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标准答案(国民收入模块)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 -支出模型1.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 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 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 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MPC = C 或 MPC = C , YY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 这就是平均 消费倾向, APC = C 。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 1,因为一般说 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 入全用于增加消费,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 另一部分用于 增加储蓄,即 ΔY =ΔC+ΔS ,因此, 0<MPC = C < 1。
可是,平均 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 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 1。
例如,在图 13-5 中,当收入低于 Y 0 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 1。
当 收入低于 Y 0 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 总大于 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 C > 1。
Y图 17-50 Y 0 Y2.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 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第二版)-090504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叶德磊(第二版)- 090504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含导论)一、判断题1、企业在任一期的存货投资可能为正值, 也可能为负值。
()2、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都不应计入GDP。
()3、一个经济体同一期限内的GNP不一定大于GDP。
()4、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GDP缩减指数选用的样本商品范围比CPI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
()6、一国净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国GNP水平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到该国GDP水平的变化. ()7、GDP指标不能反映的某些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NDP中包含了折旧B、GDP中包含了企业所有库存品的货币折算值C、PI中未包含公司待分配利润D、PI中未包含个人所得税2、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GDP中包含了直接税B、NDP中未包含间接税C、NI中包含公司所得税D、PI中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3、设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2、5、10美元,2005年分别为6、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5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5年的CPI为()A、271B、280C、460D、8004、下列哪一项目应计入GDP。
()A、政府补贴B、债券购买额C、旧房子的转让D、股票交易印花税5、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是()A、NDPB、PIC、DPID、B和C6、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A、660B、150C、220D、250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 带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 国民收入(NI);4. 个人可支配收入;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二、判断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故又可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美元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美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美元。
×4.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DP的一部分。
×5.某出租车司机今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08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5万美元的购车费应计入今年的GDP中。
×6. 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应计入GDP中。
×7.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8.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9.个人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10.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11.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三、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BA收入及增长分析 B收入与就业分析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2.以下可以计入GDP的项目有 BD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居民购买粮食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办公用品3. 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BC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的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4.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大于GDP时,则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到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 AA 多B 等于C 少D 以上均有可能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B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购买C 政府转移支付D 居民购买债券的支出6.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BCD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7.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A间接税 B折旧 C直接税 D净出口8.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 BC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9. NI包括的项目有 CA间接税 B折旧 C业主收入 D企业转移支付四、计算题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美元),求:(1)个人储蓄;(2)投资。
宏观经济学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答案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答案-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中间产品:经济社会(即为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地区)范围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4、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出售的产品和劳务5、流量: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变量6、存量:一定时点上存有的变量7、名义gdp: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8、实际gdp:市场价值名义gdp也表示货币gdp,它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排序的实际gdp就是用以前某年做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9、gdp的折算指数:也称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0、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2、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13、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赢得的总收入(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14、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15、总收入法: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赢得总收入角度去核算一个国家一定期限内资金投入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16、支出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定限期内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进行核算gdp的方法第-1-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二)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列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至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e)购买一辆旧车(旧房子)(f)购买股票(g)出售彩票获得1万元(h)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蛋糕厂购入5吨面粉)(i)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j)政府的公债利息和消费利息(k)家庭主妇家务劳动这个价值(l)拍卖名画的收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dp和gnp都就是流量的概念(b)gdp就是地域概念,gnp就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就是以市场互换为基础(d)gdp和gnp就是同一概念,没区别3、某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大于(c)等同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表明()(a)今年物价一定比去年低(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5、相对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指()第-2-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a)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其他国家的赠与(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c)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失业变动展开调整后所获得(d)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价格变动展开调整后所获得6、假如一个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75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格矫正指数为1.60,则该地区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15700亿美元(d)28000亿美元7、如果某国名义gdp从1990年的10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00亿美元,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1增加到2000年的2,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该国2000年的gdp为()(a)100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c)25000亿美元(d)50000亿美元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4300元,利息支付为100元,个人储蓄是400元,那么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5000元(b)4800元(c)4700元(d)4000元9、在一个四部门的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10、如果一个社会体系国民的消费开支为8亿美元,投资开支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作商品和劳务的开支为1.5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1.8亿美元,则以下恰当的就是()(a)nnp是10.7亿美元第-3-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b)gnp就是10.7亿美元(c)gnp就是9.7亿美元(d)nnp就是9.7亿美元11、经济学上的投资就是指()(a)企业减少一笔存货(b)修建一座住宅(c)企业出售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就是12、经济学上的净投资是指()(a)建筑费用加之设备乘以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之设备乘以存货变化的总值(c)建筑费用加之设备再加之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13、在国民收入支出核算中,住房是属于()(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14、未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他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固定资产就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就是()(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15、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市场需求可能将包含以下项目,除了()(a)企业出售代莱厂房和设备(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c)居民和房东出售新房(d)公司产品存货的减少16、用收入法计算的gnp应等于()(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第-4-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总收入-中间产品成本17、以下恒等式恰当的就是()(a)s+g+m=i+t+x(b)s+g+x=i+t+m(c)s+i+x=g+t+m(d)s+t+m=i+g+x答案:1、befghjkl2、d3、b4、d5、d6、d7、b8、b9、a10、b11、d12、d13、b14、c15、b16、b17、d(三)辨析题1、无论是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还是政府公债利息都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里(1)这句话不完全正确(2)因为在gdp的核算中的利息就是个人提供更多资金给企业采用而赢得的利息。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南开大学20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投资的q理论指出,企业应该随时增加实物资本()。
A.q的值大于1B.q的值小于1C.q的价值低于市场利率D.资本重置成本等于资本租赁成本E.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小于1答案:A2.投机性货币需求:()A.显然可以从货币需求中分离出来,因为后者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B.受到股本收益率变化的影响,但不受银行存款利率变化的影响C.将始终与预防性货币需求成比例地增加D.几乎总是接近零,因为资产持有者试图避免持有资金E.以上都不是答案:E3.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历短期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很有可能()。
A.贬值货币B.允许货币贬值C.出售外汇以防止汇率贬值D.购买外汇以影响汇率E.进行公开市场采购答案:C4.货币政策变得更有效()。
A.投资的利息敏感度增加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太敏感C.边际储蓄倾向下降D.所得税税率下降E.以上全部答案:E5.在一个有所得税的模型中,自主进口的增加将会增加()。
A.增加预算赤字B.增加总需求C.不影响储蓄D.增加消费E.减少贸易逆差答案:A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正确定义为()。
A.特定年份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和中间货币价值B.某一年累计的所有财富的货币价值C.国民收入减去所有非产出收入支出D.当年在我国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E.某一年国内资源生产的所有商品的市场价值答案:D7.假设成年男性占劳动力的48%,失业率为7.0%;成年女性的比例为45%,失业率为6.8%;青少年的劳动力比例为7%,失业率为18.0%。
整体失业率是多少?()A.7.0%B.7.2%C.7.7%D.8.4%E.9.6%答案:C8.假设一个所得税税率为t=0.25,边际消费倾向为c=0.8的模型。
什么可能导致均衡收入水平下降1000?()A.自主净出口减少400B.自动储蓄减少200C.政府采购量减少250D.政府转移支付减少500E.增加自主投资500答案:A9.假设消费函数的形式为C=200+(0.75)YD,所得税税率为t=0.2。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宏观经济学2021最新题库(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2021最新题库(带答案版)宏观经济学2021最新题库(带答案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使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3.个人可支配收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即得个人可支配收入。
人们可以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4.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7.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二、判断题1.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 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 四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M-X+Kr)。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8.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 9.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10.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11. 2021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21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21年的GDP 中。
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满分答案
×第一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40道题)展开收起1.(2.5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的B、两者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C、两者在理论上又有联系、又有矛盾D、随不同的宏观理论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2.(2.5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A、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B、寻找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C、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理论D、建立充分就业、平抑物价、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的宏观经济理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A、凯恩斯的《货币论》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4.(2.5分)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B、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C、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5.(2.5分)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6.(2.5分)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原因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经济效率低下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8.(2.5分)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分)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的统计数字中,“投资”包括A、通过政府部门生产的任何耐用消费品,如一条新公路B、任何购买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C、年终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D、消费者购买的但到年终并没消费掉的任何产品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考虑有可能包含在GDP里的两个行为:(1)自由住宅的估计租金,(2)购买新建住宅()A、(1)和(2)都会作为消费被包含在GDP里B、(1)作为消费,而(2)作为投资被包含在GDP里C、(1)作为投资,而(2)作为消费被包含在GDP里D、只有(2)作为投资被包含在GDP里。
宏观经济学作业1
《宏观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边际消费倾向:3.投资乘数:4.通货紧缩缺口:5. 基础货币:6. 法定准备率:7.资本的边际效率(MEC):8.灵活偏好(流动性偏好):9.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10.挤出效应:11.货币幻觉:二、选择题: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农民生产的小麦;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3.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4.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个人可支配收入。
5.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6.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税收;D.消费。
7.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
8.下列项目应计入GDP的是()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购买普通股票;C.政府转移支付;D.购买一幢当年生产的房屋。
9.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A.今年的物价上涨了;B. 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D.不能确定。
10.边际进口倾向上升( )。
A.对乘数的影响和MPC一样 B.对乘数没有影响C.使乘数变大 D.使乘数变小11.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 0.8 (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 0.8B. 1.25C.4D.512.已知:国民收入总额=1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1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有1亿美元的逆差,储蓄额=2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答案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答案与分析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人口数量。
该公式中的人口数量是指当年年初与年终人口的平均数,或某年的年中人口数字(7月1日)。
4、流量与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一年)测算出来的数值;而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如2003年7月1日)存在变量的数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一个存量。
5、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
6、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名义GDP(或货币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的变动既包含了实际产量变动的因素,也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
8、实际GDP实际GDP 是按不变价格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
9、GDP折算指数(GDP价格指数)它等于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即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它反映了从基期到计算期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标准答案(国民收入模块)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答案(国民收入模块)作者:日期: 2、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
A.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 等于C 、In 、S 、Xn 的总和D. 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NP2.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 )A.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 等于C 、S 、G 和Xn 的总和D. 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DP3. —国的GDP 和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GDP 包括( A. 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 C.转移支付D4 •在哪种情况下, GDP 会等于GNP ?( )5 •假定李强支付1000元给王刚,则( )。
A. 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加了 1000元B. 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 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 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 )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 •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 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 )A. 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GDP 的值C. 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 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 )A. 不计算在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 不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 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 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 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 GDP ?( )A.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B. 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和净出口C. 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B•固定资本消费 •政府购买支岀A.转移支付为零时 B •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 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 D .个人税收为零时13 •在经济学的定义中,投资包括(A. 任何企业存货的增加C.购买普通股票或优先股票•储蓄帐户上的现金增加•购买耐用品,如汽车、冰箱等14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定义,投资是指()A. 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岀 B •所有建筑C.企业存货的变动 D .以上都是15•要核算GDP时,政府转移支付(例如社会保障支岀或失业救济等)是()A. 计入GDP中的 B .投资支出C.计作政府购买支岀 D •计作消费支岀16 •在核算GDP时,转移支付()A. 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仅仅反映通货膨胀水平B. 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不具有“生产性”C. 计入是因为它们属于投资支岀的一部分D. 计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接受者的支出17. GDP与NDP的区别在于()A. GDP计算的是总出口,而NDP计算的是净出口B. GDP包括企业税,而NDP不包括企业税C. 在计算GDP时计入的是净投资而计算NDP时计入的是总投资D. 在计算GDP时计入的是总投资而计算NDP时计入的是净投资18 •如果折旧高于当年私人总投资,则说明()A.名义GDP上升,但实际GDP下降 B .投资是负的C.该经济中的进口大于出口 D .经济在扩张19 •在哪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在扩大其资本品的存量?()A.当净投资高于总投资时C.当总投资高于资本折旧时B •当资本折旧高于总投资时D •当总投资为正时20 •如果某年的国内私人总投资为1200亿元,净投资为650亿元,则该年度该国的资本存量(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岀和进口10 •净岀口是指()。
宏观经济学作业(含答案)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1)由方程组 错误!可解得y =1 000(亿美元),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投资乘数:k i =11-β=11-0.8=5 政府支出乘数:k g =5(与投资乘数相等)税收乘数:k t =-β1-β=-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kt r =β1-β=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k g +k t =5+(-4)=12.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元,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解:(1)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
此人的终身收入为5(6025)175YL WL ⨯=⨯-=万元平均每年消费为 175********C ==-万元 则45岁时此人拥有的财富为 万元3125)2545()12355(=-⨯-=WR 把此人45岁看成新的起点,再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 1255(6045)353854512+⨯-=-万元 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为10.0258545a ==-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函数C aWR cYL =+,可得351250.0255123c =⨯+ 解得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为0.375c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万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其每年消费为105(6045) 2.1258545+⨯-=-万元 3.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部分 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四部分总供求+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改正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错)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宏观经济学部分章节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章节课后题答案微软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概念的第一部分解释流量和存量:流量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变量,存量是存在于一定时间点的变量9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指数,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公式为Microsoft标称GDPGDP平减指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PQ?PQtii0itit?100国民收入核算:用于定义和测量一系列相关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并计算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法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某一年的价格P0i为不变价格,则第三年的价格为Pti,第三年的最终产品数量为Qti,那么:199T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吗??PQi0it消费(C):指家庭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它包括耐用商品(汽车、彩电、空调等)的支出。
),在非耐用品(食品和服装等)上的支出。
)和劳务支出(教育、医疗、旅游等。
)投资(一)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物资本的增加,包括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政府采购(g):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政府出资建立法律体系、国防体系、道路和港口建设、学校建设等等都属于政府。
净出口(NX):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值(ex,or-x)与货物和服务进口值(im,or-m)之间的差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指该国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家原则净国民生产总值(NN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新增加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扣除当年消耗的资本(折旧)后的价值余额。
国民收入(NI):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业人才)的报酬(收入)总和个人收入(PI):指个人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来自各种来源的总收入可支配个人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总收入减去个人或家庭缴纳的税款,以及个人自由使用的实际收入,即人们可以自由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a、出口至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派发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交易中缴纳的佣金d、保险公司接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将对,也可能将不对d、以上三种观点全系列对3、以下哪一项扣除gdp中?()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入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缴纳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恰当的统计数据恒等式为()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储蓄=消费d、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6、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赠d、银行存款者获得的利息7、以下()无法扣除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行毕加索作品的总收入d、为他人提供更多服务税金总收入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a、大于1b、大于ic、大于0d、大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c、gdp=8.7亿元d、nnp=5亿元12、用总收入法排序的gdp等同于()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固定资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第一套
一单选题1. 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属于漏出部分的是( )A.政府支出B.出口C.消费D.进口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D.进口标准答案: D.进口2. “货币规则”的含义是:a、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潜在实际GNP的年增长率b、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物价水平的长期增长率c、扩张性财政政策应总是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d、只有在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后6至9年月后,货币政策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a、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潜在实际GNP的年增长率标准答案:a、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潜在实际GNP的年增长率3. 下列那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A. 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 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非常敏感,投资需求是敏感的C. 利率对货币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C. 利率对货币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标准答案: C. 利率对货币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4. 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需求下降时a、凯恩斯学派会预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水平将下降b、凯恩斯学派会预言物价和工资水平将下降c、古典学派会预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水平将下降d、古典学派会预言实际GNP和物价水平都将下降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a、凯恩斯学派会预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水平将下降标准答案:a、凯恩斯学派会预言实际总产品和就业水平将下降5. 均衡价格是指()A.需求者想要的价格B.供给者想要的价格C.等于生产成本的价格D.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D.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标准答案: D.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6.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个别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B.某行业的生产者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个别厂商如何做出产量决策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C.总体经济活动标准答案: C.总体经济活动7.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C.周期性失业标准答案: C.周期性失业8.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可分为( )A.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部分B.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其它收入三个部分C.投资收入和转移支付两个部分D.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本题分值:用户得分:用户解答: D.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标准答案: D.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9. 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答案(国民收入模块)————————————————————————————————作者:————————————————————————————————日期:2一、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In、S、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NP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S、G、和 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DP3.一国的 GDP 和 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GDP 包括()。
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 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支出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 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 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 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 1000 元给王刚,则()。
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 1000 元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 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 GDP?()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B.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进口10.净出口是指()。
A.输往其他国家用于消费和投资的物品 B.出口加进口C.出口减去进口 D.进口减去出口11.国内私人总投资是指()。
A.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 B.净投资加上资本折旧C.经过按物价变动幅度调整之后的净投资 D.净投资加上净出口12.在核算国民收入时下列哪一项会被计入“投资”项目()A.购买私人用汽车 B.购买新房屋C.购买公司债券 D.购买金币13.在经济学的定义中,投资包括()A.任何企业存货的增加 B.储蓄帐户上的现金增加C.购买普通股票或优先股票 D.购买耐用品,如汽车、冰箱等14.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定义,投资是指()A.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出 B.所有建筑C.企业存货的变动 D.以上都是15.要核算GDP 时,政府转移支付(例如社会保障支出或失业救济等)是()A.计入GDP 中的 B.投资支出C.计作政府购买支出 D.计作消费支出16.在核算GDP 时,转移支付()A.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仅仅反映通货膨胀水平B.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不具有“生产性”C.计入是因为它们属于投资支出的一部分D.计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接受者的支出17.GDP 与NDP 的区别在于()A.GDP 计算的是总出口,而NDP 计算的是净出口B.GDP 包括企业税,而NDP 不包括企业税C.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D.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18.如果折旧高于当年私人总投资,则说明()A.名义GDP 上升,但实际GDP 下降 B.投资是负的C.该经济中的进口大于出口 D.经济在扩张19.在哪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在扩大其资本品的存量?()A.当净投资高于总投资时 B.当资本折旧高于总投资时C.当总投资高于资本折旧时 D.当总投资为正时20.如果某年的国内私人总投资为1200 亿元,净投资为650 亿元,则该年度该国的资本存量()A.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B.增加550亿元C.减少550 亿元 D.增加650 亿元31.“增值”是指()A.GDP 中因通货膨胀而相对于实际产出增加的价值部分B.一国出口超过进口的部分C.总投资超过净投资的部分D.企业从其他主体手中购入投入品的价值与其产出的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32.将某产品各生产阶段的增值加总,可以得到()A.该产品的价格 B.该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总收入C.该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正常利润) D.以上都是33.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NDP) 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可支配收入(DI) D.个人收入(PI)34.在下述指标中哪一个包含转移支付?()A.NI B.PI C.NDP D.GDP35.GDP 平减指数()A.其考察范围包括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产品 B.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相同C.是生产品价格指数的另一种称呼 D.所包含的产品和劳务比消费价格指数少36.即使出现下述哪种情况,价格指数仍可能上升?()A.经济中某些产品的价格下降 B.名义GDP 下降C.实际GDP 下降 D.发生以上所有的任何一种情况37.实际GDP 衡量的是()A.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 B.以基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C.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基期的总产出 D.以上都不是38.如果某年的实际GDP 为8000 亿元而名义GDP 为24000 亿元,则该年的价格指数为()A.100 B.200 C.240 D.30040.如果名义GDP 增加,则()A.价格水平肯定上升了 B.实际GDP 必然减少C.实际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实际GDP 也必然增加41.如果某年某国的名义GDP 是2800 亿元,实际GDP 是1600 元,则该年的GDP 平减指数为()A.175 B.160 C.280 D.5742.如果实际GDP 增加且价格指数上升,则()A.GDP 的增长率必然小于价格水平的上涨率 B.名义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名义GDP 必然增加 D.名义GDP 必然减少43.人们批评GDP 指标不能精确衡量经济福利水平是因为()A.它未将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考虑在内B.它未将产品质量的提高考虑在内C.它未将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在内D.以上都可能是二、判断题1.使用支出法核算GDP,衡量投资支出时应使用净投资指标而不是总投资指标。
()2.计算GDP 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所有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加总。
()3.库存增加表明一国的总投资下降。
()4.在扩张性经济中,国内私人总投资高于折旧。
()5.价格指数等于100 乘以实际GDP 与名义GDP 的比。
()6.如果名义GDP 为150,且GDP 平减指数为200,则实际GDP为75。
()7.在计算GDP 时,所有在新建筑上的支出都计作投资。
()8.如果实际GDP 为50 且名义GDP 为100,则价格指数为200。
()三、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国民生产总值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值4. 总投资和净投资5. 人均GDP6. 净出口7. 国民收入 8.个人收入9. 个人可支配收入 10. 国内生产净值五、计算题2. 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1)一银矿公司支付7.5 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 万磅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 万美元;(2)银器制造商支付5 万美元的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 万美元。
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B.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量法计量GDP。
C.在生产活动中赚得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4.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5.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C5.D6.C7.B8.D9.B 10.C11.B 12.B 13.A 14.D 15.A 16.B 17.D 18.B 19.C 20.D21.B 22.C 23.A 24.C 25.B 26.D 27.C 28.B 29.A 30.D31.D 32.D 33.B 34.B 35.A 36.D 37.B 38.D 39.A 40.C41.A 42.C 43.D二、判断题1. ×2.×3.×4.√5.×6.√7.√8.√三、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
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称为重置投资,总投资中去掉重置投资的部分为净投资。
5.人均GDP: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6.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的差额。
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
9.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的个人收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10.国内生产净值:最终产品价值中把消耗掉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了,就得到了净增加值,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DP。
五、计算题2.A.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10=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