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管线有关规范要求内容
制氧站、输氧管道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制氧站、输氧管道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加强制氧站、输氧管道的防火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安全责任1. 制氧站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制氧站、输氧管道的防火安全。
2. 制氧站负责人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责,并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 所有员工都有安全责任,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三、设施管理1. 制氧站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包括消防设施、防火隔离设施等。
2.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可用。
3. 库房内的易燃物品必须分类存放,堆放不得过高,严禁临时堆放。
四、安全防护1. 制氧站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禁火、禁烟、易燃易爆等警示标识。
2. 制氧站内禁止使用明火,必须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3. 制氧站内严禁存放易燃物品、易燃气体等危险物品。
五、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掌握必要的防火知识。
2. 禁止擅自更改、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和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集中注意力,禁止操作时聊天、打电话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六、应急措施1. 制氧站必须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
2.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警、疏散人员,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3. 通过应急演练和事故分析,不断改进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七、监督和检查1. 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制氧站、输氧管道的防火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2.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八、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法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包括纪律处分和法律追责。
氧气管线有关规范要求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1991第2.0.3条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注:⑩液氧贮罐周围5m的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第9.0.1条氧气管道的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二、流速应是在不同工作压力范围内的管内氧气流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工作压力为10MPa或以上时,不应大于6m/s;2.氧气工作压力大于0.1MPa至3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3.氧气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应按该管系允许的压力降确定9.0.14条六、穿过墙壁、楼板的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用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自 1998-2-1 起执行8 氧气管道8.1.6 氧气管道的弯头、分岔头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
阀门出口侧的碳钢管、不锈钢管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外径且不小于1.5m的直管段。
8.1.10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8执行。
表8 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m8.1.11 除为氧气管道服务的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的为该类管道服务的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8.2 氧气流速1)1)流速均指管内氧气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流速。
氧气管道中最高流速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 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8.3 管道材质氧气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 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8.4 管件选用8.4.1 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弯制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对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的钢板卷焊管,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5倍的焊制弯头,弯头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b)氧气管道的变径管,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
氧气管线施工方案

一、工艺管线洁净度要求
1、氧气管道要求脱脂,脱脂后要求油脂含量不超过125mg/m2。
二、施工方法
1、对氧气管线可先放在四氯化碳槽内浸泡1~1.5小时再用洁净的抹布蘸四氯化碳擦拭;管件、阀门及小口管材放在四氯化碳槽内浸泡1~1.5小时;脱脂干燥后用洁净的塑料布及时封口。
2、非金属垫片及阀门压盖填料应用四氯化碳浸泡1~1.5小时。
3、脱脂后,管材、阀门等在通风处自然风干即可。
三、质量保证措施
1、使用质量合格的脱脂剂。
2、对除锈后的管道要及时封口,防止二次锈蚀。
3、脱脂合格后的管线及时封口,防止二次污染。
4、氧气管线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
5、氧气管线脱脂工作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氧气管路脱
脂工作完成后,必须由甲方、监理共同签字确认,形成脱脂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垫片安装时要防止有毛刺伸入氧气管道内。
7、脱脂管材及管件阀门等不得含有水残液。
四、检验方法
用清洁干燥的白色滤纸擦抹脱脂件表面,纸上无油脂痕迹为合格;或将滤纸浸入温热的蒸馏水中,用樟脑球检测,以樟脑不停旋转为合格。
五、安全注意事项
1、脱脂剂要放在阴凉处,周围要有防火标志
2、脱脂工作要在室外通风处进行。
3、脱脂后的残液要到指定地点倾倒掩埋。
六、措施用料。
2024年氧气供应站及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氧气供应站及管道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氧气供应站及管道的安全运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程。
一、安全管理责任1. 氧气供应站的所有人及经营者应负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2. 氧气供应站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个职责,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安全记录。
二、设备安全管理1. 氧气供应站应安装可靠的氧气供应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设备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爆措施。
2. 管道及阀门应采用合格材料和符合规范的工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管道及阀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3. 管道应设有适当的放散设施,以防止压力过高引发意外。
4. 氧气供应站应配备可靠的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三、操作规范1. 氧气供应站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
2. 涉及到氧气供应的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违章操作和私自调整气压。
3.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装和防爆工具,并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不得患有对氧气敏感、中毒或其他不适合从事相关作业的疾病。
5. 严禁将氧气用于非法用途和违法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四、现场安全管理1. 氧气供应站内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明确的安全禁区。
2. 禁止在氧气供应站内吸烟、使用明火和容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3. 现场设施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道应畅通无阻,消防器材应处于易取得的位置。
4. 当发生氧气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并采取紧急措施,如停止供应、疏散人员等。
五、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1. 氧气供应站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氧气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的处理等内容。
2. 氧气供应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氧气管线有关规范要求内容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第2。
0.3条氧气站等得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筑之间得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表2、0、3得要求。
注:⑩液氧贮罐周围5m得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与设置沥青路面。
第9.0。
1条氧气管道得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二、流速应就是在不同工作压力范围内得管内氧气流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工作压力为10MPa或以上时,不应大于6m/s;2、氧气工作压力大于0、1MPa至3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3、氧气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应按该管系允许得压力降确定9。
0.14条六、穿过墙壁、楼板得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用石棉或其她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自1998-2-1起执行8 氧气管道8、1、6 氧气管道得弯头、分岔头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
阀门出口侧得碳钢管、不锈钢管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外径且不小于1.5m得直管段。
8、1、10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她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8执行。
表8 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她架空管线之间得最小净距m8、1、11 除为氧气管道服务得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得为该类管道服务得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8、2 氧气流速1)1)流速均指管内氧气在工作状态下得实际流速.氧气管道中最高流速不应超过表10得规定。
表10 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8、3管道材质氧气管道材质得选用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8、4 管件选用8、4、1氧气管道上得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得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弯制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得5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得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对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得钢板卷焊管,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得1、5倍得焊制弯头,弯头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b)氧气管道得变径管,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
氧气、乙炔供应站及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供应站及管道安全操作规程一、供应站安全操作规程1. 供应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1.1 定期检查氧气、乙炔供应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2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避免表面积聚灰尘或杂物影响设备的性能。
1.3 定期润滑设备的活动部件,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4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接地,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
1.5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关键部件,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
2. 供应站设备操作规程2.1 操作前需检查氧气、乙炔供应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安全。
2.2 操作时需穿戴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等必要的防护装备,以防止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2.3 操作时需保持操作台面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操作。
2.4 操作时需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避免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2.5 操作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禁止随意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3. 库房管理规程3.1 库房内严禁吸烟、明火等火源存在,以防火灾发生。
3.2 库房内储存的氧气、乙炔等气体罐需固定放置,保证稳定。
3.3 库房内储存的氧气、乙炔等气体需分类放置,避免混淆。
3.4 库房内储存的氧气、乙炔等气体罐定期检查,确保罐体完整且无泄漏。
二、管道安全操作规程1. 管道的安装维护规程1.1 管道的安装需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1.2 管道的连接需使用合适的连接件,确保密封性。
1.3 管道的支撑需牢固可靠,避免管道震动或倾斜。
1.4 管道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2. 管道的使用操作规程2.1 使用前需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损坏或泄漏,确保管道安全。
2.2 使用时需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管道的压力,禁止超压操作。
2.3 使用时需使用专用阀门进行控制,禁止随意操作阀门。
2.4 使用完毕后需关闭相关阀门,避免管道气体泄漏。
3. 管道的维护保养规程3.1 定期检查管道的支撑结构是否牢固可靠,避免松动或破损。
氧气管道的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氧气管道的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氧气管道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事故风险,并规范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氧气管道的检修工作。
三、责任与义务1. 检修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2. 监督人员应加强对检修工作的监管,确保操作规范。
3. 管道使用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并配合检修人员的工作。
四、基本要求1. 在进行氧气管道检修之前,必须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火源和易燃物。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3. 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保持工具的清洁和完好。
4. 禁止在氧气管道附近吸烟、使用明火以及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活动。
五、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1 检查工作场所,确保无火源和易燃物。
1.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2. 断气操作:2.1 关闭对应的阀门,切断氧气供应。
2.2 等待管道内残余氧气排尽。
3. 进入管道检修:3.1 使用合适的工具打开管道盖板。
3.2 检查管道内部是否存在异物或损坏情况。
3.3 如有异物或损坏,及时清除或修复。
4. 检修完毕:4.1 确保管道内无残留杂物。
4.2 将管道盖板重新安装好。
4.3 其他相关工作(如测试、验收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氧气管道检修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火源和爆炸,切勿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活动。
2. 操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管道内的氧气浓度,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通风。
3.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随意拆卸管道或更改管道结构,必要时需按照规范进行手续申请。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需确保自身安全,然后立即报告相关责任人。
2.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如疏散人员、切断电源等。
3. 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八、操作记录与报告1. 对每次检修操作,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时间、内容、人员、阀门开关状态等。
氧气管道及附件安全技术范文(二篇)

氧气管道及附件安全技术范文一、引言氧气管道是医疗机构、工业企业等场所常见的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气氛维持和工艺生产所需的氧气。
然而,由于氧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其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氧气管道及附件的安全技术,以促进相关场所对氧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二、氧气管道安全技术1. 管道材料和工艺氧气管道的材料应选择高纯度铜或不锈钢等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
同时,管道的制作应采用无油洗、无尘洗和高纯水清洗等工艺,以避免杂质的残留、油脂和灰尘的积聚,从而保证氧气的纯度和安全稳定。
2. 管道设计和布置氧气管道的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管道的直径、厚度、支撑结构、弯头半径等参数。
在布置上,应尽量避免长距离并行设置液氧管道和压缩氧气管道,以减少氧气泄漏和事故的风险。
3. 管道连接和焊接氧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永久性连接方式,如硬焊或无缝焊接,确保连接点的牢固性和气密性。
同时,焊接过程中禁止使用含油含脂的焊接材料,避免产生易燃易爆物质,从而确保氧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4. 管道标识和监测氧气管道应设置清晰的标识,标示出管道的用途、流向、容量等信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辨识和监测。
此外,应配置氧气泄漏报警装置和氧气浓度监测装置,及时发现管道泄漏和氧气浓度异常,避免形成危险环境。
5. 管道维护和检修氧气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应定期进行,检查管道的完整性、连接的紧固性和腐蚀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道正常运行。
同时,维修过程中应注意隔离燃烧源,避免火花、明火等可能引发爆炸的因素。
三、氧气附件安全技术1. 氧气减压阀和过滤器氧气减压阀起到降低氧气压力的作用,防止管道压力过高,导致管道破裂或泄漏。
氧气过滤器则能过滤氧气中的微尘和杂质,防止污染管道和设备。
这两个附件在安装和维护时应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2. 氧气流量计和调节阀氧气流量计及调节阀用于控制氧气的流量和压力,保证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一、总则1. 为确保气体管道的安全运营,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气体管道的设计、建设、安装、运营、维护、监督管理等环节。
3. 气体管道的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经济的原则,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营。
二、设计与建设1. 气体管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管道能够承受设计工况下的压力和温度。
2. 气体管道的建设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气体管道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关键设备应安装在易于观察和维护的位置,便于日常监测和维护。
三、安装与调试1. 气体管道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技术资质和培训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2. 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保管道及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
3. 安装完成后,应对管道进行调试,确保运行参数和安全装置的正常工作。
四、运营与维护1. 管道运营应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 管道运营过程中,应保持管道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 管道的定期维护工作应严格按照维护计划进行,检查设备的磨损和老化情况。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应采取预防和防范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2. 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六、监督管理1. 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气体管道的监督检查,确保管道运营符合安全规范和标准。
2. 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道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3. 监督管理部门与运营单位之间应建立定期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共同维护管道安全。
七、罚则与奖励1.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罚款和处罚措施。
2. 对于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八、附则1.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5篇)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气体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修的安全技术管理,保护职工的生命、国家财产的安全,保障正常生产供气,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小于150kg/cm2输送气体为氢、氮、氧、氩、空气、煤气的管道。
不适用于蒸汽、水、液化石油气等其它类型管道。
也不适用于井下、洞内等特殊场所的气体管道及其它工艺性需要的管道。
第三条气体管道除应按本规程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二章气体管道的设计第四条气体管道的材质、管径、壁厚选用必须符合输送介质压力要求。
阀门、法兰等也应同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管道应采用直线布线,连接要平滑无突出部位,减少急转弯,避免T型联接。
介质流速应满足不因高速可能导致事故的要求。
第五条全厂性管线以集中架设为宜,其平面布置与高度应有利于消防及方便交通。
可燃性气体管道不宜地沟敷设。
其它性质的气体管道也应尽量不选用地沟敷设。
当需要选用时,应布置在下水道之上,冻土层以下。
第六条可燃、助燃、惰性、窒息性气体管线不得穿越易燃、易爆仓库、变配电站、电缆沟、烟道、通风道及地下室、浴池、卧室。
也不宜穿越不使用该气体的建筑物、生活间、办公室。
当必须穿越吊顶或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七条管线与建筑物、电力线、铁路、公路、道路、热力排水管道及管线相互之间的距离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分别应满足防火、防雷要求。
当管线经过有腐蚀性介质存在的环境,要满足防腐要求。
第八条当管线经过河流、涵洞,桥梁或在铁路、公路、道路之下穿过,在其两侧设置阀门并加设护套管,套管两端要密封。
重要管线还应增设检漏管。
管线穿过楼板墙或地沟,亦可有护套管和采用足够厚的耐火层与其隔离,管道与套管间用不燃材料填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
第九条含湿的气体管道应有一定坡度,其最低点应有泄水器。
当架空敷设时,寒冷地区有防冻措施。
氧气管道安装规范

氧气管道安装规范.氧气管道安装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气体,在大气压力下,每立方米氧气的重量,当温度为-183°C时,为1.43kg,温度为20°C 时,为1.33 kg。
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和深度冷冻法,其中深度冷冻法是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制取氧气的方法。
液态氧为天蓝色易流动的透明液体。
氧气的危险性:氧气是非常活泼的元素,是强烈的氧化剂和助燃剂。
氧与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很容易发生爆炸。
被氧气饱和的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与火种接触会立即着火,强烈燃烧。
因此,在氧气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管道内壁的油脂、铁屑或小粒可燃烧物存在,以免氧气流与管道内壁的摩擦或撞击而产生局部高温,导致油脂或可燃物的燃烧。
氧气管道的管材、阀件:根据工作压力和敷设方式不同,氧气管道的管材宜按照表1选用。
在选择管材时,需要注意氧气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因此不宜选用普通焊接钢管,应该选择无缝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材质。
阀件的选择也需要注意,应该选用专门适用于氧气管道的阀门,以确保安全性。
表1:氧气管道的管材选用工作压力等级(MPa)敷设方式管材0.6 室内安装焊接钢管1.0,1.6 无缝钢管管室外架空或地沟埋地敷设钢管、不锈钢、铜管2.5.2.5 无缝钢管管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技术资料中规定,工作压力为1.6MPa的氧气管道可以选用焊接钢管,但这是不妥的,因为普通焊接钢管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0MPa,加厚焊接钢管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6MPa,不适合输送氧气这种乙类火灾危险物质。
材料石墨处理过的石棉聚四氟乙烯铜基合金为了避免焊渣、铁屑或其他可燃物颗粒在高速氧气流中夹带并与管壁摩擦引发危险,对氧气在不同压力范围内的流速有以下规定:1.工作压力为10 MPa及以上时,流速不得超过6m/s;2.工作压力在10MPa至3MPa之间时,流速不得超过15m/s;3.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流速应按管道所允许的压力降确定。
氧气管道吹扫规范

氧气管道吹扫规范
一、管道系统吹扫
1、管道系统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吹扫。
吹扫前必须将管道系统内的仪表、孔板、节流阀、止回阀等拆下妥善保管,等到吹扫完后再复位。
对于吹扫过程中的死角部位,应用其它方法补充清理,可在吹扫时用木锤敲打死角或管道低部,但不伤害管道。
2、扫前应检查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应予以加固。
3、吹扫过程中当目测排气无烟尘时,应在排气口设置贴白布或涂白漆的木制靶板检验。
5分钟内靶板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它杂物为合格。
二、吹扫步骤
1、吹扫方案应根据管道的使用要求、工作介质及管道内表面的脏污而确定。
对公称直径小于600mm的气体管道宜采用空气吹扫,本工程氧气管道应采用氮气吹扫。
2、对于管道内的吹扫,一般按先主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
3、依次阀后盲板,迅速开关阀门,进行反复吹扫直至合格为止。
4、依次抽出疏水阀后盲板,迅速开关疏水阀进行反复吹扫直至合格为止。
三、安全注意事项
1、由于试压介质为氮气,属窒息气体,故管道卸压时人员应站在放散口的上风口处。
2、吹扫的排放口应不朝向通道口,并有安全及警示措施。
3、吹扫时应设置禁区,吹扫孔两侧应有专人看护并设置警示牌。
4、吹扫管线不能用铁锤敲击,应使用木锤。
5、吹扫时应统一指挥,切不可盲目行动,特别是对阀门的开启应确认后再行动,指挥不明确不能任意行动。
6、放气区域内应有专人值班,以免发生危险。
7、吹扫时,防止管内吹出物体击伤施工人员和设备,排放口须避开道路、操作场地及其它人员和设备集中的地方。
须引至安全地点。
医院输液室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范

医院输液室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范近年来,由于医院输液室的气体使用量逐年增加,输液室气体管道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
为了维护医院输液室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一、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1. 化气和氧气管道应分立设置,标识醒目,并标记明显。
2. 管道布局应规范,各气体管道采用专业软管接头,并及时更换破损的软管。
3. 管道与仪器设备间距离应满足要求,市电线路和管线布置应按标准要求进行。
4. 安装和使用的各类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范,经过合格的接线,管道要设有过滤、减压和调压装置。
二、气体管道使用时的安全措施
1. 对于不同类型的气体,要按照标识的方式标注,禁止混淆。
2. 对于氧气,管线皆宜采用耐压金属材质,以防爆。
3. 管道使用过程中要检查接头、止回阀、压力锁定、裂口等问题,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维护和处理。
4. 管道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管线布局和使用方式,禁止随意扩建或移动。
三、安全监控和应急措施
1. 对输液室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并配备专人负责管理。
2. 在输液室中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
3. 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管道系统、仪器设备等进行维护和检测,确
保其运行状况。
4. 在发生有毒气体事故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散和处置。
本文是对医院输液室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范的综述和建议,希望有
助于提高医院输液室的安全水平。
为了保障医疗工作者的安全和实现
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充分意识到输液室气体管道的实际使用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措施。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三篇)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是为保障气体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气体泄露和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的内容:1.管道设施管理:- 管道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管道设施应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及时处理设施缺陷和故障;- 管道设施的保养保管应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设施完好。
2.操作管理:- 气体管道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运行过程中应监测关键参数,及时响应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管道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告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3.安全检查和监测:- 定期开展管道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管道设施的完整性、泄露情况、防护设施等;- 运行过程中应进行泄漏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泄漏点;- 管道设施的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应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报警机制。
4.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机构和人员职责,并进行演练;- 建立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提前储备应急资源;- 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并做好事故记录和报告。
5.技术管理和研发:- 关注气体管道技术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和演示项目,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 分享安全管理经验,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
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二)是为了保障气体管道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以下是一般的气体管道安全管理规程的主要内容:1.管道建设和使用的审批:规定了管道建设和使用的审批程序,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核,并颁发相关证书。
2.管道设计和施工要求:规定了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包括材料选择、工艺流程、阀门、管件等要求,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
氧气管线有关规范要求内容

氧气站设计规GB 50030-1991第2.0.3条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注:⑩液氧贮罐周围5m的围,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第9.0.1条氧气管道的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二、流速应是在不同工作压力围的管氧气流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工作压力为10MPa或以上时,不应大于6m/s;2.氧气工作压力大于0.1MPa至3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3.氧气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应按该管系允许的压力降确定9.0.14条六、穿过墙壁、楼板的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并应用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自1998-2-1 起执行8 氧气管道8.1.6 氧气管道的弯头、分岔头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
阀门出口侧的碳钢管、不锈钢管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外径且不小于1.5m的直管段。
8.1.10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8执行。
表8 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m8.1.11 除为氧气管道服务的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的为该类管道服务的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8.2 氧气流速1)1)流速均指管氧气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流速。
氧气管道中最高流速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 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8.3 管道材质氧气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 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8.4 管件选用8.4.1 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弯制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对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的钢板卷焊管,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5倍的焊制弯头,弯头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b)氧气管道的变径管,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
手术室气体管理制度

手术室气体管理制度手术室是医院内进行各种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手术室气体管理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手术室气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包括氧气、笑气、空气等在手术室中的使用与管理。
一、氧气管理1. 氧气供应与接触在手术室中,氧气供应要稳定可靠。
手术室应配置监测器,对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手术室内的氧气接触装置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无漏气现象。
2. 氧气罩及氧气面罩使用手术室内使用氧气罩和氧气面罩时应当严格遵守规定操作流程,正确佩戴和使用。
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了解使用氧气罩的方法和技巧,防止氧气泄漏或误用。
3. 氧气管线管理手术室内氧气管线的安装需符合相关标准,定期检查管线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氧气管线不可与其他气体管线交叉敷设,以防气体交叉污染和误用。
二、笑气管理1. 笑气供应与接触手术室内的笑气供应要求稳定可靠,并配置笑气浓度监测设备。
在接触笑气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了解笑气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避免潜在风险。
2. 笑气面罩和吸入剂量使用笑气时,应选择合适的笑气面罩,并确保其与患者面部贴合密封。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控制笑气的吸入剂量和浓度,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3. 笑气废气排放与处理手术室内的笑气废气需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对医护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合理采用新风系统和排风装置,确保笑气废气的排放达标。
三、空气管理1. 空气质量控制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对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手术室应配置过滤设备,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浓度。
同时,定期检测和清洁空气处理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
2. 温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温湿度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微生物控制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包括手术室内的无尘化要求、消毒操作要求等。
医护人员应遵守洗手和穿戴防护衣物的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08氧气管线脱脂技术要求(第4版)

氧气管线脱脂技术要求
1、等级为A08SA0的氧气管道及其附件必须脱脂处理
2、需编制脱脂施工方案,相关方案符合《HG20202-2014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3、脱脂工作在管道试压前完成
4、采用*脱脂剂
5、采用*脱脂方法
6、脱脂剂需提供质量证明书,含油量低于50mg/L。
7、管道脱脂前严禁有水!!;脱脂后脱脂剂未清理干净前严禁与水接触!!
8、管道附件、施工工具、量具也需要脱脂。
9、脱脂作业应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场合;有防风沙、日晒措施。
10、脱脂后应用干燥空气将残液排净,不得用加热方法清理。
11、管道表面含油量低于120mg/㎡为合格
12、脱脂作业需要有技术员、监理签字确认.
13、脱脂合格管道采用脱脂合格的塑料薄膜进行封闭管口,并设置标识。
14、脱脂合格管道独立区域存放。
15、脱脂合格管道严禁使用含油介质进行压力试验。
基本概念:
1、A08SA0 其中A表示150磅,08表示介质为氧气,SA表示管道材质为06Cr19Ni10(即304),0表示管道设计腐蚀余量为0mm。
氧气管线施工标准

氧气管线施工标准氧气安全基础知识氧气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和助燃性,可燃物质在纯氧中燃点将会降低,而且氧气管路系统本身对安全性要求较高。
空调公司使用氧气量较大且点较多分布较广,且管网敷设较为复杂,涉及502#厂房一至三楼及504#厂房,相对危险性较大。
为了让广大员工全面掌握好氧气的基础知识,会更有利于我公司安全地管理和使用好氧气,为空调公司以后发展和壮大保驾护航。
特编制本章教材。
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及生产1氧气的性质氧就是自然界中原产最广为的元素之一,已就是生物盔鼠存活的物质。
它以游离状态存有于空气中,按容积排序,空气中含氧20.93%。
氧还以单质状态存有于水、矿物以及一切动物、植物体中。
氧在常温常压下就是无色透明化、无味、并无臭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
在大气压力下,加热至-182.96℃时,氧气凝固成天蓝色、透明化的极易流动的液体;当温度降至-218.4℃时,则汇聚成蓝色液态结晶。
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强烈的氧化剂和助燃剂,它除了与金、银及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等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合外,与其它物质都能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化反应的激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浓度及压力,如果氧化反应在纯氧中进行,则过程非常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如金属在氧气中反应,如果增加氧的纯度和压力会使氧化反应显著加剧,金属的燃点随着氧气压力增高而降低),氧与可燃气体(乙炔、氢、甲烷等)以一定比例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氧经压缩后,在输送的过程中,如有油脂、氧化铁屑或小粒燃烧物(煤粉、炭粒或有机纤维)存在,随着气流运动与管壁或机体发生磨擦、撞击,会产生大量磨擦热,导致管道、机器燃烧。
或者由于管道中阀门急骤打开,阀后气体产生接近于绝热压缩的温度,使管道或阀门燃烧。
被氧气饱和的衣服及其它有机纺织品与火种接触,会立即着火。
被液态氧浸渍的多孔有机物,当引火或给以一定力量的撞击时,则会发生爆炸事故。
液态氧经过长期弱的放电,变成深蓝色的液态臭氧,臭氧容易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1991第2.0.3条氧气站等的乙类生产建筑物与各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注:⑩液氧贮罐周围5m的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第9.0.1条氧气管道的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二、流速应是在不同工作压力范围内的管内氧气流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工作压力为10MPa或以上时,不应大于6m/s;2.氧气工作压力大于0.1MPa至3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3.氧气工作压力为0.1MPa或以下时,应按该管系允许的压力降确定9.0.14条六、穿过墙壁、楼板的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应用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将套管端头间隙填实;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自1998-2-1 起执行8 氧气管道8.1.6 氧气管道的弯头、分岔头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相连。
阀门出口侧的碳钢管、不锈钢管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外径且不小于1.5m的直管段。
8.1.10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之间最小间距要求应按表8执行。
表8 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m8.1.11 除为氧气管道服务的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的为该类管道服务的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8.2 氧气流速1)1)流速均指管内氧气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流速。
氧气管道中最高流速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 管道中氧气最高允许流速8.3 管道材质氧气管道材质的选用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 氧气管道材质选用表8.4 管件选用8.4.1 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弯制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对工作压力不大于0.1MPa的钢板卷焊管,可以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5倍的焊制弯头,弯头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b)氧气管道的变径管,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
当焊接制作时,变径部分长度不宜小于两端管外径差值的3倍;其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c)氧气管道的分岔头,宜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当不能取得时,宜在工厂或现场预制,但应加工到无锐角、无突出部位及焊瘤。
不宜在现场开孔、插接。
8.4.2 氧气管道上的法兰,应按国家有关的现行标准选用;管道法兰的垫片,宜按表12选用。
8.4.3 氧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但与设备、阀门连接处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丝扣连接处,应采用一氧化铅、水玻璃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严禁用涂铅红的麻或棉丝,或其他含油脂的材料。
表12 氧气管道法兰的垫片8.4.4 氧压机入口处应设氧气过滤器,调节阀前宜设氧气过滤器。
氧气过滤器壳体应用不锈钢,滤网应用铜基合金或纯铜材质制作。
其网孔尺寸宜为160~200μm。
8.5 氧气阀门选用8.5.1 氧气管道的阀门应选用专用氧气阀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工作压力大于0.1MPa的阀门,严禁采用闸阀;b)PN≥1.0MPa、DN≥150mm口径的氧气阀门宜选用带旁通的阀门;c)阀门的材料应符合表13的要求。
8.5.2 经常操作的PN≥1.0MPa、DN≥150mm大口径氧气阀门,宜采用气动遥控阀门。
表13 阀门材料选用要求。
8.6 氧气管道的施工、验收8.6.1 氧气管道、阀门及管件等,应无裂纹、鳞皮、夹渣等。
接触氧气的表面必须彻底除去毛刺、焊瘤、焊渣、粘砂、铁锈和其他可燃物,保持内壁光滑清洁,管道的除锈应进行到出现本色为止。
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受到油脂污染,防止可燃物、锈屑、焊渣、砂土及其他杂物进入或遗留在管内,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
8.6.2 焊接碳素钢氧气管时,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管道的安装、焊接和施工、验收除按本规程要求外,并应遵守GBJ 235(金属管道篇)、GBJ 236的有关规定。
氧气管道类别应上升一级。
8.6.3 氧气管道、阀门等与氧气接触的一切部件,安装前、检修后必须进行严格的除锈、脱脂。
阀门及仪表已在制造厂脱脂,并有可靠的密封包装及证明时,可不再脱脂。
除锈可用喷砂、酸洗。
脱脂可用无机非可燃清洗剂、四氯化碳溶剂等方法。
并应用紫外线检查法、樟脑检查法或溶剂分析法进行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脱脂后的碳素钢氧气管道应立即进行钝化或充入干燥氮气封闭管口。
进行水压试验的管道,则脱脂后管内壁必须进行钝化。
8.6.4 氧气管道安装后应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a)氧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应用不含油的干净水或干燥空气、氮气进行。
工作压力大于3.0MPa的氧气管道应用水做强度试验。
碳素钢氧气管道采用水压法试验时,试验前管内壁应进行钝化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氧气管道,水压试验时水质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准超过25g/m3,否则应采取措施。
b)试验压力以被试系统的设计压力作计算基准。
当图纸上无规定时,用系统的工作压力作试验压力计算基准。
c)用水做强度试验时,强度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并不小于0.1MPa;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设计压力。
水压强度试验时,达到试验压力后维持10min,检查管件无变形,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结束后应用无油气体将管内残液吹扫干净。
d)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15倍设计压力并不小于0.1MPa。
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升压应逐级进行,先升50%的试验压力,经检查后,再以10%的试验压力级差逐级升压,每级停留不小于3min,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定5min,以无变形,无渗漏为合格。
设计压力小于0.1MPa管道,可不分级升压。
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应有安全措施,并经主管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e)氧气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
严密性试验用介质应是无油、干燥的空气或氮气。
严密性试验压力等于管道设计压力。
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后保持24h,平均小时泄漏率对室内及地沟管道应不超过0.25%;对室外管道应以不超过0.5%为合格。
泄漏率A按式(1)、(2)计算:当管道公称直径DN≤0.3m时:当管道公称直径DN>0.3m时:式中:p1——试验开始时的绝对压力,MPa;p2——试验终了时的绝对压力,MPa;t1——试验开始时的温度,℃;t2——试验终了时的温度,℃;DN——管道公称直径,m。
8.6.5 氧气管道在安装、检修后或长期停用后再投入使用前,应将管内残留的水分、铁屑、杂物等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直至无铁锈、尘埃及其他杂物为止。
吹扫速度应不小于20m/s。
严禁用氧气吹扫管道8.7 操作及维护管理8.7.1 手动氧气阀门的开启应缓慢进行,操作时人员应站在阀的侧面。
采用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小于等于0.3MPa时再开主阀。
8.7.2 禁止非调节阀门作调节使用。
8.7.3 必须建立氧气管道档案,由熟悉管道流程的氧气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8.7.4 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
其内容包含负责人,作业流程图、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员分工、监护人、化验人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
8.7.5 氧气管道或阀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游侧气源。
8.7.6 碳钢氧气干管宜每五年进行一次吹扫,每五年进行一次管壁测厚,主要测定弯头及调节阀后的管道。
9 检修维修9.1 一般要求9.1.1 检修设备时,必须执行本章及其他章中的有关规定。
9.1.2 严格执行动火制度。
在生产区域及设备、管道动火时,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23%以下;氢含量不准超过0.4%。
在空分装置周围动火时,不准排放液氧、液空。
暂停动火后,再次动火前,需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
如动火作业连续超过4h后,亦需重新取样分析氧、氢含量,不应超过标准。
9.1.3 在空分设备生产区域内进行气焊施工作业时,应使用溶解乙炔气瓶。
9.1.4 所有运转设备检修前,应将电源开关断开,挂上“正在检修”的警示牌。
非工作人员严禁取牌合闸。
合闸前应检查,确认无人作业后,方可合闸。
9.1.5 安全阀检修时,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进行校验,不准随意更改起跳压力。
9.2 空分装置9.2.1 空分装置的低温部分设备检修,宜升到常温进行。
必须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抢修时,应有防止人员冻伤的措施。
9.2.2 进入冷箱检修前,需先切断气源,用空气置换内部气体,扒出检修部位的保温材料,经分析冷箱内气体含氧量超过18%方准人员入内。
9.2.3 设备、阀门、管道和容器,严禁带压拆卸。
9.2.4 与氧气接触的设备、阀门、管道和容器,检修时严禁被油脂污染。
检修后必须进行脱脂处理,确认脱脂合格后,方准投入生产。
脱脂检验应执行8.6.3的规定。
9.2.5 冷箱内搭脚手架,应在冷箱骨架或大管径管道上固定牢实,检修毕应将架子和一切杂物清理干净。
施工中应采取防滑防跌措施。
9.2.6 管道施焊时,严禁在其他管道上打火引弧。
铝管间一处焊接不能超过两次,否则应重新配管施焊。
9.2.7 冷箱内高处作业时,人员应佩带安全带,所携带工、机具应固定或系牢,不准乱扔物品。
9.2.8 在冷箱内进行查漏作业时,严禁攀登直径50mm以下的细管及仪表管线。
9.2.9 空分装置用四氯化碳清洗时,应采取防中毒措施。
空分装置检修清洗后,投产前应进行系统全面大加热。
9.2.10 空分装置试压前,应首先制定试压方案,试压应采用气压法,所用气体必须是无油、干燥、洁净的空气或氮气。
严禁用氧气试压。
用瓶装的高压气体做试压气源时,必须减压。
9.2.11 空分装置试压应有专人操作和监护。
试压所用的压力表就在检验周期内,系统较大的装置试压时,应安装两块以上符合要求的相同精度与量程的压力表。
9.2.12 空分装置试压时,应按不同压力分别进行,应缓慢升压,严禁超压。
9.2.13 空分装置的查漏,应采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
铝管应采用中性肥皂水。
9.2.14 扒珠光砂前,应充分加热冷箱中珠光砂,加热时应打开冷箱顶人孔板。
当冷箱上部存在珠光砂时,严禁操作人员在底部进入冷箱。
9.2.15 扒、装珠光砂时充装口和各层平台人孔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栅网。
9.2.16 在进行扒、装珠光砂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
9.2.17 用氮气作气源进行浓相输送充装珠光砂作业时,应严防氮气窒息。
9.2.18 多台空分装置管道相连时,检修的空分装置应与其他空分装置可靠隔离。
9.3 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9.3.1 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在检修时应划出一定的检修范围,并有标志,与检修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9.3.2 压缩机检修时,严防异物进入或遗留在设备内。
检修后应彻底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