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高一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检验与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待测液含Na+,同时K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容易被黄色掩蔽。

所以不确定是否含K+,A项错误;B. 待测液加入过量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加入BaCl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则待测液肯定含有SO42-,B项正确;C. 如果待测液只含HCO3-,加入过量盐酸也能产生CO2气体,C项错误;D. 原溶液可能只含Fe3+,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也呈红色,D项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A项。

Na的焰色反应颜色可能影响观察到K的焰色反应颜色,所以不能断定不含K,实际上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排除Na的焰色反应影响。

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答案】D【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A.H2S在O2燃烧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C.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硫酸中加入锌粉【答案】B 【详解】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22H S+O 2S+2H O 点燃,O 2过量:22222H S+3O 2SO +2H O 点燃,A 错误;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D 、Zn 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 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 2,D 错误; 故选B 。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两套)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两套)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一、选择题1.近年来,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自身利益。

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使银耳增白。

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的银耳是利用了A.SO2的氧化性 B.SO2漂白性 C.SO2的还原性 D.S的漂白性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工业上用来替代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国产飞机C919用到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水玻璃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4.碳纳米材料是近年来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关于碳纳米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60是富勒烯的代表物,C60的摩尔质量为720g/molB.碳纳米管可用于生产电池和传感器C.石墨烯与石墨都具有导电性D.石墨烯的性质稳定,在氧气中不能燃烧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器皿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有白色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NH36.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A.H2S→S→SO3→H2SO4 B.Si→SiO2→H2SiO3→Na2SiO3C.FeS2→SO2→Na2SO3→Na2SO4 D.N2→NH3→NO2→HNO3→NO27.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B中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反应后,A中溶液的酸性增强8.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③通入H2S饱和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难溶于稀硝酸A.③⑤能证明 B.①②④能证明 C.都不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9.下列实验中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1mol Cu与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B.1mol MnO2与含2mol H2O2的溶液共热C.常温下1mol Al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D.常温下1mol Cu投入含4mol HNO3的浓硝酸中10.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CO B.H2S C.SO2D.NH3【答案】A【详解】A.一氧化碳与浓硫酸、碱石灰都不发生反应,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选项A正确;B.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为酸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选项C 错误;D.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选项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干燥剂的选择,明确干燥剂的性质及气体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具有酸性、强的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碱性气体;碱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故答案选A。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2N AD.1L 0.4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0.1L 0.15 mol/L AlCl3溶液大【答案】B【详解】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 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的质量相等,因为N2O和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 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1mol钠与氧气反应不管是生成Na2O还是Na2O2,失电子数目均为N A,故C错误;D. 1L 0.4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0.1L 0.15 mol/L AlCl3溶液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两者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D错误;答案:B。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制“烧酒”所用的“法”指的是()A. 蒸馏B. 分液C. 过滤D. 蒸发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光导纤维B. 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D.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3.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A. N2B. COC. NO2D. NH34. 实验室中,熔融烧碱所用的坩埚材质应该为()A. 普通玻璃坩埚B. 石英坩埚C. 陶瓷坩埚D. 铁坩埚5. 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精制时除去这些离子所用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应加入试剂的顺序组合不可能的是()A.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盐酸B.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C. 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D.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B. 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C. 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D. O2、N2、NH3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7. 如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后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不可能是下表中的()C HCl NaOH溶液D SO2NaOH溶液A. AB. BC. CD. D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B. 二氧化硅不能和水直接化合成硅酸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强碱反应D.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9. 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 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硫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C.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漂白性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10. 举重运动员上台比赛前常在手上抹一种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MgCO3),有关MgCO3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A. 单质B. 化合物C. 镁盐D. 碳酸盐11. 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 用Zn粒与稀H2SO4反应制H2 B. 用大理石与稀HCl反应制CO2C. 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D. 用Ca(OH)2与NH4Cl反应制NH312. 下面不属于化学污水处理方法的是()A. 过滤法B. 混凝法C. 中和法D. 沉淀法1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A正确;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表现了强氧化性,故B错误;C.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由于铁粉过量,生成亚铁离子,不能变成红色,故C错误;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不是生成氧化铁,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与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2S3B.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SO3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答案】D【详解】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强,铁粉与硫粉共热生成FeS,A错误;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也是SO2,B错误;C.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C错误;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D正确;答案为D。

【点睛】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答案】B【详解】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3.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详解】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Mρ=1000 1.894898%⨯⨯=18.4mol/L,故A错误;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故选C。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7小题,总分56分)1.(3分)“折戟沉沙铁末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战戟中的铁元素属于主族元素 B .制作战戟使用的钢铁是混合物 C .可利用146C 测定古代战戟的年代D .可用稀酸清洗战戟表面的锈迹2.(3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高氯酸和硫酸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无法比较B .通过锂、钠、钾与水反应的学习,可预测铷和铯遇水甚至会爆炸C .常温常压下, 2.24L N 2含有的氮原子数大于0.2N AD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体积比为16:113.(3分)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2224H O 溶液H SO 溶液KOH 溶液23224227①②③绿色黄色Cr O 固体KCrO 溶液K CrO 溶液K Cr O 溶液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表明Cr 2O 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反应②利用了H 2O 2的氧化性C .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的方程式为2242722CrO 2H Cr O H O -+-++D .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4.(3分)能用离子方程式2H OH =H O +-+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稀盐酸与氨水B .稀硫酸与NaOHC .稀硝酸与()2Cu OHD .稀盐酸与()3Fe OH5.(3分)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2Cu +、3NO -、H +、24SO -B .K +、3NO -、Na +、23CO -C .K +、H +、23CO -、Na +D .2Ba +、24SO -、K +、OH -6.(3分)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7.(3分)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 、Y 在同一周期,X +与2Z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水、氨水、漂白粉都是混合物B .C 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是强氧化性酸D .Na 2O 2、Cl 2、SO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答案】D 【详解】A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选项A 正确;B .C 60、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B 正确;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性酸,选项C 正确;D .Na 2O 2、Cl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SO 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能褪色,选项D 不正确; 答案选D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3.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 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②③ B .①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 【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 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锌与100 mL 18.5 mol·L -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硫酸B .气体甲中二氧化硫与氢气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97.5 g 锌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答案】B 【分析】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然后在具体分析; 【详解】A. 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L ,测的溶液中c(H +)=0.1mol·L -1,说明硫酸过量,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2×1L×0.1mol·L -1=0.05mol ,总硫酸物质的量为100×10-3L×18.5mol·L -1=1.85mol ,即反应过程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mol -0.05mol)=1.8mol ,故A 说法正确; B. 令生成amolSO 2和bmolH 2,则有:24422Zn 2H SO =ZnSO SO Oaa()H 2↑+浓++2442Zn H SO =ZnSO H bb↑++得到2a +b=1.8mol ,反应后得到气体物质的量为(a +b)mol=33.6L22.4L/mol,联立解得a=0.3,b=1.2,即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SO 2和H 2的体积之比为0.3:1.2=1:4,故B 说法错误;C. 根据选项A 的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 2SO 4和ZnSO 4,根据硫酸守恒得出n(H 2SO 4)+n(ZnSO 4)+n(SO 2)=n(H 2SO 4)总,得出n(ZnSO 4)=(1.85mol -0.05mol -0.3mol)=1.5mol ,消耗Zn 的质量为1.5mol ×65g ·mol -1=97.5g ,故C 说法正确;D. 整个反应中Zn 失电子,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mol ×2=3mol ,故D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详解】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Mρ=1000 1.894898%⨯⨯=18.4mol/L,故A错误;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C【详解】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故选C。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质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B.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C.硫与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反应均做氧化剂D.硫与铁反应产物为Fe2S3【答案】A【详解】A.硫元素和氯元素在同一周期,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故A正确;B.硫燃烧时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故B错误;C.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如硫与O2反应时做还原剂,硫与H2反应时做氧化剂,故C错误;D.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的产物为金属的低价态硫化物,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SO-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中一定含有4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详解】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所以A错误;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4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NH+,故C正确;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故D正确;CO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锌与100 mL 18.5 mol·L -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硫酸B .气体甲中二氧化硫与氢气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97.5 g 锌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答案】B 【分析】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然后在具体分析; 【详解】A. 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L ,测的溶液中c(H +)=0.1mol·L -1,说明硫酸过量,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2×1L×0.1mol·L -1=0.05mol ,总硫酸物质的量为100×10-3L×18.5mol·L -1=1.85mol ,即反应过程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mol -0.05mol)=1.8mol ,故A 说法正确; B. 令生成amolSO 2和bmolH 2,则有:24422Zn 2H SO =ZnSO SO Oaa()H 2↑+浓++2442Zn H SO =ZnSO H bb↑++得到2a +b=1.8mol ,反应后得到气体物质的量为(a +b)mol=33.6L22.4L/mol,联立解得a=0.3,b=1.2,即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SO 2和H 2的体积之比为0.3:1.2=1:4,故B 说法错误;C. 根据选项A 的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 2SO 4和ZnSO 4,根据硫酸守恒得出n(H 2SO 4)+n(ZnSO 4)+n(SO 2)=n(H 2SO 4)总,得出n(ZnSO 4)=(1.85mol -0.05mol -0.3mol)=1.5mol ,消耗Zn 的质量为1.5mol ×65g ·mol -1=97.5g ,故C 说法正确;D. 整个反应中Zn 失电子,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mol ×2=3mol ,故D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

高中_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_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局部,第I卷为选择题,共52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6分。

全卷总分值108分,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2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4220Ca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质子数为20 B.电子数为20 C.中子数为20 D.质量数为42 2.以下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H2O B.KOH C.CaCl2D.Cl23.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响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原子核D.化学健4.以下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易形成-1价离子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那么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7.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

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选项是A.ba R B.a+b-2a-2R C.a+b+2a+2R D.a+ba-2R8.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个电子构造的是A.BF3B.SiCl4C.H2O D.PCl59.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构造,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以下有关13C、15N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5N与14N互为同位素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3C、15N具有一样的中子数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一样10.以下关于1H、2H、3H、H+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B.同一种氢原子C.氢的四种同位素D.氢元素的不同微粒11、既可以在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又能在强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3Cl- B 、K+Na+Cl-NO3-C 、K+Na+Cl-AlO2-D 、K+HCO3-SO42-NO3-12、以下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响的是①Na2CO3②NaHCO3③Al2O3④Al(OH)3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以下微粒中与OH-离子具有一样的质子数和一样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A.F-B.Mg2+C.NH4+D.CH414、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C.化合物中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D.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1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质量数一样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一样B.质子数一样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也一样C.金属性越活泼,其原子在反响中越易失去电子D.非金属性越活泼,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16、某种元素R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跟氧气充分反响,可得到12g化合物RO2,那么该种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第ⅣA族B、第三周期第ⅣA族C、第三周期第ⅥA族D、第二周期第ⅥA族1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aSO4不溶于水,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B.液态HCl不能导电,但它是电解质C.CO2溶于水能够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D.O2是单质,所以它是非电解质18.以下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A.K B.Fe3+C.Cu2+D.Fe2+1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转移的电子数是2N AB.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含电子数是7N A3D.在标准状况下,约1.806×1023个H2分子与0.7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0.以下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Na2O2可在试剂瓶中敞口放置B.液溴以少量的水水封后用橡皮塞塞紧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碳酸钠溶液可保存在磨口的试剂瓶中21.根据反响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判断以下离子的复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22.以下实验室中别离或除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升华法别离碘和碘化钠固体混合物 B.用加热法除去纯碱固体中混有的小苏打C.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D.用萃取法除去碘酒中的碘单质23.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响:RO3n-+F2+2OH-=RO4-+2F-+H2O。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SO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 .待检液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答案】A 【详解】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 -,还可能含有SO 32-被硝酸氧化成24SO -,所以A 错误;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 3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故C 正确;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没有Na+、Cl-B.可能有Cl-、CO32-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D.一定有SO42-、Cu2+【答案】D【详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答案】A【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3.下列试剂能用于鉴别CO2和SO2的是A.BaCl2溶液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D【详解】A、CO2、SO2均不能和BaCl2溶液反应,故BaCl2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A错误;B、CO2、SO2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故NaOH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B错误;C、CO2、S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澄清石灰水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C错误;D、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用于鉴别CO2和SO2,D正确;故选D。

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文府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1.据最近报道,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钬166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2.质量数为B的X n﹣阴离子含有a个电子,则中子数为( )A.B﹣a+n B.2B C.B﹣a﹣n D.2a3.3molH2和3molHe相同的是( )A.原子数B.相对分子质量C.质量D.质子数4.在10克D2O中,含有的中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A.1倍B.3倍C.5倍D.7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在常温下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C.硅和任何酸都不反应D.硅在电子工业上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7.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8.室温下,下列物质不与晶体硅反应的是( )A.F2B.HF C.KOH溶液D.Cl29.下列物质不能用玻璃器皿贮存的是( )A.苛性钠B.氢氟酸C.浓硫酸D.硝酸铵10.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A.铝粉和稀盐酸B.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C.铝粉和FeO粉末D.铝粉和MgO粉末11.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是SO42﹣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铝离子B.氢氧化铝C.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D.铝离子和氢氧化铝1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重氢、超重氢B.氧、臭氧 C.红磷、白磷D.乙酸、丙酸13.对于X 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14.下列对于核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素是指质量数相同的微粒B.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微粒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微粒15.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13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16.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D>E B.B>A>C>D>E C.C>D>E>A>B D.E>D >C>B>A17.X、Y、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A.N、P、O B.N、C、Si C.B、Mg、Al D.C、N、P18.[双选题]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以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C.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原子最容易获得电子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D.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的总反应:CO2+OH﹣═HCO3﹣二、填空题:(共40分)2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决定核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22.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1﹣﹣18号)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某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最易和O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__、__________.23.一无色透明的溶液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2O2,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问:(1)Cu2+、NH4+、Al3+、Mg2+、Na+、Fe3+、K+、SO42﹣等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2)上述溶液至少由__________等物质混合成.24.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5.向含a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NaOH的溶液:(1)当b≤3a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生成Al(OH)3沉淀__________mol.(2)当b≥4a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生成Al(OH)3沉淀__________mol.(3)当3a<b<4a时,生成Al(OH)3沉淀__________mol.文府高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1.据最近报道,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钬166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根据原子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6667Ho的质子数是67,质量数是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67,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为99﹣67=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原子中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质量数为B的X n﹣阴离子含有a个电子,则中子数为( )A.B﹣a+n B.2B C.B﹣a﹣n D.2a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在阴离子中,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解答:解:X n﹣离子有a个电子,电荷数为n,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a﹣n,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B ﹣(a﹣n)=B﹣a+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荷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由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不变的是核内质子数.3.3molH2和3molHe相同的是( )A.原子数B.相对分子质量C.质量 D.质子数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3molH2、3molHe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故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2:1,每个分子均含有2个质子,则含有质子数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解答:解:A.3molH2、3molHe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2:1,故A错误;B.氢气与H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故B错误;C.氢气与He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根据m=nM可知,3molH2和3molHe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每个分子均含有2个质子,3molH2和3molHe含有质子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4.在10克D2O中,含有的中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A.1倍B.3倍C.5倍D.7倍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D2O的物质的量,每个D2O分子含有10个中子,故中子物质的量为D2O的10倍.解答:解:10g D2O 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D2O分子含有10个中子,故中子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含有的中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5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在常温下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C.硅和任何酸都不反应D.硅在电子工业上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硅的用途.分析:A.硅性质稳定常温下与氢气不反应;B.氧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C.硅和HF反应;D.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解答:解:A.硅在常温下和氢气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故B错误;C.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其他酸不反应,故C错误;D.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硅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熟悉硅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硅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及含量,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B.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C.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D.SiO2可溶于氢氟酸.解答: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B.光纤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能同时传播大量信息,故B正确;C.高温下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不能说明硅酸(H2SiO3)的酸性比碳酸强,体现了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故C错误;D.SiO2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氢氟酸(HF),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SiO2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氢氟酸(HF).7.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碳族元素.分析:先确定二氧化碳和这些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反应,若反应,再根据反应后的生成物的溶解性确定选项.解答:解:①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所以碳酸不能制取盐酸,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最终没有沉淀析出,故错误.②碳酸是弱酸,硅酸是更弱的酸,所以二氧化碳和硅酸钠能反应生成硅酸,硅酸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最终有沉淀析出,故正确.③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所以二氧化碳、水和次氯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二氧化碳是过量的,过量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钙能继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所以最终没有沉淀析出,故错误.④碳酸钠能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该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析出,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但次氯酸是强氧化性酸.8.室温下,下列物质不与晶体硅反应的是( )A.F2B.HF C.KOH溶液D.Cl2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根据硅的化学性质:(1)与单质反应(2)与氢氟酸反应(3)与碱反应以及反应的条件来解答.解答:解:A、硅和F2在常温下发生反应:Si+2F2═SiF4,故A正确;B、硅和HF在常温下发生反应:Si+4HF═SiF4↑+2H2↑,故B正确C、硅和KOH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Si+2OH﹣+H2O═SiO32﹣+2H2↑,故C正确;D、硅和Cl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Si+2Cl 2SiCl4,室温下,不反应,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硅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的条件,注意知识的积累.9.下列物质不能用玻璃器皿贮存的是( )A.苛性钠B.氢氟酸C.浓硫酸D.硝酸铵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分析: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和酸性物质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和酸性物质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苛性钠的成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苛性钠与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器皿贮存,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特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0.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A.铝粉和稀盐酸 B.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C.铝粉和FeO粉末D.铝粉和MgO粉末考点:铝的化学性质.分析:铝热反应是指在高温条件下,铝粉把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的反应.化合物中对应的金属的活泼性比铝弱,该反应将会放出大量的热,其中铝粉和金属氧化物作为铝热剂,镁条和氯酸钾作为引燃剂,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铝热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铝粉把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的反应,化合物中对应的金属的活泼性应比铝弱,则A.2Al+6HCl═2AlCl3+3H2↑,盐酸不是氧化物,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不属于铝热反应,故A错误;B.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是氧化还原反应,非铝热反应,故B错误;C.W比Al的活泼性弱,Al+FeO属于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故C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排在铝的前面,镁比Al的活泼性强,Al+MgO不属于铝热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铝热反应的原理,注意常见的可以和铝粉作为铝热剂的金属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题目难度不大.11.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是SO42﹣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铝离子B.氢氧化铝C.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D.铝离子和氢氧化铝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设明矾为1mol,则溶液中含有1molAl3+,2molSO42﹣,根据反应:SO42﹣+Ba2+=BaSO4↓、Al3++4OH﹣=AlO2﹣+2H2O判断.解答:解: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设明矾为1mol,则溶液中含有1molAl3+,2molSO42﹣,由反应SO42﹣+Ba2+=BaSO4↓可知,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需要2molBa(OH)2,则加入4molOH﹣,则发生Al3++4OH﹣=AlO2﹣+2H2O,所以最后溶液中存在AlO2﹣(四羟基合铝酸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本题中注意判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需要Ba(OH)2的物质的量,根据Al3+和OH﹣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反应产物.1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重氢、超重氢B.氧、臭氧 C.红磷、白磷 D.乙酸、丙酸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据此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解:A、D和T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O2和O3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红磷和白磷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乙酸与丙酸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的判断,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对于X 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Z A X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解答:解:A、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为Z,质量数分别为A、A+1,中子数分别为A﹣Z,A+1﹣Z,故A正确;B、因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C、若X为H,则可能没有中子,故C错误;D、Z A X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Z A+1X+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表示方法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即可解答,较简单.14.下列对于核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素是指质量数相同的微粒B.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微粒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微粒考点:核素.分析: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解答:解: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A.质量数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故C正确;D.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核素,注意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难度不大.15.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13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B、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C、根据原子表示法中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数值即为质量数;D、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解答:解:A、18O与19F的质子数分别为:8、9,中子数分别为18﹣8=10、19﹣9=10,即具有相同的中子数,故A正确;B、16O与17O的核外电子数均为8,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12C与13C的质量数分别为:12、13,不相等,故C错误;D、15N与14N的质子数均为7,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电子数),难度不大.16.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它们对应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D>E B.B>A>C>D>E C.C>D>E>A>B D.E>D >C>B>A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阳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解答:解: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阳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则A+2=B+1=C﹣1=D﹣2=E﹣3,所以原子序数关系为:E>D>C>B>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电子排布与原子序数的关系.17.X、Y、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A.N、P、O B.N、C、Si C.B、Mg、Al D.C、N、P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二者同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二者同主族,X、Y、Z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最外层电子数可以为6、4、4(即C、Si、O)或4、5、5(即C、N、P),结合质子数总和为28解答该题.解答:解: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二者同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二者同主族,X、Y、Z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最外层电子数可以为6、4、4(即C、Si、O)或4、5、5(即C、N、P),而质子数总和为28,C、Si、O质子数总和为6+14+8=28,C、N、P质子数总和为6+7+15=28,二者都符合,只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的推断,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实际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18.[双选题]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以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同种元素含有的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的质子数不同,同周期元素对应的简单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相邻周期阳离子、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可相等,以此解答.解答:解:A.同种元素含有的质子数相同,故A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等,电子数不同,故B错误;C.不同种元素的离子质子数不同,但核外电子数可能相同,如钠离子和镁离子,故C正确;D.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不同,但核外电子数可能相同,如Ne与钠离子等,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结构特点,难度不大.1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C.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原子最容易获得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氢元素原子最外层由1个电子,属于非金属性;B.氦元素原子只有2个电子;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Be元素;D.核电荷数为18的元素是Ar元素,达稳定结构.解答:解:A.氢元素原子最外层由1个电子,属于非金属性,故A错误;B.氦元素原子只有2个电子,属于非金属性,故B错误;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Be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核电荷数为18的元素是Ar元素,达稳定结构,不容易获得电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周期表中元素的特殊性,主要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D.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的总反应:CO2+OH﹣═HCO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B.硅酸钠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生成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碳酸氢钙;解答:解: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故A正确;B.硅酸钠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应拆成离子,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SiO32﹣+2H+═H2SiO3↓,故B错误;C.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二氧化硅难溶于水,写化学式,氢氧化钠和硅酸钠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C正确;D.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沉淀又会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最终无沉淀生成,总反应:CO2+OH﹣═HCO3﹣,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和书写原则,注意电荷守恒分析,反应实质理解,题目较简单.二、填空题:(共40分)2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考点:元素;核素.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解答:解: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核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和中子数,故答案为: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2.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1﹣﹣18号)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某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一半硅、(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硼、(3)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最易和O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钠、(4)某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碳、.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分析:(1)元素原子核外M 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M 层电子数为4,则为Si;(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为硼元素;(3)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最易和O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则为钠元素;(4)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为C.解答:解:(1)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M层电子数为4,则为Si,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硅;;(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为硼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硼;;(3)元素的单质单质在常温下最易和O2反应产生白色固体,则为钠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钠;;(4)元素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为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碳;.。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装置如图所示),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选项气体a溶液bA CO2CaCl2B Cl2KI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 2 KI +Cl2=2KCl+I2,导致溶液呈紫红色,选项B与题意不符;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2O+3Ba2++2NO3-=3BaSO4↓+2NO↑+4H+,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选项C与题意不符;D.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选项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2.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详解】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C。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 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没有Na+、Cl-B.可能有Cl-、CO32-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D.一定有SO42-、Cu2+【答案】D【详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答案】C【详解】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Mρ=1000 1.894898%⨯⨯=18.4mol/L,故A错误;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高一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 Na -23 Si -28 P -31S-32 Cl -35.5 Ca-40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 .LiIB .NaBrC .KClD .CsF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 H 2OB . BF 3C . CCl 4D . PCl 53.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A. 39∶61B. 61∶39C. 1∶1D. 39∶114.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食盐和蔗糖熔化B .钠和硫熔化C .碘和干冰升华D .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5.X 、Y 、Z 三种为前18号元素,X 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这三种元素可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①X 2YZ ②X 2YZ 3 ③X 2YZ 2 ④X 2Y 2Z 4 ⑤X 3YZ 4 ⑥XYZ 3A .①②③④B .②C .②④D .②⑤⑥6.反应4NH 3(g) + 5O 2(g)4NO(g) + 6H 2O(g)在5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A . v (O 2) = 0.01mol·(L·s) –1B .v (NO) = 0.020XXmol·(L·s) –1C .v (H 2O) = 0.020XXmol·(L·s) –1D .v (NH 3) = 0.02mol·(L·s) –1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8.已知在25o C ,101kPa 下,1gC 8H 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 8H 18(l )+25—2O 2(g )= 8CO 2(g )+9H 2O (g );ΔH = -48.40kJ/mol B .C 8H 18(l )+25—2O 2(g )= 8CO 2(g )+9H 2O (l );ΔH = -5518kJ/mol C .C 8H 18(l )+25—2O 2(g )= 8CO 2(g )+9H 2O (l );ΔH = +5518kJ/molD .C 8H 18(l )+25—2O 2(g )= 8CO 2(g )+9H 2O (l );ΔH = -48.40kJ/mol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氢化铵(NH 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 4H 与水反应有H 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 4H 是由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B.NH 4H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C.NH 4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D.NH 4H 与水反应时,NH 4H 是氧化剂10.不久前科学家将将6630Zn 和220XX 82Pb 两原子核聚合放出一定数目的中子,得到112号新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2号元素位于第8周期第Ⅷ族B .该元素的原子属稳定性同位素C .该元素是“两性”金属元素D .上述两原子核聚合时释放出7个中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熔点: 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B. 硬度:二氧化硅>金属钠>干冰C.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必定全部是离子键D. 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必定全部是共价键12.可逆反应:2NO 22NO+O 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3)用NO 2、NO 、 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5)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1)(4)(6)B. (2)(3)(5)C. (1)(3)(4)D. (1)(2)(3)(4)(5)(6)13.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molX 和b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 + n(Y) = n(Z),则Y 的转化率为A .a+b 5 ×100%B .2(a+b)5b ×100%C .2(a+b)5 ×100%D .a+b 5a×100% 14.18g 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的气体中CO 占有1/3体积,CO 2占据2/3体积,已知:C(s)+21O 2(g)=CO(g)△H =-Q 1kJ/mol ;CO(g)+21O 2(g)=CO 2(g)△H=-Q 2kJ/mol 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A.31Q 1 kJB.21Q 2 kJC.31Q 2kJ D.31(Q 1+Q 2)Kj 15.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 2、CO 、CH 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负极反应为:O 2+2H 2+4e -=4OH -B .负极反应为:CH 4+10OH --8e -=CO 32-+7H 2OC .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 值不变D .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16.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总反应式是1-2H 2+NiO(OH) 放电===充电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 不断增大B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C .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D .电池放电时,H 2是负极17.10mL 某气态烃,在50mL 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 气体(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烃可能是A .C 2H 6B .C 4H 8C .C 3H 8D .C 3H 618.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四种沸点不同产物的烃是A .(CH 3)2CHCH 2CH 2CH 3B .(CH 3CH 2)2CHCH 3C .(CH 3)2CHCH(CH 3)2D .(CH 3)3CCH 2CH 3选择题答案: 12 3 4 5 6 7 8 9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19. (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①2,3-二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2,4-三甲基-3-乙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H 3-C 2H 5| C — | CH 3C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选择下列某种答案的序号, 填入下表的空格①同位素 ②同素异形体 ③同分异构体 ④同系物 ⑤同种物质物质名称 丁烷与 2-甲基丁烷 红磷与白磷氯仿与 三氯甲烷 氕与 氘、氚 新戊烷与 2,2--二甲基丙烷 2--甲基戊烷与 2,3--二甲基丁烷 相互关系20.A 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 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用0.4gA能放出0.02gH2。

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C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L层的一半。

①写出三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常见的单核离子。

A__________、B________③用电子式表示A、B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元素的单质是_______晶体,晶体中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⑤B元素的单质是_______晶体,晶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克服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

2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C(s)+O2(g)=CO2(g),△H1途径II: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H2燃烧水煤气:2CO(g)+O2=2CO2(g) △H32H2(g)+O2(g)=2H2O(g) △H4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相等物质的量的碳经两种途径反应放热,途径I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途径II 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煤通过途径II作为燃料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H+、K+、Cu2+、Cl-、OH-、SO42-等离子中,选择适当的离子组成符合下列情况的电解质进行电解(各离子只能使用一次)。

(1)以碳棒为电极,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水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气体体积相同。

则该电解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电解的总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铂丝为电极,水的物质的量减少,原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1,则该电解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电解的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