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模型和原型的制作解析
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学案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梳理]一、原型: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1、草模的作用2、概念模型的作用3、结构模型的作用4、功能模型的作用5、展示模型的作用五、工艺:工艺的定义是什么?答: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1 划针、 2 钢直尺、 3 角尺、4 划规、5 样冲。
这些金属加工工具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2.3.4.5.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步骤:(1)(2)(3)(4)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1)(2)(3)(4)3、锉削锉削操作要领:(1)(2)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2)(3)(4)5、连接: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目的:方法:、、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材料。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的鸟巢模型,采用立体结构,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探讨时使用,此模型属于---------------------------()A.草模 B.概念模型 C.功能模型D.展示模型2、王勇设计了一个学生用台灯,现想对台灯的性能以及人机关系进行研究,他应制作出-----------------()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功能模型 D.展示模型3、不同模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 --()A.草模 B.功能或结构模型C.概念模型D.展示模型4、下列模型中,属于展示模型的是------------()A.展示未来莲花跑车设计风格的模型B.车展上展出即将投产的汽车C.足球烯结构的模型D.展示地震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模型5、去除金属锐边和毛刺的加工方法是---()A.锯割B.锉削C.钻孔 D.划线6、金属加工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
制作模型
锯割时应注意的要领是: ⑴ 注意姿势正确(模仿老师的正确姿势,包 括握锯、身姿、脚姿)。 ⑵ 工件必须把持牢靠,可利用左手和左脚压 踩,如用夹压工具更好。 ⑶ 起锯时,左手大拇指靠着锯片以定位,右 手持锯轻轻拉推几下(先拉后推),开出锯 路,再进行正常推锯。 ⑷ 锯割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流畅,眼睛要 注意看划线,时刻保持锯片沿着画线走。将 要锯完时,左手要抓住锯下的部分,右手力 度减小,轻轻将料锯下。
⒉ 刨削
制作模型
如果是用自然板材制作,先要将板材 的两个平面刨至规定厚度并刨光。现用 人造板来做,就不需要刨削平面,只需 要将侧边刨光刨直即可。 因为制作程序是先将围板联接成框 ,所以先将四块隔板的两个侧边刨光, 并刨至成品尺寸宽。底板可以在钉上去 以后再处理。
制作模型
刨削时,刨刀要 磨利。纤维板的边角 处容易崩坏,刨削时 应特别小心。如果工 件较小,可以将其夹 持在扳钳中固定,也 可以左手把持工件立 放在工作凳端,右手 持刨进行刨削(图451)。
制作模型
模型制作不但能够将美好的创意 变为具体的、生动的形体,而且在模 型制作中,通过不断研究、分析整体 形态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种线 条,各种连接构造原理,各种材料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能直观地检验 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在对模型的修改 中,使其设计方便、快速地得到信息 。
参考图例
LOGO
参考图例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 作 第三节 制作模型
由NordriDesign提供
制作模型
模型的概念?
模型(mo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 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 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模型?
制作模型
模型制作是运用木材、石膏、塑料 等材料,采用合适的结构、相应的加工 工艺和三维实体表现的方法,来表现产 品的设计构思和模拟产品的形态结构。 模型制作既是一种设计表达方式,又是 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分析、评价、评 论手段,甚至某些工艺环节只有通过模 型制作,才能确定其设计变为产品的可 能性。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设计下载: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挫折和失败,品味成功的喜悦,感受“想”与“做”的差异,激发技术设计的灵感。
【教材分析】立足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特色。
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制作模型》是苏教版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动手操作的章节,其内容也包含着思想和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本教材中学生亲历动手操作实践最多的章节,是学生经过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后,把抽象的纸介设计实体化的过程,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过程,其过程不仅包含着技术及其设计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还蕴藏着能迁移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广泛领域的思想和方法,况且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还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技术设计中的测试、试验、评估交流起着实体化的支撑。
故本节课应属于本章的重点章节;教材在介绍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后,以三组台灯的制作加工过程为例展开,由于其既不能吸引学生,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
本节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2020选考 通用技术 必修一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已考点模型模型及其功能a 必考未考工艺①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②金工、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③金属材料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方法④木材的锯割加工方法aacc必考+加试2015年10月选考(第4、5题)2016年10月选考(第7题)2017年4月选考(第5题)2017年11月选考(第6题)2018年4月选考(第6题)制作模型①工艺的选择②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cc必考+加试2016年4月选考(第5、7题)2017年4月选考(第8题)一、模型模型及其功能(1)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2)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是一种实体设计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设计人员之间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产。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制作阶段,制作不同的模型,如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
二、工艺1.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2)种类: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1)划线:用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步骤: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
①钢板尺:一种简单的尺寸量具。
②角尺:(90°角尺)在划线时用作划垂直线或平行线的导向工具,也可用来找正工件表面在划线平板上的垂直位置,如图所示。
③划针:在工件上划线条,由碳素工具钢制成,尖端磨成15°~20°的尖角,并经热处理淬火后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划线时,划针向划线方向倾斜45°~75°夹角,上部向外侧倾斜15°~20°。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3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三、制作模型[教学内容分析]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
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内容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模型或原型制作是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设计图样的绘制》之后的一章。
在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将构思或设计从图纸到实物的过程,它不是设计的最后一步,它是设计的中间环节,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后,通过对模型的测试、评价及优化,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对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回到前面的设计过程,循环多次后,形成相对完美的设计。
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为模型、工艺、制作模型,第一节模型主要以概念的理解为主,区别玩具模型与通用技术教学中模型两个概念,以模型在设计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作用为主要学习内容,它为以后制作模型奠定认识基础;第二节工艺以课标要求的金工、木工常见工具为学习对象,掌握常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方法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它为模型制作打下动手基础;第三节制作模型以学生设计的作品入手,通过实际制作,巩固学生的动手技能,同时通过对模型测试、评价,寻找设计中的缺陷,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形成相对完美的设计。
从教材结构分析,本章在技术与设计1中应为关键一部分,学生经历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前面几个阶段后,是收获的时段;从教学设计看,学生从理论学习、动手设计、交流改进,到动手制作,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狭义意义上是真正的技术课。
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概念要求较少,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对操作要求较高,通过学习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这就要求有一定量的实际操作课,通过工具使用和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能够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2、能够结合生活中熟知的简单工艺,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见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和钻削等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模型与原型的设计 第一节模型讲解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科学家们曾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理论。该标准模型 以夸克、轻子作为基本粒子,以弱电统一和电子色动力 学理论为主要框架。标准模型预言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 ,这些基本粒子几乎都已被实验所证实。
图灵机模型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了一种抽象的计 算模型,以解释计算机与人脑的运算过程。这就 是著名的图灵机模型。
宋朝的喻皓于公元989年 在京城汴梁(现在的开封)建造 8角13层的开宝寺木塔时,也是 事先制造了一个小模型,进行研 究、修改,然后才动工兴建。
一、模型及其功能
模型 :是根据实物、 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 生态及其他特征制成的与 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原型 :可以是产品 本身,也可以是产品生产 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 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1859年终于由Great Ship Company买下未完工的大 东方号,同年8月继续完工。9月9日海上试航时,突然发 生爆炸。爆炸原因是通风孔堵死所引起。大东方号1888年 报废,以1万6千英镑被卖给拆船公司当废铁
二、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草模 概念模型 结构模型 功能模型 展示模型
草模 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供设计人员
全球最贵的汽车模型, 价值350万欧元。全长60公 分的兰博基尼Aventador LP700-4模型车搭载了钻 石头灯、镶着钻石的座椅、钻石方向盘、纯金与铂材 质轮圈、纯金与铂材质内装、以及完美缩小比例的碳
纤维车身(车身还包了一层1/1000mm薄的纯金)。
20世纪科学史上的五大模型
二十世纪六十年 带,多位科学家 在魏斯曼“大陆 漂移学说”的基 础上建立“地球 板块构造模型” ,以解释地球岩 石圈的结构。
展示 模型 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选择恰当
模型或原形的制作
际产品几乎一致旳模型或按一定百分比缩 放旳模型,作为产品旳样品进行展示,以 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经过展示模型能够 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 提供实物根据。
三、工艺
1、认识工艺 加工工艺、装旳加工工艺
划线: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 锯割: 挫削: 钻孔:台钻、麻花钻 连接: 表面处理: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
玛丽女王2号旳拥有者是英国人,由法国人制造,是 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长、最昂贵旳客轮,英国女王 在船上为它命名,它旳造价高达8亿美元,拥有一座 两层剧院、5个室内和室外游泳池,甚至还有一种天 文馆。
3、模型
▪ 模型(mo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
思,按百分比、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旳与 实物相同旳一种物体。
2、原型旳作用
▪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旳实现效果进行评
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旳生产技 术与成本旳估算。
《大东方号》事例
▪ 《大东方号》集中了当初世界上最先进旳
多种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旳造船教授, 想制造一艘世界上最大、航速最快旳远洋 轮船,但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一次 旳完毕图纸设计后就直接施工制造旳《大 东方号》轮船,虽然集中了当初造船技术 旳精髓,但还是造成了动力设备与庞大船 体旳动力需要不匹配。
2023北京奥运会主会场
"神舟飞船"模型
神州飞船中旳模拟人
4、模型旳功能
(1)、模型使设计对象详细化。 (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旳可能性。
二、模型旳分类
▪ 1、草模
在设计早期阶段草模能够把设计构思用 立体模型简朴旳表达出来,供设计人员 进一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就是 在草模旳基础 上,用概括旳 手法表达产品 旳造型风格、 布局安排、人 机关系等,从 整体上体现产 品造型旳整体 概念。
《通用技术》复习五: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通用技术》复习五: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二()姓名号次基本内容:1.模型在设计中的二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2.模型的不同阶段:①草模②概念模型③结构模型④功能模型⑤展示模型。
3.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4.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划线、锯割、切(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①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有划针、划规、钢直尺、_钢角尺、样冲。
划线步骤:a.划出基准 b.划尺寸线 c.划轮廓线 d.冲眼。
②锯条安装时,锯齿朝外;起锯时,应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据;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加或不加)。
③锉削:在推挫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大到小,右手施力要由小到大。
④钻孔的操作步骤:a.划线定位、b.装夹工件、c.装夹钻头、d.钻孔。
一、模型1.不同模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A.草模 B.功能或结构模型C.概念模型D.展示模型2.如图的鸟巢模型,采用立体结构,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探讨时使用,此模型属于:()A.草模B.概念模型C.功能模型D.展示模型3.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
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A.草模 B.概念模型C.结构模型D.功能模型二、工艺4.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用了什么工艺?()A.锻造工艺B.冲压工艺C.钳工工艺D.铸造工艺5.说出右图的金属加工工具的名称。
()A.划针 B.划规C.凿子D.样冲6.在金属材料加工的划线..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A.划规B.划针C.钢直尺D.手锯7.金属材料划线的一般步骤为()①冲眼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划出基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8.为使金属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挫削和检查工作面的垂直度。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1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l~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l~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3.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二、本章教学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能够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2.能够结合生活中所熟知的简单工艺,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削、锉削和钻削等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3.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
4.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程标准里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中的有些要求,在教材中没有能反映出来,教师需要熟悉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才能掌握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第79、80页)中常常出现“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的条目,教材中也给出了一些相关内容。
有些老师根据这些内容目标把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加工方法”“了解××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
这样设定教学目标对不对呢?当然,这是课程标准与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之一。
但是,我们来看课程标准中的(第72页)三、课程目标”第二段“学生将……具有……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接着我们再来看“(一)知识与技能“5. 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设计的一般方法后,从头脑的思维加工阶段发展到动手实际成模型阶段。
根据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模型,以便对产品进行试验,检验设计的产品是否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
本节重点不是模型的制作,而是认识制作模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具有制作模型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需要制作模型和模型试验,本节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设计的一种方法。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如接触过车模和船模等,这些经验是本节认识模型的功能和在设计过程在各阶段作用的必备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模型和原型。
2.能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
3.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案例分析、讨论、制作等过程,认识模型的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学习设计的乐趣,体会模型制作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模型的功能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设计基础,体会模型的功能,和对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在教学目的。
(六)教学准备1.教学器材:车模、船模、学生的产品,其他模型图片,榨汁机的模型或图片。
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产品展示台(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车模、船模和便携式板凳,提出问题:我们在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或批量生产前制作出实物来,这就是模型或原型。
(二)讲授新1.模型及其功能教学投影:什么是模型?什么是原型?详见教材P138思考:你接触过哪些模型?哪些是原型?(学生思考后,老师记录下学生所提出的模型案例,将其写在黑板上,并对所提到的案例按模型和原型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和原型的内涵。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鉴模仿;一款新汽车的车型时其美学的创造性要受
到安全、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等多方面要求的制
约,建立产品的物理原型,可以对这些方面作出较
好的评价。
悉尼歌剧院的
设计原型——球壳 的切割和拼接。
迪拜帆船酒店和她的原型——帆船
迪拜月亮塔——月亮
迪拜浪花酒店和她的原型——海浪
杭州东方之门她的原型——裤子
原型的作用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技术与成
本的估算。
2.模型☞草模
草模通过简单的制作可以简单的展示产品的
初期设计以及构思。
2.模型☞展示模型
平面设计图和模型比较,那个更具体形象
别墅建筑模型和普通住宅楼模型效果
模型(mo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 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 相似的一种物体。
既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涂层,也可以采用电
镀的方法,即用电解方法在金属表面涂上一薄层
抗氧化的铬等金属材料。
制作人:苏金良
模 型 和 原 型
1.原型
加菲猫和它的原型——异国短毛猫
《里约大冒险》布鲁和它的原型——蓝金刚鹦鹉
原型(prototype)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 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 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
在开发动漫时要借鉴动物原型;建筑造型设计要借
法拉利概念
摩托车
概念模型具有超前的设计,是企业展示自
己未来设计设想或理念,基本不会量产。
奔驰概念纯 电动轿车
唯一量产的
概念跑车
宝马i8
加工工艺与模型制作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 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稿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稿(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稿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模型》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的第一节。
本章内容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分别介绍了模型的概念、功能及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模型方法这一重要的技术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实践性较强。
二、课时安排本节内容由三个知识点组成:模型的概念、功能、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学生对于模型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对其功能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小结,因此本节重点及难点内容设为让学生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一课时完成。
三、教法目标分析及实施教学目标分析: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学会加以区别并将模型制作应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
教学实施:1、导入:回顾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实物:飞机模型,引导学生探讨模型与实物的区别,由此引出模型的概念。
3、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模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模型应用于哪些场合,为什么会有他们的存在,学生通过讨论小结出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的功能。
4、“仔细观察,找一找各种模型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出柑橘榨汁机、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的特点(外形、颜色、材料、结构),初步认识五种不同阶段的模型。
例如:功能模型,以实现柑橘榨汁机功能为主要特点:具备转动活动杆,具有榨汁的功能;检查连杆之间的活动各部分位置是否恰当;榨汁机盖子与平台上的凹槽是否对齐,以免汁液从上面流出来;底座与杯子位置是否合适,整体能否进行正常的工作。
5、不同阶段模型的`识别练习:教师选取恰当案例,并结合学生所举案例,深化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区别与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神州三号”飞船中的模拟 人
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 首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 行的飞行试验。神舟三号 是无人飞船,可船舱里却 安坐了一名矮小结实的 “小伙子”,这是飞船上 新添的模拟人设备。虽说 是假人,可“他”却会 “呼吸”、能“排汗”, 皮肤很软就像真人。
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
贝雕工艺
草 柳 编 艺
问题讨论
张衡设计的天体运行模型:浑天仪
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模型
"神舟飞船"模型
2、模型的功能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 节,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2、模型的功能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 节,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模型的功能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 节,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失败。
“ 大东方号”首航失败说明了什么?
“ 大东方号”首航失败说明了什么?
模型制作 技术试验
车辆模型
航海模型
航空模型
汽车仿真人模型
建筑模型
二、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 1、草模
在设计初期阶段草模可以把设计构思用 立体模型简单的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 深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 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
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它是一种实体技术语言,
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 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 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模型的功能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 节,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绿茶和红茶的制造工艺。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 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 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 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 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 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 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 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 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 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
构成面。它是一种实体技术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
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 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由于现代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在大规模、自动化和 巨额资金投入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仅凭图纸提供设计 意图,很难把握设计的可靠性。如果设计一旦失败,损 失将十分巨大,所以,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 过模型制作,才能投人生产。
5、展示模型
• 采用真实材料,用准 确的尺寸,做成与实 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 型或按一定比例缩放 的模型,作为产品的 样品进行展示,以便 提供实体形象。另外 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 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 意见,为审核方案提 供实物依据。
1.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 作不同的模型。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 最重要的是进行技术试验。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B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二、工艺
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 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最终产品的方法。 2.工艺的理解:就是将图纸表达的设计方案变成 实体产品的生产活动的总和。 3.工艺的种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加工工艺、 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处理工艺等。 4.工艺对技术产品来说:是保证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 力。
案例分析:“大东方号”轮船
1851年,燃煤蒸汽机帆船客轮“大东方号”,在伦 敦开始建造。由于“大东方号”的船长为当时一般 船的六倍,没有纵深那么长的船台来建造,所以采 用侧面下水的横向船台建造。当1857年11月7日下 水典礼那天,“大东方号”只侧滑行了3尺距离, 再也不肯滑下水。 “大东方号”集中了当时世界 上最先进的各种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的造船专家。 虽然集中了当时造船技术的精华,但还是造成了动 力设备与庞大船体的动力需要不匹配,造成了首航
• 在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用概括的手法 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 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
• 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表达产 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 构强度试验。
(4)功能模型:
• 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 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 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 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 D)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2、能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
行结构强度试验的模型属于( C )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 、功能模型
3.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
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的模型是
A.概念模型 B.草模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 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
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它是一种实体技术语言,
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 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 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2、模型的功能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模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一、模型 (一)、模型及其功能
1、模型
(1)、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 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2)、什么是原型? 原型可以是产品本身,也可以是与产品大小相 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3)、模型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