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冠心病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冠心病甘油三酯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d4af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a.png)
冠心病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甘油三酯是其中的一种血脂异常,长期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因此,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控制甘油三酯的水平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般生活中的甘油三酯控制标准:
1. 甘油三酯目标水平: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的甘油三酯目标水平应该小于150 mg/dL。
然而,对于高风险患者(例如,已
发生心肌梗塞或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目标水平可以更低,通常为小于100 mg/dL。
2.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甘油三酯水平非常重要。
建议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坚果的摄入。
3. 体重控制: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以维持健康体重。
4.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停止吸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
5. 药物治疗:如果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法达到目标水平,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脂药物,如贝特类药物(statins)或纤维
酸类药物(fibrates)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
同,具体的控制标准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制定。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确保有效控制冠心病甘油三酯水平的重要步骤。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和控制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ede0a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和控制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脂管理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血脂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供应不足或阻断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疾病。
冠心病是目前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二、血脂管理的重要性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控制血脂水平是冠心病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目标根据相关指南,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目标应为: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通过控制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四、血脂管理的措施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脂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贝特类药物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2. 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血脂管理的重要环节。
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3. 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对血脂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冠心病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适量的体重,增加体力活动。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脂肪的消耗,有利于血脂的降低。
五、血脂管理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测血脂冠心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水平,以监测治疗效果。
如果发现血脂异常,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遵医嘱用药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血脂管理过程中,应遵医嘱使用药物。
不可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8f485a4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0.png)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 (1)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 (3)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 (5)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 (7)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 (9)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 (11)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 (12)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14)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 (16)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 (18)十一、 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 (20)十二、“脂”上谈“兵”多“刃”齐发 (22)十三、高甘油三酯血症(一) (24)十四、高甘油三酯血症(二) (26)十五、 ASCVD血脂异常患者:尽早联合达标 (28)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1.以下哪一项不是FH的临床特征()A.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B.早发ASCVDC.黄色瘤D.脂性角膜弓E.低血钾参考答案:E2.FH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成人未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清LDL-C水平应达到多少()A.≥3.8mmol/LB.≥4.7mmol/LC.≥5.5mmol/LD.≥6.0mmol/LE.≥7.0mmol/L参考答案:B3.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A.饮食控制B.LDL分离术C.肝脏移植D.自体干细胞移植术E.调脂药物参考答案:D4.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常见临床表现()A.HDL-C水平极度降低B.LDL-C水平极度增高C.角膜弓D.早发冠心病E.皮肤肌腱黄色瘤参考答案:A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遗传病()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X连锁遗传C.Y连锁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线粒体遗传参考答案:D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1.下列哪一项疾病不宜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治疗()A.原发性高胆固醇症B.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D.Ⅲ型高脂蛋白血症E.肾性和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参考答案:D2.FH患者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杂合子(HeFH)和纯合子(HoFH)的血清LDL-C水平分别约为正常人的多少倍()A.1倍和2倍B.2倍和3倍C.2倍和4倍D.3倍和5倍E.4倍和8倍参考答案:C3.FH的治疗目标中,成人FH患者伴临床ASCVD的LDL-C目标值应低于多少()A.1.4mmol/LB.1.8mmol/LC.2.6mmol/LD.3.5mmol/LE.4.7mmol/L参考答案:A4.FH的筛查标准中,哪一项不是必需的()A.早发ASCVD(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即发生ASCVD)B.成人血清LDL-C≥3.8mmol/L(146.7mg/dl)C.儿童血清LDL-C≥2.9mmol/L(112.7mg/dl)D.一级亲属中有早发ASCVD - 正确答案E.存在皮肤/腱黄素瘤或脂性角膜弓(<45岁)参考答案:D5.FH患者在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后,如果LDL-C水平仍未达标,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措施()A.停止所有药物治疗B.开始生活方式的改变C.加用PCSK9抑制剂D.增加他汀类药物的剂量E.使用胆汁酸螯合剂参考答案:C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1.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受体表达增加的同时,循环中的什么物质水平也会增加,从而影响LDL-C的清除()A.胆固醇B.甘油三酯C.HDLD.PCSK9E.载脂蛋白B参考答案:D2.在ORION-10临床试验中,英克司兰治疗的ASCVD患者在第90-540天期间的LDL-C较基线的变化是多少()A.减少10%B.减少30%C.减少54%D.减少70%E.减少80%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一项是FH患者LDL-C水平升高导致的后果()A.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B.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D.降低LDL-C时间累积E.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参考答案:B4.英克司兰的给药频率是怎样的()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每半年一次参考答案:E5.FH患者在治疗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无法使用他汀类药物B.他汀类药物无法单独满足降脂需求C.他汀类药物完全无效D.所有FH患者对降脂治疗有抗性E.FH患者不需要降脂治疗参考答案:B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1.依洛尤单抗在治疗多长时间后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A.24小时B.1周C.1个月D.3个月E.6个月参考答案:A2.对于糖尿病合并ASCVD的患者,《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推荐的LDL-C目标值是多少()A.<1.8mmol/LB.<1.4mmol/LC.<2.6mmol/LD.<3.5mmol/LE.<4.9mmol/L参考答案:B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危险分层更加细化,特别提出了哪一类患者()A.一级预防患者B.二级预防患者C.超高危患者D.极低危患者E.中危患者参考答案:C4.在FOURIER-OLE研究中,接受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平均LDL-C水平在260周时达到多少()A.1.0mmol/LB.1.5mmol/LC.2.0mmol/LD.2.5mmol/LE.3.0mmol/L参考答案:A5.对于超高危患者,当预计他汀类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能达标时,应考虑什么治疗方案()A.直接采用更强的他汀类药物B.停止所有降脂药物C.采用他汀类联合PCSK9抑制剂D.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E.采用他汀类联合烟酸参考答案:C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1.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A.首步酶B.限速酶C.最终酶D.中间酶E.辅助酶参考答案:B2.以下哪种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瑞舒伐他汀D.依折麦布E.阿托伐他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项不是临床血脂检测的项目()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血红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答案:D4.以下哪种药物可以升高HDL-C()A.阿托伐他汀B.瑞舒伐他汀C.普伐他汀D.依折麦布E.烟酸参考答案:E5.被认为是ASCVD致病性危险因素的是()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非HDL-C参考答案:C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1.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多少百分比()A.14%B.31%C.6%D.9%E.12%参考答案:B2.在CURVES和VOYAGER等研究中,关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时的降脂效果,以下哪一项描述正确()A.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8%B.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约6%C.增加剂量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降脂效果D.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0%E.增加剂量会降低降脂效果参考答案:B3.以下哪种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A.阿托伐他汀B.依折麦布C.伊洛尤单抗D.阿利西尤单抗参考答案:A4.依折麦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药物()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B.PCSK9抑制剂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D.胆汁酸螯合剂E.烟酸类似物参考答案:C5.PCSK9抑制剂通过何种方式降低LDL-C水平()A.抑制胆固醇的肠道吸收B.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C.上调肝脏中的LDL受体D.促进LDL颗粒的分解E.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参考答案:C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1.以下哪种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与PCSK9相互作用()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肝细胞E.肌肉细胞参考答案:B2.PCSK9如何影响LDL受体的数量()A.增加LDL受体的数量B.减少LDL受体的数量C.不影响LDL受体的数量D.只在特定条件下增加LDL受体的数量E.通过间接途径增加LDL受体的数量参考答案:B3.PCSK9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什么影响()A.增加斑块体积B.减少斑块体积C.无影响D.增加斑块硬度E.减少斑块硬度参考答案:B4.PCSK9抑制剂的治疗如何影响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A.增加活性和趋化性B.减少活性和趋化性C.不影响活性和趋化性D.增加活性,减少趋化性E.减少活性,增加趋化性参考答案:B5.PCSK9在体内的其他作用包括什么()A.促进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稳态B.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C.减少血小板的凝集D.增加白细胞的寿命E.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参考答案:A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1.英克司兰在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中的优势不包括()A.长期降低LDL-C水平B.减少心血管事件C.方便的给药方式D.提高HDL-C水平E.良好的安全性参考答案:D2.英克司兰的给药方案是怎样的()A.每日口服一次B.每周注射一次C.每月注射一次D.每季度注射一次E.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一年两次参考答案:E3.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的百分比大约是()A.10%B.20%C.30%D.40%E.50%参考答案:E4.大量研究证实,降低哪种脂蛋白是心血管事件防治的主要靶点()A.高密度脂蛋白(HDL)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D.乳糜微粒(CM)E.脂蛋白(a)(Lp(a))参考答案:C5.英克司兰能够降低LDL-C水平的幅度大约是多少()A.10%B.20%C.30%D.40%E.54%参考答案:E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1.Lp(a)水平升高患者的一级亲属应进行什么()A.定期眼科检查B.定期听力测试C.级联筛查D.定期心理评估E.定期骨密度检查参考答案:C2.在10年ASCVD风险为7.5%-19.9%的40-75岁成年人中,Lp(a)≥125nmol/L或≥50mg/dL可促使什么治疗()A.高强度降压治疗B.中等或高强度他汀治疗C.抗生素治疗D.低强度降脂治疗E.非药物治疗参考答案:B3.Lp(a)≥125nmol/L或≥50mg/dL的水平在什么人群中被视为风险增强因素()A.儿童B.健康成年人C.40-75岁成年中危个体D.老年人E.妊娠女性参考答案:C4.Lp(a)水平升高在临床实践中可用作什么()A.肝功能指标B.肾功能指标C.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D.糖尿病风险预测E.肿瘤标志物参考答案:C5.Lp(a)水平升高的患者应接受什么类型的管理()A.无需特殊管理B.生活方式改变和降脂药物治疗C.高强度体育锻炼D.单纯药物治疗E.单纯生活方式改变参考答案:B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1.Lp(a)升高还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长期素食B.长期禁食C.急性时相反应D.长期静坐E.长期睡眠不足参考答案:C2.Lp(a)的浓度在新生儿时期大约是成人水平的多少()A.1/2B.1/3C.1/4D.1/5E.1/10参考答案:E3.Lp(a)升高但LDL-C↓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大约是多少()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B4.Lp(a)在妊娠期会发生什么变化()A.保持稳定B.显著升高C.显著降低D.生理性波动E.不可预测变化参考答案:D5.下列哪种方法被推荐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Lp(a)()A.ELISAB.免疫浊度法C.PCRD.色谱法E.光谱法参考答案:B十一、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1.欲判断患者是否在1周前左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冠状动脉造影C.肌钙蛋白测定D.心肌核素显像E.心脏磁共振成像参考答案:C2.最能反映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辅助检查结果是()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70%B.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改变C.超声心动图出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D.监测血压出现收缩压波动超过40mmHgE.血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参考答案:B3.男性,69岁。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9caf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f.png)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含量异常增高的情况。
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下面将介绍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具体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如下:1.总胆固醇(TC)的诊断标准:-正常范围:<5.18 mmol/L(<200 mg/dL)-边缘升高:5.18-6.21 mmol/L(200-239 mg/dL)-异常升高:≥6.22 mmol/L(≥240 mg/dL)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诊断标准:-理想水平:<2.59 mmol/L(<100 mg/dL)-边缘升高:2.59-3.35 mmol/L(100-129 mg/dL)-异常升高:3.36-4.13 mmol/L(130-159 mg/dL)-高度异常升高:≥4.14 mmol/L(≥160 mg/d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诊断标准:-低水平:<1.04 mmol/L(<40 mg/dL)-高水平(对男性):≥1.55 mmol/L(≥60 mg/dL)-高水平(对女性):≥1.29 mmol/L(≥50 mg/dL)4.甘油三酯(TG)的诊断标准:-理想水平:<1.7 mmol/L(<150 mg/dL)-边缘升高:1.7-2.25 mmol/L(150-199 mg/dL)-异常升高:2.26-5.63 mmol/L(200-499 mg/dL)-高度异常升高:≥5.64 mmol/L(≥500 mg/dL)此外,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还规定了特定人群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患者:-目标TC <4.52 mmol/L(<175 mg/dL)-目标LDL-C <2.59 mmol/L(<100 mg/dL)-目标HDL-C >1.04 mmol/L(>40 mg/dL)-目标TG <1.69 mmol/L(<150 mg/dL)2.冠心病患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目标TC <4.14 mmol/L(<160 mg/dL)-目标LDL-C <2.59 mmol/L(<100 mg/dL)-目标HDL-C >1.29 mmol/L(>50 mg/dL)-目标TG <1.69 mmol/L(<150 mg/dL)总之,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具体情况对血脂异常进行诊断和评估,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冠心病的饮食护理
![冠心病的饮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f673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7.png)
冠心病的饮食护理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引起粥样硬化病变,使得血管腔出现狭窄或阻塞情况,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及低氧情况发生。
近年来,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
冠心病的发生会导致机体出现多种并发症,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
其中饮食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冠心病的饮食护理方法有哪些呢?1冠心病的饮食护理方法1.1控制总卡路里摄入量并预防肥胖患者不宜在日常生活中食用高脂食品,因此有必要掌握日常饮食[2]。
同时,进食过多会产生更多的卡路里,并且摄入的热能应保持正常的生理消耗。
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降低,对总热能的摄入进行控制,此外,冠心病的护理措施还包括预防肥胖。
1.2饮食规律合理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将更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给身体,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
还应做到少量进餐,不要暴饮暴食和过量进食,进餐后胃肠道扩张,过量摄入物质会使人体的代谢负荷增加,使心肌缺血加速。
不要吃油腻和太咸的食物,将盐的摄入量减少。
同时,还需要将糖的摄入量减少,多食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果胶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为水果和蔬菜,同时还能够保持大便通畅[3]。
1.3避免喝烈性酒和浓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不能喝酒,其中所含的酒精会严重损害肝脏,同时会将更多的热能产生,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使得心脏超负荷,并增加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应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度。
不要喝浓茶,应饮淡茶,茶中含有维生素C和茶碱,它可以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并帮助消化。
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降低。
1.4限制脂肪摄入无论是冠心病患者或正常人群,需要严格限制每天脂肪的摄入。
每天的脂肪摄入应控制在每天总卡路里的30%以内,动物脂肪应控制在10%以内。
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食物,例如乌贼、蜗牛肉、动物内脏、肥肉等。
1.5碳水化合物适量在冠心病患者中,日常生活中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血脂分层管理
![血脂分层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d3aefcb8f67c1cfad6b848.png)
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发表者:任文林(访问人次:1497)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血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它们是生命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一般说来, 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 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 同时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即脂蛋白, 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 并进入组织细胞,因此,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这些成分的升高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或脂质代谢紊乱, 但是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而且简明通俗, 所以仍然被广泛沿用。
另外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龄、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和脑卒中家族史也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明确相关,也属于其危险因素,后四者是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LP-a)增高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症等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高脂血症的分类:1、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
![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11a0f87a0116c175f0e48cf.png)
存 在 关 系 。 脂 是 血 浆 中脂 类 的 总 称 , 要 包 括 甘 油 三 酯 、 脂 、 血 主 磷
胆固醇及其酯 , 及游离脂肪酸等 。 油三酯是 1 子甘油和3 以 甘 分 分 子 脂 肪酸 组 成 , 主要 在 肝 脏 、 肪组 织 和 小 肠 中合 成 , 以 乳 糜微 脂 再 粒 和 极 低 密 度 脂 蛋 白的 形 式 分 泌 进 入 血 液 。 前大 多数 的研 究【 当 2 】 认为 , 甘油 三 酯 血 症 在 一 定 程 度 上能 促 进 和 加 重冠 状动 脉 粥 样 高 硬 化的 发 生 。 浆 中的 脂 类 是 以 与 蛋 白 质 结 合形 成 脂 蛋 白 的形 式 血
变 , 脂 的 升 高 使 冠 心 病 的 发 生 率 呈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 且 患 病 血 并 年龄趋于年轻化 , 已经 成 为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的 “ 号 杀 手 ” 其 病 理 头 。
学 基 础 主 要 是 动脉 粥 样 硬 化 , 脂 代 谢 异 常 。 行病 学 与 临床 研 血 流 究 证 明 , 清 脂 类 和 脂 蛋 白的水 平 与 冠 心 病 和 动脉 粥样 硬 化 之 间 血
冠 心 病 的发 症 呈 正 相 关 , 常 以 它的 增 高 作 为 动脉 粥样 硬 化 发 生 通 发 展 的 主 要 脂 类 因素 , 一 点 已经 获 得 共 识 [。 这 3 1 本 组 结果 显示 冠 心 病组 患 者 的血 清 C HO、 G、 D -C T L L 明显 高
1 3 检 测方 法 .
一
3 讨 论
致 认 为血 脂 浓 度 与 发 展 成 冠 心 病 的 危 险 性 及 其 病 变 程 度 是 相
冠 心病 是冠 状动 脉 粥样 硬 化 性 心 脏 病 的 简 称 , 威胁 人 类 健 是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升高患者的护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升高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f3003ef111f18583d05a56.png)
治疗 前 观察 组总 胆 固醇 、 三酰 甘油 和 低密 度脂 蛋 白均 明 显 高于对 照组 ( P<00 ) .5 。见 表 1 。
表 1 治疗前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 mmo/ ) l L
贴 患者 , 心 解 答患 者 提 出 的 问题 , 助 患者 提 高对 疾 病 的 耐 帮 认 知 , 助患 者制 订起 居 作息 表 , 理体 育 锻炼 , 帮 合 以转移 其 消
堵塞 。 床上 遵 医嘱应 用抗 生 素 , 临 多饮 水或 做膀 胱 冲洗 , 出 有 血 时及 时给 予止 血药 , 1 碳 酸氢 钠 片 , 1服 5 以碱 化 尿液 , 少钙 减
第一 次 放尿 不 应超 过 10 0 m 因为大 量放 尿 , 腹 腔 内压 0 L. 使 力 突然 降低 , 液 大量 滞 留在腹 腔 血 管 内 。 血 导致 血 压 下 降 而
者 . 到积极 配 合 临床治 疗 。 高疗 效 的作 用 。 起 提
f 键 词 】冠 心 病 ; 尿 病 ; 脂 ; 理 关 糖 血 护
【 中图分 类 号】 4 35 R 7 .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6 4 4 2 ( 0 2)3( 一 1 6 O 1 7 — 7 1 2 1 0 b) 0 1 一 2 吸氧 , 应用 强 心药 时需 严 防毒性 反应 对 于合 并心 力 衰竭 的 。
34导 尿 管 堵 塞 .
出血 , 以对 患者 进 行适 当约 束 , 止 牵拉 过 度 引 起 尿 道 黏 可 防 膜 损伤 。( ) 期 留置 尿管 , 4长 由于管 周分 泌 物或 尿 晶体 附 着 , 拔 管 时 未将 气囊 内液 体 抽 回 , 成 尿 道 黏膜 损 伤 , 管 时 记 造 插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fea20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4.png)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特定人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CKD]、脑卒中)、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其血脂代谢状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采取更为个体化的血脂管理策略。
近日,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对8类特定人群的血脂管理进行了推荐,现整理如下。
01 高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内膜增厚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在进行人群ASCVD风险评估时(图1),应将有无高血压特别列出,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血脂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危险分层,确定高血压个体相应的LDL-C目标值,予以积极降胆固醇治疗。
图1 中国成人ASCVD 总体发病风险评估流程图02 糖尿病糖尿病是ASCV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为TG升高,HDL-C降低,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其LDL颗粒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推荐糖尿病患者采用LDL-C和非HDL-C同时作为降脂目标。
≥40岁的糖尿病患者均为高危,1型糖尿病病程≥20 年可作为高危。
而<40岁的糖尿病患者,应结合ASCVD其他因素(高血压、吸烟、HDL-C)和(或)靶器官损害确定ASCVD风险;如患者有≥3个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也应视为ASCVD高危。
对于ASCVD 风险为中、低危的糖尿病患者,均应将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血脂目标值推荐建议糖尿病高危患者选择他汀类药物作为基础降脂治疗,如果LDL-C不达标,需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
如果LDL-C达标后仍有TG增高或非HDL-C不达标,考虑联合高纯度IPE、ω-3脂肪酸或贝特类药物。
03 慢性肾脏病合并CKD的CV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CKD 3~4期患者直接归于ASCVD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958a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引言1.1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血液循环障碍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通常会升高,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水平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s-CRP的升高往往与炎症反应的激活有关。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介导的疾病,血管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过程之一。
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还可以用于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监测血清hs-CRP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指导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指导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研究血清hs-CRP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管理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的变化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在冠心病患者中,肌钙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情况。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肌钙蛋白的水平常常会显著升高。
这是因为当心肌细胞遭受损伤或坏死时,细胞内的肌钙蛋白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肌钙蛋白的浓度升高。
监测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对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患者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评估心肌损伤程度、预测患者预后以及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冠心病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冠心病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29641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2.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冠心病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综合施策,以预防、监测、诊断、治疗和康复为主要目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风险。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风险评估和干预: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2. 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抗高血压药等。
3. 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饮食调节等。
4.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5. 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健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 1 -。
稳定性冠心病的调脂治疗策略
![稳定性冠心病的调脂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f71eceb19e8b8f67c1cb9fd.png)
稳定性冠心病的调脂治疗策略编者按针对稳定性冠心病(CHD)患者的调脂治疗策略是近年来血脂研究的热点,也是心血管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2007年10月召开的第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中,高润霖院士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对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于下,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
药物治疗是稳定性CHD治疗基础COURAGE研究显示,对于稳定性CHD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并无显著降低。
这说明,药物治疗是稳定性CHD的治疗基础。
具体而言,对于稳定性CHD,标准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他汀类药物在稳定性CHD标准药物治疗中占重要地位4S研究揭开了他汀类药物治疗CHD的序幕。
该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CH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30%),显著降低冠脉死亡危险(42%),并显著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发生危险(34%),显著降低血管重建危险(37%)。
随后,纳入CHD或CHD高危患者的心脏保护研究(HPS)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有无CHD病史,是否患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或糖尿病,无论是否吸烟,高血压是否得到治疗,无论LDL-C基线水平高低,无论年龄性别,辛伐他汀均可使主要血管事件降低24%。
他汀类药物在稳定性CHD治疗中的地位被确立。
此后,血脂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向开展:针对特殊人群(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价值,稳定性CHD他汀治疗策略,他汀治疗能否使粥样斑块稳定或消退以及干预血脂治疗的新靶位(如升高HDL-C)。
稳定性CHD调脂治疗:LDL-C低限HPS研究结果提示,对于CHD或CHD高危患者,把LDL-C降到100 mg/dl可使CHD风险明显降低26%,同时,把LDL-C从100 mg/dl降到70 mg/dl左右,CHD风险可明显降低22%。
冠心病健康管理
![冠心病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d562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9.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量、心理压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一、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还需要进行心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2、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关键。
患者需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和血脂。
还需要适当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意义1、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健康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
冠心病健康管理是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健康问题。
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高血压与冠心病健康管理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是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血脂管理ppt课件
![冠心病血脂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e5be9fc77da26925c5b046.png)
高空腹血糖(FPG≥126 mg/dL) 高血压(BP≥ 140/90mmHg) 高胆固醇血症(TC≥190 mg/dL)
高BMI(BMI≥ 25kg/m2 )
38.6 31.1
-9.8
-0.2
-17 -38.4 -47.7 -51.1 -50.3
-50
-100
-59.3
•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健康观察的数据分析其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以了解全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全球负担、探讨其主要的挑战和预防机会。
8
中国冠心病患者的中位LDL-C水平112.5 mg/dl
冠心病患者(n=2312) 5 4.63
4.5
4 血脂水平(mmol/L)
3.5
3 2.5 2 1.5 1 0.5 0 总胆固醇 HDL-C LDL-C 甘油三酯 1.06 1.81
2.91
中国冠心病患者的中位LDL-C水平: 112.5 mg/dl ( 2.91 mmol/L )
Gutierrez J,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12 Jun 25;172(12):909-19.
中国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治疗比例低于欧洲国家
HPS2-THRIVE研究的患者基线数据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采用他汀治疗的患者比例(%)
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剂量强度高强度他汀中强度他汀低强度他汀每日剂量平均可降低ldlc50每日剂量平均可降低ldlc3050每日剂量平均可降低ldlc30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40mg辛伐他汀2040mg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普伐他汀4080mg洛伐他汀40mg氟伐他汀xl80mg氟伐他汀40mgbid匹伐他汀24mg辛伐他汀10mg普伐他汀1020mg洛伐他汀20mg氟伐他汀2040mg匹伐他汀1mg冠心病血脂管理?中国冠心病患者个体化的血脂管理冠心病血脂管理安全性费用和疗效是影响他汀治疗的重要因素?一项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的横截面监测对10138例美国成人进行调查其中1220例患者转换或停用他汀
冠心病患者,监测血脂很重要
![冠心病患者,监测血脂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81af9e119e8b8f67c1cb9a3.png)
血脂化验结 果不能 轻信
目前诊 断高胆固醇血症沿用的是几十年前 的标准 ,
该标 准过 于笼 统 ,常使 一些 迫切需 要 凋脂 治疗 的患者 “ 漏网” 。因此 ,血脂化验结果正 常不一定就不需要治
疗 。例如 ,低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为 15 3 毫克/ 分升 ,对于
一
成粥样斑块 ,使血管变得狭窄 。当有劳 累 、紧张等危 险 因素导致血管痉挛时 , “ 结痂 ”的斑块受力破裂 ,大 量
医 药 常 识 2 80 ) ' 0 . ( 27 01
胆 固醇降低 1%相当于冠心病死亡危险减少 1%。 0 5
舌外肌 中最重要 的是 颏舌 肌 ,该肌起 自下颌 体 内面 中线 的两侧 ,肌 纤 维呈扇 形止 于舌。
血脂水 平就 高了 ,应 把低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降至 1 0 0 毫
克/ 升以下。 分
2 岁 以上 成 年人 应 每5 0 年进 行 一次 空腹 血 脂谱 检
至 医生普遍存在 一个误 区 ,即把调血脂 等同于降甘油三 酯 。然而 ,胆 固醇特别是 低密度脂 蛋 白胆固醇升高才是
冠心病最大 的危 险因素。大规模 临床试 验已经证实 ,降 低胆 固醇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 患者 的心肌缺 血症 状 、缓 解 心绞痛 、改善心功能 ,并减少心 血管事件的发 生 ,总
查 ,包括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和甘 油三 酯 ,以便 对异 常血脂 早发 现 、早 治 疗 。调 脂治疗首 次服药6~8 周检测 1 ,其后每2~3 次 个
月检查 1 ,若 已降至并保持在理想水平 ,可每 半年至 1 次
年检查 1 。 次 编辑/ 于嘉 男
血 小 板 聚来 止 血 ,将 斑块 围 成 一 个 血 疙 瘩 ,形 成 血 栓 。
血脂分层管理
![血脂分层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1e5833ce2f0066f4332202.png)
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发表者:任文林(访问人次:1497)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血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
它们是生命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一般说来, 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其中甘油三酯参和人体的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 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 同时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它们必须和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即脂蛋白, 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 并进入组织细胞,因此,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这些成分的升高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或脂质代谢紊乱, 但是由于高脂血症的概念使用时间长而且简明通俗, 所以仍然被广泛沿用。
另外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龄、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和脑卒中家族史也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明确相关,也属于其危险因素,后四者是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LP-a)增高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症等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高脂血症的分类:1、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联合治疗价值分析
![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联合治疗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53f8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3.png)
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联合治疗价值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供血不足而引起。
高脂血症则是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过高的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都构成了威胁。
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过程中,叶酸、维生素B12、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被广泛运用。
叶酸和维生素B12被认为能够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瑞舒伐他汀则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
联合应用这些药物是否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是B族维生素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叶酸对DNA和RNA的合成及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12则在蛋白质代谢和红细胞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叶酸和维生素B12还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于预防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
它通过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LDL-胆固醇的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减少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率。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联合治疗的价值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通常需要同时进行降脂和心血管保护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和瑞舒伐他汀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补充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
联合治疗也能够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与主要血管事件 每降低1,风险降低20%
50%
40% 30%
21%
20%
10%
()
0% -10%
0.5
1.0
1.5
()
2.0
2005; 366: 1267-78
内容
一、血脂与冠心病 二、血脂异常管理指南的变迁 三、降脂治疗面临的困惑 四、血脂异常控制新措施
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变迁 高危/极高危患者的降目标愈趋严格
186
1.4
0.91(0.74-1.12) 0.39
48
0.4
1.05(0.71-1.12) 0.80
40
0.3
1.17(0.76-1.78) 0.48
221
1.6
0.91(0.75-1.10) 0.33*
114
0.8
0.86(0.66-1.12) 0.26
143
1.1
0.82(0.65-1.05) 0.10
51.9 45.3 29.9 44.5
2,472
76.0 70.7 15.2 35.5
评分 <5%
4,214
63.9 55.8 18.7 35.3
. J 2011;
.
J . 2014 ; 348(2): 108–114.
他汀类治疗后未达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
1. 他汀类剂量加倍 2. 更换为更有效的他汀类 3. 使用非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
332
2.6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173
1.3
卒中
任意形式 非致死性
51
0.4
47
0.4
死亡
全因死亡
203
1.5
心血管疾病原因
99
0.7
致死或非致死性心 力衰竭
120
0.9
辛伐他汀+安慰剂(2,753)
(95)
P值
发生事件例数 发生率/年
667
6.6
0.94(0.85-1.05) 0.30
353
2.8
0.92(0.79-1.07) 0.26
,2001; 23:1209-30.
依折麦布与任何他汀联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 他汀多降低 19% 至 23% 的
, 2002;40:2125 , 2003;107: 2409-15 , 2003;24:717-728 , 2003;91:418-424 , 2002;90:1084-1091
他汀+依折麦布 他汀
* P 值根据期间监测情况进行调整. † 主要冠状动脉定义为致死性冠脉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胆固醇转运蛋白: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 C1 1
膳食 胆源性 胆固醇 胆固醇
肠细胞
肠腔中的 胆固醇
胆酸
食縻中的 胆固醇
胆固醇
胆固醇酯
乳縻微粒
转运蛋白或被动扩散?
1L1
2020/4/6
®
依折麦布有效降低水平
内容
一、血脂与冠心病 二、血脂异常管理指南的变迁 三、降脂治疗面临的困惑 四、血脂异常控制新措施
, . 1990; 81:1721-1733. . J 1984; 76:4-12.
1995; 333:1301-1307. 1996; 335:1001-1009. 1998; 339:1349-1357. 4 1994; 344:1383-1389. 1998; 279:1615-1622
他汀类治疗未达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
1. 他汀类剂量加倍 2. 更换为更有效的他汀类 3. 他汀类与其他类药物联合治疗
血脂试验:预先设计的大血管事件次要终点
结果
辛伐他汀+非诺贝特 (2,765)
发生事件例数 发生率/年
主要终点+心肌血运
重建术+因心力衰竭
641
5.4
住院
主要冠状动脉事件 †
2013年 降低风险治疗指南
不设具体目标值
2014年 血脂异常管理建议
目标非; ;
降脂达标新主张: 极高危患者需要更强降脂:降 达
2011 年血脂异常治疗指南
• 极高危:确诊的心血管疾病 *(如 通过侵入或非侵入性检查 *诊断的)、陈旧性心梗、 、冠脉血运重建( 或 )、其他动脉血运重建术、 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2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伴靶器官损害 、中重度或评分≥ 10%
葆至能,降幅 ≥50%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1020 (476)
他汀类: “6原则”
减少(%)
0
-10
-20
+10 mg +20 mg
+40Βιβλιοθήκη mg-30-40- 6%
- 6%
-50
- 6%
10 20
40
80 他汀类
他汀剂量翻倍: 最大剂量发生潜在副作用
肝酶升高 (病人%)
阿托伐他汀
2.5
洛伐他汀
2.0
1.5
1.0
0.5
0 10 20 40 80
20 40 80
2004 年 2007年
美国 1
高危100(最佳70)
中国成人血脂防治异常指南 极高危80 高危100
2009年 加拿大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防治指南 高危<2(77) 或≥50%
2011年 欧洲 血脂异常治疗指南
2012年 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高危<2.5,极高危<1.8和或50% 高危<2.51,极6~高20危<1.8和或50%
他汀剂量 ()
*此非比较性研究,为各产品说明书报告的副 作用发生率
辛伐他汀
20
40 80
, . N J . 2005,352
他汀类治疗后未达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
1. 他汀类剂量加倍 2. 更换为更有效的他汀类 3. 使用依折麦布-他汀类联合治疗
可定40未在中国上市
. N J 2008;359:2195-207
全部
高危
心血管事 件
糖尿病 不
伴心血管 事件
评分 ≥5%
21,797
总胆固醇未达标 [%]
54.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未达标 [%]
48.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 [%]
26.4
甘油三酯升高
38.8
17,583
52.1 46.8 28.3 39.6
10,587
46.5 41.9 30.6 38.5
4,524
2014
降低ASCVD风险和事件 被指南一致推荐为治疗
的最终目标
2014 NLA DYS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draft)
内容
一、血脂与冠心病 二、血脂异常管理指南的变迁 三、降脂治疗面临的困惑 四、血脂异常控制新措施
70
2015:11 659–667
血脂异常 - 所有患者 -
• 高危:单个危险因素明显提高(如家族性血脂异常和严重高血压), 评分≥5% 且 <10%
*如冠脉造影、核医学成像、负荷超声心动图、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
Z, . J. 2011;32(14):1769-818
管理成为新指南关注的焦点
2013 IAS positioning paper
2013 ACC/AHA cholesterol guid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