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08级汉语言文学一班许欢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主要内容、基本功能。

【重点与难点】

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力、贵和尚中

【讲授提纲】

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精”和“神”的字义理解以及“精神”的词义

所谓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是指具体的文化表现和具体的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知道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2、具备条件:

(1)广泛的影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2)积极作用: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3、实质: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思想,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4、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凝聚与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文化传统是一种事实判断,文化基本精神或民族精神是一种价值判断即“优秀传统”,长期受到人们尊崇(特点有褒有贬,文化基本精神只有褒的一面)

5、地位:

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一、天人合一

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或者“征服”、“让”或者“争”)(一)观念产生的原因

1、中国有着悠久而不间断的农耕文明史

●新石器时期:南方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稻米;北方西安“半坡”遗址的小米——中国

先民的农业格局。

●三皇五帝时期:《周易》记载:伏羲作八卦,神农以《易》作了耜、耒等农具;《史

记》记载轩辕时代已“艺五种”(黍、稷、菽、麦、稻);相传是帝尧时的歌谣《帝

王世纪·击壤之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何有帝力哉!”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代时期的农业文明:

《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史记•周本纪》说周人的祖先公刘“务耕种,行地宜,……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国语·周语》记载了周王带领文武百官、众多农民在上千亩的田野上一起劳动的场面。

2、农耕文明使“天学”成为第一科学

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使探究天道自然规律成为古人最关心的学问:

1)历代帝王登上帝位第一要务是:“治历明时”。《尚书·尧典》开篇就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2)夏代遗留文献《夏小正》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这篇文字按十二月的顺序,详细的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的相应的变化,形象的反映了上古人民对时令气候的认识。

3)春秋时期,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节气已经确立。

4)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理论实质:

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显示了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三)作用:

能够得到自然界域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界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界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四)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识

1、在对待天人关系上,儒家主张“法天而行,天人相谐”。

1)孔子对天的理解和体验:

●《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界的生

命意义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自然界的山、水与仁、智的德性联系在一起。

●孔子曰:“唯天为大,唯舜则之。”

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认为人应当秉承天地的精神:

●《周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

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易• 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

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五)“天人合一”产生的三大学说(PS补充说明)

●天人相副说

●天人感应(政治)论

●天心人性论

(六)道家学说中——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坚强的东西就是最柔弱的东西,最厉害的斗争手段就是不争)

●《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蒭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蒭苟。”

(七)道家学说中——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之道是难于认识的,故我们应审慎的对待自然)

●混沌的故事——人类总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自然,而这恰恰是破坏自然;

●朝三暮四的故事——人道向天道学习的困难,人类认识总会存在误区;

●庄生梦蝶的故事——主客体双方有时会发生转变;

●无用之树与不叫之鹅的故事——人类的积极性有时会带来害处。

(八)“天人合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启示

人与自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看到人的价值,也要肯定自然的价值,自然与人具有同等的权利——这种生态伦理观值得我们继承。

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在积极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资源。而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发展与保护的统一。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人本主义的表现

1、中国将一切发明创造归之于圣人,而西方则归之于上帝和众神。如:火、工具……

2、中国主流思想儒家学说自孔子起便将思考、关注的重心投向现实世界、现实人生,而非鬼神世界。

3、儒学作为中国学术的主流,没有发展为宗教,而具有超越价值体验的功能。这使中国人

最终没有匍匐在宗教的脚下。宗教的权利也从来没有超越王权,都是作为王权的附庸而存在的。

4、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多是将其作为一种哲学对待的;而中国土生土长的

道教,其能使人长生不死的目标,精英学术界从来是不信的。

5、中国人将毕生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对理想人格与人生的追求。这一理想就是内圣外王。

德+功。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大学》篇所讲的“三纲八条目”。

6、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

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

(二)实质

以人的道德为本(人的价值实现、个体道德境界的升华),寄托与整体伦理政治关系的良性互动,这是伦理类型文化的总体特征,又可称为道德的文本主义。

(三)意义及评价

1、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的建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

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2、过分强调道德作用,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消极因素,道德至上的偏向;

3、强调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不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与西方资产阶段的人本主

义和人义主义不同

三、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这不仅是伦理文化所需,而且是客观规律之必然,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指事物的度,不偏不倚,不过度亦不及;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