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施工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道路施工的基本概念,掌握道路施工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施工中涉及的工程技术,如道路设计、土方工程、路面铺设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知识及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道路施工案例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道路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在实际工程中与他人有效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认识到城市道路施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劳动价值。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施工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施工的整体认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际工程感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城市道路施工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施工基本概念:包括道路施工的定义、分类及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施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安排:第1章,第1-2节。
2. 道路施工流程与关键环节:详细介绍道路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步骤、验收标准等,重点讲解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安排:第1章,第3-4节。
3. 道路工程设计:学习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主要设计内容,如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等。
教学内容安排:第2章,第1-3节。
4. 土方工程:介绍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包括挖方、填方、压实等。
教学内容安排:第3章,第1-2节。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中涉及的各类工程图纸和标准规范。
3.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城市道路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城市道路工程案例,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城市道路工程现场考察、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道路工程与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从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道路工程概述: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内容:城市道路功能、分类及设计要求。
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讲解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主要设计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
3.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介绍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质量控制。
4.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讲解城市道路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沥青、水泥混凝土、基层材料、排水材料。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安全和舒适度。
良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下面将从道路的布局、标志和信号系统、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说明。
首先,道路的布局应该满足城市的出行需求,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行模式的不同,合理安排各种类型的道路。
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应宽敞、直线、双向通行,方便交通流量大的车辆通行。
次干道和支路则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便利居民的出行。
合理规划道路的宽度和数量,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速度,并且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其次,标志和信号系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的标志和信号灯,可以有效地管理交通流量和提高交通安全。
道路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可以指引车辆和行人正确的行进方向,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信号灯的设置可以控制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该考虑到行人的安全需求,在人行道上设置合适的过街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斑马线等,为行人提供安全通行的条件。
第三,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置。
非机动车道应同道路分隔,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非机动车道要宽度适当,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如护栏、隔离带等,同时要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路线相连接,形成统一的交通网络。
人行道则要满足行人的需求,宽度适宜,平整舒适,设有合适的设施如休息椅、照明设备等,方便行人停歇和行走。
最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合理规划公交车道、公交站点和换乘设施,方便乘客的出行,并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吸引力。
公交车道应宽敞,允许公交车优先通行,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行程时间。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是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学习到如何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和谐、便捷、安全和舒适,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设计原理、交通需求量预测、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综合交通设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设计工作;2.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3.增强学生与市场的对接、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交通设计原理1.交通规划概述;2.剖析城市交通特点;3.交通流理论;4.交通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交通需求量预测1.交通需求特点;2.交通数据计算方法;3.交通流量预测方法;4.交通需求量的预测。
第三章:道路交叉口设计1.道路交叉口的要求与限制;2.道路交叉口类型及其设计原则;3.交叉口设计的数学模型;4.实际应用案例。
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1.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概述;2.路线设计方法;3.公交站点定位;4.公交线网的优化设计。
第五章:综合交通运输规划1.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和内容;2.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模式的选择;3.路网设计中的环保和节能;4.实际应用案例。
四、课程要求和评价1.学生应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独立完成课堂和作业任务;2.学生需在课后认真复习所学知识;3.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4.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论文;5.期末论文应包括所学知识的综述和应用案例的分析。
五、实践与实习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将组织实践和实习环节,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实践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实践环节的深入学习,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标:1. 确定城市道路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2. 分析学生的需求,确定适用的学习目标;3. 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4. 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案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课程设计目的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3. 教学内容3.1 道路规划和设计原则3.1.1 道路类型和分类3.1.2 道路几何设计原则 3.1.3 道路标志和标线设计 3.2 交通流理论与分析3.2.1 交通量测算方法3.2.2 交通流模型3.2.3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3.3 道路施工与养护3.3.1 道路施工工艺3.3.2 道路养护与管理3.4 城市道路环境规划3.4.1 环境评估和影响分析 3.4.2 道路噪音与污染控制 3.5 城市道路安全管理3.5.1 交通事故分析3.5.2 道路安全设施设计 3.5.3 道路交通法规4. 教学方法4.1 教学手段的选择4.2 实践机会的提供4.3 项目案例的引入5. 教学评估5.1 评估方法5.2 评估指标与标准5.3 学绩评定6. 学生要求与考核6.1 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6.2 考核方式与要求7. 参考资料7.1 专业教材7.2 学术论文7.3 相关法律法规附件:1. 城市道路规划案例分析2. 道路设计软件使用指南3. 学生作业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道路分类: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将道路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等。
2. 道路几何设计原则:指在不同道路类型和地理环境下,确定道路位置、纵横坡度、几何形状等参数,以满足交通运输和使用的需要。
3. 交通流模型: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学原理描述和预测交通流的行为和特征的模型。
4.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通过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引导交通流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行。
5. 道路施工工艺:指道路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步骤,包括挖掘、填筑、铺设、压实等。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目的是提高和训练学生工程制图、理论分析、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要求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群组的学生基本掌握城市道路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和部门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手册和工具书的查阅和使用,独立完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并按时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其图纸。
二、课程设计内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题目、设计标准、设计资料和设计依据,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独立完成规定设计内容。
(2)设计说明书采用A4纸打印,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详细计算说明和参考文献,并附上相关图纸(采用A3和 A4纸) ,以及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设计内容随时存盘,便于检查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
(4)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设计期间不得无故缺勤。
四、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1 平面设计(1)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为使直行车辆在交叉口范围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行驶,保证交叉口立面设计平顺美观,应对交叉范围相交道路平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大超高横坡加以限制。
确定圆曲线最小半径采用公式R=V2/{127(μ±ih)}计算。
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次要道路可取路段的0.7倍;横向力系数μ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在0.15-0.20之间选用;超高横坡ih以不大于2%为宜,最大不应超过6%。
根据以上取值,可计算出相交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
对于斜交道路,其对齐转角曲线半径应按R2 = (R1+0.5B2)Ctg2 (αmin/2 )-0.5B2计算,R 1-相交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m),B1-主要道路路宽(m),B2-次要道路路宽(m),αmin-相交道路中心线最小夹角。
(2)中心岛形状中心岛的形状应根据交通流特性、相交道路的等级和地形地物等条件确定。
原则上应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完成交织运行,有利于主要道路方向车辆行驶方便,应满足交叉所在地的地形、地物和用地条件的限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设计要求和实施措施等。
二、规划目标1.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2. 优化土地利用:合理规划道路的位置和宽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保护环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
三、规划原则1.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综合性的规划方案。
2. 适度规模: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道路规划的规模,避免过度规划或不足规划。
3. 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同时要注重可持续性,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
4. 公平公正: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四、设计要求1. 道路布局: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确保交通流畅和便捷。
2. 道路宽度: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功能,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3. 交通组织:采取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如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导向系统等,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增加城市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5. 公共交通优先: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公共交通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
6.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合理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五、实施措施1. 规划评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交通流量预测、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等,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1:介绍1.1 项目背景1.2 目标和目的1.3 范围和约束2:需求分析2.1 用户需求2.2 功能需求2.3 非功能需求3:系统设计3.1 总体设计3.1.1 系统架构3.1.2 数据流图3.2 模块设计3.2.1 模块13.2.1.1 功能13.2.1.2 功能2 3.2.2 模块23.2.2.1 功能1 3.2.2.2 功能2 4:数据库设计4.1 数据库结构4.2 数据库表设计4.3 数据库关系设计5:界面设计5.1 用户界面5.2 系统界面6:数据流程设计6.1 用户使用流程6.2 系统执行流程7:安全性设计7.1 用户认证与授权7.2 数据保护与隐私8:测试计划8.1 测试目标8.2 系统测试方法8.3 测试计划表9:部署计划9.1 环境要求9.2 部署步骤9.3 风险评估10:维护计划10:1 维护策略10:2 更新计划10:3 维护任务安排11:附件11.1 附件1:数据字段定义 11.2 附件2:界面设计图 11.3 :::12:法律名词及注释12.1 法律名词1:注释12.2 法律名词2:注释:::附件:1:数据字段定义:详细描述数据库表的数据字段及其类型、长度和约束等信息。
2:界面设计图:包含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图,展示了各个模块的界面布局和交互方式等。
3::::(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 注释1:详细解释法律名词1的定义及其相关意义。
- 注释2:补充法律名词1的相关法规或判例等信息。
2:法律名词2:注释- 注释1:详细解释法律名词2的定义及其相关意义。
- 注释2:补充法律名词2的相关法规或判例等信息。
:::。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否,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背景、原则和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容量,改善交通状况,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保有量的不断攀升,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
2. 人性化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便利性。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设施,提供良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3. 环保节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环保节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道路建设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的措施,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流量等。
三、具体实施1. 道路分类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对道路进行分类。
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不同等级的道路应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2. 道路布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道路,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容量。
在道路布局中,应考虑到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规划道路的走向、宽度和交叉口的设置,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3. 交通设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作业2015届交通运输学院专业交通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侯明晓指导教师孙海龙完成日期 2017年 2月 28日一、课程作业的目标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掌握城市交叉口平面和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的能力,掌握查阅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二、课程作业的内容本课程设计是围绕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而展开,其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包括横断面的形式选择和组成,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非机动车道的宽度确定、缘石半径的计算等内容。
2、交叉口的标志标线设计,包括交叉口的路段的指路标志、指示标志以及道路标线等内容。
三、交叉口设计规范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 20-2006);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四、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流程1、工程设计背景(1)本交叉口位于中城市, 该道路位于光明城市。
北侧为东三环,临近国道,交通便利,合理利用了已有的城市交通设施。
(2)主干路为双向六车道相交主干路为双向6车道;由主干路与次路相交,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5m,相交道路红线宽度为45m;(3)道路等级:交叉口的形式为十字型交叉口;(4)设计速度:50km/h。
(5)交通组成:小汽车和自行车。
2、交叉口平面设计(1)交叉口道路的横断面的形式选择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面,主干路宜采用四幅路或三幅路。
○1本设计为主干路采用四幅路,其横断面形式如图所示。
(2)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一条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车型及车道类型设计速度(km/h)>60 ≤60大型车或混行车道(m) 3.75 3.50小客车专用车道(m) 3.50 3.25由于主干路车道交通组织形式为混行交通,并且设计为50km/h,,所以选择机动车道宽度3.5m。
公路城市道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及项目概况(一)任务依据1.《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
2.公路相关规范标准(二)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项目重要技术标准二、路线平纵面设计(一)平面设计路线设计线为公路中心线。
路线全长1.942km,共设立平曲线1个,平均每公里0.515个,平面线形采用基本型,最小圆曲线半径800m,最小缓和曲线长250m。
路线力求吻合地形,注重平纵面配合,线形连续、均衡,最大限度地提供行车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二)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行车的安全、油耗,结合沿线地形、工程地质、填挖方条件、设计洪水位等考虑拟定路线纵面。
全线共设立竖曲线1处,竖曲线半径50000m。
本项目纵断面设计,完全符合公路纵断面的最大纵坡、坡长设立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且对全线进行了平均纵坡的验算。
(三)平纵组合设计线路所经地带重要为平原地形,地形起伏较小,水系、植被发育。
路线进行平纵面组合设计时需考虑地形、地质、环保、等制约因素,规定路线方案尽量吻合周边地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足考虑车辆行驶安全舒适性、驾驶员视线规定及心理反映,在工程量增长不大的情况下,尽也许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全线平曲线半径大于满足视距规定的最小半径值、纵曲线半径尽量大于视觉所需要的最小半径值,保证行车安全。
(四)路线平纵面指标执行情况本路段路线平纵面指标执行情况见下表:技术指标采用值表1)平曲线超高全线半径小于2500米的平曲线设立超高。
一般情况下,缓和曲线长度满足规定期,平曲线超高渐变由直缓点开始,至缓圆点完毕,渐变段长度不小于70m,超高渐变率不大于1/200。
缓和曲线过长导致超高渐变率小于1/330的,控制在双向2%到单向2%渐变率不小于1/330。
2)平曲线加宽本项目平面指标高,无加宽设计。
3)平曲线视距全线视距按不小于2倍停车视距检查,并结合据地形和植被覆盖情况,尽量对平曲线内侧影响视线的障碍物和挖方边坡按视距包络曲线进行清除。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路面的结构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和影响因素。
3. 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路面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城市道路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
2.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增强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培养专业素养。
2. 学生在课程中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识到道路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理工科方向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实践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原理- 路面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2.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参数- 路面设计中的力学原理- 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3.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步骤-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设计图纸的绘制4. 不同类型路面设计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特殊路面5.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案例分析- 实际案例介绍- 设计方案分析- 优化改进措施6. 计算机辅助城市道路路面设计- 常用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技巧- 设计成果输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原理第3-4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参数第5-6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步骤第7-8周:不同类型路面设计特点第9-10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案例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本课程将按照以上大纲进行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城市道路路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最新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次干路、二级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次干路、二级)第一章绪论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
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
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
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所示:道路四级划分表: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度(m) 道路总宽(m) 分隔带设置一级 60~80 >=4 3.75 40~70 (必须设)二级 40~60 >=4 3.5 30~60 (应设)三级 30~40 >=2 3.5 20~40 (可设)四级 30 >=2 3.5 16~30 (不设)道路是交通的枢纽,它对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地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
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
城市道路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新三路是高新区横贯东西的一条城市道路,设计路段为高十二路至高十三路段,现状为8m 宽沥青路面,旧路挖除不利用,新建道路。
新三路在高十三至高十四段设计实施时,已将该段道路由城市主干道调整为次干道,本次设计高十二路至高十三路段时,延续调整后的标准。
本次设计路段全长1.104Km,道路等级为Ⅱ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道路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二、设计依据1、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专项规划;3、有关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T 37-90)三、设计原则1、遵循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应用技术指标,降低造价,减小工程实施难度。
2、设计时与开发区总体规划、道路专项规划相结合,合理设置道路标高,方便沿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本项目按城市次干路,Ⅱ级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采用40Km/h。
四、设计要点1、路线走向及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线为新三路主路面中心线。
新三路设计路段走向为自东向西,起点为高十三路(K0+773.51),路线向西跨越运粮专线铁路(K1+591),终点与高十二路(K1+877.312)相交,路线为直线,道路新建。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高程为主路面中心高程。
纵断面设计时,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及规划部门的总体要求,合理采用纵向高程,最大限度的满足技术、经济等指标的要求。
自高十三路开始,设计标高接高十三路现状路面边缘高程,为10.06m;设计路段终点接高十二路现状路面边缘高程,为11.2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中国当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其中:
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
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
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
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所示:
道路四级划分表:
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度(m) 道路总宽(m) 分隔带设置
一级 60~80 >=4 3.75 40~70 (必须设)
二级 40~60 >=4 3.5 30~60 (应设)
三级 30~40 >=2 3.5 20~40 (可设)
四级 30 >=2 3.5 16~30 (不设)
道路是交通的枢纽,它对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地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
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
这对于我来说,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次设计对我帮助很大。
设计原则
根据省厅、省公路局对施工图设计的审核意见,本次道路设计应遵循长远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方面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与今后道路进一步留有余地,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该地的地形,工程地质情况,达到规范要求各项指标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
1.设计应满足道路用地范围的要求
2.符合各项规范要求在满足道路交通要求的前担下尽量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量,缩短工期。
3.道路平,纵断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
4.纵断面应满足平,纵,横,三方面的协调,线形顺适连续,视觉良好,工程经济合理,坡长符合设计要求,在满足规划的控制标高的条件下,考虑道路沿线地形变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路基挖填高度,节约工程费用。
5.断面结构的选择做到节省工程费用,路面材料应结合地方材料的特点,便于施工,减少道路的后期养护费用。
6.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7.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8.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加强道路绿化美化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要
一、工程概要
XX路是X城内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
西起桩号K0+000,东至桩号K1+002.905,道路全长1002.905米。
本次设计范围为桩号K0+000至桩号K1+002.905。
建好上新路能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城市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依据文件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二)原始资料
1、地理位置
该道路位于X城市。
北侧为东三环,临近国道,合理利用了已有的城市交通设施。
2、地形地貌
规划区现状为城市用地,以平原、园地、城居用地为主,基本农田较少。
二、设计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LL37-90》X路的设计标准如下:
表2.1 道路设计规范值。