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

本专题主要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都是中考中的热点.明确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的意义,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基础,通过计算器计算知道正弦、正切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1.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已知,BC=2,那么( )

A.B.C.D.

思路点拨:由于∠ABC在Rt△ABC和Rt△BCD中,又已知AC和BC,故只要求出AB或CD即可.

解析:

解法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先用勾股定理求出

,∴.

∴.

解法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在Rt△ABC中,.答案:A

总结升华:求直角三角形中某一锐角三角函数值,利用定义,求出对应两边的比即可.2.计算:(1)________;

(2)锐角A满足,则∠A=________.

答案:(1);(2)75°.

解析:(1)把角转化为值.(2)把值转化为角即可.

(1).

(2)由,得,

∴.∴A=75°.

总结升华:

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应先求出其值,把角的关系转化为数的关系,再按要求进行运算.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角,先看看哪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为此值,在锐角范围内一个角只对应着一个函数值,从而求出此角.

3.已知为锐角,,求.

思路点拨:作一直角三角形,使为其一锐角,把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借助勾股定理,表示出第三边,再利用三角函数定义便可求出,或利用求出

,再利用,使可求出.

解析:

解法1:如图所示,Rt△ABC中,∠C=90°,∠B=,由,可设,.

则,

∴.

解法2:由,得

∴.

总结升华:知道一锐角三角函数值,构造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比的性质用一不为0的数表示其两边,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用定义求出要求的三角函数值.或

利用,来求.

类型二: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解直角三角形时,注意三角函数的选择使用,避免计算麻烦,化非直角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是中考的热点.

4.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C=90°,点D在BC上,BD=4,AD=BC,

求:(1)DC的长;(2)sinB的值.

思路点拨:题中给出了两个直角三角形,DC和sin B可分别在Rt△ACD和Rt△ABC 中求得,由AD=BC,图中CD=BC-BD,因此可列方程求出CD.

解析:(1)设,在Rt△ACD中,,

∴,∴.

∵AD=BC,∴.

又,

∴,解得.

∴.

(2)BC=BD+CD=4+6=10=AD.

在Rt△ACD中,.

在Rt△ABC中,.

∴.

总结升华:借助三角函数值,设出其中两边,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解,再求

出其要求的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CA平分∠BCD,DE∥AC,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AB=DC;(2)若,,求边BC的长.

思路点拨:要证AB=DC,只需证明ABC=BCD.由AC∥DE,AD∥BC,可得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DAC.由CA平分∠BCD,可得∠BCD=2∠BCA=2

∠E,所以∠B=∠BCD,问题得证,由(1)可知AD=CD=,过点A作AF⊥BC,在Rt△

ABF,可求得BF=1,所以.

解析:(1)证明:∵DE∥AC,∴∠BCA=∠E.

∵CA平分∠BCD,∴∠BCD=2∠BCA,∴∠

BCD=2∠E.

又∵∠B=2∠E,∴∠B=∠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即AB=DC.

(2)解:如图所示,作AF⊥BC,DG⊥BC,垂足分别为F、G,则AF∥DG.

在Rt△AFB中,∵tan B=2,∴AF=2BF.

又∵,且,

∴,得BF=1.

同理可知,在Rt△DGC中,CG=1.

∵AD∥BC,∴∠DAC=∠ACB.

又∵∠ACB=∠ACD,∴∠DAC=∠ACD.∴AD=DC.

∵,∴.

∵AD∥BC,AF∥DG,∴四边形AFGD是平行四边形.

∴,∴BC=BF+FG+GC=.

【变式2】已知:如图所示,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在正方形ABCD外有一点E,满足∠ABE=∠CBP,BE=BP.

(1)求证:△CPB≌△AEB;

(2)求证:PB⊥BE;

(3)PA:PB=1:2,∠APB=135°,求cos∠PAE的值.

思路点拨:(1)在△CPB和△AEB中,∠PBC=∠ABE,BP=BE,要证△CPBC≌△AEB,只要BC=AB即可,而四边形ABCD恰好是正方形,所以得证.(2)只要证∠PBE=90°,而∠ABC=90°,即证出.(3)要求cos∠PAE的值,需判断∠PAE所在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

角形,因此需连结PE,借助(1)(2),求出∠PBE=,而∠APB=135°,因此∠APE=90°.

解析: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AB.

∵∠CBP=∠ABE,BP=BE,

∴△CPB≌△AEB.

(2)证明:∵∠CBP=∠ABE,

∴∠PBE=∠ABE+∠ABP=∠CBP+∠ABP=90°,

∴BP⊥BE.

(3)解:连结PE,∵BE=BP,∠PBE=90°,

∴∠BPE=45°.

设AP=k,则BP=BE=2k,

∴,

∴.

∵∠BPA=135°,∠BPE=45°,

∴∠APE=90°,.

在Rt△APE中,.

类型三: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直角三角形应用非常广泛,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为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了许多面目新颖、创意丰富的新型考题.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生活、生产相关的应用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虽然解直角三角的应用题题型千变万化,但设法寻找或构造出可解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所示,在一个坡角为15°的斜坡上有一棵树,

高为AB,当太阳光与水平线成50°角时,测得该树在斜坡的树

影BC的长为7 m,求树高.(精确到0.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