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经济宏观经济在政策配套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编宏观经济理论第三章总需求二总供给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构成总需求的是()。
A. 政府支出B. 税收C. 净出口D. 投资2. 在()情况下,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不敏感B. 支出乘数较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小3. 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A.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4. 下列情况()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 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 货币供给量增加C. 税收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5. 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
A. 充分就业收入B. 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 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 实际收入6. 技术进步会引起()。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 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7. 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可能引起()。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8. 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 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9.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10. 如果总供给曲线垂直,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将会()。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宏观经济政策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2.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B 80000C 15000D 600003.下列哪种工具属于紧缩货币政策工具?()A 提高贴现率;B 增加货币供给;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4.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
A.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6.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A.银行越愿意贷款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7.对利率变动反应最敏感的是( )。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货币需求的敏感程度相同8.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出9.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 )。
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10.假设价格水平固定,并且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
以下( )正确描述了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所有步骤A.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上升,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B.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减少,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C.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增加D.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使总支出和产出减少多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E 以上四者同时实现2.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增加税收D 减少税收E 减少货币供给量3.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A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B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C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D 降低再贴现率E 提高再贴现率4.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会出现哪种情况()A 利率下降B 利率上升C 收入增加D 投资减少E 投资增加5.中央银行采取()A 下降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供给B 下降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给C 上升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供给D 上升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给E 调整再贴现率表示政府采取旨在使收入分配公平简答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2.何为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B 政府税收;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货币供给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B 储蓄存款;C 活期存款;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B 储蓄存款;C 旅行支票;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B 货币的谨慎需求;C 货币的预防需求;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不发生变化;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7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基本概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投资的利率系数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货币政策乘数货币幻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再贴现政策年度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单一货币供给规则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判断题(F,T)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12.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13.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IS和LM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17.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8.政府主要依靠出售债券来筹款支付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开支。
()19.累退税制会对经济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属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是()。
A.保护关税B.改善营商环境C.外资流入限制D.技术引进限制【答案】 B2、我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法定程序由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具有()A.法令性B.指令性C.指导性D.强制性【答案】 C3、《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三区四带”不包括()。
A.黄河重点生态区B.长江重点生态区C.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D.蒙古草原生态区【答案】 D4、目前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 )是最贴近群众、最有约束力、最具操作性的规划,同时也是规划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A.国家级规划B.县级规划C.省(区、市)级规划D.专项规划【答案】 B5、()是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A.发展规划B.空间规划C.专项规划D.区域规划【答案】 B6、长江经济带发展既要有“快思维”、也要有“慢思维”,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领域改革和发展体现了()。
A.江湖和谐、生态文明B.改革引领、创新驱动C.通道支撑、协同发展D.统筹规划、整体联动【答案】 D7、用于衡量经济体所产生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答案】 C8、在总需求构成中,()是最具决定性的变量,其增减对国民经济状况关系甚大。
A.固定资产投资B.存货投资C.有形投资D.无形投资【答案】 A9、压力按其性质可以为分为()压力。
A.社会环境性B.社会性C.一般单一性D.叠加性【答案】 C10、根据我国有关规定,项目法人应在()被批准后正式成立。
A.项目建议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开工报告D.投资计划【答案】 B11、下列关于经济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1、“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3.、为了生产方便面,某企业购进10吨面粉,这些面粉属于()A.最终产品B.中间产品C.一半是最终产品,一半是中间产品D.不确定4、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A、投资 = 储蓄B、投资 = 消费C、储蓄 = 消费D、总支出 - 投资 = 总收入 -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7、以下 (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江苏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 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 (NI)C、江苏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D、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9、通货膨胀时,GDP价格矫正指数 ( )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10、宏观经济学中所讨论的两部门指的是()A. 工业和农业B.家庭和企业C. 企业和政府D.工业和第三产业11、净出口是指()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12、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14.、统计一年内由本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15、下列哪项计入当年的GDP ()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优先股股票C.政府购买打印机D.购买一辆二手车16、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电脑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电脑C.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电脑D.去年生产而在今年还没有销售的电脑17、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将()A.不变B.增大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8、在下列情况中,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值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4B.边际消费倾向为0.2C.边际消费倾向为0.3D.边际消费倾向为0.119、当投资乘数为5时,边际消费倾向为()A.0.2B. 0.820、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之和为()A.1B.0C.大于1D. 小于121、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2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等于023、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投资乘数值是( )A.5B. 1.25C. 0.8D. 0.224、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C.消费增加D.总供给减少25、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储蓄增加,消费减少B.储蓄减少,消费增加C.储蓄减少,消费减少D.储蓄增加,消费增加26、引致消费取决于()A.自发消费B.边际储蓄倾向C.收入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27、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B.边际消费倾向为0.7C.边际消费倾向为0.9D.边际消费倾向为0.628、市场利息率提高,(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29、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30、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A. 降低再贴现率B.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有价证券C. 增大货币发行量D.提升法定准备金率31、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导致()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最增加,利息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降低3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价格水平D.调节货币供给量34、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B.变动再贴现率C.通过公开市场业务D.以上都是3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36、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37、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8、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A.MPC较小B.MPS较大C.MPC较大D.通货膨胀率较高39、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左移动,则均衡利率(),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局部第十五章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根本缺点是〔〕。
A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B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C它所用的社会本钱太多;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置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那么〔〕。
ANNP=8.7亿元BGNP=7.7亿元CGNP=8.7亿元DNNP=5亿元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出口;D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效劳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异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GDPBNDPCNIDPI。
三、名词解释1、政府购置支出12、政府转移支付3、国民生产净值4、国民收入5、个人收入6、个人可支配收入三、简答题1、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2、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3、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有哪些缺陷?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四、论述题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利用它判断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五、计算题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经济增长;C、国际收支平衡;D、以上都是;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需求管理;B、供给管理;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D、以上都不是;3、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D、以上都是;4、在以下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
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货币政策;D、指数化政策;5、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政府购买;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投资;6、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2000美元;B、8000美元;C、20000美元;D、50000美元;7、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买有价证券的直接目的是()。
A、调节债券价格;B、调节利率;C、调节货币供给量;D、调节总需求;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C、提高准备率;D、提高利率;9、在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A、工资-物价冻结;B、工资与物价指导线;C、税收刺激计划;D、改善劳动力市场;10、紧缩性货币政策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D、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二、判断题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内在稳定器可以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3、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
()5、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减少政府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税收2.在()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对利率缺乏敏感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D.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3.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A. 利率必然上升B. 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4.若随着政府支出增加,实际收入增长而利率下降,则( )。
A. IS曲线必然垂直B. LM曲线必然垂直C.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D.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5.在下述( )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
A. 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 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6.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7.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则LM曲线左移,如果要使得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要()。
A.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8.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曲线水平,则()政策完全无效。
A. LM,财政B. LM,货币C. IS,财政D. IS,货币9.货币需求( )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
A. 越富有弹性,越多B. 越平坦,越多C. 越陡峭,越少D. 越缺乏弹性,越多10.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宏观经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政府支出B. 税收C. 利率调整D. 国债发行答案:C3.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经济增长B. 通货膨胀控制C. 收入分配D. 汇率稳定答案:C4.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在经济处于什么状态时被采用?A. 过热B. 衰退C. 稳定增长D. 高通胀答案:B5. 以下哪项是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A. 增加公共支出B. 降低失业率C. 减少货币供应量D. 提高利率答案:C二、判断题6. 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
(错误)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失业救济和累进税制。
(正确)8. 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影响比财政政策更直接。
(错误)9. 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正确)10. 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中央银行来完成。
(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而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中央银行。
两者在影响经济的方式、速度和持续性上有所不同。
12. 描述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
答案: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可能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过热期,政府可能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在经济稳定增长期,政策可能会更加注重维持现状,避免大的波动。
四、论述题13. 论述宏观经济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答案:在经济危机中,宏观经济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经济衰退,稳定金融市场,保护就业,并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带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作业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管理总供给管理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货币创造乘数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相机抉择二、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 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失业保障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以及所得税税收体系。
6.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与初始存款量成正比。
7.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应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货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2500万元。
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货币供给量,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9.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10.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卷;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央行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卷。
三、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D )A.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D.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 )A.需求管理; B. 供给管理; C.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3.下面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B )A.累进税率制;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农业支持方案;D.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4.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5.反周期波动(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为( A )A.经济衰退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B.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C.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D.经济衰退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6.在(D )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B.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缺乏利率敏感性;C.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有敏感性;D.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7.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 提高准备率;C.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8. 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C )A.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非常敏感,投资需求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9. 在流动陷阱中(C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C.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10.下列那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11.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 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12.“挤出效应”发生于( A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效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的下降;四、判断题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16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财政政策(A)A.涉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2.(B)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累进税率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D.农业支持方案3.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D )A、1B、2C、4D、54.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 20000B 80000C 15000D 600005.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B )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D 道义劝告6.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B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7.货币主义者通常认为(C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8.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D )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9.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10.下列( C )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垂直D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11.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12.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 )。
宏观经济学习题(练习完成)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使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税、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转移支出调节经济总量的政策。
4、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税、减少政府支出或减少转移支出调节经济总量的政策。
5、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是所得税和转移支出(社会福利、。
6、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7、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调低法定准备金率、调低贴现率和公开市买进债券;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贴现率和公开市场卖出债券。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B )。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指( A )。
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其他3、失业率是( A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4、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5、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A)。
A、需求管理B、供给管理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举D、国际经济政策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B、减少政府支出C、提高个人税收D、减少政府转移支付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同时增加税收8、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B )。
宏观经济学习题

第12 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政府想刺激经济却不改变预算赤字规模是不可能的。
错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在维持政府预算平衡的情况下,也可刺激经济。
2.LM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IS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正确3.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
错误,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
4.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错误,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二.计算题:1.货币需求L=0.2Y-10r,投资I=150,消费C=60+0.8Y d,税收T=100,货币供给M =200,政府支出G=100,求:(1)IS 和LM 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Y=C+I+G=60+0.8(Y-100)+150+100 IS方程:y=1150L=M 0.2Y-10r=200 LM方程:Y=1000+50r 均衡收入Y=1150 均衡利率r=3 投资I=150(2)政府支出从100 增至120 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均衡收入Y=1250 均衡利率r=5 投资I=150(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不存在"挤出效应",因为IS是曲线垂直线,投资的利率系数为零。
2.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 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1250,价格水平P=l,试求:(1)IS 和LM 方程。
Y=C+I+G=600+0.8Y+ 400-50r +200 IS方程:Y=6000-250rL=M 250+0.5Y-125r=1250 LM方程:Y=2000+250r(2)均衡收入和利率。
5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经济政策 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3.公开市场业务 4.贴现率5.财政政策 6.挤出效应 7.货币政策 8.相机抉择9.相机抉择的争论二、选择题1.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均衡产量程高。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D.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2.随着(),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D.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3.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4.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5.下列( )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垂直D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6.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7.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主性净税收,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B.国民收入减少C.国民收入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9.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会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 )。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减少政府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税收2.在()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对利率缺乏敏感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D.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3.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A. 利率必然上升B. 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4.若随着政府支出增加,实际收入增长而利率下降,则( )。
A. IS曲线必然垂直B. LM曲线必然垂直C.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D.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5.在下述( )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
A. 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 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6.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7.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则LM曲线左移,如果要使得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要()。
A.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8.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曲线水平,则()政策完全无效。
A. LM,财政B. LM,货币C. IS,财政D. IS,货币9.货币需求( )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
A. 越富有弹性,越多B. 越平坦,越多C. 越陡峭,越少D. 越缺乏弹性,越多10.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

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经济政策 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3.公开市场业务 4.贴现率5.财政政策 6.挤出效应 7.货币政策 8.相机抉择 9.相机抉择的争论 10.权衡性财政政策11.法定准备率 12.基础货币 13.再贴现 14.存款创造乘数二、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D)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A)A.涉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 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 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3.(B)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累进税率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 D.农业支持方案4.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 B )A、0B、1C、10D、无限大5.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 D )A、1B、2C、4D、56.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 20000B 80000C 15000D 600007.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B )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D 道义劝告8.下列哪种工具属于紧缩货币政策工具?( A )A 提高贴现率;B 增加货币供给;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9.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 B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10.货币主义者通常认为(C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11.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 D )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12.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
A、需求管理
B、供给管理
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同时并重
3、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4、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5、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供给管理的是:(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指数化政策
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8、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9、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财政部
10、当法定推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
A、2000美元
B、8000美元
C、50000美元
l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之一是:( )
A、调节债券价格
B、调节利息率
C、调节货币供给量
1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13、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降低
14、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
C、提高准备率
1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16、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
A、控制利率
B、控制货币供给量
C、两者并重
17、收入政策的目的在于:( )
A、制止通货膨胀
B、实现经济增长
C、消灭失业
18、在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
A、工资一物价冻结
B、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C、税收刺激计划
19、在供给管理中,目的在于消除失业的政策工具是:()
A、收入政策
B、指数化政策
C、人力政策
20、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A 银行越愿意贷款;
B 货币供给量越大;
C 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2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供给,提高利率;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2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A、银行存款减少;
B、市场利率上升;
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
D、以上都不是。
23.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24.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二、
三、简答题
1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案: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三种?货币政策如何运用?
答案:
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AD<AS,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AD>AS,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抑制总需求。
3、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财政政策如何运用?
答案: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
具体来说,
在经济萧条时期,AD<AS,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
在经济繁荣时期.AD>AS,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
四、计算题
1.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法定准备金率为10%,请计算:
(1) 按规定银行要留多少准备金?
(2) 通过银行信贷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3) 如准备率下调至5%,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4 )结合( 2 )和( 3 )的计算结果,对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作出评价。
【答案】:
(1) 按规定应留取100×10%=10 (万元)准备金
(2)可创透货币100÷10%=1000(万元)
(3) 下调准备金率后可创造的货币100÷5%=2000(万元)
(4)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率从10%下调到5%,使得存欲扩张的倍数从10
倍增加到20倍,由此可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可以认为是最严厉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