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灭菌问题教学提纲
武汉大学微生物教学提纲
武汉⼤学微⽣物教学提纲第⼀章绪论⼀、武汉⼤学“微⽣物学”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三、微⽣物与我们四、微⽣物的发现和微⽣物学的建⽴与发展(⼀)微⽣物的发现(⼆)微⽣物学的奠基1.巴斯德2.柯赫(三)微⽣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事件(四)20世纪的微⽣物学(五)微⽣物学在⽣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微⽣物是⽣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2.对⽣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3.微⽣物与“⼈类基因组计划”(五)我国微⽣物学的发展(六)21世纪微⽣物学展望五、微⽣物的类群及特点思考题:1. ⽤具体事例说明⼈类与微⽣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物既是⼈类的敌⼈,更是我们的朋友?2. 为什么微⽣物能成为⽣命科学研究的“明星”?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物学的奠基⼈?第⼆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节微⽣物的分离和纯培养⼀、⽆菌技术1. 微⽣物培养的常⽤器具及其灭菌2. 接种操作⼆、⽤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 稀释倒平板法2. 涂布平板法3. 平板划线法4. 厌氧微⽣物的分离三、⽤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四、单细胞(孢⼦)分离五、选择培养分离1. 利⽤选择平板进⾏直接分离2. 富集培养六、⼆元培养物第⼆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2. 暗视野显微镜3. 相差显微镜4. 荧光显微镜5. 透射电⼦显微镜6. 扫描电⼦显微镜7. 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略)思考题:1、为什么说Koch等建⽴的微⽣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物学建⽴与发展的基⽯?⼀般可⽤哪些⽅法获得微⽣物的纯培养?2、微⽣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观察。
试列举在显微观察(光镜和电镜)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法。
3、试利⽤表格形式对各类显微镜在原理、样品制备和观察⽅⾯的异、同进⾏概括、⽐较。
4、试找到⼀篇使⽤微⽣物照⽚的⽂献,分析该⽂为什么要使⽤微⽣物照⽚,采⽤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依你之见,该⽂作者的这张照⽚还可以⽤哪些技术获得?第三章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节真细菌⼀、⼀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个体形态与排列(⼆)⼤⼩(三)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2、细胞质膜3、细胞质和内含物1)概念2)贮藏物3)磁⼩体4)羧酶体5)⽓泡6)载⾊体7)核糖体8)质粒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1)概念2)细菌芽孢的特点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4)芽孢的耐热机制5)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形成的⽣理调控6)伴孢晶体7)细菌的其他休眠构造6、糖被1) 概念2)特点7、鞭⽑1)概念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的⽅法3)鞭⽑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4)鞭⽑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8、菌⽑9、性⽑⼆、放线菌(⼀)概念(⼆)形态与结构(三)⽣长与繁殖(四)菌落形态(五)分布特点及与⼈类的关系三、⽀原体、⽴克次⽒体和⾐原体(⼀)⽴克次⽒体1、概念:2、特性(⼆)⽀原体1、概念2、特性(三)⾐原体1、概念2、特性四、粘细菌(myxobacteria)(⼀)概念(⼆)⽣活史1、营养细胞2、⼦实体五、蛭弧菌(Bdellovibrio)(⼀)概念(⼆)特点(三)寄⽣⽅式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概念(⼆)特点第⼆节古⽣菌⼀、概念的提出⼆、细胞形态三、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三)细胞质和内含物(四)细胞核第三节真核微⽣物⼀、霉菌(⼀)概念(⼆)分布特点及与⼈类的关系(三)形态结构1、菌丝2、菌丝的特化3、细胞结构(四)菌落(五)霉菌繁殖⽅式及⽣活史1、繁殖⽅式2、⽣活史⼆、酵母菌(⼀)概念(⼆)分布及与⼈类的关系(三)形态结构1、个体形态2、细胞结构(四)菌落特征(五)繁殖⽅式和⽣活史1、⽆性繁殖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然界中分布⼴泛。
2024版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大纲
安全处置
选择安全可靠的处置方法,如高 温焚烧、化学消毒等,确保危险
废物得到彻底处理。
应急处置
制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对突发 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
环境保护法规遵循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环保设施建设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环保要求建设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 确保设施符合相关标准。
消毒灭菌知与原理 • 医疗器械与用品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技术指南 •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装备选择佩戴技巧 • 隔离技术应用与传染病防控策略 •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与环境保护要求
CHAPTER 01
消毒灭菌基本概念与原理
消毒灭菌定义及目的
消毒灭菌定义
明确需要消毒的环境表面和物品, 如门把手、水龙头、桌面等高频 接触部位。
消毒频次
根据环境风险等级和污染情况确定 消毒频次,高风险区域应增加消毒 次数。
消毒方法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擦拭、喷 洒、浸泡等,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 准要求。
特殊污染处理流程
血液、体液等污染处理
01
立即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剂进
化学消毒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体内,破坏其生理功能,抑制细菌代谢生长,从而起到 消毒的作用,如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擦拭、喷洒等。
原理与作用机制
物理消毒灭菌法原理
通过物理因素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或功能,如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等,从 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化学消毒灭菌法原理
通过化学药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系统、细胞浆膜通透 性,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医疗器械分类与处理方法
微生物学培训讲义培训提纲1、微生物概论2、微生物分布3、细菌
微生物学培训讲义培训提纲:1、微生物概论2、微生物分布3、细菌学<1>形态结构<2>脂多糖(内毒素/热原质)<3>芽胞<4>生长繁殖<5>消毒灭菌4、真菌学<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防治原则5、病毒学概论6、制药行业控制微生物<1>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其他控制菌简介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梭状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7、传染病简介肝炎第一部分微生物概论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
按其大小、结构、组成等,可分为三大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
病毒属之。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的原始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DNA和RNA同时存在。
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后五类的结构和组成与细菌接近,故从分类学观点,将它们列入广义的细菌范畴。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器完整。
真菌属此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自然界中N、C、S等元素的循环要靠有关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进行。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死亡动、植物的有机氮化物转化为无机氮化物,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食用。
此外,空气中的大量游离氮,也只有依靠固氮菌等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因此,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和动物也将难以生存。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一、培训目的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的目的是确保操作人员在进行微生物灭菌操作时能够遵守正确的操作流程,正确使用灭菌设备和灭菌剂,从而有效地消灭微生物,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的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2. 微生物灭菌操作的基本要求3. 灭菌设备和灭菌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4. 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步骤和流程5. 灭菌后的操作注意事项和消毒规范三、培训流程1. 理论培训(1) 介绍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微生物灭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2) 介绍微生物灭菌操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的清洁要求。
(3) 介绍常见的灭菌设备和灭菌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高温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灭菌器、消毒液等。
(4) 介绍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装载样品、选择合适的灭菌设备和灭菌剂、设置灭菌参数、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处理等。
(5) 介绍灭菌后的操作注意事项和消毒规范,包括实验器材的处理、实验室的清洁、个人卫生的要求等。
2. 案例分析根据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灭菌操作规程进行案例分析,引导操作人员理解规程中的具体要求,并能够正确处理操作中的突发情况。
3. 操作演示由培训师进行操作演示,展示灭菌设备和灭菌剂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步骤和流程。
4. 实操训练操作人员根据培训师的指导,进行实际的微生物灭菌操作,以此巩固培训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包括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操作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培训计划或进行进一步培训。
五、培训记录和总结对培训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名单、培训时间等,并进行总结。
总结中应包括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为未来的培训提供参考。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学时数:90 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微生物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特点是与其它的基础学科及临床传染病学等有密切的关系,是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之一。
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并对相关的临床疾病及传染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 .微生物学理论课: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并使学生掌握收集相关知识、信息的思路、技能,了解致病性微生物与相应感染的关系。
2 .微生物学实验:根据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实验课容将逐渐减少,形式上以示教为主,动手实验为辅。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分布、分离、培养及无菌操作技术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容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微生物学涉及的容、围、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学习的方法。
学时:2 小时容: 1 、微生物学发展历史与现状2 .微生物与传染病。
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3 .新技术对传染病控制的意义和应用方向4 .微生物的分类第二章.细菌的结构目的与要求:了解细菌的细胞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及抗菌感染药物作用的关系。
学时:3 小时容:1 、细菌的进化位置2 .细菌的基本结构及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目标3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生物学功能4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与应用第三章.细菌的生长与代目标与要求:了解细菌生长的必需条件,细菌繁殖的方式、速度及其生物学和临床的意义。
掌握细菌在人体的分布及意义,培养基的主要种类和应用。
了解细菌代产物在临床疾病及诊 断中的意义。
3 小时1、细菌的生长方式、生长曲线2 .细菌生长的条件:营养物、 ph 值、温度、气体环境。
“定植”的概念3 .细菌的代特点4 .代产物及其生物学的意义5 .培养基的制备与应用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了解细菌的基因结构、遗传规律。
从分子、细胞及生物群三个层次上理解变异的机制、 生物学的意义。
微生物提纲
一,无菌操作技术1.无菌操作技术主要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其中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实验器材及无菌操作方法等。
2.纯种分离,纯种培养接种、灭菌操作?二.革兰氏染色1.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3)自来水冲洗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自来水冲洗。
干燥,镜检。
2.机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意义:1.鉴别细菌 2.选择药物 3.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三.纯培养1.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2. 选择培养分离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摇管法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单细胞(单孢子)分离四.1、4种液体0 固体1%-2%琼脂或5%-12%明胶半固体0.2%-0.7% 脱水2、液体:大规模培养微生物在科研或生产中通过发酵获得菌体或代谢产物固体:微生物菌种分离鉴定计数保藏半固体:观察微生物运动特征分类噬菌体效价滴定脱水:商品用五.高温灭菌1. 干热灭菌巴氏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消毒2.六.D值1.D值即微生物的耐热参数,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即使之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讨论课提纲消毒与灭菌汇总
1、何为消毒、灭菌、防腐、无菌? 2、你认为在哪些情况下常会使用到消毒与灭菌技术? 3、消毒与灭菌通常可使用哪些方法? 4、湿热的灭菌效果为什么比干热要好? 5、当对某一件器物既可用物理方法也可用化学方法 进行消毒灭菌时,你认为应该优先选哪一种方法 较好?为什么? 6、你认为物理或化学方法可导致微生物或感染因子 灭 活或死亡的机理是什么? 注:讲解时间必须控制在20min之内,留5min 让其他同学或老师提问?要求讲解者及其同小组同学答疑。
5、当你发现首例脑膜炎病人时,你应该作如何正确处理?
讨论课2 提纲 (淋球菌)
1、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2、近年来我国淋病的流行趋势如何? 3、淋病有哪些临床症状及危害? 4、对于淋病病人如何进行正确的诊断与防治?
讨论课3 提纲 (流感嗜血杆菌)
1、流感嗜血杆菌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吗? 2、流感嗜血杆菌培养时对营养有什么要求? 3、何为卫星现象,了解卫星现象有什么意义? 4、流感嗜血杆菌有哪些致病物质?引起哪些疾病?可采用 哪些防治措施?
哪一期传染性最强?哪一期危害性最强?主要危害性是什
么? 3、简述梅毒的流行病史及近来梅毒流行与发病状况? 4、对各期梅毒如何进行正确的微生物学诊断? 5、对梅毒如何进行正确的防治?
讨论课6 提纲 (钩端螺旋体)
1. 钩端螺旋体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2. 它有哪些致病物质? 3. 引起的疾病有何特点? 4. 如何进行诊断与防治?
讨论课7 提纲 (立克次体)
1. 立克次体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2. 它有哪些致病物质? 3. 如何进行诊断与防治?
讨论课8 提纲 (衣原体)
衣原体是如何增殖的?
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代码: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实验:20学时)总学分: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对象:医学类专业(本科)一、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形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包括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有关课程和对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三、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原则性建议1、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方向和新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要以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通过操作或演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资料总结方面的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1、本大纲的内容是以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第五版)教材的章节顺序编写,分为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等三篇,共35章,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之比为2:1,实验考核2学时。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传授,或以讲授为主、或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或以实验带理论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本大纲是我教研室教师在多年教学中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晶,在大纲编写之际,我们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各位教授(师)表示深切的谢意。
大纲正文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种类(包括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等三型八大类)。
掌握医学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高中生物灭菌消毒教案
高中生物灭菌消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灭菌和消毒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灭菌和消毒方法;
3. 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灭菌和消毒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及区别;
2. 热灭菌方法:高温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3. 化学灭菌方法:酒精消毒、过氧化氢消毒;
4. 其他灭菌和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细菌和病毒在没有经过灭菌消毒的情况下传播的危害性,引出灭菌和消毒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灭菌和消毒的定义及区别,分别介绍热灭菌、化学灭菌和其他灭菌消毒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化学灭菌实验,比如用酒精消毒一块玻璃片;同时展示不同灭菌方法的效果,让学生对比观察。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一些灭菌和消毒不当导致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的灭菌和消毒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留出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
四、课堂作业:
1. 贴近生活,观察家庭或学校中哪些地方需要进行灭菌消毒,写一份消毒计划;
2. 自行查询一些新型灭菌消毒方法,写一份简要报告。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设计是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 学生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灵活运用。
六、教学延伸:
1. 邀请卫生专家或医务人员来学校进行灭菌消毒知识的讲解;
2. 安排实地考察,去医院、食品加工厂等地方了解他们的灭菌消毒措施。
以上是高中生物灭菌消毒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1.1微生物消毒灭菌技术
干热灭菌-热空气灭菌法
1 干热空气灭菌是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 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
2 在150~170℃下维持1~2h后,可达 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3 此法用于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耐热 物品的灭菌,而培养基、橡胶、塑料 等都不能用该法灭菌。
02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 法,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 容易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导致死亡。
03
过滤除菌
过滤除菌
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的灭菌。
04
辐射杀菌
辐射杀菌
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 种有效力法。主要用于其他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塑料制品、医疗设备、药 品和食品的灭菌。
微波:通过热产生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具
体
紫外线(UV):使DNA分子中相邻的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
染料:特别是碱性染料,低浓度就可抑制细菌生长,如孔雀绿、 亮蓝、结晶紫等
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聆听
对于某些培养基,由于高压蒸汽灭 菌会破坏某些营养成分,可用间隙 灭菌法灭菌,即流通蒸汽(或蒸煮) 反复灭菌几次。
湿热灭菌-间歇蒸汽灭菌法
例如第一次蒸煮后杀死微生物营养 体,冷却,培养过夜,孢子萌发, 又第二次蒸煮,杀死营养体。这样 反复2—3次就可以完全杀死营养体 和芽孢,也可保持某些营养物质不 被破坏。
目录/Contents
01
干热灭菌
02 湿热灭菌
03 过滤除菌
04 辐射杀菌
05 药物杀菌
01
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
使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变性和原生质干燥,并可使各种细胞成分发生 氧化变质。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教案资料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教案资料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1.研究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有哪些(显微镜技术、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和纯种培养技术)2.细菌培养基的配制过程?答:配制培养液→调节PH→分装→包扎→灭菌→搁置斜面3.制造接种环、接种针的金属常用铂或镍,原因是软硬适度,能经受火焰反复灼烧,又易冷却.4.灭菌吸管的包装的注意事项:(1)吸管必须干燥;(2)在距其粗头顶端约0.5cm处,塞一小段约1.5cm 长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
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吸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5.空的玻璃器皿一般用干热灭菌,若用湿热灭菌。
则要多用几层报纸包扎,外面最好加一层牛皮纸或铝箔。
6.接种环在用前必须烧灼灭菌,用后也应立即烧灼。
7.酵母的死细胞和活细胞可通过哪些方式鉴别?答:1.、用美蓝液对酵母菌染色后,活细胞为无色,死细胞为蓝色2、平板菌落计数法8.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各有何特点?答:细菌:湿润、光滑、透明、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菌落各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放线菌:质地致密、丝绒状或有皱折、干燥,不透明,上覆盖有不同颜色的干粉(孢子),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常不一致,基内菌丝与培养基结合较紧,难以挑起。
酵母菌:菌落与细菌的相仿,比细菌菌落大而且厚,菌落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其颜色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
同时会散发出悦人的酒香味。
霉菌: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9.培养基按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用途划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化学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用途: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10.实验常用的凝固剂是哪一种?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加凝固剂琼脂的量为多少?琼脂在什么温度下溶化?什么温度下凝固?答:常用凝固剂是琼脂,分别为1—2%,0.5% 96°C下融化,40°C凝固11.配制培养基时应遵循哪些原则?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配制培养基时不可用铜锅或铁锅,原因是什么?调pH一般用什么试剂调?配制pH低的琼脂培养基时,应怎样配制?答: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方法:生态模拟、参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用磷酸缓冲液和碳酸钙做调节剂12.培养基分装时,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的多少为宜,三角瓶的多少为宜?固体分装高度以试管的多少为宜,三角瓶的多少为宜?半固体分装高度以试管的多少为宜?答:液体:试管高度的1\4,三角瓶的试管高度的1\2,固体:试管高度的1\5,三角瓶的1\2,半固体:试管高度的1\313.培养基灭菌时外用牛皮纸包扎的目的是什么?答: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14.摆斜面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试管口搁在玻璃棒或其他合适高度的器具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2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教学提纲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 _____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树立“有菌观念”,从而认识无菌操作对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性。
2. 了解正常人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引起人类疾病,称为正常菌群。
熟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 观察细菌鞭毛的变异4. 熟悉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枯草杆菌肉汤培养液、无菌毛细吸管、肉汤培养基管、电炉、锅子、高压灭菌器、接种环、酒精灯、紫外线灯、大肠杆菌培养物 三、操作方法1. 细菌的分布1) 空气中的细菌(8人一组)取普通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盖暴露于空气中约15-30分钟,然后盖好,放37℃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有多少个菌落。
2) 手指皮肤上的细菌(8人一组)用手指直接涂于普通琼指平板上,放37℃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有多少种不同特征的菌落。
2. 消毒和灭菌1) 煮沸与高压灭菌法(2人一组)●菌液: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甲组:煮沸(100℃,5min )●乙组:高压灭菌法(121 ℃,20min ) ●丙组:不作任何加热处理2) 紫外线灭菌(8人一组) 图1 图1① 以灭菌接种环挑取大肠埃希菌培养物,于琼脂平板上作来回密集划线接种。
② 半启皿盖(将皿盖遮住涂面的1/2),置于紫外线灯下lm 以内接受照射30分钟。
③ 盖上皿盖,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 抗生素的抗菌试验 图2●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号、2号 4. 示教1) 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观察抑菌圈2) 细菌鞭毛的变异0.1%石炭酸 图2 迁徙生长(H ) 变形杆菌 点状生长、单个菌落(O ) 抑菌圈uv30’培养箱四、实验结果1.细菌分布的实验结果表1细菌分布的实验结果检查材料空气手指细菌生长情况菌落个数平板培养基表面或多或少有菌落生长。
模块二项目一灭菌
热力灭菌法
分类: 干热法(燃烧法、干热空气灭菌法):由空气传
导,传热慢。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流通
蒸汽灭菌法):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 穿透力强。
热力灭菌法-----热压灭菌法
定义: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及其芽孢。灭菌方法可靠,临床使用最 广的一种方法。
模块二项目一灭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项目一 灭菌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熟知常用的 灭菌方法。
任务一 了解灭菌
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 括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的 过程。
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灭菌标准:杀灭芽孢。
任务一 了解灭菌
常用的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4、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将轴节或盖打开再 放入水中,物品不宜放置
过多,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 重叠,要保证物品各面都与 水相接触;
注意事项
5、如煮沸途中加入物品,则在再次水沸后开始 计时。
6、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海拔高的地区气压低, 水的沸点也低,需适当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 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min;
四、射线灭菌法
包括:紫外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 法。
1.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属电磁波辐射,根据波长可分为A波、 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消毒使用的是C波 紫外线,其波长范围为200 nm~275nm,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0 nm ~270nm。紫外 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病毒、真菌、 细菌繁殖体、芽孢等。
3、液体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水层
厚度应小于2cm,并根据紫外线的辐照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射线灭菌法
执业兽医微生物消毒与灭菌讲课文档
一、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三)辐射对细菌的影响
第九页,共26页。
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136-400nm,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
有杀菌作用。紫外灯253.7nm 杀菌机理: 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
特 点: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范围: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
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二、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噬菌体
2、形态与结构 蝌蚪形
蛋白质外壳,内部核酸 颈部
尾部
第十七页,共26页。
二、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噬菌体
3、噬菌体感染细菌的过程
毒性噬菌体
第十八页,共26页。
二、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噬菌体
4、噬菌体对细菌的作用
•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 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
•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 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 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或 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
在低温状态 下真空抽去 水分
第七页,共26页。
一、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干燥对细菌的影响
干燥是细菌保持生命活动的不利影响。 细菌因干燥而引起死亡的速度与下来因素有关:
(1)细菌的种类 繁殖体、芽胞 (2)周围的环境:有机物 (3)氧的有无 (4)干燥时的温度与速度 (5)细菌的数目
第八页,共26页。
火焰灭菌法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 热空气灭菌法 干烤----加热160-180℃ 2小时
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
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营养物 2、PH值 3、温度 4、氧气 5、渗透压 6、表面张力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六、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 本的操作,从事药品生产和检验的人 员都应当了解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及其 意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会影 响产品质量,危害患者安全。
微生物知识及消毒与灭菌知识培训
第一页,共32页。
(优选)微生物知 识及消毒与灭菌知 识培训
第二页,共32页。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大量 的微生物。在一般空气中,微生物达800~3500 个/m3,在土壤中达1~500×108个/g,在严重污染的 水中可达107个/ml。(饮用水要求细菌总数 ≤100个/ml,大肠杆菌≤3个/ml。经水塔或贮 水池贮存后,短期内可繁殖至105~106个/ml。)
⑤戊二醛 2%水溶液,用于空气、器具等消毒。 广谱、高效、低毒,可杀芽孢和病毒,毒性较轻;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常用消毒剂
⑥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0.1%水溶液,用于皮肤、 粘膜、器具等消毒,有清洁和消毒双重功效,抗菌 谱较窄;
⑦杜灭芬(消毒宁) 0.05%~0.1%水溶液,用于 皮肤、器具等消毒;
第十页,共32页。
蜡样芽孢杆菌 (细菌)
第十一页,共32页。
支原体扫描电镜图片 支原体(mycoplasma)以前被认为是最小的能独立存活的原核生物,以 前也被认为是地球上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 全世界90%的猪体内寄生着支原体。
第十二页,共32页。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e),一种微小的寄生的细菌。 上图是动物的淋巴细胞,红色的是寄生的立克次氏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和灭菌PPT讲稿
四、滤过除菌
• 滤过除菌是通过机械、物理阻留作用将液体或空
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
• 特殊培养基、血清、毒素、抗毒素、抗生素、
维生素、氨基酸、糖培养液等常用滤过除菌。
• 滤膜孔径常用的有两种:0.45μm,0.20 μm。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四十页,共六十页。
空气数/m3 (静态)
≥0.5μm尘粒数 ≥5μm尘粒数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静态)
浮游菌/m3
沉降菌/90mm皿, 0.5h
100级
3,500
0
5
1
10,000级
350,000
2,000
50
3
100,000级 3 500 000
20,000
150
10
300,000级 10,500,000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60℃
30分 ;
70℃
10~15分;
80~100℃→立即、几分钟
热毙点:是指一定时间内杀死某菌所需的温度。 热毙时:是指一定温度下杀死某菌所需的时间。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
温度对一种嗜中温菌存活力的影响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
细菌的浓度
浓度越大,杀死最后一个细菌所需时间愈长。
60,000
200
15
现在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
五、干燥抑菌法
• 水分—媒质,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
的成分。代谢障碍、菌体蛋白变性或盐类浓度 增高而逐渐导致死亡。
• 淋球菌、鼻疽杆菌:几天,不耐干燥
• 结核杆菌:90天 • 芽胞、孢子:数年至数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氮源
氮源主要用于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 酸等)和含氮代谢物。常用的氮源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氮 源和无机氮源。
1、无机氮源 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 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所以也称之谓迅速利 用的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引起pH的变 化如: (NH4)2SO4 → 2NH3 + 2H2SO4
酚:3-5%的石碳酸溶液几分钟即可致死细菌甲 酚杀菌力最强,煤酚皂液(来苏尔)为甲酚和肥 皂的混合液 。 K2MnO4使菌体蛋白质氧化,使酶失活。 0·1-3%浓度 可用于皮肤,果品、餐具、消毒。H2O2清洗伤口。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基的灭菌
(一)培养基的配置
一、碳源 1、作用 提供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和合成菌体所 必需的碳成分 。提供合成目的产物所必须的碳成分
促进剂提高产量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原因是多方 面的。
煮沸灭菌法(煮沸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
就是直接用高温蒸汽灭菌。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 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 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而死亡。
是湿热灭中最好方法,通常在 1.05kg/cm2,的压力下面(此时 温度121ºC)处理15-30min。
实验室中是培养基灭菌的最常用方 法。工业中利用饱和蒸汽进行培养 基和设备、管道等的灭菌。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是食品(牛奶)酿造(啤酒)工业中常用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61.7-62.8ºC处理30min或71.6ºC度 处理15min,这样即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又不致 损坏营养,可保留食品饮料原有用味。根据结核杆 菌在62ºC下15min被致死。
开发效果好、有针对性的有机氮源仍然是令人感兴趣 的课题
三、无机盐的微量元素
1、作用:各种不一样 2、来源:C、N源,以盐的形式补充 3、用量:根据具体的产品,以实验决定
使用注意点
A. 对于其它渠道有可能带入的过多的某种无机离子和 微量元素在发酵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
例:铁离子 青霉素发酵中,铁离子的浓度要小于20μg/ml 发酵罐必须进行表面处理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 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 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胺,若菌体代谢后 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 酸钠。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 pH有积极作用。
微生物灭菌问题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高温灭菌 辐射作用 高渗作用 干燥 超声波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因素
表面消毒剂 化学治疗剂
高温灭菌
多数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营养细胞和病毒在50-65 ºC10 min可以致死。一般噬菌体65-80 ºC致死;放线菌、霉菌 的孢子比营养细胞抗热性强,76-80 ºC10min可以杀死; 细菌芽孢,在100 ºC下5-20min才能致死;同种微生物老 龄菌比幼菌耐热。
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如以糖质原料为碳源的谷氨酸生产菌均为生物素缺陷型, 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对发酵的调控起到重要的 作用 。
有机氮源是这些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多数有机氮源含 有较多的B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一些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 的生长因子
2、前体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 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 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 的提高。
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2、有机氮源
来源:工业上常用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的原料,花生饼粉、 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 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酒糟等。
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 盐及生长因子。
低温维持法
高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干扰了核酸的复制
各种微生物对紫外线抗性不同 干细胞强于湿细胞; 芽孢,孢子强于营养细胞; 多倍体>二倍体>单倍体
常用于实验室环境的灭菌,以物品表面的灭菌
有机化合物
甲醛:纯甲醛为气体,37-40%水液为福尔马林。
醇是脱水剂蛋白质变性剂,70%乙醇杀菌效果最好。
青霉素:分子量356
苯乙酸:分子量136
用法:前体使用时普遍采用流加的方法
前体一般都有毒性,浓度过大对菌体的生长不利 苯乙酸,一般基础料中仅仅添加0.07%
前体相对价格较高,添加过多,容易引起挥发和氧化, 流加也有利于提高前提的转化率
3、产物促进剂
所谓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 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 (mosist heat sterilization) 干热灭菌( dry heat sterilization)
湿热灭菌(mosist heat sterilization)
该法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因为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容易 凝固,如含水50%,蛋白质凝固温度为56ºC;含水6% 蛋白质凝固温度为160-170ºC
B、使用时注意盐的形式(pH的变化) 例:黑曲酶NRRL-330,生产α-淀粉酶,PH对酶活的影响
不加
加 K2HPO4 加 KH2PO4
pH 4.25 5.45 4.62
酶活 120分钟 30分钟 75分钟
四、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1、生长因子 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
例 玉米浆: ①可溶性蛋白、生长因子(生物素)、苯乙酸 ②较多的乳酸 ③硫、磷、微量元素等
氮源使用的一些相关问题:
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应当混合使用 早期:容易利用易同化的氮源—无机氮源 中期:菌体的代谢酶系已形成、则利用蛋白质
有些产物会受氮源的诱导和阻遏 例: 蛋白酶的生产
有机氮源选取时也要考虑微生物的同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