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部分)1-1 什么是⽣产过程、⼯艺过程、机械制造⼯艺过程?答:⽣产过程是根据设计信息将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艺过程是在⽣产过程中,⽑坯的制造成形(如铸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热处理、表⾯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坯的形状、尺⼨、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机械制造⼯艺过程,简称⼯艺过程。
采⽤合理有序安排的各种加⼯⽅法,逐步地改变⽑坯的形状、尺⼨和表⾯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艺过程。
1-2 什么是⼯序、安装、⼯位、⼯步和⾛⼑?答:⼯序是指由⼀个⼈(或⼀组)⼯⼈在⼀个⼯作地点对⼀个(或同时对⼏个)⼯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安装——⼯件(或装配单元)经⼀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位——在⼀次⼯件的安装中,通过⼯作台的分度、移位可以使⼯件相对于机床变换加⼯位置,⼯件在每⼀个加⼯位置上所能完成的加⼯内容。
⼯步——在同⼀⼯位上,要完成不同的表⾯加⼯时,其中加⼯表⾯、⼑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位内容。
⾛⼑——⼑具在加⼯表⾯上切削⼀次所完成的⼯步内容。
1-3 什么是⽣产纲领、⽣产类型?答: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和⽣产能⼒决定的、在⼀年内应当⽣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产纲领。
企业(或车间、⼯段、班组,⼯作地)⽣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般分为⼤量⽣产,成批⽣产和单件⽣产三种类型。
1-4 简述各种⽣产组织类型的特点。
答:单件⼩批⽣产时,其⽣产组织的特点是要能适应产品品种的灵活多变;中批⽣产时,采⽤通⽤设备与专⽤设备相结合,以保证其⽣产组织满⾜⼀定的灵活性和⽣产率的要求;⼤批⼤量⽣产时,⼴泛采⽤⾃动化专⽤设备,按⼯艺顺序流⽔线⽅式组织⽣产,⽣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即柔性)差。
1-5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
答:⾸先,组成机器的每⼀个零件要经过相应的⼯艺过程由⽑坯转变成为合格零件;其次,要根据机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把某些零件装配成部件;最后,在⼀个基准零部件上,把各个零件、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机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名师来指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
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答案大家找〕(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答案大家找〕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
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
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
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案大家找〕“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新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小蝌蚪找妈妈乡教材P4'案多习答1. 略,2. 小蝌蚪开始是长看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过r )L 天,先是衣出了两条后腿,然后过了儿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过了儿天,尾巴变短 了,他们已经玲成青虹了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蚌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图片的 顺序是第■行从左到右是]—2—3,第二行是从右到左的顺序4-5-池塘里的小 蝌蚪慢慢长大,他们要寻找自己的妈妈,却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
他们将乌龟误认 为自己的妈妈,经历了 •翻波折,最后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蚂妈,他们也从蝌 蚪变成了青蛙。
3. 示例:我披上衣服就去上学了。
弟弟鼓着眼睛,好像很生气。
军军衣服没扣好,露出了肚皮.,小张甩着手臂,大踏步向前走去。
4. 提示:读准字音,并且记清字形。
2我是什么乡教材P71.朗读略“我”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2.天上的雨点落在我的脸l.c看到爸爸的巴掌打下来,小军赶紧躲闪洁白的雪花飘落在屋顶h3 .提示:注意词语间的搭配,要熟读成诵'3植物妈妈有办法归习.答教材PIO题案I .略.2.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 蒲公英靠风传播;苍 耳靠刺挂在动物的皮& I •.传播种子;豌豆靠自身传播,在太阳暴晒卜裂升•,然后种 子蹦看跳看商开。
3.小例:(1)①靠水来传播椰子靠水来传播种子,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
果皮腐烂后,包右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他地方。
②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等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避肚子,由「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2)①柳树妈妈淮备了降落余,把它送绐白己的姓姓。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柳絮娃娃就乘若风纷纷出发-②凤仙花妈妈更有办法,她.计果实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果实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识字1场景歌务回■答1.略,2.方块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接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请完成下列比较。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例如身高:“一年前的我”152cm,“现在的我”172cm。
(2)我发现这一年来,我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接教材P4上方“探究与分享”,思考: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答案:(1)运动方面:在体育测验中,我的跑步成绩比以前更快了,我的跳高成绩比以前更高了,我的耐力比以前更好了,等等。
(2)娱乐方面:我的象棋水平提高了不少,我开始喜欢听流行歌曲了,等等。
(3)学习方面:我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我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的记忆力更强了,等等。
(4)社会实践方面:我参加的实践活动更多了,我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很多,等等。
3.接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答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变化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学会调适自己,坦然地接受、正视这些变化;等等。
4.接教材P5~6“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答案:(1)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①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我们渴望独立,有“成人感”,希望能摆脱父母的监护和束缚。
另一方面我们未能摆脱依赖,难以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②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不愿与人交往、交流,很少有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另一方面,我们珍惜友谊,渴望友谊和交际。
③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
另一方面,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交往中比较被动。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练习一1.343 42.71420(答案仅供参考)3.25214.√√√6.图①32 4图②323 2图③222 27.同样长都是2厘米8.(1)厘米(3)米(4)厘米(6)米10.()(√)(√)11.6小蚂蚁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2+3+2=7(厘米)练习二1.89586998882.50769686674885973.(1)31+22=53(枚)(2)14+10=24(枚)(3)动物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22+14=36(枚)4.63407366515.49+4 4________932 1+39________6027+ 4________3 16.75947 57.9288508165758.<>=><>10.8590594182969311.(1)14+27=41(元)(2)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或玩具飞机和玩具火箭、玩具汽车和玩具火箭、玩具汽车和玩具船)(3)买一艘玩具火箭和一艘船共要多少元?27+30=57(元)练习三1.1890102.164085313.32-21=11(个)4.144558385.76176.40-28________1279-67________125 3- 4________497.27176326384918 9.726287878982 1844371551 6 10.1829985725169065 12.(1)41-34=7(个)(2)45+39=84(个)(3)小明比小芳少拍多少个?45-34=11(个)小强比小芳少拍多少个?45-39=6(个)13.(1)486472(2)72585114.错误! 4__________87K错误!__________72K90- 2 2__________68K(答案不唯一)练习四1.86+9=95(个)2.53-18=35(只)3.(1)45+31=76(圈)(2)神舟六号载了几位航天员?3-1=2(位)4.90454171188382445.(1)56-22=34(票)(2)北京比巴黎多得多少票?56-18=38(票)多伦多比巴黎多得多少票?22-18=4(票)6.32-15=17(元)7.(1)58-8=50(元)(2)45-8=37(元)(3)每个排球多少元?39-8=31(元)8.46+37=8365+18=8376+7=8352+31=8398-36=6291-29=6280-18=6271-9=62练习五1.809690796872992.2716522703.984.25404663718068451895.722198398031978194716.64-(17+28)=1917+28________456 4-4 5________197.8030548658498.9362244209.50-25-8=17(元)10.472734364445696266347411.611472496812.9090909090909090和都相等13.(1)9+8+45=62(个)(2)8月~10月共销售了多少个文具盒?45+13+7=65(个)14.分析:由16+19=17+18可以变成□+□-□=□,这里有多种填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7页“做一做”1.略2.略3.√√练习一1.572.3.√4.√教材第9页“做一做”略教材第4页“做一做”略练习二1.略2.略3.兔子在乌龟前面,乌龟在兔子后面;猴子在松鼠上面,松鼠在猴子下面;小鸟在猴子上面,猴子在小鸟下面。
4.略5.略6.略6.(1)先向上(左)走,再向左(上)走。
(2)先向右(上)走,再向上(右)走。
(3)略生活中的数学:上、下楼梯都应靠右行。
教材第16页“做一做”1.略2.543 2教材第17页“做一做”1.<>2.<>=>练习三1.略2.略3.212>1252<54.35.略6.略7.2<44<55>41<33>18.略思考题:不一定教材第20页“做一做”1.12 32.55不一样教材第21页“做一做”1.2 12.11113(或2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略练习四1.(1)略(2)略(3)42.34 23.不能4.不公平,右边去掉2个人(或者左边增加2个人)。
教材第24页“做一做”略教材第25页“做一做”1.5 52.41 43.23 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略教材第27页“做一做”1.4 12.322(或31)3.233涂色略练习五1.43454 52.53453 23.114 14.31223 15.52表示方式略6.1434133 17.5432123 48.8+3=55-2=39.略教材第30页“做一做”54325432543 2练习六1.5202.221303.132231404.033 35.151010023051130 2教材第32页“整理和复习”1.2532<55>32.11;1221;132231;1423324 1 3.(1)略(2)略(3)01234 5规律: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练习七1.13 52.454515303.2+2=45-4=14.2 25.(答案不唯一)433 4教材第35页例1“做一做”略教材第35页例2“做一做”(√)()(√)()练习八1.2.412 43.略4.略5.椅子、大门、小汽车6.4 57.略8.提示:把可乐和圆柱圈起来。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六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草原》一、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与同学交流自己和别人惜别的经历时,要注意描述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并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景。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2020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习题参考答案3-4单元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第20页“做一做”(1).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分别相同。
(3).长5cm,宽3.5cm,高2cm.(4).3个面。
教材第20页“做一做”(1)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2)(3)搭成了一个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1.(1)正面是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24 cm、9 cm;和它相同的面是后面。
(2)它的右面是长方形;长是12 cm,宽是9 cm;和它相同的面是左面。
(3)上、下两个面。
2.(40+30+20)×4=360(cm)3.(1)3条(2)4条(3)3条发现:每条棱都有三条棱和它平行且相等。
4.魔方是正方体,棱长是10 cm,有6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6.90×2+55×2+22×4=378(m)7.40 cm=0.4 m80 cm=0.8 m(2.2+0.4+0.8)×4=13.6(m)8.()个(2)个(2)个()个()个(2)个9.A和C相对,E和F相对,I和D相对。
教材第23页“做一做”(√)(√)()教材第24页“做一做”0.75×0.5+0.75×1.6×2+0.5×1.6×2=4.375(m2)2.周一对周四,周二对周末,周三对周五3.(1)4×2=8(cm2)3×3=9(cm2) 2×2.5=5(cm2) (2)3×2=6(cm2)3×2=6(cm2) 2.5×2=5(cm2)(3)4×3=12(cm2)3×2=6(cm2) 2×2=4(cm2)4.(50×40+50×78+40×78)×2=18040(cm2)5.(10×12+6×12)×2=384(cm2)6.(1)46×46×6=12696(cm2)(2)46×12=552(cm)552 cm>4.5 m胶带纸不够用7.长方体1050 cm2正方体864 m2长方体812 dm28.3×3×5=45(dm2)9.1.2×1.2×6×1.5=12.96(dm2)10.50÷2=25(m)50×25+50×2.5×2+25×2.5×2=1625(m2)11.(8×6+8×3×2+6×3×2-11.4)×4=482.4(元)12.涂红漆面积:40×40×3+65×40×2=10000(cm2)涂黄漆面积:40×40×2+40×65×2+40×(65-10)×2=12800(cm2)13.把长方体的长8 cm分割成2个4 cm,两个棱长为4 cm的正方体总表面积增加了,增加的表面积为4×4×2=32(cm2)教材第28页“做一做”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2.9 cm38 cm3 6 cm3 4 cm3教材第31页“做一做”1.15×7×8=840(cm3)2.0.06×5=0.3(m3)1.第2堆体积大,第2堆根数多,所占空间大.3.____最小最大____4.cm3dm3m36.把最上面的小正方体放在第三层的缺口处。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 i",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鹏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 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练习一1.3 4 3 42.7 14 20(答案仅供参考)3.25 214.√√√6.图①3 2 4图②3 2 3 2图③2 2 2 27.同样长都是2厘米8.(1)厘米(3)米(4)厘米(6)米10.( ) (√)(√)11.6 小蚂蚁要爬几厘米就能吃到2+3+2=7(厘米)练习二1.89 58 69 98 882.50 76 96 86 67 48 85 973.(1)31+22=53(枚)(2)14+10=24(枚)(3)动物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22+14=36(枚)4.63 40 73 66 515. 4 9+4 4________9 3 2 1+3 9________6 0 2 7+ 4________3 16.7 5 9 4 7 57.92 88 50 81 65 758.<>=><>10.85 90 59 41 82 96 9311.(1)14+27=41(元)(2)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或玩具飞机和玩具火箭、玩具汽车和玩具火箭、玩具汽车和玩具船)(3)买一艘玩具火箭和一艘船共要多少元?27+30=57(元)练习三1.18 90 102.16 40 85 313.32-21=11(个)4.14 45 58 385.7 6 1 76. 4 0-2 8________1 2 7 9-6 7________1 2 5 3- 4________4 97.27 17 6 32 63 8 49 18 9.72 62 87 87 89 8218 44 37 15 51 610.18 29 98 57 25 16 90 65 12.(1)41-34=7(个)(2)45+39=84(个)(3)小明比小芳少拍多少个?45-34=11(个)小强比小芳少拍多少个?45-39=6(个)13.(1)48 64 72(2)72 58 5114.错误!4__________8 7K错误!__________72K90- 2 2__________6 8K(答案不唯一)练习四1.86+9=95(个)2.53-18=35(只)3.(1)45+31=76(圈)(2)神舟六号载了几位航天员?3-1=2(位)4.90 45 41 71 18 83 82 44 5.(1)56-22=34(票)(2)北京比巴黎多得多少票?56-18=38(票)多伦多比巴黎多得多少票?22-18=4(票)6.32-15=17(元)7.(1)58-8=50(元)(2)45-8=37(元)(3)每个排球多少元?39-8=31(元)8.46+37=83 65+18=8376+7=83 52+31=8398-36=62 91-29=6280-18=62 71-9=62练习五1.80 96 9079 68 72 992.27 16 5 22 7 03.984.25 40 46 63 7180 68 45 18 95.72 21 98 39 8031 97 81 94 716.64-(17+28)=191 7+2 8________4 5 6 4-4 5________1 97.80 30 54 86 58 498.93 62 2 4 42 09.50-25-8=17(元)10.47 27 3 4364 44 56 9626 6 34 7411.61 14 72 49 6812.90 90 90 90 90 90 90 90和都相等13.(1)9+8+45=62(个)(2)8月~10月共销售了多少个文具盒?45+13+7=65(个)14.分析:由16+19=17+18可以变成□+□-□=□,这里有多种填法。
(4-6)部分习题及其解答
1本教材习题和参考答案及部分习题解答第四章4.1已知物体内一点的六个应力分量为: 50x a σ=,0yσ=,30z a σ=-,75yz a τ=-,80zx a τ=,50xy a τ=试求法线方向余弦为112n =,122n =,3n 的微分面上的总应力T 、正应力n σ和剪应力n τ。
解:应力矢量T 的三个分量为11106.57i i T n a σ==,228.033T a =-,318.71T a =-总应力111.8T a 。
正应力26.04n i i T n a σ==。
剪应力108.7n a τ。
4.2过某点有两个面,它们的法向单位矢量分别为n 和m ,在这两个面上的应力矢量分别为1T 和2T ,试证12⋅=⋅T m T n 。
证:利用应力张量的对称性,可得12()()ij i j ji i j n m n m σσ⋅=⋅⋅===⋅⋅=⋅T m n σm m σn T n 。
证毕。
4.3某点的应力张量为01211210x xy xz yx y yz y zx zy z στττστσττσ=⎡⎤⎡⎤⎢⎥⎢⎥⎢⎥⎢⎥⎣⎦⎣⎦且已知经过该点的某一平面上的应力矢量为零,求y σ及该平面的单位法向矢量。
解:设要求的单位法向矢量为i n ,则按题意有 0ij j n σ=即2320n n +=,1230y n n n σ++=,1220n n += (a) 上面第二式的两倍减去第一式和第三式,得 2(22)0y n σ-=上式有两个解:20n =或1yσ=。
若20n =,则代入式(a)中的三个式子,可得1n =30n =,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有1y σ=。
将1y σ=代入式(a),利用1i i n n =,可求得=n4.4基础的悬臂伸出部分具有三角柱体形状,见图4.8,下部受均匀压力作用,斜面自由,试验证应力分量 22(arctg )x y xyA C x x yσ=--++ 22(arctg )yy xyA B x x yσ=-+++0z yz xz σττ===,222xy y A x y τ=-+满足平衡方程,并根据面力边界条件确定常数A 、B 和C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8010教材第5页“做一做”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1.少于1分钟多于1分钟2.时秒分4.>>><>=5.2秒2分5分8.11:4020分12:004:1545分5:0025分5:259.9时15分+25分=9时40分11.(1)9时-8时20分=40分(2)做眼保健操(3)7时30分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4)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33+36=69(张)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88328394549练习二1.47545940667278782.82997787908958513.834.616.47195210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660490710600120920190650练习三1.77050036080600810190602.850-780=70(千克)3.8506909705204.1505.(1)(2)7.218接近220700-220=480(元)8.245看作240187看作180240+180=420(元)420>400不够9.6402209905305005010.32011.90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528看作530184看作180530-180=350(瓶)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219看作220392看作390390-220=170(根)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1.8752805692444450 2.990850640820280210290360 3.441看作440632看作630630-440=190(个)练习四2.<<><><3.(1)405看作400600-400=200(米)(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468看作470600-470=130(米)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131225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练习五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7.毫米分米18.><=><<9.2米=20分米20÷4=5(分米)10.4÷2÷2=1(分米)思考题:5×4=20(毫米)=2(厘米)4×3-2=10(厘米)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1000230003练习六1.千米毫米米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4.8000162000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2000米=2千米9.(1)√(2)×(3)×(4)×11.3400035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15.12时-8时=4时80+80+80+80=320(千米)320>308能到达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2.2200204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65000教材第33页“做一做”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练习七2.克吨千米3.7000196006.×√×7.(1)有三种方案①7条小船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教材第37页“做一做”9995978955991190971345158教材第38页“做一做”2438031014162练习八1.408795975909 2.96580413805953291079 4.73193260193961911008.(1)85+148=233(元)(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148+39=187(元)(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85+39=124(元)10.888+88+8+8+8=1000教材第41页“做一做”82323020330428839559149教材第42页“做一做”232364109480练习九1.182********2.892-265+403=1030(位)892+265+403=1560(位) 5.39166138159105 6.632274012797.10531017958.904731479732 10.919910294493611429600 11618739511.(答案不唯一)8 9 4- 4 2 34 7 1 4 6 9+ 3 3 48 0 38 4 5+ 5 59 0 012.194+248+165=607(米)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全部)
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货币资金【参考答案】(1)①出差借支时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②归来报销时借:管理费用850库存现金150贷:其他应收款 1 000(2)①开立临时采购户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80 000贷:银行存款80 000②收到购货单位发票时借:原材料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70 200③将多余资金转回原来开户行时借:银行存款9 8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9 800(3)①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付款凭证时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②收到购物发票账单时借:管理费用 2 52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2 520(4)拨出备用金时借:备用金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5)总务部门报销时借:管理费用900贷:库存现金900(6)①期末盘点发现短缺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 贷:库存现金50 ②经批准计入损益时借:管理费用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第三章应收款项【参考答案】1.(1)办妥托收银行收款手续时:借:应收账款11 7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如在10天内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 466财务费用234贷:应收账款11 700(3)如在30内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 700贷:应收账款11 7002.(1)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93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600 (2)年终计提票据利息借:应收票据1 560贷: 财务费用1 560(3)到期收回货款借:银行存款98 280贷:应收票据95 160财务费用 3 120 3.(1)第一年末借: 资产减值损失5 000 贷:坏账准备5 000 (2)第二年末借:资产减值损失7 500 贷:坏账准备7 500 (3)第三年末借:坏账准备 1 500贷:资产减值损失1 500 (3)第四年6月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18 000贷: 应收账款18 00010月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时借:应收账款5 000贷:坏账准备5 000 借:银行存款5 000贷:应收账款5 000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12 000贷:坏账准备12 000第四章存货【参考答案】1.(1)实际成本核算:该批甲材料的实际总成本=20 000+200=20 200 (元)借:原材料-甲材料20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 400贷:银行存款23 600(2)计划成本核算①购进借:材料采购-甲材料20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 400贷:银行存款23 600②入库材料成本差异=20 200-990×18=2380元,超支差异借:原材料——甲材料17 820(=990×18)材料成本差异238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20 2002.(1)先进先出法①6月7日发出A材料的成本=200×60+200×66=25 200(元)②6月18日发出A材料的成本=300×66+500×70=54 800(元)③6月29日发出A材料的成本=100×70+200×68=20 600(元)期末结存A材料成本=300×68=20 400(元)(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2 000+109 000)÷(200+1600)≈67.22(元/公斤)期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300×67.22=20166(元)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12 000+109 000)-20166=100834(元)(3)移动加权平均法①6月5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12000+33000)÷(200+500)=64.29(元/公斤)6月7日结存A材料成本=300×64.29=19287(元)6月7日发出A材料成本=(12000+33000)-19287=25713(元)②6月16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19287+42000)÷(300+600)=68.10(元/公斤)6月18日结存A材料成本=100×68.10=6810(元)6月18日发出A材料成本=(19287+42000)-6810=54477(元)③6月27日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6810+34000)÷(100+500)=68.02(元/公斤)6月29日结存A材料成本=300×68.02=20406(元)6月29日发出A材料成本=(6810+34000)-20406=20404(元)期末结存A材料成本=300×68.02=20406(元)3. A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5)=420(万元),成本=40×10=4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1.1 3 5 2.4 5 4 5 1 5 3 0 3. 2+ 2= 4 5- 4= 1 4.2 2 5. (答案不唯一 )4 3 3 4 教材第 35 页例 1“ 做一做 ” 略 教材第 35 页例 2“ 做一做 ”
(√ )( )(√)( )
练习八
1. 2.4 1 2 4 3. 略
4. 略 5. 椅子、大门、小汽车 6.4 5 7. 略 8. 提示:把可乐和圆柱圈起来。 教材第 41 页 “ 做一做 ”
9. 8 1 9 抄写略 10. 7 2 9 6 4 9 3 6 11. 1 4 12. 2 4 5 7 6 8 7 9
发现的规律:减数不变 ,被减数依次增加 1, 差也依次增加 1;一个加数不变 , 另一个加数依 次增加 1,和也依次增加 1。
13. 2 2 14. 2+ 5= 7 3+ 5= 8 1+ 7= 8 5+ 4= 9 8- 6= 2 8- 7= 1 9- 4= 5 6-4= 2
1.8 9 6 4 2. 略 教材第 53 页 “ 做一做 ”
1.8 9 9 8 9 9 7 7 8 1 2 1 2. (答案不唯一 )3 4 1 3
练习十一
1.略 2.3 8 8>3 3. 8 提问题略
4.7 6 5 7 6 5 4 87658765 5. 略 6.9 5 5 9 5 4 8 6 6 8 6 2 7. 3+ 5= 8 1+ 7= 8 4+ 4= 8 0+ 8= 8 6+ 3= 9 7+ 2= 9 8+ 1= 9 5+4= 9 0+9= 9 8. 从 8— 1 起顺时针计算: 7 0 2 4 6 8 1 3 5 从 9—1 起顺时针计算: 8 1 3 5 7 9 0 2 4 6
1.3 6 4 7 2. 略 教材第 42 页 “ 做一做 ”
分析化学教材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二章 习 题2-1 用沉淀法测纯NaCl 中Cl -含量。
测得结果如下:59.28%、60.06%、60.04%、59.86%、60.24%,计算平均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解:%28.591=x %06.602=x %04.603=x %86.594=x %24.605=x()%90.59%24.6086.5904.6006.6028.5951151=++++==∑=-i i x n x ()()%66.60%100NaCl Cl =⨯=M M T %76.0%66.60%90.59T E -=-=-=←-x d%3.1%10066.6076.0%100E -=⨯-=⨯=←T d d r r2-2 甲乙两化验员,测定同一个样品中铁含量,得到报告如下:甲 20.48%、20.55%、20.58%、20.60%、20.53%、20.50%;乙 20.44%、20.64%、20.56%、20.70%、20.38%、20.32%;如果铁的标准值为20.45%,分别计算它们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解:甲组 ()%54.20%50.2053.2060.2058.2055.2048.206141=+++++=x x ()%09.0%45.2054.20T E +=-=-=←-x d%44.0%10045.2009.0%100E +=⨯+=⨯=←T d d r r 乙组 ()%51.20%32.2038.2070.2056.2064.2044.20612=+++++=x ()%06.0%45.2051.20T E 2+=-=-=←-x d%29.0%10045.2006.0%100E 2+=⨯+=⨯=←T d d r r2-3 如果天平读数误差为0.1mg ,分析结果要求准确度达0.2%,问至少应称取试样多少克?若要求准确度为1%,问至少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1001⨯=s m d d rs d d m = 当%2.0=r d g d d m r s 5.0%2.0101.03=⨯==-当%5.0=r d g d d m r s 01.0%1101.03=⨯==-2-4 钢中铬含量的五次测定结果是:1.12%,1.15%,1.11%,1.16%和1.12%。
必修第1册 人教版A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教材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D.物体先以较大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ꎬ再以较小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ꎬ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相比ꎬ速度
大但加速度小ꎮ
3.答案 (1) 144 km / h = 40 m / sꎬ所以四个运动过程中ꎬ超音速
飞机速度最大ꎬ为 500 m / sꎮ 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超音
速飞机 500 m / s>动车 40 m / s>自行车 12 m / s>蜗牛 0.002 m / sꎮ
用来表示速度ꎮ
1.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1) 如表所示
时间 t / s
速度 v / ( kmh )
-1
速度 v / ( ms )
-1
(2) 如图所示
0
54
15
5
59
16.4
10
65
18.1
15
70
19.4
20
25
76
21.1
30
81
86
22.5
23.9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
程度最大ꎮ
2.5-0
对 A 物体:a A =
m / s2 = 0.625 m / s2 ꎬ方向与速度方向
6-2
相同ꎻ
2.5-2
对 B 物体:a B =
m / s2 = 0.083 m / s2 ꎬ方向与速度方向
6
相同ꎻ
0-2
m / s2 = - 0.25 m / s2 ꎬ方向与速度方向
对 C 物体:a C =
m/ s2 = 0.12 m/ s2 ꎮ
t
2.5
5.答案 电梯从 3 楼下降到 2 楼时ꎬ先加速下降再减速下降ꎬ略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 白鹭美, 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 美得自然, 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 身段匀称, 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 白鹭装饰了水田, 水田包容了白鹭, 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 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 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 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 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 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 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 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 副本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 副本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秒;2.秒、分、时;4.大于大于大于小于等于;5.2分5秒;8.11:40、12:00、4:15、5:00、5:25;9.9时40分;11.(1) 40分;(2) 做眼保健操;(3) 7时30分;(4) 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 69张;(2) 74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xxxxxxxx549.练二1.xxxx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xx;3.83;4.61;6.xxxxxxxx;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练三1.xxxxxxxxxxxxxxxx;2.70千克;3.xxxxxxxx0520;4.150;5.(1) 480米;(2) 130米;7.218元;8.420元;9.xxxxxxxxxxxxxxxx0;10.320;11.90;12.70米或630米;13.528瓶。
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1.xxxx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3.190个。
练四2.小于小于大于小于小于;3.(1) 200米;(2) 130米。
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教材第23页“做一做”.练五3.分、厘米、毫米;4.xxxxxxx;7.毫米、分米。
练六1.千米、毫米、米3.在1000米中有20个50米,所以要游20个长度就是20×50=1000米=1千米。
4.8000÷162=49.38,约等于49.所以需要游49次。
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即2千米。
9.(1)√(2)×(3)×(4)=√(24)≈4.911.÷35=971.43,约等于971.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如图所示,测硬币的直径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将硬币夹住,使两三角板的直角边垂直于刻度尺,两直角边的间距就是硬币的直径,测量硬币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法(用一根线绕硬币一周,在相交处作一记号,将线拉直,两记号间距即为硬币周长)或重合法(在硬币上画一起点,将起点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然后将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周,从刻度尺上读出长度值);测铜丝的直径:可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长度L,数出圈数n,铜丝直径为d=L/n;测一页纸的厚度可用累积法,即取几十张相同的纸,测出总厚度,然后除以张数.2.根据自己穿鞋子的尺码估计自己的脚长为d,测身高为7d.3.一天有24 h,24×3 600 s=86 400 s.4.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比如10次)所需的时间t,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的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实质采用了累积的测量方法).做周期为1 s 的摆要用上述方法测出周期,若测出周期不是1 s,应调节摆的长度,使摆的周期为1 s第2节 运动的描述1.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相对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2.B3.因为我们选择了跑道或跑道周围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这些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第3节 运动的快慢1.可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但是不方便,例如飞机、光等运动速度快的物体通过1 m 所用的时间太短,光通过1 m 所用的时间只有0.00000033 s ,以这样的方式表示速度时多以小数形式出现,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习惯.2.用手表测出自行车通过两个相邻的里程碑(或若干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t ,则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用公式可求得.3.根据v =s t,前50 m 的平均速度为: v 前=s 前t 前=50 m 6 s =8.33m/s.后50 m 的平均速度为v 后=s 后t 后=50 m 7 s =7.14m/s.百米的平均速度为v 总=s 总t 总=100 m (6+7) s =7.69m/s.4.(1)从表中查出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 1 =1318 km时间t 1 =12:55-8:00=4 h55 min =41112h 速度:v 1=s 1t 1=1318 km41112h =268.1km/h.(2)列车在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段运行得最慢,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的路程是:s 2 =406 km 时间:t 2=1 h32 min ≈1. 53 h 速度:v 2=s 2t 2=406 km 1.53 h=265.4km/h.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程是:s 3 =1023 km -406 km =617 km时间t 3 =11:46-9:34=2 h12 min =2. 2 h速度:v 3=s 3t 3=617km 2.2 h =280.5 km/h.列车从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 4 =1318 km -1023 km = 295 km 时间:t 4 =12:55-11:48=1h07 min ≈1.12 h速度:v 4=s 4t 4=295km 1.12 h=263.4 km/h. 【点评】解该题应注意的几个易错点:(1)要会看到列车时刻表;(2)不同路段的路程和时间要对应好;(3)单位要统一;(4)时间的换算:1 min = 160h ,如3 h15 min 易错算为3. 4 h 或3.15 h.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1.刻度尺;秒表;v =s t2.可能的原因有:(1)小车在全程做加速运动,速度由小变大,上半段的速度较小,下半段的速度较大,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2)上半段的初速度为零,下半段的初速度是上半段的末速度,使小车走下半段所用的时间小于上半段所用的时间.3.已知跑道的长度为s ,分别在跑道上正常步行、竞走、长跑,用手表分别测出相应的时间t ,根据v =s t可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 4. (1)用卷尺测出正常走一步的长度s ;(2)然后数出从家走到学校一共走了n 步;(3)家到学校的量路程s 总=ns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例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和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快.3.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若铁管长度足够长,可听到两次声音,其中道理是:敲击铁管一端,一人在另一端听,由于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第一个声音是铁管传来的,第二个声音是空气中传来的.【分析】两次声音的间隔要大于0.1 s 才能区分出来,即当t 空气-t 铁>0.1 s 时,能听到两次敲打声.设铁管长为L ,则Lv 空气-L v 铁>0.1 s 可求出此时的铁管长L .若大于这个长度,则听到两次敲打声,若小于这个长度,只能听到一次声音.4.由于回声与原声间隔小于0.1 s ,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5.由于v =s t ,可得s =vt =340 m/s ×1.5 s 2=255 m 第2节 声音的特性1.同学们可就这个问题写篇小论文或召开个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下. 乐器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①打击乐器: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部分)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答:生产过程是根据设计信息将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工艺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成形(如铸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简称工艺过程。
采用合理有序安排的各种加工方法,逐步地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2 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答:工序是指由一个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安装——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工位——在一次工件的安装中,通过工作台的分度、移位可以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变换加工位置,工件在每一个加工位置上所能完成的加工内容。
工步——在同一工位上,要完成不同的表面加工时,其中加工表面、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1-3 什么是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答: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和生产能力决定的、在一年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1-4 简述各种生产组织类型的特点。
答:单件小批生产时,其生产组织的特点是要能适应产品品种的灵活多变;中批生产时,采用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相结合,以保证其生产组织满足一定的灵活性和生产率的要求;大批大量生产时,广泛采用自动化专用设备,按工艺顺序流水线方式组织生产,生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即柔性)差。
1-5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
答:首先,组成机器的每一个零件要经过相应的工艺过程由毛坯转变成为合格零件;其次,要根据机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把某些零件装配成部件;最后,在一个基准零部件上,把各个零件、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机器。
3-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试述前角、切削速度改变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
答: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在机床上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利用刀具从工件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
前角0γ增大,剪切角ϕ也增大,变形减小。
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层金属变形不充分,第I 变形区后移,剪切角ϕ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在积屑瘤的增长阶段,随切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增大,刀具实际前角0γ增大,切削变形减小。
而在积屑瘤减小阶段,随切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高度减小,实际前角0γ变小,切削变形又增大。
3-2为什么说背吃刀量对切削力c F 的影响系数1c F x ≈,而进给量对c F 的影响指数1c F y <3-3什么是切削层切削层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切削加工时,刀具的切削刃从加工表面的一个位置移动到相邻的加工表面的另一个位置,两表面之间由刀具切削刃切下的一层金属层称为切削层。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公称厚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公称宽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层横截面面积,称为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3-4分别说明切削速度、进给量及背吃刀量改变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答:在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影响最小。
因为,背吃刀量增大后,切削宽度也增大,切屑与刀具接触面积以相同比例增大,散热条件显着改善;进给量增大,切削厚度增大,但切削宽度不变,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长度增加,散热条件有所改善;切削速度提高,消耗的功增加,产生的热量增多,而切削面积并没有改变,所以切削是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3-5 刀具磨钝标准与刀具耐用度之间有何关系确定刀具耐用度有哪几种方法要提高刀具耐用度,前角和主偏角应如何变化答: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到磨损量达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工作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确定刀具耐用度,可以用刀具寿命、达到磨钝标准前的切削路程或加工的零件数表示等方法。
前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切削力、切削温度都降低。
但前角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呈“驼峰型”,它的峰顶前角是耐用度最高的前角;主偏角减小,使刀尖 圆弧半径增大,增加了刀具强度和改善了散热条件,所以刀具耐用度增大,允许切削速度也提高。
3-6试论述三个变形区的变形实质及其对加工过程和质量的影响。
3-7车削直径80mm ,长200mm 的棒料外圆,若选用a p =4mm ,f=0.5mm/r ,n=140r/min ,试问切削速度V c 为多少切削时间t m 为多少若使刀具主偏角k γ=75°,试问其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各为多少 28014011.235.2/min 10001000200 2.86min 0.5140sin 0.5sin 750.50.96590.48344 4.1412sin sin 750.96590.542c m D p D D D D p dn V m L t fn h f k mm a b mm k A h b fa mm γγπππ︒⨯===≈===⨯==︒=⨯========⨯=3-8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涂层刀具有哪些优点有几种涂层材料,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1)强度和耐磨性;2)硬度和韧性;3)耐热性;4)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5)抗粘结性;6)化学稳定性;7)良好工艺性与经济性。
涂层刀具的镀膜可以防止切屑和刀具直接接触,减小摩擦,降低各种机械热应力;使用涂层刀,可缩短切削时间,降低成本,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精度,且刀具寿命长;可减少或取消切削液的使用。
常用的涂层材料有TiN 、TiCN 、TiAiN 和超硬材料涂层。
3-9简述断屑过程。
卷屑槽有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答:在刀具前刀面上制出卷屑槽,促使切屑卷曲,切屑在流经卷屑槽时,受外力作用产生力矩,当卷曲应力大于弯曲强度时而产生断裂。
卷屑槽的槽形有折线形、直线圆弧开和全圆弧形有三种。
3-10粗磨外圆、钻孔、精铰孔、精刨铸铁件、拉孔、滚削齿轮可采用什么切削液为什么3-11什么叫相对加工性指标用材料的哪些性能高低来衡量切削加工性好坏 答:以切削正火状态45钢的60c V 作为基准,而把其它各种材料的60c V 同它相比, 比值r k 称为材料的相对加工性。
即60(60)j c r c V k V =。
用材料的刀具耐用度指标、切削力、切削温度指标、加工表面质量指标及断屑难易程度指标来衡量切削加工性的好坏。
4-1 简述车削加工的工艺范围。
答:车削加工的工艺范围包括:车外圆、车端面、车槽、切断、钻孔、钻中心孔、镗孔、铰孔、车内外圆锥面、车螺纹、车成形面、滚花、攻丝、车台阶等。
4-2 简述车床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答:卧式车床 :应用最普遍、工艺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可完成各种类型内外回转体表面的加工,还可进行钻、扩、铰、滚花等加工。
自动化程度低,加工生产率低,加工质量受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影响较大。
落地车床与立式车床: 适合于加工直径较大面长度较短的工件。
转塔车床 :成批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4-3 普通车床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普通车床的组成包括:基础件、主轴箱、刀架、进给箱、尾座、溜板箱(1)床身——车床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2)主轴箱——改变齿轮的啮合获得合适的主轴转速;(3)进给箱——传递运动,改变进给速度;光杠和丝杠——用于传递运动;(4)溜板箱——改变运动方向,并有互锁保护装置;(5)刀架——固定和安装刀具;(6)尾座——安装孔加工刀具,并可支承长工件;4-4 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导程P=10mm的米制螺纹时,可能有几条传动路线4-5 什么叫数控车床数控车床的组成和结构有什么特点4-6 可转位车刀常用的结构有几种答:可转位车刀常用的结构有偏心式、杠杆式、楔销式、上压式。
4-7 车刀有哪些类型,各自适用于哪些加工场合答:车刀有:整体式高速钢车刀、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和可转位式车刀等几种类型。
整体式高速钢车刀:一般用于较复杂的成形表面的低速精车。
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在一般的中小批量生产和修配生产中应用较多。
机夹重磨式车刀、可转位式车刀:适于大批量生产和数控车床使用。
4-8 成形车刀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答:成形车刀常见的类型有:平体成形车刀、圆体成形车刀、棱体成形车刀和切向成形车刀。
平体成形车刀用来加工外成形表面,重磨次数少;用于加工宽度不大,成形表面比较简单的工件;圆体成形车刀用于内外回转体成形表面的加工,重磨次数最多,制造比较容易,应用较多;棱体成形车刀用来加工外成形表面,但重磨次数较多;4-9 车床夹具由哪几部分组成答:车削夹具的基本组成包括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装置、辅助装置等部分。
5-1与车削相比,铣削过程有哪些特点答:与车削相比,铣削过程的特点是:1.多个刀齿参与切削,铣削加工生产率高2.每个刀齿依次切入和切出,断续切削,表面质量差。
3.多刃刀具相邻刀齿间容屑空间有限,造成排屑不顺,影响刀具寿命。
4.同一个被加工表面可以采用不同的铣削方式、不同的刀具。
5-2有一工件表面需要铣削宽度为20mm、H9级精度的直槽(通槽),现有尖齿铣刀、直齿三面刃铣刀和键槽铣刀可供选择。
选择哪个铣刀最合适为什么5-3试分析比较圆周铣削时,顺铣和逆顺的优缺点。
答:1.逆铣: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切削速度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
逆铣时,刀齿的切削厚度ac从零逐渐增大。
刀齿在开始切入时,由于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影响,刀齿在工件表面上打滑,产生挤压和摩擦,使这段表面产生严重的冷硬层,使刀齿容易磨损,同时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增大,垂直切削分力向上易引起振动。
2.顺铣: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切削速度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同。
顺铣时,刀齿的切削厚度从最大逐渐减至零,避免了逆铣时的刀齿挤压、滑行现象,已加工表面的加工硬化程度大为减轻,表面质量也较高,刀具耐用度也比逆铣时高。
同时垂直方向的切削分力始终压向工作台,避免了工件的振动。
但如果丝杆与螺母传动副中存在间隙,易使工作台出现窜动,造成进给不均匀。
5-4可转位面铣刀刀片是怎样定位的常用的夹固结构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可转位面铣刀刀片最常用的定位方式是三点定位,可由刀片座或刀垫实现;常用的夹固结构有:(1)螺钉楔块式:具有结构简单,夹紧可靠、工艺性好等优点;(2)拉杆楔块式:具有结构所占空间小,结构紧凑,可增加铣刀齿数,有利于提高切削效果,用于细齿可转位面铣刀;(3)上压式: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件少、易制造等优点,用于小直径面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