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精美课件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苏东坡传精选 课件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字
茫然无知: 毁誉: 诙谐:
指对某事物一无所知。茫然,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无 知,一无所知。 诋毁和赞誉,说坏话与说好话。
谈话富于风趣,引人发笑。
溢美之词: 余音袅袅: 迷离惝怳:
过分夸奖。溢,过分、超出。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余,剩下来的、多余的。 音,音乐、声音。袅袅,缭绕。 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惝, 失意、不高兴。惝怳,也作“惝恍”,失意的样子。
传记文学的特点
• 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应该在回忆录、 书信、日记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 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材料的堆叠,而是一 幅完整的画,一件有匠心的作品。传记里的 事实,可能不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气 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 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语、不显眼的行为等 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 择就构成了传记的生命。
《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等。《苏东坡传》是中国 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文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艺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全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称“宋四家”
刘淑伟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苏东坡传》)第16章“赤壁赋”。 作者(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 学家。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
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论语派)主要人物。代表作有(《京华烟云)》(
【苏东坡传】 ppt课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 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 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 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 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 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 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 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 怀古》、《赤壁赋》等。
《苏东坡传》
本人推荐
• 传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介于通俗文学和学术研究 之间,一本好的传记文学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术 功底,包括对一手材料的占有和对人物的全面把 握;同时还需要流畅的文笔,兼具可读性和真实 性。 从文学角度来说,林语堂作为文学大家,《苏东 坡传》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他优雅风趣的文风,具 有相当的可读性,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瑕不掩 瑜,《苏东坡传》作为四大传记经典还是值得推 荐的,苏东坡的风度、气质、人品通过林语堂的 文字深深折服了我,感到由衷敬佩。
•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 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 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 见
•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 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 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 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 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 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 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 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 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 “乌台诗案”。
读苏东坡传ppt课件
P037~038
14Biblioteka 苏轼和妻子妻子王弗(结婚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实际、聪明、能干
妻子眼里的苏轼:
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说话说得 滔滔不绝。
P042~043
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似乎远胜过
丈夫。
P056
26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P067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
苏辙→苏轼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 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 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
P122
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 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 (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代序言》, 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 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3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 之比较
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 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 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 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 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 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
26
苏东坡自评与他评
自评: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
狱。
P344
苏辙: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东 坡先生墓志铭》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 白。
14Biblioteka 苏轼和妻子妻子王弗(结婚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实际、聪明、能干
妻子眼里的苏轼:
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说话说得 滔滔不绝。
P042~043
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似乎远胜过
丈夫。
P056
26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P067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
苏辙→苏轼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 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 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
P122
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 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 (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代序言》, 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 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3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 之比较
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 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 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 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 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 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
26
苏东坡自评与他评
自评: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
狱。
P344
苏辙: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东 坡先生墓志铭》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 白。
苏东坡传PPT课件
?3
10
苏轼的思想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
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 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 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 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 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1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 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 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 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 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 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第三部分评述了苏轼的哪些诗文? 分别体现了他什么个性?
? 两篇随笔 ? 前后《赤壁赋》 ? 《承天寺夜游》
诙谐幽默,善于自嘲 旷达乐观,寄情山水 宁静欣悦,光明澄澈
25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性格特点?
(1)旷达乐观。 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潇 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 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有 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 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 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 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
34
感悟与总结
? 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 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 做到。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气 度性情,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 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 成了尘埃,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 情就会让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
10
苏轼的思想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
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 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 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 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 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1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 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 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 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 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 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第三部分评述了苏轼的哪些诗文? 分别体现了他什么个性?
? 两篇随笔 ? 前后《赤壁赋》 ? 《承天寺夜游》
诙谐幽默,善于自嘲 旷达乐观,寄情山水 宁静欣悦,光明澄澈
25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性格特点?
(1)旷达乐观。 即便被贬到黄州,苏东坡依然快乐潇 洒地过着“神仙般生活”。
(2)放浪不羁,率性自然。 苏东坡喜欢饮酒夜游,有 时喝醉以后,就在草地上躺下便睡。
?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 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 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 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
34
感悟与总结
? 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 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 做到。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气 度性情,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 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 成了尘埃,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 情就会让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S
谢谢大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 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 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 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 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 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苏轼的生平
•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 置苏轼于死地不可。
• 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 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 杀苏轼。
• 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 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东坡传》精美课件
其他经历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 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 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 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到考官欧阳修赞赏,一举成名。 •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惹怒王安石。苏轼于
是请求出京任职,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颇有政绩。 •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 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因“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等被 指 包藏祸心,讽刺政府。随后又被从诗作中挑出大量隐含讥讽之意的 句子,被捕入狱,受牵连者数十人,史称“乌台诗案”。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特点?
旷达乐观 放浪不羁,率性自然 诙谐幽默,善于自嘲 有洞透人生的智慧 寄情自然,逍遥自在
神仙般的生活 饮酒夜游,草地昼眠 与马梦得为穷之冠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江海寄余生
文章引用大量苏轼的诗文,有何好处?
1)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使传主形象真实可感、具体生动; 2)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作者的论述更令人信服; 3)推动情节发展; 4)使文章底蕴更为丰厚,增强了文学韵味。
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 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尔。他 日得志,当吃饱饭后便睡,睡了又吃饭。”另一则云:“ 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
幸福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 总写苏东坡在黄州过的“神仙般生活”。 第二部分(2-7) 写与苏东坡有关的几则谣言。 第三部分(8-20) 写苏东坡精神上发生的变化,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
几则谣言
• 第一则,写苏东坡与酒友夜游。。
精神与作品的变化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写作背景
• 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 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 Gay Genius》
苏轼的生平
•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 •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受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 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 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 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