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涡流探伤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2)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2)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涡流探伤仪是一种用于检测金属材料表面裂纹和缺陷的设备。

它利用涡流原理,通过产生和感应涡流来检测材料表面的变化。

下面是一个设计涡流探伤仪的方案。

1. 设计原理:涡流探伤仪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

激励线圈通过通电产生交变电磁场,而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由材料表面缺陷引起的涡流感应。

通过分析接收线圈中感应到的信号,可以确定材料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2. 硬件设计:涡流探伤仪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激励线圈、接收线圈和信号处理电路。

电源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激励线圈产生交变电磁场,接收线圈用于感应并接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解析。

3. 激励线圈设计:激励线圈是涡流探伤仪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应根据被测材料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设计。

激励线圈通常采用多匝线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4. 接收线圈设计:接收线圈应该与激励线圈相对称放置,以便更好地感应到材料表面的涡流信号。

接收线圈通常采用细线制成,以提高感应灵敏度。

5.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接收到的信号通常需要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识别。

信号处理电路应设计成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功能。

6. 控制模块设计:涡流探伤仪通常还需要一个控制模块来控制和显示检测结果。

控制模块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并将结果显示在监测器上。

7. 安全设计:涡流探伤仪的安全设计非常重要。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

例如,在通电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并配备过载保护装置。

总之,设计涡流探伤仪需要考虑到电路设计、线圈设计、信号处理、控制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厚度测量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厚度测量
3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
为常值;板厚改变时,代表板厚偏差的(x1+x2)所反映的输出电 压发生变化。测量不同厚度的板材时,可通过调节距离 D 来改变 板厚设定值,并使偏差指示为零。这时,被测板厚即板厚设定值 与偏差指示值的代数和。
图1
3.2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如图 2 所示,在金属板一侧的电感线圈中通以高频激励电流 I1 时 线圈将产生高频磁场 由于集肤效应 高频磁场作用于金属 板表面薄层 并在这薄层中产生涡流 涡流 I2 会产生交变磁通 Φ 2 反过作有于线圈 使得线圈中的磁通 Φ1 发生变化而引起自 感量变化 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电感的变化随涡流而变 而涡 流又随线圈与金属板间距 X 而变化 因此可以用高频反射式涡流 传感器来测量位移 X 的变化。
图 8 OLED 液晶屏显示模块
在该设计中,对液晶的大小要求不是很大,精致小巧的 oled 更适合在此应用。它具有如下特点:
※OLED 为自发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视角广、画质 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 制程简单、可制作成挠曲式面板,符合轻薄短小的原则,应用范 围属于中小尺寸面板。
图2
回路方程:
4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
受涡流影响后线圈的等效阻抗为:
线圈阻抗只与 L1 L2 M 有关而 L1 L2 M 都与 J 有关即 Z =f J 因此 如固定传感器的位置 当间距 J 发生变化时 Z 就发生变 化 从而达到以传感器阻抗变化值来检测被测金属位移量的值。
图 3 电涡流传感器等效电路
指导老师:
刘刚
完成时间:
2017 年 6 月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厚度的设计。电涡流传感器, 具有灵敏度高、 频响范围宽、 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及适用性强 等特点。此种传感器在金属镀层、 板材厚度测量及材质鉴别中 应用广泛。电涡流传感器有两种类型:低频透射式和高频反射式。 其中低频透射式适于测量较薄的金属镀层或板材的厚度。高频反 射式适于测量较厚板材的厚度。 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厚度

电涡流传感器的仿真与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的仿真与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的仿真与设计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传感器,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涡流传感器的仿真与设计,包括其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一个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被称为电涡流。

电涡流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磁场的变化,因此,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可以推导出被测物体的位置、速度、尺寸等参数。

在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仿真和验证。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仿真工具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和验证。

需要搭建一个包含激励源、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电路。

激励源用于产生磁场,传感器用于感测磁场的变化,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激励电源的配置应根据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功率和电压等参数进行选择。

通常,激励电源的频率与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一致,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使得传感器能够感测到磁场的变化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应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型号,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运行仿真程序并分析仿真结果,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调整激励电源的参数、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等来优化仿真结果,并分析各种情况下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测量误差。

在完成仿真后,可以开始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电路设计应考虑传感器的供电、信号的放大和滤波、抗干扰措施等因素。

可以根据仿真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以满足传感器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要求。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材料。

例如,对于高温环境,应选择能够在高温下正常工作的传感器;对于需要测量非金属材料的场景,可以选择使用高频激励源来减小对非金属材料的感测误差。

根据电路设计和传感器选择的结果,编写数据采集器的程序。

程序中应包括信号的读取、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以便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有用的测量结果。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word参考模板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word参考模板

涡流探伤仪初步设计方案一、概述1.1、涡流检测原理涡流检测就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正弦波电流激励探头线圈,当探头接近金属表面时,线圈周围的交变磁场在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

对于平板金属,感应电流的流向是以线圈同心的圆形,形似旋涡,称为涡流。

同时涡流也产生相同频率的磁场,其方向与线圈磁场方向相反。

涡流通道的损耗电阻,以及涡流产生的反磁通,又反射到探头线圈,改变了线圈的电流大小及相位,即改变了线圈的阻抗。

因此,探头在金属表面移动,遇到缺陷或材质、尺寸等变化时,使得涡流磁场对线圈的反作用不同,引起线圈阻抗变化,通过涡流检测仪器测量出这种变化量就能鉴别金属表面有无缺陷或其它物理性质变化1.2、涡流检测仪的基本组成涡流检测系统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激励信号发生单元、磁场测量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不同的涡流检测仪又依据对探头的输出信号分析方法处理方式不同,大致分为相位分析发、频率分析法和幅度分析法三种。

本方案选择了频率分析法,系统组成图1所示:图1二、部件详述2.1、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作为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必须满足高精度、高速度、高分辨率等要求。

涡流检测中激励信号的稳定性对整个检测系统的有效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信号不稳定会使后续处理十分困难,甚至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

本方案基于 DDS ( 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采用AD9850 DDS芯片,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实现了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2.1.1AD9850芯片AD9850是美国AD公司推出的基于DDS技术的高集成度频率合成器,它工作的最高时钟为125MHZ,包含40 bit频率/相位控制字,其中32bit用于频率控制,5bit用于相位控制,1bit用于掉电控制,2bit厂方保留工作方式选择位。

其工作原理图2所示:AD9850 在接上精密时钟源和写入频率相位控制字之后就可产生一个频率和相位都可编程控制的模拟正弦波输出,此正弦波可直接用作频率信号源或经内部的高速比较器转换为方波输出[23]。

基于电涡流探伤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基于电涡流探伤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电涡流探伤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姓名年级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所谓涡流探伤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把通有交变电流的线圈(激磁线圈)靠近导电物体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导电体中感应出涡电流。

涡电流本身也要产生交变磁场,通过检测其交变磁场的变化,可以达到对导体检测的目的。

本设计利用涡流原理进行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检测。

如果检测电路设计成LC振荡电路形式,当检测线圈L对工件进行检测时,质量合格与不合格工件将使线圈的阻抗也将改变,也即电路中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关键词:涡流探伤,电磁感应目录一、设计目的--------------------------二、设计任务与要求----------------------2.1设计任务--------------------------2.2设计要求--------------------------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3.1设计方法-------------------------- 3.2设计步骤--------------------------3.3设计原理分析-----------------------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五、参考文献---------------------------一、设计目的利用涡流原理进行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检测。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涡流探伤是涡流检测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它可应用于导电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由于涡流检测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不仅被检测材料或制件的电、磁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检测线圈的响应,而且被检测对象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也会引起感应磁场和涡流分布的改变,正确、可靠地将缺陷信号从多种干扰因素所产生的“噪声”信号中分离、提取出来时涡流检测的根本目的。

对于组成机械的各种金属零部件,它们的质量决定整机的性能,为此需要设计检测装置来完成这项任务。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3)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 (3)

涡流探伤仪设计方案1. 引言涡流探伤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金属材料表面缺陷的检测。

为了提高涡流探伤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套涡流探伤仪。

2. 设计原理涡流探伤的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通过金属材料表面的导电体时,由于磁通变化引起的感应电流在导电体内形成涡流。

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可以判断出金属材料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3. 设计方案涡流探伤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3.1 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是涡流探伤仪的核心部件,用于产生磁场。

发射线圈由绕组和磁芯组成,通过电流激励绕组产生磁场,并将磁场集中在待检测部位。

3.2 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用于检测待检测部位产生的涡流,它由绕组和磁芯组成。

当待检测部位存在缺陷时,涡流的强度和方向会发生变化,接收线圈可以将这种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3.3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接收线圈产生的电信号,它通过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相关算法分析,以实现对待检测部位缺陷的判断和定位。

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涡流探伤仪的运行,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电流控制、信号处理器的工作状态控制等。

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检测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4. 设计优化为了提高涡流探伤仪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4.1 发射线圈优化优化发射线圈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发射线圈的发磁效果和耐磨性,减小能量损耗,并增加线圈的寿命。

4.2 接收线圈优化优化接收线圈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接收线圈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减小线圈的尺寸和重量,便于操作和移动。

4.3 信号处理器优化优化信号处理器的算法和硬件设计,提高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精度,增加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能力,以适应各种检测场景的需求。

4.4 控制系统优化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简化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

5. 总结本文设计了一套涡流探伤仪的方案,通过优化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信号处理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提高涡流探伤仪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涡流探伤实验指导书

实验涡流探伤实验指导书

实验涡流探伤实验指导书1000字涡流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检测金属零件表面的裂纹、疲劳缺陷、孔洞、瘤等缺陷。

本实验将研究涡流探伤的原理、应用范围、探伤效果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实验原理否定涡流即表示肯定磁场。

当通过交变电流,金属空间绕成环状的磁通线,磁通线与电流方向相互垂直,磁场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当磁场穿过导体时,将在导体内部产生涡流。

当导体中存在缺陷时,磁通线要绕过缺陷周围的空间,即绕下去,这就会导致磁通线与导体之间的阻抗变化。

涡流探伤利用缺陷对磁通线的影响来检测缺陷。

二、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包括涡流探伤仪、涡流探头、标准样板及使用说明书。

涡流探伤仪通常有数字显示屏幕,显示获得的信号、控制器等,涡流探伤仪可显示涡流探头的工作状态、工作频率等。

三、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标准样板,了解含有哪些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这个步骤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涡流探伤及其应用。

2.将标准样板铺放在比色板中,使样板满足涡流探头的工作条件。

3.连接好探头,调整好涡流探伤仪的工作频率,使其与探头相对应。

4.将探头平稳地移动,注意操作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并用手指轻轻拍打样板表面,以产生涡流,观察探头是否能够及时地发现缺陷。

5.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与样板上的缺陷位置进行对照。

四、实验结果涡流探伤实验通常有两种结果:一为检测到缺陷,二为未检测到缺陷。

当探头检测到缺陷时,屏幕上将显示出信号强度及信号频率。

未检测到缺陷时屏幕上无任何反应。

测试结果应准确地记录并按照系统要求归档。

五、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涡流探伤仪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构造和维护方法。

2.当检测时,涡流探头应平稳移动,不能过快或过慢。

3.当测量缺陷时,要对探头灵敏度进行调整。

4.要避免电磁干扰,探伤时应远离废弃引线、大功率电气设备等。

5.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探头以及检测表面。

六、实验总结涡流探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各种材料和零件的缺陷。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感器,它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用于检测金属零件表面的微小变形和缺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并使用LabVIEW软件来控制和获取传感器的数据。

实验器材:1. 电涡流传感器模块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LabVIEW软件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入端口,并将其设置为正弦波输出。

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以使输出信号符合底部的要求。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50kHz的频率和1Vpp的振幅。

2. 连接示波器到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口,并调整示波器的设置以显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波形。

您应该可以看到一个类似于正弦波的波形,其振幅随着金属零件距离传感器的表面越来越远而减小。

3. 使用实验提供的金属零件(可以是铝或钢),将其放在传感器的下方,并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您应该看到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会随着金属零件离传感器表面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当金属零件接近传感器的表面时,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将减小,反之亦然。

4. 使用LabVIEW软件创建一个程序,以实时控制和获取电涡流传感器的数据。

您可以使用LabVIEW的数据采集和图表绘制功能来显示传感器输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您还可以尝试使用基于信号处理的技术(例如傅里叶变换)来提取更多关于金属零件的信息。

实验结果:在进行此实验时,您应该能够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并掌握使用LabVIEW软件控制和获取传感器数据的方法。

您还应该能够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这可以有助于识别金属零件的一些特征(例如尺寸、形状、瑕疵等)。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材料检测、缺陷检测、位移测量等方面,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电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电涡流原理是指在均匀磁场中,导体中会产生一个环状旋转的涡流,涡流的方向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当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一个阻力,称为涡流阻力。

涡流阻力大小与导体的电导率、磁场频率和导体距离等因素有关。

电涡流传感器利用涡流阻力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的性质和状态。

当目标物体在传感器附近运动或存在缺陷时,涡流阻力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被传感器检测到并产生相应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检测和测量。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电涡流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等。

2.连接器材,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入端相连,将数字示波器的输入端与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

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振幅,使其满足传感器的工作要求。

4.将目标物体逐渐接近传感器,并观察数字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

如果目标物体存在缺陷或性质异常,信号波形将发生变化。

5.根据数字示波器的信号波形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得出目标物体的状态和性质等信息。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检测到了不同材料和存在缺陷的目标物体,并成功地获取了它们的性质和状态等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在材料检测、缺陷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本文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该实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是电涡流传感器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一步。

希望该实验可以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

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

设计应用esign & ApplicationD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Design of eddy current sensor based on MAX1452鹿文龙,汉海霞 (陕西电器研究所,西安 710075)摘 要:基于MAX1452设计电涡流传感器电路,利用MAX1452多温度点补偿功能,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可使电涡流传感器具有温度误差自动修正功能,改善电涡流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设计的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测试中性能稳定,温度特性良好,对提升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精度和温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涡流;距离测量;MAX1452;温度补偿传统的电涡流传感器普遍没有温度补偿功能,通常温度特性较差。

即便进行了温度补偿,效果也很有限,只能通过放置一个与探头线圈温度特性相反的电感进行粗略补偿,且补偿温度范围很窄,无法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

为了提高电涡流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减小温度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影响。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在实现电涡流测量的同时,可以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

本设计可以在(-40~125)℃范围内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并可多个温度点补偿。

在保证电涡流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电涡流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MAX1452采用数字化补偿方式,补偿精度高,操作方便,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批量补偿。

1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电涡流传感器由探头、电路板、外壳和线缆组成[1]。

探头内部是1个线圈,可等效为电感L 。

电路板包括振荡电路、谐振电路、检波电路、补偿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其中谐振电容C 与探头线圈L 组成LC 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f 为1/2πLC 。

外壳用于保护和固定内部元件,线缆用于传感器供电和信号输出。

电涡流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原理[2],通常用于测量距离。

图2为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当金属板置于探头线圈附近,它们之间的间距为δ,线圈输入交变电流i 1时,便产生交变磁通量Φ1。

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

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

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金属零件精确位置和运动的传感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涡流传感器能够检测金属零件表面的微小电流变化,从而实现对金属零件位置和运动的监测和控制。

MAX1452是一款专为电涡流传感器设计的高精度、低噪声的模拟前端芯片。

MAX1452具有内置的放大器和低噪声ADC,能够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小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灵敏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出变化与被测量物理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分辨率表示传感器能够分辨并测量的最小物理量变化。

调整线圈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磁芯材料和线圈材料,以及调整放大器的增益等都可以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此外,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使用差分输入模式和滤波技术。

差分输入模式可以抵消来自于电源和环境的共模噪声,提高信号的纯净度;而滤波技术可以减少高频噪声的干扰,提高传感器的信噪比。

最后,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还需要进行信号调理和数据处理。

MAX1452提供了内置的放大器和低噪声ADC,但这些数字信号可能还需要经过滤波、放大、抖动补偿等处理,才能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总结起来,基于MAX1452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元件的选择、灵敏度和分辨率的调整、抗干扰能力的提高以及信号调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电涡流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对金属零件的高精度测量和控制。

电涡流探伤仪课程设计

电涡流探伤仪课程设计

电涡流探伤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涡流探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涡流探伤仪的构造、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电涡流探伤技术在工业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3. 学生能够了解电涡流探伤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涡流探伤仪,完成对工件的探伤检测。

2. 学生能够分析探伤结果,判断工件的缺陷位置、大小及性质。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探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涡流探伤技术,培养对工业无损检测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涡流探伤技术在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团队合作等良好品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工电子知识,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涡流探伤原理- 介绍电涡流的产生及其在探伤中的应用。

- 分析电涡流探伤的物理基础和数学模型。

2. 电涡流探伤仪的构造与功能- 解析探伤仪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 介绍探伤仪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3. 电涡流探伤仪的操作方法- 教学探伤仪的开关机、校准和探头选择等基本操作。

- 掌握探伤仪的探头移动速度、探测距离等参数设置。

4. 探伤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学习探伤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 掌握缺陷的识别、分类和评价标准。

5. 电涡流探伤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不同工业领域中的电涡流探伤应用实例。

- 讨论实际探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涡流测转速课程设计

电涡流测转速课程设计

电涡流测转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涡流测转速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描述电涡流测转速的数学模型,了解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3. 学生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电涡流测转速实验装置,完成转速的测量。

2. 学生能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测量结果。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电涡流测转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以实验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对物理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1. 理论知识:-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电涡流测转速的数学模型及影响精度的因素。

- 电涡流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电涡流测转速实验装置的认识与操作。

- 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实验报告的撰写。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电涡流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 第二课时:讲解电涡流测转速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精度的因素。

- 第三课时:实际操作电涡流测转速实验,进行数据采集。

- 第四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每课时分配时间为2学时。

- 第一、二课时:讲解理论知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操作。

- 第四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技术要求:1、量程:0~20mm2、精度:1mm3、激励频率:1M Hz4、输入电压:24V5、介质温度: -50℃~250℃6、表面的粗糟度: 0.4μm~0.8μm7、线性误差:<±2%8、工作温度:探头(-20~120)℃,延长电缆(-20~120)℃,前置器(-30~50)℃9、频率响应:0~5KHz一、总体设计方案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

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

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

根据下面的组成框图,构成传感器。

根据组成框图,具体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1)敏感元件:传感器探头线圈是通过与被测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被测信号的部分,它是由多股漆包铜线绕制的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框架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其顺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

(2)传感元件: 前置器是一个能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的金属盒子,测量电路完全装在前置器中,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3)测量电路:本电路拟采用晶体振子及其外围电路来产生振荡。

同时考虑到当采用晶体振子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有众多的模拟要素需要处理。

如电路常数的确定,工作点的设定和负载阻抗的选用等。

因此本电路将采用由COMS反向器与晶体振子组成的最简单且稳定性高的电路,来产生频率为1M的方波信号源。

二、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1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传感器探头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它使置于此磁场中的被测金属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如图2-2中所示。

与此同时,电涡流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并力图削弱H1,从而导致探头线圈的等效电阻相应地发生变化。

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

引言电涡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分辨力高、线性度高、重复性好、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线性测量范围宽、安装方便、非接触测量、耐高温、能在油、汽、水等恶劣环境下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以及能够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位移、振动、偏心、胀差、厚度、转速等物理量的在线检测和安全保护,为精密诊断系统提供了全息动态特性。

因而对于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磁学模型机理的研究、线圈几何形状的优化设计、测量精度的提高、非线性的线性化和应用范围的拓展等方面。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涡流传感器设计方案,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钢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1 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2]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涡流效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表面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电流的流线在金属导体内自行闭合,这种由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称为电涡流,这种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电涡流传感器就是利用电涡流效应来检测导电物体的各种物理参数的。

如图1所示。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电涡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磁导率ξ、电导率σ、线圈与导体之间的距离D 、激励电流强度I 、激励电流角频率ω、线圈尺寸因子等参数有关。

探头线圈的阻抗Z 是上述参数的函数,即Z =F (,ξ, σ, D , I,ω) 。

很显然,如果只改变其中的某一参数,其他参数恒定,阻抗就成为该参数的单值函数。

假设被测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具有线性和各向同性的性能特点,我们可以控制,ξ, σ,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阻抗就成为距离的单值函数,再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即探头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

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名称: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1)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2)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1.根据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如图2-2所示。

图1-1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铝质、铜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图1-2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 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 i相接。

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用连结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接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6.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结果列入表2-1、表2-2和表2-3。

表2-1被测体为铁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X(mm)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V(v) 0.0015 0.0052 0.0519 0.149 0.253 0.363 0.478 0.594 0.713 0.828 X(mm)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V(v) 0.941 1.054 1.161 1.269 1.372 1.472 1.565 1.655 1.740 1.821表2-2 被测体为铝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表2-3 被测体为铜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在数据7.根据表2-1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试计算量程为1mm、3 mm及5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根据表2-2和表2-3分别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线性度)。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无损检测方案设计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无损检测方案设计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无损检测方案设计电涡流检测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一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從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交流线圈为检测工件提供激励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分析缺陷附近电磁场变化,使用巨磁电阻在缺陷附近输出电压的变化,设计电涡流无损检测方案。

经过Comsol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能较好的检测金属缺陷。

标签:电涡流;巨磁电阻;缺陷检测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采用各种方法,以不破坏被测对象完整性和整体功能为前提,检测、定位、分类和定量评估完整性而进行的检测[1]。

常用的探伤方法包括涡流探伤、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方法[2]。

超声检测需要耦合剂,较难辨识缺陷性质和种类,需借助一定方法和技术,且难以对多层结构试件内缺陷进行检测;射线检测设备复杂、昂贵、便携性差,对人体有害,检测成本高;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需一定的检测厚度,对于试件表面浅层距离内的缺陷均难以识别;渗透检测难于检测内部缺陷,通常内部带有支撑结构,且被测试件厚度通常不超过10 mm[3]。

电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相对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由于其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耦合剂,能够实现非接触测量,工艺简单且成本低,操作容易,检测过程具有快速性和安全性,设计和实现工业自动化测量较简单,在导电材料的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4]。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焊接缺陷的电涡流检测热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

目前,在焊接过程监测和焊缝裂纹检测等技术领域,电涡流检测技术已经实现了初步应用。

但是由于焊接缺陷的检测过程中常常存在结构复杂、干扰量多等因素,导致焊接缺陷的电涡流检测过程十分困难,因此检测灵敏度低,检测可靠性不高。

1 电涡流检测方案设计当被测金属中存在缺陷时,金属内部原有涡流和磁场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进而通过检测涡流和磁场分布识别缺陷[5]。

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 Resistance GMR)传感器的引入提高了低频激励条件下的检测灵敏度,该传感器利用GMR 效应,指磁场材料的电阻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阻率变化的现象[6]。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

电涡流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一、创新实践目的熟悉和掌握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位移测量电路、设计方法和应用。

二、器件与仪器1、主要器件:电涡流传感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振动台(2000型)、直流稳压电源、低通滤波模板、螺旋测微头、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铁圆片、导线若干。

2、主要仪器:数显表、频率表、示波器、电压表。

三、基础设计与实践1、设计内容(1)设计一种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到不同金属静态位移的系统;(2)设计一种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的方法。

2、研究内容(1)研究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2)研究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的关系;(3)研究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及测量原理与方法。

3、设计提示(1)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参考教材《检测与转换技术》(童敏明、唐守锋编);(2)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如图7所示,其中涡流线圈L和测量电器中的电容C 组成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f=图7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框图(3)电涡流传感器的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图8 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原理(4)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检测电路如图9所示。

图9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检测电路(5)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如图10(a)所示,振动测量安装如图10(b)所示;(a)静态位移测量安装图;(b)振动测量安装如图图10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四、基础实践注意事项(1)被测体与电涡流传感器测试试头平面必须平行并将测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2)传感器在测铁材料初始时可能会出现一段死区;(3)振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撞击机壳,损坏仪器。

五、创新设计与实践题目一、根据所掌握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个金属零件计数分装系统。

1、设计要求:(1)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了类型,将传感器探头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上;(2)金属零件陆续从落料管中落到正下方的零件盒中时,能够有效地检测下落零件的个数;(3)当零件盒中的数量达到设定值N时停止落料,传送机构动作,将下一个空盒传送到落料管的正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评定:
传感器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电涡流探伤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所谓涡流探伤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把通有交变电流的线圈(激磁线圈)靠近导电物体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导电体中感应出涡电流。

涡电流本身也要产生交变磁场,通过检测其交变磁场的变化,可以达到对导体检测的目的。

本设计利用涡流原理进行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检测。

如果检测电路设计成LC振荡电路形式,当检测线圈L对工件进行检测时,质量合格与不合格工件将使线圈的阻抗也将改变,也即电路中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关键词:涡流探伤,电磁感应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2.1设计任务--------------------------
2.2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
3.1设计方法-------------------------- 3.2设计步骤--------------------------
3.3设计原理分析-----------------------
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
五、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利用涡流原理进行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检测。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涡流探伤是涡流检测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它可应用于导电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由于涡流检测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不仅被检测材料或制件的电、磁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检测线圈的响应,而且被检测对象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也会引起感应磁场和涡流分布的改变,正确、可靠地将缺陷信号从多种干扰因素所产生的“噪声”信号中分离、提取出来时涡流检测的根本目的。

对于组成机械的各种金属零部件,它们的质量决定整机的性能,为此需要设计检测装置来完成这项任务。

本设计利用涡流原理进行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检测。

如果检测电路设计成LC振荡电路形式,当检测线圈L对工件进行检测时,质量合格与不合格工件将使线圈的阻抗也将改变,也即电路中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此时如果测量LC振荡电路中的频率并找出频率与金属工件质量之间的关系,即可获金属零部件质量的情况。

被测体表面平整度对传感器的影响:不规则的被测体表面,会给实际的测量带来附加误差,因此对被测体表面应该平整光滑,不应存在凸起、洞眼、刻痕、凹槽等缺陷。

一般要求,对于振动测量的被测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4um~0.8um之间;对于位移测量被测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4um~1.6um之间。

三、设计步骤及原理分析
① 首先我们对电涡流进行一下了解。

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且呈闭合回路,类似于水涡流形状,故称之为电涡流也叫做电涡流效应,其实是电磁感应原理的延伸。

② 设计一个简易涡流探伤装置,能够实现简单的部件识别。

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设计和实验。

第一部分是LC 振荡电路,此部分运用电感、电容等元器件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以达到产生正弦波的目的;第二部分是整流滤波电路,此部分由555电路以及其它部件组成;第三部分是显示电路,此部分用单片机作为主控部件,用数码管进行显示。

其总体框图为
1.设计LC 振荡电路
LC 振荡器有基本放大器、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三个部分组成。

为了维持震荡,放大器的环路增益应该等于1,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为
LC 振荡电路 滤波电路
频率显示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 显示电路
2
121021C C C C L
f +⋅=
π
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周期T 来测定谐振频率,即
T
f 10=
图中的振荡频率为
kHz Hz nF
nF nF nF mH C C C C L
f 568.56269104010401021
212
1210≈≈+⋅⋅
=
+⋅=
ππ
实际测试中显示的周期为 s kHz
f T μ18561
10≈==
2.整流滤波电路
此部分电路采用LM555CM 芯片可以简单的将正选信号滤波成方波信号。

3.频率显示电路
此部分电路应用单片机设计,主要功能是显示零部件的频率。

总体流程图为


开始
脉冲采集并开始定时
为各位变量赋值并存放到temp 变量中
判断比较temp 是否
在55kHz~65kHz 之间
报警且不显示频率
不报警仅显示频率 返回 返回
单片机 数码管(显示频率)
四、课程设计小结与体会
本课程设计基本实现了简易涡流探伤装置的设计,用电路仿真零部件引起的涡流变化,对具体的变化频率进行显示,并判断零部件是否满足条件,达到了设计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通信电子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以及单片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谢沅清,通信电子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李万臣,谢红编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张咏梅,陈凌霄编著.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张毅刚等编著.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