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

合集下载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章节重点总结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章节重点总结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技术重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一、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1.转动的危险部位及防护(1)转动轴(无凸起部分):护套;转动轴(有凸起部分,联轴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封闭。

(2)对旋式轧辊、牵引辊:钳型防护罩;辊式输送机(辊轴交替驱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罩。

如所有辊轴都被驱动,无须安装防护装置。

(3)啮合齿轮: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

内壁应涂成红色;有辐轮:手动驱动危险。

金属盘片来填充或弹簧离合器。

2.直线运动危险部位(1)砂带机:远离操作者的方向运动,并且具有止逆装置。

仅暴露工作区域。

(2)工作台和滑枕:平板端面距离固定结构的间距不能小于500mm。

(3)带锯机:仅用于材料切割的部分露出,其他部分封闭。

(4)配重块:当使用配重块时,应对其全部行程加以封闭。

3.皮带防护:皮带危险部位: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到皮带轮。

采用有金属骨架焊接金属网。

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离地面2m以下,设防护罩。

离地面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二、安全防护装置(★★★)1.措施总论(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包含的内容。

(2)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①防护装置:物理屏障②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能动装置、限位装置③补充装置:急停装置、救援逃生设施(3)使用信息:安全标志:红(消防设备、急停按钮、轮子裸露部位)黄(防护栏杆)蓝绿(安全通道)。

三、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1.通道要求(1)车间横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000mm;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

(2)人工运输1m,电频车单向行驶1.8m,电瓶车对开3m,叉车或汽车3.5m。

(3)小型机床<6m;中型机床6-12m;大型机床最大外形尺寸>12m或质量>10t;特大型机床质量在30t以上:机床操作面间距小中大特大(1.1358);机床后面、侧面离墙柱(0.8111);机床操作面离墙柱间距(1.3580)。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第一讲第一讲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上)一、内容提要:检验应考人员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场所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二、重点、难点:(一)了解机械产品主要类别;(二)了解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三)熟悉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三、内容讲解: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至少有一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做相对运动。

成套机械装置由原动机、控制操纵系统、传动机构、支承装置和执行机构组成。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机械安全的任务是采取系统措施,在生产和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免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

机械安全包括机械产品制造安全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两大方面的内容。

1.1、机械产品制造安全(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产品种类极多。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如下:(1)农业机械:拖拉机、内燃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精华

201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笔记精华

安全生产技术概念统计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七节)1、本质安全是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方法。

2、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 m ,设计应合理,不应影响机器的运行。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2 m 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3 种情况下,即使在2 m 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 m 以上;皮带宽度在1 5 c m 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 m / mi n 以上。

这样,万一皮带断裂,不至于伤人。

3、开启式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

4、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持200mm ,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在剪板机上安置的防护栅栏不能让操作者看不到裁切的部位。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有棱角,操作者应及时清除,防止被刺伤、割伤。

5、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设备大于等于2m。

6、操作剪板机时应注意: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剪板机各部位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清除台面及周围放置的工具、量具等杂物以及边角废料。

2.不应独自1人操作剪板机,应由2〜3人协调进行送料、控制尺寸精度及取料等,并确定1个人统一指挥。

3.应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调整剪刀间隙。

不准同时剪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板料,不得叠料剪切。

剪切的板料要求表面平整,不准剪切无法压紧的较窄板料。

4.剪板机的皮带、飞轮、齿轮以及轴等运动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

5.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持200mm,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在剪板机上安置的防护栅栏不能让操作者看不到裁切的部位。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有棱角,操作者应及时清除,防止被刺伤、割伤。

7、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火灾和爆炸、木材的生物、化学危害、木粉尘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

8、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车的宽度>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1.8m,通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1m 。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安全生产技术是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方面。

对于准备参加安全工程师考试的人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机械安全技术。

在机械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

例如,机械的运动部件可能会造成撞击、切割等伤害;机械的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机械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在设计阶段,要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合理布局操作界面和控制装置,使操作人员能够舒适、高效地工作,同时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对于一些危险的运动部件,要安装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栏等,以防止人员接触到危险区域。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电气安全技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触电事故是电气安全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比如,采用绝缘、屏护和间距等措施,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使用接地和接零保护系统,确保在发生漏电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对漏电电流进行检测和切断。

此外,电气防火防爆也是电气安全的重要内容。

要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类型和规格,避免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容易产生火花或高温的设备。

同时,要加强电气线路的防火管理,确保线路的敷设符合防火要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火灾和爆炸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了解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事故的基础。

燃烧需要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而爆炸则是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和高速的冲击波。

为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要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防爆设施。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通风、降温、防爆电气设备等。

安全生产技术 (7)

安全生产技术 (7)

5.导致绞缠伤害的危险来自( ),夹挤伤害的危险来自( )。 A.旋转零部件、高处坠落物体 B.直线运动零部件、飞出物打击 C.高处坠落物体、直线运动零部件 D.旋转零部件、直线运动零部件
答案:D。 本题考点是识别某特定伤害的危险源。旋转零部件可能产生绞缠伤害,例如轴类零件、联轴节、主轴、丝杠等;做相对直线 运动的两零部件之间、运动部件与静止部分之间由于安全距离不够可能产生夹挤伤害。
第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习题辅导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 习题辅导
4.与机械的特定状态或与技术过程有关的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发生( )的综合。 A.危险因素的性质和危害的概率 B.危害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C.危险因素的数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D.危险因素的状态和性质
答案:B。 本题考点是安全风险的要素。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发生危害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答案:B。 本题考点是识别由于机械运动不同而引发的不同机械危险。直线往复运动可能发生夹挤、碰撞的危险;暴露的旋转运 动零部件可产生绞缠危险;运动副(例如齿轮副)的结合或啮合处可产生卷咬危险。
第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习题辅导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 习题辅导
9.以下产品中可以称得上为机器的是( )。 A.螺栓 B.齿轮 C.轴 D.车床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机械概念。机器与机械的定义是一样的,但在使用上又有区别。 一般来说,机械是泛指各类机器,也包括为实现同一应用目的而组合在一起的若 干台机器。机械(机器)是通过运动实现应用目的若干零部件的组合体,具有致动结 构、控制和动力系统等。车床是由若干零部件组合而成,具有电动机、齿轮传动、 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到床身完整的机器结构,通过车刀对工件的相对运动实现切 削加工的目的,具备机器的基本属性,因此,是一台具有完整意义的机器。选项 A螺栓、B齿轮和C轴都只是组合成机器的零件,由于不具备机器的基本特征而不 能称其为机器。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第四讲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讲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一、内容提要:检验应考人员对主要机械产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工作特点、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二、重点、难点: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故障检测、防护措施;2、熟悉锻压机械、冲床、剪床性能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冲压作业伤害原因分析,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与应用;3、掌握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全性能的检测、主梁检测、大小车运行机构故障分析及起重运行作业的安全技术;三、内容讲解:第三节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通用机械是各行业机械加工的基础设备,主要有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冲剪压机械、起重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农业机械等。

一、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装备。

金属切削机床上装卡被加工工件和切削刀具,带动工件和刀具进行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中,刀具从工件表面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成为符合预定技术要求的机器零件。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常见事故和危险因素1. 常见事故(1) 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 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3) 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

(4) 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

(5) 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

(6) 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

(7) 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8) 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2. 机床的危害因素机床的危害因素是指机床部件的相对运动对人体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伤害形式的灾害性因素。

1) 静止部件的危害因素(1) 切削刀具与刀刃;(2) 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3) 毛坯、工具和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及表面粗糙部分;(4) 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重点速记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重点速记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重点速记考点: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考点: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1)转动轴(无凸起部分):一般是通过在光轴的暴露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与轴具有12mm净距的护套来对其进行防护。

(2)转动轴(有凸起部分):具有凸起物的旋转轴应利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封闭。

(3)对旋式轧辊:即使相邻轧辊的间距很大,但是操作人员的手、臂以及身体都有可能被卷入。

一般采用钳型防护罩进行防护。

(4)牵引辊:当操作人员向牵引辐送入材料时,人们需要靠近这些转辊,其风险较大。

可以安装一个钳型条,通过减少间隙来提供保护,通过钳型条上的开口,便于材料的输送。

(5)辊式输送机(辊轴交替驱动):应该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罩。

如果所有的辊轴都被驱动,将不存在卷入的危险,故无须安装防护装置。

(6)轴流风扇(机):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的轴流风扇(机)将不存在危险。

开放式叶片是危险的,需要使用防护网来进行防护。

防护网的网孔应足够大,使得空气能有效通过;同时网孔还要足够小,能有效防止手指接近叶片。

(7)径流通风机: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的风机不存在危险。

通向风扇的进风口应该被一定长度的导管所保护,并且其入口应覆盖防护网。

导管的长度和网孔的尺寸必须能够防止手指和手臂接近转动的叶片。

(8)啮合齿轮:机械设备的大部分齿轮都是包含在机框内的,由于其密闭性,这些齿轮是安全的。

暴露的齿轮应使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的保护。

(9)旋转的有辐轮:当有辐轮附属于一个转动轴时,用手动有辐轮来驱动机械部件是危险的。

可以利用一个金属盘片填充有辐轮来提供防护,也可以在手轮上安装一个弹簧离合器,使轴能够自由转动。

(10)砂轮机:无论是固定式砂轮机,还是手持式砂轮机,除了其磨削区域附近,均应加以密闭来提供防护。

(11)旋转的刀具:旋转的刀具应该被包含在机器内部(如卷筒裁切机)。

在使用手工送料时,应尽可能减少刀刃的暴露,并使用背板进行防护。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重点笔记安全生产技术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门课程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

一、机械安全技术机械在现代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

1、机械的危险部位比如旋转部件、传动部件、往复运动部件等,容易造成卷入、挤压、碰撞等伤害。

2、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常见的有固定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自动防护装置等,其作用是将人员与危险部位隔离。

3、机械设计的本质安全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比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限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二、电气安全技术电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但电气事故也时有发生。

1、触电事故包括电击和电伤。

了解触电的方式,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以及预防触电的措施,如绝缘、屏护、间距等。

2、电气防火防爆掌握危险物质的分类和分级,以及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和标志。

3、雷电防护了解雷电的危害形式,以及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防雷装置的作用和设置要求。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1、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熟悉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掌握常见的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

2、压力管道的安全了解管道的分类、材质,以及运行中的安全检查和维护要点。

3、起重机械的安全包括起重机的类型、主要参数,以及起重作业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是严重的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燃烧与火灾了解燃烧的条件、火灾的分类和发展过程,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爆炸的分类和特点如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等,以及预防爆炸的技术措施。

3、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防爆包括电气防爆、建筑防爆、通风防爆等方面的要求。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

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熟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标识。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要点7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要点7

2017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要点7射开油气层的防喷(一)一般射孔井的防喷射孔井的一般施工方式是利用射孔车动力,将电缆连接的射孔枪(含枪身、炮弹)及下井仪器下入套管井内,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通电引爆射孔弹,射穿套管、水泥环,形成油流孔道。

此种射孔工艺一般采用泥浆和清水压井,同时井口装有防喷装置。

防喷施工经济、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正压井的射孔作业。

射孔时不具备短时控制高压油气的防喷能力,只适用于一般井液压力与产层压力相近的油井。

在防喷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理地选择压井液根据产层压力数据,合理选择压井液,使井液压力大于产层压力(正压),同时又要保证压井液不对产层孔道周围形成二次污染。

具体有以下2点要求:一是控制压井液化学与机械杂质成分,保证在射后压井液进入射孔孔道时不造成堵塞;二是合理确定压井液密度,使其既能保证射后压住产层,又不将产层压殛,二者必须兼顾,做到既控制井喷叉保护油层产能。

2,强化井口防喷措施根据产层压力,相应选好井口防喷装置。

施工前,详细检查各部位性能是否可靠,还必须进行井口装置试压,保证其无泄漏。

如在射开油层后发生井喷也能及时关井控制住井喷。

(二)过油管受压射孔井的防喷过油管负压射孔是指在射孔时保持压井液柱形成的压力小于产层压力,当射开油气层后,如果负压差控制得当,油气能较快地从射孔孔道流向井筒内。

该射孔工艺有诱喷作用。

在油气流向井筒内时可将射孔弹的残留碎屑及其它他杂质从油管带出井筒,清洗了油流通道,消除了射后对产层的污染,是普遍采用的射孔新工艺。

过油管负压射孔是负压射孔中的一种施工方法。

其施工工艺流程是:射孔前井内泥浆以清水或泡沫液替代并进行掏空,使井筒内压力与产层压力形成合理的负压差,然后将油管下入井内距离产屡上部50m处(预置套管短节位置),同时地面安装采油树与井几密封防喷装置。

井口还需接一根通向放喷池的硬管线。

管线口要固定牢固。

射孔施工时,作业队配备一部与防喷装置连接的注脂泵车。

《安全生产技术》学习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学习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学习笔记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领域。

《安全生产技术》这门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方法,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涵盖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

从机械安全到电气安全,从防火防爆到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每一个板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先来说说机械安全。

机械在现代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危险。

比如,旋转部件可能会绞入衣物或头发,造成严重的伤害;运动部件的撞击可能导致骨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为了保障机械安全,我们需要了解机械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可能存在的危险部位进行识别和评估。

同时,合理的防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如防护栏、防护罩等,能够有效地将操作人员与危险区域隔离开来。

电气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电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触电、火灾、爆炸等风险。

在电气系统中,绝缘失效、短路、过载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等。

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防火防爆方面的知识让我明白了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火灾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只要控制其中一个要素,就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在生产场所,要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储存和使用,防止其泄漏和积聚。

同时,要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

特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由于其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安全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如果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善,极易发生事故。

因此,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在决定考安全工程师之后,我就一头扎进了安全生产技术这门课的学习里。

这过程啊,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拼命游泳,有时候觉得自己快上岸了,有时候又被一个浪头打回了海里。

先来说说这教材吧,好家伙,那厚度,感觉能当我的枕头了!每次翻开它,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但没办法,为了考试,为了以后能在这个领域有点小成就,硬着头皮也得上啊。

我记得有一次,外面阳光特别好,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

我呢,坐在书桌前,对着那本安全生产技术的书,试图把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塞进我的脑袋里。

其中有个关于机械安全技术的部分,什么旋转部件的防护、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在那一边读一边嘟囔:“这都啥呀,怎么这么复杂!”我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把那些复杂的结构和原理搞清楚。

一会儿画个齿轮,一会儿画个皮带轮,画得歪歪扭扭的,自己看着都觉得好笑。

就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家里的小猫跑过来,在我的脚边蹭来蹭去。

我低头看了它一眼,心想:“你这小家伙倒是悠闲,我在这跟这些知识拼命呢!”说到做题,那也是一段“血泪史”。

有一道关于电气安全技术的题目,问我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漏电保护装置。

我看着那几个选项,感觉每个都有点对,又每个都不太确定。

我抓耳挠腮,在草稿纸上算了又算,最后还是选错了。

当时那个郁闷啊,真想把书扔一边去。

还有一次,我学到了防火防爆技术。

里面讲到各种易燃易爆物质的特性和处理方法,什么闪点、燃点、爆炸极限,一堆专业名词。

我看着那些数字和定义,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

为了记住这些,我把家里的厨房都当成了实验室,对着那些瓶瓶罐罐,想象着它们要是易燃易爆物品该怎么处理。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那些知识点。

感觉自己做梦都在考试,还在梦里答错了题,一下子就被吓醒了。

不过,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也有一些有趣的时候。

比如,我发现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就容易多了。

还有一次,我给朋友讲起我学到的安全知识,朋友听得一愣一愣的,还夸我懂得真多,那一刻,心里还真有点小得意。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师考试笔记最近啊,我算是跟这安全生产技术较上劲了!为啥?还不是因为要考那个安全工程师。

提起这考试,那可真是让人头疼又得硬着头皮上。

我这天天抱着书,满脑子都是各种安全规定、技术标准,感觉自己都快魔怔了。

就说这机械安全技术吧,以前我哪会这么细致地去琢磨那些机器的事儿啊。

可现在不行,啥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都得弄得明明白白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工厂里参观,正好看到一台巨大的机器在运转。

那齿轮飞速转动着,发出“咔咔”的声音,看着就挺吓人。

我凑近了仔细观察,心里想着这可千万别出啥岔子。

那上面的润滑油滴滴答答的,感觉稍有不慎,就会甩到人的身上。

旁边的工人师傅跟我说,这要是防护不当,手指头都能给卷进去!哎呀妈呀,吓得我一哆嗦。

从那以后,我再看书上关于机械防护的内容,那真是印象深刻得不得了。

还有电气安全技术,这也是个重头戏。

什么触电防护啊、静电防护啊,一堆知识点。

有一回,我在家换灯泡,站在那晃晃悠悠的椅子上,心里就犯嘀咕:“这可别整出触电的事儿来。

”结果手一哆嗦,灯泡差点没掉地上。

等安好灯泡下来,我就赶紧翻书,又把触电防护的知识好好复习了一遍。

你说这考试是不是都快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啦,哈哈。

防火防爆技术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部分。

我有次路过一个加油站,看到工作人员在那操作,就不自觉地开始想书上的知识点。

什么严禁烟火啊,静电消除啊,心里默默念叨着。

这时候旁边有个人叼着烟就想靠近,吓得我赶紧喊:“别过去,危险!”那人还白了我一眼,估计觉得我多管闲事。

可我心里清楚,这万一有点火星子,那后果不堪设想。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更是不能马虎。

像什么锅炉、压力容器,每个都有严格的安全要求。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关于锅炉爆炸的新闻,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从那以后,我再看到关于锅炉安全运行的知识点,就会特别上心,在笔记上记得密密麻麻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以前觉得那些安全标识都没啥特别的,不就是个牌子嘛。

最新整理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1

最新整理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1

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1第一讲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上)一、内容提要:检验应考人员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场所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二、重点、难点:(一)了解机械产品主要类别;(二)了解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三)熟悉锅炉房、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三、内容讲解:机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至少有一部分按一定的规律做相对运动。

成套机械装置由原动机、控制操纵系统、传动机构、支承装置和执行机构组成。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机械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和方便的同时,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机械安全的任务是采取系统措施,在生产和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中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免受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害。

机械安全包括机械产品制造安全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两大方面的内容。

1.1、机械产品制造安全(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产品种类极多。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如下:(1)农业机械:拖拉机、内燃机、播种机、收割机械等。

(2)重型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工矿车辆、水泥设备等。

(3)工程机械:叉车、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等。

(4)石化通用机械:石油钻采机械、炼油机械、化工机械、泵、风机、阀门、气体压缩机、制冷空调机械、造纸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药机械等。

(5)电工机械:发电机械、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电线电缆、蓄电池、电焊机、家用电器等。

(6)机床: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

(7)汽车:载货汽车、公路客车、轿车、改装汽车、摩托车等。

(8)仪器仪表: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成分分析仪、汽车仪器仪表、电料装备、电教设备、照相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课堂笔记7第二节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电气事故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都可能导致二次事故,而且二者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

电气事故是与电相关联的事故。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能失去控制将造成电气事故。

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

(一)电击、电伤及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电击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

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电弧温度高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毁四肢及其他部位。

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能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

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

数十微安的电流直接流过心脏会导致致命的心室纤维性颤动。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工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效应见表l—2.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二)触电事故预防技术1.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

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t弹性不得消失·运行时不得有异味。

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O O O Ω.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

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k 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

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

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3)间距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

其安全作用与屏护的安全作用基本相同。

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树木之问、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

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温、风力、覆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高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应满足表1——3所列各项最小距离的要求。

①不足所列距离时,应装设临时谴栏。

②不足所列距离时,邻近线路应当停电.③火焰不应喷向带电体.在架空线路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包括被吊物)与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可参考表所列数值。

2.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保护接地(I T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就是I T系统。

其构成如图1—5所示。

图中,L l,L2,L3是相线,N是中性点,Z是配电网对地绝缘阻抗,R p是人体电阻,R E是保护接地电阻,I E 是接地电流。

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I 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

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 E≤4Ω。

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 k V·A 时,要求R E≤10Ω。

在10 k V配电网中t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并满足下式要求:R E≤120/I E2)T T系统我国绝大部分地面企业的低压配电网都采用如图1—6所示星形接法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

这种配电网能提供一组线电压和一组相电压。

图中,中性点的接地R 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也叫做工作零线。

I 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T T系统的接地R E也能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

因此,采用T T 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井优先采用前者。

T 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3)T N系统(保护接零)T N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

典型的T N系统如图1—7所示。

图中,P E是保护零线,R s叫做重复接地。

T 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

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

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

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

T N系统分为T N——S,T N——C——S,T N—C三种类型。

如图1—8所示,T N——S系统是P E线与N线完全分开的系统;T N——C—S系统是干线部分的前一段P E线与N线共用为P F N线,后一段P E线与N线分开的系统;T N —C系统是干线部分P E线与N线完全共用的系统。

应当注意,支线部分的P E线是不能与N线共用的。

T N—S系统的安全性能。

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 N—S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 N——C—S系统。

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的,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配电网。

应用保护接零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1)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否则,当接地的设备漏电时,该接地设备及其他接零设备都可能带有危险的对地电压。

如确有困难,个别设备无法接零而只能接地时,则该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2)重复接地合格。

重复接地指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点的再次接地。

重复接地的安全作用是减轻P E线和P E N线断开或接触不良的危险性,进一步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和缩短祸电故障持续时间。

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1k m处,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共同敷设的两端应作重复接地。

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在低压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允许不超过10Ω的场合,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允许不超过30Ω,但不得少于3处。

(3)发生对P 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对于相线对地电压220v的T N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0.4 s;配电线路或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5s.(4)工作接地合格。

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4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至不超过10Ω。

(5)P E和P E 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P E线和P E N线应有防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P E线支线不得串联连接,即不得用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作为保护导体(6)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

当P 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P E线可以按表1—5选取除应采用电缆芯线或金属护套作保护线者外,有机械防护的P E线不得小于 2.5 m ㎡,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4m㎡.铜质P E 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0m㎡,铝质的不得小于16m㎡,如系电缆芯线,则不得小于4m㎡(7)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问的联结。

等电位联结的组成如图1~9所示。

有条件的场所应傲等电位联结,以提高T N系统的可靠性。

3.其他电击预防技术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保护绝缘(附加绝缘)。

前者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后者是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是当工作绝缘损坏后用于防止电击的绝缘。

加强绝缘是具有与上述双重绝缘相同水平的单一绝缘。

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

Ⅱ类设备的电源连接线应按加强绝缘设计。

Ⅱ类设备在其明显部位应有“回”形标志。

Ⅱ类设备的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Ω,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Ω。

2)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

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Ⅲ类设备。

安全电压限值是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导体之间都不得超过的电压值。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V、36 V、24V、12V和6V.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凡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通常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为安全电压的电源。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与二次之间有良好的绝缘;其间还可用接地的屏蔽进行隔离。

安全电压边应与一次边保持双重绝缘的水平。

安全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必须与较高电压的回路保持电气隔离,并不得与大地、保护接零(地)线或其他电气回路连接。

安全电压的插销座不得与其他电压的插销座有插错的可能。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边和二次边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元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