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课 专题14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预习作业(解析版)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点重点考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精《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基础训练(含答案)
精《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基础训练(含答案)基础训练一、填空1.鲁迅原名,字,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集,共篇,是一部蕴含着和的作品。
其中的和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这个学堂四天教授,一天教授,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他随后又考入了,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父亲却要我,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含蓄地批判了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黑无常又叫,人们喜爱的是。
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
7、鲁迅在《》一文中讲述了在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回国后,他将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二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她的形象出现在《》和《》中。
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常考知识点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研究的重点考查项,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学期都会给大家推荐两本必读名著。
《朝花夕拾》是大家进入初中接触到的第一本重点推荐名著,与之相关的考题也在过往的中考卷中频频出现。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朝花夕拾》常考的知识点,让我们带着问题与思考,一起走进经典!常见考查点1.把握作品内容。
如:书中哪些人、事、物、景是作者温馨的回忆?《琐记》一文中是否有温馨的回忆?2.理解深沉情感。
如:《狗·猫·鼠》一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你觉得作者只是因为个人恩怨吗?3.体会XXX深厚的写作功底。
如仿写某个精彩片段。
4.品析精彩片段。
如为某个精彩片段写批注,欣赏其精妙之处。
5.对这本书阅读策略的把握。
如:对初一学生来说,《朝花夕拾》是一本难读的书,如何才能帮助同伴消除与它的隔膜呢?解答以上的阅读题,必须建立在真正阅读的基础上,化零为整,从一篇篇文章中提取出“主线”来,这对我们的思维提升很有益处。
怎么化零为整呢?大家可以画出思维导图,从看似独立的文章中寻找一条主线;还要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内涵意蕴有所了解和思考,努力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来。
知识点梳理一、分篇简介1.《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XXX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思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浏览“老莱娱亲”和“XXX”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恶感,揭发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凉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兴趣和在三味书屋念书严厉但不乏兴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兴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中考语文必读名著导读丨一篇文章让你读懂《朝花夕拾》01、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并改名为《朝花夕拾》,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艺术文献。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
02、重点文章简介《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乏味《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批判《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03、阅读检测题一、单选题1.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A. 12B. 10C. 14D. 82.《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A. 写作过程B. 编纂过程C. 修改过程D. 构思过程3.《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A. 本书的写作过程B. 本书的编纂过程C. 本书的修改过程D. 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4.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 《风筝》B. 《无常》C. 《父亲的病》D. 《藤野先生》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A. 《琐记》B. 《无常》C. 《二十四孝图》D. 《狗猫鼠》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 “我家的”后面B. “我家的”前面C. “我家的”左面D. “我家的”右面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 《五猖会》B. 《琐记》C. 《父亲的病》D. 《无常》8.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 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优质资料(含答案)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优质资料(含答案)《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资料附答案一、《琐记》1.作者在文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2.文中,作者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3.文中,作者记了哪些琐事?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5.在作者的印象中,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是个怎样的地方?6.作者在《琐记》中引用了《长恨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求学的结果。
作者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感到“不适合”和“___________________ ”,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二、《猫.狗.鼠》1.你能概括出作者现在仇猫的原因吗?2.本文托物喻人,你能读出猫、鼠各指哪类人吗?3.在这篇文章中,你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4.简析猫和狗成为仇家的原因。
三、《二十四孝图》1.通过阅读本文,你知道了哪几个“二十四孝”故事?2.鲁迅写本文是反对子女尽孝心吗?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4.“我”为什么反对“老莱娱亲”的故事?5.“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四、《无常》2、“他口里的阎罗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竟会误解他的人格,——不,鬼格。
”作者这里先说成“人格”,后又改为“鬼格”,有何目的?3.“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该句表现了活无常的什么性格特点?4.文中的阎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小升初暑假衔接】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训练题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睡。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二人称叙事。
3、《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4、《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避,连载。
5、《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土篇文章,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T,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后三篇写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
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猫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7、"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阿妈",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醺"O8、《阿长与山海经》中提至!1."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长妈妈。
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阿长。
10.《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三哼经"β11.长妈妈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12、《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
①阿长的姓氏②喜欢切切察察③不许我走动④夏夜睡觉的姿态⑤讲求除夕的规矩和生活中的规矩⑥讲长毛的故事⑦为我买《山海经》。
刻画了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琐碎愚昧但心地善星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沉痛的悼念和怀念之情。
13、"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T立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14、"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15、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6、《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汇编+经典习题+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汇编+经典习题《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朝花夕拾》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解析版)
《朝花夕拾》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解析版)朝花夕拾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解析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适当了解和思考其中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以朝花夕拾为主题,探讨其在小升初衔接中的意义。
一、《朝花夕拾》的背景及内涵《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它的名字来源于宋代文学家刘鹗所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一句话:“既已朝食暮餐,何必先朝朝花,而后夕拾遗芳。
”这本散文集以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为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二、《朝花夕拾》对小升初的衔接意义1.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描写和思考,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这些散文,学生可以培养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 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朝花夕拾》中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上的不公平、人性的丑陋,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通过阅读这些散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升写作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朝花夕拾》中的语言和表达,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秀写作技巧和独特思维,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思考深度。
4. 拓宽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朝花夕拾》中的内容涉及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文化修养,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
三、《朝花夕拾》小升初衔接的试题及解析1. 试题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朝花夕拾》中的主题和内涵。
解析: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朝花夕拾》的主题和内涵。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散文集中的文章,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中的主题和内涵。
可以从描绘社会黑暗、抨击人性丑陋、追求真理和公正等方面进行概括。
2. 试题二:选取《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简要介绍其中的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思想。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习题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习题练习一、填空题1.鲁迅原名,字,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和。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共篇,是一部蕴含着和的作品。
3.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黑无常又叫,人们喜爱的是。
4.鲁迅在《》一文中讲述了在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5.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二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6.《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 她的形象出现在和中。
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是。
7.《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和,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和,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8.《狗•猫•鼠》中鲁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和。
9.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10.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
11. “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这是作者笔下的。
12.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
13.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
14.《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和。
15. 《二十四孝图》中,、、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1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17.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18.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点重点考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练习题《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七上暑假预习,《朝花夕拾》考点梳理,附答案及解析
《朝花夕拾》分题型考点梳理及解析一、填空题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妨害白话文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五猖会》。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走的时候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7.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藤野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阿长购买。
《朝花夕拾》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解析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年级:六升七辅导科目:语文课题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目标1. 掌握重要人物形象;2. 把握作品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知识梳理】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检测附答案解析7知识梳理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同步检测附答案解析7知识梳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长妈妈睡觉在床上摆“大”字,将“我”弄得晚上睡不好觉。
B.“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是陈莲河给父亲开的药方。
C.“我”想去五猖会看“无常”,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感到很痛苦。
D.衍太太教唆“我”偷母亲的手饰卖钱并散布谣言。
2.《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3.名著阅读。
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3)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_____)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篇名),文中“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动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读文回答问题。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6.下列各项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五猖会》中,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必读名著导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必读名著导读专题及答案解析一、名著阅读题1.名著(1)《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们中有给“我”送绘图《山海经》的保姆阿长;有帮“我”修改讲义、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有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_________;有走投无路、落水而亡的“我”的朋友范爱农。
(2)从《朝花夕拾》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2.根据句子,写出《朝花夕拾》中相应的人物。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②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①中的“他”是______,②中的“她”是______,③中的“他”是______。
3.年关将近,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中间,你觉得他们会怎样来过这个春节?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A.陈莲河B.长妈妈C.衍太太D.藤野先生4.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你读了《朝花夕拾》应该也有这样的感觉。
请仿照示例,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50字)(示例)我读到《五猖会》中,小鲁迅被父亲命令背完《鉴略》后才能去看戏的情节,不禁联想到我的父母也总是在我看喜欢的节目时检查功课,功课检查完了,电视节目也结束了。
小鲁迅背完书后兴味索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5.读了《朝花夕拾》,鲁迅笔下的人物已经刻在了你的心中,请你从下面选出一个,说说在你的心中他(她)是个怎样的人?长妈妈藤野先生寿镜吾我选择______,他(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预习作业一、名著阅读。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选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两篇文章的篇名。
(2)说说你对选文结尾处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2)“我”对父亲在“我”看五猖会前逼“我”背书的不解与不满。
(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文段选自《五猖会》。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批判教育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度的叙事散文,主要写“我”对五猖会的期待和向往,以及终于有机会去观看时激动喜悦的心情,但这种种美好的情感最终都被父亲要求自己背书而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且就此感觉索然无味。
最后一句话“诧异”意思是“觉得意外和奇怪”,表达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不解与不满。
二、《朝花夕拾》全书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原著进行梳理,填写表格。
身份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家人朋友保姆邻居人物寿镜吾①______父亲②______③______衍太太【答案】①藤野先生②范爱农③长妈妈(阿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人物和身份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本题考查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理解。
三、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①______、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②______》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答案】(1).①拔何首乌(2).②五猖会【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的理解掌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百草园里拔何首乌,想吃了成仙。
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四、小华在他的读书汇报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
”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文中的“她”是谁?请你再列举出“她”做的两件事。
【答案】《琐记》衍太太①怂恿小孩在冬天吃冰,还在一旁鼓励;②怂恿小孩转圈,摔倒了又说并不是她叫他转的;③孩子们的头上碰肿了,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擦在伤口上;④污蔑鲁迅偷东西。
(从中任选两件事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内容的理解。
第一二问根据平时阅读积累可以作答,题中这段话的前文是“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
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
”可以知道出自《琐记》,她是衍太太。
第三问可以联系本文的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
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五、名著阅读。
阅读《朝花夕拾》,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答案】阿长,藤野先生【解析】【详解】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这里学生了解鲁迅的《朝花夕拾》。
“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是长妈妈;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是藤野先生。
六、你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条横线上有两个答案)。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答案】(1).①A、F(2).②I、J(3).③D、E【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熟读《朝花夕拾》的基础上完成。
在书中,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A《狗·猫·鼠》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是I《藤野先生》J《范爱农》;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有D《五猖会》E《无常》。
本题较简单,根据识记作答即可。
七、名著阅读。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一文,文中父亲逼着“我”背的那篇文章是《》(2)试结合上段文字及《朝花夕拾》中其他篇目的相关内容,说说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怎样的。
(3)下面的几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人物姓名。
示例:她生得黄胖而矮。
(阿长)①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区性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③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
()(4)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写到和“长妈妈”同是中年女性的邻居“衍太太”,请概括“衍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并说说鲁迅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1)《五猖会》;《鉴略》(2)父亲让我感到困惑,使我想去看五猖会的兴致全无;童年因为父亲失去了很多乐趣,但我仍感激家父的严格;在临终前没让父亲安静死去,令鲁迅深感内疚。
(3)①藤野先生或者藤野严九郎;②范爱农;③陈莲河(4)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虚伪阴险、搬弄是非的小市民形象。
反感憎恶【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包含十篇散文。
从选文中“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的情节可以判断,文段出自《五猖会》一文,父亲要“我”背的这篇文章是《鉴略》。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十篇散文中涉及到作者父亲的有《五猖会》《父亲的病》。
了解两篇文章可以看出,父亲让作者感到困惑,背书的插曲使作者想去看五猖会的兴致全无;但他并不责怪父亲,仍感激父亲的严厉,甚至令作者感到愧疚,是因为受了衍太太的教唆,在父亲临终前没让他安静地死去。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爱和深深的自责。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判断。
从“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可以知道,这是作者在日本的恩师藤野先生。
从“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渺视”可以知道,这是作者的朋友范爱农。
从“名医”“他却长而胖”可以知道,这是《父亲的病》一文中的庸医陈莲河。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作者态度的分析。
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都出现了衍太太这个人物,她在作者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作者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很痛苦。
她怂恿小孩子吃冰,怂恿作者看黄色书籍,唆使作者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衍太太心术不正、虚伪阴险、爱搬弄是非,所以作者对她反感憎恶,没有好印象。
八、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B.如《藤野先生》中写“讲义”和“幻灯”事件,虽然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但也不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
C.《朝花夕拾》中的几篇文章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和提及,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成长历程。
D.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答案】B【解析】【详解】B.如《藤野先生》中写“讲义”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
故选B。
九、名著阅读。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这段文字节选自《》(填写书名)中的《》(填写篇目名)。
(2)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这个语段做个批注。
(温馨提示:可以赏析语句,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总结语段内容)【答案】(1)朝花夕拾五猖会(2)作者的父亲深受封建教育思想的毒害,而且这种毒害还延续到了下一代,封建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作者对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