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高考题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
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填编号)(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随堂练习:
1.(2012· 上海)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 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C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三年13考 高考指数:★★★★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一、化学反应速率
s)或mol· L-1· min-1 表达式:v=△c/△t 1.概念: 单位:mol/(L· 2.与计量系数关系及速率大小的比较 例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 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 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C 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1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3.几点注意: ①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②纯固体、纯液体、溶液中的溶剂和开放容器中的气体 的浓度为常数 ③研究对象可以是可逆反应,也可是非可逆反应
二、有效碰撞
1.几个概念: 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
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的影响
单位体积内 分子 总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使用正催化剂 有效 化学反 应 活化分 活化分子 碰撞 子数 百分数 次数 的速率
↑ ↑ — —
↑ ↑ ↑ ↑
— — ↑ ↑
↑ ↑ ↑ ↑
↑ ↑ ↑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
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猜想Ⅱ:……。
(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
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
(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3)猜想Ⅱ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答案】(1)5H2C2O4+2MnO42—+6H+=10CO2↑+2Mn2++8H2O(2)温度计(3)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MnSO4(s)和秒表(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加入试剂时只要A试管与B试管所加的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酸性KMnO4体积相等即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猜想II: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而草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 Mn2++8H2O,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反应物是溶液,无气体,故不能是反应物的浓度和压强对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则只能是生成的产物又做了此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生成的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1)草酸中的碳元素被在酸性条件下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高锰酸根能被还原为Mn2+,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来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 Mn2++8H2O;(2)由于猜想I是认为可能是由于反应放热导致体系温度升高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应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开始后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则还缺少温度计;(3)猜想II是认为生成的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由于Cl-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为了避免Cl-的干扰,故应补充MnSO4固体,通过测量溶液褪色的时间的长短来验证猜想,则还需的仪器是秒表;(4)要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猜想Ⅱ,则实验B和实验A的试剂的选择应除了MnSO4固体不同,其他均应相同,故试管B内加入的试剂是在试管A试剂的基础上多加了MnSO4(s),由于结论是猜想II成立,则试管B的褪色时间应该比试管A的更快,故答案为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
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35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专练35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2022·广东卷]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 min内,v(X)=1.0 mol·L-1·min-12.[2021·浙江1月]取50 mL过氧化氢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O2===2H2O +O2↑。
在一定温度下,测得O2的放出量,转换成H2O2浓度(c)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20 min时,测得O2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B.20~40 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为0.010 mol·L-1·min-1C.第30 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50 min时的瞬时速率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3.[2021·浙江卷6月]一定温度下,在N2O5的四氯化碳溶液(100 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2O5⇌4NO2+O2。
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2体积,换算成N2O5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0~1 200 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5.0×10-4mol·L-1·s-1B.反应2 220 s时,放出的O2体积为11.8 L(标准状况)C.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2O5)=2v逆(NO2)D.推测上表中的x为3 9304.[2021·河北卷]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
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
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在相同的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常温下Mg与18.4 mol/L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4 mol/L硫酸中钝化【解析】【分析】(1)要比较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快慢,则应该使金属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即分别投入形状、大小相同的Cu、Fe、Mg;(2)根据步骤和现象,目的是探究金属(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3)要定量研究,需要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4)浓硫酸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铜与稀硫酸又不反应,所以选择的药品是Mg (或Fe)、0.5ol/L硫酸和2mol/L硫酸。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三⽀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组同学在进⾏(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速率加快。
②⼄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泡的快慢,定性⽐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所⽰,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分液漏⽃控制阴离⼦相同,排除阴离⼦的⼲扰收集40mL⽓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另⼀个⽅⾯从反应产⽣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3)⽐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不同,尽量让阴离⼦相同,减少阴离⼦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体,所需时间的长短⼊⼿。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①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②20 mL 0.2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 c(MnO4-)=_______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mL)(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一条即可)(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浓度①② 0.0056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该反应放热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解析】【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把草酸氧化成C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对比表格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不一样,因此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②;(3)根据反应方程式并结合CO 2的体积,求出消耗的n(KMnO 4)= 2×10-5mol ,剩余n(KMnO 4)=(30×10-3×0.01-2×10-5)mol=2.8×10-4mol ,c(KMnO 4)=2.8×10-4mol÷50×10-3L=0.0056mol·L -1;(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 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KMnO 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5)t 1~t 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虽然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但温度起决定作用;②可能产生的Mn 2+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在因素(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性质2.外在因素(次要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增加反应物的量并不能改变速率,由于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不变,故增加其量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2)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压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4)催化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5)其他:光、电磁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等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方法点击 1.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来实现的,故一般意义上的增大压强是指压缩气体的体积。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恒温时:增大压强容器容积缩小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2)恒容时:3.化学知识点多,而理综试卷化学高考题的题量减少,所以化学高考题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点都比较多。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命题,符合这一命题趋势。
例题:已知Mg+2HCl====MgCl2+H2↑,将镁条投入到稀盐酸中,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①t0→t1时间段内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t2时间段内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镁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Mg与H+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t0→t1时间段内,随着反应的进行,H+的浓度逐渐降低,按说反应速率应逐渐降低,但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前者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而在t1→t2时间段内,H+的浓度减少很多,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附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减少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移除一部分SO3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2.对于锌粒与H2SO4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选用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比较二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可选用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硫酸溶液反应,记录锌完全消失的时间,从而计算反应速率并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可记录溶液中c(H+)随时间的变化(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来测量反应速率
D.可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来测量反应速率
3.(2020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情调研)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 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B.减少CO的量
第1 页共16 页。
化学高考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
化学高考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化学高考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一、引言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计算反应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例题,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例题1:一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A的浓度直接相关,并且满足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A]。
已知初始浓度[A]₀ = 0.1 mol/L,10分钟后浓度变为[A] = 0.02 mol/L,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反应物A的半衰期。
解析: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我们可以得到:rate = k[A]代入已知条件:0.02 = k * 0.1解得速率常数k = 0.02/0.1 = 0.2 min⁻¹反应物A的半衰期可通过速率常数k计算得到。
半衰期定义为反应物浓度减半所需的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减半后的浓度为0.1/2 = 0.05 mol/L。
反应速率方程为rate = k[A],可得:rate = k * 0.05 = 0.2 * 0.05 = 0.01 mol/(L·min)那么,反应物A的半衰期可计算为半衰期= 0.693/0.01 ≈ 69.3 min三、例题2:二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和B的浓度成正比,且满足二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A][B]。
已知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A]₀ = 0.2 mol/L,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B]₀ = 0.1 mol/L,10分钟后浓度分别变为[A] = 0.1 mol/L和[B] = 0.05 mol/L,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解析:根据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我们可以得到:rate = k[A][B]代入已知条件:rate = k * 0.1 * 0.05 = 0.1k mol/(L·min)同时,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rate = (0.2 - 0.1)/(10 min) = 0.01 mol/(L·min)将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得到:0.1k = 0.01,解得速率常数k = 0.01/0.1 = 0.1 mol⁻¹·L·min⁻¹四、例题3:零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成负指数关系,满足零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C]⁰。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温度、催化剂、浓度等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答案】C【解析】A.任何可逆反应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当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就达到了该条件下的最大程度,即有一定的限度,正确;B.在内因不变时,外界条件如影响化温度、催化剂、浓度等也会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正确;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任何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错误;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知识。
2.T ℃时在2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
反应过程中X、Y、Z 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B.反应进行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1mol/(L·min)C.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解析】 A.根据图示1可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3:2:1,由于最终各种物质都存在,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故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正确;B.反应进行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2.0—1.4)mol÷2L÷3min= 0.1mol/(L·min),正确;C.由图3可知:各种物质在2min时就达到了平衡,但是物质的平衡浓度不变,所以平衡未发生移动。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解析及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解析及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①0°C0.5mol∙L−1稀硫酸4min左右出现蓝色②20°C1min左右出现蓝色③20°C0.1mol∙L−1稀硫酸15min左右出现蓝色④20°C蒸馏水30min左右出现蓝色(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pH= 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⑤⑥⑦⑧试管中溶液的pH891011放置10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__。
假设2:45°C以上I2易升华,70°C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高考化学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关的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序号 A 溶液
B 溶液
①
2mL0.2mol/LH2C2O4 溶液
4mL0.01mol/LKMnO4 溶液
②
2mL0.1mol/LH2C2O4 溶液
4mL0.01mol/LKMnO4 溶液
③
2mL0.2mol/LH2C2O4 溶液
4mL0.01mol/LKMnO4 溶液和少量 MnSO4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乙组:通过测定 KMnO4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为了探究 KMnO4 与 H2C2O4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实验编号1 Nhomakorabea2
3
4
水/mL
10
5
0
X
0.5mol/LH2C2O4/mL
5
10
10
5
0.2mol/L KMnO4/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___
(2)X=___,4 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 (3)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 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 高所致,重做 3 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1mL 蒸馏水
(1)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甲和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乙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 2min 内 6 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 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2021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一、选择题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WO 3和H 2进行反应WO 3(s)+3H 2(g)=====高温W(s)+3H 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H 2O(g)的量,消耗H 2的速率瞬间不变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加快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其反应速率不变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H 2O(g)生成速率减慢解析:增加H 2O(g)的量,容器体积会增大,H 2的浓度会瞬间减小,则消耗H 2的速率瞬间减小,A 项错误;将体积缩小,氢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 项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氩气,H 2、H 2O(g)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 项正确;压强不变,充入氖气,体积增大,H 2、H 2O(g)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 项正确。
答案:A2、已知2NO +2H 2===N 2+2H 2O 分两步进行:(1)2NO +H 2===N 2+H 2O 2(很慢);(2)H 2O 2+H 2===2H 2O(很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2O 2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B.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决定C.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和含义都相同D.加入高效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A.若为催化剂,在(1)中为反应物,(2)为生成物,但过氧化氢在(1)中为生成物,(2)中为反应物,则为中间产物,故A正确;B.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慢的,则总反应速率由反应(1)决定,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的比值与计量数有关,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故C错误;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B.当反应体系容积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量肯定能降低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化学反应速率为0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解析:A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A 错;B项,如果反应物是固体或液体,减小反应物的量不会影响反应速率,B错;C项,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C错。
最新高考化学选择题型抢分强化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高考化学选择题型抢分强化练——题型7.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为分析不同试剂是否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该小组向四支盛有10mL5%H2O2的试管中滴加不同溶液,实验记录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试管ⅠⅡⅢⅣ滴加试剂2滴1mol/LNaCl2滴1mol/LCuSO42滴1mol/LCuSO4和2滴1mol/LNaCl2滴1mol/LCuSO4和4滴1mol/LNaCl产生气泡情况无气泡产生均产生气泡,且气泡速率从Ⅱ到Ⅳ依次加快A. 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可得结论NaCl对H2O2分解没有催化作用B. 根据实验Ⅱ的现象,可得结论CuSO4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C. 对比实验可得结论浓度较大的NaCl溶液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D. 综合对比以上实验可得结论NaCl浓度对于CuSO4的催化作用有影响,NaCl浓度越大催化效果越明显2.对于反应2NO(g)+2H2(g)→N2(g)+2H2O(g),科学家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快速平衡第二步:N2O2+H2→N2O+H2O慢反应第三步:N2O+H2→+N2+H2O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第一步反应ΔH<0,则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B. 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三步的活化能C. 第三步反应中N2O 与H2的每一次碰撞都是有效碰撞D.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2O2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5.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Cu2+废水获得金属铜。
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Cu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A. 活性炭对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 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C. 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Cu2+的去除速率D. 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Fe+Cu2+=Fe2++Cu6.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检验久置的Na2SO3粉末是否变质取样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B 制备纯净的FeCl2向含少量FeBr2的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氯水,并加入CCl4萃取分液C 制备银氨溶液向5mL0.1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NH3⋅H2O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 AB. BC. CD. D7.已知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得到如表结果。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以环已醇( )为原料制取己二酸[HOOC(CH2)4COOH]的实验流程如下:其中“氧化”的实验过程:在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水和3.18g碳酸钠,低速搅拌至碳酸钠溶解,缓慢加入9.48g(约0.060mol)高锰酸钾,按图示搭好装置,打开电动搅拌,加热至35℃,滴加3.2mL(约0.031mol)环己醇,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OOC(CH2)4COOK ΔH<0(1)“氧化”过程应采用___________加热。
(填标号)A.热水浴 B.酒精灯 C.煤气灯 D.电炉(2)“氧化”过程,不同环己醇滴加速度下,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为保证产品纯度,应选择的滴速为___________s/滴。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_____,则表明反应已经完成.(4)“趁热抽滤”后,用________进行洗涤。
(5)室温下,相关物质溶解度如表。
“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应浓缩溶液体积至__(填标号)。
化学式己二酸NaCl KClA .5mLB .10mLC .15mLD .20mL(6)称取已二酸(Mr=146g/mol)样品0.2920g ,用新煮沸的50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 的平均体积为19.70mL.①NaOH 溶液应装于_______ (填仪器名称). ②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答案】A 25 未出现紫红色 热水 C 碱性滴定管 98.5% 【解析】 【详解】(1)由题可知,“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5℃,因此应采用热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A ;(2)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由图可知,最好采用25s/滴, 故答案为:25;(3)0.031mol 环己醇完全氧化为KOOC(CH 2)4COOK ,失去电子0.031mol×8=0.248mol ,而0.06mol 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18mol (KMnO 4→MnO 2),由此可知,高锰酸钾先消耗完,若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未出现紫红色,则说明已经完成, 故答案为:未出现紫红色;(4)趁热抽滤后,应用热水进行洗涤, 故答案为:热水;(5)溶液中杂质KCl 的质量为:0.06mol×(39+35.5)g/mol=4.47g ,完全溶解KCl 所需水的体积为:4.4710033.3⨯mL=13.42mL ,当杂质全部溶解在水中时,己二酸能够最大限度析出,故应浓缩溶液体积至15mL , 故答案为:C ;(6)NaOH 溶液应装于碱式滴定管;由HOOC(CH 2)4COOH+2NaOH=2H 2O+NaOOC(CH 2)4COONa 可知,n(NaOH)=12n(HOOC(CH 2)4COOH),故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319.710L 0.2mol/L 146g/mol 0.5100%2.92g⨯⨯⨯⨯⨯=98.5%,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98.5%。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速率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焓变,常见催化剂有金属及其氧化物、酸和碱等。
催化反应广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石墨制金刚石、2CO 和2H 制33CH OCH (二甲醚)、25V O 催化氧化2SO 等。
催化剂有选择性,如24C H 与2O 反应用Ag 催化生成(环氧乙烷)、用22CuCl /PdCl 催化生成3CH CHO 。
催化作用能消除污染和影响环境,如汽车尾气处理、废水中3NO 电催化生成2N 、氯自由基催化3O 分解形成臭氧空洞。
我国在石油催化领域领先世界,高效、经济、绿色是未来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固氮酶能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B .24C H 与2O 反应中,Ag 催化能提高生成3CH CHO 的选择性C .22H O 制2O 反应中,2MnO 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2SO 与2O 反应中,25V O 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 .汽车尾气处理:222NO 4CON 4CO 催化剂B .3NO 电催化为2N 的阳极反应:3222NO 12H 10e N 6H OC .硝酸工业中3NH 的氧化反应:32224NH +3O 2N +6H OΔ催化剂D .2CO 和2H 催化制二甲醚:22332O 2CO H CH OC 3H 6H 催化剂高温、高压3.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 .32CH CH OH 催化氧化为3CH CHO ,32CH CH OH 断裂C-O 键B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3O 分解的历程C .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σ键和π键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3sp 转变为2sp 4.(2024安徽高考真题)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 (g ),发生下列反应: 1X(g)Y(g)ΔH <0 , 2Y(g)Z(g)ΔH <0 ,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 专题8 微专题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因此,反应①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小,在同一体系中,活化能较小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故反应①的
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D 正确。
2.(2020·全国Ⅱ卷)高温下,甲烷生成乙烷的反应如下:2CH4 C2H6+H2。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 率方程为:r=k×cCH4 ,其中 k 为反应速率常数。 (1)设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为 r1,甲烷的转化率为 α 时的反应速率为 r2,则 r2=________r1。 (2)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增加甲烷浓度,r 增大 B.增加 H2 浓度,r 增大 C.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 减小 【解析】(1)设开始甲烷的浓度为 1 mol·L-1,由速率方程 r=k×cCH4 ,则 r1=k,甲烷的转化率为 α 时甲烷的浓度为(1-α) mol·L-1,则 r2=(1-α)k=(1-α)r1。(2)由速率方程知甲烷浓度越大,r 越大, 与 H2 浓度无关,A 正确,B 错误;随反应进行甲烷浓度减小,r 减小,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小, C 错误;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即 k 减小,D 正确。 答案:(1)(1-α) (2)AD
时间的变化量(s或min或h)
,即 v(X)=|ΔΔct|
=V|Δ·Δn|t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容器或溶液的体积,不能忽视容器或溶液的体积 V,盲
目地把 Δn 当作 Δc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单位及规范书写,还要根据要
求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有 v(A)∶v(B)∶
丙烷氧化脱氢法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如下:
C3H8(g)+12 O2(g)
C3H6(g)+H2O(g) ΔH2=-118 kJ·mol -1
高考化学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业分层测评(六)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导学号:80192074】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A.①③⑤B.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B[当改变浓度时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所能改变的只是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当升高温度时,由于分子吸收能量,使原先不是活化分子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加入催化剂时,由于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大量分子变为活化分子。
故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两条符合题意。
]2.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导学号:80192075】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的盐酸⑤10%的盐酸⑥15%的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②⑥⑦⑩B.①④⑧⑩C.③⑤⑦⑨D.③⑥⑦⑨D[对于锌的选择,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对于盐酸的选择,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断地振荡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下列方法对2SO(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导学号:80192076】A.加入SO3B.容积不变,充入N2C.压强不变,充入N2D.降低温度B[容积不变,充入N2后没有引起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故反应速率不变。
]4.已知CO2+C===2CO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
]5.把镁条直接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C[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均影响反应速率大小,但镁条与盐酸的离子反应中,Cl-与反应无关,不参加反应,故Cl-的浓度不影响反应速率,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建学校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第6周周末作业(满分:100分用时:80分钟)命题人:向祚平审核人:陈国庭得分:座位号:班级姓名任课教师家长签名 2014.10.1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共36分)1.[福建理综化学卷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2.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 2c(g) △H 1<0;x(g)+3y(g) 2z (g) △H 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3.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4、(13年山东理综·14)2SO 2(g )+O 2(g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21c c u t t -=- 5、(上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氢气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 .4-3-2-1B .1-2-3-4C .3-4-2-1D .1-2-4-36、.(广东)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 2SO 4二、非选择题(共计64分)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C(H 2SO 4) /mol·L -1 V (H 2SO 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V 2O 5 组别 c(HCl)(mol·L -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粉末状 42.5 30 粉末状(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8、(全国16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实验室中现有24Na SO 、4MgSO 、24Ag SO 、24K SO 等4中溶液,可与实验中4CuSO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旌有 (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 ,V 6= ,V 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 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 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4CuSO 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4CuSO 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9、(16分 广东)“碘钟”实验中,3I - + S 2O 82- = I 3-+ 2SO 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 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 -)/mol ·L -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 2O 82-)/mol ·L -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88.044.022.044.0t 2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 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 2的范围为 (填字母)A 、<22.0sB 、22.0~44.0sC 、>44.0s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10.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_______。
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表中Vx=__ 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3)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 (s)△H已知:4Li(s)+O2(g)=2Li2O(s)△H14 LiI(s)+O2(g)=2I2(s)+2Li2O(s)△H2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___________极。
附加题:[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7](16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答案:1. A 解析:从图像中可以读出pH=2时,曲线下降是最快的,说明溶液的酸性越强,降解速率越大,所以B项错误。
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R的起始浓度越小,其降解的速率越小,C项错误。
D项中可计算出其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项错误。
A项中R都是完全降解,降解百分率都是100%。
这题是选择题的创新点,题给信息量大,考查学生能力全面,尤其是读图能力要求较高。
其中D项要注意横坐标的数量级,不太细心的同学要吃亏。
2.A试题分析: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对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B、等压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气体的体积增大,平衡x(g)+3y(g)⇌2z(g)(△H>0)向左移动,反应放热,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a (g)+b(g)⇌2c(g)也向左(吸热方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减小,故A错误;B、等压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虽然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故B正确;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即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各组分的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计算。
SO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3反应速率,两者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已达平衡,A错;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降温时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正反应速率较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B错;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量的2倍,即0.63 mol,SO2不与BaCl2反应,则生成硫酸钡为0.63 mol,得到146.79 g,C错;根据平衡前后的压强比知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0.315 g,即减小1-82.5%=17.5%,所以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8 mol,O2为1.1 mol,则SO2为0.7 mol.消耗的SO2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即0.63 mol,转化率为0.63 mol/0.7 mol=90%,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