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小学自然教案-模板
![叶的蒸腾作用-小学自然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ba95d44763231126edb11b6.png)
2按照同样的步骤把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接近,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3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学习新课
1、水和其他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指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测量标准。
[1] [2]下一页
1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习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的种类。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教学。难点是归纳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规律。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
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冷热水水槽各一个,橡皮圈2个(做标记用)。
2、演示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2)把充气的气球衣服上摩擦,使气球“粘”在衣服上。
2、提问:你怎样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3、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很多物体相互摩擦之后都可以带电。那么各种物体带的电都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讲述:
为了弄清物体带的电是否相同,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步骤如下:
幼儿园小班叶的蒸腾作用自然教案
![幼儿园小班叶的蒸腾作用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631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e.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概念,知道叶子如何进行蒸腾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叶子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到大气中的过程。
2. 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帮助植物调节体温,促进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和运输。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树叶,了解树叶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叶子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树叶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问他们知道树叶有什么作用吗?2. 讲解:讲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让幼儿了解叶子的重要功能。
3. 实验: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叶子进行蒸腾作用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4. 总结: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5. 拓展:让幼儿思考一下,为什么植物需要进行蒸腾作用,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6. 结束:通过总结和拓展,结束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对叶的蒸腾作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听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了解他们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
七、教学反馈:1. 针对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对于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3. 对于幼儿的提问和疑问,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观察树叶的蒸腾作用。
2.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叶的蒸腾作用的观察和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625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7.png)
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课题:叶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 掌握叶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
3. 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叶的结构和功能。
2. 叶的蒸腾作用的原理。
3. 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的原理。
2.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
2. 实物:植物叶片、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入本课题,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二、呈现(15分钟)1. 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放大图像的叶子,并配以简单的解说。
要求学生观察叶子的结构,并阐述叶子的功能。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一片鲜嫩的植物叶片,并回答问题: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植物叶片看起来是绿色的?3.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包括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三、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幻灯片简要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并重点讲解蒸腾作用的原理。
2. 以图解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并解释水分被蒸发的原因。
3. 老师运用生活例子解释蒸腾作用的实际意义,比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体温、输送水分和养分等。
四、实验(3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蒸腾作用。
2. 实验步骤:a. 学生小组选择两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将一片放在室温下,将另一片插入水中。
b. 观察叶片的变化,记录水的蒸发情况。
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蒸腾作用对水的吸收和蒸发的作用。
五、巩固(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
例如:什么是叶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3.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以小组形式完成一道与蒸腾作用相关的练习题。
六、拓展(10分钟)老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植物在特殊环境中的适应方式,比如沙漠植物、水生植物等。
幼儿园小班叶的蒸腾作用自然教案
![幼儿园小班叶的蒸腾作用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fc3b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4.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叶子的各个部分。
2. 观察叶子的蒸腾作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叶子的基本结构:介绍叶子的各个部分,如叶柄、叶片、叶脉等。
2. 叶子的蒸腾作用: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演示叶子蒸腾的过程。
3. 蒸腾作用的意义:阐述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叶子模型、叶子的图片、盆栽植物等。
2. 材料:水、喷壶、透明塑料袋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叶子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外观,提问幼儿对叶子的认识。
2. 讲解:介绍叶子的各个部分,讲解叶子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3. 演示:进行叶子蒸腾的实验,让幼儿亲眼见证蒸腾作用的过程。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喷壶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叶子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植物蒸腾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讲解植物蒸腾作用对大气湿度、降水和气候的影响。
2. 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强调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1. 教具:环保宣传册、地球仪、天气预报视频等。
2. 材料:水、喷壶、透明塑料袋等。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幼儿对叶子蒸腾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讲解:讲解植物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
3. 演示: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了解大气湿度、降水和气候的关系。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喷壶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蒸腾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植物蒸腾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0b06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7.png)
小学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引言:蒸腾作用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它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传输养分,并且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本教案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讨论,帮助小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概念;2.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3.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鲜活的多叶植物,透明塑料袋,橡皮筋,吸管;2. 实验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现象,那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吗?- 讨论问题:请学生分享关于水的吸收在植物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叶的蒸腾作用,并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叶子中的气孔释放水分。
- 使用白板或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叶子中的蒸腾作用有什么好处?它对植物有什么影响?3. 实验操作(30分钟):- 分发实验材料,每个小组一个鲜活的多叶植物。
- 指导学生剥离一片健康的叶子,并将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 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固定在叶子的茎部,确保袋子封闭。
- 用吸管轻轻吹气进入袋子,将袋子内部充满空气并尽量密封,然后将袋子放置于一侧。
- 让学生观察袋子内部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 实验观察与讨论(20分钟):- 指导学生观察袋子内水滴的形成和规律。
-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袋子内水滴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袋子内会有水滴?- 水滴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如果袋子中没有水滴,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对比。
5. 拓展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中气孔的作用和重要性。
- 讨论和提问:- 为什么植物需要释放水分?- 如果植物没有气孔,会发生什么情况?6.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叶的蒸腾作用。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abfd57c8d376eeafaa314d.png)
《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浸入到热水中,仔细观察叶子表面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现象:将叶子放入热水中,叶子上出现了一些小气泡。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小气泡呢?
生猜测
小结:其实在叶的表面有许许
多多的小孔(如图),我们
把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植物
体内的水分会变成水蒸气通
过这些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板书】
活动二: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提问:我们知道植物的叶在不断地进行蒸腾作用,那么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1)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类比人通过排汗降温)。
(2)蒸腾作用有助于根部吸水
(如图所示,蒸腾作用使植
物体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
中,植物体内缺水从而促进根部吸水)。
……
三、拓展探究
了解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叶的蒸腾作用
气孔
水空气。
三年级科学上册《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3c0afa6c30c2258019e2b.png)
师:选择下面问题中的一个,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1.叶的蒸腾作用与光照时间长知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叶的蒸腾作用与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3.根吸收水的速度叶的蒸腾作用快慢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课堂检测与反馈
板书设计
气孔 水分 散失
教学反思
学生讨论后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雅想植物表面可能有俊的开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通过让学生摸看、撕的活动,寻找叶片上的小孔。
学生观察后回答:找不到。
出示显微镜下叶上气孔的图片。
教师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结构。这些小孔明作
二.学分的作用。
2.引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
师:你们看,罩在枝条上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2.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关心、爱护树木)
3.讨论:用学到的叶的蒸腾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
(2)为什么园林工人移极植物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而且最好在阴天波傍晓移载(3)南北方树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4)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
(5)为什么很多植物会在深秋落叶?
5.设计实验证明:叶子的表面有气孔。
6.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师:把叶子放在热水中,观察叶子的表面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把菠菜放在水中,对着菠菜的叶柄吹气,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28《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28《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7dde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8.png)
小学科学28《叶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叶的蒸腾作用引言:《叶的蒸腾作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学生可以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增进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道植物的蒸腾是通过叶子的气孔进行的,并明白气孔的位置和构造。
2. 理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3. 能够简单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和过程。
4.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植物蒸腾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
5.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叶的蒸腾作用”,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猜测“蒸腾作用”是什么意思,并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明白,植物通过叶子蒸腾,就像人通过呼吸。
2. 导入实验(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片绿叶、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和一些凡士林。
具体操作步骤:(1)将一片绿叶放置在一个杯子中,用凡士林将杯口封住。
(2)将另一个杯子倒扣在封住杯口的杯子上,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3)通过观察密闭空间中的水滴现象,学生可以看到水滴一点一点地出现在顶部的杯壁上。
(4)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的现象描述出来,初步理解蒸腾的原理和过程。
3.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者插图来清楚地展示植物的叶子和气孔的构造,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植物要通过叶子来蒸腾?气孔的作用是什么?等等。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图表来说明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4. 实地观察(15分钟)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cfb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6.png)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b.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c.掌握叶的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d.能够解释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态度与情感:a.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兴趣;b.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3.过程与方法:a.采用示例法、实验法和问题导入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b.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c.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叶的结构和功能a.叶的主要部分:叶片、叶柄、叶脉等;b.叶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a.蒸腾作用的定义;b.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和功能;c.蒸腾作用的水分传导原理;d.蒸腾作用与气孔开合的关系。
3.叶的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a.气孔开合的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作用;b.液压假说和蓄水球实验的解释;c.气孔因子的关系。
4.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a.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输送的意义;b.叶的蒸腾作用对保持植物体充水和维持体内温度平衡的作用;c.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形态和生理发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请学生谈谈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b.提问:叶的蒸腾作用是什么?叶如何进行蒸腾作用?2.知识传授(30分钟)a.展示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图示,讲解叶的主要部分和功能;b.介绍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气孔结构和功能、水分传导原理以及气孔开合的调节机制。
3.实验探究(40分钟)a.实验一: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结构以及气孔开合的现象。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气孔结构,同时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观察气孔开合的变化;b.实验二:进行蓄水球实验,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作用。
4.总结概括(20分钟)a.教师总结叶的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机制;b.引导学生总结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8 叶的蒸腾作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8 叶的蒸腾作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846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f.png)
8叶的蒸腾作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8.叶的蒸腾作用【课标要求】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教师实验,能够说出自己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
在教师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浸过热水的叶子的图片,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探究叶片中是否存在气孔,通过自己的想象描述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初步体会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
3.通过课本展示的图片和自身感受得出结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还可以让空气湿润等。
归纳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评价任务】任务一: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检测目标1)任务二:探究浸过热水的叶片上是否存在气孔?(检测目标2)任务三: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通过学习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的茎可以运输水分的基础上,探究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下一步要去哪里?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透明塑料袋子、皮筋等。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观察猜想,认识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子排出去的;接着,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浸过热水的叶子的图片,探究浸过热水的叶片上是否存在气孔;再次,归纳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本课学习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排除体外的,并且叶的表面有气孔,难点是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教师的指导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猜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从哪里排出去的。
先让学生说一说猜想的结果,再让学生根据猜想画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轨迹。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和想象,画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动轨迹,再借助自己画的示意图,介绍自己的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
小学科学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小学科学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be4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5.png)
小学科学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奇妙之旅——小学科学3叶的蒸腾作用(教案)引言:植物作为生命体之一,拥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其中蒸腾作用是植物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本教案将带领小学生们一同探索叶的蒸腾作用,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1. 了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能够观察、记录和思考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
3. 探索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4. 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植物:3-4株水仙花或其他宿根植物。
2. 山泉水或白开水。
3. 大型透明塑料袋。
4. 水平标尺。
5. 透明胶带。
6. 纸巾或滤纸。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探索观察蒸腾作用的过程。
步骤1:介绍蒸腾作用(10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释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子排出多余的水分,类似于人类的呼吸作用。
强调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关键环节,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步骤2:观察植物叶片(15分钟)让学生们自行观察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引导他们发现叶片表面的细小小孔,称为气孔(stomata)。
说明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的部位。
步骤3:制作观察袋装实验(20分钟)将一株水仙花放入大型透明塑料袋内,可使用透明胶带将塑料袋固定在花盆的口部。
注意不要挤压塑料袋,确保植物在袋内能自由生长。
步骤4:记录和观察变化(15分钟)请学生们记录下袋装实验进行前植物的状态,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变化。
观察水仙花叶子的形态、颜色和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注重观察植物是否释放水蒸气。
步骤5:实施影响蒸腾作用的实验(25分钟)学生们按照小组划分和分工,设计并实施影响蒸腾作用的实验。
例如,可以改变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步骤6:讨论和总结(20分钟)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对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不同效果。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811d6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f.png)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观点,掌握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注认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 叶的结构和功能2. 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原理3. 叶的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原理,叶的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学生对叶的蒸腾作用的兴趣。
2. 授课:讲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原理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3.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叶的蒸腾作用的过程,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关于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报告,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判:1. 定性评判: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2. 定量评判:根据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学生在实验、讨论和报告中的表现,评判学生对叶的蒸腾作用的掌握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
七、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植物生态学家或植物学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结构和蒸腾作用的差别,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ed0e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2.png)
《叶的蒸腾作用》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叶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也是植物发展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影响叶的蒸腾作用的因素;3. 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发展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设计内容: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PPT演示等形式,介绍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原理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2.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叶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情况,探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叶的蒸腾作用的影响。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因素对叶的蒸腾作用的影响水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深度和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
2. 口头答辩:学生根据实验报告进行口头答辩,展示自己对叶的蒸腾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开展更多关于植物发展的实验,深入探究植物发展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2. 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在植物发展方面的钻研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置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40e31c1c708a1294a445d.png)
3、叶的蒸腾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蒸腾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作用。
3、完整地描述水的运输路径。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蒸腾的基本含义、气孔的结构、水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的运输路径。
三、教学预设:【引入】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的空气显得很燥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与植物的什么有关呢?【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你认为什么是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实验结论: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蒸腾作用的存在。
一、叶的结构【引入】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实验】实验说明:1、带红颜色的水: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
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洗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构。
实验现象: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水是从叶子上的小孔散发出来的。
【设问】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子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
那么,水又是从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观察、实验】实验说明:取材不能撕得太厚,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实验现象:叶片受热后,气孔内的气体会排出体外,在叶子表面形成气泡。
形成气泡数目多,说明气孔就多。
--气孔是叶片排出气体的门户。
【小结】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经导管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
(根尖吸收--根、茎木质部中的导管--叶柄中的导管--叶子(利用或经气孔散失)二、蒸腾作用的意义图表:一株玉米植株整个生长时期的吸水情。
学生主动探究“蒸腾作用的意义”。
叶的蒸腾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e99e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8.png)
叶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b. 掌握叶的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c. 理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d.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叶的蒸腾作用。
2. 过程与方法:a.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b. 通过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 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及环境保护的意识;b.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3. 了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叶的蒸腾作用。
1. 导入新课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植物为什么需要水和养分。
2. 学习新知识a. 带领学生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叶的主要部分和作用;b.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的运输过程;c. 讲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蒸腾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3. 实验操作a. 准备两片鲜活的植物叶片,一片经过脱水处理,另一片保持原状;b. 将两片叶片放在不同的容器中,观察脱水叶片和未处理叶片之间的水分变化;c. 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总结蒸腾作用对水的吸收和运输的影响。
4. 总结讨论a. 引导学生总结蒸腾作用的过程;b. 讨论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意义;c.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文字描述和图表记录;2. 让学生结合蒸腾作用的知识,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幼儿园:科学:叶的蒸腾作用
![幼儿园:科学:叶的蒸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eacd6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c.png)
科学:叶的蒸腾作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叶子的多种特征,并初步了解叶子的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了解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去向。
3.清楚并知道植物进行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活动准备:1.各种叶子2.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
3.叶子进行蒸腾的视频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韵律活动进场。
二、导入活动教师:风带来了许多同伴,让我们大家寻找她们的秘密。
三、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叶子的特征1.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师;叶子长的怎样?它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像什么?叶子的正面、背面、边缘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闻一闻有什么气味?2.请幼儿回到原位,围绕颜色、形状、大小、厚薄、软硬、光滑、毛糙、气味等方面畅诉自己探索的结果。
教师小结:植物的叶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厚薄、软硬、光滑、毛糙、气味)来进行分类。
3.迁移扩展经验。
师:今天老师也通过仔细的寻找叶子的秘密发现了一个问题?师:有些叶子的身上挂着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怎么来的呢?幼儿自由表达意见四、讨论叶子的作用师:如果水蒸气是从叶子里跑出来的,那么叶子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构造呢?水的出气口在哪呢?(为了证实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叶子)教师小结: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孔,这些小孔就叫气孔,植物的叶子上也有气孔。
师:这些气孔就是植物的水分跑出来的“洞口”,这叫做叶的蒸腾。
那植物为什么要进行蒸腾作用?六、结束活动师:老师做了一个实验,请小朋友观看(教师播放视频)师:请小朋友们根据叶子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水的吸收能力,回去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4da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8.png)
蒸腾作用生物教案蒸腾作用生物教案1教学目的学问方面观看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力量方面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分析力量和总结力量。
思想训练在科学试验过程中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植物的呼吸现象;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关键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教法演示试验法,观看法,分析法教具玻璃瓶,种子等。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引入新课: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汲取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哪么,植物汲取的大部分水分又到哪里去了呢?植物的蒸腾现象: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
一个枝条上剪除全部叶片,另一个枝条上剪掉下部叶片。
在两个相同的.小试管中加入等量清水,将两个枝条分别插在两个试管中,管内水面上再滴上少量的植物油。
然后,用透亮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结扎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如图5—18)。
将上述试验装老师提问同学思索同学回答老师设问引入新课老师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现象同学进行观看本节课的导入以植物的吐水、伤流等水分散失的生理现象为切入点,进而导入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题。
在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时,向同学质疑:为什么两个装置中发生的试验现象不同?罩在带叶枝条上的塑料袋中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同学熟悉到植物叶子能够散失水分。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试验目的,首先在于使同学观看到植物的蒸腾现象。
然后,通过引导同学分析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置放在有阳光、暖和的地方。
数小时后,观看发生的试验现象。
争论: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2.为什么要将试验装置放在暖和、有阳光的地方?3.描述两个塑料袋上消失的试验现象。
4.试解释发生上述试验现象的缘由。
蒸腾作用:演示试验表明:在暖和、有阳光照耀的条件下,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5f633b856a561253d36f4e.png)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一课时一、教材章节: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5节二、教学目标: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3、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4、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难点:实验设计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四、教学预设:【引入】1、引言:近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很关注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问题,对于西南干旱,特别是云南最严重,那你知道引起这次干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吗?(投影干旱图片)2、学生交流发言3、教师: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可能和云南的地貌有关,也可能和大气环流有关,也有观点提出,可能和云南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
对于这点,我就不理解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功臣呀,怎么也有罪了?也许通过今天这节课能解开这个疑团。
(投影桉树图片)【新课】1、(投影课前观察实验装置图)请小组交流汇报课前实验的观察记录:2、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试管中少掉的水到哪去了?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来自哪里?3、得出蒸腾作用的定义(投影定义)4、思考:设置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5、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投影蒸腾作用的场所)6、思考:试管中少掉的水都蒸腾出去了吗?7、以玉米吸收水和散失水的数据,说明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投影关于玉米的数据)8、思考: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它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没有意义呢?9、学生交流、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投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三点意义)10、补充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投影水循环图,并板书)11、思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循环,改善局部气候,那么云南的干旱怎么可能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呢?我查阅了有关桉树的一些资料,说桉树是一台抽水机,一棵桉树每年要耗掉两吨水,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说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也就是桉树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材章节: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5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3、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
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难点:实验设计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预设:
【引入】
1、引言:近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很关注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问题,对于西南干旱,特别是云南最严重,那你知道引起这次干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吗?(投影干旱图片)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可能和云南的地貌有关,也可能和大气环流有关,也有观点提出,可能和云南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
对于这点,我就不理解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功臣呀,怎么也有罪了?也许通过今天这节课能解开这个疑团。
(投影桉树图片)
【新课】
1、(投影课前观察实验装置图)请小组交流汇报课前实验的观察记录:
2、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试管中少掉的水到哪去了?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来自哪里?
3、得出蒸腾作用的定义(投影定义)
4、思考:设置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5、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投影蒸腾作用的场所)
6、思考:试管中少掉的水都蒸腾出去了吗?
7、以玉米吸收水和散失水的数据,说明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投影关于玉米的数据)
8、思考: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它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没有意义呢?
9、学生交流、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投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三点意义)
10、补充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投影水循环图,并板书)
11、思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循环,改善局部气候,那么云南的干旱怎么可能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呢?我查阅了有关桉树的一些资料,说桉树是一台抽水机,一棵桉树每年要耗掉两吨水,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说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也就是桉树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那么,干旱与桉树有关吗?截至目前,也没有哪个专家厘清特大干旱的真正原因,但从中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和反思。
对于植树造林,提醒人类要科学地、合理地、因地制宜地进行。
12、思考并交流:桉树的蒸腾作用为什么那么强?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桉树的叶片多、叶片表面积大、根系发达、云南的气温高、光照强等等)
13、归纳: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内部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
大家思考一下沙漠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还是弱?它们具有怎样的结构来减弱蒸腾作用的?(投影沙漠中的仙人掌)
14、出示两盆植物,仙人球和吊兰,问:这是我放在办公桌上的两盆植物,你猜测一下,那盆植物我平时浇水要勤快一点?
1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植物自身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它所处的环境也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来研究一下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投影问题)
16、学生思考回答: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投影环境因素)
17、思考:怎么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8、教师演示,将插在红墨水中的枝条剥去树皮,引导学生观察被染红的部位,得出根据染红部位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9、问:你看看身边老师为你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觉得今天在课堂上能研究哪个环境因素?(空气流速)
20、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1、交流汇报,归纳
22、学生实验:选取两支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同种植物枝条,要求叶片数量一样,
叶片表面积接近,同时插入同浓度的红墨水中,中间用挡风板隔开,其中一支用扇子扇,3分钟后同时取出,同时剥去树皮,比较被染红的部位的高度
23、交流,得出结论:空气流速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24、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身边或家里的有利条件有选择的完成其他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
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书本提供的实验装置,(投影书本上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什么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比起课堂上采用的方法,它有什么优点?(投影动画)有什么不足之处?25、(投影自拍的实验装置照片)这是我班上的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
【小结】:对照板书
【机动】: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今天上完课后,我还想去研究一下,这株植物的叶有红色、绿色,叶片颜色不同,蒸腾作用的强弱是否不同?沉水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吗?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执教者: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胡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