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宪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 宪法基本知识

4、权利制约原则
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的失职行为,可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的权利。
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判 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 它监督。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四)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国体即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国体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中国共产党---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党)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是“政协”)
(3)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国旗: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一)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二)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又称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 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的 有机联系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国家机 构是一种国家组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 和群众团体。它与国家的暴力手段紧密相连, 具有特殊的强制能力。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 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的根本问题,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第二章 宪法

第二章 宪法
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据« 宪法» 第 111 条的规定ꎬ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 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ꎮ 基层政权与它们的关系是指导关系ꎬ 它们在 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ꎮ
25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真题演练
1������ ( 单选) 我国的政体是( ) ꎮ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国家政策: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ꎮ 国有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主导力量ꎮ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ꎬ 对集体经济实行 鼓励、 指导和帮助
基本经 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 位还表现在自 然资源归国家 和集体所有
矿藏、 水流、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2
第一篇 法律知识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ꎬ 在历次宪法中加以确定ꎮ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 构形式大致分为: (1) 普通的地方制度ꎻ (2)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ꎻ (3) 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高度自治制度ꎮ
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ꎮ
四、选举制度
普遍性原则
享有选举权 的基本条件
中国公民 年满十八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3
公共基础知识系统讲义
平等原则
选举权平等 性原则的 含义
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
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 职业、 财产状况、 家庭出身、 居住情况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不得歧视和非法限制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县、 自治县、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ꎬ 由选 民直接选出 选出的代表受选民监督ꎬ 对选民负责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①《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通过
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标志着世界上第个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② “邦联条例” ③费城集会及宪法的制定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1789年7月14日,武装起义的巴黎人民攻破象征封 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8月6日,举行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 与公民权宣言》
4、英美法为代表的近代宪法特点
①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②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 ③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领域,具 有政治法特色
④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
三、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标志: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特点
①行政权力日益加强,议会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趋势日 见明显; ②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日益重视,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经 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 ③普遍建立了宪法保障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建立 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成为一种潮流;
④确认主权的相对性,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直接予以承 认、接受。
4、法律条件
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 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产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①自由大宪举 ——英国近代宪法史的序幕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光荣革命”与“权力法案” ④“王位继承法” ⑤“改革法”
2、美国宪法 ——世界成文宪法的标志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1918年7月召开第5次全俄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苏俄宪法》;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介绍了宪法的含义、作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宪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给国家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制约;2.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 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4. 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

宪法的形式通常包括宪法的正文和附则,有的还包括解释和修正程序等。

正文是宪法的主体部分,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权力分配等内容;附则是对正文的具体实施细节的规定。

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修正程序等。

基本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分权原则等。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规定了国家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等。

总之,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介绍了宪法的含义、作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理解和学习宪法提供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中规定的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全
面涵盖社会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定,它们成为公民参与社会生
活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宪法第二章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
自由;拥有多部分职业的自由;获得职工权利和社会保障的权利;获
得教育和参加科学技术、文化活动的权利;受社会保护的权利,其他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权利等。

同时,宪法第二章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宪法
和法律,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应当遵守民间习俗和社会公德,保护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经济制度、国家私有财产以及社会公共财产,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社会管理,
爱护环境,传承文化,履行社会义务,服务社会大众等等。

总之,宪法第二章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规定,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去尊
重宪法,全面认识和恪守公民权利和义务,为社会和谐进步而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宪法概述

第二章宪法概述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二、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 • •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精简的原则
第七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赋予的公民应当且必须享有 的基本权益,是公民实施行为的资格和条件。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 根本责任。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简称“政体”,是指统治阶级组织国家 政权机关、实现国家权利的形式。
《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权力机 关,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 利的制度。其特点是: • • • 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我国国家生活的整体和全貌 是我国国家力量的源泉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 • •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宪法第二章内容

中国宪法第二章内容

中国宪法第二章内容中国宪法第二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节 "国家机构和官员",该节规定了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职责。

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该节规定了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其中包括公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言论和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罢工自由等一系列权利。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共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等。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该节规定了中国各少数民族享有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宪法鼓励各民族通过自治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自治机构行使权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

第四节 "法律的监督和司法保障",该节规定了法律的监督机制和司法保障。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实施进行监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检察院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五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该节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行职责,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享有的权利包括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中国宪法第二章的内容旨在仔细规定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权益,确保法律的监督和司法保障的正常运行,以及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权利。

这些规定为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法治提供了基本保障。

通过宪法的制定和严格执行,中国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和执行。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 (四)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二、政权组织形式
▫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三、国家结构形式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四)特别行政区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四)国务院 ▫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目录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宪法要求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七)人民法院 ▫ (八)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三、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三)责任制原则 ▫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 (五)精简和效率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五)依照法律纳税 ▫ (六)其他义务

宪法课件第2章

宪法课件第2章

12
四、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三)《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4月23日在延安召开陕甘宁边 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制定了《陕甘宁边区 宪法原则》。《宪法原则》共5部分,25条。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把在根据地已经实行的政 权组织、人民权利、司法制度、经济文化政策等, 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 基本模式。它是抗战胜利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产物, 树起了与国民党对立的宪政旗帜,为新民主主义宪 政在全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16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四、1978年宪法
1978年2月2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叶 剑英受中共中央委托,作了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3月5日,通过了宪法草案,1978年宪法从此诞生, 这次修宪,时间较短,比较仓促。 “七八宪法”与“五四宪法”的格式相同,但只有 60条。 由于“七八宪法”存在的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于 1979年、1980年对“七八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 条文的修改。第一次修改是1979年7月1日,由第 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以决议的形式通过,第二 次修改是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 次会议以决议的形式通过,决定删除公民基本权利 关于“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条款。
(一)近代资本主义宪法发展时期 (二)现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7
四、宪法的发展趋势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近现代的革 命史、政治史、文明史,是特定历史政治、经济、文 化和法律自身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 向前发展,宪法也不断地向前发展,纵观整个宪法产 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宪法发展有一些总的走向 和趋势。
17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

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国家权力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手中,社会的被统治者奴隶和农民不拥有国家权力和社会的经济资源.必须使其对统治者产生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样,建立在人格独立、平筹、自由基础上的宪法当然不可能产生。

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替代了封建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迫切要求废除一切封建主义的羁绊,建立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这种经济形态对人的要求是人们必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主体,并且可以自由地占有财产,自由地出卖劳动力,自由地进行生产、交换与竞争。

这样的要求反映在法律上,是用根本法去组织政府并规范政府权力,防范权力专横并为公民的平等权利与自由提供保障,这就为宪法的产生和宪政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济上的动力。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宪法是在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压迫和束缚,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掀起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斗争。

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防止封建势力复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便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来确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以平等自由为基础,以代议制、选举制、政党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近代民主政治为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宪政实践须以宪政理论为先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之前和其中,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自由的主张,论证了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民权代替君权、以人权代替神权、以自由代替奴役、以平等代替特权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

宪法(第二章)

宪法(第二章)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一)、英国宪法的产生1、英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2)、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3)、旧的法律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等成为宪法的组成部分;(4)、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二)、美国宪法的产生1、美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献:《独立宣言》、《邦联条例》;2、美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天赋人权‛等思想是美国宪法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2)、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宪法较为彻底;(3)、美国宪法是在克服《邦联条例》存在的诸种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三)、法国宪法的产生1、法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1)、与美国一样,法国的宪法较为彻底;(2)、法国宪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所提出的理论为法国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四)、宪法产生的条件1、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二、宪法的发展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可以把宪法分为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一)、近代宪法的发展1、近代宪法的发展可以1848年革命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中叶,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色彩;(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二)、现代宪法的发展1、现代宪法的产生1918年的苏俄宪法和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是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

新修订宪法全文第二章都讲了哪些内容

新修订宪法全文第二章都讲了哪些内容

新修订宪法全文第二章都讲了哪些内容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了第二章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通过了四个宪法,分别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第二章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宗教或者不宗教,不得歧视宗教的公民和不宗教的公民。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2020/11/16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1918年7月召开第5次全俄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苏俄宪法》;
1924年1月召开全联盟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 过第一部苏联宪法。
蒙古1924年受苏影响制定宪法
2020/11/16
3、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①两种性质的宪法共存 ②两种形态的宪法呈现一强一弱 ③三项内容在宪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8月6日,举行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 与公民权宣言》
2020/11/16
4、英美法为代表的近代宪法特点
①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②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 ③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领域,具 有政治法特色
④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
2020/11/16
三、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标志: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
2020/11/16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特点
①行政权力日益加强,议会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趋势日 见明显; ②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日益重视,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经 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 ③普遍建立了宪法保障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建立 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成为一种潮流; ④确认主权的相对性,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直接予以承 认、接受。
2020/11/16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
关系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生活。
2020/11/16
2、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 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第二章宪法法律制度

第二章宪法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 务也叫宪法义务, 是指由宪法规定的 公民必须遵守和应 尽的根本责任. 尽的根本责任.
教学内容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结 ; 遵守宪法和法律 ; 维护祖国的 安全, 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 安全 , 荣誉和利益 ; 保卫祖国 , 依 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依法纳 其他义务. 税;其他义务.
教学内容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 级为了实现国家职能而建 立起来的互有联系的国家 机关的总和. 机关的总和.
教学内容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 五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辨析题
1,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行政权 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所 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2,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 职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 3,某监狱长在法定选举日,组织全狱在押成年犯人 投票选举本区人民代表. 4,人权就是公民权 5,言论自由就是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 意见 6,国家机关和公民都可能违宪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叫宪法权利, 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 必不可少的权利. 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教学内容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 宗 平等权 ; 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 教信仰自由 ; 人身自由权 ; 批评 , 建议, 申诉, 控告, 建议 , 申诉 , 控告 , 检举权和取得 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国家赔偿权 ; 社会经济权 ; 文化教 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第二章宪法第二节国体政体

第二章宪法第二节国体政体

第二节国体、政体一、国体(一)国体概述国体,即国家性质。

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在国家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第二,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建立在4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为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三,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主导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或改变。

历史上先后有四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二)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我国国体的明确规定。

简单地说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也就是人民主权的国家。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于一个方面的因索: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子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精神文明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土二述三个方面也是国家性质的体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以下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4)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他们在宪法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参政和监督作用。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是与共产党轮流执政,而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二章 宪法

第二章 宪法

• 亨廷顿: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 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政治体制的发展却 又步伐缓慢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 法律滞后、腐败润滑
• • • • • •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从宪法到宪政的制度保障 1.违宪审查(法院是最小危险部门) 2.宪法政治制度 • 政治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政府机构 (文官系统)、组织完善的政党、民众对公 共事务的高度参与、文官控制军队的有效系 统、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广泛活动、控制领导 人更替和约束政治冲突的程序。 • 一、人民民主专政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三、单一制下的地方制度 • 四、经济制度
• 1955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研字第11298 号对当时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作过的一个批复 (以下简称“1955年批复”)。“1955年批复”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 根本大法,也是一切法律的‘母法’。…… 在刑事方面,它并不规定如何论罪科刑的问 题,……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 科刑的依据。”
• 相关涉及法律:第一是有《宪法》第33条规定; 第二是有《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不能因 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第三是 《公务员条例》第2条规定的公务员平等公开择优 的选拔原则。 •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成都分行是中 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 权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督管理,是行使金融管理 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成都分行于2001年12月23 日在对外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 员启事》中对招录对象规定了身高条件的这一行 为,不是其作为金融行政管理机关行使金融管理 职权、实施金融行政管理的行为。因此,不属于 被告的行政行为的范畴,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行 政诉讼的主管范围。
• 限制:在拥挤的剧场高喊:起火了。 • 敏感词过滤时代的言论自由

第二章 宪 法

第二章  宪  法

第二章宪法第一节概述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修改宪法的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宪法的特征1、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宪法一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依法成立的特定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和修改。

(三)宪法的本质1、宪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①宪法是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②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③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宪法的具体内容;④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是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2、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还意味着国家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力和自由宪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宪法是资产阶级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和体现。

二、宪法的作用1、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是宪法民主性体现)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

(宪法是其他法律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产生的基础和依据)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之抵触,宪法是审定和检验其他法律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需要的最高标尺)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定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宪法的历史发展一.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平等自由观念的价值追求(2)政治:代议制、选举制、政党制为宪法的产生提供政治条件(3)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治(4)法律:法律制度的发展、法律形式的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2.英、美、法等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英国宪法a.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b.英国最早的宪法性文件是1215年《自由大宪章》c.特点:不成文性、妥协性(2)美国宪法a.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b.1791年通过了10条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修正案《权利法案》c.突出特点:分权制衡(正文体现)(3)法国宪法a.1791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b.法国的现行宪法是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c.突出特点:人权3.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a.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b.确立资本主义根本政治原则c.确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A.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B.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C.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5.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特征:A.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B.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直接确立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D.集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理论E.保证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督和管理b.1999年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c.2004年对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监督、管理(2)制度:a.1993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1999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a.2004年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社会主义建设者”b.2018年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的重要内容。
2.总纲的特点
• 从形式看,总纲的规定更具规范性,常以条文
的方式呈现,而序言则鲜有条文的形式出现; 从内容看,总纲规定的是原则,而序言规定的 是思想和理念。 • 总纲与宪法正文其他部分比,又有以下特点: 原则性、概括性、纲领性
3.我国宪法总纲的基本内容
总纲的内容(第1-32条)概括起来主要是 确立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限制国家权力不得为非,是宪法的宗旨。宪法规定国 家机构的内容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怎么 产生、行使的范围和限度,使国家机关按法定的职权、方 式和程序行使权力,从而防止权力的滥用,从根本上保障 公民的权利。
• 1954年宪法,共有106条,国家机构一章有65条。
• 1982年宪法,共有138条,国家机构一章有79条,占全部 条文的57%。
——《管子》
• 悬法以示人曰宪,从害省,从心从目,观 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之害,接于目, 怵于心,凛乎不可犯也。 ——《康熙字典》
3.近代意义上的宪法
•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始伴随着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宪法集中体现了一个国 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宪政运动和近代意义的宪法始于英国,故英国有“宪政 之母”的美誉。 • 英国是一个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在法律表现形式上没有 一部完整、统一的宪法典。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 •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18年苏俄宪法。
2.我国宪法序言的基本内容
• 我国宪法一直把序言列为重要内容。现行宪法序言有 13个自然段,约1800字(五四宪法序言6段900多字),具体 有以下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
•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 • 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
3.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序言是什么性质的,有没有法律效力?一直 是个有争议的宪法理论问题。
国家机构一章下设七节:
(五)
此款为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内容
五、宪法的施行与监督
(一)宪法司法化与公民权利的保障
• 王春立诉北京民族饭店案
• 山东省滕州市齐玉苓案
• 青岛市三名中学生状告教育部案 • 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案 • 张先著案 • 不要拒绝我(平等受教育权案)
(二)宪法监督制度
• (1)规定国家制度。国体;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国 家政权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
• (2)规定社会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国家 组织、管理经济的原则 • (3)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为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 现代社会,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第二章
宪法
一、宪法的涵义
1.西方历史上“宪法”一词的涵义
• 宪法(Constitution)渊于拉丁语,本意是组织、确立、 结构之意。 • 古希腊:宪法是法律的一种,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各个 城邦的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法律。
• 古罗马:宪法或宪令指罗马皇帝颁布的诏书、谕旨、赦 令等。
• 欧洲中世纪:宪法则指体现国王同领主、僧侣、贵族之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和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不适当的决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 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并有权撤销省级国家权力 机关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决议。
六、宪法与宪政
• 宪政 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 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 宪政的主要特征:
• 54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 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5个部分,共106条
• 75宪法:30条 • 78宪法:60条 • 82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5个部分构 成,共138条
四、82宪法的主要内容
• 序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5.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
• (1)宪法在序言中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 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 抵触。 • (2)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
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 观点一:序言是宪法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 观点二:序言虽是宪法的一部分,但无法律效力
(二)总纲
1.总纲的作用
• 总纲是中国宪法结构的一种表述,类似的内容在
大部分国家的宪法中都有规定。
• 从制宪技术的角度看,把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总纲中作概括性规定,使宪法能更完整地表达
立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一些其他需要
专门的机关审查其合宪性。 指已经生效的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因对其合 宪性产生怀疑而予以审查,或因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提出审查请求时, 才予以审查。世界上多数国家均采取之。
• 附带性审查 又称具体性审查或个案审查,指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
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宪的问题而 对其进行审查。
• 宪法要不要规定公民的义务? 综观一些国家宪法对公民义务的规定,主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财产权有为承担公共利益行使的义务 ;纳税的义务;保卫国家和服兵役的义务;受教育的义 务等。
•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51-56条)
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四)国家机构
• 为什么宪法都要规定国家机构的内容?
1.宪法监督的概念
• 宪法监督,是由宪法授权或宪法惯例认可的机关,以一定 方式进行合宪审查,取缔违宪事件,追究违宪责任,从而 保证宪法实施的一种宪法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这里的宪法监督更多是指狭义,即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 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本章习题
• 1.比较中、西方古代宪法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 2.宪政运动和近代意义的宪法始于( )国,故有“宪 政之母”的美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是( )国 的1787年宪法。 •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 4.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 • 5.我国宪法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6.宪法监督
本章部分阅读资料

•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954)
2. 许崇德 编著的有关宪法学的教科书或著作 3. 蔡定剑 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 肖蔚云 著:《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5.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编:《宪政与行政法 治演讲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间关系的法律。
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宪”或“宪法”一词有两种含义。 其一用作名词,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和典章制度。由
于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故“宪”、“宪法”主要指刑法。
其二用作动词,指颁布或实施法律。
• 赏善惩恶,国之宪法。
——《国语》
•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尚书》 • 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二、宪法的原则(P.52)
• 人民主权原则 • 基本人权原则 • 法制(治)原则 • 分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 1.晚清立宪运动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北洋军政府时期的宪法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
(二)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四部宪法的结构比较
2.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
• 审查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宪性 • 审查各政党、团体等组织行为的合宪性
3.宪法监督的主要模式
• 司法机关监督 ) • 立法机关监督 ) • 专门机构监督 (美国
(英国 (法国
4.宪法监督的方式
• 事先审查 • 事后审查
又称预防性审查,是指在法律、法规颁布生效之前,由
总纲
(1-3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3–56)
• 第三章
• 第四章

国家机构
(57–135)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36–138
进入第五部分
(一)序言
1. 关于序言的基本认识 • 普通法律一般无序言,宪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一 般有序言。 • 虽非宪法之必要内容,却为成文宪法之传统。 • 长短很不一致;从形式上看,一般不是条文式的。 • 内容通常包括阐明制宪的目的、人民的信念和理想 ,国家的最基本原则,简述国家的历史,表达国家 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的愿望等。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2)建 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 表现。
•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 • • 1.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2.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 3. 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没有宪政 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
•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 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劳动权
休息权
获得物质帮助权
(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特定主体的权利
3.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 在宪法中规定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制定宪法的 目的主要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列宁说宪法是“一张 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