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残留量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 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 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ml),并用L 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min ;打开分液漏斗C 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 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μg/g)=Wc B A 610032.0⨯⨯⨯-)( 式中 A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 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为lml 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1 材 料 与 方 法
五类样 品中二 氧化硫 残留量合格 率如表 2所示 , 其 中葡 萄酒及果酒类 、 粉丝粉条类和米粉制 品类合格率均 为 1 0 0 %,
酱腌菜类合格率为 8 5 . 7 1 %, 蜜饯类最低 合格率为 7 5 . 5 1 %。 表 2 各类样品 中二氧化硫合格率
食 品中二氧化硫残 留量检测 结果分析
刘 好, 张 杨, 张 睿 7 3 0 0 0 0 )
( 甘 肃省 分析 测试 中心 , 甘肃 兰州

要: 按照《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 理化部分一 ) ) ) ( G B / T 5 0 0 9 . 3 4—2 0 0 3 ) 对 蜜饯类 、 葡萄酒及果酒 、 粉 丝粉条 、 酱腌 菜、 米粉
制品等 1 2 3个样品 中二氧化硫含 量进行检 测。结果表 明: 所检 测的五类食 品中二氧化硫平均残留量均符合《 食 品添加剂使 用卫
生标 准》 ( G B 2 7 6 0 —2 0 1 1 ) 的要 求。其 中葡萄酒及果 酒、 粉 丝粉条 、 米粉 制品类样 品中二氧化硫残 留量合格 率为 1 0 0 %, 酱腌 菜样
玉米 是康 乐县主要 粮食 和饲料作 物之 一 , 种植 面积 占粮
播 面积 的j : 分 之一 。牛蒡属 二年 生草本植 物 , 其种子称 牛蒡 子, 属常用中药材 。为使康乐县 的种植业效益不 断提高 , 康乐 县农业科技人 员通过 多年 的试验摸索 , 总结 出了地膜玉米套 种牛蒡子 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 。 在康乐县 的半干旱区应用 地膜 玉米套种 中药材牛蒡 子的栽培模式 是充分利用 区域性 气候 特点和生长期 生长协调 , 获得 玉米高产 , 中药 材效益 良 好的特色栽培模 式。
硫酸盐 的安全性 引起 了越来 越多的关注[ 4 1 。许多 国家对食 品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一、背景介绍二氧化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鲜的化学物质,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1. 琼脂板法琼脂板法是一种常用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琼脂平板培养基作为生长基质,将待检样品与琼脂平板接触,通过菌落形态和数量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物质。

2.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色谱仪分离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并通过检测其吸收峰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试剂与待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三、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的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检样品称取一定质量,加入适量溶剂进行提取或稀释,制备样品溶液。

2. 反应试剂制备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选择相应的反应试剂,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制备。

3. 样品处理将样品溶液与反应试剂混合,进行反应处理。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处理时间和温度有所不同。

4. 光度测定对于光度法,将反应产物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超过规定限值,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和控制措施。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3. 样品制备和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样品的保存和保存时间,避免样品变质。

4. 操作过程中需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差。

五、结论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附件3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一、不合格项目小知识1、二氧化硫残留量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的残留。

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干制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0.2g/kg,酱腌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应≤0.1g/kg。

人体摄入的少量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会迅速以硫酸盐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系统性毒性低。

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如哮喘病患者等),则会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

因此过敏体质等人群应向食物供应者清楚说明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进食后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就医。

2、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可以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也能够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0号)中规定,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氧化成高血红蛋白,且在酸性条件下(如胃液中)易与胺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

亚硝基化合物是最主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一次性食用过多或者误用亚硝酸盐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3、铝的残留量铝作为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重要成分,经常会添加在食物中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的铝的残留量应≤100mg/kg,粉丝、粉条中的铝的残留量应≤200mg/kg。

铝有一定的慢性毒性,经常摄入铝超标的食品,在体内可造成铝的蓄积,轻者会使食欲减退,引起贫血,重者会表现为神经毒性,使人运动失调、记忆力衰退等。

4、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银耳、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较多

银耳、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较多

银耳、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较多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上的一篇文章《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结果的调查与风险评估》中指出,他们对市场上抽检的六大类共计274件蔬菜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硫的检测,以了解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各类蔬菜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的是银耳(801mg/kg),其次是黄花菜(280mg/kg),最小的是马铃薯(5mg/kg)。

二氧化硫残留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的是银耳和黄花菜,其余的品种均风险较小。

二氧化硫限量标准

二氧化硫限量标准
5、限量标准在监督执法中将如何贯彻?
答:限量标准正式发布后,将作为中药生产、检验和监督的法定依据。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抽检力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应依法予以查处。
国家药典委针对《中国药典》增补本的说明,对于大纲确定的内容也是在不断的进行有效的完善。
自2010年10月1日《中国药典》2010年版执行以来,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所确定的内容,我委于2012年出版了第一增补本。前一阶段我委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增修订内容,通过药典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审定并经网上公示,编制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参照上述国际组织及国内食品添加剂限量规定,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注:ppm即mg/kg。
4、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是否完善?
答: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开始收载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目前已完成新方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经复核验证后,计划收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
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以及各省(市)中药材及饮片炮制规范等在行业中使用的代表性著作和标准规范中,有对部分中药材在产地初加工中采用硫黄熏蒸的记载,如:对含淀粉较多的山药、葛根、白芍等中药材熏蒸,利于干燥,防止褐变、霉变;对海马等易生虫害和质变的动物性药材,可以延长保质期等。
3、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实行分级管理,第一类品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400ppm,第二类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150ppm,确定上述限量数值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确保安全性?
答: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类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危险性评估为:以二氧化硫计,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7mg/kg体重,即一个60kg体重的成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摄入量不超过42mg。FAO/WHO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第33届CAC大会2010年更新)第12.2.1项规定,草药及香料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 mg/kg”,该标准第04.2.2.2项中规定,蘑菇、豆类、海藻类等干菜以及种子类产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500 mg/kg”。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 ;打开分液漏斗C 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μg/g)=Wc B A 610032.0⨯⨯⨯-)( 式中A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 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0.032为lml 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第二法(气相色谱法)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GS-GasPro键合硅胶多孔层开口管色谱柱(如GS-GasPro,柱长30m,柱内径0.32mm)或等效柱,热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标准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标准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标准
中药材是指用于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产品的原材料,其中也包括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用的
食品添加剂,也被用于中药材的贮存和加工过程中,用于杀菌、保鲜等作用。

但是,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来规范中药材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根据中国药典、农业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标准如下:
1. 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以二氧化硫SO2计的含量)一般不超
过10毫克/千克。

2. 部分敏感性较高的中药材,如红枣等,其二氧化硫残留限量可能会更严格,不超过5毫克/千克。

3. 某些特殊中药材,如硫磺、柴胡等,其二氧化硫残留限量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需根据相关法规做出具体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而有所不同,以上标准仅为一般参考,具体以当地法规为准。

此外,中药材的质量控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污染物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因素。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量(GB/T 5009.34-2003蒸馏法)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对试样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

吸收后用浓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试样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试剂:盐酸((1+1):浓盐酸用水稀释1倍,一份盐酸+一份蒸馏水。

乙酸铅溶液(20 g/L) :称取2 g乙酸铅,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mL。

碘标准溶液[c(1/2I2)=0.010mol/L]:将碘标准溶液(0.100 mol/L)用水稀释10倍。

淀粉指示液(10 g/L) :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倾人100 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2 min,放冷,备用,此溶液应临用时新制。

实验步骤(蒸馏、滴定):1.用剪刀把枣剪成碎末后混匀,称取约5.00 g均匀试样。

2.将称好的试样置入圆底蒸馏烧瓶(500 mL)中,加人250 mL蒸馏水,装上冷凝装置(通冷凝水),冷凝管下端应插入碘量瓶中的25 mL乙酸铅((20g/L)吸收液中,然后在蒸馏瓶中加人10 mL盐酸(1+1),立即盖塞,加热蒸馏。

3.当蒸馏液约200 mL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 min。

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插入乙酸铅溶液的装置部分。

在检测试样的同时要做空白试验。

4.向取下的碘量瓶中依次加人10 mL浓盐酸、1 mL淀粉指示液(10g/L),摇匀之后用碘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滴定至变蓝且在30s内不褪色为止。

计算:试样中的二氧化硫总含量X(单位:克每千克,g/kg)按式进行计算。

X= (V1-V0)*C*0.032*1000m式中:V1—滴定试样时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的体积,单位为mL;V0--滴定空白样时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的体积,单位为mL;C—碘标准溶液的浓度,0.01 mol/L;0.032—与1 mL碘标准溶液[c(1/2I2)=0.010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

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标准

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标准

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培训为防止中药材粗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磺熏蒸的问题,保证中药质量和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并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自6月1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上述限量标准均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安全标准范围内。

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03年就已立项对中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方法和限量进行研究,其测定方法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开始收载,近年来一直在积累限量标准的研究数据。

近来,为保证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下,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多次召集来自药品监管、药品检验、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饮片生产企业的药典委员、专家及饮片生产、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对中药材硫磺熏蒸、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法典委员会(CA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并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使用硫磺熏蒸是一些中药材产地粗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习用方法,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

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替代方法,因此,现阶段对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控制宜分级限定。

相关问题:1、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的残留物是什么?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答:一般来说,经硫磺熏蒸后的药材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类物质。

中药材及饮片不同于食品,其摄入量相对较少,且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残留的挥发性二氧化硫,经过药材储存等环节,残留量会进一步降低。

由于少量残留的二氧化硫进入体内后会生成亚硫酸盐,并由组织细胞中的亚硫酸氧化酶将其氧化为硫酸盐,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再加上机体自身存在有内源性的亚硫酸盐,能耐受一定水平的亚硫酸盐。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 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 ;打开分液漏斗C 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μg/g)=Wc B A 610032.0⨯⨯⨯-)( 式中 A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 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0.032为lml 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

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和保鲜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作用。

二氧化硫具有抗氧化和防腐作用,因此在葡萄酒、水果干、果酱等食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长期摄入过量的二氧化硫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包括呼吸道刺激、过敏反应、甚至致癌等风险。

因此,各国针对不同食品对二氧化硫残留的限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欧盟地区,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制定了详细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例如,在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为150mg/L,而在水果干中的限量为2000mg/kg。

这些限量标准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也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GB 5009.228-2016)规定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

根据该标准,水果及蔬菜类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300mg/kg,果蔬汁中的限量为150mg/kg,而果脯中的限量为2000mg/kg。

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保障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欧盟和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同时,各国也在不断加强对二氧化硫残留的监测和管理,以应对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总的来说,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国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详细的限量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各国也在不断加强对二氧化硫残留的监测和管理,以应对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的重要性,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算公式

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算公式

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算公式二氧化硫这玩意儿,在很多食品加工中都能见到。

但这东西可不能过量,所以得有个办法来算算它残留量到底是多少。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算这个二氧化硫残留量。

就拿我之前去一个果脯加工厂参观的事儿来说吧。

那满屋子的水果香味儿,让人闻着就流口水。

可工人们却在认真地检测着果脯里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我好奇地问一个工人师傅:“这东西多一点少一点有啥关系嘛?”师傅笑着跟我说:“小朋友,这你就不懂啦,二氧化硫要是多了,对咱身体可不好,少了呢,又起不到保鲜防腐的作用。

所以得算准喽!”那到底怎么算呢?这就得提到一个公式啦。

二氧化硫残留量(以 SO₂计)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A - B)× C × 0.032 × 1000 / m 。

这里面的 A 呢,是滴定样品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单位是毫升(mL);B 是滴定空白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也是毫升(mL);C 是碘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m 是样品质量,单位是克(g);0.032 是 1 毫摩尔二氧化硫的质量,单位是克(g/mmol)。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晕乎?咱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说有一份水果干,称了一下质量 m 是 50 克。

然后做实验的时候,滴定样品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A 是 15 毫升,滴定空白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B 是 5 毫升,碘标准溶液的浓度 C 是 0.01 摩尔每升。

那咱们就来算算,先算 A - B ,也就是 15 - 5 = 10 毫升。

然后乘以碘标准溶液的浓度 C ,0.01 摩尔每升,再乘以 0.032 ,乘以 1000 ,最后除以样品质量 50 克。

经过这一通计算,就能得出这份水果干里二氧化硫残留量是多少啦。

算这个二氧化硫残留量啊,可真是个精细活儿。

就像我那次在工厂看到的,检测人员那一丝不苟的样子,眼睛紧紧盯着刻度,手稳稳地操作着仪器,生怕出一点差错。

因为这关系到咱们吃进嘴里的东西是不是安全健康。

虾干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值

虾干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值

虾干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值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值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各国和地区均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设定了限值。

二氧化硫作为一种防腐剂,广泛应用于虾干的加工和保存过程中。

中国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虾干中二氧化硫的最大残留量限值为:总二氧化硫:20mg/kg游离二氧化硫:10mg/kg欧盟欧盟委员会法规(EC)第1333/2008号规定了欧盟国家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限值:虾干:20mg/kg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二氧化硫列为食品中公认安全的(GRAS)物质,但对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未设定具体限值。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虾干中二氧化硫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7mg/kg体重。

其他国家和地区此外,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对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规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mg/kg日本:20mg/kg加拿大:30mg/kg印度:30mg/kg检测方法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通常采用比色法、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

影响因素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加工工艺、储存条件、虾干类型等。

危害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呼吸系统问题、过敏反应和头痛等症状。

控制措施为确保虾干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符合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添加量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提供合适的储存条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消费者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虾干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烹饪前,可通过浸泡或焯烫的方式去除部分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操作规程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操作规程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标准操作程序。

2 范围:本标准法适用于药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

3职责:检验员、QC主任、品质保证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4 程序:4.1 本法系用蒸馏法测定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的残留量。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4.2 仪器装置: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具体装置见中药药典2010增补版低263页)。

另配磁力搅拌器及电热套。

玻璃装置见下图:4.3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不少于2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溶液10ml加入带刻度分液漏斗中。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打开冷凝管,并将冷凝管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皮导管置于锥形瓶内液面以下。

连接氮气流入口D。

开通氮气,调节适宜的气体流量(氮气流速约为0.2L/min,至蒸馏瓶内有起泡均匀排出)。

打开带刻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溶液10ml流入烧瓶中。

给两颈烧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钟不完全消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的二氧化硫。

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质量重点标准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质量重点标准

1.目旳
建立中药材二氧化硫质量原则,使中药材质量检查有章可循。

2.范畴
人参、甘草、当归、白芷、白术、山药、白芍、泽泻、葛根、桃仁、大枣、红花。

3.职责
检查人员按照本原则对中药材二氧化硫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成果精确负责。

4.内容
4.1原则山药、白芍、白术等4种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其她中药材及其饮片旳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4.2检测措施
4.2.1 仪器装置如图。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电热套。

4.2.2 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和6mol/L 旳盐酸溶液10ml,连接刻度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旳上端E口处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批示液1ml 作为吸取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加热两颈圆底烧瓶内旳溶液至沸,并
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蓝色或蓝紫色持续20秒钟不褪,并给滴定成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
(A-B)×C×0.032×1000
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mg/g)=
W
式中A为供试品消耗碘滴定液旳体积,ml;
B空白实验消耗碘滴定液旳体积,ml;
C为碘滴定液旳浓度,0.01mol;
W为供试品旳重量,g;
0.032为每1ml碘滴定液(1mol/L)相称旳二氧化硫旳重量,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化检验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QJTC-OR-03-062Y-A 第1页共1页
检验项目:二氧化硫残留量样品编号:
送样单位:样品名称: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
检验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
环境条件: NA 检验日期:年月日
判定标准:□不得超过400 mg/kg;□不得超过150 mg/kg。

检验步骤:
精密称取中药材或饮片细粉10g,置1000ml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在刻度分液
漏斗中加入盐酸溶液(6mol/L)适量备用。

打开与冷凝水连接的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
凝管的上端口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三角烧瓶内,加入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
液。

;打开氮气,调节适宜的气体流量。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溶液(6mol/L)10ml,给
两颈烧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min后开始用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
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且在20s内蓝色或蓝紫色不完全消退,并将滴定结果用空
白试验校正。

计算公式Array X=
仪器型号及编号:
检验结果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