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瀛_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总复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知识点详尽汇总

具有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子主题资源利用率:CPU利用率=CPU有效工作时间/CPU总工作时间平衡性:协调CPU和IO,使系统资源都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策略强制执行高优先权优先,重要计算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的优缺点实时调度的算法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程序,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换出到外存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和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发生越界中断2.如果小于页表长度,则页表始址+页号*位置得到物理块号3.物理块号*页面大小+页内地址=得到物理地址快表、联想寄存器、TLB1.将逻辑地址的页号与页表寄存器的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页号大于页表长度,越界中断1.将逻辑地址的段号和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果段表长度<段号,产生越界中断请求分页的内存分配(请求调入软件)最小物理块的确定:作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最小物理块内存分配策略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只分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先分可变分配全局置换:没有内存,可换他人物理块分配算法:如何为不同的进程分配物理块预测页策略:预计不久之后会被访问的页优先调入内存,可一次调入多页,但是预测效率低下请求调页策略:需要的页面不在内存,发出请求,一次调入一页从打开文件表的表目删除直接-->物理地址哈希文件目录管理的要求1.实现按名存取2.允许文件重名3.提高检索速度4.文件共享基本信息类使用信息类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缺点用户相互隔离,无法合作创建者不用链接创建一个Link文件,存有共享文件的路径非创建者,连接到Link1.顺序访问容易消除了磁盘的外碎片,提高了外存的利用率(内碎片是消除不了的,因为每个盘块的大小固定)显式的“显”在哪里:链接文件各盘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隐式的“隐”在哪里:下一个盘块号存在于上一个盘块中,而不是显示地放在外存有多少扇区,优点:支持直接访问优点大大加快了对大型文件的查找速度分配和回收:与内存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相同。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2.下列选项中,可能将进程唤醒的事件是( )。[2019 年 408 统考] Ⅰ.I/O 结束 Ⅱ.某进程退出临界区 Ⅲ.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A.仅Ⅰ B.仅Ⅲ C.仅Ⅰ、Ⅱ D.Ⅰ、Ⅱ、Ⅲ 【答案】C 【解析】可能唤醒进程的事件包括 I/O 结束、某进程退出临界区等。当前进程的时间片 用完会引起另一个进程的调度并运行,不是唤醒进程。
7.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是为了破坏死锁产生的( )条件。[电子科技大学 2016 研] A.互斥 B.请求和保持 C.非剥夺 D.循环等待 【答案】D 【解析】在有序分配资源时,系统将所有资源按类型进行线性排队,并赋予不同的序号, 所有进程对资源的请求必须严格按照资源序号递增的次序提出,因此在所形成的资源分配图 中,不可能再出现环路,从而不会出现循环等待的情况,进而避免死锁的产生。
1 / 10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下列关于系统调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19 年 408 统考] Ⅰ.在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的过程中,CPU 处于内核态 Ⅱ.操作系统通过提供系统调用避免用户程序直接访问外设 Ⅲ.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统一的系统调用接口 Ⅳ.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的接口 A.仅Ⅰ、Ⅳ B.仅Ⅱ、Ⅲ C.仅Ⅰ、Ⅱ、Ⅳ D.仅Ⅰ、Ⅲ、Ⅳ 【答案】C 【解析】系统调用接口是连接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桥梁,而接口是以具体程序中的函 数实现的,称之为系统调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系统调用,但是它们实现的 功能是基本相同的。
圣才电子书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线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2019 年 408 统考] A.内核级线程的调度由操作系统完成 B.操作系统为每个用户级线程建立一个线程控制块 C.用户级线程间的切换比内核级线程间的切换效率高 D.用户级线程可以在不支持内核级线程的操作系统上实现 【答案】B 【解析】用户级线程仅存在于用户空间中,与内核无关,其线程库对用户线程的调度算 法与 OS 的调度算法无关,不需要操作系统为每个用户级线程建立一个线程控制块。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章节题库(保护和安全)【圣才出品】

用处理机的时间、破坏文件和使机器运行异常等方式危害系统。系统可用性是指系统中的资
源随时都能供授权用户访问。
9.最基本的加密算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1)和(2),其他方法大多是基于这两种 方法形成的。Julius Caeser 算法是一种著名的(1)算法。
A.易位法 B.DES 算法 C.Hash 算法 D.置换法 【答案】(1)D;(2)A 【解析】最基本的加密算法是易位法和置换法,凯撒算法是一种根据字母与字母之间的 替换来破解凯撒密码的算法。
(1)(2) A.主动攻击 B.被动攻击
2 / 19
圣才电子书
C.远程攻击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本地攻击
(3)
务
D.制造虚假消息
(4)
A.检测和恢复
B.认证技术
C.数据加密
D.访问控制技术
【答案】(1)B;(2)A;(3)B;(4)C
C.数据完整性
D.系统的可靠性
【答案】A
【解析】数据截取是指未经核准的用户通过非正当的途径(如直接从电话线上窃听)截
取网络中的文件和数据。数据机密性是指系统仅允许被授权的用户访问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
7.有多种方式威胁到计算机的安全性,其中修改和假冒会威胁到( )。 A.数据机密 B.系统可用性 C.数据完整性 D.系统的可靠性 【答案】C 【解析】修改是指未经授权的用户不仅能从系统中截获信息,而且还可以修改系统中的 信息。假冒是指攻击者伪装成另一合法用户,利用安全体制所允许的操作,对系统或网络进 行攻击和破坏。 数据完整性是指系统中所保存的信息既不会丢失,也不会被非授权用户修改,且能保持 数据的一致性。
12.在下列关于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描述中选出一条错误的描述。 A.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速度快,因此适合大批量数据的加密 B.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将依赖于密钥的秘密性,而不是算法的秘密性 C.从密钥的分配角度看,非对称加密算法比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需求量大 D.非对称加密算法比对称加密算法更适合用于数字签名 【答案】C 【解析】对称加密算法:密钥量大,难以管理,如 N 个用户之间相互保密地传送数据, 需要 N(N-1) 非对称加密算法:密钥量大大减少,N 个用户之间相互保密地传送数据,只需要 2N 个 密钥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总结-汤子瀛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以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方便性2.有效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1.2 操作系统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用作扩充机器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人工操作方式2.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1.2.2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1)提高CPU的利用率)(2)可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3)增加系统吞吐量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1)多道性(2)无序性(3)调度性3.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1)资源利用率高(2)系统吞吐量大(3)平均周转时间长(4)无交互能力4.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1)处理机管理问题(2)内存管理问题(3)I/O设备管理问题(4)文件管理问题(5)作业管理问题1.2.4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1.分时系统的产生: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用户的需求(需要的具体表现:人-机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2.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1)及时接收(2)及时处理3.分时系统的特征:(1)多路性(2)独立性(3)及时性(4)交互性1.2.5实时系统:实时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1.应用需求:(1)实时控制(2)实时信息处理2.实时任务:1)按任务执行时是够呈现周期性来划分:(1)周期性实时任务(2)非周期性实时任务2)根据对截至时间的要求来划分:(1)硬实时任务(2)软实时任务3. 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特征的比较:(1)多路性(2)独立性(3)及时性(4)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它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服务(5)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P11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时间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复习笔记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操作系统的目标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1)方便性配置操作系统(OS)后,系统可以使用编译命令将用户采用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用户可以直接通过OS所提供的各种命令操纵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2)有效性①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早期未配置OS的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配置OS后,能有效分配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②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OS可以通过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加速程序的运行,缩短程序的运行周期,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3)可扩充性OS必须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才能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发展的要求。
(4)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
开放性是衡量一个新推出系统或软件能否被广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其主要作用是管理好这些设备,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便于用户使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它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图1-1是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图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和图标—窗口方式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① 管理处理器,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器;② 管理存储器,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③ 管理I/O设备,负责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④ 管理文件,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注意:当一台计算机系统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时,则用户对系统中共享资源的需求有可能发生冲突,因此,操作系统必须对使用资源的请求进行授权,已协调用户对共享资源的使用。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章节题库(进程的描述与控制)【圣才出品】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章节题库(进程的描述与控制)【圣才出品】第2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一、选择题1.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2B.3C.4D.5【答案】C【解析】假设K=3,3个进程共享8台打印机,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3台打印机,若3个进程都分别得到2台打印机,系统还剩下2台打印机,然后无论哪个进程申请打印机,都可以得到满足,3个进程都可以顺利执行完毕,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死锁。
假设k=4,4个进程共享8台打印机,都得不到满足,产生了互相等待,可能会发生死锁。
如果觉得这种思路不够简略,换个说法或许更好理解。
根据组合数学中鸽巢原理的思想,考虑极端情况,因为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当每个进程都已经占用了2台时,如果仍然有空闲打印机,则必定能满足某个进程3台的条件;如果没有,则死锁。
所以,将8个打印机分给K个进程的极端情况就是K为4,刚好每个进程2台,没有剩余。
这类型的题通常数字不大,可以凭经验给出正确答案,这样或许会快一些。
下面给出对应计算公式,以便大家加深理解。
假设n为每个进程所需的资源数,m为进程数,A为系统的资源数,则满足(n-1)×m>A的最小整数m即为可能产生死锁的最小进程数,该公式同样可以用于求出每个进程需要多少资源时可能会产生死锁。
该公式可以这样理解:当所有进程都差一个资源就可以执行,此时系统中所有资源都已经分配,因此死锁,其思想和鸽巢原理类似。
2.有关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控制和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B.用户进程被创建时,系统为它申请和构造一个相应的PCBC.进程的优先级信息是保存在进程的PCB中的D.同一个程序是不能被创建成多个进程的【答案】D【解析】一个应用程序通常有多个进程组成。
程序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
最新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作业、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主要作用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 抽象▲主要目标 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使用编译指令或 OS 提供的命令操纵系统) (提高 系统的吞吐量、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添加或修改功能、模块) (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兼容性强)▲主要发展动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主要 /基本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基本特征 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答: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答: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的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答:把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 。
时分复用技术 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 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 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虚拟处理机、虚拟设备。
虚拟为 n 个,平均速度≤ 1/n )空分复用技术 利用存储器的空闲时间分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的多道程序, 以此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虚 拟后,平均内存≤ 1/n )答:指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答:将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使用外围机,脱离主机)输入在磁带上,使作业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一个个 连续处理。
内存中只有一道程序,系统资源浪费。
单道性、顺序性、自动性。
精品文档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资源;允许多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访问资源, 同时”指的是宏观意义,在微观上是答:将作业输入在外存,排成后备队列,并在由于某程序 I/O 操作而暂停执行时的 CPU 空闲时间,按照一 交替访问的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答: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并由此所组成的系统。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存储器管理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虚拟存储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解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文件管理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操作系统接口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多处理机操作系统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多媒体操作系统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保护和安全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详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著复习摘记

和平均周转时间都尽可能短。2.系统吞吐量高,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完成的作业数,与处 理的作业从平均长度有关。3.处理机使用率高。分时系统的目标: 1.响应时间快,从用户提 交一个请求开始到显示出处理结果为止。2.均衡性好,指系统响应时间的快慢与用户请求 服务的复杂性相适应。实时系统的目标: 1.截止时间短,2.可预测性。 3.2.3 先来先服务 FCFS 和短作业优先 SJF 调度算法 FCFS:系统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进 行调度。主要用于与其他调度算法结合,形成一种更为有效的调度算法,如可以把进程按 优先级设置多个队列,每个队列采用 FCFS。SJF: 作业时间短,优先级高。[缺点:]1.必须 预知作业的运行时间。2.对长作业非常不利。3.无法时间人机交互。4.不能保证紧迫作业及 时执行。 3.2.4 优先级调度算法 PSA 和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HRRN PSA:根据作业或进程的紧迫 程度设置的优先级进行调度。HRRN:是既考虑了作业的等待时间,又考虑了运行时间的 调度算法[优点:]既照顾了短作业,又不使长作业的等待时间过长,改善了处理机调度的性 能。优先权=(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响应时间/要求服务时间。1.如果作 业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时间越短,优先权越高,有利于短作业。2.当要求服务时间 相同,优先权取决于响应时间。3.对于长作业,优先级随着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缺点:] 调度前需要做响应比计算,增加系统开销。 3.3.1.1 进程调度的任务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3.把处理器 分 配给进程。3.3.1.2 进程调度机制 1.排队器,事先将系统中的所有就绪进程按照一定的策略 排成一个或多个队列。2.分派器,将处理机分配个新选出的进程。3.上下文切换器,分派处 理器时,新选进程的 CPU 现场信息装入到处理器的各个寄存器中;阻塞进程时,将处理器 寄存器中的现场信息保存到进程 PCB 中。3.3.1.3 进程调度方式 1.非抢占方式:把处理机 分配给进程后,只有当进程运行结束或者阻塞时,才将处理机分配给其他进程。[优点:]实 现简单,系统开销小。适用于大多数批处理系统。2.抢占方式,允许调度程序根据某种原 则,去暂停某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个另一个进程。抢占原则 1.优先权原则, 2.短进程优先原则,3.时间片原则。 3.3.2 转轮调度算法 基本原理:基于时间片的调度算法,让就绪队列上的每个进程每次仅 运行一个时间片,保证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进程在确定的时间内,都能获得一个时间片的处 理机时间。进程切换时机:1.时间片未用完,进程已经结束。2.时间片已用完。时间片大小 的确定:一个较为可取的时间片是略大于一个典型交互所需要的时间,使大多数交互进程 能在一个时间片内完成,从而获得很小的响应时间。 3.3.3 优先级调度算法 1.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2.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优先级类型: 1.静态优先级,在创建进程时确定,整个运行期间不会改变。2.动态优先级,进程创建初期 赋予一个优先级,随着进程的推进或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改变,以便获得更好的调度性能。 3.3.4 多队列调度算法 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的进程固定分配在不同的就绪队列中,不同的就 绪队列采用不同的调度算法。 3.3.5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事先不需要知道各种进程所需的执行时间,还可以较好的满 足各类进程的需求。调度机制:1.设置多个队列,为每个队列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 越高,时间片越小。2.每个队列都采用 FCFS 算法。3.按队列优先级调度。调度程序首先调 度最高优先级队列中的进程运行,第一队列空闲时才调度第二队列。调度算法的性能:如 果规定第一个队列的时间片略大于多数人机交互的处理时间,便能较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 求。终端用户作业在第一队列时间片中完成,短批处理用户的周转时间较短,长批处理用 户不用担心长期得不到处理。 3.3.6 基于公平原则的调度算法 保证调度算法 不是保证优先运行,而是明确的性能保证, 每个相同类型的进城获得相同相同的运行时间。公平分享调度算法 调度的公平性针对用 户,使所有用户能获得相同的处理机时间,或所要求的时间比例。调度是以进程为基本单 位的,必须考虑到每个用户的进程数。 3.5.2 计算机系统中的死锁 死锁是源于多个进程对资源的争夺,对不可抢占资源争夺,对 可消耗资源的争夺和进程推进顺序不当时,会引起死锁。 3.5.3 死锁的定义,必要条件和处理方法 死锁的定义:如果一组进程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 待仅由该组进程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 那么该组进程时死锁的。 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2.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已经保 持了一些资源,又请求新的资源,却被其他进程占用,此时进程被阻塞。3.不可占用条件, 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抢占。4.循环等待条件,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 进程-资源的循环链,即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另一个进程的资源释放。处理死锁的方法:1.预 防死锁,通过设置限定条件,破坏产生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易实现。2.避 免死锁,在资源的动态分配中,用某种方法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的发 生,例如使用银行家算法。3.检测死锁,事先不采取任何措施,通过检测机构及时的检测 出死锁的发生,然后采取措施解脱死锁。4.解除死锁,当检测到系统已发生死锁,撤销一 些进程,回收资源,并将资源分配各阻塞状态中的进程,解除死锁。 3.6 死锁的预防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1.一次性地申请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全 部资源,进程在整个运行期间,不会再提出资源请求。[缺点:1.资源被严重浪费,严重恶化 了资源的利用率。2.使进程经常发生饥饿现象。],2.允许一个进程获得运行初期所需资源 化后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初步释放自己使用完毕的资源,申请新的资源。能使进程更 快的完成任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进程发生饥饿的几率。破坏不可抢占条件: 当一 个已经保持了某些不可被抢占资源的进程,提出新的资源请求而不能满足时,必须释放自 己所有的资源,以后需要时再申请。[缺点:可能使进程无限推迟执行,延长了进程的周转 时间,增加系统开销,降低吞吐量。] 破坏循环条件: 对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线性编号,规 定每个进程都按照资源编号顺序请求资源。进程必须释放所有具有相同或者更高序号的资 源后才能申请较低序号的资源。[缺点:各类资源的序号必须相对稳定,限制了新设备的增 加。作业使用的资源顺序和资源编号不一致。限制用户自主,简单的编程。] 3.7 避免死锁 系统安全状态: 指系统能按照某种进程推进顺序为每个进程分配所需资源, 直至满足每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使每个进程都可顺利的完成,此时为一个安全资源 分配序列。有安全序列则为安全状态。避免死锁的实质在于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是系统不 进入不安全状态。 3.8 死锁的检测与解除 死锁检测:1.资源分配图,用圆圈代表一个进程,用方框代表一类 资源,请求边是从进程指向资源,分配边是从资源指向进程。2.死锁定理:当且仅当某一 状态时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简化的。 简化的方法: 1).在资源分配图中找到不阻塞也不独立 的进程结点 P1,正常情况下该结点是可以获得资源顺利执行完并释放所有资源的。去除该 结点的请求边和分配边,使其孤立。2).P1 释放资源后,P2 才可以继续运行,消除 P2 的请 求边和分配边,使其孤立。3).若能够消除所有进程结点的请求边和分配边,则该资源分配 图是可简化的,反之不能简化,就会产生死锁。 3.死锁检测的数据结构: 类似于银行家算法的数据结构。 死锁解除: 解除死锁的方法有两种,1 是抢占资源,从一个或多个进程中抢占足够数量的 资源,分配给死锁进程,以解除死锁状态。2 是终止进程,终止一个或多个死锁的进程, 知道打破死锁环路。终止的方法有:1).终止所有死锁进程,2).逐个终止死锁进程。 终止进程时要考虑的因素:1).进程的优先级大小,2).进程执行的时间,还要执行的时间, 3).进程使用的资源,还需要的多少资源,4).进程是交互式还是批处理式 代价最�
操作系统复习

3.预防死锁的论述中,﹎﹎A﹎﹎条是正确的论述。 (1)由于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系统资源不足,因而预 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系统规模,配置足够的 系统资源。 (2)由于产生死锁的另一种基本原因是进程推进顺序不 当,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使进程的推进顺 序合法。 (3)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或其中 几个的方法,来预防发生死锁 (4)因为只要系统不进入不安全状态,便不会产生死锁, 故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 态。
第六章复习要求:
• 掌握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定义,了解文件系统的类 型、文件系统模型。 • 掌握文件的逻辑结构概念,熟悉三种文件逻辑结 构。 • 掌握文件的物理结构及连续分配、链接分配、索 引分配和UNIX直接间接混合寻址方式等外存分配 方法。 • 掌握空闲表、位示图法、空闲块链接法和UNIX OS 采用的成组链接法等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 • 掌握文件控制块和多级目录结构,熟悉目录查询 技术, • 了解基于索引节点的共享方式和利用符号连接的 文件共享。 • 熟悉文件的存取控制,熟悉分级安全管理
• 掌握虚拟存储器的理论基础和定义,熟悉虚拟存 储器实现方式和特征。 • 掌握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和地址 变换机构,熟悉页面的分配和置换策略、页面分 配的算法。 • 熟练掌握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置换 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掌握Clock 置换算法和页面缓冲算法;掌握有效访问时间计 算,熟悉工作集概念。 • 掌握请求分段的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和地址 变换机构,熟悉分段的共享和保护。
3.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 的值应当为﹎﹎A﹎﹎;当其值为﹎﹎B﹎﹎时,进 程应阻塞。在执行V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C ﹎﹎;当其值为﹎﹎D﹎﹎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 进程。 A,C:(1)不变;(2)加1;(3)减1;(4)加指定数值; (5)减指定数值。 B,D:(1)大于0;(2)小于0;(3)大于等于0;(4)小 于等于0。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复习笔记一、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操作系统的目标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1)方便性配置操作系统(OS)后,系统可以使用编译命令将用户采用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用户可以直接通过OS所提供的各种命令操纵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2)有效性①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早期未配置OS的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配置OS后,能有效分配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②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OS可以通过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加速程序的运行,缩短程序的运行周期,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3)可扩充性OS必须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才能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发展的要求。
(4)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
开放性是衡量一个新推出系统或软件能否被广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其主要作用是管理好这些设备,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便于用户使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它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图1-1是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图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和图标—窗口方式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① 管理处理器,用于分配和控制处理器;② 管理存储器,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③ 管理I/O设备,负责I/O设备的分配与操纵;④ 管理文件,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章节题库(1-12章)】【圣才出品】

①命令方式。这是指由 OS 提供的一组联机命令(语言),用户可通过键盘键入有关的
命令,来直接操纵计算机系统。
②系统调用方式。OS 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在应用程序中通过调用相应的系统
调用来操纵计算机。
6.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 )之间。 A.CPU 和用户之间 B.中央处理器 CPU C.计算机硬件和用户 D.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 【答案】C 【解析】现代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它与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着紧密联系,也 与用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计算机裸机和计算机用户之间,用户通过 OS 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 OS 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 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7.操作系统是对(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4 / 205
圣才电子书
D.应用程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C
【解析】从一般用户的观点,可把 OS 看做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从资
源管理的观点看,则可把 OS 视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另外,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
5.用户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A.命令方式和函数方式 B.命令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C.命令方式和文件管理方式 D.设备管理方式和系统调用方式
3 / 205
圣才电子书
【答案】B】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3.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 A.提高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能 B.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C.降低用户作业的周转时间 D.减少用户作业的等待时间 【答案】B 【解析】在批处理系统中,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中,由操作系统在计算机 某个特定区域(一般称为输入井)将其组织好并按一定的算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业,
操作系统复习题(汤子瀛)

操作系统复习参考题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一、填空题:1.裸机是指,虚机器是指。
2.OS向用户提供的接口有、、。
3.多道程序设计的好处有、、。
4.操作系统是。
5.分时系统的特征有、、、。
实时系统除具有以上特征外,还具有特征。
6.OS的公共服务类型有、、、、。
7.系统调用的类型有、、、、。
8.OS的资源管理功能有、、、。
9.MPS是指,它可分为、两类。
10.多处理机OS可分为、两种模式。
11.网络OS的工作模式有、。
12.网络OS的功能有、、、、。
二、回答问题:1.OS的目标有哪些?分别如何?2.画出OS的层次模型。
3.多道批处理的特征有哪些?4.OS有哪些特征?分别如何?5.微机OS可分为哪几种?每种微机OS中具有代表性的OS有哪些?6.比较分布式OS和网络OS。
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一、填空题:1.前趋图是一个,前趋图中必须。
2.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有、、;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有、、。
3.进程的挂起状态是指。
4.PCB是,它是标志。
它的组织方式有、。
5.OS的内核是指。
6.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有、、、。
7.引起进程终止的异常事件有、、、、、、、。
8.引起进程阻塞和唤醒的事件有、、、。
二、回答问题:1.画出下列五条语句的前趋图,并说明S2和S3语句、S3和S4语句是否可以并发执行,为什么?S1:a=5-x;S2:b=a*x;S3:c=4*x;S4:d=b+c;S5:e=d+3;2.什么是进程?它有哪些特征?分别如何?3.画出进程五种基本状态的转换图。
(注意转换方向和时机)4.列出PCB中包括的信息。
5.什么是原语?它有哪两个特征?6.进程创建的过程是怎样的?7.什么是线程?比较线程和进程。
第三章进程的同步与通信一、填空题:1.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
2.临界资源是,临界区是。
3.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有、、、。
4.利用硬件方法解决进程互斥问题时使用的硬件指令有、,它们都不能满足准则。
5.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信号量初始值一般是,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信号量初始值一般是。
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子瀛 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设备管理的重点、难点
虚拟设备和SPOOLing 技术 什么是虚拟设备 什么是SPOOLing技术,SPOOLing系统的组成 如何利用SPOOLing技术实现共享打印机
磁盘调度 磁盘调度的目标 磁盘访问时间的计算 FCFS、SSTF、SCAN、CSCAN 等算法的应用及这些调度算法 的演变过程,分别解决了哪些问题;各算法的性能比较
系统打开文件表 用户打开文件表
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删 除、拷贝、重命名
文件存取控制
•第六章文件管理的重点、难 点
文件的逻辑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原理和特征 组织方式、访问方法及各种文件形式的比较 外存分配方式: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原理、优缺 点 显示链接FAT、混合索引分配 目录管理:目录管理的要求 文件控制块(FCB) 索引结点 目录结构:单级、两级和多级 文件磁盘空间管理 空闲表法和空闲链法 位示图法:分配和回收的具体计算
第四章的典型问题
存储器管理的基本任务 动态重定位的概念、实现方式,什么情况下需要重定位 比较连续分配与离散分配 基于空闲分区链的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的应用实例:首次 适应法,循环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 在某分页系统中,给定内存容量和物理块大小,计算物理 块的数量;对给定的进程页表,将给定的逻辑地址,计算 出其对应的物理地址并画出地址变换流程图。 在某分段系统中对给定的进程段表,将给定的逻辑地址, 计算出其对应的物理地址并画出地址变换流程图。 请求分页系统过程的各种问题,并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地 址变换过程 对给定的问题,按各种页面置换算法,写页面调入过程, 计算和分析缺页率,并对多种算法的性能作比较分析
多道程序设计 进程基本概念 进程同步互斥 进程间通信 进程调度 死锁
操作系统定义 OS的作用 OS特征 OS的主要功能 OS分类 OS结构设计
处理机管理
I/O系统 I/O控制方式 缓冲技术 I/O软件组成 设备独立性 设备分配 驱动程序 虚设备技术 通道技术 磁盘调度
基本概念
用户接口 作业基本概念 批处理系统作业管理 分时系统作业管理
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
联机命令接口
联机命令 终端处理程序 命令解释程序 系统调用与一般过程调用的区别 中断与陷入
程序接口
图形用户接口
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计算题 编程题 分值分布:
第二章(约占22分) 第三章(约占20分) 第四章(约占20分) 第五章(约占15分) 第六章(约占18分) 其余章(约占5分)
设备管理重要性 设备独立性 设备分类 设备管理任务 设备管理功能
用户进程 与设备无关软件 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处理程序
基本概念
I/O软件组成
缓冲技术
设备 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
虚设备技术
设备处理
磁盘存储管理
SPOOLing技术 共享打印机
设备管理 设备分配回收 独占设备分配 共享设备分配
磁盘访问时间 磁盘调度 先来先服务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扫描(电梯算法) CSCAN
第五章设备管理的典型问题
各种I/O 控制方式的比较 为什么引入缓冲区 缓冲如何提高I/O 速度 为什么引入设备独立性,如何实现 什么是虚拟设备,实现虚拟设备的关键技术 SPOOLing技术的组成,如何利用SPOOLing 技术实现共享打 印机 设备处理程序的功能和处理过程 对各种磁盘调度算法,计算访问次序和平均寻道时间,性 能 磁盘访问时间的组成和计算
1、处理机调度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选择调度算法的准则,周转时间,带权周转 时间,响应时间 3、常见调度算法, 抢占,响应比 4、 常见的两种实时调度算法 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 5、死锁产生的原因,四个必要条件 6、死锁的预防 7、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 8、死锁的检测与解除
高速缓存 内存 磁盘
例
一台计算机有10台磁带机被n个进程竞争,每 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磁带机,那么n最多为 _____时,系统没有死锁的危险?
解:n最大为4。
例
在银行家算法中,若出现下述的资源分配情况: Process Max Allocation Available P0 004 4 0032 1622 P1 275 0 1000 P2 3 6 10 10 1354 P3 098 4 0332 P4 0 6 6 10 0014 试问: 1)该状态是否安全? 2)若进程P2提出请求Request(1,2,2,2)后,系统能 否将资源分配给它? 3)如果系统立即满足P2的上述请求,系统是否立即进入死 锁状态?
•第五章设备管理的重点、难 点
I/O 控制方式:四种I/O 方式的基本原理;四种I/O 方式由 低到高效的演变 缓冲管理 缓冲的概念,为什么引入缓冲 单缓冲如何提高I/O 速度,它存在哪些不足,双缓冲、循 环缓冲又如何提高CPU 与I/O 设备的并行性 缓冲池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引入,引入缓冲池后系统将 如何处理I/O 设备和CPU 间的数据输送 缓冲池的工作方式及Getbuf和Putbuf过程 设备独立性 什么是设备独立性 如何实现设备独立性 设备驱动程序
P2 { 通过路口; }
P3 { 通过路口; }
P4 { 通过路口; }
进程的互斥
分析:进程P1、P2、P3、P4因竞争十字路口这个资源而成 为互斥关系。 设:信号量m表示十字路口资源,初值为1表示资源可用。
int m=1; cobegin p1() // p2() //p3() // p4() coend p1() { P(m) ; 通过路口; V(m) ; } p2() { P(m) ; 通过路口; V(m); } p3() { P(m) ; 通过路口; V(m) ; } p4() { P(m) ; 通过路口; V(m); }
第二章 进程管理的典型问题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变原因。 进程互斥、临界区 三种经典同步问题及其变型
同步约束条件的分析,信号量的初值的设定 单缓冲区的一个生产者一个消费者同步问题 单缓冲区的一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同步问题 多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多个缓冲区的同步问题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解: 1)利用安全性算法对上面的状态进行分析 (如下表所示),找到了一个安全序列{P0, P3,P4,P1,P2}或{P0,P3,P1,P4, P2},故系统是安全的。
资源情况 进程
Work
Need
Allocatio n
Work+Alloc ation
Finis h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OS特征
OS功能
OS分类
操作系 统基本 概念
硬件运行环境
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吞吐量 时间片 虚机器
操作系统定义
操作系统设计
有效管理 合理调度 使用方便
操作系统设计目标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CPU状态 系统堆栈 中断技术 时钟 通道 地址映射 存储保护
死锁的有关结论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死锁预防 死锁避免 死锁检测解除 资源分配图
•第二章 进程管理
1、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2、进程的基本状态及状态转换的原因 3、PCB的作用 4、进程控制的原语操作 5、进程互斥、临界区、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同步准则 6、记录型信号量 7、信号量的应用 8、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9、进程间通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信箱
系统区 用户区
内存管理分配回收 存储共享 存储保护 内存扩充 地址映射
存储体系
存储管理任务
存储 管理
存储管理方案
段式存储管理 页式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
其他
装入与链接 对换技术 覆盖技术
虚拟存储管理
用户程序划分 逻辑地址 内存空间划分 内存分配 管理考虑 硬件支持 地址映射过程
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技术 程序局部性原理 虚拟页式管理 虚拟段式管理 页面淘汰算法 抖动(颠簸)
进程基本概念
进Hale Waihona Puke 同步互斥进程 管理死锁
进程间通信
进程同步 进程互斥 临界区 进程同步机制 信号量 P、V操作 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读者写者问题 哲学家进餐问题
进程调度
调度算法选择原则 算法: 先进先出 时间片轮转 基于优先数 高相应比优先 抢占式 实时调度技术
共享内存 消息缓冲 Send/Receive原语 管道通信 信箱
}
Conductor( ){ while(True){ 关车门; V(close); 售票; P(stop); 开车门; 上下乘客; }
/*售票员*/
}
Main( ){ parbegin(driver,conductor); }
进程的互斥
练习:过十字路口(单道)。
P4
P1
P3
P2
P1 { 通过路口; }
•第四章 存储管理的重点、难点
重定位的基本概念:为什么要引入 如何提高内存利用率:离散分配、对换机制、动态链 接、虚拟存储器、存储器共享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分配、回收算法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为什么引入;地址变换机构 和过程(含具有快表的情况)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为什么引入;地址变换机构 和过程(含具有快表的情况);信息的共享和保护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为什么要引入;特征;实现 虚拟存储的关键技术 请求分页系统的基本原理:页表机制;地址变换过程; 页面置换算法
P0
P3 P4 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