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为题,重点研究了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丰富的空间信息和精确的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城市规划中的遥感影像数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影像数据,城市规划,应用研究1. 引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涵盖地理学、信息科学、遥感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旨在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提供参考。
2. 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1 遥感影像数据概述2.1.1 定义和特点遥感影像数据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的地面图像数据,具有广泛的空间范围和高分辨率的优势。
2.1.2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环节,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特征提取等。
2.2 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2.1 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提供城市土地利用信息,为土地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2 城市扩张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对城市扩张过程的监测和分析,为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配和人口流动等问题提供支持。
2.2.3 环境保护与生态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城市环境质量评估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2.2.4 城市交通规划遥感影像数据能够提供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等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2.5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为城市规划中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3. 应用案例分析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与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与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中学地理教学论文一、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代替传统教学用图。
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地图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最为经常用到的教学工具,信息量比较大,且形象直观。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其学习地图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学会对地图进行阅读以及填绘和分析。
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利用教学挂图以及课本附图还有复合投影片等形式对地理分布知识进行讲授,虽然利用教学挂图和投影仪能够深化教学,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占用空间,容易损坏,而利用GIS技术自主制图,能够将教师的问题清晰反应出来,也不容易损坏。
这样制作出来的地图,信息容量比较大,且精度比较高,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能够进行动态显示,容易对内容进行修改以及扩充,也能够结合具体需求提供信息,另外,它还可以将分布图以及信息数字进行结合,使学生具有量的概念。
(2)可以进行空间查询。
利用这一技术能够达到双向查询的效果。
比如,在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态闪烁的形式显示行政区名称以及简称还有位置和轮廓等,同时还要赋予其属性,能够随时对其面积以及人口还有社会情况和经济状况等进行查询。
另外,这种可视化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将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3)使知识教学更加丰富。
GIS能够对传统观念和认识加以改变,使教学与学生都能够有全新心态对地理知识加以探索与学习,对学生思维理念加以培养,增加其个性化学生。
教师在对研究课题进行确定以后,学生能够利用GIS数据库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多个方面对研究内容加以了解,对知识教学加以丰富,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GIS使用的.几点建议(1)对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建设。
从当前情况看,GIS技术成果一般都被用在商业中,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要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
对中学地理教育的相关软件以及地理数据进行开发,对教师进行GIS 知识培训,是中学教师地理专业水平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得以提升。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课程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勘察姓名:学号: 1234567894526778 指导教师: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将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起来的多学科集成技术。
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根据各行业特点开发的GIS系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集中地,更是顺应GIS的潮流将其应用到了校园的管理方面,方便了校园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1.概述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IS系统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GIS软件的专业性较强,操作程序复杂,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对于不同领域的用户而言,有些功能的使用不符合用户的习惯,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各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方便地为人类服务。
进行GIS的二次开发是信息时代的拓展应用,实现了科学理论的成果转化。
1.地理信息系統的空囘数据結枸及其存偖方式2.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它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确定它的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栅格数据的存储可以逐行进行,这与扫描数据的生成相一致;也可以分块进行,以适用于数据处理中的面状作业。
栅格数据中,很多像元取相同的值,数据冗余明显,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设计产生了以下五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
全栅格式存储:用非压缩格式时,存放的是每个像元的灰度值。
若每个象元规定N比特,则其灰度值范围可在0到2N-1之间。
若每个象元只规定1比特,则灰度值仅为0和1,这就是所谓二值图像,0代表背景,1代表前景。
2.2链式编码:链式编码又称为弗里曼链码(Freeman,1961)或边界链码。
链式编码主要是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
专题gis应用 结课大论文

专题gis应用结课大论文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在计算系统支持下,把各种信息与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对象、几何学、CAD技术、GPS 技术、遥感技术、Internet、多媒体技术等众多技术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储存、编辑、显示、转换、分析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的系统。
一、GIS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水资源管理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统称,它既提供了国土资源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又协调了防洪抗灾、城市用水、水土保持、农业用水、水利发电等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因此水资源存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又加上水质性缺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又存有水资源极大浪费等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已经被赋予了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重任,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由此也决定了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技术来对水资源进行监控管理,才能解决好资源水利中的诸多复杂问题。
水资源信息的涉及面非常广,它既包含地理、地质、水质、水文气象等地理信息,又涉及到水处理工程、水利工程、生活用水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水资源的信息数据具有历史性、变化性、空间性、分布性等多种特征。
在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环境过程模型:例如多维水质模型、稳态和动态水流模型等等。
这些模型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此外这些环境模型在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及操作结果的显示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模型结果的可视化正是GIS的优势。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发挥的作用是从时间、空间上了解水资源的现状与变化,通过模拟数据和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表现水资源状况,有助于让研究人员和决策人员了解水资源的变化规律,通过信息处理和分析,完善水资源信息的节理与更新,实现数据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精选5篇)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而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根据区域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站略。
预测城市的发展模型。
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
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说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
但是城市规划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
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
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因素非常多,开发新城要征用土地,改建旧城要拆迁安置,同时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就可能造成混乱,而采用GIS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由于城市在不断地建设发展,所以需要随时更新城市基础数据库,这就要求用用GIS管理日常城市建设活动,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GIS在城乡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摘要:GIS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有:景观生态的分类,景观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数据分析应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等。
本文简要说明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概括性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智能化高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景观生态方向的发展和对景观生态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GIS技术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应用潜力地理信息系统(因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故又被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规划管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2]。
1 景观生态学概述景观的定义有多种表达但大都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诸如森林,草原之类,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景观在生态学上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观主要指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同时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也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而广义的景观是指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生变化[3]。
广义景观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有助于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
因此,广义的景观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所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全文5篇][修改版]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全文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1db508f61fb7360a4c65dd.png)
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第一学期就开了GIS导论课,作为一名GIS专业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想我对GIS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
不同于刚入学时的迷茫,在认识的基础上我还做了些思考,开始逐步的规划我的人生,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首先老师就完整的介绍了什么是GIS。
GIS——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给使用者提供预测、监控、管理问题的空间依据。
这样的定义对于我们来说太过抽象、晦涩。
我自己的理解是,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可以各种地理数据叠加在一起,从而进行查询、分析等一系列操作的空间信息系统。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就跟我们说了GIS与普通地图的不同和优势,这在于它的空间性。
我认为,对于一般的数据信息,做的再完整、再精确,它的利用率是不高的,因为它只能为一些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人利用。
更不用说普通的老百姓了。
而在这种数字化,全球化,资源共享的时代,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此,GIS 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GIS的用途就是对于计算机是数据,而我们需要做出用户可以接受的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的模拟系统。
这是一种服务,显然这种服务在中国还没完善,只是刚刚走出萌芽时期。
因此,GIS的发展是迅速的,潜力是巨大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业是可观的。
而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如何适应这种需求,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知道需要学习什么技能。
GIS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张龙刚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论文学院:矿业学院姓名:张龙刚学号:1108010227班级:测绘111任课教师:董敏2014 年 6 月 15 日摘要关键字一、空间分析二、分析技术三、GIS中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四、分析方式五、实验案例六、心得体会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很强的空间信息分析功能,这是区别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
利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观察和实验,用户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
空间信息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
作为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GIS中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查询与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空间插值、统计分类分析等,并描述了相关的算法。
关键字:空间分析分析技术GIS基本功能实验案例一、空间分析是综合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的通称。
空间分析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在整个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GIS区别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
其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
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1.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2。
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3.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二、分析技术:空间图形数据的拓扑运算;非空间属性数据运算;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
三、GIS中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1 、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覆盖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也就是说,覆盖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范文(精选12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范文(精选12篇)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总结篇1全国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在即将来临的高一新课程实施中,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落实这次培训的成果呢?首先要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不断体现新理念,达到知行合一。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建角色意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长期的应该教育桎梏下,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严重的不足。
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把握难免会出现偏颇。
我要注意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
第三要继续深入学习把握课标,认真制定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所以只有从“三维目标”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第四要注重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这实质上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缺此能力培养就是“空中楼阁”。
学生能力包括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能力,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地理表述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基本预测能力,地图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方法、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等。
这些能力要求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每一节课堂学习、每一次探究活动才能逐渐得以形成的。
第五要注重评价方式的转变。
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中对课程评价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与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只是关注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下,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以此为主题,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以及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并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方案。
一、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和解释遥远地物信息的一种手段。
其原理是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再通过传感器接收、记录和测量这些信息。
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多光谱图像的分析来获取地物信息,例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植被状况等等。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包括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变化等等,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其次,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用于资源调查、评估和决策制定等工作。
最后,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及时预警和应对,减少损失。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现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它能够将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呈现,从而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和应用。
首先,GIS能够对自然资源进行空间分析,例如研究不同地区的土壤质量、水质状况等。
其次,GIS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可视化呈现功能,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和清晰。
另外,GIS还可以进行模拟和预测,帮助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规划。
最后,GIS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方案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获取和处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质量的地表生态环境数据,例如土地利用图、植被指数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is的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is的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管理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GIS 的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管理I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从诞生至今的40多年的时间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革新为众多应用领域创造了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财富,使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检索、制图和显示功能越来越完善。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 已开始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处理空间数据及其有关各种信息的管理模式, 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化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平衡、科学决策等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地下空间的工程数量不断增加, 相应的工程分布、工程图纸、工程状况等信息量呈指数增加。
任何数据和信息生产企业重视采用数据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
在信息社会,数据和信息的生产和应用,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数据是社会的主要财富和资源。
在信息处理和应用中,如果说计算机网络是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那么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和应用不可缺少的手段。
关键词:GIS 地理空间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I I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I I II I I目录前言 (1)1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实现 (2)1.1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2)1.2 系统设计原则 (2)1.3 系统的框架体系结构 (3)1.4 系统实现的技术结构 (3)2工程信息数据的处理与管理 (4)2.1 工程信息的数据体系 (4)2.2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2.3 图形数据的分层管理 (4)3系统功能 (6)3.1 工程信息管理的功能模块 (6)3.2 系统操作功能描述 (7)3.2.1 服务器端功能描述( Server)73.2.2 客户端功能描述( Browser) . 73.3 系统特点 (8)3.3.1 USMIS 对数据标准及规范作了有力探讨 (8)3.3.2 系统具有开放性 (8)3.3.3 系统具有安全性 (9)3.4某城市USMIS开发实例的客户端界面演示 (9)4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1)4.1地理信息系统 (11)4.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11)4.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3)4.4 设计平台—ArcGIS (15)IV4.4.1 ArcGIS介绍 (17)4.4.2 ArcGIS的应用理论基础. 204.5 地统计分析 (22)5传统空间数据的采集 (24)5.1数据的采集方法 (24)5.2点坐标导入 (24)5.2.1 展点 (24)5.2.2 画线 (25)5.3手工数字化仪输入 (25)5.4栅格图像配准矢量化 (26)5.5手工绘制 (27)6 现今GIS数据采集 (28)6.1 AutoCAD环境下数据采集 (28)6.1.1 AutoCAD下向GIS数据采集方案设计思路 (29)6.1.2 试验及应用结果 (31)6.2 航空摄影测量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31)6.2.1 航空摄影测量简介 (31)6.2.2 航空摄影测量法采集GIS空间数据 (32)6.2.3 航空摄影测量需研究的问题336.3嵌入式GIS的野外数据采集 (34)6.3.1 嵌入式GIS研究的意义 (34)6.3.2 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 (34)V6.4 移动GIS技术数据采集 (40)6.4.1 移动GIS的产生和发展 (40)6.4.2 移动GIS的组成 (40)6.4.3 移动GIS的特点 (42)6.4.4 移动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43)6.5 视频GIS数据采集 (44)6.5.1 视频GIS概述 (44)6.5.2 视频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45)6.5.3 视频数据采集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 (46)7 总结 (47)致谢 (49)参考文献 (50)VI前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是近几年来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探索前沿技术的典范研究成果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探索前沿技术的典范研究成果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一门涵盖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学科领域。
作为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各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不断探索前沿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于精确获取地理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在论文研究中,我们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高精度的地理数据采集。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数据预处理、图像处理和模型构建等相关技术,提高了地理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它将地理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为地理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基于GIS平台,开发了各种应用系统,如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环境资源管理系统等。
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我们能够快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
三、地理数据可视化与应用地理数据可视化是将抽象的地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表达形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
在论文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各种可视化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了地理数据的直观展示和沉浸式交互。
同时,我们将这些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如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提高了决策效率和信息传达的效果。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了智慧城市相关的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
通过对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

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地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中学地理课程跨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领域。
课程的综合性强,上至天文、气象、宇宙航行,下至地理、地球、物理,纵向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老师必需不断拓展自己的学问面,凡是与地理有关的学问都需了解和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要学习先进的学问和技能,将科学技术进展所带来的地理讨论新成果,融入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其中大都借助于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
1.多媒体教学是读图教学的突破点。
地理教学中的读图、析图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同学的重难点。
但是,假如老师能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挂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由抽象到详细、由简单到简洁地呈现出来,同学就会有爱好随光标闪动而去读图、析图,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中国34个省区行政图时,同学对各省行政区轮廓及空间分布非常难记,无头绪下手。
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屏幕展现中国行政区图,并采纳不同颜色勾画出各省级行政区轮廓,标注省会、简称、全称。
再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部逐一随光标闪动呈现,把重点省级行政区凸现闪动,有些省区还可配上事物图像进行形象记忆。
如,内蒙古自治区配大鹏展翅,陕西省配秦皇兵马俑,青海省配一只大白兔,广东省配一只象头等。
这样的整合行政区图,使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色,由抽象变为详细,直接刺激同学的视觉感官,特殊能激起学困生的参加。
2.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料和图片,能大容量再现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体现地理教学跨越时空的特点。
学校新课程中涉及很多世界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但大都只是简略介绍,一带而过。
更多的内容和资料需在课堂活动中或课外活动中去搜集、查寻。
所以利用信息技术,网上下载,整合教学资源是最佳途径。
老师利用多媒体整理出的更多资料和人文景观图片,能让同学犹如身临其境去亲身感受。
且这些资料容量大、跨越世界各地奇观,呈现出经典人文地理。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第一篇: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摘要步入21世纪后,GIS正向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
它不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且与CAD、多媒体、通信、因特网、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
GIS理念的产生及其方法与技术的成熟,使其在诸多领域上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GIS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从理论上来讲,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并且与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能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将有利于其他学科或其他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关系;发展;应用前景GIS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各部门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学科又都不同程度地提供了一些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方法。
因此,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相关学科的关系,对准确地定义和深刻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为GIS提供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测绘学为GIS提供各种定位数据,其理论和算法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
虽然GIS涉及了众多的领域,并且与众多的学科都有很大的关联,但与GIS联系最为紧密的还是地理学、地图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等。
1.GIS与地理学的关系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
gis有关毕业论文

gis有关毕业论文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处理、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可视化和决策支持能力。
本篇论文将围绕GIS的应用探讨,介绍GIS 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探究如何利用GIS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利用城市主体经济、交通、文化、生态等因素进行整体规划与构造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地形分析,包括地形高程的生成、地形数据处理、地形变化监测、城市场地分析等,这些都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通过GIS技术将遥感图像、数字地形模型和地理数据库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空间分布、土地类型和地形地物,制定出可行的规划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二、GIS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GIS 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空间和时间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
GIS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农业专家和政府监管部门快速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制定出科学、合理和建设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同时,通过GIS技术还可以分析农作物的土地类型和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更加准确、高效和可靠的数据。
在GIS的帮助下,病虫害防治将更加科学、精准和可持续。
三、GIS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管理是对土地、水资源、空气和生态系统等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管理和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GIS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各种资源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处理,并将数据放入到一张空间图中,利用特定的分析方法进行展示、分析和评估,最终制定出合适的资源管理方案。
例如,利用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的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详细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避免损失过多的森林资源。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姓名学号内容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方法在问世不久就迅速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
基于互联网和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空间认知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本文将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产生、功能和作用等展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关键字:空间信息数据分析计算机一.什么是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为“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它的发展,有时也称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服务”。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二.GIS是如何产生的15,000年前,在拉斯考克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
20世纪初期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结课论文题目: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学院建筑学院专业班级城市规划一班学生姓名刘溪学号 ***********任课教师赵姗[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r 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geo-information system " 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pace for a part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in the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upport, on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cluding the atmosphere) in the relevan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pace data acquisition, storage,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alysis, displa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technical system.[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大纲]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一),GIS的基本概念:(二),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城市规划业务及GIS新技术1,OfficeGIS与城市规划2,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3,嵌入式GIS与城市规划4,GIS与遥感技术结合5,其它应用(二),区域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及GIS技术(三),问题与展望三,我国GIS发展面临的问题四,结语[正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的诸多类型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万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相关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GIS技术在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等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1].国家科委将其列入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MAPGIS,VIEWGIS,CITYSTAR,GEOSTAR等一批优秀国产GIS软件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GIS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
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一),GIS的基本概念: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
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4、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
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
(二),地理信息系统分类:GIS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题性的。
同级的各种专业应用系统集中起来,可以构成相应地域同级的区域综合系统。
在规划、建立应用系统时应统一规划这两种系统的发展,以减小重复浪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和实用性。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广,信息化浪潮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模式、体系结构和环境资源,给城市规划带来巨大的冲击。
GIS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迅速发展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交叉的产物。
它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最先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中获得应用,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规划部门中得到应用。
本文着重描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
(一),城市规划业务及GIS新技术目前GIS主要与城市规划业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建设进行辅助性规划工作。
根据城市规划业务及GIS中技术手段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OfficeGIS与城市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现行城市规划、城市土地管理体制规定,城市规划区内任何建筑项目施工前都必须履行“一书两证”的程序,即要获得《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办理上述许可证的过程就被称为“建设项目报建”。
而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城市规划业务的急剧膨胀,靠以前的技术手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城市规划电子报批是一种全新的规划报批模式,它将传统规划报批图件采用的纸介质转变为电子介质,并通过贯彻一套计算机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使电子文件符合一定的规范标准,可以输入计算机处理,这样,规划审批的一部分工作就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审批报批图件。
GIS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电子报批过程,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气象与变化。
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规划审批手段电子化。
当规划信息进行数字化后,可把原来城市规划中一些琐碎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如量算指标等,大大提高审批速度和效率;(2)标准化规划结果。
由于规划规范缺乏明确的标准且术语混乱,进而导致规划中指标计算方法比较模糊,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当进行电子报批时,可向设计单位明确规划标准,以保证术语与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公开性与透明度;(3)提高设计结果入库速度,由于设计单位提交的结果已经数字化,且符合统一的标准,为未来的设计结果入库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随着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中可使用的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为规划决策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直观地提供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感觉。
通过此种技术,规划师与决策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多维虚拟环境中,回溯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交互观察城市建筑的风貌,审视城市规划布局。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使用:(1)各种规划方案的比较。
把设计单位提供的三维规划方案数据通过一定的接口导入到预定的环境中,在未进行施工建设时即能真实地看到各个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否能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比对各种规划方案的优劣,并可反复修改和选择;(2)构建逼真城市环境。
目前城市有向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构建逼真城市环境,可以把目前城市规划从二维转换为三维,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飞跃,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3)构建时态逼真城市。
城市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构建时态逼真城市,来研究城市发展变化;(4)查询及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不仅仅能给用户提供一个逼真的展示环境,更重要的给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并开发众多分析功能为城市规划服务。
重庆市勘测院由于城市规划信息的多元化及信息量非常庞大,这就给存储、继承和共享这些信息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城市规划的社会化、大众化提供了必要途径。
可以通过网络让用户了解规划审批的进展状况及发布城市规划方案,让用户参与评估,尤其是网络与虚拟现实技术及多媒体的结合,可提供快速、方便、直观的规划方案展示,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3,嵌入式GIS与城市规划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移动通讯及无线互联网设备(包括掌上电脑、PDA 和手机)等集成,可快速提供与位置信息相关的信息服务。
它具有动态性,移动性等特点。
城市规划中有些业务需要快速获取用户环境的各种信息,如为科学管理和利用规划红线资料,详细规划现场踏勘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实时机动地对违规建设用地案件进行处理,为这些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要职能提供现场移动办公的平台等。
以规划红线为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主要根据以文字及表格的形式提供信息资料作出决策,但用地单位名、项目名称、地点、面积、国土文号、城规文号、调查情况和建议等,这些抽象的文字资料,难以全面反映红线情况,如红线形状、附近街道、临近大型机构、现场拆迁状况等,缺乏直观性和可视化,另一方面,规划管理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将红线信息以电子地图、幻灯片、照片、录象等多种媒体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的决策支持系统,使决策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现场办公速度和决策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