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嵌固端的位置选择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两层地下室嵌固端选取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两层地下室嵌固端选取的探讨摘要: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对结构计算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论证了其对结构内力配筋的影响情况,提供了一种如何确定结构嵌固部位的方式,并为以后结构设计人员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刚度比;嵌固端;PKPM软件1.前言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嵌固端的选取却面临着各种不同情况,如不设地下室但基础埋深较大,从设计的角度讲不经济;有地下室但层数或多或少,且基础形式各种各样;另外,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模型对嵌固端的选取也是在假设的基础上,针对上述诸方面的考虑,因此,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结构计算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和局部结构的经济性。
2.地下室顶板作为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条件及技术措施根据《高规》第5.3.7条及《抗规》6.1.14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规范要求,地下室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应塔楼侧向刚度的2倍,但实际上地下室的侧向刚度与塔楼的侧向刚度是不连续的至少很大部分是不连续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室往往比塔楼平面大,抗侧力构件数量增多;2)地下室往往有较厚的侧壁和地下水池、人防墙体等混凝土墙,从而大大增加了地下室的侧向刚度,但这些构件与上部结构是不连续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当然如果地下室与基础设计成箱形基础时,刚度的均匀性要好得多。
因此,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往往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一种弹性的,这个条件就是地下室与上部结构之间必须有良好的侧向力传递。
基于这个条件,地下室的嵌固作用就与带转换层的结构非常类似了。
1)结构竖向构件的连续性,上部的框架柱、抗震墙都尽量能落在地下室,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能尽量的加强;2)楼板的作用,如加厚板厚,加大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加大楼板的配筋率。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及相关技术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及相关技术问题在高层建筑中,结构嵌固端的设计与选取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嵌固端是连接钢筋和混凝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高层建筑的整个结构中起着承重、支撑、加固及稳定的作用,因此,它的设计和选用必须非常严谨和精确。
结构嵌固端的设计原则1.结构嵌固段应该满足抗压、抗拉、抗剪的力学原理。
2.在嵌固段中,应该保证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保持一致。
3.嵌固段的长度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以保证各个部分的表面压力基本相同,并达到稳定的效果。
4.嵌固段的位置需要准确的测量和设计,以避免因测量和设计不准确导致的结构失稳。
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在选取结构嵌固端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1.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在选取嵌固端的时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嵌固端的类型、尺寸和材质等。
2.支撑结构:在选取嵌固端时,需要考虑结构支撑的类型和性质,以确保嵌固端的重量和强度能够承受支撑结构的要求。
3.建筑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选取嵌固端时,需要考虑建筑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确保嵌固端能够适应寒区、海岛、火山、沙漠等特殊环境的要求。
4.建筑设计:在选取嵌固段的时候,要根据建筑设计和预计使用载荷来确定合适的嵌固端长度、长度密度以及嵌固段的运用数量。
结构嵌固端的相关技术问题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如何保证?2.嵌固端的长度与强度如何计算?3.嵌固段的位置和数量如何确定?4.嵌固段如何安装?如何检验?在该文档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结构嵌固端的设计原则、嵌固端的选取以及相关技术问题。
对于结构嵌固端这一重要的设计和构造要素,我们需要充分论证、验证和分析,以确保在高层建筑中其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及耐久性。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及相关技术条件
() 1 以地 下室 底 板 作 为 嵌 固端 , 相对 刚度 比 为 0 取 ,
部结 构 的嵌 固部位 时 , 下 室 结构 的楼 层 侧 向 刚度 地
不 宜 小于相 邻 上部 结构 楼层 侧 向刚 度 的 2倍 。
但是《 建筑 结构 抗震 规 范 》 《 和 高层 建 筑 混凝 土 结 构技 术规 程 》 对 于 其 理 论 背 景 , 量 分 析 以及 定
较 大 面积地 下 室情 况未 做相 应 的分 析和 阐述 。结构 嵌 固端 的形 成 或者 说 上 部 结 构 对嵌 固端 的要 求 , 在 工程 设 计 中还 可引伸 出若 干 相关 的技 术 问题及 其正
作 为嵌 固端 不会造成地 下室结 构造 价的提 高 , 而可 反
宜小 于相 邻上 部楼 层侧 向刚度 的 2倍 。地下 室柱 截 面 每侧 的纵 向钢筋 面积 除 应 满 足 计 算 要 求 外 , 应 不 少 于地上 一层 对应 柱 每 侧 纵 筋 面 积 的 1 1 , 上 .倍 地
收 稿 日期 :0 0一O O 21 l— 5 作者简介 : 陈
陈 颖 , 陶 杰
C N i g,T i HE Y n AO Je
( 京 地 下 工程 设 计 院 , 苏 南 京 2 0 2 ) 南 江 10 9
摘
要 : 层 建 筑 在 进 行 结 构 分 析 计 算 之 前 必 须 首 先 确 定 结 构 嵌 固端 的 所 在 位 置 , 确 选 取 其 结 构 嵌 固 端 及 确 定 相 应 的 措 高 正
应符 合第 6 2 3 6 2 6 6 2 7条 的规 定 , 于地 下 . . 、. . 、. . 位
室顶 板 的梁柱 节点 左 右梁 端截 面实 际受 弯承 载力 之 和不 宜小 于上 柱下 端 实际受 弯 承载 力 ¨ 。 “ 高规 ” 5 3 7条规 定 : 第 .. 当地 下 室 顶 板作 为 上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
移 将 波及 地 下 室 顶板 并 使其 发 生 变形 , 使 变形 量 即 很 小 。但 严格 说 来 , 下 室 顶 板作 为结 构 嵌 固部 位 地 的 刚度 必 然小 于 前一 种 情 况 , 变形 又 增 大 了上 部 且 结构 侧 移 的计 算 值 , 同时首 层 骨 架构 件 也 会 由于 自 身 的变形 而产 生 附加 内力 。作 为结 构 工 程 师 , 设 在 计 中应根据 工程实 际情 况予 以鉴 别并 作 出相 应 的结
Absr c :n h g rs ui i g tu t r n l ss t e b l i ie o h sr cu e mu t f s t a t I ih— e b l n s sr c u e a ay i ,h ui n st ft e t t r s r t i d d— u i
础 梁加 以连 结 , 层 层 高 应 从 基础 顶 面算 起 。若 基 首 础 或 承 台顶 面标 高与首 层地 面标 高有 一 定距 离 而不 设 基 础 梁 连结 或 其 刚 度过 小 , 则地 面 标高 处 应设 有 刚性 地 面 作 为结 构 的嵌 固部 位 , 层 层 高 可从 地 面 首
Z U Q n -e H N F n HO ig i, A a g j
( colfD s nadR s r , h n cu mt ̄e E gnei ,C agh nJ i 10 1 , hn ) Sho ei n e ac C agh nl i n i r g hn cu in 30 2 C i o g e h t o f e n l a
构处 理 。
( ) 三 大底盘 多塔楼
标高算起。若在靠近地面标高处设置拉 梁层时, 在 进 行 整 体 结 构计 算 时 , 定 上 部结 构 嵌 固 在拉 梁 层 假 顶 面 处 进 行 一 次性 整 体 计算 , 这种 计 算方 法 虽 然 可 以使底层柱在拉梁层顶面以上 的配筋较为合理, 但 拉 梁层 以下 至 基 础顶 面 以上柱 的配 筋 、 层顶 板 框 底 架 梁 的 配筋 以及底 层 拉 梁 的配 筋 就 未必 合 理 , 因为 结 构真 正 的嵌 固部 位在 基础 顶 面。此 时应 再 补充 一 次 结构 整体计 算 , 将拉 梁层设 置 为 一层 , 上部 结 仍 将 构 按嵌 固于基 础 顶面 , 义拉 梁层 楼 板全 房 间 开洞 , 定 并采用弹性楼板总刚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整体计算 , 计 算 时要输人 拉梁 上 的填充墙 等荷 载 。 在 地面标 高 处 设 置拉 梁 层 后 , 回填 土 对 地 面 以 下部 分 结 构会 有 一 定 的 约束 作 用 , 与真 正 的地下 但 室有很 大 的 区别 , 回填 土 的相对 刚 度 比取 多少 合适 , 影 响因素很 多 , 难 定量 确 定 。 回填 土 的 相 对 刚 度 很 比取 值 大 了 , 会使 拉 梁 及 底 层顶 板 框架 梁 的配 筋偏 少, 之, 反 又会使 框架柱 的配筋偏 少 。所 以 , 架梁 、 框 拉梁 和柱 的最终 配筋 宜取 上述两 次计 算 结 果 中 的较 大值 , 拉梁 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框架梁的要求 。 二、 确定 结构嵌 固部 位应 注意 的 问题 ( ) 一 单层 地 下室 当高层建筑 仅设 单层 地下 室且 底 板采 用 天然 地 基筏 板基 础或桩 一筏 基础 时 , 常选择 基 础底 板 ( 通 而 非 地下 室顶板 ) 为结构 的嵌 固部位 , 有利 于充 分 作 这 利用 其基 础 的“ 限 ” 无 刚度 , 地 下 室顶 板 的灵 活 结 为 构 选 型创 造 条 件 , 即使 是地 下 室 顶板 选 用 无 梁楼 盖 结 构 , 地下 室顶板 留有 大孔 洞 , 不 影 响结 构计 算 或 都 的准确 性 。此 外 , 范规 定 地 下 一 层 的抗 震 等级 与 规 上 部结 构 相 同 , 以基 础底 板 作 为嵌 固部 位不 会 造 成 地 下 室结 构 造 价 的提 高 , 而 可 能取 得 较好 的经 济 反 效 益 。即使单 层地下 室底 板是 以桩 为基础 的普通 梁 板结构 , 一般情况下仍然取底板处为结构嵌固部位。 若 地 下室 作 为 抗爆 级 别 较 高 的 防空 地 下室 , 其顶 板 通 常 具有 作 为 结 构嵌 固部 位 的 刚度 , 时 可 取地 下 此 室顶 板作 为上部 结 构 的嵌 固部 位 。
高层建筑(带地下室)嵌固端的选取
高层建筑(带地下室)嵌固端的选取
高层建筑(带地下室)嵌固端的选取
一、单层地下室(地下室为1层):
地下室顶板不能成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但是计算时应考虑地下室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此时在“地下室”信息条中,可将“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约束刚度”取为3(可取1~5)
二、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大于或等于2层):
1、首先将地下室和上部结构统一建模,在“地下室信息”条中,将“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约束刚度”
取为0(不考虑土的约束),选择“剪切刚度”进行计算,然后在WMASS.OUT总信息中看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的刚度比(与2进行比较):如果地下一层刚度/地上一层刚度大于等于2,那么可以满足条件,即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然后第二次将“地下室信息”中输入地下室的层号进行计算,程序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内力调整。
2、如果地下一层刚度/地上一层刚度不满足条件,即小于2,那么此时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
构的嵌固端,但是往往在实际情况中,室外土对结构本身有着一定的侧向约束作用,此时可将嵌固端部位取在地下室二层楼板处,即在“地下室信息”中输入“----地下室的层号”(如果地下室为二层,输入—1;地下室为三层,输入—2)。
3、对于地下室为2层的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地下室为大空间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保守算法,将嵌
固端取在基础顶面,或者也可以部分考虑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在“地下室信息”中“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约束刚度比”选项中填入1~5,通常情况下取为3,表示嵌固程度为70~80%;
如果填入5,则表示完全嵌固。
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选取的讨论
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选取的讨论一、引言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嵌固端的所在位置。
而嵌固端位置的正确假定不仅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还关系到某些结构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
由于高层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嵌固端的选取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情况。
二、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需要满足的条件规范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是,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室一层的侧向刚度宜大于结构地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2、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3、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应满足下列规定之一:1)地下一层柱结构面每侧的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两端顶面和地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4、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三、关于嵌固端位置选取的讨论1、当地下室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1)地下室顶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以有效传递地震基底剪力,其厚度不宜小于180mm。
地下室顶板及裙房地下室与主楼相关范围内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梁板。
现在较多工程在地下室顶面采用无梁楼盖结构,由于一般无梁楼盖的平面外刚度较普通梁板结构小许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梁楼盖将产生较大的面外变形,地震作用时,地下室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将承受很大的水平地震剪力,加剧了无梁楼盖的面外变形,对传递水平地震剪力和协调变形不利。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部位的选取
性和准 确性 。因此 正确选 取嵌 固部位 并对 其结 构布置 和配 筋构 刚度 的 0 5倍。 地下室嵌 固部 位结 构应 能承受 上部结 构屈 服超 . ” 造以及其他构造措施 等方 面给予一定 的必 要保障 , 是结构 设计 的 强引起 的内力及 地下 室本身 的地 震作用 。规 范提 供 了三种楼 层
浅 谈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嵌 固 端 部 位 的 选 取
陈 炜 琴
摘 要 : 绍 了嵌 固部位 的概 念 , 介 分别 阐述 了高层建 筑结构不 同情 况下嵌 固部位 选取 的条件及 刚度 比要 求 , 并针对 由此
引 申 出的 若 干 相 关 技 术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 保 障 高层 建 筑 结 构 布 置 及 配 筋构 造 的合 理 性 。 以
式 、 面高差 等因素设置 了沉 降缝 而将结构 分成 了相 对独立 的三 小于 0 2 %。3 地下一层 柱截面 每侧纵 向钢筋不应 小 于地 上一 立 .5 ) 个单元 , 内外高差 6 0 室 0 。综合考 虑选 取地下 室顶 板作 为上部 结 层柱对应 纵向钢筋 的 1 1 , . 倍 且地下一层 柱上端 和节点左 右梁端
第3 7卷 第 1 9期 20 1 1年 7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Leabharlann Vo. 7 No 9 13 .1
J1 2 1 u. 0 1
・31 ・
文 章编 号 :0 9 6 2 ( 0 1 1 —0 10 10 —8 5 2 1 ) 90 3 —2
浅谈高层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及探讨
浅谈高层结构嵌固端的选取及探讨
文 < 周增伟
摘要高层结构嵌固端的设置是结构计算分析中的一个前提 假定! 现行规范只针对普通地下室的普遍设置"论述了顶板作为 嵌固端的参数及构造等要求"并没有对地下室其他设置情况作出 说明! 这类工程随处可见"但是嵌固在哪里"怎么算满足嵌固条 件"大家莫衷一是"侧面也反应实际工程的复杂性!
外延不大于 (#$! 通过 -.-$ 软件算例"对以下两个工程进行计算与分析!
工程 /$塔楼往外扩三跨刚好是地下室外墙! 工程 0$相同塔楼外扩四跨为地下室外墙"其他条件与工程 / 一 致! 平面布置情况如上图所示$ 工程 /$
符合&抗规'和&高规'对相关范围条文的规定$不大于 (#$ 且 不大于三跨的要求"考虑考虑地下室外墙的刚度!
关键词结构嵌固端#地下室顶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刚度比# 抗震等级
高层建筑的嵌固端一般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计算嵌固 端"也就是力学嵌固端"表示嵌固端以下刚度无限大"无位移#另 一方面就是抗震嵌固端或强度嵌固端"指地下室结构以及室外回 填土的刚度达到限制结构水平移动的能力"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 分! 结构嵌固端的设置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整个结构的自振周期% 抗震等级%地震作用分配和内力控制载面的变化"而且还影响结 构侧向位移的可靠性"以及整体结构的经济性! 根据实际情况"通 过刚度和承载力调整迫使塑性铰在预期部位出现"对结构计算分 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与结构嵌固端 相关的一些探讨!
一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条件 普通埋入式地下室" 因其埋入土体中" 地下室以下无需考虑 地震作用"且地面以下没有风荷载"为此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成了最经济最合理的选择! 从现行的规范"不难看出"规范规定了 一系列关于顶板最为嵌固端的条件" 而对于其他位置的嵌固要 求"并没有相关规定"从侧面也反映出专家对以顶板为结构计算 的嵌固端的认可! 对大地库上的塔楼而言"通过顶板传递水平力" 既直接又合理"也更接近结构真实的受力状态! &抗规'规定$平面 布置上"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保证楼板连续性且在地上相关 范 围 的 顶 板 采 用 现 浇 梁 板 结 构 #其 板 厚 不 宜 小 于 !"#$$"混 凝 土 强度等级不宜小 于 %&#"配 筋 率 不 宜 小 于 #'()# 侧 向 刚 度 方 面 " 地下一层比地上一层不小于 (# 为加强其构造措施" 地下室顶板 对应于地上框架柱及框架梁还有相应承载力与配筋的规定#地下 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配筋也提了相应要求! 此外&高规' 对于首层高大于 ( 层高度 !') 倍时" 有侧向刚度比不宜 小 于 !') 的要求! 二结构嵌固端的选取 !(对 于 半 埋 式 的 地 下 室 "由 于 周 边 土 体 对 其 约 束 作 用 缺 乏 " 地下室顶板所在平面会发生水平位移" 所以无法作为嵌固端"只 能选择基础! 结构设计中"一般埋深三分之二的地库层高"四周均 有可靠土体"且满足规范对刚度比及构造的要求"可以认为满足 嵌固条件"顶板可作为嵌固端! 为保证顶板能够有效传递水平力" 一般在主楼周围一圈梁板加掖处理"加强其构造措施! ((全 埋 式 的 地 下 室 最 为 普 遍 "通 常 将 其 满 足 侧 向 刚 度 比 与 否 作为结构嵌固端的先决条件"但是这个说法存在商榷的地方! 根 据 现 行 &高 规 ')'&'* 条 文 的 解 释 $对 于 )相 关 部 位 *"一 般 指 地 上 结 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 以及现行&抗规'+'!'!, 条文解 释)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的"含裙房(周边
多高层建筑嵌固部位选取位置论文
多高层建筑嵌固部位选取位置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市内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为缓解其与用地面积有限之间的矛盾,高层住宅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应运而生。
嵌固端的确定对结构计算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有必要对各情况下高层住宅项目嵌固端位置的确定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嵌固端,地下室,结构计算,基础顶面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概述结构的嵌固部位是多高层建筑计算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嵌固部位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结构计算模型与实际受力工况的契合程度,以及结构构件的内力、周期及位移等多项计算结果。
因此,多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嵌固端位置的选取却面临着各种不同情况,如建筑有无地下室;地下室层数的多少,是否为多塔结构等。
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正确合理的确定多高层建筑的嵌固部位,就成为了结构设计师首要面对的问题。
[1]本文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
简单来讲,所谓嵌固端即结构塑性铰预期出现的位置,理论上就是结构下部的嵌固端应能限制上部结构在水平方向的平动位移和转角位移,并能够将上部结构的水平剪力全部传递给嵌固端以下的结构。
该塑性铰出现在嵌固端所在楼层墙柱的下端,而不是出现在梁柱节点的两侧。
通常采用增大嵌固端所在楼层底板梁的受弯承载力,同时提高下一层墙柱顶的受弯承载力的方法来实现嵌固。
[2] [3] [4]2不带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无地下室情况通常多见于多层及小高层建筑,该情况下嵌固端位置的选择与基础形式及基础埋深相关,一般选择基础顶面作为结构嵌固端。
实际情况中,小高层建筑受水平风荷载作用及地震作用影响,为保证结构整体稳定及抗倾覆能力,对基础埋深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虽然多层建筑主要以承担竖向作用为主,基础埋深通常可以较浅,但当受建筑物类型及用途、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邻建筑基础埋深及季节性冻土的冻融等因素的影响,其基础埋深也可能较大。
嵌固端的位置选取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及用钢量的影响
嵌固端的位置选取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及用钢量的影响【摘要】本文总结了高层建筑嵌固端应满足的条件,运用PKPM结构设计分析软件对某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分析,揭示嵌固端位于不同位置对结构地震计算及工程用钢量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根据经济性原则选取嵌固端的合理位置。
【关键词】嵌固端;地下室;高层建筑1.前言高层建筑的嵌固端就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确定嵌固部位就可以通过刚度和承载力调整迫使塑性铰在预期部位出现。
结构设计中,对于具有两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一般可以将嵌固部位设置在地下一层顶板处,也可以将其设置在地下一层底板(地下二层顶板)处,或者是基础顶处。
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嵌固端究竟设置在何处,都应该由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之比等条件来确定。
规范规定地下一层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满足:(1)对于地下一层侧向刚度与地上一层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各规范中的规定稍有不同。
其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4条第2款规定: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4.25条第一款规定:当地下一层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结构侧向刚度大于或等于与其相连的上部结构底层楼层侧向刚度的1.5倍。
因此当结构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比值难以达到2倍时,可以按1.5倍执行。
(2)地下一层的结构顶板应采用梁板式楼盖,板厚不应小于18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楼面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3)地下室外墙和内墙边缘的板面不应有大洞口,以保证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或水平力传递到地下室抗侧力构件中。
(4)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节点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高层建筑结构中关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和设计建议
高层建筑结构中关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和设计建议作者:林雨林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第03期摘要:文章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基本概念,并以2010版新规范《抗规》及《高规》的要求及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介绍了在运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分析时,如何确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一些处理办法,尤其在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与之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实际工程应用作出一些设计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设计建议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运用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分析时,如何根据电算分析的结果合理地确定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模型参数确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结构计算模型与结构实际受力状态的吻合程度,进而影响结构构件的强度、变形以及结构整体稳定性的计算结果。
那嵌固部位是指什么呢?这里先来认清一些基本概念,嵌固部位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和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及柱根加密区,都属于同样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中的“嵌固部位”,跟“嵌固端”是两个不同的力学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嵌固端约束构件的所有自由度,对于建筑结构一般只能取在基础顶面处。
而嵌固部位仅假设该处的水平位移为零,但不约束构件的转动自由度。
这也是对于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结构为什么嵌固部位可以设定在基础顶面,也可以设定在地下室顶板的道理。
搞清楚嵌固部位的基本概念之后,下面就实际工程设计中,以带单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结构为例,关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电算分析、选取以及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1 判断嵌固部位时刚度比的算法根据2010版新规范《抗规》6.1.14条和《高规》5.3.7条的要求及基本思想,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其中计算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时,《抗规》及《高规》均明确表示可以考虑地上结构以外的地下室相关范围的结构,“相关范围”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扩三跨且不大于20米的地下室范围。
谈对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
随着交通、能源、城市建设日益向地下空间纵深发展,地下水渗漏问题及其危害性愈来愈引起建设者的注意,特别是一地下铁道、隧道、水电厂房等。
因为这类工程与一般房屋建筑物的地下室渗漏不同,它们深埋地下,绝大多数承受一定的的水头压力,甚至整个建筑物全部在地下水位以下。
其渗漏情况不仅与地下工程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且与地下水特征密切相关,如水压水位、水源(地表水、河流、生产、生活上下水管道、周边土质的透水性等。
因此长时间大量的渗水、漏水、不仅影响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甚至会造成周边其它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一、产生渗漏的状况及其原因根据渗漏情况,按其部位来分,有如下几种:1、变形缝的渗漏。
表现为止水带或嵌缝胶与两侧混凝土粘结不牢固,或因两侧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施工后水从该处渗漏。
2、施工缝渗漏,表现为浇筑混凝土面未按规定进行凿毛冲洗,存在浮浆、泥垢,或振捣不够和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而渗漏水。
止水带施工安装不当亦是施工缝漏水的普遍原因。
3、裂缝渗漏。
表现为因结构受力、温度应力或混凝土收缩所致的建筑物墙体、板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这类裂缝的产生与广州的气候条件有关,高温、日晒、骤雨、温差变化大,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很不利。
4、混凝土自身缺陷部位渗漏。
(1底板、墙面大面积湿渍。
表现为板、墙面平整,无积水,无流淌水,产生原因是浇筑混凝土抗渗标号过低;(2局部漏水,表现为成股涌出或滴水成线,产生原因是在渗水或下雨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产生蜂窝、砂眼。
主要为施工缝或浇筑混凝土时的边角位。
5、穿墙管路和预埋部件位置渗漏。
主要原因是管路与预埋部件与混凝土接触面存在微细缝隙。
按其渗漏的程度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微渗:混凝土面潮湿、有湿渍,手触摸有水,灯光照射下无反光水迹。
(2慢渗:混凝土面潮湿、有水印,手触摸有水,擦干渗水部位,经一段时间可见流水反光印迹。
(3漏水:擦干漏水面,可见渗漏处上立即有水渗出,在顶板下滴水或滴水成线,墙面淌水,底板上形成积水。
高层建筑的嵌固端部位的选取方法
高层建筑的嵌固端部位的选取方法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在地面的嵌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嵌固部位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嵌固部位时,务必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确保所选的嵌固位置可以满足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嵌固端也就是整个建筑在地面的固定端,主要作用是保证结构构件在外力,例如风荷载效应、地震效应等的作用下围绕固定端部不发生偏移。
当然,不发生偏移的情况只存在于理论上,在实际工程中嵌固端只有相对的嵌固,并没有绝对的固定,建筑物只要偏移量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即可以认为嵌固端满足要求。
在高层建筑进行计算时,设计者要正确选择建筑结构中的嵌固端,使计算时的模型里假定的嵌固端与实际建筑物的嵌固部位尽量吻合,这将直接影响结构部件中的承载力的分配的准确性、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因此合理选择高层建筑的固定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无论是从结构受力分析来说还是从建筑经济的角度来说应用地下室顶板作为建筑结构的固定端都是非常合适而普遍的,但工程中也有很多例外,以下就从地下室顶板作为建筑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与否两种情况各自需要满足的条件分别试作论述。
1 地下室顶板作为建筑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将地下室顶板用作上部结构的嵌固端需注意以下几个条件:1.1 地下室顶板的高度和室外地坪高度应尽量一致,通常情况下地下室的埋置深度应大于其地下一层层高的1/3。
1.2 地下室柱子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应仅是单一的满足计算需求,还要保证柱子截面每一侧的钢筋面积与地上一层对应的柱子相应侧面纵向钢筋面积之比保持在1.1倍以上,这个1.1倍的规定便是为了保证地下室顶板的嵌固作用,通过人为限制,让框架柱在嵌固端屈服时首先是地上一层部分先于地下部分屈服,类似的对于抗震墙也有相关的要求。
并且在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处设计时应注意与其他楼层的梁柱节点设计时的区别。
关于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
关于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上部结构理想的嵌固部位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地下室周边土壤侧向约束、地下室的侧向刚度、地下室顶板大开洞的影响、地下室平面面积和深度对地面加速度的影响等,做到满足理想嵌固部位要求,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标签:嵌固部位;上部结构;地下室;侧向刚度任何建筑的结构计算模型都有其嵌固部位,上个世纪我国的一般多层建筑,往往是无地下室的建筑,普遍的嵌固部位自然应该选择为基础与基础梁所在的位置,首层计算层高为基础梁面至二层楼面的高度。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民用建筑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带一层甚至多层地下室的建筑,这种情况下,建筑结构计算时嵌固部位的选取成为工程设计人员常常遇到的问题,如设有地下室而埋深浅不一;地下室层数或多或少;地下室面积大小各有区别;基础形式也愈趋复杂。
根据不同情况正确选取其结构嵌固部位,是合理建立建筑结构计算模型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关系到结构中相关构件内力分配是否合理,还关系到所计算结构产生的侧向位移与实际是否相符,以及结构布置方案的经济性。
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作比较系统的思考,并由此延伸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
1 结构嵌固部位的条件高层建筑的结构嵌固部位的选择原则是侧向刚度,要求该层具有足够大的侧向刚度才可以确定为结构计算模型的嵌固层。
1.1 不设地下室时1.1.1 无论是采用天然基础或桩基础,都是以基础(承台)面作为结构嵌固部位,且必须在标高处的纵横方向设置刚度较大的基础梁加以连结,此时首层层高从基础面算起。
1.1.2 一些总高度较高的建筑,因基础埋深要求导致首层计算层高太大,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便在地面处增设一道基础梁以减小首层层高,原计算首层被分隔为两层计算层,如地面标高处设刚性地面,具有一定嵌固作用,但其侧向刚度依然远远不足,该结构的嵌固层仍应认为是基础(承台)面。
1.2 设有地下室时1.2.1 地下室顶板标高不应高于室外地坪,如半地下室,则首层面不能成为结构嵌固部位。
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的判定及选取方法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的判定及选取方法的探讨摘要:绿色建筑理念席卷全球,高层建筑对于空间利用率高,同时也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也在越来越多。
嵌固端是上部结构计算的固接支座,地震来袭时,嵌固端界面以下部分土体、基础及地下室随地面一起运动,界面以上上部结构产生相对运动。
因此,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的判定及选取方法对于建筑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根据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结构对上部结构产生的嵌固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实例对嵌固端的影响因素及选取方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嵌固端;影响因素;有效范围引言由于带地下室高层结构嵌固端的位置与地基约束作用有关,因此,合理考虑地基回填土的约束作用对于保证结构计算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建设用地资源有限,为提高建筑面积使用率,高层建筑设有地下室的结构较为常见,但较大面积地下室结构对上部建筑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1地下室高层结构嵌固端判定条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高层建筑上部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时,地下室顶板侧向刚度应大于等于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就是当楼层刚度大于2时,则嵌固端稳定性达到规范要求,也是其判定条件。
当地下室一层刚度无法满足嵌固端设置要求时,需编制新设计方案进一步核算刚度比值re,使刚度达到规范要求。
比如以某一设有地下车库的高层建筑为例,地下设有两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和二层均受侧向约束力影响,因此,侧向约束力不能作为判定嵌固端是否稳定的必要条件。
该工程地下二层按照普通住宅结构设计,可能不满足作为嵌固端的条件。
当地下二层作为嵌固端时,则设计规范规定地下二层顶板抗侧刚度应大于地上一侧刚度的2倍。
地下室支柱纵筋面积应大于地上建筑对应支柱纵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与上层建筑结构相连接,即侧向力传递良好时,计算楼层剪切刚度还应考虑地下室外墙的作用。
但当地下室外墙距离地上建筑结构较远,产生的影响较小,嵌固位置能够确定时,可忽略外墙产生的作用。
高层建筑嵌固部位在设计中的选取
高层建筑嵌固部位在设计中的选取
刘忠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2(034)007
【摘要】阐述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嵌固部位的选取问题:首先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部位;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此时,常用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架构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时,应下移嵌固部位位置;仅设单层地下室时,建议选择基础底板为嵌固部位;没有设置地下室时,对结构底部嵌固层,应满足侧向刚度比值的要求.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刘忠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2.3
【相关文献】
1.关于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 [J], 黄璇;刘常涛
2.高层住宅嵌固部位选取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探讨 [J], 顾英
3.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 [J], 周庆杰;韩芳
4.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浅析 [J], 蒋峰;周筱洁
5.郭村高层住宅楼嵌固部位的选取及结构措施 [J], 刘东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建筑结构中关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和设计建议
高层建筑结构 中关于上部结构 嵌固部位 的选 取和设计 建议
摘要 : 本文阐述 了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基本概念 , 并以2 0 1 0 版新规范《 抗规》 及《 高规》 的要求及基本思想为出发点, 介绍 了 在运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 电算分析时, 如何确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一些处理 办法 , 尤其在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 固部 位 的 问题上 进行 深入 探 讨 , 最 后对 与之 相 关 的主要 技术 措 施及 实 际工程 应 用作 出一些 设计 建议 。 关键 词 : 高 层建 筑 结构 ; 上部 结构 嵌 固部位 ; 设 计建 议
讨。பைடு நூலகம்
响。
2 . 2上 部 结构嵌 固部位 的 选取 方 法及要 点
1 )当地 下一 层 与首 层 的侧 向刚 度 比按 剪切 刚 度算 法 和层 剪 力 比层 间位
移算法的结果均小于2 时, 地下室顶板不应按嵌固部位进行设计 , 其计算要求 及构造均按普通地下室顶板的做法即可。 1 判 断嵌 固部 位 时刚 度 比的算 法 2 ) 当地下一层与首层的侧向刚度 比按剪切刚度算法的结果小于2 , 但按 时, 此时, 应 按 包 络设 计 , 即取 不 同 的 根据2 0 1 0 版新规范《 抗规 》 6 . 1 . 1 4 条和《 高规》 5 . 3 . 7 条的要求及基本思想, 层剪 力 比层 间 位 移算 法 的结 果 不小 于 2 地下一层的地面和地下室顶板 ) 分别验算结构 的倾覆、 稳定、 变形 、 地 下室顶 板 作 为上 部结 构 的嵌 固部位 时 , 地 下 一层 与 首层 的侧 向刚度 比不 宜 嵌固部位( 舒适性及构件配筋, 按不利值进行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 , 实际工程设计时, 按 小于2 。其中计算地下一层的侧 向刚度时, 《 抗规》 及《 高规》 均明确表示可以 过 程较 为 繁琐 , 因此 , 设计 中最 好通 过 增 加地 考 虑地 上 结构 以外 的地 下室 相 关 范 围 的结 构 , “ 相 关 范 围 ”从 地 上结 构 ( 主 包络 设计 会 增加 不少 的工作 量 , 尽 量让 上 部 结构 在 地 下 室顶 板 处 嵌 固 , 这 样 设 计也 楼、 有裙 房 时含 裙 房 ) 周 边外 扩 三 跨 且 不大 于 2 0 米 的地 下 室范 围。 关 于上 述 下 一层 侧 向 刚度 的方 法 , 合理 。 侧 向刚度 比的算法 , 在业界内却存在一些争议 , 具体说法有 以下几种 : 1 ) 《 高 能 得 到简化 、 3 )当地下一层与首层 的侧向刚度 比按剪切刚度算法和层剪力比层间位 规》 5 . 3 . 7 条 文 说 明明 确 了可 以采 用 附 录E . 0 . 1 的剪 切刚 度 算法 , 但 未 明确 是 否 移算法的结果均大于2 时, 应把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设在地下室顶板进行设计 , 应 计 入 回填 土 的 约 束影 响 ; 2 ) 0 8 版s A r wE 补 充用 户 手 册 中 说 明应 采 用 剪 切 抗规 》 6 . 1 . 1 4 的要 求 。 刚度算法 , 且不计入回填土的约束影响; 3 ) 朱炳寅写 的“ 对《 抗规》 第6 . 1 . 1 4 条 相 应 的构 造要 求亦 应 满足 《 2 . 3新规 范关 于嵌 固部 位 的特 别注 意事 项 规定的理解 和设计思考” 文 中建议 , 电算分析时, 层 刚度 比采用《 抗规 》 3 . 4 . 3
浅议高层多塔住宅嵌固端的合理选取
浅议高层多塔住宅嵌固端的合理选取作者:张佩军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4期张佩军(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分公司上海200072)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由于受建筑用地短缺的影响,高层住宅日益增多。
多塔式住宅是高层建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嵌固端的合理选取对于确保住宅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尤为重要。
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层多塔式建筑结构嵌固端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层多塔式住宅嵌固端的合理选取及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层建筑;多塔体系结构;嵌固端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5(b)-0000-00高层多塔住宅建筑嵌固端是指上部结构的底部嵌固部位,嵌固端的确定主要通过调整承载力和刚度,迫使塑性铰在预期部位出现,且能够承受上部结构在该处屈服超强引起的极限弯矩和出现塑性铰时最大剪力以及相应最大或最小轴向力。
高层多塔住宅建筑必须合理选取和优化嵌固端,以此保证地基基础具备较强承载力,防止建筑结构出现滑移和转动,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形成稳定的体系,有效预防建筑倾覆或较大的差异沉降。
多塔高层嵌固端的合理选取对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一、高层多塔式建筑结构嵌固端的作用分析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建筑高度也随之增加,使得因风载荷或地震作用而产生的水平载荷对高层多塔住宅建筑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影响逐步加大。
而合理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是满足高层多塔住宅地基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以此有效减少由于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建筑整体倾斜,防止水平载荷使建筑物产生倾斜和滑移,增强抗震能力。
基础埋深的确定直接影响高层多塔住宅建筑的基础设计选型,所以必须将其作为基础设计的关键环节,确保地基的可靠性。
加之,基础埋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动力反应性质和静力反应性质,因此必须在保证高层多塔住宅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兼顾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选择合理的基础埋置深度。
高层建筑中嵌固端的位置选择
技术市场嵌固端的定义,若按计算模型而言,是指除能承受轴力(N)、弯矩(M)、剪力(V)之外,U(X方向水平位移)、V(Y方向水平位移)、ω(竖向位移)、θ(转角位移)均为零的部位,若按在地震作用下的屈服机制而言,就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
确定嵌固端就是通过刚度和承载力调整,迫使塑性铰在该预期部位出现,并能承担上部结构在该处屈服超强引起的极限弯矩和出现塑性铰时的最大剪力以及相应的最大最小的轴向力。
由此可知,嵌固端的选取和处理直接影响结构体系的受力与变形状态。
所以在抗震设计中,恰当和正确对待嵌固端的选取和处理问题,对保证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嵌固端位置的选取与基础的型式和埋深相关连,一般情况选取在基础的顶面。
下面就嵌固端的选起作如下分析:一、嵌固端部位选取的原则1.嵌固端部位必须在满足基础有效埋置深度或可靠埋置深度的前提下选取,其位置可在基础顶面也可以高于基础顶面。
2.嵌固端部位选取高于基础顶面时,其选取的位置应接合室内地沟布置和埋深情况不宜高出室外地面。
若高出室外地面,其高差不得大于所设边梁的梁高。
且必须使嵌固部位的下部和基础之间有不超过一层的完整的框架结构体系,并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
3.嵌固部位下部和基础之间的框架结构体系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侧向刚度,能够抵抗上部框架结构在嵌固部位产生的嵌固端弯矩、剪力和轴力的作用。
避免柱塑性铰向下转移。
4.当有地下室时,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但要保证地下室的抗侧移刚度大于上部结构第一层的2倍;同时从构造上采取一定措施,如地下室顶板要保证一定厚度160mm以上。
(1)地下室顶板标高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能太大,极端的情况如半地下室则首层楼面一般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除非其高差仅为1—3级台阶高度时才可能考虑;(2)地下室顶板结构应为梁板体系(即不可设计成无梁楼盖),且该层楼面不得留有大孔洞,楼面框架梁的抗弯刚度要足够大,楼板也要有相当厚度;(3)地下室侧壁要有良好的侧限,即必须与“地球”有良好的接壤,上述半地下室顶板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的原因就是不满足此条件。
高层建筑嵌固部位在设计中的选取分析
高层建筑嵌固部位在设计中的选取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嵌固部位在设计中的选取,然后有探讨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嵌固部位;设计;选取高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几乎成为城市中的主流建筑了,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高层建筑中嵌固部位的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选取嵌固部位时极为需要我们注意,然后在后期的设计中也应该多加注意一些要点保证工程的质量。
1高层建筑嵌固部位的选取1.1当有地下室时地下室侧壁要有很好的侧限,也就是与“地球”有很好的接壤。
半地下室顶板处不能作为嵌固部位就是这个原因。
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形的影响,出现了错层,错层部位的基础部分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应连成整体从而不考虑侧限问题。
3)地下室顶板结构应设计成梁板结构体系(不能设计为无梁楼盖)。
1.2当高层建筑无地下室时1)当基础埋置较浅时,无论采用天然地基基础还是桩基础,都是以基础(承台)顶面作为嵌固部位,而且在此标高处纵横两个方向应设刚度较大的梁连接,此时首层层高计算高度取至基础(承台)顶面。
2)当基础埋置较深时,通常在地面标高处设刚性地面作为结构嵌固部位,首层的计算高度取至刚性地面。
基础(承台)顶面与地面之间高差较大时,如果首层计算高度还是取至基础(承台)顶面,这样层高过大,墙、柱截面相应也比较大,容易形成薄弱层,这样做既不经济也给结构带来了不利。
1.3嵌固部位的刚度比要求《建筑设计抗震规范》6.1.14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3.7条均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
”地下室嵌固部位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屈服超强引起的内力及地下室本身的地震作用。
规范提供了三种楼层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分别是剪切刚度比、剪弯刚度比、地震力与相应层间位移比,建议在确定嵌固部位计算时,采用剪切刚度比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市场嵌固端的定义,若按计算模型而言,是指除能承受轴力(N)、弯矩(M)、剪力(V)之外,U(X方向水平位移)、V(Y方向水平位移)、ω(竖向位移)、θ(转角位移)均为零的部位,若按在地震作用下的屈服机制而言,就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
确定嵌固端就是通过刚度和承载力调整,迫使塑性铰在该预期部位出现,并能承担上部结构在该处屈服超强引起的极限弯矩和出现塑性铰时的最大剪力以及相应的最大最小的轴向力。
由此可知,嵌固端的选取和处理直接影响结构体系的受力与变形状态。
所以在抗震设计中,恰当和正确对待嵌固端的选取和处理问题,对保证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嵌固端位置的选取与基础的型式和埋深相关连,一般情况选取在基础的顶面。
下面就嵌固端的选起作如下分析:一、嵌固端部位选取的原则1.嵌固端部位必须在满足基础有效埋置深度或可靠埋置深度的前提下选取,其位置可在基础顶面也可以高于基础顶面。
2.嵌固端部位选取高于基础顶面时,其选取的位置应接合室内地沟布置和埋深情况不宜高出室外地面。
若高出室外地面,其高差不得大于所设边梁的梁高。
且必须使嵌固部位的下部和基础之间有不超过一层的完整的框架结构体系,并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
3.嵌固部位下部和基础之间的框架结构体系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侧向刚度,能够抵抗上部框架结构在嵌固部位产生的嵌固端弯矩、剪力和轴力的作用。
避免柱塑性铰向下转移。
4.当有地下室时,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但要保证地下室的抗侧移刚度大于上部结构第一层的2倍;同时从构造上采取一定措施,如地下室顶板要保证一定厚度160mm以上。
(1)地下室顶板标高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能太大,极端的情况如半地下室则首层楼面一般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除非其高差仅为1—3级台阶高度时才可能考虑;(2)地下室顶板结构应为梁板体系(即不可设计成无梁楼盖),且该层楼面不得留有大孔洞,楼面框架梁的抗弯刚度要足够大,楼板也要有相当厚度;(3)地下室侧壁要有良好的侧限,即必须与“地球”有良好的接壤,上述半地下室顶板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的原因就是不满足此条件。
对于上述条件中对首层楼面框架梁的要求,假设满足《抗震规范》第6.1.14条“位于地下室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首层处的柱截面往往远大于框架梁截面,即使有意增大框架梁截面并增加抗弯钢筋用量,上述要求仍很难满足。
就此要求而言,则只有多层或小高层建筑才有可能以首层顶板作为结构的嵌固端,而真正意义的高层建筑则完全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5.当不设地下室时。
众所周知,小高层建筑以承受水平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为主,为稳定和抗倾覆能力,必须考虑基础的有效埋置深度。
多层建筑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一般可不考虑基础有效埋置深度的要求。
但是往往由于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是否有地下管道和设备基础等);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持力层的埋深,地下水性质和埋深等);相邻房屋和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季节性冻土地基的冻胀和融陷等因素的制约,使框架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引起底层柱的长度相应增加较多。
当无地下室时,如底层柱断面尺寸不变,相对相邻上层柱的线刚度减小,影响水平位移的控制。
如保持线刚度不变,比起相邻上层柱需增大底层柱的断面尺寸。
加之柱子埋在土中,不能充分利用其围合的空间,经济效益无法合理体现。
这一情况,在设计中经常出现,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高层建筑不设地下室通常是针对层数有限的小高层,或其基础持力层较浅的情况,但从抗震角度考虑是不宜提倡的。
(1)不管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或桩基础,都是以基础(承台)面作为结构嵌固端,且必须在该标高处的纵横方向设置刚度较大的基础梁加以连结,故首层层高应从基础面算起;(2)若基础(承台)面标高与首层标高有一定距离而不设基础梁连结或其刚度过小,则地面标高处应设有刚性地面来作为结构嵌固端,首层层高可从地面层算起。
若不设刚性地面,则上部结构无从形成嵌固端,也即结构计算简图不成立,设计上显然是不允许的。
以上列举的条件无非是说明要成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其下部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柱根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且能承受或平衡柱根弯矩。
规范中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二倍”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高层建筑中嵌固端的位置选择朱华冬姜百惠(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摘要: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嵌固端的选取却面临着各种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正确选取其结构嵌固端,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
290现代营销技术市场二、嵌固端部位高于基础顶面时的处理措施1.嵌固部位下部的框架体系,其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分别取包括和不包括嵌固端部位以下框架结构体系两种计算简图,取其不利者控制嵌固端处及其以下部分框架梁柱配筋,使该处框架梁在其下部柱柱顶端左右形成的约束弯矩设计值之和不小于嵌固端部位上层柱的下端实际嵌固弯矩的设计值。
2.嵌固端部位以下的框架结构体系应进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
3.嵌固端部位以下的框架结构体系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侧向刚度的2倍。
侧向刚度按主体结构计算,以楼层剪力与该楼层之间位移的比值控制。
4.如为柱下单独基础(包括桩基),应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并纳入框架计算,配筋方式及构造要求同框架梁。
5.嵌固端部位以下的框架柱的截面应等于或大于对应相邻上部结构的柱截面。
每侧实际纵向配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不应小于嵌固端部位上部相邻柱每侧实配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6.嵌固端部位处框架梁,及其以下框架柱,基础系梁的箍筋全跨全高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
7.调整基础埋置深度,使嵌固端部位以下的柱高相等。
优先使柱的剪跨比大于2。
当柱剪跨比不大于2但不小于1.5时,轴压比限值比一般柱降低0.0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第6.4.2条注3);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柱单侧纵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高规》第6.4.4条第4款);应使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高规》第6.2.9条第2款的要求;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级时尚不应大于6倍的纵向钢筋直径(《高规》第6.4.3条第2款第3项);柱加密区范围内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应小于1.5%(《高规》第6.4..7条第3款);梁柱节点核芯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上下柱端的较大值。
当柱剪跨比小于1.5时,从经济效益和技术可靠性出发,将嵌固端部位直接设置在基础顶面。
8.嵌固端部位处以下及基础底面以上的高度及距周边基础外边缘1.5米包络范围内回填土的压实系数λc及检测要求,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3)执行,若嵌固端部位高出室外地面时,应在该水平面处设置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且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的刚性地面三、结束语高层建筑的嵌固端是结构计算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因此对结构嵌固端的选取要作仔细考虑,做出合理的选择,使结构模型的概况尽量地符合实际情况,并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使建筑物能保证安全使用期。
施工索赔,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承包商根据法律条文与合同内容的规定,针对并非由于我方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或是承担了超出合同内容所规定的工作所付的额外支出,向业主提出在工期或经济上要求补偿的权利。
索赔不但是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还是承包商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
工程施工的索赔工作,不仅要做到有理有据,机动灵活的索赔技巧与正确的索赔战略也对索赔的成功与否有着关键的作用。
一、工程施工索赔的原则与费用组成(一)索赔原则应根据招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中的相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
在索赔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结构物的名称、索赔事项和依据、事件发生的日期、估算的损失,并不需要附带详细的计算资料与证明。
在将索赔意向书递交给监理人员后,应得到主管监理工程师的签字确认,必要时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人员、监理主管应一同到工程现场进行核对。
在经过监理人员的签字确认后,应及时的收集有关证据,并保证其证据确凿且理由充分。
所有的工期索赔与工程费用索赔,应附有工程现场监理人员认可的计算资料和记录,以及有关证明材料。
总之,索赔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合同为依据;索赔理由正当,证据充分;及时、准确、合理索赔。
(二)索赔费用的组成1.人工费:指的是完成合同内容以外的额外工作所花费的人工费用,或是因非施工方责任而造成的功效降低所增加的人工费用,还有就是法定人工费的增长,以及因非施工方的责任导致工程的延误而造成的工资上涨费与人员窝工费等。
2.施工设施的使用费:其包括因利用机械等相关设施完成额外工作而增加的使用费,非施工方责任的功效降低而造成工程施工索赔方法及技巧探析冯江(福建四海建设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从而导致承包方与发包方难以形成平等的经济合同关系,造成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索赔事件。
为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与工期补偿,合同的管理人员应及时的发现、识别索赔机会,定期对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索赔事态进行分析,并及时地提出索赔要求、编写索赔文件。
本文就对工程施工索赔的方法与技巧做简要的分析、评述。
关键词:施工索赔谈判技巧方法291现代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