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D.O22.(2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3.(2分)下列行为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B.每天坚持适度锻炼C.沉迷网络聊天、游戏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4.(2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A.危险垃圾B.可回收垃圾 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5.(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Fe (OH)3胶体C.氯化钠溶液 D.CuSO4溶液6.(2分)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H3B.Cl2C.CO2D.NO7.(2分)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8.(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馏C.过滤D.稀释浓硫酸9.(2分)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Hf(铪),它的质子数是()A.72 B.113 C.185 D.25710.(2分)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NaCl B.Na2O C.HCl D.NaOH11.(2分)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12.(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O的质量是 32g/mol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C.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3.(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H+═Mg2++H2O+CO2↑14.(2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Al+Fe2O32Fe+Al2O3B.2Mg+CO22MgO+CC.N2+3H22NH3D.SiO2+CaO CaSiO315.(2分)Na与H2O反应现象明显,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A.Na浮在水面上B.Na在水面上游动C.Na沉在水下D.Na熔成光亮小球16.(2分)下列对二氧化硫气体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有()A.无色、无味B.容易液化、难溶于水C.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17.(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H﹣C=C﹣H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乙酸的分子式C2H 4 O218.(2分)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锥形瓶B.试管C.分液漏斗D.容量瓶19.(2分)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20.(2分)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1.(2分)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22.(2分)如图是某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其中表示为CH的是()(代4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A.B.C.D.23.(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蚕丝C.葡萄糖D.纤维素24.(2分)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A.硅B.铜C.铝D.二氧化硅25.(2分)55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则混合物中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2: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6.(6分)A《化学与生活》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1)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填字母).A.牛肉 B.辣椒 C.鸡蛋(2)青少年及成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而且会造成智力损害,该微量元素是(填字母)A.碘 B.铁 C.钙(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填字母).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27.(4分)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设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好的落实了国家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命题的四层考查目标,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及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即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不同类型的三种试卷体现了对不同省份的不同要求。

实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二、得分情况理科综合客观题总难度0.61,即化学学科难度大于理综平均水平。

表2:近5年河南省考生主观题得分统计:17年理科综合主观题部分难度系数为0.35,也就是说,主观题部分化学学科难度略低于理综平均水平。

三、试题分析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

选择A、B、C、D的学生分别有69%、11.5%、6.5%、13.4%。

最近几年化学试题的第1个选择题,多为这样的联系生产生活类的题目。

如2017年第7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该类试题多为送分题,所考查内容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学生只要关注了化学物质的用途,答题时善于抓住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点,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D.O22.(2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3.(2分)下列行为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B.每天坚持适度锻炼C.沉迷网络聊天、游戏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4.(2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A.危险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5.(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Fe (OH)3胶体C.氯化钠溶液D.CuSO4溶液6.(2分)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H3 B.Cl2C.CO2D.NO7.(2分)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8.(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馏C.过滤D.稀释浓硫酸9.(2分)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Hf(铪),它的质子数是()A.72 B.113 C.185 D.25710.(2分)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NaCl B.Na2O C.HCl D.NaOH11.(2分)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2017年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省(区市)进行了新课改高考,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新课改高考。

纵观2009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新课改试验区试卷命题日趋成熟,非试验区的命题也明显与新课改接轨。

本文将对2017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2018年的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2017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内容和范围都立足课本,遵循考纲,考查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试题呈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稳中求变,不避热点09年高考化学题同前几年一样,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对热点、重点问题没有回避。

附:近十年高考化学主干知识重现次数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热考的主要知识点有离子共存、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性质、原子推断、化学平衡的图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微粒浓度大小排序、电解及其计算、有机框图、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

2.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重视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09年高考化学有一些试题新颖、灵活,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计算相结合,体现了向新课改的过渡。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上海化学试卷的第 28题,考生须将两条生产流程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分析对比,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无误地解题。

2017年 上海市 高考化学 试卷及解析

2017年 上海市 高考化学 试卷及解析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D.O22.(2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3.(2分)下列行为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B.每天坚持适度锻炼C.沉迷网络聊天、游戏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4.(2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A.危险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5.(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1A.盐酸B.Fe (OH)3胶体C.氯化钠溶液D.CuSO4溶液6.(2分)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H3 B.Cl2C.CO2D.NO7.(2分)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8.(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蒸馏2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9.(2分)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Hf(铪),它的质子数是()A.72 B.113 C.185 D.25710.(2分)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NaCl B.Na2O C.HCl D.NaOH11.(2分)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12.(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O的质量是32g/mol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3C.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3.(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H+═Mg2++H2O+CO2↑14.(2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Al+Fe2O 32Fe+Al2O3B.2Mg+CO 22MgO+CC.N2+3H 22NH3D.SiO2+CaO CaSiO315.(2分)Na与H2O反应现象明显,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A.Na浮在水面上B.Na在水面上游动C.Na沉在水下D.Na熔成光亮小球16.(2分)下列对二氧化硫气体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有()A.无色、无味4B.容易液化、难溶于水C.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17.(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化钠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H﹣C=C﹣HC .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18.(2分)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锥形瓶B .试管C .5分液漏斗D .容量瓶19.(2分)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20.(2分)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1.(2分)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6。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邱桂云一、总体评价2017年全国新课标二卷理综化学试题内容选取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整个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包括7道单项选择题(6×7= 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两道选考题(二选一,15分)。

其中三道必考主观题内容为“化学实验分析题”、“化学平衡”“化学实验测定题”,选考题分别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试题鲜明呈现出从对化学知识点的全面而基础的考察逐渐过渡到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学科方法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试卷时平静心绪、渐入佳境。

在试题设计上重视代表性题目的选取,希望考生更好的掌握普遍原理,用以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在试题的难度分布上,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明显相较于2016年,试卷的整体难度上稳中有升,是一份出色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与分析选择题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同时弱化有机,强化了对化学实验的考察。

第7题考查生活中简单的化学常识,侧重考查基础(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

第8题是最经典的以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

第9题属于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常规考察。

第11题通过电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12题借助图像考查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难度较大。

第10、13题为化学实验题的考查,而且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推断结论,这也是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往年选择题通常至少包括一道有机题,但今年被实验题所替代,更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三道大题继续传承经典,还是大家熟悉的题型和套路,同时又有所变----进一步加大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其中26题和28题分别以“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和“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化学实验,包括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仪器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现象描述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计算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阅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阅卷分析

2017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及阅卷情况分析一、试题评价:选材新颖,稳中有升。

与2015~2016两年全国Ⅰ卷理综化学相比,2017年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延续了全国Ⅰ卷理综化学的一贯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很多试题情境较新,但均考查核心考点。

整套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

计算难度明显减弱、知识点相互渗透与交叉的考查有所强化。

1.落实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必备知识内容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体现在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两个层面,以两大理论为指导,学习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反应和应用。

调整了模块的设置,看似删去了化学与技术模块,实际上是将几个模块内容融合一起命制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例如13题以电解质溶液平衡为题材,呈现平衡数据关系图,加大考查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元素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呈现真实化学问题,考查应用实践能力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编制,广泛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

例如,今试卷中,所运用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

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3.创新试题情境素材,探索创新意识考查今年的高考化学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推理实验现象、设计合成路线、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例如I卷36题“设计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

4.坚持立徳树人,传承优秀科技文化通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的合适资料,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化学,为国奉献。

201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 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4.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5.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A.Pb(NO3>2溶液 B.Na2S溶液 C.CuSO4溶液 D. H2SO3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C.Bi原子6p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7.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SO4>2溶液 D.NaI溶液8.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131.4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2(g>→C(s>+H2O(l>+131.4kJ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热量10.用滴定法测定Na2CO3<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11.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

2017高考化学试卷及减分分析

2017高考化学试卷及减分分析
-10
-8
64
60-70
-18
-6
-6
-6
-4
40
70-80
-12
-4
-4
-4
-4
28
80-90
-6
-2
-4
-4
-2
18
90-100
-0
-2
-2
-4
-0
8
提分难度
抓基础
难度中等


中等
授课思路
1、基础知识补充,建立知识网络2、针对重要考察点进行补充提高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题号
题型
数量
考查内容
分值
难度
1
选择题
1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
简单
2
选择题
1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6
中等
3
选择题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6
中等
4
选择题
1
实验操作、除杂和分离
6
较难
5
选择题
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6
中等
6
选择题
1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相关内容
6
较难
7
非选择题
1
工艺流程---元素化学的重点,铝和氯的内容以及热化学、电化学内容
14
较难
8
非选择题
1
有机合成推断
18
较难
9
非选择题
1
实验题-滴定实验
18
较难
10
非选择题
1
综合计算-化学反应原理
14
中等

真题-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

真题-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7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D.O22.(2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3.(2分)下列行为不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是()A.不偏食,注意营养均衡B.每天坚持适度锻炼C.沉迷网络聊天、游戏D.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4.(2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应是()A.危险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5.(2分)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Fe (OH)3胶体C.氯化钠溶液D.CuSO4溶液6.(2分)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H3 B.Cl2C.CO2D.NO7.(2分)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8.(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馏C.过滤D.稀释浓硫酸9.(2分)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Hf(铪),它的质子数是()A.72 B.113 C.185 D.25710.(2分)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NaCl B.Na2O C.HCl D.NaOH11.(2分)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进行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12.(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O的质量是32g/mol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C.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3.(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H+═Mg2++H2O+CO2↑14.(2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Al+Fe2O32Fe+Al2O3B.2Mg+CO22MgO+CC.N2+3H22NH3D.SiO2+CaO CaSiO315.(2分)Na与H2O反应现象明显,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A.Na浮在水面上B.Na在水面上游动C.Na沉在水下D.Na熔成光亮小球16.(2分)下列对二氧化硫气体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有()A.无色、无味B.容易液化、难溶于水C.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17.(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H﹣C=C﹣H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18.(2分)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锥形瓶B.试管C.分液漏斗D.容量瓶19.(2分)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20.(2分)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21.(2分)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22.(2分)如图是某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其中表示为CH4的是()(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A.B.C.D.23.(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蚕丝C.葡萄糖D.纤维素24.(2分)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A.硅B.铜C.铝D.二氧化硅25.(2分)55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则混合物中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2: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6.(6分)A《化学与生活》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1)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填字母).A.牛肉B.辣椒C.鸡蛋(2)青少年及成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而且会造成智力损害,该微量元素是(填字母)A.碘B.铁C.钙(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填字母).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酸.27.(4分)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

涉及知识覆盖了人教版两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内容(其中,选修4为必考内容;选修3、选修5为二选一)。

整体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二、试卷知识点分析总体而言,选择题侧重基础;必做大题中,实验综合、、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仍然是常规考点。

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

整体来看,今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并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三、题目特点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基本实验操作、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等知识点。

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如:第7题考查了尼龙绳、宣纸、羊绒衫、棉衬衣等物质,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第8、10题以物质制备为依托,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进行了考查;第10题从同分异构体与原子共面对有机物性质进行了考查;第11题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的腐蚀为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第12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第13题借助图像考查学生对于水溶液中平衡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三道必做大题的出题模式遵循了往年规律,涉及实验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原理三大板块。

如:26题以定量实验为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陌生实验装置的使用评价,滴定实验原理的考查,说明重视基础仍是实验题的首要立足之地;27题以锂电池的基本原料为背景,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延续了历年高考借“化工”考“元素”的命题思路,综合性较强,在计算部分涉及到了沉淀溶解平衡,体现出了良好的区分度;28题以硫化氢为背景,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转化率、化学平衡计算等多个反应原理问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2017年上海卷高考化学(解析版)

2017年上海卷高考化学(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1.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难题。

下列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鼓励个体企业加快煤炭的开采B.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C.建造水电站开发水利资源D.开发研制可再生能源【答案】A【解析】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是解决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难题有效途径,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发水利资源、开发再生能源等,而加快煤炭的开采不是有效方法,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污染严重。

故答案选A。

2.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直线形的是:A.氨气B.甲烷C.乙烯D.乙炔3.将NH3通过灼热的CuO,发现生成一种红色的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这种气体单质是:A.O2B.H2C.N2D.NO【答案】C【解析】将NH3通过灼热的CuO,发现生成一种红色的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红色的单质为铜,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质量守恒,N或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气体单质只能为氮气,故选C。

4.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的反应中,铝是A.氧化剂B.还原剂C.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B【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l为还原剂,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解答。

可以用口诀帮助记忆: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B.3—乙基丁烷C.2,2—二甲基丁烷D.2,3,3—三甲基丁烷【答案】C【解析】A.丁烷的命名中出现了3-甲基,说明编号方向错误,正确的命名应该为:2,2-二甲基丁烷,故A错误;B.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最长主链为戊烷,正确命名应该为:3-甲基戊烷,故B错误;C.2,2-二甲基丁烷,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满足烷烃命名原则,故C正确;D.2,3,3-三甲丁烷,该命名中取代基编号不是最小的,说明编号方向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2,3-三甲基丁烷,故D错误;故选C。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邱桂云一、总体评判2017年全国新课标二卷理综化学试题内容选取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对学科骨干知识的考察;整个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包括7道单项选择题(6×7= 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两道选考题(二选一,15分)。

其中三道必考主观题内容为“化学实验分析题”、“化学平稳”“化学实验测定题”,选考题别离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试题鲜明呈现出从对化学知识点的全面而基础的考察慢慢过渡到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学科方式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如此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的转变趋势,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试卷时安静心绪、渐入佳境。

在试题设计上重视代表性题目的选取,希望考生更好的把握普遍原理,用以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在试题的难度散布上,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明显相较于2016年,试卷的整体难度上稳中有升,是一份超卓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与分析选择题重视基础,回归讲义,同时弱化有机,强化了对化学实验的考察。

第7题考查生活中简单的化学常识,偏重考查基础(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

第8题是最经典的以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

第9题属于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常规考察。

第11题通过电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12题借助图像考查溶液中的电离平稳,难度较大。

第10、13题为化学实验题的考查,而且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推断结论,这也是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往年选择题通常至少包括一道有机题,但今年被实验题所替代,更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腹地位。

三道大题继续传承经典,仍是大伙儿熟悉的题型和套路,同时又有所变----进一步加大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其中26题和28题别离以“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和“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大体规律和化学实验,包括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仪器的选择、实验大体操作、现象描述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计算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alTable style="BORDER-RIGHT: medium none;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LEFT: medium none;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so-border-alt: solid so-yfti-tbllook: 480; mso-padding-alt: 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 .5pt solid so-border-insidev: .5pt solid so-yfti-iroso-yfti-firstro; BORDER-LEFT: ; BORDER-BOTTOM: so-border-alt: solid 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7.95pt; mso-char-indent-count: 1.71">知识块
题号
分值
占有百分比
概念与理论
1、2、3、5、9、11、16、18、19、21、23、24/(2)、25/(1)(2)(3)
约46
31%
元素化合物
6、7、8、13
约12
8%
有机化学
4、12、14、1
5、28、29
约31
21%
化学实验
10、26、27
约23
15%
化学计算
17、20、22、24/(1)(3)(4)、25/(4)、30 约38
25%
3.与最近三年相比
知识块
占有百分比08年
09年
10年
概念与理论33%
31%
25%
元素化合物13%
9%
7%
有机化学19% 17% 15%
化学实验21% 26% 33%
化学计算
14%
17%
20%
四、试卷分析
1.从考查内容来看,今年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与往年的比例相差不大,比去年要高,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块的教学不能放松。

有机化学和化学计算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虽然化学计算比例增加,但依然没有改变淡化纯计算内容的特点,更多的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的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强调计算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至于有机化学内容比例的增加,原因可能是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有关,而新能源、新材料都是以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

2.从知识点上可以看出,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但有些题型较新,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同时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常抓不懈,才能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3.试题素材新颖,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

试题以文字、流程图、数据表、图表等多种形式给出信息,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特别是实验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2017年化学高考预测
从外部形势来看,2017年上海市参加高考人数将比今年少,近两年化学高考要求的提高也使众多考生偏向于其它科目,该是化学减分的时候了,笔者认为2017年化学高考不会比今年难。

从知识模块来看,概念与理论和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基础题还是会占整张试卷的1/3左右,这部分内容将继续体现化学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另外国家政策的导向将会使得有机化学会受到越来越多
的重视,有机实验题可能成为今后高考的一个趋势,而化学计算也将越来越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

六、对教学的启示
1、重视基础,强调应用
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

实践表明,高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高考重点。

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2、重视联系实际,力争让学生解决“真问题”
重视社会热点,联系实际,加强关注过去不多见的工艺流程图题,这类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方面是老师及学生均欠缺的知识。

3、加强规范性练习,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系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的学科特点,此外有效数字的保留问题也是今年高考的特点之一。

4、强化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在仔细认真。

所以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和分析题意也是我们今后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加强的项目。

5、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
除扎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更应注重提升学生化学思维品质。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于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

要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

6、双管齐下,提高效率
2017年考生参加了上海市统一会考,在高二下学期参加了四门功课的会考,对会考的准备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各高中相比较往年都是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么高效的复习就成为备战2017年化学高考的关键。

笔者认为,在不足一年的备战时间内,将夯实基础和提升实际应用知识能力并举,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拓展同时进行,提高复习效率。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