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工程考试重点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安全工程考试重

第一章

1.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根据对伤亡事故发生机理的认识,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工业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直到废除的整个过程中,预测、分析、评价其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根据有关法规,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创造一种安全的生产作业条件。

2.系统:功能、组元或组成、结构、运行与环境。

3.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机-环境。

4.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内容:1)人的特性的研究。2)机器特性的研究。3)环境特性的研究。

4)人-机关系的研究。5)人-环关系的研究。6)机-环关系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能的研究。

5.SHEL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

6.安全保障系统:是指配置在人-机-环境系统上,起保障系统安全作用的所有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一方面要保障系统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保证系统不会对其外部环境构成威胁。7.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作为施控主题,以安全直接影响因素(人、机、环境)作为受控客体的控制系统,其目的是实现某一时期的系统安全目标。

8.本质上,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为中枢、以“人”为核心、以“机”为基础、以“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系统安全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

9.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有效控制所产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10.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11.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2.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章

1.可靠性的经典定义: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人的可靠性定义为:人在系统工作的任何阶段,在规定的最小时间限度内成功的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概率。

3.人的差错:是指人在执行规定任务时发生失误而可能导致预定操作中断或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坏。

4.容错与防错措施:1)提高操作的冗余度。2)系统界面改进。3)提高人的意识水平。4)检查单制度。5)按章办事,坚持标准操作程序。6)班(机)组分工明确,配合协调。7)主动报告安全问题,实事求是对待人的错误。

5.当从事规则的、重复性作业时,事故频发倾向较为明显。

6.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结果是伤害,事故的原因包括三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7.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五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

8.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9.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1)控制不足——管理失误。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4)事故——接触。5)伤害——损坏——损失。

10.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指形成潜在危险)和危险释放(指危险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感觉(对事故的感知)、认识(对事件的理解)和行为响应。

11.事故预防的目标:道德、法律和经济三个方面。

12.事故预防的3E准则:1)工程技术。2)教育。3)强制。

13.事故预防工作五阶段:1)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组织,形成由企业领导牵头的,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在内的事故预防工作体系,并切实发挥其效能。2)通过实地调查、检查、观察及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加以认真的判断、研究,以及对事故原始记录的反复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找出事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分析事故及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4)针对分析事故和不安全问题得到的原因,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5)实施改进措施。

第三站

1.交通安全分析:是指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交通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

2.安全分析方法的分类:1)统计图表分析。2)因果分析图。3)安全检查表。4)预先危险性分析。5)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6)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7)事件树分析。8)事故树分析。3.排列图全称为主次因素排列图,也称为巴雷特图。

4.按主次因素的排列,可分为三类:累积频率在0~80%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显然是主要因素;累积频率在80%~90%的因素称为B类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0%~100%的因素称为C类次要因素。

5.因果分析图也称鱼刺图或特性因素图。

6.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一般采用经验法和分析法。

7.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主要用于交通线路、港、站、枢纽等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选线阶段。

8.事件树分析步骤:1)确定初始时间。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3)画事件树。4)说明分析结果。

9.事故树分析步骤:1)准备阶段。2)事故树的编制。3)事故树定性分析。4)事故树定量分析。

5)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

10.事故树编制是FTA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

11.事故树定性分析:1)最小割集。2)最小径集。

12.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1)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2)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3)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

13.安全评价的定义:第一,对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包括安全测定、安全检查和安全分析等;第二,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或程度的评价;第三,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达到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14.理想的安全评价包括危险性辨识和危险性评价两部分。

15.安全检查表评价法:1)逐项赋值法。2)加权平均法。

16.交通冲突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非事故统计间接评价法,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冲突发生过程及严重程度进行定量测量和判别,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第四章

1.交通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1)从设计入手,达到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的目的。2)在交通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对移动设备、固定设备、环境等的状态以及运输对象实时监控。3)基于维护、维修的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的安全检测。4)紧急救济。

2.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1)实时化。2)信息化。3)智能化。

3.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

4.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手段:1)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2)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3)消除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因素。

5.预防事故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1)控制能量。2)危险最小化设计。3)隔离。4)闭锁、锁定和连锁。5)故障-安全设计。6)鼓掌最小化。7)告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