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刍议视觉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c r i t i q u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 与为学 生赋权 f e m p o w e r m e n t 1
f 邓肯 D u n c u m. 2 0 0 2 ) 。邓肯f 2 0 0 2 ) 在 C l a i r f y i n g V i s u a l C u I t u r e A r t E d u c a t i 0 n一 文 中提 出更 深 入 的说 明 : ① ( 1 ) 影像创 作f i ma g e — m a k i n g 1 和批判f c r i t i q u e ) 是 共 生 的 “ 视 觉 文 化艺 术 教 育 ” 最重 视 的是 批 判 理 解 能 力 及为学生 赋权( e mp o w e r me n t 1 , 而非 艺术上 的表现 。 强 调 透 过 自由的 影 像 创 作 探 索其 个 人 意义 . 批 判 的 议 音乐 . 任何地 方都可以变成音乐厅 . 卫 星 可 以传 送 几 题 包 括 图像 在 社 会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 阅 听者 的反 应 、 百个 频 道 和 高 品 质 的 数位 音 乐 视 觉 影 像 亦 然 . 我们 媒 体关 系 、 多 元 主 观 的 建 构 以及 图 像 的本 质 , 这 些 都 的社 会 已经 受 影 像所 主宰 日常 生 活 中 无处 不是 视 觉 在 学 生 的创 作 活 动 中 及 议题 讨 论 中形 成 影像牟 . 甚至 各 种 小 小 的 图 电脑 也 变 成 以影 像 为 基 础 . ( 2 ) “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 V C A E) 同样 重 视 美 感 示取 代 了 以往 动 辄 几百 页 的使 用 说 明 : 随便 翻开 各 大 价 值 及 社 会 议 题 。“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课程 . 虽 将 学 报 刊 .都 可 以证 明 视 觉 图像 在 我 们 生 活 中有 多 重 要 习 的 内容 扩 张 为 视 觉 文 化 的 视 觉 产 物 . 其 意 并 非 将 此 互 联 网让 孩 童 可 以 即 时得 知偶 像 的最 新 动 态 、 演 唱会 课 程 带 离 艺 术 的 审 美 领 域 . 而 是 以融 入 文 化 社 会 观 的 时间地点 : 各 大 美 术 馆 的 艺 术 图档 . 也 都 能 在 家 里 联 方 式 , 学 习 意识 如何 透 过 视 觉 、 美感运作 . 或 相 反 地 美 网欣 赏 由此 , 我 们进 入 了一 个 由模 拟 ( s i m u l a t i o n s ) 和 感 如 何 推 展 意 识 . 因此 , “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 V C A E ) 同样 重 视 美 感 价 值 及 社 会议 题 拟像 ( s i mu l a c r a ) 组成的“ 超现实” 的时 代 如上所述 . 在 我 国美 术 教 育 中 开展 影 像 教 学 是 十 ( 3 ) “ 视 觉文 化艺 术 教育 ” ( V C A E)深 切 基 于 历 分 必 要 的 但 在 视觉 文化 背 景 下 怎 么 样 进行 美 术 教 育 史 : 强 调 将 影 像 放 在 其 历 史 文 本 脉络 中审 视 . 其 中最 的理 论 研 究 方 面 . 国内基本处于刚起 步的阶段 . 其中 主 要 的就 是 影 像 的 历 史 . 一 如 同视 觉 文 化必 须 置 于文 台湾 地 区对 于 此领 域 的研 究 略 有 成 果 . 有 专 门 的论 文 化 的脉 络 中 审 视 . 影 像 的 历 史 是 视 觉 文化 艺 术 课 程 的 和 专 著 而 在美 国 . 已于 上世 纪 后 期 开 始 对 美 术 教 育 重 要 构 成 因 素 怎 么面 对 视 觉 文化 进 行 研 究 . 提 出 了视 觉 文 化 艺 术 教 在具体“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教学过程 中. 现 任 国 育 的理论 , 并 在实践 、 开始摸索 。 并 总结了一些经验 。 际 艺 术 教 育 学 会 主 席 、美 国 北 伊 利 诺 斯 大 学 道 格 拉 鉴 于 我 国 大 陆 地 区 .缺 乏 这 一 领 域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实 斯 . 波 顿教授 ( P r o f . D o u g l a s B o u g h t o n ) 提出: ② 学 生 必 践. 所 以有 必 要 向美 国和 台 湾地 区借 鉴 相 关 的理 论 和 须 更 加 “ 自主导 向 ” . 而不是像过去数 十年来那样 . 完 实践经验 . 以促 进 我 国在 影像 教学 方 面 形 成 自己 的体 全 由教 师 决 定 课 程 内 容要 学 哪些 知 识 . 由教 师安 排 成 系。 容易消化的单元 . 同一 套 教 材 按部 就班 教 给 所 有 的学 美 国视 觉 文化 艺 术 教 育 理 论和 实施 状 况 生 …… 视 觉 文 化 的 艺术 教育 . 让 孩 子创 造 自己 的视 觉 在 面 对 视 觉 文化 占主 导 地 位 的 当 今社 会 . 美 国学 文 化 . 成 为 教 学 与 创 作 的 合伙 人 … … 因 为孩 子 知 道 的 也 许 比教 师更 多 者 提出了“ 视觉文 化艺术教育 ” ( v i s u a l C u l t u r e A r t E — 视觉文化层面 .
视觉文化中的儿童美术教育
很 多儿 童 是 因为 动 漫 才 喜 欢 上 美 术 。如 晚 近 我 国 著名 动 画 片 《 羊 羊 与灰 太 狼 》 是 一 部 老 少 咸 宜 的 国产 力 作 , 影 响 力 甚 喜 , 其
我 儿童美术心理具有无 意识 、 自主 性 、 真 纯 朴 三 大 特 点 。 至 波 及 台 湾 的 儿 童 。近 几 年 来 , 国 各 高 校 纷 纷 开 设 了 动 漫 天 从 与 人 类 原 始 艺 术 的 比较 中可 以得 知 ,儿 童 艺 术 与 原 始 艺 术 专 业 。而基 础 教 育 中 的动 漫 美 术 教 育 却 仍 处 于 起 步 阶段 。动 都 有 一 种 简 略 性 , 共 同心 理 特 点 是 无 意 识 。儿 童 用 眼 睛 看 漫 美 术 教 育在 基 础 美 术 教 育 阶段 应 : 其 世 界 ,把 幻 想 和 现 实 交织 在 一 起 , 以形 象 代 替 抽 象 , 表 达 自 只 己 无 意 识 的 心理 感 受 , 忘 记 表 现 的 手 法 和 技 巧 。 詹 姆 斯 ・ 而 索 斯诺 斯 基 认 为 , 某 些 理 解 的直 觉 形 式 即” 形 “ 多 依 赖 于 “ 完 更 叙 述 , 不是 逻辑 推 理 ” 0这 份 淳 朴 , 份 自然 , 予 了 儿 童 创 而 。 这 赋 作 的幻 觉 性 以及 自 主 的 创 作 冲 动 、 作 激 情 和 创 作 美 感 。 里 创 德 倡 导 保 持 儿 童 的 “ 真 之 眼 ”, 教 师 应 根 据 儿 童 这 一 美 术 天 而 心 理 采 取 最 谦 逊 的 态度 。 0具 体 到 教 育 环 节 中 : ( ) 分 发 掘个 性鲜 明 的 动漫 美 术 形 象 。 1充 ( ) 快建 设 动 漫教 育 的大 环 境 2加
视觉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作 为 美 术 教 育 , 对 文 化 的 学 习 是 不 念 必 须 紧跟 时 代 的 步 伐 , 识 到 视 觉 文 化 它 认 的 多元 是 不 容 回 避 的 , 术 课 程 的 设 置 最 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们 一 定 要 传 承 和 发 扬 , 是 当代 视 觉 文 化 轻 松 的 视 觉 、 觉氛 围 中 加 深 了 课 程 的 理 但 听 品 , 容 易 激 发 学 生 丰 富 的 想 象 和 创 作 激 更
情 。 外 网 络 的 开 放 和 迅 捷 也 为 教 学 提 供 另 了取 之 不 尽 的视 觉 资 源 , 它的 交互 性 、 时 跨 空性 为 教 学 创 建 了交 流 的 平 台 。 视觉 文化 已经 成 为 当下 生 活 一 个 不可
峡 两 岸 美 术 教 育交 流 会 将 “ 觉 文 化 与 艺 们 才 能 给 学 生 展 现 较 为 完 整 的 艺 术 观 点 。 视 术 教 育” 为 会议 主 题 以 来 , 于视 觉 文 化 作 关
与 美术 教 育 的研 究更 是 成 为 美术 教 育家们 关 注 的 核 心 话题 之一 。 视 觉 文 化 包 罗的 范 围 非 常 广 博 , 术 艺 教 育 家 当卡 姆 曾 强调 , 各种 范 畴 中的 视 觉 形式 , 唯有 在 其 能建 构并 传 达 人 类之 态 度 、
关 于 视 觉 文化 与 美术 教 育的 研 究 是 近 造 就 的 多元 化 大 众 流 行 艺 术 , 们 也 不 能 解 。 且 运 用计 算 机 软 件绘 制 、 我 而 设计 美 术 作
年 比较 热 门 的 课 题 , 其 从 2 0 第 四届 海 熟 视 无 睹 , 有把 传 统 和 当下 联 系 起 来 , 尤 03 只 我
视觉文化的转型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艺术 学 院 , 上海 2 0 0 2 4 1 )
摘 要 : 2 0世 纪 9 0年 代 , 视 觉 文 化 的 兴 起 带 动 了 学 校 美 术 教 育 改 革 的 第 一 次 浪 潮 。2 1世 纪 初 , 视 觉 文 化 的 转 型 推 动 了 学 校 美 术 教 育 改 革 的 第 二 次 浪 潮 。 视 觉 文 化 的 转 型 从 目标 、 内容 、 方 法 和 评 价 等 方 面 对 美 术 教
哪些范 畴 , 至今没 有 统一 的定 义 。那些 以视 觉形
式 呈现 或 意 在邀 人 观 看 的 文 化—— 绘 画 、 素描 、
像、 数 字影 像 、 动画 、 漫 画、 电子 游 戏 等充 斥 在 人 — 目 困 圜 丽 _ m _ ■ 钱 初 熹视 觉 文 化 的 转 型 与 学 校 美 术 教 育 的 发 展 成部 们 的生活 空间 之 中 , 成 为人 们 日常 生 活 的组
于视觉 文化 研 究 的 范 围 。 一般而言 , 视 觉 文 化
2 0世 纪 9 0年代 , 许 多学 者重 新 审 视 “ 视觉” 在今 日社会 环 境 下 所具 备 的积 极 功 能 , 发现“ 视 觉 文化 ” 已有凌 驾 “ 文字 文 化 ” 之势 , 任 何生 活经 验都会 转化 为一 种视觉 文化 , 视 觉 文化 成 为今 日
但是 , 今天 人们 在 百 货 公 司看 广 告 , 在 家 里 面看
D V D。视觉 文化 把 人 们 的注 意 力 引 离 结 构 完 善 的、 正 式 的观看 场所 , 如 电影 院和 艺术 画 廊 , 而引 向 日常生 活 中视 觉 经验 的 中心 。 ” 其实 , “ 视觉 文 化 ” 的 内涵 究竟 是 什 么 , 包 括
美术教育中的视觉文化——兼谈两个课堂教学个案
精神 。 “ 这种美颂的精神体现了一种高度 自尊、 自 信 、 自豪 、 自主 、 自强 的奋 发 向上 、豪 迈乐 观 的精
神 风貌 ;美 颂精 神其 实代 表 的是一 种 正面 的精 神 面
中的我们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激励我们为实现 中 国特色 社会 主义 共 同理 想 目标 而努力 。
存 在 ,对 所有 人 的 日常 生 活有 着越 来越 大 的 影 响 。
如今 ,报 刊 、书籍 中图片 猛增 、幅面加 大 ;电视新
闻 、 电视 节 目、 电视 连 续 剧 已 成 为 人 们 的 日常 生
能带 给我 们 心灵 的震撼 ,能帮 助身 处市 场经 济大 潮
点 ,即无 论 哪一个 时 代 ,我们 都需 要一 种 “ ” 的 颂
具有 浓厚 的美 学 色彩 的 。
【 冯 天瑜 等. 4 】 中华文 化 史( 上册) . 海 : [ 上 M】 上海 人 民 出版社
1 0. 99
【 刘毓庆. 雅颂” 学传统 一 5 】 论“ 文 兼m i 民族之善 良意识U, X . 】 上
海 : 国文 学研 究 。9 1( ) 中 19 .4 .
及 到 文 字所 代 表 的理 性 主 义价 值 观 。 基 于这 一 点 ,为 适 应 视 觉 文 化 时 代 的 需 要 ,美 术 教 育 工 作 者应 当引 导 学 生 去建 立一 种 “ 多元 审 美观 ” ,即 不仅 仅 关 注 美 术馆 里正 统 的 美术 作 品 ,还 要 关 注 日常 生 活 中的 标 志 、服 饰 、
东 西都 是 视 觉文 化 ” “ 觉 文 化关 注 的 是 视 觉事 ; 视
件 。在 这些 事件 中 ,消 费者 在一个 与 视觉 技术 交接 的界 面寻 求信 息 、意 义 和乐 趣 ” “ 可 视 物 的所 : 对 有 社会 实 践 的研 究 。 由此 可 见 。视觉 文 化及 其相 ” 关话 题 涉及 文学作 品 、批 评理 论 、批评 教育 学 、视
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的作用美术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
首先,美术教育能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人们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美术的学习也是促进他们各门成绩提高的有效途径。
其次,美术学习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为视觉艺术,总是使人们在审美创作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理想的教育,因此,美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具有强大的审美教育功能,美术本身就是美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高中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且极力要求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上。
可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课本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之余进行简单的训练,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育,让单一的教学知识技能成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育真正落实到素质教育之中。
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再次,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
自从九八年以来党中央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上下重教兴教,教育战线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成共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美术教育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今天我们能把艺术教育从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换为培养素质这也是美术教育的革新。
也将符合我们当今的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将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视觉文化对当代美术教育启示
视觉文化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探讨摘要:视觉文化是最为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最具变化性与包容性的表现形式。
将视觉文化引入当代美术教育,是适应时代进步的正确选择。
从审美的角度来讲,视觉文化理念和教育手法使得当代美术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文化视角,更渐渐湮没了美术本身的地域、国度和思维之间的界限。
关键词:视觉文化;当代美术教育;启示与探讨视觉,是人类最直接了解世界的感官。
视觉文化,是伴随人类千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而成的具有丰富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的文化形式。
伴随人类开拓世界的脚步,视觉的感官功能得到延伸和扩展,进而形成了一定的视觉角度。
而当人类按照一定的视觉角度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之后,视觉就慢慢地具备了审美的特性。
此时,视觉与人类思维的结合就由单纯的接受逐渐向经过思维加工后再现视觉体验转变。
而当这种转变具有普遍性,就会形成一定区域内的思潮,进而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出现了具有多样性的概念与具象的表达。
在这些表达方式当中,当然不能没有古老的绘画艺术。
从视觉文化以多元的方式渗透进绘画艺术之中开始,绘画领域内的工作者们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视觉文化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更丰富时空概念的引入传统的美术教育,一般来讲都是从基本的线条、空间概念和视角出发来进行基础教育,通过对笔法的练习达到熟练,而后再进行临摹和名作赏析,期间再配合不断地练习从中找到学习者独到的审美视角,进而再进行大场面、大景物的把握。
伴随视觉文化概念的引入,传统的美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被视觉文化内涵中极其关键的一种特性所激活:即在最基本的基础教育阶段,渐渐引入多元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可以将一切同视觉有关的信息同平面,从各种动态的影像资源中找到同线条、基本空间感受相契合的新思路。
换句话说,视觉文化概念的引入,美术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具备了很强的多元性。
2.人本思维的主体地位加强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人们都习惯首先从物象本身出发,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更是强调对物象全方位的观察,然后在根据物象的形象进行思维和构图,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物象对思维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思维的过程是从物到人,再由人对物进行描摹或刻画,是思维对物象的一种一对一的再现。
美育教学内容
美育教学内容
美育教学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
1.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了解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培养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2. 美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和造型能力,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等技巧。
学生将学习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流行风格,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手工艺教育: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包括剪纸、折纸、陶艺等。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手工艺技巧和材料,了解传统的手工艺文化,培养动手能力和艺术思维。
4. 视觉文化教育:教授学生对视觉艺术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等。
学生将学习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了解不同的视觉传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培养审美和创意能力。
5. 文化遗产教育:介绍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将学习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养文化自信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造力,提
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内涵,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析“视觉文化”冲击下的美术基础教育
现 象 . 会 关 注 的焦 点 文 化 , 生 新 的 兴 趣 热 点 等 , 能 将 这 些 信 社 学 并
息 进 行 迅 速 正 确 地 进 行 分 析 、 断 和评 价 . 它作 为 教 育 教 学 资 判 把
源 的筹 备 , 师 要 始 终 站 在 当 代 文化 的前 源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紧 跟 教
等 。其 中 , 影 响 最 大 的还 是 正 在成 长 中 的青 少 年 。 受
探 讨 . 断地 提 高 自己 的理 论 水 平 和业 务 能 力 。 四 , 不 第 高度 密 切 地 关 注 社 会 文 化 环 境 的变 化 , 术 思 潮 的 最新 动 向 , 的 文 化 艺 术 艺 新
程 的 文 化 内涵 , 注 课 程 资 源 的开 发 和 利 用 , 注 对 学 生 学 习 的 关 关
视觉化 、 大众 化 人们 进 入 了 “ 图 时代 ” 大 量 的 图像 信 息 通过 , 使 读 。
各 种 传 播 媒 体 , 网络 、 如 电视 、 告 、 漫 、 广 动 电影 、 像 、 戏 等 充 斥 录 游
关 注 文 化 , 注 人 本 , 过 艺 术 教 育 培 养 具 有 人 文 素 养 的公 关 通 民是 艺 术 教 育 的 最 终 目标 。美 术 是 以视 觉 为 特 征 的 艺 术 , 们 如 我
何 面 对 当 今 “ 觉 文 化 ” 冲击 是 近 年 来 美 术 教 育 关 注 的热 点 。 视 的 笔 者 经 过 钻 研 有 关 文献 资料 , 合 在 教 育教 学 中 的认 识 和 理解 谈 谈 结
术 教 师 还 要 积 极 主 动地 进 行 教 育 教 学 科 研 , 进 行 广 泛 的交 流 和 并
许 多 人 称 之 为 后 现代 的 艺术 形 态 。 以科 技 为 基 础 的 当 今 “ 觉文 视
幼儿园美术视觉创意: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
幼儿园美术视觉创意: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一、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美术视觉创意的培养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元化发展,如何打造一个符合多元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的美术教育课程方案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议题。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美术视觉创意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展开探讨。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文化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让幼儿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创意表达方式。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三、课程内容1.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的国画、西方的油画、非洲的部落艺术等。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不同文化艺术的魅力。
3. 带领幼儿观看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展览,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
四、课程特色1. 涵盖面广: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西方和非洲等不同地域的传统艺术形式,让幼儿全面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
2. 实践性强:通过手工制作和参观展览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多元文化下的艺术魅力。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地向幼儿展示不同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艺术作品。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通过接触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而在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时,需要注重对幼儿感知层面的引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总结回顾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园美术视觉创意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特色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课程方案,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六、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在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方案时,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实践和互动等。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一、导言1.课程定位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研究艺术的基础课程。
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如下特征:1) 视觉性美术研究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视觉来实现。
美术课程通过各种图形、视觉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沟通。
2) 审美性美术研究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视觉形象中美的因素。
美术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官的愉悦与情操的陶冶相互浸润,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
3) 创造性美术研究重视运用形象、空间、直觉、想象、情感等进行创造活动。
美术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 实践性美术研究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
美术课程通过策划、设计、制作以及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感知、应用,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新的实践能力结构。
2.课程理念1) 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惯,指导学生欣赏传统和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美化生活和保护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2)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美术课程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赏”、“练”、“评述”等各种美术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实践途径研究美术。
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需要,支持学生联系各自特点和兴趣开展研究,从有利于自主选择来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视觉文化时代中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视觉文化时代中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作者:赵霞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1期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
视觉文化时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新目标,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而图像识读是学生学习美术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
探讨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符合美术课程的实际要求,是时代赋予美术教师的责任,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是进一步践行学科综合发展、提高美育整体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培育中小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提高中小学生美术图像识读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视觉审美和视觉解读能力的现状分析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无处不在,仿佛也无所不能。
图像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读图也成为人们日常,一本无图的书甚至会令一些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人的“看”与“思”的方式已被悄然改变。
然而处于身心蓬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新型的视觉信息,面对这海量的图像,他们的“看和思”更加需要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图,去“读”图,去“思考和判断”图像的背后的信息符号。
然而,有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对图像生成与演绎过程规律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图像美感评价,不能够深层次去了解图像背后的知识及文化,导致在视觉文化下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处于一个浅显的位置。
部分教师不清晰教学的内容,不注重对图像的识别,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怎么去识别对人生有危害的图像,学生不能真正的了解图像给自身健康所带来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作为对中小学生视觉文化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视觉解读能力有着重要使命。
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视觉识读及深层次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在学习、生活当中运用这些能力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专业发展上下功夫。
二、视觉文化时代培养中小生美术图像识读能力的策略视觉文化时代,中小学生美术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关 键 词 :视 觉 文 化
美术 教 育
发展
影 响
人类通过视 觉这个感官直接跟世界进行接触 。视 觉文 化随着人类 千百年的发展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最终形成 了一种具有丰 富内涵以 及表现形式的文化形式。随着人类开拓世界 的脚步 ,人类 的视觉感 官 功能也得到 了快 速 的延 伸和扩 宽 ,最终 形成 了一 定程 度上 的视觉 角 度 ,当人类通过这个视觉角度 来观察 自然界 以及人 类社会 的本 身后 , 视觉就逐渐的有 了一定的审美特性。在这个 时候 ,视觉跟人类思 维上 的相结合就逐渐的经 由最开始的接受逐渐 的转 向经过大脑思 维加工后 再现视觉体验 。当这种转变有 了一定 的普遍性 特点后 ,就会形成 通过
进行不断 的两者交互练 习,这样就能够从 中找到学 习者 的独特审美视
角 ,对 于今后 的大场面 以及 比较大 的景 物有一定 的掌握程度 。随着视 觉文化概念 的引入 ,视觉文化 内涵 中的一个 最关键 的特性 激活 了传统 美术 教育 的内容 以及形式 ,逐渐 的将多元 化的思维方 式引入到 了基本 教育 阶段 中 ,换句话说就 是将所 有跟视觉 相关 的信息 都 同平 面化 了 , 并从各种动态 的影 响资源 中找到 同线条 以及 基本空 间感 受相互契合 的 新思路 。视 觉文化概念 的引入给美术教 育在基础教育 阶段就带来 了比 较 丰富的多元性特点 。 2 .人本思维 的主体地位得到 了加强 :人们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进 行思考 的话 ,会 习惯性 的从物象本身作 为出发点 ,特 别是在美术教学 的过程 中,更是强调对物象 的全方位 观察 ,在观察后会对 物象 的形象 进行一个思 维构 图 ,在这个过程 中主要 强调的是物象 在思维 中的主导
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导入本质、缘由与方法
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导入本质、缘由与方法【摘要】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强调从视觉出发来审美和创作。
本文旨在分析中小学美术课程导入的本质、探讨导入的缘由以及介绍具体的导入方法。
在本质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为什么回归视觉本位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至关重要。
在缘由探讨部分,我们会深入研究为何需要回归视觉本位,以及现代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方法介绍部分,我们将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回归视觉本位。
结论部分将强调回归视觉本位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程、回归视觉本位、导入本质、导入缘由、导入方法、重要性、发展展望1. 引言1.1 定义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回归到视觉本位,即以视觉作为主要表现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创造等能力。
这种课程倡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表达和创作作品。
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技巧训练,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意表达。
这种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对艺术的热爱与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
通过回归视觉本位的美术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表达内心,锻炼思维,提升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文目的和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回归视觉本位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旨在从本质、缘由和方法的角度深入分析,以期提高中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技能。
通过引入更丰富、更专业的视觉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理解,促进其全面发展。
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教育
与 改 进 , 看 发 生 改变 ,我 们 不需 要 “ 眼”所 见 、 观 亲 亲 身 经 历 ,我 们 通 过 电视 、电影 、互 联 网等 媒 介 来
观 看 世 界 、认 识 世 界 、理 解 世 界 、体 验 世 界 。正 如 麦 克 卢 汉 所 言 ,“ 介 是 人 的延 伸 ” 媒 。高 科 技 已将 镜
力 ,谈 话 也 被 转 化 为 视 觉 过 程 。这是 一 种 眼 睛 的史
特 别 是 以影 像 为 中心 的 感性 主 义 形 态 。视 觉 文 化 , 不但 标 志 着 一 种 文 化 形 态 的 转变 和 形 成 ,而 且 意 味 着 人 类思 维 范 式 的 一种 转 换 。 而 这 种 文化 形 态 最 ” …
视 觉 形 式 ,成 为 了 视 觉 文化 的 最直 接 的诉 求 。也 就
展示 出 来 。我们 通过 媒 介 来 了解 和 认 识 世 界 ,媒 介 塑造 着新 的观 看 世 界 、经验 世 界 的 方 式 ,乃 至 媒 介
源。
南 京艺 术 学 院 学 报 JUz L0 J D A 1 艺 1 U- 一美 术 与 设计 版的F EA 1 8 。sD 们 经 o一 o 的 主 要 信பைடு நூலகம்息 来 0 RA z N 乏 R∽ ∽一 1 - - m T l R∽ 成 为 我 N z 呈 现 虚 拟 世_ ‘ E — — N一世 界 验 \界
形 象 基 础 上 的全 新 的文 化 形 态 和 思 维模 式 ,用米 歇 尔 的 话 来 概 括 ,“ 觉 文 化 是 指 文 化 脱 离 了 以语 言 视
为 中心 的理 性 主 义 形 态 , 日益 转 向 以 形 象 为 中心 ,
们 愈 来 愈 高 的 视 觉 感 官 的 需 求 。法 国学 者 米 歇 尔 ・ 德 赛 图指 出 :“ 电 视 到 报 纸 、从 广 告 到 各 类 商 业 从 形 象 ,我 们 的 社 会 充 斥 着像 癌 症 一 样 疯 长 的视 觉 形 象 ,所 有 东 西 的 价 值 都 取 决 于 显 示 或 被 显 示 的 能
视觉文化下的高师小教本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视觉文化下的高师小教本美术教育模式探究[摘要]视觉文化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师来说,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主动适应时代对师资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因此,有必要将高师小教本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作为在视觉文化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的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这将是我们未来美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视觉文化高师美术教育美术教学21世纪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世界图像时代”。
视觉文化在当下正日益成为社会表象的主流,而且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成为艺术教育中的新形式。
如今,艺术教育要符合时代的潮流,那么检验培养艺术人才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标准显然已不是技术上的翻新那么简单,而是要看其对当代所表现的时代精神是否有敏锐而又深刻的准确把握。
因此,艺术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架构不应仅是技术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作支撑。
一、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美术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看到,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
视觉文化和高师教育教学的结合看似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的整合或添加,实际上却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保障。
因此,有必要将高师小教本的美术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作为在视觉文化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在全球化“视觉图像”浪潮影响下的今天,我们的高师美术教育和各国的美术教育一样,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同性。
传统的高师美术教育该怎样体现视觉文化时代下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及教育观念变化,势必需要我们对其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做一研究。
从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来看,我们的美术学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培养目标的变化,尤其是课程的变化。
以往美术教育课程的涵盖面比较狭窄,基本技能的训练较多,不考虑现实需要,内容大多沿袭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
现如今在高师的美术教育中,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内容都有所减少,体现基础教育的课程力度在加强,内容也更贴近基础教育,尤其是实践内容的增加,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
幼儿园小班《视觉艺术体验》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视觉艺术体验》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一、教学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美术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针对幼儿园小班的视觉艺术教育,应该注重的是教师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创意等多种方式,获得视觉艺术体验,同时也要注重幼儿心理建设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构建美好的教育体验,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幼儿园小班《视觉艺术体验》美术教案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2.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想象力;4.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5.为幼儿以后的学生生活做准备。
三、教学内容1.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先要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分析,让幼儿感性认识色彩、线条、形状等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此时,教师可以指引幼儿用手摸实物,认识不同材料质地和形态感,以提高幼儿对色彩、线条、形状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创意计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能够通过创意设计的幼儿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创造力。
比如,让幼儿用彩泥塑造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是在色块中找出拼凑成“爱心”。
这种创意性的幼儿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幼儿在小小的创意中体验到自己的积极性。
3.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幼儿视觉艺术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适合幼儿能操作的手工材料,如剪纸、黏贴等,让幼儿通过亲手制作,体验手工艺术的成就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校园环境美化中,比如制作百花园或交通安全标语等手工制品。
4.辅助教材在教学中,辅助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老师可以选用照片、图表、实物或PPT等形式展示幼儿感受不同色彩、线条、形状等的美。
同时,播放适合幼儿看的影片也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幼儿视觉艺术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方法1.游戏式教学法:使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双方的互动和交流。
幼儿园色彩世界:视觉艺术教育方案
幼儿园色彩世界:视觉艺术教育方案在幼儿园阶段,视觉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色彩世界的探索和创造,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定一个有效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色彩世界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为您带来全面的理解和指导。
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视觉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色彩世界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基础,因此一个有效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艺术创造的空间。
二、幼儿园色彩世界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1. 基于感知的色彩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感知能力是发展的关键。
一个有效的色彩教育方案应该从儿童的感知入手,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色彩,并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他们逐渐认识不同的色彩,并学会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和情感。
2. 融合艺术欣赏和创作视觉艺术教育不仅是对色彩的认识,还应该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
幼儿园的色彩世界教育方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观看优秀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让幼儿自己动手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色彩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3. 多元化教学活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色彩世界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应该包括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艺术展等活动,让他们接触真实的艺术作品,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色彩节日、绘画比赛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色彩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色彩艺术的喜爱和兴趣。
4. 家校合作幼儿园色彩世界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案需要与家庭和社会资源充分结合。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些艺术教育活动,如家庭绘画比赛、亲子DIY等,增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文化中的美术教育
内容摘要:当今视觉文化的兴起,给生活和审美带来转变。
美术教育也应该将文化教育与美术素养并重,众流行艺术与经典艺术并举,并注重美术教师多元化能力的培养,及教学的时代性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美术教育,转变,多元化
视觉文化的来临提升了“视觉”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视觉”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以“视觉教育”为手段和目的的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视觉文化在给带来美术教育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的美术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一、视觉文化的来临
1913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第一次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各种视觉表演视觉信息、视觉景观以及包围了我们的生活。
美国学者米歇尔曾概括说: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归纳来讲,视觉文化的具有大众性、视觉文化的可感性和视觉文化的虚拟性特征。
关于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的研究是近年比较热门的课题,尤其
从2003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将“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作为会议主题以来,关于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的研究更是成为美术教育家们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
二、视觉文化带来的诸多转变
视觉生活因当今视觉文化的到来确实出现前所未有的扩大,生
活中充满了无处不在的图像信息。
所以由于视觉文化的来临,给学生的日常生活、阅读生活乃至艺术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也使人们的审美体系发生了转变,进而使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门涉及到视觉和美感的教育,随着学生生活和审美价值的转向,视觉文化深刻影响到美
术教育的诸多方面。
三、美术教育在视觉文化中的发展
视觉文化带给美术教育的不仅仅是对传统审美方式的转变,同
样也是一个多维的促进。
所以当前的美术教育应该结合当前视觉文化的发展,以及后现代多元文化并重的潮流。
1、文化教育与美术素养并重
作为美术教育,它对文化的学习是不能忽视的,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视觉文化充当了美术的窗口。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在这种文化教育的情境中,美术教育是传达
文化价值的最佳角色。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世界被图像化了,只有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才能对视觉信息做出的理解和处理。
而且由于视觉文化的大众性特征,使得美术教育的教育目标更重视美术学习与学生终身生活的关联。
2、大众流行艺术与经典艺术并举
传统经典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发扬,但是当代视觉文化造就的多元化大众流行艺术,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只有把传统和当下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给学生展现较为完整的艺术观点。
视觉文化包罗的范围非常广博,艺术教育家当卡姆曾强调,各种范畴中的视觉形式,唯有在其能建构并传达人类之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时,才具备纳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条件。
因此对视觉文化中的流行艺术、大众艺术等艺术要从艺术性和人本性来作为选择的标准。
四、变革中的美术教师
随着视觉文化下美术的发展,向美术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作为一个处于时代发展变革中的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多元化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体现时代性,借助一切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资源,来更好的适应当前视觉文化下的美术教育。
1、多元化的能力
多元文化观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对美术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美术教师不能只知道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形成正确的包容的文化观。
美术教育是要协助学生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与视觉影像互动。
所以教师还要具有对作品超强的视觉分析和选择能力及教学引导力。
新的时代要求新型的教师,教师的观念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认
识到视觉文化的多元是不容回避的,美术课程的设置最终将迈向多元化,那么美术教师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能力。
2、教学体现时代性
视觉文化是以视觉信息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文化,这里的视觉信
息主要指以图形、动画、视频等形象媒体所展现的信息。
正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当今视觉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无限宽广的平台,在美术教育中也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比如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解决了美术教学中抽象说教的难题,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视觉、听觉氛围中加深了课程的理解。
而且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设计美术作品,更容易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激情。
另外网络的开放和迅捷也为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视觉资源,它的交互性、跨时空性为教学创建了交流的平台。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下生活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使得美术教
育的内容大大拓展、美术创作的方法进一步多样化。
所以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选择利用视觉文化
带来的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
[1].读图、身体、意识形态/周宪著.——《文化研究》2002年第3辑
[2].反思视觉文化/周宪著.——江苏: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
[3].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王大根/著.——:清华大学出
版社,《清华美术?卷3》
社2006年第122页
[4].美术教育展望/徐建融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