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在美术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性格和思想境界,对于学生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1.人格的完善
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格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一个学生有着优秀的品德,他或她会更容易看到问题的真正本质,更容易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2.提高自身修养
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朴素的审美观,注入生命的热情和优美的精神内涵,同时,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品德的榜样,通过模范引领的方式,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充分体现了老师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尊师重教、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从而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和向上的氛围。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需要良好的品德作为坚实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良好的品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只有自信的学生才能在创
新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1.倡导积极面对生活,主动表现自己
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和消极悲观的心理倾向,如何面对这两种心理倾向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主动表现自己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备品质,同样地,也是美术教育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系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艺术作品需要由多个方面的元素组成,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才能形成优秀的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合作、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去关注、倾听、理解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性格、习惯、喜好、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品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同样重要,品德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增强人生意义的追求、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还有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因此,每一个美术教育者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