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认知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知觉:视崖视崖
(三) 知觉的种类——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
1、似动知觉 (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
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外一个 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如电影、动画片、霓虹灯。
两个图片
动景运动
图片1
动景运动
图片1
动景运动
单选: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 单词只能在他头脑中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单选: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样。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感性记忆 C、整体记忆 D、程序性记忆
3、错觉(判断)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
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 特殊情况。
种类: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 觉等。
大小错觉两个图片
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选择、判断) (一)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阙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阙限: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数值。
2、记忆的品质(选择、判断)
(1)敏捷性——“快” (2)持久性——“久” (3)准确性——“准” (4)准备性——“应用”,是上述三种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记忆的分类(选择、判断)
1、记忆保持时间不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记忆的内容和对象不同:形象记忆(视觉、听觉记忆)、 情景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闻到苹果的香味,看到苹果红色的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 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阙限
(二)感觉的种类(选择) 感觉
(三) 知觉的种类——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
2015年山东统考单选: 心理学家利用“视崖实验”考察个体的( ) A、大小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深度知觉
观察力:指人迅速、敏捷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 知觉能力。
2、观察的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目精面刻”
3、中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小学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中学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观察缺乏精确性
(2)精确性提高
(3)观察缺乏顺序性
(3)持久性明显发展
(4)观察缺乏深刻性和概 (4)概括性增强 括性
单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常提醒学生做标记、划重点 线,这种做法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知觉的理解性 以人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
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单选: 1、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 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阙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阙限
单选: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 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是个人左右,小红就 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 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 A、绝对感觉阙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阙限 D、差别感受性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掩蔽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 臭。”这是感觉的( )现象。 A、疲劳 B、对比 C、融合 D、适应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影响 1、影响: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的感受
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如感冒的人 味觉不灵敏。
2、社会知觉
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
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特征,而 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如南方人比较精明,北方人比较豪爽。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的特征做
相似的判断。 如“一白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单选: 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 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二)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性)(选择 多、 单选)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物分为对
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
信息影响更大的想象,又叫“最初效应”。 如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
信息影响更大的想象,也叫最近效应。
投射效应(选择) 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
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 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区分: 选择性:对象与背景 理解性:知识经验 整体性:整体把握 恒常性:不变性
三、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了解) 2、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和观察力(补充、判断)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
知觉的最高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图片1
动景运动
图片1
(2)诱导运动 云(实际) 月亮(静止) 月亮(看起来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
象叫诱导运动。 如月动云静。
(3)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头,
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
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多选)知觉恒常性的种类:颜色、亮度、形状、大
小、声音恒常性。
单选: 1、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得远,看上 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这是知觉的()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选择性
2、在教室里,面对着 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 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到它们是方形的 。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选择性
不定项选择: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阙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阙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阙限就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阙限就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阙限没有关系
2、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选择、判断)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刺激对感受性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感受性与感觉阙限呈反比。 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感受性 感觉阙限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阙限 绝对感觉性:人的感官觉察对最小刺激的觉察能力。 绝对感觉阙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觉类别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温冷觉
绝对阙限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48公里外的烛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6米外手表的滴答声 一茶匙糖溶于9升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
2、补偿: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其他感觉系统的 机能来弥补,如盲人的“以耳代目”。
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外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红 色给人以热烈、温暖;蓝色给人以安静;绿色给人以积极 向上的感觉。
单选: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 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即可觉察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阙限
差别感受性:人的感官对于最小差异刺激的感觉能力。 差别阙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单选:在实验中,让你带上耳机,然后开始由小到大地调节 音量,你会从一开始听不见,到开始逐渐能够听得见。在你 刚刚能够听得见时的音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3、信息加工和存储方式的不同:(补充) ①陈述性记忆: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What,Why) ②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How)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单选: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所体现的是() A、再认 B、追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 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言语记忆 D、动作记忆
二、记忆的过程及其规律(选择、判断、填空)
识记——编码 保持——存储 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提取
(一)识记 1、概念: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的经验 的过程。 2、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选择、判断)
机械识记:即死记硬背 意义识记:理解
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 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 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度;个体的 需要、动机、兴趣和爱好与情绪状态。
单选:王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 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从而加大形近字的区别。这是运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Leabharlann Baidu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概念(选择、判断)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真题: 1、2017德州单选: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在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如瀑布。
单选: 1、动画片的制作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 A、诱导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2、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向 运动。这是(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象。(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视 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 正后像:前后一样 负后像:前后不一样 彩色视觉一般是负后像。
单选:
1、下列哪个概念可以解释“月明星稀,月暗星密”( )
判断:意义识记的效果是优于机械识记,但不能就此否认机 械识记的价值和作用。( )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规律)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知觉的整体性 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
的多种属性整合成为统一整体的过程。就是人把事物各部分 属性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
4、知觉的恒常性 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
4、中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任务 (2)充分准备,提出具体计划、方案 (3)个别指导有针对性 (4)整理观察结果,形成报告(日记、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及其品质 1、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真题:人的心理活动能在时间上连续,主要是()的作用。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联想
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单选: 1、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 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2、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 称为(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