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二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胃蛋白酶原II:一个被忽略的但可以鉴别胃部正常和疾病的有用标志物-翻译稿
血清胃蛋白酶原II:一个被忽略的但可以鉴别胃部正常和疾病的有用标志物摘要背景和目的:血清胃蛋白酶原II(sPGII)是临床中很少使用和不被重视的指标。
我们研究这个新型但被忽略的指标,目的在于阐明sPGII在健康中国人中的正常水平以及其在胃部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2008年至2009年,研究从中国北方选取和招募2022例受试者。
sPGII和Hp-IgG 使用ELISA方法检测。
结果:在466例胃镜和组织学显示黏膜正常的受试者中,sPGII的正常值为6.6mg/L。
在性别上略微有差异:sPGII平均值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mg/L和6mg/L(p<0.001)。
在鉴别疾病(胃镜有病变胃或活检显示胃炎/萎缩性胃炎)与正常胃黏膜时sPGII最佳临界值为8.25mg/L(敏感性70.6%,特异性70.8%)。
在Hp血清阳性中,sPGII最佳临界值为19.25mg/L(敏感性71.6%,特异性70.1%)。
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sPGII平均值在中国健康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mg/L和6mg/L。
sPGII 在胃部疾病和Hp感染的胃中明显升高。
在鉴别健康和有疾病的胃黏膜时,sPGII的最佳临界值为8.25mg/L。
而且,中国人sPGII超过10.25mg/L具有较高的Hp相关胃病的危险性,需要进行胃预防治疗。
简介通常来说,筛查胃癌高风险和随访的常用方法包括不同的胃镜技术和X线造影术。
尽管可视胃镜使用多探头CT技术,但是,胃镜检查通常需要一个长期治疗后进行,并会有持续的症状,这可以导致胃癌诊断的延误。
另外,由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包括胃镜的侵入性、经济效益比、有限的准确性、警示症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寻找更简单、无创、更精确和可靠的方法。
最近,一些最近的研究致力于胃部疾病的无创诊断方法,主要是对于几种血清分子标志物(CEA、CA199、嗅质蛋白4、再造基因IV、胃癌相关抗原和胃蛋白酶原(PG))。
这些标志物都被用在初级筛查中,因为他们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快捷,患者没有痛苦。
胃功能三项的临床意义
Page ?3
胃癌早期筛查的指定方法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起就出资在40岁以上人群中普查 胃癌,日本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超过60%(也有报道说达到 90%)
?我们国家1997年~1999年在胃癌高发区—辽宁庄河采用两 轮筛选法进行胃癌筛查 。胃蛋白酶原PGI&PGII发挥了巨大 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同。
Zhaode Bu, Jiafu Ji 。 A current view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 。Translational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Vol 2, Supplement 1 (June 2013):
二、学术篇
--何为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检测有何意义?
?2009年1月卫生部疾控司确定了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 是胃癌早期病变的指定的筛查手段。-----引自《中国癌症 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顾问:王陇德 彭玉。
Page ?4
早期发现可治愈的胃癌病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每年新发胃癌:400,000例---占全世界40% ?每年胃癌死亡:300,000例
Wong HY, Yau T. Management of gastric cancer: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Transl Gastrointest Cancer 2012;1(2):181-185. DOI:
Pag1e0.3?9758/j.issn.2224-4778.2012.07.07
胃功能三项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PGⅠ,PG相关背景
胃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胃蛋白酶原I和II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I和II的临床意义胃蛋白酶原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没有消化活性的前体物质,分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两类。
其中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主要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
大部分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只有极少量(约1%)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血清中的浓度反映了其分泌水平。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40万人,死亡人数近30万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胃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中国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检出率低于5%。
目前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的诊断仍依靠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来确诊,但胃镜检查有一定痛苦,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容易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与胃部疾病的关系以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当发生萎缩性胃炎时,腺体和主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胃蛋白酶原Ⅰ分泌下降,而胃蛋白酶原Ⅱ含量保持稳定,因此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降低。
胃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升高,但在癌变患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是降低的。
由于在胃部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的变化,胃蛋白酶原不仅成为这三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析指标,而且是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最要的监测指标。
因此,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以及比值变化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临床意义。
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在“老年保健法”的指导下开展了“日本胃癌检测计划”,利用胃蛋白酶原Ⅰ和Ⅱ,在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中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
作为胃癌高发区的中国,普及胃蛋白酶原Ⅰ和Ⅱ的检查也是势在必行。
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 检测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 检
测的临床意义
令狐采学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有三大功能: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效果早期监测;胃粘膜萎缩程度监测。
胃癌是全球的第四大常见癌症,是第二大癌症死因,仅次于肺癌。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有三大功能: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效果早期监测;胃粘膜萎缩程度监测。
胃癌是全球的第四大常见癌症,是第二大癌症死因,仅次于肺癌。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已超过日本,并且呈上升趋势。
胃癌若能早期诊断,5年生存率一般超过90%,若诊断时已是晚
期,5年生存率可能仅为10%20%。
一项回顾性研究证明90%以上的胃癌患者合并有萎缩性胃炎。
普遍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很重要的癌前病变,在癌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GI/PGII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实现对于胃癌高风险人群的识别。
PGI降低对检出胃癌相对不够敏感,但如果与P GI/PGII比值相结合,则检出胃癌的灵敏度(64%80%)和特异性(70%84)都大大提高,可用于胃癌普查。
目前日本专家一般建议用PGI≤70ng/ml和PGI/PGII≤3.0作为入选标准。
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创伤小、速度快,可同时对于许多标本进行检测。
在现有的多种胃癌筛查方法中,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因其诊断准确度高,流程简洁高效,简单易用,可作为胃镜检测前的第一线胃癌普查方式。
胃蛋白酶原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Ⅰ/Ⅱ(PG I/II)的临床意义一、用于浅表性胃炎检测浅表性胃炎早期的浅表性胃粘膜炎症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酸和胃泌素,而胃酸和胃泌素又刺激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持续的炎症和粘膜反应可造成主细胞损伤、分泌减少。
糜烂的胃粘膜增生和炎性浸润使得胃粘膜通透性增加,PGⅡ渗入血循环的量增加。
因此,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增加,但PGI升高幅度不如PGⅡ,故PGI/PGⅡ比值下降。
二、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胃癌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在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肠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肠型胃癌这一病变过程中,HP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国外报道,80%的中到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HP检测呈阳性,以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8倍,而胃窦和胃体都有粘膜萎缩的患者,其危险性将高达正常人的9O倍。
感染HP时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增多,进而导致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增加,PGⅡ升高幅度较PGI明显,PGI/PGⅡ比值降低。
感染UP的程度、受损伤的部位及病变的程度不同PGI、PGⅡ和PGI/PGⅡ检测结果有差异。
感染早期PGI、PGⅡ均升高,PG I/PGⅡ下降;如进一步发展,胃粘膜发生严重病变时,PGI降低、PG Ⅱ正常或升高、PG I/PGⅡ比值降低。
由此可见,检测PG对HP感染早期的意义优于晚期。
在药物治疗有效时。
PGⅡ含量会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减少而降低,据此可进行疗效观察。
三、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的惟一途径。
目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是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胃镜被称为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
这两种途径检查方法必须要求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费用较贵,而且胃镜又令患者很痛苦,因此,不能作为普查手段。
早期胃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一般的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能暂时好转,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来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属中、晚期,使胃癌难以早期发现,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胃蛋白酶原I,II在普查中的意义
胃蛋白酶原I,II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陈智周范振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北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与胃癌密切相关的两种病变,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萎缩性胃炎已被普遍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在由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连锁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而且后者已成为前面三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以及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的监测指标。
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在“老年保健法”的指导下开展了“日本胃癌检测计划”,利用PGI,II,在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中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
我国也是胃癌高发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大面积普查应当摆在重要的地位。
鉴于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三者的密切关系,我们要进行胃癌的普查,首先必须了解胃蛋白酶原在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时的变化规律.人的胃粘膜主要含有两种门冬氨酸蛋白酶,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I,PGA,PGI)和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II,PGC,PG-II),为分子量42,000Da的单链肽链,它由胃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并转化成有分解蛋白能力的胃蛋白酶(pepsin)。
一.PGI、PGII与HP感染的关系.HP感染已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其组织病理特点为急性,慢性炎症和腺体萎缩,它和胃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血清HP阳性者在1-24年中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比阴性者高三倍(Parsonnetl991)。
HP胃炎经多年后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据某些作者估计,有60%的胃癌可归因于原始的HP感染;若早期HP感染得到控制胃癌的发生可以避免。
HP感染显着的影响血清PG水平,起初是PGI,PGll均升高,PGI/PGII下降。
0derda(1989)观察到血清HP阳性的儿童胃溃疡患者的血清PGI和抗HPlgG升高,PG1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87%.Karnes(1991)检测了血清HP阳性的萎缩性胃体炎患者,发现PGII升高,PGI/PGII显着下降.1997年TakahisaF(1)以血清PG在HP根治前后的变化作为新方法来判别根治的成功与否。
胃功能三项的临床意义
Page 3
胃癌早期筛查的指定方法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起就出资在40岁以上人群中普查 胃癌,日本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超过60%(也有报道说达到 90%)
我们国家1997年~1999年在胃癌高发区—辽宁庄河采用两 轮筛选法进行胃癌筛查 。胃蛋白酶原PGI&PGII发挥了巨大 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同。
胃功能三项:PGI、PGII、PGR 胃粘膜的状态和功能 胃功能的动态监测 胃癌的早期筛查
Page 8
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
方法学 :双抗夹心 保质期:十二个月 检验原理: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检测法 特异性:90%以上 精确度:85%以上 阳性率:20-25%
Page 9
门诊病人中发现可治愈胃癌病人
• 内科病人 • 外科病人 • 中医科病人 • 其他科病人
Page 25
症状明显者,直接胃镜 有不接受胃镜者,可先PG-I/II筛查, 阳性者必须胃镜
症状不明显,先PG-1/2筛查,阳性者必须胃镜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与胃镜
结合PG-I/II和胃镜是发现可治愈的胃癌有效途径 PG-I/II 阳性是胃镜的强硬指标,尤其对无明显上消化道症
条密闭保存)为宜,建议6周内用完
Page 22
三、临床篇
--如何发现可治愈的胃癌早期患者
Page 23
预防和早期诊断是关键
1
预防
幽门螺旋菌感染
饮食习惯,基因
浅表性胃炎
2
早期发现 PG-I/II + 胃镜
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肠化生
早期胃癌
化学发光法 胃蛋白酶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7)只需要2毫升血液就可以进行检测;
(8)临床试验数据充足,与其他检测方法相关性良好。
4.结果分析
PGⅠ>65μg/L PGⅡ<15μg/L PGR>7.5 提示诊断 相关建议
序号
1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半年或一年体检,动态监测胃健康状况。
2
正常
15~30μg/L
1、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异常者遵医嘱。2 正常或>3 幽门螺杆菌前期感染胃、十二指肠 轻度溃疡浅表性胃炎 建议3~6月复检。仍异常者医院就诊。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简便、快速、试剂五毒、 安全稳定、可自动化。
2.前几年对血清PG的主要检测技术有:免疫比浊法和酶 联免疫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只能定性,准确率不高,而 且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 3.采用化学发光光方法检测诊断,通过抗原与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HRP复合物,并通过 洗板除去干扰物质,利用酶催化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 激发中间体,从基态回到激发态,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 放,最后通过化学分析仪读出数值,快速、准确、灵敏 度高、特异性好,50min~2h内出结果。
3
30~65μg/L
1、规律膳食,禁酒、刺激性食物。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正常或<30μg/L 正常或>3 轻度萎缩性胃炎轻度胃粘膜溃疡药 物、食物影响 调理治疗、健胃药。3、1月后复诊,异常者医院就诊。
4
30~μg/L
>30μg/L
3~7.5
幽门螺杆菌中期后感染中度胃炎、 1、规律膳食,禁酒、刺激饮食。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调 胃溃疡药物、食物影响 理、治疗胃病的药。3、1月后复诊,仍异常者医院就诊。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凌鑫;汤金海;沈国荣;沈昊;杨鸿林【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年(卷),期】2012(40)2【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含量的检测,探讨血清PGⅠ、Ⅱ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
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的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Ⅱ比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Ⅰ与PG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70μmg/L和比值<3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
结论PGⅠ、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3页(P336-338)【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萎缩性胃炎;胃肿瘤【作者】凌鑫;汤金海;沈国荣;沈昊;杨鸿林【作者单位】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2【相关文献】1.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G-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早期诊断价值 [J], 薛辉;辛凤池;穆素恩;杨俭;赵树巧2.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 [J], 盛秀红3.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J], 段超英;罗善明4.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比值联合Hp抗体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黄锦成;张斐;王佳5.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联合检测在诊断萎缩性胃炎与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J], 刘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
异 常率 比较
依 据试 剂盒 提供 的正 常范 围 , G 工在 P
清 晨 抽空 腹静 脉血 5ml 心 , 离
急性肝 炎 组 共 有 6例 异 常 , 中 3例 增 高 , 其 3例 降 低 。在 慢性肝 炎 组 1 2例 异 常 , 中 6例 增 高 , 其 6例
Chn JLa a n, uy, 0 2, l1 No 7 i bDig J l 2 1 Vo 6。 .
文 章 编 号 l. 7 2 7 2 1 ) 7 1 5 一O 1 0 —4 8 ( 0 2 0 — 2 4 2 0
病 毒性 肝 炎 患 者 血清 胃蛋 白酶原 检 测 的临床 意 义
*通 讯 作 者
中 国实 验 诊 断 学
2 1 年 7月 第 1 02 6卷
第 7期
3 讨 论
御 能力 降低 。④肝 硬 化 患者 门脉 高压 , 于侧 支 循 由 环 的建立 , 胃底 和 食 道静 脉 曲张 , 化道 粘 膜 淤 血 、 消 水肿 , 出现缺血 缺 氧 现象 , 易造 成 粘 膜损 伤 , 生 极 产
显高 于正 常对照组 , 有统 计学 差异 , < O 0 。 P 2 0 G 0 4
g L, GⅡ提 供 的正 常 范 围 0 2 g L。P / P — 7 / G I/
P GⅡ值 > 6 。
表 1 肝 病 患 者 血 清 P I、 G Ⅱ、 G I/P P - P GⅡ测 定 结 果 ( t ) E- s - 组 另 0 例数 P I( g L G  ̄/ ) P GⅡ( g L / ) P GI/ GⅡ P
4C冰箱保存 备用 。血 清 P G工和 P GⅡ测 定采 用
时 间分 辨免 疫荧 光法 , AuoD L L 2 5 美 国 由 t E F A 1 3 ( P E公 司提供 ) 自动 完 成 ] 。试 剂 由江 原 实业 技 贸
胃功能PGⅠ,PGⅡ, 临床意义
胃部疾病检测方法的比较
4.胃蛋白酶原PGI & PGII血清检测 优点:1.血清检测无创伤、更安全 2.费用低廉,适用于普查体检 3.操作简单,时间短,不会造成受检人员的 长时间滞留 4.唯一符合卫生部疾控局颁布的《中国癌症 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胃癌检测的初筛方法 5.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是目前早期胃癌筛查最有 效的方法
不同胃炎中的PG I/II含量及原因
肠型胃癌形成的基本规律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PG检测结果判读和常值范围说明
PGI<67ug/ml:胃体、胃底粘膜萎缩或受损,
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
PGI>200ug/ml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
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 PGI/Ⅱ临床意义
一、胃癌及胃蛋白酶原检测应 用的相关背景
胃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死亡 率高居第二位。中国新发胃癌患者46万的,死亡 35万,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胃癌。 我国住院病例中超过90%的胃癌病人是病情进展 至中晚期才就医的。他们中5年生存率小于15%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 的关键,则早期胃癌筛查是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 手段
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 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 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然后再进行胃镜检查和病 理确诊 胃功能三项:PGI、PGII、PGR 胃粘膜的状态和功能
胃功能的动态监测
胃癌的早期筛查
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
方法学 :双抗夹心 保质期:十二个月
可治愈胃癌患者的分布
可治愈胃癌病人大多无明显症状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严兆兰;王伟萍;刘宗良;黄飚;陈道桢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胃部疾病是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诊断胃病除了依靠主诉和病史,确诊还需要内窥镜检查,这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胃部内窥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给胃部疾病的筛查带来不便。
【总页数】2页(P130-131)
【作者】严兆兰;王伟萍;刘宗良;黄飚;陈道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7.4
【相关文献】
1.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 [J], 余蓉晖
2.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梁艳丽;李凤;王欣;蒲泽宴
3.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陈韶华;朱乐攀;曹青;何进
4.胃部疾病诊断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汉影;王启明
5.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崔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和Ⅱ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和Ⅱ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304例,根据患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两组,对照组(152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组(152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对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进行检测、比较。
进一步将HP感染的患者进行胃癌筛查,胃癌组53例,非胃癌组99例,对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血液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G-17(16.32±4.08 VS 12.18±3.41 pg/mL)、PGⅠ(146.53±31.51 VS 121.98±32.83 μg/L)、PGⅡ(15.71±4.11 VS 11.84±4.78 μ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对HP感染患者中胃癌组与非胃癌的G-17、PGⅠ、PGⅡ进行比较,HP感染的癌症患者血清G-17(17.74±4.12 VS 15.25±3.57 pg/mL)、PGⅠ(154.89±32.75 VS 139.56±30.25μg/L)、PGⅡ(16.54±4.59 VS 14.93±4.23 μg/L)水平均高于非癌症患者(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致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升高,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与HP感染、胃癌有关。
关键词: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幽门螺杆菌;感染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gastrin -17(G-17),pepsinogenI(PG I)and pepsinogen II(PG II)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HP)infe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04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152 cases)withou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152 cases)ha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he levels of serum G-17,PG I and PG II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blood indexe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serum G-17,PG I and PG I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can increase the level of serum G-17,PG I and PG II,and the changes of serum levels of G-17,PG I and PG II are related to HP infection.Keywords:Gastrin pepsinogen I pepsinogen II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幽门螺旋杆菌(HP),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蛋白酶原二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科
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粘膜分泌的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属于门冬氨酸蛋白酶家族,人胃粘膜有7组胃蛋白酶原同工酶原,按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不同,可分为两个亚群,即胃蛋白酶原I(PGI,1~5组)和胃蛋白酶原II(PGII,6~7组)。
PGI主要由胃底腺细胞分泌;PGII除由胃底腺细胞分泌外,贲门腺细胞、幽门腺细胞、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也可分泌PGII。
胃几乎是PG的唯一来源,且没有日内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受饮食影响,个体有较稳定的值。
血清PGI和PGII反映了胃粘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胃液和血液PG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一致。
PG主要用于胃粘膜萎缩和胃癌高风险性筛查,以PGI结果及PGI/ PGII比值降低作为阳性度界限判断标准;通常情况下,PGI结果及PGI/ PGII比值升高为胃粘膜受攻击时的反应。
一、参考区间
PGI: 70~200ng/mL
PGII: <25 ng/mL
PGI/ PGII: >3
二、PG阳性度是预警早期胃癌的重要指标
胃粘膜萎缩同胃早期癌变高度正相关。
正常体检人群有15%PG阳性。
表1 血清PG结果及判断
三、PG结果解释及建议
1. 大批体检时,近70% PGI结果在40~70ng/mL范围内,而90%以上PGI/ PGII>3。
这是因为国人绝大多数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属正常生理性胃酸分泌不足。
2. PG阳性仅代表胃癌风险,不一定是胃癌。
PG适用于体检,代替X光及B 超筛查早期胃癌,意义不在诊断,而在于早发现早预防。
正常体检人群有15% PG 阳性,当年无胃癌者,经追踪五年后胃癌发病率仅2%左右。
3. PG检测结果应综合分析,PGI/ PGII比值很重要。
因胃粘膜分泌PGI受炎症攻击时,分泌变动幅度很大(70~800ng/mL),PGII分泌相对恒定。
当
PGI<70ng/mL时,PGI/ PGII >3,根据PGI增高程度确定胃病种类,必须结合临床分析;PGI/ PGII<3时,建议胃镜检查或病理确证(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