]。
动物源蛋白中的乳蛋白生物活性肽是人们研究最为深入的活性肽。
蛋清肽(白蛋白多肽) 是从卵清蛋白中通过酶工程得到的天然产品,无毒,可长期服用,不但具有鸡蛋的营养价值,提供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供能,同时还拥有调节免疫、抑制ACE 活性及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胃肠道菌群等多方面的生理调节功能,在开发营养性、功能性食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4]。
植物源蛋白中研究较多的是大豆活性肽[15]。
大豆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易消化、易吸收、降胆固醇、降血压、促进脂肪代谢和抗肥胖、增强运动员肌肉及恢复疲劳、促进矿物质吸收、抗氧化、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增殖等[13]。
2.2 按其分泌部位分类按其分泌部位可分为内源性的生物活性肽和外源性的生物活性肽两类。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即机体内存在的天然的生物活性肽,主要包括体内一些重要内分泌腺分泌的肽类激素,如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肝脏合成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胸腺分泌的胸腺肽、脾脏中的脾脏活性肽、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等;由血液或组织中的蛋白质经专一的蛋白水解酶作用而产生的组织激肽,如缓激肽、胰激肽;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活动调节因子的神经多肽;以及由昆虫、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3]。
其它如阿片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3]等。
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包括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降解后产生的生物活性肽成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食物蛋白质,如动物乳汁,尤其初乳,就可直接提供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乳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胰岛素等;动物饲料蛋白质原料,包括筋肉、牛乳酪蛋白、小麦谷蛋白、小麦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大豆蛋白等在动物胃肠道消化后可间接提供多种生物活性肽;也可以进行人工合成,如风味肽、苦味肽[16]等。
外源性生物活性肽进入机体后可经磷酸化作用、糖基化作用或酰基化作用变换为多种其它形式的肽。
外源性活性肽与内源性活性肽的活性中心序列相同或相似,外源性活性肽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出来,通过直接与肠道受体结合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与内源性活性肽相同的功能。
2.3 按其功能分类2.3.1 矿质元素吸收肽牛乳酪蛋白能够稳定钙离子和磷酸离子。
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水解酪蛋白产生含磷酸化丝氨酸残基的酪蛋白磷酸肽(CPPs) , CPP有α - 和β - 两种,分别由α - 酪蛋白和β - 酪蛋白水解产生[17]。
α - CPP从αs1 - 酪蛋白的N - 末端的第43个氨基酸残基开始,到第79 个氨基酸残基结束,含有几个具有高级电荷的丝氨酰基部分;而β - CPP从β - 酪蛋白N -末端的第一个氨基酸开始到第25个氨基酸结束,含有4个丝氨酰基部分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18]。
这些磷酸化的丝氨酸是酪蛋白和磷酸钙之间作用形成胶团的活性结构。
高度磷酸化的CPP对钙的结合能力很强,说明CPP中的丝氨酰的磷酸化对结合钙离子并能够提高钙的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