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古人谈读书方法的诗句
谈读书方法是古代文学中经常涉及的题材之一,有许多关于读书方法的古人诗句。
这里给出几个典型的例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思考千遍,其理自现"——唐代诗人李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诗人王维
"读书犹如通宵饮,欲索长生不能休"——唐代诗人杜甫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唐代诗人李商隐
"涉猎丛书半生岁,读尽人间无限灵"——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些诗句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坚持。
古诗读书要三到翻译赏析
古诗读书要三到翻译赏析文言文《读书要三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1误:错。
2倒:颠倒。
3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4见:同“现”,表露出来。
5晓:知道。
6漫朗: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7急:重要,要紧。
8矣:相当于''了"。
9岂:难道。
10乎:吗,语气词。
11余尝谓:我曾经说过。
谓,说【翻译】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orG自见。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
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考试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和掌握,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一、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
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节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注引》【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口齿笨拙②兴平:汉献帝年号。
③稆lǚ:野生稻。
二、翻译: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奔到朋友段煨将军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
对《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
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三、点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一、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其实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关于读书思考的古诗句
关于读书思考的古诗句关于读书思考的古诗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思考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思考的古诗句1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韩愈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4、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1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程端礼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1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19、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25、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2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2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9、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3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3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黄庭坚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书三到》原文及译文
《读书三到》原文及译文
原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读百遍书而义自见的意思
读百遍书而义自见的意思“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音:dúshūbǎi biàn,qíyìzìxiàn出处: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释义: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原文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近义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既然阅读与写作有如此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通过大量的阅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文学修养或者是知识积累。
但我们所说的大量阅读并不是什么书都读,也不是一本书中什么都读,应该有所取舍,阅读的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完整辩论稿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完整辩论稿(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立论部分:正方:第一部分:概念界定:读书不等于看书,读书是带着求知欲进行的阅读辩题解释:对于读书态度的一种倡导,告诉大家,当读一本书不能理解他的意思的时候就多读几遍点评:第一部分可以讲做得很完满,符合立论概念界定和辩题解释的要求,语言简练明晰,为全场定下一个好的基调第二部分:从认知、理解、价值三个层面来进行论述,从认知上看,多读书是悟道的基础,只有书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才会在某一天恍然大悟。
从理解上看,自己读书才能真正理解书的意义,靠别人告诉你是很难理解的。
从价值上看,读书百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点评:客观来讲,论证的主体部分逻辑缺陷比较大,正方只是告诉我们应该要多读书,但没有论证多读了以后其义能不能现的问题,正方实质上将双方立场矛盾设定为要不要多读书,而我个人观点是,立场矛盾应该是仅仅多读书是否足够让其义显现,正方的立论其实是忽略了对辩题中“自”的解释。
反方:第一部分:对辩题进一步进行界定,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是那些有意义的书,没意义的书我们不讨论点评:这里要大赞一下,这个界定做得很大气,不少年轻辩手会强调书有有意义的和没意义的,没意义的书读再多也没用,这种定义游戏就显得很无聊,反方主动放弃这一块的纠缠是我很欣赏的一点第二部分:读书必须要有思考才能理解其义,只读不思考,读再多也没用点评:这一点就做得不够大气了,虽然这一点也是我的第一感觉,但看到了正方已经对读和看作出了界定和区分,那么其实也没必要就这点再去纠缠,事实上,读书到底用不用心一来不好界定,二来也和反方的主体论证没有什么联系第三部分:书中的真义不是读出来的,而是要靠实践中获取。
点评:狂拍大腿啊。
可惜可惜啊,反方距离要害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其实是反方的表述不够精确,应该表达为书中的真义是需要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获得的,没有实践的体验,再怎么读书也不能理解书中的真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解释及典故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一句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成语,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
原文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在这里告诫学生说,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深入思考,然后才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后来,人们就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成语,来形容学习的过程。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成语,所体现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它告诫人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可急功近利,而是要多读多想,才能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这句成语也在提醒人们,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和思考,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理解问题的实质,才能掌握知识的精髓。
4. 在现代社会,这句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就更加重要了。
只有经过反复的阅读、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
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虚心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
5. 除了在学习上的意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成语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生活中,有些道理、真理不是一下子能看透的,而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反复的思考才能得到领悟。
正如一位音乐家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首曲子一样,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也需要不断地重复思考和总结,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成语,告诫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急功近利,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思考才能取得真正的收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真理,使自己不断进步。
这句成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它也体现了一种做人的态度和方法。
希望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铭记这句成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
文言文中哲理的名句和翻译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3、好学而不贰。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可怕再失去。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假如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决的目标。
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篇二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6、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董遇“三余”读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人有从学者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或问“三余”之意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5.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6.文中所说的“三余”,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参考答案:董遇“三余”读书)1.①背②跟从,随从③见同“现”④有人2.C3.①苦于没有时间②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③读书百遍而(书中)的意义自然的显现(出来)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5.书要多读要抓紧空余时间读6.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
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
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照样读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注释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人,著名学者。
质讷:质朴木讷。
兴平:汉献帝年号。
稆(lǚ):野生稻禾。
见:同“现”,显现。
三余:古时由于条件有限,冬天、夜晚、雨天无法下地劳作,
所以有空闲时间。
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朴实不善言辞,但是喜爱学习。
兴平年间,关中的李傕等人作乱,董遇与哥哥季中投奔到段煨将军处。
董遇和哥哥采集野生稻谷背到集市上去卖,董遇总是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他的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照样读书。
有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先读一百遍。
”董遇又说:“书读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显现。
”求学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空闲的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空闲的时间,下雨天每时每刻都是空闲的时间。
”。
《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书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注释」
误:错。
倒:颠倒。
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见:同“现”,表露出来。
晓:知道。
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急:重要,要紧。
矣:相当于'了"
岂:时常,习
乎:吗,语气词
余尝谓:我曾经说过。
谓,说【《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一、刘向“读书无迟暮”
人生读书学习,70岁开始也不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不分早晚,无谈迟暮。
董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谓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烦琐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
韩愈“读书四患”
韩愈认为,读书学习,担心的是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够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能付诸实践。
五、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在提倡博览群书,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方可下笔敏捷,得心应手,有如神助。
六、欧阳修“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意在提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思考文章的构思布局、遣词造句,打好腹稿。
写文章如此,读书亦如此,要如饥似渴,抓住一切时间,多读多思。
七、司马光“读书在于得其道以利民”
提倡读书要超越自我、超越利禄,不仅要明大道、求大道,还要有为民的情怀,要为民而读。
八、朱熹“读书贵专不贵博”
强调读书要注重专一,而不是注重广博。
唯有专一,读书才有效用。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
九、张载“读中求疑”
倡导读中求疑和于不疑处有疑,如此求疑,读书记得更牢固,读书更有收获,读书更有进步。
十、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倡导如果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本领,还是要靠躬身践行。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原文及翻译
遇字季直性质讷⽽好学原⽂及翻译⼀、原⽂:(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好学。
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③负贩,⽽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遇不改。
遇善治《⽼⼦》,为《⽼⼦》作训注。
⼜善《左⽒传》,更为作《朱墨别异》,⼈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见。
”从学者云:“苦渴⽆⽇。
”遇⾔:“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冬者岁之余,夜者⽇之余,阴⾬者时之余也。
”——节选⾃《三国志·王肃传·注引》【注释】①讷nè:⾔语迟钝;⼝齿笨拙②兴平:汉献帝年号。
③稆lǚ:野⽣稻。
⼆、翻译:董遇,字季直。
为⼈朴实敦厚,从⼩喜欢学习。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奔到朋友段煨将军处。
董遇和他哥哥⼊⼭打柴背回来卖钱(维持⽣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
对《左⽒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见。
”请教的⼈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三余’时间”。
有⼈问“三余”的意思。
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年⾥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天⾥的空闲时间;⾬天⽆法⼲活,也是⼀种空闲时间。
”三、点评: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朱熹读书观点
朱熹读书观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创立者之一。
他的学术成就丰硕,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读书方面,朱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朱熹强调读书的目的性。
他认为,读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为了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于明理。
”这里的“明理”是指明白道理、真理,包括道德伦理、社会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朱熹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避免盲目地追求知识的广度而忽视深度。
其次,朱熹主张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
他说:“读书须是自家体贴出来。
”这里的“体贴”是指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朱熹反对盲目地接受书本上的观点,主张在读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作者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再次,朱熹提倡读书要有方法。
他认为,读书的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如“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这些方法都强调了读书过程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反思性。
循序渐进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阅读,从浅入深,由易到难;温故知新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
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学习仍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朱熹还强调读书要有良好的心态。
他认为,读书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
他说:“读书是一件快事。
”这里的“快事”是指读书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读书三余文言文启示
读书三余文言文启示、
启示: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它总是有的。
即我们要想作好一件事或学习好文化科学知识,不要以没有时间为借口。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
原文
1.(董)遇字季直,*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读 书 百 遍 , 其 义 自 见 注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出自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意思是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含义。
具体来说,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掌握其精髓。
在注释方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见”字在这里是“显现”的意思,即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后,书中的意义就会自然地显现出来,不需要额外的解释或说明。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在阅读时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即不要只是机械地重复阅读,而是要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书中的内容。
此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学习方法,即通过反复阅读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记忆和应用知识。
因此,这句话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格言警句。
总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通过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质量、鼓励勤奋学习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古诗文教学需重视字词教学东莞第六高级中学刘洪生[摘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历来为人称道,我却认为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古诗文教学中不能以读代讲,以读文章代替背诵文言文字词含义,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字词教学。
学习古诗文弄懂了文意后再读再背会更好。
[关键词] 朗读古诗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一.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古诗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公认,从古到今的语文老师都非常希望学生熟读背诵所学过的内容。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绍振教授谈到他小时候读书时说,“教法很简单,就是第一天把生字讲一讲,把那没有标点的句子用红笔点断。
一天也就是点一页左右。
分量并不重,剩下时间,就是自己翻来覆去地念。
……第二天,爸爸还没有起身,就让我们弟兄三个轮流在他床前背诵。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要求。
我也非常赞同对所学内容要熟读甚至背诵。
但问题是,是不是熟读甚至背诵了的东西“其义”就能“自见”呢?我看未必。
例如我初中学英语时,对“shirt”这个单词,读到背得滚瓜烂熟,也知道中文对应词叫“衬衫”,可是我脑袋中还是茫茫然的,不知道“衬衫”为何物,因为我当时(文革过后)并未看过,更没有穿过“衬衫”,都是穿中山装(还是烂的呢)。
学英语是如此,学汉语呢?语文老师、高一学生可能会背《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等句子,但若一开始就没有看注释,即使是把《离骚》中的句子读得背得再怎么熟,有多少人能把其中的含义准确解释出来呢?再如《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等句子高一的学生几乎都会背,可是对句中的“襄”、“沿溯”的意思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
《书愤》的“塞上长城空自许”学生也背得到,可是问他们课本上没有注释的“许”字是什么意思时,学生都不知道,若无注释就更不要问学生“塞上长城”这样的典故含义了。
又再如曹操的《短歌行》“枉用相存”的“用”,书上也没有注释,即使是对此句读得再熟,此“用”字的义也是无法“自见”的。
当然,至于是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必须理解其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的句子可能表面上一看就知道其含义,可是事实上也未必是这样的。
例如《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有句“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其中的“是女子不好”很多人(特别是学生)会理解为今天的“是女子不好”(而非男子不好)或者理解为“这个女子不好”。
但是,实际上是说“这个女孩不美”。
这里“好”指的是其本义“美,貌美”,而非品德方面的不好。
这样的误解词意的事据说也发生在苏轼身上。
苏轼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王不在,见台桌上摆着两句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
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到合浦后,苏东坡才知道王安石诗中的“明月”是明月鸟,“黄狗”是黄狗虫。
到这时他才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可见,连学识渊博的名人也不一定知道感觉上很熟悉的东西,以致于望文生义胡乱猜想而受罚。
由此可见,文章有些字词读熟了背熟了,不一定懂了;有的看似懂了,实则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由此可知,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一个人如果对所学的某些知识没有理解领会,即使是读了百遍,甚至更多,那些知识也还是不懂的。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提出有其特定背景“《魏略》曰:董遇好学,人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当先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曰:当以三馀,冬者岁之馀,雨者晴之馀,夜者日之馀。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遇说“当先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虽然不无道理,但首先不是因为他想教别人读书的秘诀,而是因为他“不肯教”,想让“从学者”读很久,消磨一下时间(“苦渴无日”),才不至于问他太多的问题,使得他心烦。
因为董遇是汉末三国魏国人物,当时的人本来就讲文言文,书面语和口头语基本一致。
这跟我们今天的人学习现代文一样,语言和言语相差不会很大,读读报纸杂志不至于要读许多遍(“百遍”)其义才自见吧?因此,也没有读这么多的必要。
再者,“(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3]从其自身的工作成果也可以看出,既然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为何又要“为《老子》作训注”“更为作《朱墨别异》”,很明显他是知道即使读了很多很多遍,也有人不能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的。
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照此推理,那这个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不需要字典、词典,不需要百科全书之类的了,只要读一读,读上百遍就万事大吉了。
更不需要到老师那儿去“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主要适用于现代人读已经教授过的弄懂了意思的文言文。
我不反对读,但要把握好一定的量,因为学生除了学习语文,还有很多其它知识要学习,时间很宝贵,不能一味地以太多的读来代替老师的教授的作用,若一味让学生读一读就以为解决了问题的话,这位老师无疑有怠工之嫌。
第三.古诗文字词的教学中究竟要注意什么徐卫东教授在他《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误区》一文中写到:“一部分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从摒弃人文性,只讲工具性,走向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
”“很多教师开始视‘讲授’为‘满堂灌输’,视‘练习’为‘死记硬背’,把‘少讲’‘少练’,甚至‘不讲’‘不练’为平时教学的原则。
教师‘讲’‘练’多少成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以致不少教师开始在课堂上追求教学的浅层面上的热闹:不切实际的‘戏说’,花拳绣腿的‘表演’,等等。
”[4]徐教授的话一语中的,很好的总结了现今古诗文教学的流弊。
我以为,我们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先把字词的读音、文句的意思搞懂了,再读熟以致于成诵,效果会好得多。
在某种程度上说,要颠倒过来说,其义“已”见,再读百遍,有利于记,有利于联。
教古诗文的时候,首先很有有必要先过字词(含读音)关,再过句子翻译关,然后才能理解文章意思,去鉴赏评价,再把课文读熟、背熟。
特别是对比较难懂的文章,像《离骚》,不仅不反对教师讲解字词,而且还要讲透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背诵。
没有弄懂的内容,跟背别人的电话号码一样,难记易忘。
学习古诗文的重点、难点是词汇的掌握。
这点跟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一样的。
特别是古诗文常用实词(含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一篇古诗文能读懂多少,主要由其所掌握的文言常用实词决定。
字通则句通,句通才能文通,理解文字是理解文章的前提,积累并掌握基本词汇才能实现培养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目标。
学生在翻译和断句中遇到困难,在做信息筛选的选择题出错,主要就是由不理解句子意思、不理解文章的意思造成的,实际上这又是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导致的。
例如,“封狼居胥”的“封”,句中意思是“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表示庆功”,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就容易领悟“(元嘉)草草”还想“封狼居胥”的不可能性,结果也只能是“赢得仓皇北顾”,学生就易于理解作者告诫当权者要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的道理。
上面提到的“襄”(上)、“沿溯”(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不理解字义,就无法理解句子的内容。
再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子”,“是”,前者容易错解为“儿子”,后者易于错解为今天的“是”。
有的老师还把“是寡人之过也”翻译为“是我的过错”而不知错。
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在表面上一看就懂,但实际上未深刻理解的字词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细微语言。
例如《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字,为什么作者不写“声”?本来就是在听琵琶声的,可是作者却从琵琶女的身世叙述和所弹奏的琵琶声音中听出了琵琶女的“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凄凉身世,对琵琶女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并引发了他“始觉有迁谪意”,作者与琵琶女之间有了感情的交流,如同说话一搬,于是用一“语”字就很恰当了。
再如《阿房宫赋》开头“蜀山兀,阿房出”,课文有对“兀”的注释“山高而秃,指山上树木被砍伐光了”。
学生一看就以为读懂了。
实际上远没有理解作者的本意。
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
而蜀是在四川,从西安市到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更不要说到四川的中南部了),哪怕最短直线距离也有230公里以上。
伐木者一般是就近取材,可是为什么不到陕西建阿房宫附近的地方去砍伐呢?可能是能用的木材都砍伐完了,也许是留着做风景树(这也用不着很大范围的树)。
即使是到四川的山上伐木也是先砍伐山脚处的树木,可是文中说是蜀山“兀”,即四川的山顶上的树木也砍光了。
四川到陕西的路是非常难走的,230公里以上的路又很长,古代交通工具又不先进,扛一根树木都难,不要说扛完那么多(连山顶的树都砍完了,不多吗),可见当时为了建造阿房宫,花费了多少钱财,征调了多少老百姓去服役,挥霍无度,劳民伤财。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古诗文教学中,对诗词的理解要着眼于总体,而非片言只语。
孙绍振教授分析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时说,去年他们把赵师秀的《约客》拿来刁难中学生。
赵诗的最后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考题标准答案错误的一条是:“‘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且不谈其理论基础如何,就是就事论事,对作品作微观分析,其答案也是荒谬的。
诗人等朋友不到,如果像一般人那样焦躁起来,不安起来,就没有什么个性,没有什么心灵的魅力了,也谈不上诗的意境了。
诗的妙处,恰恰是朋友半夜不来,诗人表面上并不焦躁,而是悠闲地、从容地、消消停停地敲着棋子。
越是一副闲适恬淡的样子,越是能表现诗人的涵养非同小可。
[5]孙绍振教授的分析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他也只是过于“微观”分析了。
眼中只看到一个“闲”字。
我们分析一下,“黄梅时节”的一个晚上(古代没有很好的照明工具)家家户户下着“雨”,“池塘”中“青草”处都是蛙声。
“有约”又“不来”还“过夜半”(夜半即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以前农村人晚上八九点钟就已经睡觉了,夜半时人家睡觉都好几个小时了。
此人还在“闲敲棋子”,也不怕吵着了已睡之人,以致于“落灯花”。
雨已经使得人心情不佳,蛙声又使得人烦躁,有约不来更是没有一点诚信可言(也许是下雨来不了?那也叫人担心啊!),搞得人家“闲”等了好几个小时,以致于用棋子来敲桌面打发时光,越敲越重,以致于震落了“灯花”!灯是放在桌子上的,棋子应该不是直接敲在灯上,而是敲在桌子上,若没有大力、重力,放于桌面上的灯上的灯花是不会被震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