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必修一4.1《水循环》教案设计

新湘教版必修一4.1《水循环》教案设计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问题探究法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从数量和分布的角度,认识地球是“水的行星”,说出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2、通过实验活动,理解水循环的概念;绘制示意图,运用其说明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并说出按照发生领域划分的水循环类型。

3、提供资料,创设情境,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初步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水循环过程与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河流入海的图片。

师说:看到这样的图片,我总是会想地球上这么多河流的水流入海洋,为什么海洋没有被装满呢?多余的水去哪儿呢?像长江这样的大河为什么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涸呢?我们一起从今天的学习内容中找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先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观看图片,顺着老师指引的问题思考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引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课件2分钟新课讲解同学们了解水循环吗?知道水循环是如何循环的吗?它主要有哪些环节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水循环有哪些环节?仔细观察后,并回答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推动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展示 2分钟新课讲解 假设这是海洋,这是陆地,现在同学们讲解,我来画水循环的箭头。

学生再次完善并识记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集体思考黑板展示 2分钟新课讲解是不是只有海洋和陆地之间才有水循环?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也有水循环。

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完成。

请两位同学上台完成。

学生绘出内循环箭头,并上黑板完成 学生思考学生黑板展示 3分钟检测水循环的各环节,你们认识啦吗?下面检验下。

(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在课堂上多媒体展2分钟掌握情况水循环的空箭头)提升实践力示课件承转过渡你们认为有哪些水循环的环节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受人类的哪些活动的影响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探究的内容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合作思考多媒体展示1分钟合作探究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深入各组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

新教材地理 2.2.1 水圈与水循环导学案(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地理 2.2.1 水圈与水循环导学案(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2节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1.了解水圈的组成。

2.掌握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3.运用相关知识,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

2.理解影响海水性质变化的因素及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水圈的组成水圈的主体是,陆地淡水约占,其中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

分布最广的水体是,其主要以态存在。

二、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性质主要从、和三个方面来分析。

1、温度海水的热量来源:海水温度变化规律:温度随升高而降低;同一海区,夏季温度,冬季温度;垂直方向,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存储于,海洋对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2、盐度定义:单位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影响盐度的因素有;;;等。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降水量小于于蒸发量,海水盐度。

河流入海口附近盐度。

海水结冰,盐度;海冰融化,盐度。

暖流经过,盐度;寒流经过,盐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海区海水盐度最高。

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和。

3、密度定义:单位海水的质量。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和。

盐度越高,密度越;温度越高,密度越;压力越大,密度越。

不同海区海水密度的差异会影响安全,也会形成流。

【探究活动】①读图2-2-3,描述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特征,并思考原因。

②读图2-2-5,分析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③读图2-2-7,归纳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成因。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2.影响海洋表面水温高低的因素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海洋深度D.人类活动3.关于海水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暖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B.在南半球寒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C.在寒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D.在暖流附近等温线均向高纬凸出4.下图所示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A.A B.B C.C D.D5.对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大小没有明显影响的是()A.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B.河流汇入C.洋流D.沿海人工养殖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A.太阳能
B.地热能
C.风能
D.重力能
2.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A.海水物质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上内循环
(
)
(
)
3.若图中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对水循环环节的影
响可能是
(
A.蒸腾增强
B.下渗增多
C.地表径流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1.A 2.B
3.C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海洋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蒸发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
无机盐
的泥沙、有机物和 ____________类。
搬运
4.地表物质被侵蚀、 __________和堆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
貌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
洪水
(1) ________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
(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水库
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 ________和分洪区(或
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②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
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名师助学】
想一想1:
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闹
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城市内涝
产生的原因,并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出合理建议,提升地理实践力。
(2)在学习海水的性质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表资料,探究分析
海水的性质及影响因素。结合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等特定海域了解
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

2019鲁教版必修一2.2水循环导学案

2019鲁教版必修一2.2水循环导学案

《水循环》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2、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导学重难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为本节课重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是难点【回顾前课】1、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2、洋流寒流和暖流的差异,以及洋流的地理意义【导学过程】导疑: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哪些是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水体?各类水体它们之间有联系吗?(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3、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活动一:动手画一画水循环个环节的名称思考:促使水循环产生的能量来源是。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活动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阅读课本P43-44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活动四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1读图图名和坐标,思考此图反应了哪些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植被对洪峰流量和到达时间的影响3 思考植被对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导疑:既然水是可以循环的,那么水资源就可以得到不断更新补充并且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观点正确吗?【当堂检测】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河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川2、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D、冰雪融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3.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水的蒸发 B.青海湖水的下渗C.海洋上的暴雨 D.东部季风区的降水4.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5.下列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 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宁夏中卫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降水较少,光照强,蒸发量大,但是当地砂田西瓜却闻名中国。

2.2.4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2.4水循环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五、案例亮点
1. 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本案例以实际案例为主线,将水循环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本案例通过设置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了解我国水循环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 能够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际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类型、环节及其地理意义。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积雪五个环节。通过分析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作用,以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此外,本节课还将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水循环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收获成长,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新教材)《水循环》导学案

高中地理(新教材)《水循环》导学案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01水圈、□02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03水汽输送、□04降水、下渗、□05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01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02动态平衡。

3.地球上□03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04地表形态。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05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06生态,对全球□07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2.破坏森林会导致()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答案 C解析植被破坏,降水会迅速转化为地表径流,下渗减少。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 B解析“汇入大海的波涛”说明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

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提示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降水,如人工降雨;蒸发,如改变地表植被;下渗,如地面硬化等。

任务探究水循环及地理意义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水圈与水循环》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表现。

2.运用图表等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能够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表现。

2.知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学会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掌握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2.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片段《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以大致了解世界海水密度的变化及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激发起学生探索海水性质的欲望。

【讲授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并且知道了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运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地球的另一个重要圈层——水圈。

你知道水圈是由哪些水体组成的吗?水圈中的水是怎么分类的?水资源指的是什么呢?还有,你知道海水的理化性质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吗?它们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呢?为了弄懂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吧!(板书)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一、水圈的组成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水圈的水往往以哪些形态存在?各种形态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怎么样?2.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存在形式?各种水体所占比例有什么特点?生:(可能的答案)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并相互转化,形成的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水圈。

固态水仅在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广;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水体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其中,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约占水圈总水量的96.53%,各类陆地水约占3.47%,其中淡水约占2.53%。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水体类型。

2.驾驭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问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水的行星”1.地球上的水呈态、态、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

2.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3.分布于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4. 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5.大气层中也有少量的水,基本上是以的形态存在。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更。

2.类型及主要环节:依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B ,C ,D ,E ,F ,G ,H 。

(2)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循环(大循环),F、D属于循环,A、B属于循环。

(3)海陆间循环的过程:A →C →D →E、G ,回来海洋。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把、、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浩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绵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2.水循环深化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变更。

3.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安排,使得不同纬度的冲突得以缓解。

同时,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干脆影响到各地的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特征;水循环的变更,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难。

4.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积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学案: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洪涝灾害的成因。

核心素养1.通过模拟实验、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综合思维) 2.结合区域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分析区域内水循环及其意义,分析不同区域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区域认知)3.通过生活、生产实际,正确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促进区域水循环的良性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水呈气态、固态和液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各种水体。

2.从空间分布上看水体特征海洋水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陆地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3.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能量: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

3.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4.过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2.2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2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2.知识难点:
-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及其地理意义。
-分析水资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实际能力。
-水循环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圈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强化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内容:重点关注学生对水圈与水循环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以学生能理解、运用水圈与水循环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为评价标准。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资料分析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圈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水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水圈与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图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水圈与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研究性作业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第1课时水循环及其意义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第1课时水循环及其意义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能说出陆地水体的主耍类型,简单说明某区域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

(区域认知)2.动手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简单解释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某地区洪涝灾害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分析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综合恩维、人地协调观)第1课时水循环及其意义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水的行星”1.水圈由① 气态、固态和液态水体组成。

2.水体空间分布(1)海洋水:储量最多,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2)大气水:分布最广,基本上是以② 水汽的形态存在。

(3)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

主要包括③ 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

◆特别提醒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④ 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能量:⑤ 太阳能、地球重力。

3.主要环节:图中A⑥ 水汽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⑦ 地表径流、H⑧ 下渗、G地下径流、F植物蒸腾。

4.类型:⑨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⑩ 动态平衡。

2.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1)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2)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3)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自我诊断1.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是( )A.河湖水B.生物水C.地下水D.冰川答案: D解析: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2.关于水圈构成及各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是构成水圈的主体B.大气水虽然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C.固态水只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其他地区没有分布D.各种水体中,只有陆地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答案: B解析:海洋水是构成水圈的主体;固态水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各种水体都可以相互转化。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名师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名师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水圈和水循环【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两项要求:①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②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⑵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读水循环示意图,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了解各种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循环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其数量也是有限的。

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各种水循环的过程2.水体的各种补给关系【教学难点】水体的各种补给关系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教案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球上存在着海洋水、湖泊水、江河水、大气水等不同类型的水体,这些水体之间有联系吗?生活中我们经历的雨雪天气,这些大气降水的水分来自哪里,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有没有思考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水圈的组成和水循环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水圈的定义,并说说水圈有哪些水体组成。

板书:(一)、水圈的组成讲解:1、定义:水圈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中的各种水体我们按照其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其中陆地水体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具体的分类:大气水河流水地表水湖泊水水圈陆地水冰川水等潜水地下水海洋水承压水讲解: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海洋水占地球总水体的96.53%,陆地水大约占3.5%,其余为大气水,淡水仅占全球水体的2.52%。

读图:读课本地球表面淡水组成图,分析各种淡水的比重。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常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几种水体?回答:(略)讲解:人类能够利用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这些水体在淡水中的比重非常低。

【复习必备】(新课标)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课 水循环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复习必备】(新课标)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课 水循环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第一课水循环
环节名称
A蒸发,B降水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下渗
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
.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 B.b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边空气湿度增大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3分)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1分)
参考答案
检测与训练:
1-8: ACADCADA
9.(1)水汽输送降水修建水库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

(3)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整体性。

(4)。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水循环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水循环时探究法学习重点三大循环具体环节学习难点人类建立水库、植树造林、过度开采地下水等活动对于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诵读预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展示导入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预习与填空一、水圈的组成(1)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组成: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地球水危机成因陆地淡水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2。

526%,且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目前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海陆间循环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H下渗陆上内循环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2)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合作探究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海洋上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循环过程示意特点、作用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参与水量最大,占水循环的90%左右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更新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019-2020年高一地理《水循环》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地理《水循环》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地理《水循环》教案 鲁教版【学习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前预习】 一、水圈的组成1.特点:面积广,约占地表面积的71%;是一个 的圈层。

2.水圈的组成⎩⎪⎨⎪⎧⎭⎪⎬⎪⎫海洋水——比例最大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各种水体间相互转化 3.地球水危机:陆地淡水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 2.526%,且多以 的形式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目前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很有限。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2.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1)水循环的类型(2)写出上图中数字多表示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3. 水循环的意义:三、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 类型补给 季节补给 特点主要影 响因素我国主 要分布 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考点对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总结】【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的过程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水循环
诵读预热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展示导入
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

预习与填空
、水圈的组成
(1)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组成: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地球水危机成因
陆地淡水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 2.526%,且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
之急。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 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 蒸发,B 降水
海陆间循环 A 蒸发,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G 地下径流,H 下渗
陆上内循环 D 降水,1蒸发,F 植物蒸腾
(2) ① 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 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③ 塑造地表形态。

④ 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合作探究
1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
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高海拔地区。

目前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 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
类型 发生
领域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洋上 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
循环 过程 示意 陆地上空 ft --|
Eli 地去| Al
她h -
1
Hm i 曲
31
悶瞳凰
特点、 作用 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
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
得到补充和更新
参与水量最大,占水 循环的90%左右 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 水体进行更新
水循环示意图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水利措施
① 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 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② 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 降水量增加。

(2) 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 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 肖U 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 也减弱了湖泊 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 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检测与训练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2题。

流的循环
i •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 )
A. a 、b 、c 、d B . b 、c 、h 、e C 2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d 、
e 、
f 、
g D . e 、f 、g 、h

B .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 .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 F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小水 河流
此小冰晶
地卜一水 片融化城水
3 .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F 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 7〜8题。

1〜2题。

7.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③ 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 .植被覆盖率下降 C .降水强度增大 a —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地下径流 d —下渗 e —蒸发
A. abe B . Acd C D. bde
4 .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②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 塑造地表形态 ③ 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 边空气湿度增大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 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化幅度减小
.库区水汽蒸发增强,周 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 6 .在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
A.海陆间循环 .跨流域调水 C .水库 D 地下水补给湖水
B .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 D .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 )
D.上游河道采砂 F 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

读图,完成
9. (2017江苏学测)图15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7分)
图15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人类通过(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3分)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1分)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地貌,其成因是作用,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

(3分)
课后小结
由学生自主小结,建议同学们在此处画出本课知识框架图。

参考答案
检测与训练:
1-8: ACADCADA
9. (1 )水汽输送降水修建水库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

(3)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整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