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案+反思)
小学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优化思想。
2、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烙饼优化过程中的三张烙饼法。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很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烙饼问题)。
二、新授1、出示例题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跟烙饼相关的信息?师: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对烙饼这件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想一想一张饼怎么烙呢?2张饼要怎么烙呢?需要多长时间?问:为什么1张饼和2张饼用的时间一样呢?(引出没有空余)小结:因为烙2张饼时,锅中没有空余,所以节省了时间。
2、双数饼烙法师:哎呀,看来还是同时烙2张饼合适,我们管这种烙饼方法叫“2张烙饼法”这样画图表示一下(板书)用这个“2张烙饼法”你会烙4张饼、6张饼、8张饼吗?3、探讨3张烙饼法问:可是这个小朋友想要3张饼,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1)读合作要求:①想:怎样烙饼才能节省时间呢?②摆:利用小圆片代替饼,模拟烙饼的过程。
③画:在研究单中用流程图表示出烙饼的方法。
④算:一共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2)同桌合作探讨烙饼方法3)汇报交流(找到最优方案多找学生说一说)师小结:你们发明的这种方法太棒了,合理的利用的锅中的空间,始终都让锅中没有空余,这样我们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给我们的发明起个名字吧,我们也可以画图表示这种烙饼方法。
4)3张烙饼法的应用师:这节课我们研究出了两种烙饼方法,现在请你开动你聪明的大脑,完成学习单中下面的表格。
(完成表格后交流)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当饼的张数是单张时,先用两张烙饼法最后用一次3张烙饼法)3、总结提升师:老师把你们的研究过程整理了一下,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1、整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烙饼的过程,使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烙饼的最优方案,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有所得。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画图法或表格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究。
老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烙饼问题》。
你们知道烙饼要用什么锅吗?(学生回答:平底锅)我这个平底锅可以同时烙几张饼?(学生回答:两张饼)一张饼要烙几个面?(学生回答:两个面)我们需要烙正面和反面,所以一张饼需要烙两次。
如果每面要烙3分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怎样列式?(老师板书:3×2=6(分钟))二、探究双数饼的烙法。
老师:你们想到了烙几张饼,也会比较划算?(学生回答:4张、6张、8张或双数)我们先来探究4张饼的烙法。
学生上台一边描述,一边演示。
我们是几张几张地烙?(老师板书:两张两张地烙)先拿2张饼,一正一反,熟了。
再拿2张,一正一反,熟了。
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烙了两次,需要6分钟)所以4张饼分成2张和2张来烙。
接下来,我们探究双数饼烙法的规律。
6张、8张饼怎样分组来烙?讨论后得出结论:6张饼分成2张、2张和2张来烙,需要3次,共18分钟;8张饼分成2张、2张、2张和2张来烙,需要4次,共24分钟。
讨论小结:双数饼可以用两张饼同时烙的方法,省时方便。
现在讨论如何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
1.自主探究学生自己烙三张饼,然后同桌交流讨论更省时的方法。
反馈时间。
2.探讨12分钟烙法一名学生上台描述演示,师生完成表格记录每次烙饼的时间。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临近期末,“数学广角”的知识成了这段时间的教学重点。
本册(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包括了: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方法)、排队求等候时间总和、田忌赛马(对策论)这四个内容。
看看课时安排,只有四课时,书上的内容,也好像很浅显。
可是实际教学当中,要把各种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下去,知道过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
下面就“烙饼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以“烙饼”为主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围绕怎样烙饼,亲身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本节课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我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1)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2: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学情与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
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安排的最优化,体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圆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早餐都吃些什么?(牛奶、鸡蛋、豆浆、包子……)看来,大家都很注重早餐的营养搭配。
1、有同学说早餐吃了煮鸡蛋,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煮一个鸡蛋要用7分钟,煮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把5个鸡蛋同时放到锅里一起煮,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约资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策略的。
2、吴老师家早晨喜欢烙鸡蛋饼吃,你知道吗?烙饼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哟,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出示烙饼要求(课件出示112页例1)谁来说一说吴老师家烙饼的要求是什么?(帮助理解①每次只能烙两张饼;②两面都要烙)1、探索烙两张饼的方法。
吴老师家有两口人,要烙两张饼,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1)找1人上黑板上演示(说的同时师在黑板上用图示来表示)。
烙饼问题教案和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都吃早餐,老师早餐吃了鸡蛋,煮一个鸡蛋需要3分钟,那煮5个鸡蛋需要几分钟?2、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3、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烙饼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
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学生动手用手掌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新知1、书后做一做第2题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板书设计烙饼问题烙三张饼: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 3×6=18方法二:先烙两张,再单独烙一张 3+3+3+3=12方法三:1正2正 1反3正 2反3反3+3+3=9烙饼的张数×3=烙饼的最少时间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数学广角里第二课时,这是比较难讲的,学生对于第三个方法也是比较难懂的,所以我安排了三种方法烙三张饼,让学生从这三种方法中比较,学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案。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饼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圆片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师:请大家猜猜老师的平时业余爱好有哪些?(出示老师在厨房里烙饼的情境)师:厨房里会有什么数学问题呢?引出:“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何烙一张饼?两张饼?各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从简单入手,通过烙一张与两张饼的时间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同时能够烙两张饼的锅里,一次烙一张饼在时间上是显得多么的浪费,为下一个环节“三张饼“的最优化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实践操作,探求策略(1)探究双数饼师:“烙1张饼要用多少时间呢?”生:6分钟。
师:“烙2张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生:“还是6分钟。
把两个饼一起放进锅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如果烙4张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怎样烙?”生1:先烙2张,用6分钟,再烙两张,6分钟,两个6分钟共12分钟。
(完整word版)烙饼问题(教案+反思)
小结:把三张饼当作一个整体,交替烙,烙了几次?最短几分钟?(板书:3次,9分钟)
模仿他的这种方法自己动手烙一烙,画一画,边烙边说你是怎么烙的。
3. 探究4张饼的最短时间
(1)4张饼怎么烙才能最省时间?你打算用哪种方法烙?把你的烙法画下来,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请一个上台贴,其余在底下操作)
问: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是什么意思?(烙一面会熟吗?要烙几面?)
继续问: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可以烙1张,也可以是2张。)小红和妈妈每人都要一张饼,一共要几张?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
(2)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
请两个学生上台展示:
课后反思:
通过这次赛课,让我受益匪浅。从备课开始就要反思,以后备课要细一些,想得要更深入些。要上好一堂课,光研究教案是不够的,要通过试上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深思如何突破问题。这节课的重点是在2张饼和3张饼,一个是同时烙的方法,一个是交替烙的方法。讲透这两种方法,接下来的都可以转化成这两类问题来解决。因此,用烙2张饼作为理解烙饼的方法为切入点,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验烙饼的过程,再通过对比优化让学生体会最快烙饼的方法就是两张饼同时烙。接下来就要层层递进,5张饼的时候画一画,6张饼的时候想一想,让学生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进而引出规律:最短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学生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是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更是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过程深刻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整节课通过一次一次的试上,思路逐渐清晰明朗,紧紧抓住“怎么烙最省时?为什么省时?如何省时?”。并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多让学生操作体验,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问题。最后这节课上下来,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错,虽然不是正确率百分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烙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烙饼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的情况?”(如做作业、准备早餐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烙饼问题的奥秘。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教师需要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通过实例讲解、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烙饼问题,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列出烙饼的所有可能顺序,比较哪种方法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烙饼任务。
(2)学会运用统筹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优化。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得等待时间最短,从而引出统筹方法。
(3)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让学生感受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是一道经典的数学问题,很适合用来进行学科交叉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这个问题进行引入,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的观察,我得出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首先,在引入问题时,我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即真实生活中的烙饼制作。
我向学生们展示了需要翻转煎饼的过程,并引导他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n层煎饼需要翻转,最少需要翻转几次才能将这些饼煎熟。
这个问题很好地切入了数学计数的思维,而且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同时,由于煎饼的翻转过程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所以这个问题也很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
其次,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按照逻辑进行思考,利用数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推理。
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和一些简单的实例演示,我引导学生注意到一个规律:每次翻动饼时,只需要两次翻转就可以将一个饼移到正确的位置上。
这个规律为接下来的推理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解答的方法。
然后,我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解答方式。
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们将问题的解答步骤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整理解答方法。
在活动总结中,我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答方式,这有助于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
最后,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引导学生们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解答结果,还要注意解答的方法和推理的过程。
通过对推理过程的讨论和总结,我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也加强了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帮助他们用准确的表达方式描述他们的思考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的教学要点和方法。
首先,要引入问题时选择生动有趣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推理,帮助学生找到解答的规律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杨会蓉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原片(正反)10张。
教学流程:一、个人独立完成小研究。
独立完成题目,补充好自己的想法和提醒,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识点。
二、小组合作,探究烙饼的方法。
小组合作要求:1、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算时间,一人汇报。
2、、把整个过程用表格表示出来,要让人清楚地看出你的思考过程。
3、把整个过程用表格表示出来,要让人清楚地看出你的思考过程。
(一)探究烙一张的方法。
组长带领组内成员用圆片操作、记录、分析、讲解。
(二)研究烙3张饼的方法1、组长带领组内成员用圆片操作、记录、分析、发现总结讲解,完成小研究2、全班交流展示,教师讲解评价规则及奖励,激励所有学生都想上台展示的欲望。
3、“通过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得出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一次烙两张:张数乘一次的时间=最少时间(三)研究4张、5张、6张......1、探究方法同上,一次烙两张的最优方法:张数乘一次的时间=最少时间2、我的发现:“通过表格,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万能方法:总面数除以一次的张数=烙的次数次数乘一次的时间=最少时间三、应用与分享第一题,生:请同学们一齐读这一题,我们读题时要注意那句话?此题可以用方法几解决?有做错了同学吗?同学们知道他错在哪里吗?提醒大家做题一定要细心.......、把整个过程用表格表示出来,要让人清楚地看出你的思考过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三张圆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煮熟5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课件出示情境: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呢(生答)(二)观察法,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为了交流方便,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烙饼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①②③3 3 6分2、研究2张饼的最优方案师: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生:12分钟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板书)板书:两张:①正①反②正②反3 3 3 3 12分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你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板书)两张:①正②正①反②反3 3 6分师:孩子们,现在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种烙法最快那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师: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饼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烙饼问题》的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的教学反思观看徐长青烙饼问题后的作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徐老师执教“烙饼问题”一课,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富有创意的设计与极富魅力的教风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生动地诠释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育内涵。
下面,我对这节课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反思,与大家共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老师总是抱怨学生根本不会提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并没有仔细的研究教材;没有认真的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水平;引导的方法或引导的问题不适合于学生。
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的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水平,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环节。
例如,我在教学《烙饼问题》中,让学生准备10个圆片,实际动手“烙烙饼”。
要求是每面需要3分钟,两面都要烙,每次最多烙2张。
让学生先烙双数个的,这个非常容易了。
这时引导学生发现:烙双数张时,锅都没空着,这样最节省时间。
然后烙单数张的,从烙3张开始,2张烙2次,1张也得烙2次,共需4次。
这时学生自己就提出问题:老师,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因为在烙最后一张时,我发现锅一半是空的,浪费了资源。
我这时问学生:那你们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呢最后总结出烙单数张饼的方法。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我们的前面引导前提下,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认真的引领学生将所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类,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
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先学导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陈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小红家解决关于烙饼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1.课件主题图出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每次最多能烙2张饼。
)
问: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是什么意思?(烙一面会熟吗?要烙几面?)继续问: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可以烙1张,也可以是2张。
)小红和妈妈每人都要一张饼,一共要几张?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
(2)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
请两个学生上台展示:
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总次数最短时间2 正1 反1 正2 反2 4次 12分钟
2 正1正2 反1反2 2次 6分钟(3)比较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更好,更快。
找到最好的方法可以把这一种比较费时的方法淘汰掉了。
(把不优化的那种淘汰掉,擦掉)
师:为什么两张饼用6分钟就可以烙熟了?
生:两张饼同时烙。
师:两张饼同时烙,烙了几次?最快烙了几分钟?(6分钟)(板书:同时。
)为了最快烙熟,我们要保证锅里同时烙着两张饼,不让锅里空着。
2. 探究烙3张饼的最短时间:
爸爸也回来了,现在要几张饼?烙3张饼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独立思考:
(1)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才能让全家尽快吃上饼?
(2)想好以后拿出3张饼烙一烙。
(3)把烙的过程画在纸上。
小组合作要求:
(1)你是怎么烙的?
(2)用了几分钟?
(3)比一比谁的方案最快吃上饼?
(请需要12分钟生说自己的12分钟的烙法,并到黑板展示)
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总次数最短时间3 正1正2 反1反2 正3 反3 4次 12分钟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请9分钟的学生上台展示)
2 正1正2 反1正
3 反2反3 3次 9分钟师:大家注意一下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换了一张饼)你们更喜欢谁的方法?(第二个,比较快)为什么他只用了9分钟就能烙熟3张饼?(每次都烙2张饼)
师:像刚才第一种方法空着一个位置就浪费了,时间就多了,所以要最快烙熟饼就要保证锅里每次都烙着两张饼,不能空着。
(贴上:每次锅里总有2张饼,锅里总不空余)
师:这一次他还是两张两张烙吗?那他是怎么烙的?他是把三张饼当作一个整体交替烙。
(板书:交替)
小结:把三张饼当作一个整体,交替烙,烙了几次?最短几分钟?(板书:3次,9分钟)
模仿他的这种方法自己动手烙一烙,画一画,边烙边说你是怎么烙的。
3. 探究4张饼的最短时间
(1)4张饼怎么烙才能最省时间?你打算用哪种方法烙?把你的烙法画下来,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请一个上台贴,其余在底下操作)
预设:我先烙第一张饼和第二张饼的正面,再烙第一张饼和第二张饼的反面......
师:能不能说得再简洁一点。
(手势:前面这两张饼的烙法和刚才烙两张饼的?一样。
像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是按照2张饼的方案,先烙2张,再烙2张。
再请一个学生说。
(板书:2,2)
小结:2张饼最快几分钟烙熟?(6+6=12)4张饼最快就是几分钟?(12分钟)四张饼烙了几次?(4次)
师:通过刚才的烙饼,我们知道怎么烙时间最短?(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不空余)
4.5张饼。
师:烙5张饼最快几分钟?猜一猜?已经有同学有答案了,有同学还有困难,有困难的同学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验证一下。
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
生1:我是用两张饼的方案先烙2张,再用3张饼的方案烙3张。
(板书2,3)
师:两张饼最快几分钟?三张饼最快几分钟?所以5张饼最快几分钟?
(6+9=15)
师:烙了几次?最短几分钟?
为什么5张饼15分钟就烙完了?(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
5.6张饼。
师:6张饼怎样烙能尽快吃上?现在不烙了也不画了,想一想你要用什么方法来烙?
预设1:2张2张同时烙。
(2,2,2)
师:2张饼最快?6分钟。
3个6分钟就是?18分钟。
预设2:3张3张交替烙。
(3,3)
师:3张饼最快几分钟?9分钟,2个9分钟就是?也是18分钟。
3张饼烙了几次?3次,2个3次就是?6次。
6.总结规律。
师:观察一下饼数和总次数有什么关系?(相同)这里的6分钟怎么来的?(2乘3)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里的9分钟时怎么来的?3乘3表示什么?接下来都是?(乘3)每次都乘3,为什么?(每面烙3分钟)那么烙饼的最短时间等于?(如果说次数,引导总次数等于饼数,所以烙饼最短时间=最短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师:烙一张饼呢?烙几次?1次能熟吗?(师直接贴出过程)
追问:为什么1张饼不符合规律?(同一张饼的两面不能同时烙)(板书:1张饼除外)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师:有了规律我们解决问题方便多了,如果有10张饼最快几分钟?100张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五、练习巩固
一种电脑小游戏,玩一局要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
小
东、爸爸和妈妈一起玩,每人玩2局,至少需要几分钟?
(3个人交替玩,玩3局,3*5=15)
六、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总次数最短时间
2 正1 反1 正2 反2 4次 12分钟
3 正1正2 反1反2 正3 反3 4次 12分钟
课后反思:
通过这次赛课,让我受益匪浅。
从备课开始就要反思,以后备课要细一些,想得要更深入些。
要上好一堂课,光研究教案是不够的,要通过试上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深思如何突破问题。
这节课的重点是在2张饼和3张饼,一个是同时烙的方法,一个是交替烙的方法。
讲透这两种方法,接下来的都可以转化成这两类问题来解决。
因此,用烙2张饼作为理解烙饼的方法为切入点,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验烙饼的过程,再通过对比优化让学生体会最快烙饼的方法就是两张饼同时烙。
接下来就要层层递进,5张饼的时候画一画,6张饼的时候想一想,让学生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进而引出规律: 最短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学生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是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更是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过程深刻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整节课通过一次一次的试上,思路逐渐清晰明朗,紧紧抓住“怎么烙最省时?为什么省时?如何省时?”。
并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多让学生操作体验,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问题。
最后这节课上下来,学
生的掌握情况还不错,虽然不是正确率百分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