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新部编本
《长方形的面积》的优秀教案设计(6篇)
《长方形的面积》的优秀教案设计(6篇)《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51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体验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区分、比较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本节练习。
二、练习1、比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否也相等。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计算来验证。
从而得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如果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2、第5题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怎样包书皮,亲自动手包一包、试一试,然后再出示该题让学生思考。
得到:长方形纸的宽应比书本的长长一些,长要比书本宽的2倍多些。
从而判断用这张纸来包书皮是完全可以的。
3、“聪明小屋”可以先求出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算6个长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算法,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予以表扬。
周长36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在计算周长时,如果学生用(12+6)×2一定要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要给与充分的肯定。
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些练习题。
课堂练习设计:《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篇二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二)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123018202440354254452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15=()()30=()()24=()()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61256(125)=725=660=360(元)=360(元)你发现什么?使学生明确:(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板书课题:简便算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3552学生试做(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3552=35(52)=3510=350(3)拓展补充4529(4)学生完成做一做2.教学例2(1)出示例22516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把16分成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2516=25(44)=2544=1004=400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2)拓展补充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3)练习:108页的做一做三、巩固发展1.填空:(1)2745(2)1512=27[()○()]=15[()○()]=27[()○()]=15[()○()]=27[]=1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46254=46[()○()]3.练习二十五1题4.练习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5.练习二十五5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五4题.六、板书设计简便算法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和积,比较简便.例1:3552=35(52)=3510=350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例2:25162516=25(44)=25(28)=2544=2528=1004=508=400=400《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篇三设计说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适量练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 演示与实践:让学生观看实物和图形,直观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动手实践,用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含义。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哪些图形的面积可以计算?2. 介绍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三角形、梯形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写在作业本上。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
1.4 教学资源: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
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等)。
白板或黑板。
1.5 教学步骤: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
第二章:长方形的面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资源:实物长方形模型。
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等)。
练习题或实际问题情境。
2.5 教学步骤:引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正方形的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资源:实物正方形模型。
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等)。
练习题或实际问题情境。
3.5 教学步骤:引入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集体备课 教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探索交流,解决问题:2、组织反馈,感悟长、宽与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1)明确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①.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②.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猜测:长×宽=长方形的面积(2)动手操作,抽象概括,提炼公式①任取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填表。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予以指导。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②组织反馈,感悟长、宽与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
a.学生结合表格说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再次验证,理解公式思考:是不是任意给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呢?(4)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长=宽=宽=面积=面积=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发现。
观察上边右图,这是什么图形?你能自己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巩固练习(1)一张长方形的A4纸(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球场,长是90米,长是宽的3倍。
要给球场铺上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200平方米,宽是5米,长是多少?(4)李奶奶用木栅栏靠墙围出了一个正方形鸡圈,共用了12米木栅栏,这个鸡圈的面积有多大?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微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微课教学设计工作坊:城东数3学校:西宁市中庄小学所属学科: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讲授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师姓名:杜艳教学背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前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困难。
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法、演示法教学总结: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观察所摆小正方形个数、排数与面积的关系,猜测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然后通过操作,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迁移规律,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教案设计
本文是一篇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教案设计。
旨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掌握计算其周长和面积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2.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方法;3.练习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问题;4.培养判断、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15分钟)通过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兴趣。
了解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认知,扩大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和应用的认识。
2.知识探究(35分钟)第一部分:长方形1.长方形的定义与性质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3.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第二部分:正方形1.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3.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能力提升(30分钟)练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题目。
4.归纳总结(20分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和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解答学生疑问和思考提高。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周长、面积,生动形象地表现问题、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等过程。
2.讨论式教学法在讲授的过程中,多嵌入明确的问题与疑难,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达到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3.演示教学法通过演示和练习,直接考察学生对知识地掌握情况,并将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充实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练习演示、小组合作、期末考试、作品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及其他评估方式,对学生在本学期内所学内容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就教学策略、教师知识点掌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实施与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数学中的基础几何图形,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涉及到多种数学知识点。
教师应充分挖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和特点,利用生动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四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一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三年级下册中的学习内容,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首先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
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法学生先猜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再分小组活动:用学具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
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发现,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学生在“猜想、操作、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篇1【教学内容】:九年级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62-63【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知道占几格就是几平方厘米。
2、在活动中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和类推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尝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细化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来探究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激发活动兴趣,培养活动意识。
(2)在测量活动中找寻长方形长、宽厘米数与行数、列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愿意交流的习惯和不怕困难的探究意识,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计算活动中培养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1cm2的正方形卡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落实教学目标)1、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2、认识面积单位cm23、揭示课题二、活动探究1、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
(落实细化目标)(1)指名汇报(2)小结并板书: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2、再次测量第3个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1)指名汇报(2)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3、小结:我们在测量并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先用小正方形铺满整个长方形,接着只把小正方形放满一行和一列,最后还想出了用尺直接量。
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感受?三、巩固练习1、看图计算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落实细化目标3)(1)交流核对(2)小结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选择(机动)(1)你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约是()A、1cm2B、5cm2C、10cm2D、1cm(2)一张电影票的长是6cm,宽是5cm,面积是()?A、30cmB、11cmC、30cm2D、11cm2(3)一条纸带长1dm,宽3cm,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3B、30C、4D、14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对你的帮助最大?五、面积公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cm2总个数=每行的个数×行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9×5=45(cm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3=9(cm2)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篇2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主体探索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获得新知的学习过程。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较正确地估计出给定的长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解析知识点一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问题导入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过程讲解1.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2.想办法测量其面积。
方法一摆单位面积:取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画好的长方形中,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因此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下图)。
发现:长是5厘米,每行就能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就能摆3行,共摆3个5,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
方法二画面积单位:在长方形内画1平方厘米的方格。
因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所以沿长边每行可以画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正好可以画3行,共可以画5×3=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下图)。
发现:长方形的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每行个数(长方形的长)×行数(长方形的宽)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结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几个长方形,来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下面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不同的长方形,以及通过观察计算后填完的表格。
图形(1)(2)(3)(4)长/厘米 4 4 5 6宽/厘米 2 3 1 4小正方形的个数8 12 5 24面积/平方厘米8 12 5 24观察发现:小正方形每排的个数乘排数正好是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拼成长方形的长的厘米数正好是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的厘米数正好是小正方形的排数,所以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也可用长乘宽求得。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3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
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
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小组2: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
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
这就表示有4个5.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
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篇一(一)教材说明1.本单元教材内容全单元教材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简单的换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构成。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教材的设计思路由侧重于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通过测量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面积和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意义。
(4)让学生在经历操作、估测等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
1.在动手操作中认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主题展开。
(三)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面积和面积单位本节教材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两个内容,共由3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六构成,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单元主题图:向学生展示了朝夕相处的教室,让学生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的面。
通过主题图的学习,为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有利于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面积的重要性。
例1:提供了观察物体的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主要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进行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这种大小在数学上就称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例2:仍然是比较面积的大小,不过方法在例1的基础有了变化,通过比较的两面墙中贴瓷砖的大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树叶的大小等,让学生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要。
例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本小节主要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应用面积公式求面积,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比较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共7课时总第4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3、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题3。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
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6 1 65 3 155 2 103 3 9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难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媒体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学生归纳: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三年级下册《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两篇)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第67页的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在教材第66页例4中,第(1)小题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方格或摆面积单位,采用计数或计算的方法,得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从中形成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第(2)小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
然后,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67页例5是一道实际问题,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能解决。
【教学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400×5=9×13=12×7=26×3=11×100=45×3=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发现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共摆3个5,面积是3乘5等于15,正好是“长×宽”的结果)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精选教案
第一部分: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数学中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育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一次板书精选教案的设计,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握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的认识: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计算出固定长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锻炼目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面积计算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3.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给学生讲解如何求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逻辑讲解。
3.2.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知识点,2D、3D多种形式演示让学生可以一瞬间明白。
同时,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例子,使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解决面积计算问题的方法。
3.3.课堂形式本次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在课前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阐释,并使用一些互动小游戏或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教师会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教师会为学生做一个集中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4.课堂教具及辅助材料本课程使用的教具和辅助材料包括:白板、板书、计算器、小学数学教辅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3.5.课堂实施步骤(1)带入课堂使用两张纸板或数学教具,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态,告诉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区别,并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领域。
(2)理论阐述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求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逻辑讲解,理论部分讲解区别以及求面积的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认识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学生动手操作: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谁能想出办法来?(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教师有意出示下列图形比较,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师生总结: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下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页——79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试验、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分析、验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习题纸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你能说一下你对面积的理解吗?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2)、测量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是如何规定的?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二、解决问题。
1、出示下图(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先猜测,再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验证,完成后同位交流方法。
学生独立验证,教师巡视。
完成后同位先交流,再集体汇报。
2、汇报生1:第一行摆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第二行也摆了5个,摆了3行,一共摆了5×3=15(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2:沿着长摆了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了3个,5×3=15(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戴玉兵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公式。
2.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揭示课题2分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2、这是数学书,要测量它表面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平方分米不是正好,用平方厘米又要量很多次,过于麻烦。
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
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和正方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主学习单》上的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8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进行适当指导)4分2、全班围绕《自主学习单》进行交流4分3、师:老师也摆了几个长方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5分(教师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4、如果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告诉你它的长和宽,你会求出它的面积吗?(揭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字母表达式)并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S=a×b)5、推导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4分(1)大家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让大家来试一试:(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长5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米,宽不变,现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如果长方形的长继续减少1米,宽不变,这时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ppt演示长方形变正方形的过程)6、刚才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计算出了正方形的面积,现在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7、揭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字母表达式,并板书(正方面积=边长×边长,S=a×a)8、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53页
二、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53页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
A类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意识较强,通过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掌握多种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
B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提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但其中有一部分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
C类学生: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很难集中,主动探究学习意识十分薄弱,课堂参与意识不高,学习的行为习惯差,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个别辅导下习得一点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在情景和游戏中学习,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判断等活动经验,还具有了简单的推理和表达能力。
但由于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制约,学生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3、个别化教学对象:
本节课个别化教学对象是:顾文龙、顾薪宇、施欣芸等几位学生平时怕发言学习不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施黄霞、李多曼、黄峥等几位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4、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理念。
五、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六、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新课导引
1、猜一猜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用透明的方格纸验证。
3、通过提问揭示课题: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平面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三、自主探究: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小组合作用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组长把结果填在表格中。
2、反馈
长摆了()个,宽摆了()个,一共摆了()个小正方形,面积是(cm2 )。
3、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4、总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等于长乘宽。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练一练(一个长方形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板书:长方形的面积=7×5=35(cm2)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2、把长方形的长缩短2厘米,这是什么图形?
3、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
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总结;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四.巩固练习
1、口答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有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
(3)有一块长方形的台玻璃宽是6分米,长是10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
2、计算图形面积
3、.判断
(1) 长方形的长10米,宽5米,面积是50平方米。
( )
(2) 有一块正方形的桌布,边长9分米,它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
( )
(3) 长方形的长越大,面积就越大。
( )
(4) 长8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
(5)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6) 有一块玻璃宽是8分米,长是10厘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
()
五、拓展应用
1、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8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2、小胖的爸爸要给客厅的地面铺上地毯,请你帮助他们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地毯的面积?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说课:
教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53页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法: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
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