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病例分析-寄生虫

病例分析-寄生虫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5.0*10^9/L,嗜酸性 粒细胞18%。旋毛形线虫皮内抗原试验,结果阳性 。
案例五 思考: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病?
2、所患病是如何感染?如何解释上述表现?
3、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
例五
答:1、旋毛虫病。
2、生吃或半生吃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感染。旋 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引起患者全身肌肉酸痛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相应的消化道症状。
案例七
❖ 思考: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如何进行A 型肝炎、B
型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2.本例病人被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时重要依据是
什么? ❖ 3.治疗本例病人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案例七
❖ 答: ❖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的鉴
别诊断:①A 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炎性黄疸的反复 发作。②B 型肝炎虽有可能,但此病人是一种发 展很缓慢的疾病,血检时B 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阴 性。③病人无饮酒史,可完全否定酒精中毒性肝 炎的可能性。
案例七
❖2.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重要依据:患者来自流 行区,家乡有吃生鱼的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是对诊断的有力启示,在粪便中查出了华支睾吸 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依据。检查方法 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多采用各种集卵 法,必要时用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
❖3. 本病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最适剂 量为20~50mg/kg.每日2 次,2 日治愈率达 95%以上。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寄生虫讨论病例

寄生虫讨论病例

讨论病例(学生版)女,5岁,湖南龙山农村人,阵发性脐周疼痛6个月,近期加重并伴发热、咳嗽及食欲减低等症状,到省级某医院就诊。

父亲代诉患儿于2015年5月上旬开始无明显诱因的腹痛(以阵发性脐周疼痛为主,持续约1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但无头痛、咳嗽,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于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1周,腹痛稍有缓解。

6月中旬患儿出现频繁腹痛,3-4次/日,发作特点及持续时间同前,并伴有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率为69.34%,胸片示胸腔少量积液,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因未明),多浆膜腔积液”诊断被收住入院,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异烟肼、甲泼尼龙及对症支持等治疗两周,患儿腹痛和发热消退而出院。

4个月后(11月17日)患儿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腹痛,以剑突下疼痛为主,夜间疼痛多见,当地医院考虑甲泼尼龙胃肠道反应,给予护胃治疗稍好转。

11月21日患儿疼痛加重,且疼痛部位不固定,呈阵发性,疼痛数10秒至1分钟可缓解,每隔1-2小时发作。

11月22日出现咳嗽,以单声干咳为主,数次/日,且出现精神差、纳差,于11月24日到县人民医院诊治未能明确诊断。

患儿父母为了进一步诊治,再次来到省级医院就诊,以“腹痛查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收住入院治疗,此次起病以来患儿精神饮食欠佳,入睡欠佳,体重较前有下降,但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一般,常喝生水,自6月前有反复腹痛、发热、纳差等不适,于2015.7.24至2015.8.11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多浆膜腔积液”而住院治疗两周好转出院。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T:37.5℃,P:116次/分,R:40次/分,BP:95/63mmHg,WT12.5K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包块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啰音。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4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4

* 4、皮下结节或包块:卫氏肺吸虫病可有皮下结节,多在下腹部
至大腿之间的皮下深部肌肉内,外观不易看 到,但能用手触及。
* 5、其他: 如睾丸炎、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等皆可发生,但均少见。
*
暨南大學醫學院護理系2010級
小组成员:陳綺珊、陳婭、楊智煊、李家俊、黃敏龍
预防措施
(1)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患者,对病畜、病兽加强调 查和捕杀。
(2)防止患者的痰液和粪便污染水源,用生石灰杀死
痰液和粪便中的虫卵。 (3)饲养鲶鱼和家鸭吞食淡水螺和蝲蛄,以切断传播 途径。 (4)预防着重于在流行地区禁止猫和狗吃入生的蟹和
蝲蛄;人不吃生的或半熟的溪蟹、淡水螺和蝲
蛄,不喝生溪水。
患者粪检中查出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痰 涂片查出一未知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及患者有生吃 或半生食淡水蝲蛄史,且长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伴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流行病学
[传染源] 肺吸虫病亦称卫氏并殖吸虫病,是主要寄生于肺 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主要是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 等。 [传播途径] 肺吸虫的虫卵随患者、病畜、病兽的 痰液或 粪便排出,入水后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侵入淡水螺, 发育成尾蚴逸出,尾蚴在水中侵入淡水蟹或蝲蛄体内,形 成囊蚴(幼虫像蚕一样作茧把自己包裹在内)。人生吃或 半生吃含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 [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患者多见于青少年,尤其 是学龄儿童。
*实验室检查:
血 象:Hb12g%,WBC9400/ mm3,中性粒细胞
45%,淋巴细胞24%,嗜酸性细胞30%。
尿常觃:正常
粪 检:查出蛔虫卵,鞭虫卵和钩虫卵。 痰结核菌试验:在痰涂片中发现一种寄生虫卵, 较大,金黄色, 卵盖清晰可见, 卵内有一个卵细 胞和十余个卵黄

《寄生虫病例讨论》课件

《寄生虫病例讨论》课件

患者症状及诊断过程
诊断过程: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结果:确定寄生虫种类 和感染程度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
患者症状:腹痛、腹泻、呕 吐、发热等
预后: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 身体播:食用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 • 水源传播:饮用被寄生虫污染的水源 • 接触传播: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 •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传播寄生虫 •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寄生虫,通过胎盘或母乳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 血液传播: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寄生虫 • 性传播:性行为传播寄生虫 • 医源性传播:医疗操作不当导致寄生虫传播 • 动物传播:接触被寄生虫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 • 土壤传播: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土壤 • 空气传播:吸入被寄生虫污染的空气 • 植物传播:食用被寄生虫污染的植物 •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导致寄生虫感染 •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寄生虫感染 • 环境因素: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寄生虫感染 • 药物因素:滥用药物导致寄生虫感染 •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导致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病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药物选择:根据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等因素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疗程:根据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程度确定药物疗程 效果评估: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及建议
避免食用生肉、生鱼等未煮 熟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接触污染的水源和 食物
定期进行寄生虫病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寄 生虫病传播的机会
患者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洗澡、换洗衣物
避免食用生食, 确保食物煮熟煮 透
定期进行寄生虫 病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

寄生虫病例分析

寄生虫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一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60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2.根据上述资料,可确诊为急性期丝虫病。

由于班氏丝虫成虫可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因此可引起附睾炎,而下水游泳可能是其诱因。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属丝虫病的慢性阻塞病变,但少数病人在急性睾丸或驸睾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压迫,堵塞了局部淋巴回流,也可引起轻、中度的鞘膜积液,在炎症消退后,鞘膜积液也就很快消失;由于本病是由丝虫感染引起,因此如不进一步检查微丝蚴及杀虫治疗;则今后会复发,因此在临床症状治疗后仍需进一步查明病因及杀虫,才能彻底治疗。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

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分析]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入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入肠腔的大滋样体数量不多,很有可能漏检;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寄生虫案例二讨论作业

寄生虫案例二讨论作业
入院检查: 体温40℃,贫血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 RBC150*10^10/L,
WBC3.6*10^9/L,血涂片查见红细胞内有某种寄生虫。经抗寄生虫治疗及连 续抢救两天无效,在送县医院途中死亡。
我们的答卷
一、诊断:
经小组讨论为10月上旬为疟疾,11月下旬为凶险型疟疾。
表现依据: 1.10月上旬,每天发冷,发热、伴头痛、全身酸痛。
四、患者的死亡原因?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死亡原因: 为疟疾发展为凶险型疟疾,并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病 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混乱,导致死亡。
教训: 作为医生为病人诊断要认真、全面,尽量避免误诊。在治疗时应
考虑疾病的潜伏期,防止不必要的复发。作为病人应及时就诊减缓 病情的发展。
疟疾相关资料
体温39.5℃,贫血貌,RBC 210*10^10/L,(正常值 400~550*10^10/L),脾肋下3cm点,击血添涂加片标镜题检查到红细胞内有恶性疟原虫环 状体及配子体,氯喹+伯奎治疗,症状很快消失,病人自我感觉良好,治疗三 天后病人要求出院。11月下旬,患者又出现前述症状,并有恶心,呕吐,剧 烈头痛,连续6天后,因昏厥,神智不清,抽搐而送乡医院抢救。
2.贫血貌,RBC 210*10^10/L
3.脾血涂片镜检查到红细胞内有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及配子 体。(直接证据)
4.11月下旬,患者又出现前述症状,并有恶心,呕吐,剧 烈头痛,连续6天后,因昏厥,神智不清,抽搐
二、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有何关联?为什么?
患者前后两次发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病人的第二次发病属于疟疾的再燃,恶性疟原虫 的红细胞外期为六天,在此期间不表现临床症状为 潜伏期。病人自我感觉良好,治疗三天后病人要求 出院,但体内的红外期疟原虫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导致后期的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的发作。并且由于

寄生虫学病例讨论(四).01

寄生虫学病例讨论(四).01

(12月10日1-3节案例讨论。

)以下各病例的问题:1、病人可能患何种疾病?2、最佳检查方案和诊断依据。

3、如诊断为寄生虫病,试简述其生活史过程。

4、试述本病一般的病变过程和所致疾病。

5、本病如何治疗和预防?案例一患者男,60 岁,农民。

因解暗红色血便 3 d,晕厥1 次,于2012年10月1日入院。

入院前3d患者无诱因下解暗红色血便,每日量>600mL;无呕血、腹痛,伴头晕、出汗。

2d前晕厥1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予输血、止血等治疗,因效果不佳转入我院。

否认既往有内外科疾患史,平素体力可,从事田间劳动。

入院查体: T36.8 ℃,P 104 次/min ,BP 100/65 mm-Hg;神志清,重度贫血貌;无皮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

血常规: RBC1.6×1012/ L,Hb 41 g / L,WBC 5.5 ×109/ L,N 0.76,L 0.12,E 0.03,血小板计数60×109/ L(正常值:RBC4~5.5×1012/ L,Hb 120~160 g / L,WBC 4~10 ×109/ L,N 0.5~0.7,L 0.2~0.4,E 0.005~0.05,血小板计数100~300×109/ L)。

大便常规+ 潜血: 褐红色,RBC + /Hp,潜血4 + 。

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正常。

肝功能:白蛋白19.8 g/L (正常值:35~50 g/L),余正常。

案例二患者,男,39岁,住院号44136。

患者1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十余次,便中带血,下腹部阵发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当地医院诊治无效,转入本院。

入院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保守治疗后症状缓,出院后长期服用思密达、奥沙拉嗪片、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期间偶有下腹部隐痛,便中带血。

寄生虫病例讨论交大

寄生虫病例讨论交大
和全身肌肉酸痛,并伴有发热;血 医生告知:孕妇有弓形虫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畸胎或脑组织发育异常等。
7℃,病程持续一个月,有肝脾肿大,嗜酸性细胞增高。 7℃,病程持续一个月,有肝脾肿大,嗜酸性细胞增高。
细胞分类检测中嗜酸性粒细胞占 2.要确诊此病,你认为还应当作哪些检查?
不熟的动物肉食可能,而且同食者 患者王××,男,37岁,武汉市郊县农民。
7℃,病程持续一个月,有肝脾肿大,嗜酸性细胞增高。 因持续高热18天,伴有咳嗽和腹泻,外院诊治无效。
中有出现类似症状的情况;患者先 从诊断上:该孕妇是首次被检出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现在无法确定是孕前还是孕后感染,为了进一步确定其体内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因在每间隔1
2.诊断为旋毛虫病,但根据感染时间和虫体 生长发育规律,住院治疗期间,在肌肉中 不一定检测到病原体,可考虑感染四周后 作一次肌肉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在 这之前,应考虑对同食火锅者的疾病症状 予以明确,并作血常规检查,如有症状者 嗜酸性粒细胞也同样升高,应考虑有集体 感染的可能。如通过防疫部门能进一步检 查动物肉类的来源和感染情况有助于疾病 的诊断。
虑是旋毛虫病。 改为吡喹酮治疗,用药后第4天发热缓解,出院。
对于血检中未检测到疟原虫,可能存在采血时间不正确,对于恶性疟的初发者应在病人疟疾发作期间采血,可从红细胞中检测到环状体,有助于提高检 出率。 可采用口服阿苯达唑,200mg/次,2次/日,连服10~20日。 对于血检中未检测到疟原虫,可能存在采血时间不正确,对于恶性疟的初发者应在病人疟疾发作期间采血,可从红细胞中检测到环状体,有助于提高检 出率。 入院后血检结果也未检测到疟原虫,但考虑其才从南非回来,有疟原虫感染的可能,除使用抗菌素和对症治疗外,也使用了氯喹和伯氨喹啉等抗疟药, 但未见症状有所缓解。 4 g/d,静脉滴注1周,高热持续不退。

寄生虫案例二讨论作业

寄生虫案例二讨论作业

,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整个发作 。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 第一个繁殖周期。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 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 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间日疟( 发热期 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多数 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 tertian malaria)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 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 及卵圆疟。 病例早期发热不规律,可能系血内有几批先后发育成熟的 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 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 疟原虫所致。部分病人在几次发作后,由于某些批疟原虫 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 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 被自然淘汰而变得同步。数次发作以后患者常有体弱,贫 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 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 血,肝脾肿大。发作次数愈多,脾大,贫血愈著。由于免 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疫力的差异或治疗的不彻底,有的病人可成慢性。
二、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有何关联?为什么?
患者前后两次发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病人的第二次发病属于疟疾的再燃,恶性疟原虫
的红细胞外期为六天,在此期间不表现临床症状为
潜伏期。病人自我感觉良好,治疗三天后病人要求 出院,但体内的红外期疟不及时发展为凶险型疟疾。
三、患者每天发冷发热是何原因导致的?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学习了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
在病例讨论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对不同的寄生虫病进行鉴别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掌握了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通过病例讨论,我们了解了针对不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指导。
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我们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未来的病例讨论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病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关注最新的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寄生虫病常常与其他疾病相互关联,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共同探讨治疗方案。在未来的病例讨论中,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提高综合治疗水平。
感谢观看
THANKS
避免接触可能带有寄生虫的动物或水源,如避免在未经处理的河流、湖泊中游泳或捕鱼。
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农民、渔民等,可以进行预防性药物投药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病例讨论总结
了解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通过病例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寄生虫病的症状、体征以及诊断依据,提高了对寄生虫病的认识。
病例讨论是培养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病例讨论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诊疗水平。
关注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进展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
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学习人体寄生虫学,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为维护人类健康提供重要的保障。

临本寄生虫病例讨论(一)

临本寄生虫病例讨论(一)

(11月21日讨论案例一~四;11月26日讨论案例五~七。

请分发各讨论组。

)以下各病例的问题:1、病人可能患何种疾病?2、如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法?3、试述诊断标准和依据。

4、试述本病一般的病变过程和所致疾病。

5、本病如何预防和治疗?案例一患者3:患者男性,45岁,广东珠江人,渔民。

因“上腹胀痛,食欲下降,厌油腻6个月,黄疸15天”入院。

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按病毒性肝炎给予治疗,但疗效不佳。

有经常生食生鱼肉片的历史。

体格检查:体温37.4o C,脉搏72次/分。

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黄染。

心肺检查(-),腹软,肝肋下1cm,剑突下3.5cm,有轻微压痛,脾未角及。

实验室检查:烘便检查未发现虫卵和阿米巴包囊。

白细胞7.2×109/L,嗜酸性粒细胞0.15。

总胆红素118μml/L.B超检查:肝脏轻度肿大,肝内粗密欠均,肝内小胆管有轻度扩张。

案例二患者男,72岁,原籍江苏,20年前来北京至今。

以发热3周,伴乏力,大汗,2009年5月入我院感染科。

入院前后监测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5.67×109/L,逐渐增至10.83×109/L,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由20.6%增至72%(计数为7.54×109 /L),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偏低。

B超显示脾大,右肝钙化,胆囊和各级胆管未见异常。

进一步查支原体、衣原体、病毒9项等均阴性,多次血培养均阴性。

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258U/L,转肽酶154U/L,胆红素水平正常。

行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3.26∶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细胞38.5%,以成熟为主,分叶核嗜酸性细胞易见空泡,核分叶以2~3叶为主。

嗜中性粒细胞的晚幼、杆状阶段比例减低,部分中、晚幼粒细胞可见胞浆颗粒增多,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除外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请我科会诊,追问流行病学史,患者回忆发病前1月曾生食泥鳅7~8条。

案例三患者男,42 岁,籍贯河北。

人体寄生虫学-案例二分析

人体寄生虫学-案例二分析

1、预防:个体预防 + 群体预防 措施:蚊媒防制 +
灭蚊 + 蚊帐 + 驱蚊剂
预防服药
氯喹; 哌喹(或加乙胺嘧啶); 乙胺嘧啶加伯胺喹啉
2.了解治疗过程
治疗药物: 1. 杀灭红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如: 伯氨喹啉,抗复发作用,也称根治药。 2. 杀灭红内期裂殖体,如:氯化喹啉等,用以 控制临床发作。 3. 杀灭配子体,如:伯氨喹啉,用于切断传播。 4. 杀灭孢子增殖期,如:乙胺嘧啶,可抑制蚊 体内的孢子增殖发育。
4.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1.患者体内带有疟原虫感染期的裂殖 体,致使其在红细胞体内增殖,导致 患者出现贫血状况 2.免疫逃避:部分疟原虫具有逃避 宿主免疫力的能力,药物未完全杀 死患者体内的疟原虫
• 死亡原因
3.贫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4.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有 关
吸取的教训
• 为防止疟疾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下列工 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媒介,保护易 感人群 • 遵循疟疾防治总的指导方针: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重点突出
附:生活史
在人体内的发育 (1)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子孢子→红外期裂殖 体→红外期裂殖子 。 (2)在红细胞内的发育:环状体→大滋养体→ 红内期裂殖体→红内期裂殖子→环状体(数 次裂体增殖后,部分形成配子体)。
感染的红细 胞 裂殖子
3.患者每天发冷发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作的机制:血液中的疟原虫密度达到一定 的数量(发热阈值),不同的虫种发热阈值 不同。疟原虫在红内期裂体增殖的结果破坏 了大量红细胞,裂殖子、新陈代谢产物及红 细胞碎片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引起寒颤、发热。随着这些刺激物被 吞噬与降解,机体出汗后恢复。
• 因红细胞内有疟原虫配子体 感染上了疟疾 该患者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08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清亮,无细胞和细菌。
09
粪便检查:寄生虫和虫卵均为阴性。
10
脑部CT扫描检查:正常。
入院後的化驗結果
01
02
04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应做何检查?
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讨论

初步診斷
全身性症状——排除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为局部)
肌肉无包块,粪检正常
排除肌肉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
旋毛虫病
1
2
3
4
1.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所以,当新生幼虫岁淋巴、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致使患者两臂和左腿屈肌无力;
1
当幼虫滞留或移行,可致非浓性脑膜炎和颅内高压,导致患者前额疼痛。
2
幼虫移行致肺,可导致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从而能在患者双肺基底部可闻罗音。
3
旋毛虫病致病过程分三期
囊包形成期(4~16周) 除疼痛外,症状渐消退。
侵入期(1周内):
侵入肠粘膜、水肿、出血、溃疡
移行期(2~3周):
01
02
生活史
幼虫 囊包
宿主吞食
幼虫
侵入肠粘膜,24h后回到肠腔
(十二指肠)
(4次蜕皮)
48h后
成虫
(交配)
♀虫继续长大,产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血
幼虫
2.免疫诊断:
幼虫移行期
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第4周
尿液中肌酸酐
出现肌酸尿最明显
3.其它检查:
3、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病例分析-寄生虫

病例分析-寄生虫

案例八
案例八
❖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 体检: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
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 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N 48%,L 35%,E 17%尿常规正常。胸部拍片正常。
案例八 ❖ 思考: ❖ 1.根据上述病史、体检及化验结果,你怀疑患者
案例四
答:1、似蚓蛔线虫
2、虫卵的检查: 取患者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到虫卵即可确诊。必要 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或加藤厚涂片法检查, 可提高检出率。
成虫的检查: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检获成虫。
案例五
患者,男性,35岁,云南大理人。因发热、全身 肌肉酸痛、吞咽困难而入院就诊。自述:一周前感觉 肠胃不适,发现眼睑部肿胀,并逐步发展为脸部肌 肉有肿胀感,全身肌肉酸痛,发热。既往健康,在 患病前几天与朋友吃过生皮(一种带生猪肉的食物 ),朋友中也有人出现类似症状。查体:T 38.5度 ,P 90次/分,神志清,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 常。四肢肌肉与脸部肌肉有明显压痛,但未见有包 块。各种反射检查正常。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案例八
❖ 答: ❖ 2.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
部分。因疑为急性期,故以病原诊断为主。从粪 便检查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即可确诊。
❖ 3.对此病人应即时处理: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原治 疗。对症治疗:由于病人有明显的症状如发烧"拉 痢"、食欲不振等,应给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 首选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 疗药物。剂量:成人40~60mg/kg 总量。分两 次服用。

肠吸虫案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肠吸虫案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肠吸虫案例讨论发言稿范文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教授、医生,大家好!我是XX医院的一名医生,今天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分享一起肠吸虫病例的讨论。

肠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我们也经常接触到这样的病例,因此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肠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本次讨论的病例。

患者是一名45岁的男性,在近期出现了腹泻、消瘦、乏力等症状,并且查体发现腹部压痛。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高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肠吸虫病。

在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检查中,患者承认曾在湖泊地区游泳、喝生水等行为,符合肠吸虫病感染的传播途径。

肠吸虫病是由吸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通过摄入感染水源或食物传播。

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部疼痛、消瘦、营养不良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贫血、全身乏力等症状。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肠吸虫病,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诊断肠吸虫病时,除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外,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在粪便中发现幼虫或虫卵,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或直肠镜检查来确认诊断。

在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吡喹酮、新蛔虫灵等,能有效杀灭寄生虫并促进痊愈。

在讨论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肠吸虫病的疫情流行以及其常见的感染途径,以便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同时,对于患者的诊疗方案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关注肠吸虫病这一严重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肠吸虫病的传播。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的短暂发言,感谢大家的倾听。

希望我们在今天的讨论中能够深入交流,共同为控制肠吸虫病的传播而努力。

谢谢!。

寄生虫病例讨论

寄生虫病例讨论

可编辑ppt
4
4
问题讨论
你认为还应当进行哪些检查及化验以便确诊?
病原学检查
(1)毛蚴孵化法 (2)直肠镜活组织检查(特别适用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3)直接涂片法,从受检者粪便或组织中检获血吸虫病原体(血吸虫卵或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
免疫学检查
检测抗体: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免疫印迹技术、IFT、胶乳凝集试验和快速试纸法
2015级基础医学
寄生虫病例讨论
可编辑ppt
1
1
病例
患者王×,男,28岁。
主诉:发热,腹痛,脓血便,1月就医。患者三个月前到长江以南某地经商,由于天气炎热多次在河、
湖边畅游。当时足、手臂等处有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发痒,有时出现风疹状。几天后发烧,咳嗽,吃了 些感冒药,经几天就好转。大约一个多月后开始发烧,“拉痢”,有脓有血,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 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曾到区卫生院医治,认为是痢疾,多次服药无效,后到大医院就诊。
生物标志物检查
检测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DNA片段。例如检测其反转座子SjR2和SjCHGCS19中的230bp和303bp两个序列
可编辑ppt
5
5
问题讨论
如何治疗患者?
以病原治疗(抗血吸虫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辅以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吡喹酮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120 mg/kg体重,每日剂量分2次或3次服用,4~6 天疗法,一般病例可 采用每次10mg/kg体重,3次/d,连续4 天。
对症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 并其他寄生虫者首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痢疾、败血症、脑膜炎者均应先抗感染,后用吡喹酮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症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 并其他寄生虫者首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痢疾、败血症、脑膜炎者均应先抗感染,后用吡喹酮治疗。
6
问题讨论
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蠕虫有哪些?这些寄生虫感染期是什么?
蠕虫种类
血吸虫 十二指肠/美洲钩虫 粪类圆线虫 曼氏迭宫绦虫 广州管圆线虫
2015级基础医学







1
病例
患者王×,男,28岁。
主诉:发热,腹痛,脓血便,1月就医。患者三个月前到长江以南某地经商,由于天气炎热多次在河、
湖边畅游。当时足、手臂等处有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发痒,有时出现风疹状。几天后发烧,咳嗽血,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
怀疑为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急性血吸虫病。 由案例可知,
①患者多次在河、湖边畅游 → 流行病学:接触疫水,尾蚴可侵入皮肤
②患者有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发痒 →尾蚴性皮炎 ③患者有发烧,咳嗽症状 →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引起机械性损伤,患者可有潮热、咳嗽症状 ④大约一个多月开始“拉痢” → 急性血吸虫病的潜伏期为感染后5-8周 ⑤有脓有血,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消瘦 → 血吸虫病患者可有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 ⑥患者肝剑突下3㎝,有压痛,脾可触及 → 血吸虫病常有肝脾肿大,并伴有压痛 ⑦ E17%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感染后可引起超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
问题讨论
你认为还应当进行哪些检查及化验以便确诊?
病原学检查
(1)毛蚴孵化法 (2)直肠镜活组织检查(特别适用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3)直接涂片法,从受检者粪便或组织中检获血吸虫病原体(血吸虫卵或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
免疫学检查
检测抗体: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免疫印迹技术、IFT、胶乳凝集试验和快速试纸法
生物标志物检查
检测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DNA片段。例如检测其反转座子SjR2和SjCHGCS19中的230bp和303bp两个序列
5
问题讨论
如何治疗患者?
以病原治疗(抗血吸虫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辅以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吡喹酮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120 mg/kg体重,每日剂量分2次或3次服用,4~6 天疗法,一般病例可 采用每次10mg/kg体重,3次/d,连续4 天。
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曾到区卫生院医治,认为是痢疾,多次服药无效,后到大医院就诊。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体温: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有压
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血常规:WBC 1.92×10^10/L,N48%,L35%,E17%,尿常 规正常,胸部拍片正常。
2
问题
根据上述病史,体验及化验结果,从寄生虫学的角度你怀疑患者患什么病? 依据是什么? 你认为还应当进行哪些检查及化验以便确诊? 如何治疗患者?
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蠕虫有哪些?这些寄生虫感染期是什么?
既可引起肝脏病变也可引起肠道病变的的寄生蠕虫有哪些?感染期是什么?人如何感染?
3
问题讨论
根据上述病史,体验及化验结果,从寄生虫学的角度你怀疑患者患什么病? 依据是什么?
感染期
尾蚴 丝状蚴 丝状蚴 原尾蚴/裂头蚴 第三期幼虫
7
问题讨论
既可引起肝脏病变也可引起肠道病变的的寄生蠕虫有哪些?感染期是什么?人如何感染?
蠕虫种类
华支睾吸虫
肝片形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血吸虫 细粒棘球绦虫
感染期
嚢蚴
嚢蚴 嚢蚴 尾蚴 虫卵
人感染方式
经口
经口 经口 经皮 经口
7
问题讨论
既可引起肝脏病变也可引起肠道病变的的寄生蠕虫有哪些?感染期是什么?人如何感染?
蠕虫种类
多房棘球绦虫 蛔虫
粪类圆线虫 斯氏并殖吸虫
感染期
虫卵
人感染方式
经口
经口
感染期虫卵 丝状蚴
嚢蚴
皮肤、黏膜
经口(幼虫移行症)
2015级基础医学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