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PPT课件

6
事故发生时尚未出生的胎儿有什么权
姜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1996年基本治愈,1998年与王某 结婚。2000年12月,王某驾驶本单位车辆从外地返回本市,该 市农工商联合公司的司机刘某驾驶本单位车辆从王某车后违章 超车,造成交通事故,王某的车辆被撞出道外,翻倒在路边的 水沟中,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01年2月,姜某生下一女婴 王平。不久,姜某因过分悲痛导致精神病复发,生活从此不能 自理。
2021/3/25
授课:XXX
17
三天后,魏某回来,说车在外地遇山洪暴发,货物全部
被冲走,损失了4万元。魏某得知舒某入伙后,表示同意, 但要他先分担此次损失。舒某一看自己钱未分到,反而要承 担损失,便说自己不干了。顾某知道此事后也说,他只负责 技术,进货与他无关。但出于情义,他可象征性地补偿一点。 常某、魏某见二人不愿承担责任,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两人分担损失。
2021/3/25
授课:XXX
14
提示:
1、合伙企业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区别; 2、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什么责任; 3、“双重优先原则”; 4、合伙人自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同合伙相竞
争的业务,在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和经全体合 伙人同意的情况下,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的问题。(合伙企业法30条)
2021/3/25
法律理由:与宣告失踪不同的是宣告死亡的申请人
有申请顺序的限制;撤销死亡宣告必须以撤销时仍然 生存为前提;由于被宣告人实际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与宣告死亡的法后果相抵触,所以,被宣告人在宣告 死亡期间所立遗嘱具有优先的效力。由于继承人先于 被继承人死亡,遗嘱不发生效力,按法定继承处理, 张毅死亡时,张立言是他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2021/3/25
授课:XXX
《民法总论》课件

03
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
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监护制度
在自然人下落不明或生死不明时,依法对其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的制度。
根据是否需要特定形式,要式行为必须采取书面、公证等形式,而不要式行为则没有形式要求。
根据是否涉及对价,有偿行为需要支付对价,而无偿行为则不需要。
根据是否需要实际履行,诺成性行为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而实践性行为则需要实际履行才能成立。
总结词
2. 无效的法律行为
3.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4.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诉讼时效的中止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的延长
THANKS
感谢观看
1. 生效的法律行为
详细描述
阐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和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即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以下几种
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自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原因,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不产生约束力。
总结词:构成要素
详细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
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
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制度。
监护制度
在自然人下落不明或生死不明时,依法对其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的制度。
根据是否需要特定形式,要式行为必须采取书面、公证等形式,而不要式行为则没有形式要求。
根据是否涉及对价,有偿行为需要支付对价,而无偿行为则不需要。
根据是否需要实际履行,诺成性行为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而实践性行为则需要实际履行才能成立。
总结词
2. 无效的法律行为
3. 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4.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诉讼时效的中止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的延长
THANKS
感谢观看
1. 生效的法律行为
详细描述
阐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和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即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以下几种
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自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原因,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不产生约束力。
总结词:构成要素
详细描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
2024版《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版

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刑法在调整对象、调 整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民刑交叉案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民法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 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 灭。例如,合同的履行、双方协议解除合同等都可以导致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03
民事主体
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 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债权
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 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债权的种类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债可以分为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 债等。
债权的保护
债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履行、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 版
contents
目录
• 民法概述 • 民事法律关系 • 民事主体 • 民事权利 • 民事责任 • 诉讼时效与期间
01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平等性
民法调整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 隶属和服从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刑法在调整对象、调 整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民刑交叉案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民法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 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 灭。例如,合同的履行、双方协议解除合同等都可以导致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03
民事主体
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 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债权
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 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债权的种类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债可以分为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 债等。
债权的保护
债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履行、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 版
contents
目录
• 民法概述 • 民事法律关系 • 民事主体 • 民事权利 • 民事责任 • 诉讼时效与期间
01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平等性
民法调整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 隶属和服从关系。
《民法学概论》课件

法人
01
02
03
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 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分类
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 特别法人。
法人的设立
设立法人,应当依法向登 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 民事活动的组织。
《民法学概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民事法律关系 • 民事主体 • 民事法律行为 • 物权法 • 合同法 • 侵权责任法
01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总结词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基于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 务关系。
详细描述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 利义务关系。它具有平等性、自愿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是基 于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社会关 系的基本形式,是民法体系的基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来实施的行为,这种行为能够产生民事 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法律效果。它是民法中重要的法律事实 之一,是实现私法自治的重要手段。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总结词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 分类,如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 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有偿行为 和无偿行为等。
非法人组织的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非法人组织的设立与解散
设立非法人组织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并在依法解散 时进行清算。
03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意思表示的方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行为。
民法总论全套PPT课件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是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
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 现象。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民事法律 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1.行为。 2.事件/自然现象。
第四章 自然人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是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
民法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在什么地 域内适用。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以属地法 为原则,凡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活动, 原则上都适用中国法。
(三)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即指民法适用于哪 些人之问题。就自然人而言,原则上,我 国民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人,包括我 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从历史和比较法的观点看,对自然人权利 能力的开始时间有“阵痛说”、“断带 说”、“独立呼吸说”、“受孕说”、 “父亲承认说”等学说和立法例。我国采 用“活着出生”的权利能力开始的时间标 准,实际上采用的是“独立呼吸说”。
例外:①“特留份”:在分割遗产时,应保 留遗腹子(即胎儿)的继承份额。②结婚的权
(一)平等原则 1.民事主体资格平等 2.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 3.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4.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二)自愿原则
1.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 事人意思自治。
2.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 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3.民事行为的内容及形式由当事人自愿协商。
(三)公平原则ຫໍສະໝຸດ (四)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时,诚实不欺诈 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
(五)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
民法学总论(PPT 40张)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2节 代理权与代理行为
七、复代理
制作人:吴一鸣
《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81条 委托代理人转 托他人代理的,比照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规定 的条件办理转托手续。因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 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 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 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 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2节 代理权与代理行为
三、不适用代理的行为
制作人:吴一鸣
违法行为 法律要求本人亲自实施的行为,如结婚、 离婚、收养、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 等 依其性质不得适用代理的行为,如公司的 设立行为、捐助行为、继承的承认或抛弃 等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2节 代理权与代理行为
四、代理行为的成立要件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1节 概述
普通 代理 间接 代理 行纪
A A1
B B1
C C1
A2
B2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1节 概述
C2
制作人:吴一鸣
第二节 代理权与代理行为
《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
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
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功能:私法自治之扩张与补充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1节基础关系:委托合同、合伙合同、 承揽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组织关系 等。
授权行为:单方法律行为 基础关系与授权行为的关系:①仅有授权 行为;②仅有基础关系;③基础关系与授 权行为并存。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1节 概述
第7章 代理制度 第2节 代理权与代理行为
制作人:吴一鸣
七、复代理
民法总论 PPT课件

二、意思自治原则
(一)含义 意思自治原则又称为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参与民事活动,其在民事活 动中的意志自由(根据自己的意志设定权利和义 务),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 (二)基本内容 1。民事主体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 2。允许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 系。 3。当事人的意愿优于任意性规范。 4。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受国家权力与其他民事主体 的非法干预。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相互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民事关系。 1.民事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民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而形成的具有平等性的社 会关系。 民事关系经由民法调整成为民事法律关系。 2.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 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三、公平原则
(一)含义 公平原则是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它要 求立法和司法都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二)基本内容 1。要求民事主体根据公平原则确定民事主体的权 利、义务。 2。要求平衡民事主体利益或损害的分配。 3。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 要求。 •如〈〈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 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 人分担民事责任。”
2.民事主体不得以自己的民事活动损害第 三人和社会的利益,必须在权利的法律范围 内以符合其社会经济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 权利。
3。民事法律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当为维 护对方的利益,实施一定行为或不实施一定 行为。
4.法官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各方当 事人的权利,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民法总论 PPT

2.按能否流通和流通范围大小划分:流通物、限制 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1)限制流通物:精神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 药品、民用枪支、民用炸药、金银(不包括金银首
饰)、文物等;
(2)禁止流通物:国家所有的土地、矿藏、水流,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违法物品等。
3.原物和孳息——按两物间存在的原有物产生新物关系划分
公序 良俗
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
课堂练习
1. 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 A 甲公民(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 (13周岁)不可以结婚 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 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 地产公司)则不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C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管法律关系 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 进行税收征收 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 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 的订立合同的权利
二、具体原则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1)主体之间地位平等 (2)平等的受法律保护(平等=对等)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1)自愿——意思自治,不强买强卖 民法规范体现公平、兼顾各方利益 ( 2)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本着公 公平 平原则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 法院处理案件,既要合法也要公平
2. 特征
(1)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体只能是人)
(2)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3)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 系
(4)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关系(法)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1. 依据内容的不同 人身关系 人格关系 身份关系 财产关系 物权 债权 2. 依据义务主体是否特定 绝对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案例分析》课件

发展趋势
未来民法案例的发展方向 和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和机遇。
当代价值
民法案例在当代社会的价 值和意义,对社会发展的 推动作用。
02
民法案例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
案例阅读
仔细阅读案例,了解案件事实 、背景和涉及的法律问题。
案例分析
结合民法原则和法律条款,对 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各方 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05
人身权案例分析
人身权案例概述
人身权案例是指涉及公民人身权 利的案例,包括生命权、健康权 、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
誉权、隐私权等。
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人身权案例 中,通常涉及到侵权行为、合同
纠纷、婚姻家庭等方面。
人身权案例具有法律关系复杂、 涉及利益广泛、社会关注度高等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 案例,能够反映民法的核心原 则和理论。
法律适用
根据民法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确定适用的法律条款。
案例结论
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对 案例进行总结评价。
案例分析的主要方法
法律解释法
对民法条款进行解释, 明确其含义和应用范围
。
历史解释法
考察民法条款的历史演 变,理解其立法背景和
《民法案例分析》 ppt课件
目录
• 民法案例概述 • 民法案例分析方法 • 合同案例分析 • 物权案例分析 • 人身权案例分析
01
民法案例概述
民法的定义与特点
民法定义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 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 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特点
平等性、自愿性、公同案例时,还需要考虑 违约责任的承担问题,包括违约 责任的构成要件、违约责任的承 担方式和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等
民法案例分析完整版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第一章 民法导论
• 三、对本案的分析 • 《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
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 系的性质决定的。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前提是人 格独立和人格平等,在此基础上,任何民事主体 的地位一律平等。平等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平 等为归宿。平等的实现,就使民事主体相互之间 互不隶属,各自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 法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在本案中,刘某和言某 都是自然人,是平等主体,具有平等的人格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一方不得歧视另一方,不得贬 损对方的人格。
第一章 民法导论
• 可是,就因为刘某用棍子碰了言某的狗,言某就 对刘某这一未成年人进行打骂,并且责令其向狗 下跪,赔礼道歉。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他人的人格 尊严,严重违反民法平等原则,侵害了受害人的 人格尊严。同时,言某的行为也违背了公序良俗 原则,置社会公共道德和普遍的善良风俗、生活 准则于不顾,违背了社会的一般伦理。因此,言 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侵害了受害人 刘某的人格权,是民法所不能容忍的违法行为, 言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救济受害人的权利损 害。
• 同时,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应是《民法通则》、《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和《合同法》,这些都是民法的渊源,而本案 主体也是在民法适用的范围之内。
第一章 民法导论
• 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 • 2、“儿童用棍碰狗,而狗主人逼迫儿童向
狗下跪磕头侵害人格尊严”案 • 【法律问题】 • 1 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体系 • 2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 第一节自然人及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 5、“长期下落不明其妻继承其遗产并与他人登记
结婚”案
• 【法律问题】 • 1 自然人的概念和范围 • 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3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民法总论课件ppt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 民事法律行为进行多种分 类,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分类方式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 是否需要双方意思表示, 可以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 行为;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涉 及对价,可以分为有偿行 为和无偿行为;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是否需 要特定形式,可以分为要 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需要进行清算、注销登记等程序。
05
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01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组
织。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
02
非法人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
动,但不具备法人资格。
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
03
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作为当事人
债权的特征
债权具有相对性、请求性、期限性、 平等性和规范性。
债权的种类与内容
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债权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和不当得利之债等。
内容
债权的内容包括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义务,具体包括请求履行、请求赔偿、代位权 和撤销权等。
债权的变动
债权的产生
债权的产生基于法律行为 或法律规定,如合同、侵 权行为等。
总结词
阐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
详细描述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立要件是 指民事法律行为具备的基本要素,而生效要件则是指民事法 律行为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条件。具体来说,成立要件包括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1.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民法总论 PPT课件

• 司法解释
–1955年《关于解释法律问题的决议》授权最高 法院解释“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 令的问题”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 定》:解释、规定、批复、决定
–司法解释的新形式:指导性案例——2010《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三、习惯法
• 习惯法的两个要素:普遍奉行;法的确信。 • 习惯法的变迁
– 法官的“说理”义务(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直接运用) – 法律规范的“意义”如何?——法律解释的问题 – 所谓“应然”与“实然”——透过(运用合理的法学理论)解释
规范,使其获得最合理的“意义”,并予以适用。法律的进步与 合理化并不总是需要修改立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认知
一、“民法”的语源 • 非中国本土自产(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产生“民法”的社会基础),系
• 价值判断是法律生命之所在。只讲逻辑,不讲价值判断, 行不通。二者缺一不可。
– 法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法律并非“科学”) – 价值法学对概念法学的超越 – 仅有价值判断(公平衡量)也不行:法律确定性(安定)的价值
• 价值判断(尤其是上述第2个层面)并非什么高深的东西,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要诉诸我们的直觉(对公正的认知) 基本可以得出合理结论。
二、制定法
《立法法》、《裁判规范规定》 (一)宪法 • 宪法中的权利保护条款
– 第13条第1款: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
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 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 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 第46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基础知识的经典案例分析PPT培训教案课件

物权保护方法探讨
确认产权
通过确认产权归属,明确权利人 的地位,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 依据。
请求返还原物
对于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 情况,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
请求排除妨害
对于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 的情况,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 害或者消除危险。
物权保护的原则
物权保护应当遵循平等保护、全
面保护、及时救济等原则,确保 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01
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 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05
03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 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04
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 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01
02
03
主体
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 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包 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 组织。
继承方式
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进 行分配;遗嘱继承则是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进行分配。
PART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REPORTING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民法基本原则
平等、自愿、公平、诚 信、公序良俗等原则在 民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民事法律关系
因果关系
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 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
主观过错
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 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
各类侵权责任形态讲解
一般侵权责任
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 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共同侵权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1
在分割了夫妻共有财产后,确定出张毅的遗产价
值90万元。张璐继承了价值45万元的房产,张立言 继承了价值45万元的动产。1998年4月2日,张璐与 他人再婚,但三天后不幸在车祸中丧生。
1998年12月,张立言得知,张毅在轮船失事后并 未死亡,而是被当地农民救起,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直到1998年5月才康复,但又在6月10日不慎跌入山 谷,身受重伤,在医院里立下口头遗嘱,指定将其全 部遗产由赵璐继承。张毅死后,为他养伤的农民辗转 找到了张立言,将记录下的口头遗嘱的文书交给了他。
1998年1月,网络公司因管理不善而发生严重失窃事件, 公司财产损失殆尽,只剩下1万元存款,而负债却高达6万元, 其中向个体户蔡锦肃借款4万元,向某电脑公司购买电脑欠货 款2万元,网络公司因此宣告破产。
事故发生后,交警队立即做出了处理。经过鉴定,认定事 故由刘某负完全责任。其后,交警队又主持进行了调解,但双 方对赔偿数额分歧太大,未能达成任何协议。2001年3月,姜 某与其女王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院抢救期间的医疗 费、丧葬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姜某 与王平的生活费,共计12万元。
姜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1996年基本治愈,1998年与王某 结婚。2000年12月,王某驾驶本单位车辆从外地返回本市,该 市农工商联合公司的司机刘某驾驶本单位车辆从王某车后违章 超车,造成交通事故,王某的车辆被撞出道外,翻倒在路边的 水沟中,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01年2月,姜某生下一女婴 王平。不久,姜某因过分悲痛导致精神病复发,生活从此不能 自理。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7
犯罪嫌疑人潜逃在外能否宣告死亡
王某的丈夫刘某在1996年因故意伤害他人而畏罪 潜逃,至今音信全无,下落不明。王某想到法院申 请宣告刘某死亡,但有人却认为因犯罪而潜逃的人 是不能宣告死亡的,否则会使其逃避刑罚。
问:王某可否申请宣告其丈夫死亡?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8
事故发生时尚未出生的胎儿有什么权
法律理由:与宣告失踪不同的是宣告死亡的申请人
有申请顺序的限制;撤销死亡宣告必须以撤销时仍然 生存为前提;由于被宣告人实际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与宣告死亡的法后果相抵触,所以,被宣告人在宣告 死亡期间所立遗嘱具有优先的效力。由于继承人先于 被继承人死亡,遗嘱不发生效力,按法定继承处理, 张毅死亡时,张立言是他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43.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 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11
公司债务清偿案
1996年12月,万海昌、邢智宾两人合资开办了一家网络技 术服务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其中万海昌出资6万 元;邢智宾向朋友齐明礼借款4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
宣告死亡案
1969年生,已婚,无子女。1995年6月张毅乘坐的轮 船在江上航行时因触礁而沉没,张毅失踪,搜索人员 并未找到其遗骸,当地的公安部门出具了张毅不可能 生存的证明。1997年9月,张毅的妻子赵璐向其所在 区法院申请宣告张毅死亡,以便结束婚姻关系,继承 遗产。张毅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张立言担心儿子万 一生还时儿媳已经改嫁,因此不同意宣告儿子死亡。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区法院发出了寻找失踪 人的公告,期满3个月后,仍未有张毅的消息,该法 院判决:宣告失踪人张毅死亡。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10
提示:
1、韦成海的小卖部是否应当由家庭财产承当 责任;
2、是否应当以夫妻共有财产承担小卖部的责 任。
(最高法院贯彻民法通则意见42、43条。)
42.以公民个人名义申请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承包的农村 承包经营户,用家庭共有财产投资,或者收益的主要部分供 家庭成员享用的,其债务应以家庭共有财产清偿。
1999年2月,张立言向区法院提出申请,要 求撤销对张毅的死亡宣告,同时诉请对张毅的 遗产按照其实际死亡时间进行处理,由其继承 张毅的全部遗产,赵璐的其他继承人退还原属 于张毅的房产。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5
提示:
1、死亡宣告的时间; 2、申请宣告死亡的主体及其顺序; 3、申请撤销死亡宣告的问题; 4、申请撤销死亡宣告时,该人已经死亡,怎么处理; 5、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行为(遗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而农工商联合公司则辩称,王平在事故发生时尚未出生,根 本不是王某生前所抚养的人,因此,不应负担起生活费。
问:农工商联合公司的理案例由分析能民法否总成论 立?
9
个体户的债务承担案
韦成海,男,1970年生,1992年与申小娟结婚,婚后同 母亲吴玉秀住在一起。1997年7月,韦成海辞去机关公务员 职务,用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钱,开了一家个体小卖部,以 个人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7月30日, 韦成海以小卖部的名义向批发商黄青山赊购了价值1万元的货 物。8月2日,小卖部在一场大火中被全部烧毁,韦成海也在 大火中丧生。死亡时,家中所有的财产价值1.6万元。当黄青 山向申小娟要求还款时,申小娟说,1.6万元家产是他们夫妻 共有财产,而她一直不同意丈夫下海,韦成海开店的钱全部 出自他自己的工资,因此只能同意以公有财产中属于韦成海 的8000元偿还欠款。吴玉秀说这里面还有自己的财产,应先 在财产中留出她的部分。黄青山遂向法院起诉。
嘱)是否有效;
6、上述遗嘱能否发生效力; 7、张立言的诉讼请求能否成立,案件应怎样处理。
案例分析民法总论
6
参考答案:
1、驳回张立言所提出的撤销对张毅死亡宣告的申请;
2、张毅生前所立遗嘱有效,但由于张璐先于遗嘱人死 亡,该遗嘱不发生效力,原死亡宣告仍然有效,遗产 不依照张毅实际死亡时间重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